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社会上诸多方面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辛亥革命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辛亥革命参战部队:革命党人、清军战争结果:清帝退位,民国建立时间: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地点:中国人物:孙中山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详情保路运动1911年5月,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

1911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运动升级,清政府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抽调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多省力量前往四川弹压暴动风潮。

这一事件对湖北影响很大,前往四川的湖北新军部队是革命党人占多数的新军三十二标,但是他们拒绝到四川,准备在进军荆州和宜昌的路上杀掉大臣端方。

被居正阻止。

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武昌首义9月23日,湖北境内最有影响的两个革命组织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

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

10月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

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成立政府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

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代表会议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随即自武汉齐集南京。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文件,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

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处在内外交困之际,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处在内外交困之际, 迫切需要摆脱困境。 迫切需要摆脱困境。 新政”的实质: “新政”的实质:封建统治阶级为挽回统治而进 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 (一)阶级基础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政府调整了政策,允许和奖励民间建厂, 政府调整了政策,允许和奖励民间建厂,有利 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二)骨干力量 通过兴办学堂,奖励留学等途径, 通过兴办学堂,奖励留学等途径,中国出现了资 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 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青年知 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民主: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民主: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经济: 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未能改变中国 两半社会的性质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币 周年纪念币 辛亥革命
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 “”
《民报》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
四、革命准备工作
广州起义 1911年4月27日,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 年 月 日 赵声、 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 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 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 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 具烈士 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墓。 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 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 数。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当中包括有支持 中国革命的日本人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绍兴文史专家林文彪
秋瑾因起义消息泄漏被捕, 被捕后,她拒不写自供状, 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 愁煞人”,表达了当时革命 志士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
时间:1907年 地点:广西 人物:孙中山、黄兴 结果:失败
清末重要革命 团体和革命活 动,多为两人谋 划组织。常以 “孙黄”并称。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当堂检测
3.“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
她为策应哪一革命运动而被捕遇难( )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4. 在甲午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 宗旨,一个以改良为依归;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 愿。它们揭出了革命与改良的两面大旗,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 出路,“把皇帝拉下马”和“向皇帝上书请愿”分指什么事件 ()
10月10日,夺军械库,占领武昌 10月11日,建军政府,黎任都督
结果: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湖北军政府旧址
P47知识拓展
同盟会重要领导人都不 在武昌,其他革命党人 自认为“资望”不足, 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 统黎元洪出任,结果遭 到拒绝,情急之下,只 好用手枪逼迫其就位。
鬼......亦以天下人为念,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
国人民的斗志。
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二十世纪最伟大情书
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906年
促进了广大民

第18课辛亥革命

第18课辛亥革命

第18课辛亥革命一、山雨欲来·天朝自救:清末新政(一)背景:①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二)目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三(四)预备立宪(19061911)1、措施:①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

(名为立宪,实为专制。

)②1911年废军机处,建立责任内阁制。

(名为内阁,实为皇族的内阁。

)2、作用:许多立宪派转向革命,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五)结果: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六)启示:必须推翻腐朽无能的清政府(革命),中国才有出路和希望。

二、风起云涌·旧邦新造:辛亥革命(一)背景|原因①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

④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⑤组织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的建立。

⑥理论指导:三民主义。

(具体内容见下方表格)⑦军事准备: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⑧有利时机: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

(民间所有—收归国有—四国银行享有(二)过程①1911.10.10 ,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②起义军很快控制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③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南、广东等十四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

)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三)南北议和1、过程:①1912.2.12,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

②1912.2.15,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袁窃取果实原因(1)主观原因:袁世凯自身的政治手腕、军权(2)客观原因:①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为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革命后续发展
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 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 统制徐绍桢 徐绍桢, 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 起义。 宣布 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 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 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 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 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 镇江成立。11月24日 12月 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 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 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乌 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 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 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 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 南京城(南京之战) 至此, 南京城(南京之战)。至此,长江以南全部 为革命军据有。 为革命军据有。
具体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具体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 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 一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 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 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 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 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 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 ,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 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 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 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 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 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 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
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
背景革命党ຫໍສະໝຸດ 清运动清朝衰落立宪运动
清朝衰落
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时局图 主词条: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瓜分中国狂潮
最早的英文版《伦敦蒙难记》 1896年,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 亡海外。同年9月23日,清廷从海底电缆侦查到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国,当时孙中山是钦犯。一星期后他 在英国利物浦登陆。10月11日,孙中山被公馆抓住 。12日到14日,孙中山设法与老师康德黎(James Cantline)取得联系,但全都失败了。他扔出去的小纸条由于地理原因没有抛到街上,反而被人发现。清使馆决 定以“遣送疯子”之名通过水运把孙送回清国。但是17日,租船之事在公馆仆人间传开,基督徒的女管家贺维太 太知道后于心不忍,便送信至康家。康德黎知道后,连夜寻找参赞马格里并且报案,但是马格里不在,警察也不 管此事。次日,再次去苏格兰场警察局报案,并无所获。康、孟前往外交部告知此事,另外告知《泰晤士报》。 而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把孙弄走,专门监视公使馆动静。19日,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康、孟对此事并 不知道,直到20日。外交部录口供,申请开庭,监视水运。22日外交部转守为攻。马格里称需要公使放人才好, 他夹在中间确实难做。但龚拒不放人。当时英国首相梳士巴利勒令中国使馆释出孙中山,否则将驻英大使龚照瑗 及一众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地球报》揭发这一消息,舆论力量介入——至此,有研究称英庭因为舆论压力才放 孙中山之说也不成立。1......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概述辛亥革命,即辛亥中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

它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的时间段内,推翻了中国清朝的封建帝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

背景•清朝的衰落:清朝自康熙统治以来就陷入了衰落的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政权腐败,社会不稳定,外国列强入侵,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早期改良运动: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就有了一系列改良运动,试图通过借鉴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来振兴国家。

然而,这些改良运动进展缓慢,改变不了清朝政权的腐败局面。

事件经过1.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又称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之间,成为了清朝腐败统治的又一次打击。

清朝军队的溃败和对外国列强的割地赔款,使中国人民对清朝愈加失望。

2. 辛亥起义辛亥起义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它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起义军首先在南京发动武装起义,接着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辛亥起义后,辛亥革命迅速成为一场全国性的革命运动。

3. 皇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统退位。

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帝制从此结束,中华民国成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影响1.进步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前后,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迅速传播到中国。

许多留学生回国,带回了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知识。

2.新式教育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新式的学校和教育体系兴起。

不再只有传统的经书教育,人们开始学习现代科学和世界历史。

3.妇女地位的提升:辛亥革命后,妇女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妇女也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4.土地改革:辛亥革命后,土地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总结辛亥革命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统治,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促使中国人民意识到自己能够改变命运,激发了他们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渴望。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简介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二、背景辛亥革命暴发的背景:根本: 近代以来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抗争探索的必然结果国际: 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的输出、日俄战争、两大集团、亚洲的觉醒、西方思想的传播。

国内:民族危机、民族资本发展、两大矛盾的汇流、改良之路失败、革命运动兴起。

直接:新政与宪政客观促进、抗捐抗税、保路运动、湖北新军特殊作用。

三、意义首先,辛亥革武昌起义门(20张)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辛亥革命博物馆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

辛亥革命资料背景介绍辛亥革命,又称辛亥革命和辛亥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

在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2月12日期间,中国逐渐从封建专制的清朝转向了现代化的共和制度。

这次革命以推翻满清政权为目标,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革命过程清朝的衰落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满清政权已经衰落垂危。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等事件使得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同时,清政府内部腐败严重,国内外压力不断加大,造成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辛亥革命爆发当年的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反清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

起义军得到了卢永祥、黄锦江等军阀的支持,逐渐发展壮大。

起义军的武装力量在国内扩展,占领了一些主要城市,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态势。

辛亥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各省各界纷纷响应起义的呼声。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发表了让步宣言,宣布推翻满清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此后,孙中山积极扩大同盟会的影响力,争取各界人士的支持。

毛泽东、陈独秀等一些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在辛亥革命中积极参与。

辛亥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的胜利来自于各方面的努力与支持。

革命军的不断扩大壮大,对清政府的进攻日益增强。

而清廷内部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一部分官员积极参与变法,试图挽救满清政权的命运。

1912年,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了退位,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革命的意义与影响开创现代化的道路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开了大门。

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政权,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虽然在革命后的新中国时期,中国仍然经历了内战和动荡的岁月,但辛亥革命启发了一整代的革命者,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民主与富强的激情。

关于辛亥革命的简介

关于辛亥革命的简介

关于辛亥革命的简介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辛亥革命的简介中国历史悠远流传,又可分为上下五千年,从奴隶社会一直到现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其中历经了许多的变革和斗争。

在众多的变革与斗争之中,有一场革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对清政府政权的推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资产主义意识形成有着启蒙作用,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辛亥革命。

那么辛亥革命到底是一场什么革命呢?接下来从辛亥革命简介中去了解它究竟是一场什么革命。

想要了解辛亥革命,首先要弄清楚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起因。

当时中国正历经着清朝末期,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走马上任,面对诸多列强的割地赔款要求,我国的土地及主权正在一步步的沦丧,这时候涌现出来一批有志之人,他们一心想要富强中国,驱逐列强,恢复平等与和平。

辛亥革命就是这样的一场内反清朝体制、外抗诸国列强的战争,辛亥革命的最高领导人是孙文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在历经流亡英国之后成为国内最具有代表人物的反清强国者,一群热血青年紧紧围绕着他,在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之路上,也得到了来自日本的不少帮助,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便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中国境内十多个省均宣告独立,摆脱了清政府的控制。

虽然辛亥革命的过程是短暂的,结局是悲壮的,但它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人的思想,中国开始追求权力的平等,更多人开始加入到反清强国之队列之中。

辛亥革命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民主革命。

而导致这场革命失败的原因离不开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虽然辛亥革命是那么轰轰烈烈,却仍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依旧没有变化。

从辛亥革命的性质看,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进步,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来看,后人可以得出了不少的教训。

资产阶级革命派必须要发挥人民群众最大的力量,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强大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内容

辛亥革命内容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历史
上封建帝制的结束。

辛亥革命发生在清朝时期,旨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背景
19世纪末,清朝政府日益腐败,国力衰弱,社会动荡。

外国列强侵略,民族
危机深重。

中国社会呼唤改革,民族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

事件经过
辛亥革命的序幕可追溯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引起
了更多人对清朝政府的不满。

1905年开始,中国各地开始掀起起义活动,许多雄
心勃勃的政治家和爱国士绅开始积极策划行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正式爆发。

武昌起义成功后,武昌首义军开始
向南京进发,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响应,清朝政府节节败退。

辛亥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迫退位。

影响
•辛亥革命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决心与勇气。

•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民主
自由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我们应该铭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_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_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_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以推翻满清君主专制统治,成立民主国家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那么你知道辛亥革命的背景及意义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_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推荐↓↓↓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

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的影响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3、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主要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
主要传播者: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 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邹容的作品:《革命军》当时19岁,章炳麟为其作序。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成为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 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多少年,注意不是公元后多少年。我们国 家是从1949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2、封建纪年法或者称帝王纪年法 用帝王的谥号、庙号和年号的纪年方法,就是封建纪年方法或者 帝王纪年法。
所谓谥号,是指从西周开始,(秦朝不曾采用),古代帝王、贵 族和大臣等死后,由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的称号。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和同盟会 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军事基础: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因为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所以,湖北的新军被调去镇压起义, 因此湖北的防务空虚,给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 Nhomakorabea辛亥革命
一、几个概念
1、辛亥革命 狭义:就是指1911年的武昌起义。按照传统的干支纪年方法, 1911年是辛亥年,所以叫做辛亥革命,而外文中就把辛亥革命 翻译为1911年的革命。 广义:指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1912年华民国的成立 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人们真正认 识到清政府的本质,决心要推翻它,所以辛丑条约之后,革命成为 历史的潮流。
四、为什么起义会发生在武昌: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地方督抚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因军事需要,权力日渐增大。1900年前后,湖 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 东巡抚袁世凯参加的东南互保,更显示了地方督抚的力量。他们在军政、民政、财政、外 交等各方面享有巨大权力,对中央有相当的自主性。清政府在实行新政中开展的地方自治 等活动使地方督抚不仅需要像过去一样听命于中央,而且还要安抚地方士绅,照顾地方利 益。 地方士绅中,出现了一大批地方督抚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因军事需要,权力日渐增 大。1900年前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 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参加的东南互保,更显示了地方督抚的力量。他们在 军政、民政、财政、外交等各方面享有巨大权力,对中央有相当的自主性。清政府在实行 新政中开展的地方自治等活动使地方督抚不仅需要像过去一地方士绅中,出现了一大批支 持立宪的人士。他们的呼也得到声了清政府中央及地方官员的不同回应。岑春煊、端方、 孙宝琦、肃亲王善耆等人支持并推动立宪,而铁良、瞿鸿禨、文海等人则对快速推进立宪 持保留态度。清朝官员和贵族中间对立宪和新政产生的分歧,使立宪和新政的开展既存在 机遇,也遇到挑战。 支持立宪的人士。他们的呼声也得到了清政府中央及地方官员的不同回应。岑春煊、端方、 孙宝琦、肃亲王善耆等人支持并推动立宪,而铁良、瞿鸿禨、文海等人则对快速推进立宪 持保留态度。清朝官员和贵族中间对立宪和新政产生的分歧,使立宪和新政的开展既存在 机遇,也遇到挑战。
军事和外交形势 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中国时称世界保和大会)召开;1907 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两次大会通过了《海牙公约》。当时清政府 内部认为大会实质上并不能起到裁兵作用,反而助长各国扩充军备,因此清 政府陆军部和军咨处等部门坚持扩充军备,而度支部因财政紧张而极力反对。 1903年4月,由于广西巡抚王之春为平定游勇而请求驻越南谅山的法兵援助, 同时向亨达利洋行筹借巨款,准备以事平后用全省路矿等权益作酬,导致拒 法运动爆发。1903年4月,俄国撕毁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妄图长期占 据东北,并提出七项无理要求,导致中国拒俄运动爆发。1904年底,《中 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期满,在旅美华侨等的强烈要求下, 清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改约要求,遭到美国政府严词拒绝并要求续约,导致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爆发。1904年至1905年起,中国各地还发生了收回路 礦權運動,著名的有湖南、湖北、广东三省人民收回粤汉铁路斗争,广东省 人民争废广九路约的斗争,四川、云南、吉林省等地先后成立保路会,山东、 河北、江苏省人民收回津镇铁路的斗争,浙江、江苏省人民收回苏杭甬铁路 的斗争,山西省人民收回英国福公司攫取矿权的斗争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兴 中 1894年 会 中 国 同 盟 1905年 会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日本东 孙中山 京
三民主义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建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革命党发动的武装起义
1911年4月27日, 同盟会在广州发 动反清武装起义。 起义失败,七十 二烈遇难。后人 收殓烈士遗骸合 葬于广州城郊黄 花岗,史称“黄 花岗七十二烈 士”。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湖北军政府安民告示
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会见各国使节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民既成功了也失败了
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 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 270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 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
由临时参政院通过,采 用红、黄、蓝、白、黑 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即 代表汉、满、蒙、回、 藏五个民族,象征“五 族共和”。
清宣统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派出以教育总长蔡元培为首的迎袁专使,请袁世凯去南 京就职。这是迎袁专使等到达北京后合影。
迎袁专使到达北京
辛亥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 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以孙 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实现资 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简介: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廷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的时间发展过程:(1894年11月24~1912年1月其中只是略写只挑重要的事情)1894年11月24日中国第一个资产阶段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1895年2月21日孙中山与杨衢云等在香港组建兴中会总部。

随即在广州设立兴中会分会。

1895年 10月10日兴中会在香港开会,决定重阳节(10月26日) 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1895年 10月26日广州起义未及发动即告失败。

1896年 10月11日清政府驻英公使馆绑架孙中山于伦敦,23日被迫释放。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领导发动“百日维新”。

1900年 6月清政府利用义和团运动对外“宣战”。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00年10月史坚如在广州谋炸两广总督德寿,事败被捕,次月遇害1900年留日学生在东京建立励志会。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英、俄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2年4月27日蔡元培等倡议组织的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

11月创办爱国学会社。

1903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青山创设革命军事学校。

在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

1905年5月10日上海总商会发起抵制美货,反美爱国运动随即在中国展开。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黄兴等约集各省倾向革命的同学生及华侨七十余人,在东京举行成立中国同盟会的筹备会,确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辛亥革命的内容简要概括

辛亥革命的内容简要概括

辛亥革命的内容简要概括辛亥革命学习资料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一)民族危机加深(二)社会矛盾激化1. 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清政府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卖官鬻爵现象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大量农民破产。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他们要求摆脱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上也有了参与政权的愿望。

(四)思想文化变革2. 戊戌变法等改良运动的失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必须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一)革命组织的建立1.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明确表达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

2. 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革命起义1. 萍浏醴起义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但它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

2. 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

起义军与清军展开激烈战斗,许多革命志士英勇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事业。

(三)武昌起义1. 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起义第一枪。

随后,其他起义军纷纷响应,迅速占领武昌城,并成立湖北军政府。

2. 全国响应武昌起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1,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2,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4,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鼓舞了近代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6,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几大原因。

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的基本国情方面,中国是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摆脱其控制而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变成它的竞争对手。

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势力。

在中国,这个革命的对象除了封建势力外,还有帝国主义。

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

他们扶植自己的代理人——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通过这些带有浓厚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把中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殖民体系内。

因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帝国主义所不允许的。

但是,民族资产阶级并不能正确地认识帝国主义列强的真实面目。

他们从一开始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而没有制定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革命开始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就天真地认为中国革命不以排外为目的,不会招致列强的干涉,帝国主义是支持的。

辛亥革命背景知识点

辛亥革命背景知识点

辛亥革命背景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辛亥革命背景知识点辛亥革命背景知识点_什么是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本课内容概述: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加重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但因中国资产阶级主观上的不成熟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而功败垂成,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本课主要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理解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发展经过;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辛亥革命的影响及评价。

二、本课设计意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不简单沿袭教材思路,而通过研究课标、考纲、教材、学生,找准四者的连接点,将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或减、强化或弱化,通过导学案和课件把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的史料(含图片、地图、视频等)纳入教材之中,并运用到教学中来。

选用情景教学、活动教学、合作探究、讨论谈话等教学方法,目的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史料分析——合作学习: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2、问题探究——知识升华: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3、情境再现——感悟历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3.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①依据: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突破方法:设计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够解答的一系列问题来讨论突破。

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五、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PPT、音频视频材料收集等。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搜集所需要的材料,组织预习课前发放的学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课前由老师审查。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医生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

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

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

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

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中国的重任。

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中国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

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惨败,“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遇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后,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二)新课探究过程:一、风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革命的背景(过渡)为什么20世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呢?【设计意图与目的】:让学生带着疑问与兴趣,进入学习状态(看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史料)。

合作探究一:结合大屏幕提供的材料和图片,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已成为大势所趋。

合作探究二:出示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材料,探讨革命兴起的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师:为了有效地开展反清的民主革命活动,革命党人组建了许多革命团体,这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形成。

有哪些革命团体呢?看屏幕思考:各革命团体在地域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是否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生答: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互不统一,各自分散,这种状况不利于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辛亥革命的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清朝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为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设计意图与目的】: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观与客观、偶然与必然、政治与经济、思想与文化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

师:为了推动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孙中山把各个革命团体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这就是中国同盟会。

思考: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统一的机构、纲领、领导、共同的章程)师:在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二、天翻地覆慨而慷——辛亥革命的进程1、武昌起义(1)播放视频《武昌起义》,以视频概述起义过程。

(2)演示动态示意图,了解辛亥革命的发展概况。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想一想,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的是什么?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出示《临时约法》的法律条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其内容、特点、性质及影响。

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答: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师:(总结并进一步将问题推向深入)《临时约法》把人们对专制的痛恨和对民主的向往由理想转变成现实,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

那么中国的民主政治命运又如何呢?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目。

【设计意图与目的】: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理性分析,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4、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的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分析孙中山让位的原因。

【设计意图与目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史实,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图表法简化课本知识,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从中理解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过渡)尽管革命党人失去了政权,但并不等于说辛亥革命就完全失败了,更不等于说辛亥革命没有什么意义或是不该搞。

由此过渡到下一目。

三、中山伟业传千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合作探究: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演示以下四组材料,让学生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通过演示加以归纳。

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必然性及评价辛亥革命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回答: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经济工业化。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4: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政治:政体变化。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③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⑤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设计意图与目的】:采用情境创设法、史料阅读法等来引导而且领悟历史,感受现实。

同时培养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体分析与评价能力。

(三)课堂小结:(小组活动,每两组选择以下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并表达)1、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的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