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常规
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是通过采集和检测脑脊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和细胞成分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和相关疾病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对脑脊液常规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进行综述。
一、脑脊液常规的临床意义脑脊液常规检查是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性、出血性和肿瘤性疾病,并对病程进行监测和疾病的预后进行评估。
1. 炎症性疾病:脑脊液常规检查是炎症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金标准之一。
在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蛋白质含量升高,且以淋巴细胞为主,提示炎症性病变。
2. 出血性疾病: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炎。
出血性病变时,脑脊液中红细胞计数增高,颜色变红,且蛋白质含量也会升高。
3. 肿瘤性疾病:脑脊液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存在和种类。
肿瘤性病变时,脑脊液中出现异常细胞,以及细胞核增大和核仁增多等变化。
二、脑脊液常规的检查方法脑脊液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脑脊液采集、标本处理和实验室检测三个步骤。
1. 脑脊液采集:脑脊液通常通过腰椎穿刺采集。
患者取侧卧位,暴露腰部皮肤,消毒后麻醉,医生使用腰麻针引导腰椎穿刺针进入腰椎间隙,通过穿刺针引出脑脊液。
2. 标本处理:采集到的脑脊液标本一般分成三份,分别用于生化学、细胞学和微生物学检测。
其中,生化学检测常包括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等指标的测定;细胞学检测包括脑脊液细胞计数、染色和细胞分类;微生物学检测主要是培养和鉴定病原体。
3.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包括生化学、细胞学和微生物学检测。
生化学检测主要是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标本进行定量分析;细胞学检测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脑脊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微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培养和鉴定病原体,寻找致病菌。
三、脑脊液常规的结果解读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结果根据不同指标的变化来进行解读,常见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糖类含量等。
1. 白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一般应该在0-5个/μL,白细胞计数增高可以提示炎症性疾病或感染存在;但也有少数正常人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称为“乳糜脑脊液”。
脑脊液检测操作方法
脑脊液检测操作方法脑脊液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检测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细胞数量和形态等,以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脑脊液检测的一般操作方法: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或使用抗凝剂,同时评估患者的颅内压情况。
2. 向患者解释检测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准备好所需的检测器具和试剂,包括取样器、针头、试管、离心机等。
操作步骤:1. 患者取体位,通常采用侧卧位,使头稍微下垂。
2. 外周局部麻醉:在离插入点约2cm处,以2%利多卡因为主的局部麻醉药混合液进行皮内注射。
3. 随后进行穿刺:医生戴好手套,选择合适大小和长度的脑脊液穿刺针,通常在腰椎3-4级进行穿刺。
采用推进法,将针头置入椎间腔,直到穿入硬膜囊。
4. 采集脑脊液:当穿刺针穿越硬膜进入蛛网膜腔时,打开穿刺器,将脑脊液采集至试管中。
采集量通常为2-4毫升。
5. 检查采集的脑脊液:将采集的脑脊液分装到相应的试管中,标注上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日期等。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生化指标(如蛋白质、糖等)分析、细胞计数、细胞形态检查等。
6. 完成检测后,将试管封好,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注意事项:1. 操作应轻柔、缓慢进行,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损伤。
2. 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要求,确保脑脊液的纯净度。
3. 在采集脑脊液时,医生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头痛、恶心、眩晕等不适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检查前需评估患者的颅内压情况,避免因操作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请注意,脑脊液检测是一项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操作的临床检查,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操作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体液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
3. CSF的组成
• 正常CSF的化学成分基本上与血液相似。 •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脉络丛上皮对血浆中 各种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 钠、镁、氯离子最易通过,其次为白蛋白,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大分子 如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及胆红素胆固醇等 极难通过。
4. CSF的生理功能
• 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 调节颅内压力; • 参与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 • 维持pH值,pH:7.31~7.34; • 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外观 凝固 细胞 蛋白 糖 病菌 化脑 混 凝 多核 增 低 化脓菌 结脑 透明 薄膜 淋巴 增 低 结核菌 毒脑 透明 无 淋巴 轻 正常 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
疾病
外观
蛋白 G
Cl
定性
细胞总数 及分类
致病菌
化脓性脑 浑浊凝块 ++以上 重度 轻度下 显著增加,
膜炎
下降
降
可发现
脑肿瘤 清晰
+
正常或 正常 增加,淋巴为主 无
轻
度
下
降
思考
• 脑脊液理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 脑脊液细胞计数在不同的疾病中有何
特征性改变?
细胞反应 • 修复期:淋巴细胞反应
• 红细胞增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 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 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 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新鲜出血
穿刺不顺利,压力正常
脑脊液实验检查实验报告
脑脊液实验检查实验报告脑脊液实验检查实验报告脑脊液实验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和细胞成分,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将介绍脑脊液实验检查的一般过程和结果解读。
一、脑脊液实验检查的过程脑脊液实验检查需要进行腰穿,即将一根细长的针插入患者的腰椎间隙,以取得脑脊液样本。
在进行腰穿前,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检查,并排除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通常,患者需要采取特定的体位,如侧卧位或坐位,以便医生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腰穿。
在腰穿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穿刺点,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然后,医生会小心地插入针头,直到进入脊髓腔,并开始收集脑脊液样本。
通常,医生会收集3-5毫升的脑脊液,足够进行各种实验检查。
在采集样本后,医生会缓慢地将针头拔出,并对穿刺点进行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脑脊液实验检查的结果解读脑脊液实验检查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脊液实验检查指标及其解读:1. 脑脊液压力:正常脑脊液压力为5-15厘米水柱。
异常的脑脊液压力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如脑肿瘤或脑积水。
2. 脑脊液外观:正常脑脊液呈清亮无色,类似于水。
异常的外观可能暗示感染、出血或其他病理变化。
3. 脑脊液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通常很低,正常值为0-5个/微升。
增高的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
4. 脑脊液蛋白质:正常脑脊液中的总蛋白质浓度通常在15-45毫克/分升之间。
异常的蛋白质水平可能暗示感染、炎症、出血或肿瘤。
5. 脑脊液糖和乳酸:正常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通常与血糖水平相似,而乳酸浓度较低。
异常的糖和乳酸水平可能提示脑脊液感染或代谢紊乱。
除了上述指标外,脑脊液实验检查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检测,如脑脊液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和病毒DNA检测等,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
三、脑脊液实验检查的临床应用脑脊液实验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诊断实验:脑脊液胸腹水检查
D 、临床意义: 蛋白质↑可见于 a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化脓性脑膜炎↑↑↑ 定性 ++++ 定量可达50g/L 结核性脑膜炎↑↑ 定性 ++ ~ +++ 定量达10 g/L 病毒性脑膜炎↑ 定性 + ~ ++ b 脑部肿瘤: 蛋白质↑↑ c 椎管内梗阻:如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蛋白质 ↑↑ d 出血: 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蛋白质多轻度↑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8
下一页
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 先作压力测定 0.69-1.76kpa(80-180mmH2O)
任何病变使脑组织体积或脑脊液量增加时,脑脊液压力 均可升高 。
增加: 炎症-脑膜炎;非炎症-脑肿瘤、积水;其它:高血压等 减低: 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脊液漏(耳漏、鼻漏)
三管 ①细菌培养
②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 ③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每管收集 1-2毫升 及时送检
17
返回
(二)化学检查
1. PH
(1)方法 PH试纸法
(2) 临床意义 正常:7.31-7.34 颅内发生炎症
葡萄糖代谢旺盛
乳酸(LA)↑+ PH↓
临床上往往同时测定 PH和LA,价值更大。
18
下一页
2.蛋白质(protein)
(1) 蛋白质定性 (Pandy test)
A、原理: 球蛋白 + 饱和石碳酸→蛋白盐↓ 结果以(-)~(++++)表示
15
下一页
2. 透明度(diaphaneity): 清晰透明
WBC>300 × 106/L 混浊 a.首要原因:白细胞的增加,最常见是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时,白细胞↑↑,脓样乳白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时,白细胞↑,呈轻度毛玻璃样混浊 病脑、乙脑,白细胞轻度增加,颜色接近正常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
脑脊液潘氏试验步骤引言:脑脊液潘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用于检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的异常。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脊液潘氏试验的步骤,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试验前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在进行脑脊液潘氏试验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同时,要告知患者试验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设备准备:准备好脑脊液采集所需的器械,包括无菌注射器、试管、注射针、消毒液、无菌手套等。
二、脑脊液采集1.消毒:将采集点(一般为腰椎处)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麻醉:在采集点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3.穿刺:将无菌注射器与无菌注射针连接,插入腰椎间隙,穿刺取脑脊液。
4.采集:采集约5-10毫升的脑脊液,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尽量避免空气污染。
5.封闭:在脑脊液采集完成后,用无菌棉花球或无菌胶布封闭穿刺口,以防止感染。
三、脑脊液检测1.外观检查: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浑浊度等。
正常的脑脊液呈无色透明状,若呈黄色或浑浊,则可能存在疾病。
2.细胞计数:将脑脊液置于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应该很低,如果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则可能存在感染或炎症等情况。
3.蛋白质检测: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脑脊液中的总蛋白质含量。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含量较低,而在某些疾病中,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会显著增高。
4.免疫学检测:根据临床需要,可进行免疫学检测,如脑脊液中抗体的检测,以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四、结果解读根据脑脊液的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不同的异常结果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如感染性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脑脊液潘氏试验结果需要与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综合判断。
五、临床应用脑脊液潘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别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肿瘤、脑出血等。
脑脊液检查
感染性 细菌 病毒 支原体 非感染性 外伤 化学刺激 肿瘤 风湿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细菌学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
漏出液 渗出液
颜 色
透明度 比 重
淡黄色
清晰透明 小于1.018 不易凝固
黄色或其他颜色
呈不同程度混浊 大于1.018 易自行凝固
显微镜检查-细胞学检查
细胞计数
正常无RBC,有少量WBC 穿刺外伤RBC:WBC=700:1 参考值
成人 (0~8)×106/L 儿童 (0~15)×106/L
细胞分类
正常为淋巴、单核细胞(3:1)
显微镜检查-细胞学检查 Clinical significance
CNS感染性疾病
CNS肿瘤性疾病
脑寄生虫病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均匀血性,RBC/WBC,N 出血>2~3d,吞噬细胞
显微镜检查-细菌检查
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薄涂片 培养/接种
疑为
化脑→G染色,镜检
结脑→静置24h,薄膜涂片抗酸杆菌染色
隐脑→涂片+印度墨汁染色,见未染色的荚膜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表7-1
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正常含量极微(血脑屏障),大部分为白蛋白
病理增加,为球蛋白
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正常:阴性/弱阳性(>0.25g/L) 参考值:腰椎穿刺 0.15 ~0.45g/L
蛋白定量
脑脊液检验项目
脑脊液检验项目脑脊液检验项目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成分和特定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下面,我将从脑脊液采集、检验项目及其意义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方面进行介绍。
一、脑脊液采集脑脊液采集是通过穿刺腰椎或颅底进行的,一般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医生会在患者的腰椎或颅底部位插入一根薄管,将脑脊液抽取出来。
这个过程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适,但通常是安全可靠的。
脑脊液采集后,就可以进行相关的检验项目了。
脑脊液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计数和分类:通过显微镜观察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量和分类,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细胞增多或减少的情况。
这对于诊断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具有重要意义。
2.蛋白质测定: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水平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
高蛋白质水平可能提示炎症、感染、出血或肿瘤等疾病的存在。
3.糖测定:脑脊液中的糖浓度可以反映脑细胞的代谢状态。
低糖浓度可能与脑缺氧、脑部感染或糖尿病等疾病相关。
4.氯化物测定:脑脊液中氯化物的浓度可以反映脑细胞的离子平衡。
异常的氯化物浓度可能与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疾病有关。
5.乳酸测定:乳酸是脑细胞代谢产物的一种指标,其浓度的升高可能与脑缺血、缺氧或代谢异常等疾病有关。
三、常见疾病的诊断脑脊液检验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1.脑膜炎: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糖浓度降低,是脑膜炎的典型表现。
2.脑出血:脑脊液中红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乳酸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脑出血。
3.脑肿瘤:脑脊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异常增多,蛋白质升高,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脑肿瘤。
4.脑缺氧:脑脊液中乳酸水平升高,是脑缺氧的指标之一。
脑脊液检验项目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细胞、蛋白质、糖、氯化物和乳酸等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脑脊液鉴别的简单三种方法
脑脊液鉴别的简单三种方法
中文:
脑脊液鉴别是医生诊断病患脑脊液液体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
它通过检查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细胞和细菌,可判断病人患有什么疾病。
脑脊液鉴别有两种方法:显微镜检查和实验室分析。
显微镜检查是脑脊液鉴别的第一步。
医生会根据上次针灸前抽取的脑脊液的外观特征来做出鉴别。
如果液体呈浅褐色,清洁,显微镜下显示细胞密度正常,则表明患者血液循环正常,没有患上炎性病。
实验室分析是脑脊液鉴别的第二步。
它主要是通过检测脑脊液中比如乳酸脱氢酶(LDH)、蛋白质(P)、免疫球蛋白(IgG)等来做出最终鉴别。
检测出脑脊液中P值较高,LDH值较低,表明患者存在蛋白质流失,淋巴液被过度滤过,通常表明患者有病毒感染的可能。
除此之外,常见的脑脊液鉴别还有化学鉴别法、血清鉴别法、细胞鉴别法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人患有什么疾病,以获得最佳医疗效果。
总之,脑脊液鉴别是许多病患诊断的重要手段,有三个常见的鉴别方法:显微镜检查、实验室分析、鉴别法。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患病类型,为患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效果。
脑脊液耳漏诊断标准
脑脊液耳漏诊断标准一、病史患者有头颅外伤、颅脑手术、颅内感染等可能导致脑脊液漏的病史。
患者有间断性或持续性耳漏,表现为清亮液体从外耳道流出,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患者有颅内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头痛、呕吐等。
二、体检患者外耳道有清亮液体流出,疑似脑脊液。
患者有颅底骨折的体征,如乳突和枕下部皮下淤血斑(Battle征),或耳后沟变浅等。
患者有脑神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如面瘫、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等。
三、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或颅骨钻孔引流取脑脊液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脑脊液漏。
血液检查: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感染可能。
四、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发现颅底骨折、颅内积气、脑脊液外渗等情况,有助于诊断脑脊液漏。
放射性核素扫描:通过示踪剂在体内流动成像,可发现脑脊液漏的位置和途径。
五、耳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测试来判断是否为脑脊液耳漏。
实验步骤:(1)观察耳漏液体的颜色和性质,是否为清亮液体,是否有血液混入等。
(2)进行葡萄糖定量检测:取一定量的耳漏液体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与血清葡萄糖含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为脑脊液。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为2.5-4.5mmol/L,而血液葡萄糖含量为3.9-6.9mmol/L。
若两者含量接近,则可判断为脑脊液漏。
(3)进行β-2转铁蛋白检测:取一定量的耳漏液体进行β-2转铁蛋白检测,以鉴别中耳炎或脑脊液漏。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含有高浓度的β-2转铁蛋白,而中耳炎患者的β-2转铁蛋白含量较低。
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判断为脑脊液漏。
脑脊液检测操作方法
脑脊液检测操作方法
脑脊液检测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以下是脑脊液检测的操作方法:
1. 患者需要空腹,并且需要采取特殊的姿势,通常是坐直或卧在一侧。
2. 检测前需要进行皮肤消毒,并穿戴一次性手套。
3. 医生会在患者腰椎附近的脊椎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4. 一旦麻醉效果开始产生,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的针头穿刺患者的脊髓膜,并通过针头收集脑脊液样本。
5. 取样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以避免意外损伤。
6. 取样后,医生会向患者补充脱水剂,以帮助稀释和减少脑脊液的压力。
7. 样本将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化学和细胞学检测。
医生可能需要多次取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样本。
总之,脑脊液检测需要非常谨慎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必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
实验诊断学_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_l
C 、临床意义:
蛋白质↑可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化脓性脑膜炎↑↑↑ 定性 ++++ 定量可达50g/L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定性 ++ ~ +++ 定量达10 g/L
定性 + ~ ++
出血: 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蛋白质多轻度↑
脑部肿瘤、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蛋白质 ↑↑
13
② AST↑: 见于脑栓塞、脑萎缩、中毒性脑病等 ③ CPK↑:见于化脑、结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④ ADA↑:见于结脑等 ⑤ Lzm↑:结脑>化脑
16
三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计数
1. 2. 细胞总数计数 白细胞计数 改良牛鲍氏计数盘 冰醋酸破坏红细胞,其他同上
3.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数=细胞总数-白细胞数
<25g/L
与血糖相近 常<100×106/L
>30g/L
常低于血糖水平 常>500 ×106/L 根据病因,分别以N 、L 为主 可找到病原菌 >0.5 >0.6
以L 、间皮细胞为主 阴性 <0.5
积液/血清LDH比值 <0.6
LDH
<200IU
②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
③显微镜细胞计数检查(EDTA-K2抗凝) ④不抗凝观察凝集现象 &每管收集 1-2毫升 及时送检
36
Case 5
女性,3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胸闷、腹 胀。为午后中度发热,体温波动于38.3℃一38.6℃,伴 有盗汗。感胸闷不适,气短,活动后明显。 胸透及B超检查发现:右侧胸腔及腹腔、盆腔积液, 双侧卵巢多发无回声灶。为求进一步诊疗以“多浆膜腔 积液原因待查”收入我科。 胸水常规:草黄色、微混,pH7.0,比重1.015, 李瓦特(+),蛋白定量33 g/L,单核细胞60%,多核 细胞40%,LDH 235U/L,胸水CA125:203 KU/L, 胸水ADA:37.4U/L,找到抗酸杆菌。 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胸腔抽液1次,抗炎、 抗结核、利尿治疗20余天,体温下降至正常。
脑脊液检验
化学检查
4.酶学检查
正常脑脊液中含有多种酶,如AST、ALT、CK、LDH等,
其活性远低于血清。
在炎症、肿瘤、脑血管障碍等疾病时,由于脑组织破
坏,脑细胞内酶的逸出或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使血清 酶向脑脊液中移行;或肿瘤细胞内酶释放等均可使脑 脊液中酶活性增高。
但脑脊液中酶检查在临床诊断上尚无特殊意义。
白盐而出性反应。
参考值:正常人多为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见蛋白定量试验。
化学检查
(2)蛋白定量试验 原理: 脑脊液中蛋白质与生物碱等蛋白沉淀剂作用 产生混浊,其浊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用光电比 色计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浊,即可测得蛋白质含量。 参考值: 儿童(腰椎穿刺) O.20~0.40g/L 成人(腰椎穿刺) 0.20—0.45g/L 小脑延髓池穿刺 0.10—0.25g/L 脑室穿刺 0.05—0.15g/L
化学检查 (1)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测定
LDH有5种同工酶形成:
即LDH1~LDH5 参考值:成人3~40u/L
临床意义
化学检查
①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的LDH活性多增高,同工酶 以 LDH4和LDH5为主; 病毒性脑膜炎:LDH活性多正常,少数可以轻度升高, 但以LDH1和LDH2为主。 ②颅脑外伤与脑血管疾病的鉴别: 颅脑外伤:因新鲜外伤的红细胞完整,脑脊液中LDH 活性正常; 脑血管疾病:LDH活性多明显增高。 ③脑肿瘤、脱髓鞘病的进展期: 脑脊液中LDH活性增高,缓解期下降。
(二)禁忌证:
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须先作眼底检查,如有明显乳
头水肿,忌作腰椎穿刺,以避免诱发脑疝。 如必须作,应先行降颅压处理,然后缓慢滴出少许 脑脊液。 此外,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 肤有炎症者亦不宜作腰椎穿刺。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脑脊液常规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状态。
下面将从检查方法、检查指标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查方法:1.患者准备:在进行脑脊液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空腹至少4小时,以避免食物残渣的干扰。
其次,患者需要停用可能影响脑脊液分析结果的药物,例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等。
最后,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舒适的状态。
2.检查部位选择:一般选择腰椎段作为穿刺部位。
首先,患者需采取侧卧位,将腰椎弯曲,并尽量保持病人的患侧靠近屈膝胸位,以便扩大棘突间隙。
其次,医生需要找到适当的穿刺点,通常在腰3-4棘突之间水平线低3-4cm处。
然后,进行局部消毒,并注射麻醉剂。
3.脑脊液采集:医生利用特制的针头腰点穿刺器将针头插入穿刺点,直达蛛网膜下腔。
成功进入脑脊液腔后,医生会固定针头,取出针头内芯,使脑脊液自由流出。
通常采集20-30滴脑脊液。
4.脑脊液分析:采集好脑脊液样本后,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常规检查包括外观、压力、乳糜试验、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以及糖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二、常规检查指标:1.外观和压力:正常脑脊液应呈透明无色,如有混浊、色泽发黄或红色等异常,可能表示炎症、出血或其他疾病的存在。
正常脑脊液压力一般在80-180mmH2O 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示脑脊液循环障碍。
2.乳糜试验:正常脑脊液不应含有脂肪颗粒。
在一些疾病或损伤状态下,脑脊液中可能出现乳糜现象,表明蛛网膜下腔受到破坏。
3.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脑脊液中细胞数一般很低,通常不超过5个/μL。
通过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了解细胞数量以及不同类型细胞的比例,以帮助诊断脑脊液感染、脑膜炎、脑肿瘤等。
4.蛋白质含量: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通常在15-45mg/dL之间。
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脑脊液炎症、感染、出血、肿瘤等病理状态的指标。
5.糖含量:正常脑脊液中糖含量一般与血浆糖含量相当,通常高于血糖。
脑脊液检验报告
脑脊液检验报告1. 引言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一种体液,它环绕在脑和脊髓周围,起到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的作用。
脑脊液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成分和特征,可以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脑脊液检验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2. 方法脑脊液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腰管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和实验室检测。
2.1 腰管穿刺腰椎穿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获取脑脊液样本。
这个过程通常在患者侧卧位,皮肤表面进行消毒后,在腰骶部进行麻醉,然后用长而细的针头插入患者的腰椎间隙,以获取脑脊液样本。
2.2 实验室检测脑脊液样本获取后,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常规的脑脊液检测项目包括:•生化分析:包括蛋白质、葡萄糖、乳酸等指标的测定,以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微生物学检测:包括细菌、病毒的培养和鉴定,以及真菌和寄生虫的检测。
•免疫学检测:包括抗体的测定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检测。
•细胞学检测:包括细胞形态学分析和肿瘤细胞的筛查。
3. 检测结果以下是脑脊液检验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解释:3.1 生化分析•蛋白质:正常脑脊液中的总蛋白质浓度较低,如果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可能是由于脑脊液的炎症、肿瘤或出血。
•葡萄糖:正常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较高,如果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降低,可能是由于脑脊液的感染或代谢性疾病。
•乳酸:正常脑脊液中的乳酸浓度较低,如果脑脊液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可能是由于脑脊液的缺血、缺氧或肿瘤。
3.2 微生物学检测•细菌培养和鉴定:通过培养脑脊液样本中的细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进一步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治疗。
•病毒检测:通过PCR等方法检测脑脊液中的病毒核酸,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例如乙型脑炎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等。
•真菌和寄生虫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培养,可以确定脑脊液中是否存在真菌或寄生虫感染。
实验诊断学排、分、体之脑脊液和浆膜腔脊液
三、一般性状检查(颜色、 透明度、凝固)
(一)颜色:正常CSF无色水样,如穿刺损 伤→最初数滴血性(红色),逐渐转清, 此CSF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沉渣中有 新鲜RBC;如蛛网膜下腔出血→CSF均匀淡 红色,离心后上清夜淡红色或黄色;
蛛网膜下腔出血、粘连梗阻或重症黄疸 等可致CSF黄变(anthochromia)。乳白或 灰白色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褐色或黑色见 于中枢N系黑色素C瘤;绿色见于绿脓杆菌 性脑膜炎。
制作:卢葵花 二0一一年九月
第四节 脑脊液检查
一、概述
脑和脊髓外面包着三层膜,最外面的是硬脑 膜,其次是蛛网膜,最内层是软脑膜,蛛网膜 和软脑膜之间是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相通,脑 脊液(cerebrospinal,CSF)是血浆经脉络丛 后的滤液,分布于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经蛛 网膜粒(绒毛)进入硬脑膜内层静脉窦,返回 血循环。
(二)透明度:正常清晰透明。
混浊现象主要因CSF内细胞数↑或细菌 繁殖所致。细胞数轻微↑可呈日光微尘现 象(细胞对光的折射现象),常见于病毒 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化脓性脑膜炎可 见米汤样混浊甚至有凝块,结核性或真菌 性脑膜炎为毛玻璃样外观。
(三)凝结:正常脑脊液静置24hr亦不 会凝结,化脓性脑膜炎由于纤维蛋白原含
五、化学检查
(一)蛋白质检查 1、Pandy试验(定性):脑脊液中的球蛋白与苯酚反应 生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显混浊或析出沉淀为阳性,正常人 为阴性。 【报告】 清晰,无沉淀(-) 可见白色云雾状(+) 白色混浊(++) 白色絮状沉淀(+++) 白色凝块(++++) 注:标本混浊或含有细胞时,需离心后取上清夜检查
2、蛋白质定量:
脑脊液鉴别的简单三种方法
脑脊液鉴别的简单三种方法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简称CSF)是一种由脑和脊髓产生的清澈质地的液体,可以用来鉴别和诊断脑和脊髓的疾病状况。
CSF 鉴别,也叫做安慰液鉴别,是一项用来检测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CSF中的化学组分、染色体及微生物的存在情况。
CSF 鉴别的三种常见方法是血培养、血球计数及抗体检测方法。
血培养是CSF鉴别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其原理是将CSF中可能含有细菌的液体分离,然后在使用生物培养基进行培养,检测是否存在细菌,从而确定CSF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此外,血培养也可以从CSF中提取抗生素敏感的病原体,以指导对病原体的治疗。
血培养对诊断细菌感染非常重要,需要把CSF中的液体量稀释,然后放入培养基并在合适的培养环境下保存,以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测定有无细菌感染。
血球计数是另一种常用的CSF鉴别方法,它可以测定CSF中的白细胞数目,以反映脊髓的损伤程度。
借助这项技术,可以快速识别脊髓炎、脊髓空洞症以及解剖损伤等疾病,并用于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得到有效的治疗。
血球计数也可以检测CSF中的抗体,帮助确定病毒感染的存在情况。
抗体检测是一种鉴别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它可以识别出CSF 中的抗体,以便对病毒感染的时间、潜伏期及病毒型进行评估。
该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抗体从潜伏期到表现出症状期间,并且在受感染后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检测出血清及体液中的抗原。
以上是CSF鉴别的三种常见方法,它们可以有效地检测CSF中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以及抗体存在情况。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这种方法速度快,结果准确,能够及时确定患者的病情,进而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对样本采集的要求较严格,需要准确地提取有效的病毒标本,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CSF鉴别的三种常见方法是血培养、血球计数及抗体检测方法,它们可以准确地判断CSF中的细菌和病毒感染,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脑脊液检查cerebrospinalfluid1、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正常脑脊液容量成人约为120~180ml。
70%由脑室脉络丛分泌,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收入静脉。
2、功能: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力变化;供给脑、脊髓的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等。
3、标本采集一般通过腰椎穿刺术获得标本。
脑脊液可行常规、生化、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查。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肿瘤以及其他全身疾病的中枢受累有重要意义。
可行鞘内注射药物。
4、适应证及禁忌证⑴、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如下:①有脑膜刺激症状,如脑膜感染、脑膜白血病。
②疑有颅内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破人脑室。
③中性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④脱(神经)髓鞘疾病。
⑤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
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
⑵、禁忌证:对疑有颅内压升高者须先作眼底检查,如有明显乳头水肿,忌作腰椎穿刺,以避免诱发脑疝。
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者亦不宜作腰椎穿刺。
⑶、注意①疑有脑脊液压力升高时先脱水后穿刺②标本留取时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细胞计数和分类第四管:脱落细胞⑷、送检要求立刻送检以免细胞破坏、形成凝块⑸、检验项目一、一般性状检查1、颜色红色:常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
黄色:蛛网膜下腔出血;血中胆红素>256umol/L;椎管阻塞或脑膜炎。
乳白色:化脓性脑膜炎,csf白细胞增多。
微绿色:绿脓杆菌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瘤。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含有较多细胞,真菌,细菌,蛋白等,脑脊液变得混浊或云雾状。
白细胞计数超过200X106/L,或红细胞超过400X106/L病脑、乙脑、中枢梅毒-----清晰透明或微混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呈乳白色混浊。
穿刺时的损伤-----脑脊液呈红色混浊。
3、凝固物正常脑脊液内不含纤维蛋白原,静置24小时,不会出现凝块或薄膜。
炎症渗出时,因纤维蛋白原及细胞数增加,可使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
4、压力①正常成人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H20(40~50滴/分钟),随呼吸波动在10mmH20 以内。
②【临床意义】:脑脊液压力升高见于过度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膜炎、上腔静脉综合征等情况,压力降低见于脊髓¡ª蛛网膜下腔阻塞、脱水、循环衰竭及脑脊液漏患者。
二、化学检查1、蛋白质检查⑴、正常脑脊液中蛋白含量甚微,不到血浆蛋白含量的1%,主要为清蛋白。
⑵、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参考值] 正常人多为阴性或弱阳性⑶、蛋白定量试验: [参考值范围] 儿童(腰穿)0.20~0.40g/L;成人(腰穿)0.15~0.45g/L⑷、【临床意义】蛋白含量增加见于: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常见原因有脑膜炎、出血、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药物中毒;②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部肿瘤或椎管内梗阻;③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如胶原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2、葡萄糖检查⑴、[参考值范围] 儿童2.8~4.5mmol/L成人2.5~4.5mmol/L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0.3 ~ 0.9⑵、脑脊液中葡萄糖低于2.25mmol/L或比率小于0.3为降低⑶、【临床意义】主要见于:①化脓性脑膜炎显著减少②结核性脑膜炎不如化脓性脑膜炎显著③其他:累及脑膜的肿瘤、结节病、梅毒性脑膜炎、风湿性脑膜炎、症状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减少。
3、氯化物检查⑴、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约较血浆高20%,维持脑脊液和血液渗透的平衡。
[参考值范围] 120~130mmol/L⑵、【临床意义】①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可降至102mmol/L以下;②化脓性脑膜炎时减少,不如结核性明显,多为102 ~ 116mmol/L;③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大量呕吐、腹泻、脱水等造成血氯降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亦可减少。
④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则多属正常。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肌酸激酶(CK)测定其他:腺苷脱氨酶(ADA)脑脊液中参考值范围为0 ~ 8u/L,结核性脑膜炎则明显增高,常用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检验项目三、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主要指脑脊液中的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仅有少量白细胞而无红细胞当存在穿刺损伤时脑脊液中可出现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参考值范围] 成人(0 ~ 8)X106/L儿童(0 ~ 15)X106/L细胞分类[参考值] 正常脑脊液中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两者之比为7:3。
脑脊液中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多,一般达数千* 106/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细胞数中等度增多,一般≤500 * 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并存为特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细胞数轻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细胞,可确诊为脑膜白血病(3)脑寄生虫病:脑脊液中细胞数可升高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可找到寄生虫(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均匀血性脑脊液,除红细胞明显增加外,还可见各种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出血时间超过2~3天可发现含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
四、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
化脓性脑膜炎,作革兰染色后镜检;结核性脑膜炎,涂片作抗酸染色镜检;隐球菌脑膜炎,涂片上加印度墨汁染色五、免疫学检查1、免疫球蛋白检测参考值: IgG0.01~0.04g/LIgA0.001~0.006g/LIgM0.00011~0.00022g/LIgG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症、结核性脑膜炎等IgA增加见于各种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IgM增加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结核性脑炎的诊断。
用PCR法可检出脑脊液中微量存在的结核杆菌,是目前最敏感的方法,但易出现假阳性。
【临床应用】①当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时,体检发现脑膜刺激征、视乳头水肿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现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时,需进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并对脑脊液进行相关的生化检查②除常规生化检查外,要做革兰染色镜检和印度墨汁染色,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外伤后出现头痛、呕吐、偏瘫、神志改变时,需进行脑脊液检查;若腰穿获得均匀血色脑脊液,提示为出血性脑病④通过脑脊液检查不仅可观察治疗效果,也可局部鞘内注射药物增强治疗效果3.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4.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癌细胞Ⅱ、浆膜腔积液检验1、浆膜腔积液①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统称为浆膜腔。
②正常成人胸腔液30ml,腹腔液100ml,心包腔液20-50ml,在腔内主要起润滑作用。
③病理状态下,腔内有多量液体贮留,称为浆膜腔积液(serous membrane fluid)。
2、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制⑴、正常浆膜腔内的少量液体从壁层浆膜的毛细血管内滤出,并通过脏层浆膜的淋巴管和小静脉回吸收。
当液体的滤出和回吸收不平衡时,引起积液⑵、根据浆膜腔积液的产生原因和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⑶、浆膜腔积液【发生机制】㈠、漏出液形成原因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血浆清蛋白低于25g/L时,即可引起浆膜腔积液.②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③淋巴管阻塞,常见于丝虫病或肿瘤压迫等,此时可出现乳糜样漏出液。
①②形成的漏出液常为多浆膜腔积液㈡、关于渗出液( exudate )------炎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组织缺氧以及炎症介质的作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各种细胞成分渗出血管壁形成渗出液。
渗出液形成原因-------渗出液为炎性积液.①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②非感染性:如外伤、化学性刺激,此外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的积液。
检验项目一、一般性状检查1、颜色红血性积液可为淡红色、红色或暗红色见于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腹膜炎、风湿性及出血性疾病.黄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常呈深黄色白胸导管或淋巴管阻塞引起的真性乳糜液,或含有大量脂肪变性细胞,也呈乳糜样,叫假性乳糜液.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透明度漏出液多为清晰透明,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胞、细菌而呈不同程度混浊3、比重漏出液比重多在1.018以下,渗出液比重多高于1.018。
4、凝固性漏出液中因含纤维蛋白少,一般不易凝固;渗出液因含有纤维蛋白、细菌及组织裂解产物,易于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
二、化学检查1、蛋白质检查⑴、粘蛋白定性试验【临床意义】漏出液粘蛋白含量很少,多呈阴性反应。
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粘蛋白,多呈阳性反应。
⑵、蛋白定量试验漏出液蛋白总量常小于25g/L,而渗出液的蛋白总量常在30g/L以上。
渗出液的蛋白电泳谱与血清相近似,其中大分子蛋白质显著高于漏出液。
2、葡萄糖检查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似。
渗出液中葡萄糖常因细菌或细胞酶的分解而减少。
3、乳酸测定有助于细菌性感染与非感染性的鉴别诊断。
当乳酸含量>10mmol/L以上时,高度提示为细菌感染。
风湿性、心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中乳酸含量可见轻度增高。
4、酶活性检查乳酸脱氢酶(LDH):浆膜腔积液中LDH测定有助于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诊断,前者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后者活性增高。
腺苷脱氦酶(ADA):一般在结核性积液中ADA活性升高且幅度大,癌性次之,漏出液最低。
通常当ADA>40U/L应考虑为结核性。
ADA 测定可作为结核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
5、癌胚抗原(CEA)测定【参考值范围】改良Maiolini酶联免疫法:3.2±0.77ug/L,>5ug/L为异常。
【临床意义】癌性胸、腹腔积液时CEA多>5ug/L,良性积液时多<5ug/L。
三、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漏出液细胞较少,常<100X106/L渗出液细胞较多,常>500X106/L。
2、细胞分类漏出液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渗出液中可见各种细胞增多,且临床意义不同3、细胞分类(渗出液)②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慢性炎症如结核性、梅毒性及肿瘤积液等;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气胸、血性胸水、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所致的积液;④其他细胞:在炎性积液时,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同时,常伴有组织细胞出现;浆膜刺激或受损时,间皮细胞增多;在狼疮性浆膜炎中,偶可查见狼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