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第五章2讲-激励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ERG理论
耶鲁大学的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 切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需要层 次论,即ERG理论。
1、三种需要
生存需要 相互关系需要 成长需要
三种需要的相互关系
满足-上升
成长需要 相互关系需要
生存需要
受挫-回归
的行为
的目标
激励理论的类型
从基本行为模式出发,管理心理学家从不同角 度提出了不同的激励理论,大体可分为四类: 内容型理论 过程型理论 行为改造型理论 综合型理论
第二节 内容型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ERG理论 四、成就需要理论 五、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比较
第五章
激励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激励概述 第二节 内容型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理论 第四节 综合型理论 第五节 激励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激励概念及作用。 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
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概念 二、激励过程
一、概念
激励:即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 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调动积 极性的过程。
二、双因素理论
这一理论是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匹 茨堡心理研究中心做出的结果。
1.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指和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 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职工很大程度上的激励,产 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 他们的积极性。
保健因素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类因 素处理不当,会导致职工不满,严重挫伤职工积极 性;反之,这一类因素处理得当,就能防止职工产 生不满的情绪。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质,故称 之为“保健因素”。
②对权力的需要:具有较高权力欲的人对施加影响和 控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样的人一般寻求领导者 的地位,他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强有力、 直率和头脑冷静,并且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
③对归属或社交的需要:具有归属和社交需要的人, 通常从友爱、情谊、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得到欢 乐和满足,并总是设法避免因被某个组织或社会团 体拒之门外而带来的痛苦。
一、需要层次论
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 了“需要层次”的重要概念。马斯诺认为人 类有五种基本需要,这五种需要基本上反映 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人类的共同特点。人类 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以层次的形式 出现的,当某一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就 会出现对高一层次的需要。
1、五种基本需要
③“需要受挫”: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愈少,也往 往会导致较低层次的需要更为强烈地突出起来。
四、成就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从另一侧面阐明了三类基本激 励需要,他把人类的高层次的需要划分 为权利、对归属或社交、以及对成就的 需要。
1、基本需要
①对成就的需要: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利和成功 有强烈的要求。
2、高成就需求者的特征
(1)高成就需求者喜欢面对需要他本人负责 解决的问题的挑战。
(2)高成就需求者倾向于承担中等程度的风 险。
(3)高成就需求者希望得到对他们工作业绩 的具体反馈。
3、培养高成就需求
(1)个体应努力获得有关自己工作情况的反馈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将提高自己获得成功的信心,从而追 求成功的欲望将近一步加强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2.基本观点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包括一些基本假定。该理论认为: (1)在较高层次的需求开始激励个体从而得到充分
实现以前,较低层次的需求必须首先得到满足。 (2)一旦某个需求被满足,它就不会在构成动因。 (3)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何时,人们的行为要受
到多种需求的影响。 (4)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的方法多于满足较低层次
需求的方法。
3.在管理中的应用
既然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管理者 的任务就在于找出相应的激励因素,采取相 应的措施,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引导 和控制人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
一般情况下: 低层次需要主要通过经济报酬来满足; 高层次需要主要通过社会报酬来满足。
2.基本观点
ERG理论的各个需要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此理 论的特点表现在它对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的 阐述。
①“需要满足”:在同一层次的需要上,当某一需 要仅得到了较少的满足,一般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 要求得到更多的满足;
②“愿望加强”: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得愈充分,对 较高层次的需要往往就会愈强烈;
激励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努力要素是强度指标。当一个人被激励时,他会努力 的工作,但是高水平的努力不一定能带来高的工作绩 效,除非努力指向组织的方向。因此,指向组织目标 并且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努力是我们的追求。最后 激励还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
激励的主要作用
通过激励可以把有才能的、组织所需要的人 才吸引过来,使他们为该组织长期服务;
2.满意——不满意
传统观点:
满意
不满意
赫茨伯格的新观点:
激励因素
满意
没有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3.在管理中的运用
双因素理论用于管理中的一项引人注目的贡 献是“工作丰富化”,指试图给人激动的有 趣的挑战的或是具有刺激性的工作来提高人 的工作效率。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这些 性质就对应着激励因素的内涵。表示所从事 的工作具有激励作用,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通过激励可以使已经就职的职工最充分的发 挥技术和才能,变得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 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通过激励还可以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 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激励过程
内部刺激 外部刺激
需要
动机
目标 导向
目标 行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需要 满足
了解、满足 员工的需要
设置有 吸引力的目标
强化员工 实现组织
满足不同需要的措施
生理需要:工作休息时间的安排、员工住宿设施、 福利设备等。
安全需要:雇佣合同、退休金制度、健康保险、意 外保险等。
社交需要:利润分配制度、团体活动制度、教育培 训制度等。
尊重需要:晋升制度、表彰制度、选拔进修制度、 奖金制度、员工参与制度等。
自我实现需要: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 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