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

合集下载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学教案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学教案

1.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2.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以深入人心。

3.(1)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2)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教学建议教学地位分析本节主要讲述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又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

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清袁世凯本质后,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重点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是重点。

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复辟。

护国运动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确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难点分析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知道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因而在学习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时,学生会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产生疑惑,既然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为何还会出现复辟帝制现象?复辟帝制正反应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就是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不彻底。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中国近代史中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这场斗争的背景、目标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2. 理解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3. 分析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2.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3. 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2. 分析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2. 小组讨论;3. 学生报告。

教学资源准备:1. 教科书和参考资料;2.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3. 学生分组讨论或报道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军阀统治的场景。

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对这幅图片上的情景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影响。

二、学习1. 教师讲授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

2. 学生带着问题听讲,随时记录下他们的问题和疑惑。

三、讨论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你们认为为什么会有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四、学习1. 教师介绍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并提供相关案例。

2.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五、学生报告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做简短的报告,介绍该事件或人物的背景、目标和影响。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整个课堂内容,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写下。

七、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内容回答几个问题,如: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你个人对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有什么看法?。

303303303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303303303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第13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袁世凯复辟与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对外卖国(1)对内独裁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条件(1)从主观来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的利益,专制独裁是其阶级特点,袁世凯掌握政权和军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2)从客观来看,辛亥革命不彻底,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资产阶级力量涣散。

2.护国战争(1)背景: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于1913年掀起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3)结果: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2.统治表现(1)原因①根本原因:社会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②直接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北洋各派及地方实力派失去了中心,段祺瑞、冯国璋等都不具备凝聚各派力量、形成统一局面的能力。

(2)统治特点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②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

③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答案: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内部的分裂;二是各地军阀实力的增强,他们掌握兵权,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三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导致地方军阀得以割据一方。
3. 论述题:论述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政治上,国家分裂为多个军阀势力,中央政府权威丧失,政治动荡不安;经济上,军阀割据导致各地经济封锁,交通堵塞,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文化上,军阀割据造成文化倒退,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恶化。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历史理解素养、时空观念素养以及家国情怀素养。通过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相关史实,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形成对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 比较题:比较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与北宋时期军阀割据的异同。
答案: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与北宋时期军阀割据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中央权威丧失,地方军阀势力割据一方,国家政治动荡不安。不同之处在于,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更为严重,国家分裂为多个军阀势力,中央政府无法统一全国;而北宋时期虽然也有军阀割据,但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最终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学生互评(200字)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我还将安排学生进行互评。学生互评主要关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在互评过程中,学生需要尊重事实,客观评价同伴的表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主要矛盾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2.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弊端,理解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必要性。

3.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矛盾。

2.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实质。

2.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弊端,理解人民群众反抗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为什么民国时期的社会秩序依然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斗争,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老师讲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两大主要矛盾。

北洋军阀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

3.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1)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称帝,企图恢复帝制。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袁世凯。

护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最终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2)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五四运动。

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北伐战争:1926年,国共两党联合发动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北伐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弊端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人民群众斗争,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存在哪些弊端,导致了人民群众的反抗?学生回答:政治腐败、经济剥削、军事割据、民生凋敝等。

北洋军阀的统治优秀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优秀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难点: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袁世凯复辟(二)军阀割据混战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宋教仁遇刺案。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发展过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迫不及待地从破坏、践踏民主共和制转入彻底取消民主共和制、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3)产生的结果: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绝望而死。

结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

2.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下一个内容:军阀割据混战。

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22)必修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22)必修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形成和特点;2.掌握北洋政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3.了解北洋政府的崩溃和原因。

二、教学内容1. 北洋政府的形成和特点(1)北洋政府的诞生北洋政府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组织的政府,成立于1912年。

它的主要成员是清末新军和民主革命派的代表人物。

(2)北洋政府的组织形式北洋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检察四个部门组成。

其中执行权由总统和内阁负责,立法权归国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3)北洋政府的政治特点北洋政府后来成为了军阀政府,它的政治特点是政治腐败和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的军阀割据使政府上下矛盾激化,导致了政府的崩溃。

2. 北洋政府的经济特点(1)北洋政府的财政问题北洋政府在成立之初就面临了巨大的财政问题,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战争的长期持续,国库几乎是空虚的。

政府只能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财政问题,这导致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

(2)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北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和桥梁,改善交通状况,以便加强经济联系。

此外,政府还积极建立企业,并予以经济支援和管理。

(3)北洋政府的社会政策北洋政府也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政策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政府大力投资医疗和教育,以便加强国家的人力资源。

3. 北洋政府的文化特点(1)北洋政府的文化政策北洋政府大力推动文化教育,修建学校和图书馆,加强翻译文化的传播,以便加强国家教育和文化建设。

(2)北洋政府的文化成就北洋政府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北洋大学的创办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北洋大学是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此外,北洋政府还在京城创办了文物保护机构和演艺机构,大力维护国家文化遗产和加强演艺活动。

4. 北洋政府的崩溃和原因(1)北洋政府的崩溃北洋政府最终崩溃于1928年。

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政治的腐败和军阀割据使政府无法有效治理国家,这最终导致了政府的崩溃。

教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政治上,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演变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种种新气象;文化上,面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发动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学性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对北洋军阀、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复杂的政局,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和深远意义,仍无法全面地理解。

教师应坚持唯物史观,引导学生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及影响,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教学目标】1.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时空定位,通过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史料分析,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2.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3.通过了解近代知识分子为实现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探讨,增强承担民族复兴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结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特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从“新”“旧”冲突中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二)教学过程导入材料1陈天华:推翻清专制以后,“中国人的能力不但可以恢复,而且可以在最短时日内恢复;一旦恢复,即可享有西方民族现在享有的完全的权利。

”“中国醒悟之后,发奋自雄,五年小成,七年大成。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学生活动】根据材料1,概括辛亥革命志士的理想目标,回顾辛亥革命前国人为此所做的努力。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名称: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

2. 掌握重要军阀的事迹和统治方式。

3.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

2. 军阀的政治手段和经济活动。

3. 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重要军阀的统治方式和对中国的影响。

2.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演示、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和笔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北洋军阀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兴起和影响的兴趣。

Step 2:学习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约15分钟)通过PPT演示、课件或教材等,介绍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方式,包括军阀的政治手段、经济活动以及他们在地方政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Step 3:分组讨论(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的北洋军阀进行研究,并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该军阀的统治方式是怎样的?2. 他的统治对当地和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3. 该军阀是否参与了经济活动?如何影响当地经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Step 4:整体讨论(约15分钟)对所有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Step 5:归纳总结(约10分钟)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评,总结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北洋军阀与中国历史的关系。

Step 6: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约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认识。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和影响。

扩展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理解,可以组织参观或参与相关主题的展览、研讨会或体验活动。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

2.掌握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3.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并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教学重点:1.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

2.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1.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

2.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及其他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北洋军阀统治是指什么?2.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是什么?3.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什么?Step 2 学习和讨论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并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教师引导讨论,并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补充。

问题:1.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有哪些重要事件?2.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Step 3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学生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并归纳总结。

教师给予指导和补充。

问题:1.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有哪些困境?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境?Step 4 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学生通过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困境的分析,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问题:1.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困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什么转折点?2.这个转折点对中国近代史有什么重要意义?Step 5 总结和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总结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并评价这场斗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师进行点评。

Step 6 拓展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并进行分享。

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Step 7 课堂结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进行深入思考,并布置相关作业。

3.11+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3.11+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学习目标】1.通过补充人物扫描、课外资料等形式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混战等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史料分析的方式评述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等历史事件,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感知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越挫越勇的革命精神。

【家国情怀】【关键问题】◇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基本趋势,有理有据地评述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本课着重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

【学习过程】环节一:相关链接(1)北洋政府: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2)(袁世凯表示)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即总统命令需由总理签署生效)。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时序尺通过阅读相关链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背景。

设问:阅读相关链接并结合预习,说说他是否真的兑现了其誓言?(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零散知识点,方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能够较快理解何把握。

)环节二:宋案疑凶出示宋教仁“人物扫描”相关信息以及出示他的相关活动轨迹,宋案的发生等信息:设问:谁是幕后真凶?杀人动机是什么?思考:结合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宋教仁被刺事件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宋教仁被刺事件让学生了解袁世凯的独裁野心,为后续袁世凯的违背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做好铺垫。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doc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doc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本课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是本单元的第4课。

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通过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一系列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本课可分为两条基本线索: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乃至于复辟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要从总体上认识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余波”,突出特征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复辟的斗争。

学情分析这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反动性。

2.通过介绍宋教仁遇刺,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通过评价袁世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3.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教学难点1.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且迅速垮台的原因可以从袁世凯本身、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思想领域、资产阶级民主派四个方面来理解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条件;复辟迅速垮台的原因可以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

因此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高一历史: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 旧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 旧人教版

历史: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旧人教版必修1)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袁世凯专制统治: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3、复辟帝制⑴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⑵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⑶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⑷修改总统选举法⑸1915年接受卖国二十一条,袁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4、对外卖国: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史称“五九国耻。

(“二十一条”的实质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一)二次革命(1913年)1、背景(1)袁世凯专权。

(2)1912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3)1913年刺宋案(实质:民主共和和专治独裁的斗争),武力镇压国民党。

2、经过:1913孙中山号召,江西都督李烈钧湖口起义,江苏、广东、安徽相继独立3、败因:国民党力量涣散。

4、影响:使袁世凯的势力更加巩固(二)护国运动1、背景: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

2、经过:(1)革命派:孙中山《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

(2)立宪派: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3)护国战争: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各省纷纷独立。

(4)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3、结果: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原因:1、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2、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时期的基本脉络是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包括袁世凯统治时期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是:对内专制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相对统一状态;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军阀割据,分崩离析,政局动荡,人民困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黄金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本课内容处于近代中国探索史的范畴,政治民主化在此阶段遭遇挫折,中国的民主化进程遇到逆流;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获得显著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本节课在整体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中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下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总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近代化步伐在缓慢前行,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生力量也在悄然孕育。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4班,班级共40人,全班只有十六个学生选历史课,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几乎一片空白、对民族工业等概念不清楚,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通过短期接触发现高一新生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上喜欢思考问题,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但是他们学习历史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理性思维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帮助,特别是面对新教材中许多新概念、新名词会茫然无措、难以消化,为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一方面可以提前布置一些内容让他们课下展开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融入历史、走进历史,在探究、探讨、交流中突破认知上的瓶颈,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北洋政府统治初中教案

北洋政府统治初中教案

北洋政府统治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和统治特点。

2. 掌握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局面及其影响。

3. 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民主革命斗争。

教学重点:1. 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

2. 军阀割据的形成及其影响。

3. 民主革命斗争的主要事件。

教学难点:1. 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局面。

2. 民主革命斗争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准备:1. 北洋政府统治的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军阀割据和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

2. 提问:北洋政府时期的统治特点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出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

二、讲解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15分钟)1. 讲解北洋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统治方式,强调其军阀性质。

2. 分析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局面,介绍各军阀的统治范围和相互关系。

3. 讲解北洋政府时期的民主革命斗争,包括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重要事件。

三、讨论军阀割据的影响(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军阀割据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如政治动荡、经济凋敝、民生疾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军阀割据影响的理解和看法。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军阀割据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四、讲解民主革命斗争的意义(10分钟)1. 讲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斗争,强调其历史意义。

2. 分析民主革命斗争对中国的影响,如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国家现代化等。

3. 引导学生思考民主革命斗争的启示,如坚定信念、勇敢斗争、坚持人民利益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心得,提出问题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北洋政府时期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2. 引导学生进行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和民主革命斗争的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学设计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学设计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了解北洋军阀混乱的黑暗局面。

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认识到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历史发展潮流不可逆转。

2、过程与方法:掌握孙中山领导的反抗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斗争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契而不舍的坚强品质。

【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教学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图新课:今天继续讲解辛亥革命的继续。

讲授新课:解释名词:“北洋”是指清朝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为北洋,是包括江苏、山东、直隶等各口岸的地域概念。

“军阀”是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军阀是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1912年4月,袁世凯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一、二次革命1、导火线:宋教仁被刺和善后大借款思考:制造“宋案”的凶手是谁?动机是什么?师生:1912年宋教仁组织国民党,并在第一届过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以此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又一再的破坏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的民主共和举措阻碍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师:宋案发生后,全国一片哗然,声讨袁世凯,袁世凯却出军警镇压。

又罢免了几省都督。

为此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

2、过程: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3、结果:失败: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

师: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师生: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示范教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示范教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方案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按照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为脉络展现出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这一时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欧美列强也不断参与国内的政治斗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为:(1)政治上,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新的革命力量不断孕育发展。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3)文化上,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4)社会生活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衣、食、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本课主要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四目。

四目之间互相联系、相互连接,突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即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目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混战割据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价值,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解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和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生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国际格局中的处境,培养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

3.认识到军阀混战割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孙中山为维护革命果实而不断做出努力的过程中感悟其爱国情怀;了解军阀混战割据背后欧美列强的操纵与支持,从“二十一条”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为如今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

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标题: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目标:1.了解北洋军阀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和原因;3.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北洋军阀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指北洋政府时期,以袁世凯为首的一群军事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的军事割据势力,以军队为主要支撑力量,统治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

2.建立过程和原因:a.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介绍袁世凯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段,以及袁世凯推翻清朝后建立临时政府等过程。

b. 北洋军阀统治的原因:解释光绪时期的政治混乱、清朝的政治弱势和外国势力的干涉等原因。

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1.对政治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政治形势和政府结构;2.对经济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3.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状况。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开展讨论,让学生就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及其影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拓展与延伸(10分钟)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案评价: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和原因,以及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既让学生了解了历史背景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案通过讨论和总结,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创造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教学设计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

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介绍宋教仁遇刺、评价袁世凯,学会用书面语、口头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模拟宋教仁演讲,报道宋教仁遇刺真相,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通过“评价袁世凯”的活动,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导入新课】1912年清帝退位后,军政强人袁世凯成为中外瞩目的人物。

当时有人称赞他是“中国的华盛顿”,但转瞬之间他又被全国人民唾弃,被骂作“窃国大盗”。

在此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人们对袁世凯的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内容探究】一、二次革命师: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中国是否变成了一个和平统一的新国家?展示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以来,各省都督拥兵自重、财政独立,尾大不掉比晚清有过之而无不及。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材料二: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来三百多个政党,这些政党多如牛毛,无穷无尽的党争。

——朱宗震《1912年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生:并不是和平统一的国家,各省拥兵自重,政党林立,斗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师:袁世凯作为临时大总统,他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生: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制造“宋案”,武力镇压国民党等。

师:“宋案”发生后,使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于是引发了“二次革命”。

请同学阅读教材,归纳二次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结果失败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教师总结:,二次革命很快便以失败告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洋军阀的统治知识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知识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2,历程:(1)从“兴衰”角度看形成阶段:1895年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

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毙命。

衰落阶段:1916年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

覆灭阶段: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

(2)从不同派系掌握北京政权的角度看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

皖系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

直系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

奉系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

3,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封建的买办的武装政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袁世凯时期(1912年——1916年):卖国、独裁一,袁世凯专权1,政治上:破坏约法,控制内阁思考: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目的何在?2,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思考:面对北洋政府的裁军命令,南方革命党人采取怎样的态度?说明什么?二,袁世凯称帝1,过程:思考:袁世凯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的?宣统退位A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山辞职破坏责任内阁制B就任正式大总统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国会C担任终身大总统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任期无限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D复辟帝制出卖国权接受二十一条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⒉袁世凯复辟帝制得以实现的原因:⑴个人自身的因素;⑵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对内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代表帝国主义的利益。

)⑶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软弱无力,⑷尊孔复古的逆流◆段祺瑞为首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半封建性决定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1,形成的社会根源:半殖民地性决定(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那些影响?二,短命的张勋复辟:1,府院之争(1)含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2)焦点——要不要参战,由谁主持参战(3)实质——美日在中国的争夺,美日矛盾的体现。

(4)后果——“府院之争”给张勋复辟提供了可乘之机。

2,张勋复辟的活动思考:段祺瑞对待张勋复辟的态度是怎样的?两次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什么?三,段祺瑞专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一,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制定临时约法(1912)2,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1913)⑴宋教仁为什么要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⑵阅读书中国民党宣言的部分引文,分析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其宗旨与同盟会的纲领相比较,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发动二次革命(1913年)(1)原因:根本原因是袁世凯的独裁与卖国;直接原因是宋案思考:袁世凯为何派人刺杀宋教仁?它的发生使得反袁斗争发生怎样的变化?回答——目的是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革命势力。

宋案的发生,使得革命党人逐渐认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反袁由合法的议会斗争转为武装斗争。

(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主观:国民党力量涣散(3)失败原因:客观:北洋军力量比较强大(4)影响: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

它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的最后的失败了。

从此南方的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

4,护国运动(1915)(1)原因:袁世凯的卖国和复辟帝制革命派: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重建革命的领导核心二次发表讨袁宣言(2)各阶级的反对:立宪派: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3)结果:取得了反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胜利,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资产阶级共和制形式得以恢复起来。

但全国已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二,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讨逆运动(1917)(1)革命派: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2)人民群众:(3)皖系军阀:组织讨逆军,张勋战败,段祺瑞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居,重新担任国务总理。

(思考段祺瑞的目的与革命派有何不同之处?)三,反对段祺瑞专制的斗争——护法运动(1917——1918)1,起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与国会2,目的: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倡导护法;西南军阀利用孙的威望,抵抗段的武力统一政策,保存和发展实力,附和护法。

3,经过:时间——1917年领导机构——护法军政府主要人物——孙中山(大元帅)4,结局: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相勾结,排挤孙。

其后孙中山辞职,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5,失败的原因:(1)主要原因——缺少群众基础;没掌握军队(会党-新军-军阀);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排挤孙中山(2)根本原因:护法运动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新的革命力量,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比较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相同点:革命党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都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2)不同点:a.领导者不同:二次革命是黄兴、李烈钧领导的,护国运动是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

b.斗争对象不同: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护法运动是反对段祺瑞。

C.斗争结果不同: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护国运动取得胜利,护法运动因西南军阀破坏而失败。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围绕这一焦点展开那些斗争?斗争的实质怎样?结局说明什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知识重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知识难点:无产阶级的壮大知识结构:思考: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其原因是什么?在那些时期又不同程度得到发展?原因各是什么?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⑴国内因素:①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②北洋政府的鼓励;③“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④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⑵国际因素:一战使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轻工业品打入世界市场,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发展概况1、时间:1912——19192、发展最快的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其他工业也有不同程度发展。

3、两大社会思潮: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4、代表性的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思考: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那些?这些特点决定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怎样的特性?三,发展的特点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比较: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力量十分薄弱,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与封建经济比较: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短暂(1912——1919),一战结束,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民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宣告结束。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影响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起来,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课堂小结:民族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例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分析:该题是1996年上海高考题。

本题以“近代工业”为切口,考查考生再现历史线索和分析概括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区分“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两个概念,以明确答题范围。

近代工业包含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基本线索:①1840年后,英法等国在沿海通商口岸设立船坞、工厂;②1861年起,洋务派(或官僚)兴办“自强”(或军事)工业,进而兴办“求富”(或民用)工业;从1870年开始,有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③1895年(或《马关条约》签订后),大量外资在中国兴办工业、民族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处境艰难;④1914-1918年(或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

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①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②北洋政府的鼓励;③“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④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⑤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⑥上述因素刺激了中国商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迅速向工业资本转移。

问题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有哪些?提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①外来技术的引进。

如洋务运动。

②外来经济侵略的客观影响。

③政府开放的政策,如清末甲午战争后的政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措施。

④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的影响。

⑤重大政治变革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

⑥新式学校的创办,教育制度的改革所起的作用。

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①政治腐败、专制统治,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外来侵略的加深,特别是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外来经济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封建经济的阻碍,影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外来技术垄断),管理经验缺乏等等。

总之,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