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6.2 电流的磁场
物理九年级沪科版16.2电流的磁场教案
![物理九年级沪科版16.2电流的磁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2ef04bcd126fff7050bc6.png)
引导学生思考,普通的磁体是无法产生如此巨大的磁力的。
是电流产生的磁场做到的。
思考:磁悬浮列车于普通来自车的主要区别。这么大的磁力什么提供的?
吸引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本节课题。
新课讲授:
最早发现电能生磁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820年)。
学生用手中的器材做“奥斯特实验”。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个人意见。
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设计实验的能力,鼓励学生对实验器材和方法进行大胆的改进。
肯定学生的实验成果,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给学生直观的磁场效果,让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问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多媒体课件)
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
学生探究: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发言。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探究实验:增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
学生讨论、设计方法、并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针对某个问题、某个现象多角度分析的能力。
学生实验: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通过实验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科学素质,培养必要的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奥斯特实验说明: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引导学生通过刚才的实验分析: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的优缺点是什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7章第2节《电流的磁场》word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7章第2节《电流的磁场》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f3d9fd4b35eefdc8d333ff.png)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7章第2节《电流的磁场》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白电与磁有紧密的联系,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明白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1.观看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隐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教学难点: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导学过程】【创设情形,引入新课】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专门多相似的地点:电荷能吸引轻小物体,磁体能吸引钢铁类物质;电荷有正负两种,磁极有南北之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他们什么缘故会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呢?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觉,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难道有了磁性。
难道电和磁之间确实有内在的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伙儿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自主预习案】1、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有,他的方向与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磁场是相似的。
3.判定方法:用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确实是螺线管的极。
4、在下图标出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两极【课堂探究案】探究点1:电流的磁效应⑴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⑵断电时,小磁针⑶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结论:以上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___,磁场的方向跟_____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探究点2: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把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螺线管。
它的作用是使磁场。
(2)依据右面的电路图连接实物,摆放小磁针。
(3)闭合开关,观看小磁针,在图中标出小磁针N、S极(4)请一位同学在圆圈位置摆放六个小磁针,使其静止。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电流的磁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电流的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65f5d97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1.png)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1课时电流的磁场教学目标1.知道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重点难点重点1.奥斯特实验的理解。
2.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难点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教学用具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电池组、有机玻璃板、学生电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提问: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教师演示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总结:小磁针发生偏转。
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教师进一步提问: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阅读课本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 奥斯特实验1.实验器材:一根硬直导线、电池、小磁针、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2.实验步骤:(1)如图连接电路。
(2)接通电路,导线中有电流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并注意偏转方向。
(3)断开电路,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4)接通电路,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偏转方向。
3.思考:①通电后小磁针能偏转说明了什么?(通电后磁针能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②改变电流方向后,磁针转向不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电流磁场方向与导线上电流方向有关。
)4.实验结论:奥斯特实验表明:①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②电流磁场的方向与导线上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典例解读【例1】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B.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C.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解析】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其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故A、D错误;当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了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故B正确;该磁场与小磁针的有无无关,故移走小磁针后,该结论仍成立,故C错误。
17.2电流的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7.2电流的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71aa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7.png)
17.2 电流的磁场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设计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电流的磁场”。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实验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以及磁场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学会用螺线管和铁钉制作简易的电磁铁,并观察其吸引铁钉的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学会用螺线管和铁钉制作简易的电磁铁。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导线、螺线管、铁钉、磁铁、电流表。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螺线管、铁钉、磁铁、电流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奥斯特实验,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
2. 演示实验:用导线、螺线管、铁钉等教具,现场演示电流的磁场现象,让孩子们观察并记录。
3. 探索实验: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4. 讨论交流:分享实验结果,让孩子们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5. 实际应用:让孩子们思考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学会用螺线管和铁钉制作简易的电磁铁。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对电流的磁场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孩子对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九年级物理《16.2 电流的磁场》教案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16.2 电流的磁场》教案 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a4309d0508763231121263.png)
《16.2 电流的磁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会用安培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管的电流方向。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概括、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奥斯特实验了解电流的磁场,知道电流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通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实验,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跟电流方向的关系,总结出安培定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从安培定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安培定则。
【教学难点】安培定则的运用【教学准备】小磁针,螺线管,铁屑,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演示教具,干电池组,铜导线,多媒体系统。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件展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提出问题:从刚才的课件展示中,同学们可以发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些什么相似之处?(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那么电和磁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吗?(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材P118图16-7所示的电器设备,并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感受到磁和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
那么,电和磁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由此导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1、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总结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然后指出:最早揭开这个奥秘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通过多媒体展示,回顾历史)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奥斯特实验:(1)设计实验在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怎样连接?在实验中同学们要注意观察什么?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探究电与磁联系?(多媒体展示实验电路图)(2)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将电源两极对调,改变电流方向,再做一次探究。
电流的磁场-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电流的磁场-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da70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8.png)
电流的磁场-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知识目标1.掌握电流的方向、大小和单位;2.了解磁感线的含义、性质和规律;3.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4.研究磁场的强度、方向和性质;5.学习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2.能够解决与电磁铁相关的问题;3.能够设计实验,验证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4.能够运用电流和磁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电流与磁场的产生;2.磁场在空间中的方向和分布规律;3.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1.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2.预测电磁铁的磁性强度。
教学环节和方法环节内容方法导入介绍电流与磁场的基本现象,用具体例子说明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基本和激发激发学生求知欲关系;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知识传授讲解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的含义和规律,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采用讲解和演示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理论知识,增加兴趣实验设计设计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验技能。
采用“提问设计,自主成长”的方式,由学生团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实验结论的交流和总结作业布置作业内容包括练习题和实验报告综合采用分组完成实验和个人完成练习题的方式。
教学内容1. 电流与磁场的产生•电流–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大小和单位–电流的测量方法•磁场–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含义–磁场的方向和极性–磁场的性质和规律2. 磁场在空间中的方向和分布规律•荷质比、磁感应强度和受力关系•奥斯特理论和安培环路定理•磁场的切线方向和切线加速度3.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磁铁的定义和分类•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铁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评估1.课堂上通过讲解和演示,检查学生对电流和磁场的认识程度;2.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结论达成度;3.布置作业,对学生的在家练习和思维反应能力进行考查;4.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整合式考试等形式,多角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ec313a2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a.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在设计这个教案的时候,我主要是围绕电流的磁场这个主题,以实验和观察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和原因。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电流磁场方向的理解。
2. 重点:实验操作的技能,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磁铁,铁屑,显微镜。
2.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四、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演示一个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操作:接着,我会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让他们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磁场的变化,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3. 观察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磁场的分布,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用笔记录下来。
五、活动重难点:1. 重难点: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电流磁场方向的理解。
2. 难点:实验操作的技能,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我会在课后反思这个教学活动的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对于那些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他们深入理解和运用电流磁场的知识。
对于那些还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教案的时候,我主要是围绕电流的磁场这个主题,以实验和观察为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和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实验操作的技能是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
因为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直观地观察到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16.2电流的磁场》学案(方案三)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16.2电流的磁场》学案(方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787413aa1711cc7930b71630.png)
沪科版《16.2电流的磁场》学案(方案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2.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3.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条形磁铁.4.会用右手螺旋法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5.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及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队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电器设备的观察、认识、讨论交流、知道电与磁有着密切的联系。
2.通过探究实验、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条形磁铁,并了解有关电磁铁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奥斯特实验、安培定则实验,从而体会到探究实验的乐趣.2.从永磁体到电磁铁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一个飞跃,这个过程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难点:用右手螺旋法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学习活动】一、探究奥斯特实验:哪些电器用到了磁?学生讨论。
电和磁有什么关系?揭示这个奥密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探究奥斯特实验,指导学生布好导线,让学生分组实验。
强调瞬间通电(为什么),学生实验后,要通过投影仪显示,修改学生描述的现象、结论,着重强调科学发现的意义,二、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在后来的生产实际中用途最大,那就是将导线弯成螺线管再通电。
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1、演示实验:(1)、按课本图16-9观察小磁针的偏转,由学生归纳出通电螺线管有两个磁极。
(2)、按课本图16-10那样在纸板上均匀地撒些铁屑,给螺线管通电,轻敲纸板,请同学们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对比。
思考: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呢?它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2、演示实验: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请同学们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引导学生判别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最新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最新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d183fc30b7360b4c2e3f64a0.png)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①接通电路,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发生偏转。
断开电路,导线中无电流通过,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②改变通过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发现:接通电路,小磁针发生偏转;断开电路,小磁针恢复原状。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反向偏转。
) (实验结论: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教师拓展:刚才所做的这个实验叫做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它是人类认识磁现象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的一个飞跃,导致了人造磁体和电磁铁的发明。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师引导: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在后来的生产实际中用途最大,那就是将导线弯成螺线管再通电。
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1.提出问题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有没有磁场?若有磁场,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2.猜想与假设(学生进行猜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对学生的猜想要充分地引导。
3.设计与进行实验(1)教师引导学生用桌子上的简单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并且找学生代表来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边讨实验让学生做,现象让学生说,结论让学生总结。
突出奥斯特实验揭示电和磁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有什么特点。
验证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论,边设计实验。
并推选一名学生说出实验方案。
)(2)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分析与论证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分析通电螺线管周围有没有磁场,若有,它的磁场有什么特点?师:如果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其周围的磁场分布状态和磁场方向是否改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它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类似,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电流的磁场 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电流的磁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c03dc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b.png)
《电流的磁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奥斯特实验;
(2) 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 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体验导体和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奥秘.
【教学重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
【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磁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前准备】
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螺线管,小磁针、导线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图中所示电器设备中,它们均利用了磁性。
磁跟电有什么关系呢?电会产生磁吗?
二、讲授新课
(一)、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是第一个成功揭开电与磁之间奥秘的物理学家。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演示物理实验当他给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磁针发生轻微偏转。
演示奥斯特实验
(1)磁针会转动吗?
如右图所示,将一枚磁针放置在直导线下,使导线和电池触接,连通电路,观察小磁针的变化。
(2)磁针转动说明了什么?。
电流的磁场-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电流的磁场-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dbce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e.png)
电流的磁场-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电流带来的磁场现象;2.理解电磁现象及其重要作用;3.掌握安培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熟练地应用电流带来的磁场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图像等形式感受电流带来的磁场现象;2.认识安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3.熟练掌握用电流带来的磁场计算安培力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运用右手定则掌握电流带来的磁场方向;2.掌握安培力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设计1. 课前导学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物理中的知识,如电流、磁场等。
并介绍本节课的主新课。
2. 导入新知通过实验观察和呈现电流带来的磁场图像了解电流带来的磁场现象。
学生们将亲身参与实验,通过模拟电流、磁场相互作用的情形,认知电流带来的磁场现象。
3. 知识点讲解1.介绍安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2.教授通过电流带来的磁场计算安培力的方法。
4. 训练环节让学生们自行完成作业,熟练掌握安培力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5. 开展综合实验为了把握更好的课堂效果,实验将通过开展多次、多种形式的组织,在不断吸纳教学中的反馈,从而不断改进设计方案,最终制定更加合理的实验方案。
6. 课后作业1.灵活运用安培力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2.通过图像形式表达电流带来的磁场现象。
四、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通过不断收集教学反馈,进行课堂教育的改进。
在评估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性。
五、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内容:电流的磁场授课方式:实验演示、教师讲解、讨论、师生互动学习重点:安培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学计划:时间教学环节第一课时课前导学、知识点讲解第二课时实验观察、图片呈现、实验报告第三课时认知安培力及计算方法第四课时综合素质的训练及深化实验、学生总结以上就是本次课的教案设计。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6.2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6.2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f67d0cbcd126fff7050ba2.png)
教师:铁块本来能不能吸引铁沙? 学生:不能。 教师:这说明铁块本来有没有磁性? 学生:没有。 教师:当我把磁铁靠近到接触铁块的过程中, 铁块就能吸引铁沙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铁块有了磁性。 磁化:使本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叫磁化。 演示:将磁铁离开铁块,请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铁块只能吸引极少量的铁沙。 教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铁块的磁性减弱了,或者说磁性消失了。 硬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
教 学 内 容
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磁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 2、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磁学知识网络;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下一节电流的磁场,产生知识的迁移;本节知识又 是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有着重 要应用;知道磁极间有相互作用,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
2、用一种方法判断出磁体的磁极。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磁卡、磁带、磁盘、门的固定装置和冰箱门的 密封装置等,师生共同探讨探讨磁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学生的知
设 计 思 路
识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通过提问、质疑、猜想、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会重新获取知识的 过程,使学生深化对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 等有关磁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 学习的能力。
学 情 与 教
1、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逐渐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2、学生在小学通过科学的学习,对有关磁体、磁极已有初步的认识,而 且磁铁在生活中垂手可得,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因此,学生并不陌生。 3、学生知道磁铁有 2 个磁极:北极和南极。但对于这两个磁极是怎样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2 电流的磁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2 电流的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1c1f78b18e9951e79a892736.png)
《九年级下第十六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教案第1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电器设备的观察,知道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
2、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条形磁铁。
4、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5、在认识通电螺线管特性的基础上了解电磁铁的构造。
【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教学工具】::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有条件学校可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情景导入带电体和磁体有一些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是一种巧合呢?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呢?科学家们基于这种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寻找电与磁的联系。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使电磁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现在我们亲自动手重做这个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板书设计第二节电流的磁场一、奥斯特实验:1、实验:2、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3、电流磁场的方向与导线上电流的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即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有关,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三、安培定则:1、作用: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3、判断方法:(1)标出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
(2)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
(3)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四、电磁铁:1、定义:内部插有铁志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2、工作原理: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的原理工作的。
17.2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7.2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f893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d.png)
17.2 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演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
通过设计一系列有序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流的磁场现象,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磁场现象,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 能够运用电流的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磁场现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难点: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磁铁、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铁钉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1.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个已知电阻的电流和电压,让学生记录数据。
2.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产生电压的?电流和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探究电流的磁场现象1. 演示实验:将一根导线绕成螺旋状,中间穿过一个铁钉,然后通电。
让学生观察铁钉是否被吸引。
2.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的铁钉是否被吸引。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流通过导线时,铁钉会被吸引?这是什么现象?三、电磁铁的工作原理1. 演示实验:将一个电磁铁连接在电路中,然后改变电流方向。
观察电磁铁的磁极是否改变。
2.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改变电流方向时,电磁铁的磁极是否改变。
3.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什么关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四、应用与拓展1.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电流的磁场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利用电磁铁制作一个简易的电梯控制系统。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流的磁场现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电流的磁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电流的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eec7bc8a1eb91a37f0115c6e.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电流的磁场【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会用右手螺旋定那么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管的电流方向。
2、培育先生初步的观察才干、实验才干、剖析概括、作图才干。
3、培育先生良好的学习习气,实事求是的迷信态度。
进程与方法:1.观察奥斯特实验了解电流的磁场,知道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系,培育先生的观察实验才干。
2.经过观察通电螺线管的实验,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跟电流的关系,总结出右手螺旋定那么,培育先生的剖析概括才干。
3.从安培定那么的运用,培育先生的思想作图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迷信态度,在处置效果的进程中,有克服困难的决计和决计,能体验打败困难、处置物理效果的喜悦。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右手螺旋定那么。
【教学难点】安培定那么的运用【教学预备】螺线管、铁屑、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主体模型,干电池铜导线。
【教学方法】探求式教学法【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展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提出效果:〔1〕引导先生思索,提出效果。
师:同窗们从刚才的课件展现中看出了什么?生:回答观察到的效果。
师:从同窗们观察到的效果中,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磁极间的相互作些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生:先生把观察到的效果回答出来。
师:从这些相似之处同窗们可以思索出一些什么效果吗?请同窗们大胆猜想,假定后提出效果。
生:同窗们停止大胆猜想假定后提出相关的效果。
(2)从同窗们猜想与假中提出的效果,教员停止归结。
师:既然电和磁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电和磁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络吗?生:从猜想与假的效果中回答。
师:电和磁之间终究有什么联络呢?生:在猜想的基础上又提出效果。
师:总结先生提出的效果然后归结。
电和磁之间联络,迷信家们也停止了大胆的猜想假和实验,跟同窗们如今的想法差不多,这一节我们将要学习探求这一新课题——电流的磁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6.2电流的磁场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掌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右手螺旋定则。
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知道奥斯特实验验证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实验的方法,提高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及其运用。
教学
准备
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
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2.进行新课
(1)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观察到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
进一步提问: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师生讨论: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教师指出: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做奥斯特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主要研究电流的磁场。
总结: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提问:我们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重做上面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观察到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发生变化。
)
小结: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提问:奥斯特实验在我们现在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在当时这一重大发现却轰动了科学界,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看书讨论后回答:
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2)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在后来的生产实际中用途最大,那就是将导线弯成螺线管再通电。
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按课本图14-17那样在纸板上均匀地撒些
铁屑,给螺线管通电,轻敲纸板,请同学们观察铁屑的分
布情况,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对比。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
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提问: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呢?它的极性
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演示实验: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请同学们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引导学生判别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再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有没有变化,从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引导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也发生改变。
提问: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很简便地判定通电螺
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呢?同学们看书、讨
论,弄清右手螺旋定则的作用和判定方法。
板书:右手螺旋定则1.作用:可以判定通电
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判定方法:用
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教师演示具体的判定方法。
练习:如附图所示的几个通电螺线管,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它们的两极。
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按上图将导线在铅笔上绕成螺线管,先弄清螺线管中电流的指向,再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出两端的极性。
通过以上练习,强调:螺线管的绕制方向不同,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也不同。
作业布置
A类
1.电磁铁与普通磁铁比较,主要的特点是:磁性的有无可以用__________来控制,磁性的强弱用__________来控制,N、S极可以用__________来控制。
2.图1是一个通电螺线管,请在图中标出其N、S极的位置。
3、在图2两个图中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4、下列措施中,一定能够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的是………………………………
()
A.改变通电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B.改变通电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C.增加线圈的匝数;
D.减小线圈的匝数。
5、列器材中,可以用来判断电流的方向的是…………………………………()
A.小磁针;
B.小灯泡;
C.电阻箱;
D.开关。
6、列设备中应用了电磁铁的是…()
A.电饭锅;
B.电烤箱;
C.电热水器;
D.电磁起重机。
7、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性大增强,其原因是………………………………()
A.插入铁芯相当于增加了线圈的匝数;
B.铁芯原有的磁性使通电螺线管磁性增加。
C.铁芯磁化后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叠加、互相增加;
D.铁芯磁化后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互相抵消。
图1
S N
N
S
图2a 图2b
B 类
1、图1电路中,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小磁针( )
A.顺时针转动;
B.逆时针转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确定。
2、 有一种特殊的开关,叫做“干簧管”。
它是由密封在一断玻璃管内的二条铁片制
成的(如图2),当磁铁沿图中箭头方向靠近时,开关就会闭合。
(1)请说明干簧管的原理;
3、 小红同学用一只小直流电动机制作了一台汽车模型,装上电池小汽车就能在地
上快速地奔跑。
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__________的原理。
小汽车行驶时,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消耗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如果要让小汽车倒着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圆形的纸盒里有一个条形磁体。
纸盒外放着一些小磁针,各磁针N 极的指向
如图3所示。
请在纸盒上画出磁体的大至位置,并标明磁极。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磁铁靠近放置,a 、b 和c 、d 分别接电源那么:( )
A 、a 、c 都接正极时甲、乙互相吸引;
B 、b 、c 都接正极时甲、乙互相吸引;
C 、a 、c 都接正极时甲、乙互相排斥;
D 、b 、d 都接正极时甲、乙互相排斥;
C 类
1、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控制的开关。
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设计具有各种功能的控制电路。
图4是一个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图,请你添加适当元件,设计一个只用一个开关使红、绿二灯交替发亮的电路。
N 图1 图2
图3 线
圈 上触点 下触点
动触点
图4
弹簧 衔铁
2、图5是小林为学校蓄水池设计的“水位自动报警器”的一部分。
他将干簧管接好导线后放入一根塑料管中并密封好,将塑料管固定在水池中,在塑料管外套一个绑着聚苯乙烯硬质泡沫塑料的环状磁体A。
请你完成小林的电路并说明其原理。
课堂总结磁与电的关系:发现通电导线周围也存在着磁场的人是奥斯特。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其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判定方法是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
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由:是否有铁芯;线圈的匝数;电流
的大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