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与浦项制铁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宝钢首钢战略对比

宝钢首钢战略对比

宝钢首钢战略对比 2007-4-26 9:38:13 来源:--------------------------------------------------------------------------------[1] [2] [3]彼得。

德鲁克认为企业未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难以把握。

从我对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研究来看,企业未来生存是可控的,其中,环境是基础,资源是保证,文化是导向。

德鲁克所谓的“未来不确定性”,(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仅仅是针对环境变化而言的。

我讲的“环境”是适应变化,环境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企业未来生存就在于把握环境变化之“势”,在资源和企业文化之间求得平衡。

企业在环境、资源和文化之间由平衡效应所产生的思维结果就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开启企业未来生存之路。

我研究企业未来生存,尽管着眼点是企业未来,但企业从过去到现在,又从现在到未来,这三个时段在在企业生存轴(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上不是割裂的,而存在着一个箭头式的必然轨迹,这个引领企业通达未来的“箭头”就是企业战略。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战略指导企业未来的行为和行动。

从现在开始,为了未来生存,企业必须按照战略指引,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下面,我以中国钢铁行业中两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宝钢和首钢为例,就企业战略与企业未来生存的联系进行比对分析。

一、战略=环境+资源+文化一般来说,企业战略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外部因素,主要是变化的环境因素,如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观念的不断提升、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等;二是企业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资源、企业中业已形成或正在变革的文(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化因素。

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内外因素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战略。

如果说,环境因素蕴含着企业生存的未来方向,那么,资源因素、文化因素就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方式。

所以,企业战略不光是企业未来时,还与企业过去时、现在时息息相关。

2023年全球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情况分析

2023年全球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情况分析

2022年全球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情况分析钢铁企业是指对黑色金属矿石进行开采、处理、冶炼或加工成材的工业企业。

下文是对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数据统计。

日前,国际钢铁协会(WSA)发布了《2022年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300万吨以上)。

入围本次排名名单的钢铁企业共有100家,比2022年增加了9家。

新增加的这9家钢铁企业,除美国AK钢铁公司、土耳其哈巴斯集团和瑞典奥托昆普钢铁公司外,其他6家都来自中国。

入围该名单的100家钢铁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为12.04亿吨(120403.8万吨),比2022年入围企业合计粗钢产量增加4607.7万吨,增长3.98%;入围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约占2022年世界粗钢总量的72.31%,比2022年的70.22%增加了2.19个百分点。

入围该名单的钢铁企业,其总部主要分布在亚、欧、美、非等六大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

详细来看(见图1),总部在亚洲地区的企业有65家,其中中国有53家、印度5家、日本4家、韩国3家;欧洲12家,其中欧盟9家(德国、卢森堡各2家),土耳其3家;独联体9家,其中俄罗斯6家、乌克兰3家;北美洲6家,其中美国5家;南美洲4家,其中巴西3家;中东2家,其中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各1家;大洋洲1家(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非洲1家(总部位于埃及)。

第一梯队“巨头”有差异河钢“追逐”新日铁住金在本次排名中,位居前三甲的仍旧是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住金和河北钢铁集团。

更多最新钢铁企业排名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钢铁企业排名行业进展分析及投资潜力讨论报告》。

安赛乐米塔尔2022年粗钢产量为9808.8万吨,占入围企业2022年合计粗钢产量的8.15%,占世界粗钢总量的5.89%;新日铁住金2022年粗钢产量为4930.0万吨,占入围企业2022年粗钢产量的4.09%,占世界粗钢总量的2.96%;河北钢铁集团2022年粗钢产量为4709.4万吨,占入围企业2022年粗钢产量的3.91%,占世界粗钢总量的2.83%。

宝钢股份(600019)股票分析

宝钢股份(600019)股票分析

宝钢股份(600019)股票分析一、公司概况宝钢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

《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

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

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家电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食品、饮料等包装用钢,金属制品用钢,不锈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领域,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宏观经济背景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世界经济环境低迷和国内政策环境趋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但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的投资项目较多,决定了经济增速不会太低。

具体来看:(一)出口增速将明显下降。

2010年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一个主要原因在于2009年出口为负增长,基数太低,但如果与危机前出口规模相比,2010年出口增速只有8%左右。

2011年,出口虽然在持续复苏,但增速不会太高,预计全年出口增15%左右。

(二)消费增速保持平稳。

虽然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放缓,但基础设施完善对中低端耐用消费品的促进作用将逐步显现,预计2011年全年消费增15%左右(从历史数据看,基础设施改善有利于推动耐用品消费,如道路、电力设施、电视信号等设施与汽车、家电消费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三)投资增速将略有回落。

三、行业形势2011年钢铁板块机会巨大,景气继续恢复,但政策和整合将是最大的变数。

无论是节能环保还是清理产能,都将改变行业生态。

钢铁行业在2011年的投资逻辑是:政策及整合加强、超跌、结构性品种、特殊地域概念。

从产业生命周期看,钢铁已过成长期,2015年中国人均粗钢消费将达峰值,未来5年,中国钢铁需求将为中速甚至低速增长。

中国钢铁行业企业前10强

中国钢铁行业企业前10强

中国钢铁行业企业前10强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

NO.1 宝钢集团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3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2006年12月14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宝钢集团和宝钢股份长期信用等级从“BBB+”提升至“A-”。

这是目前全球钢铁企业中的最高长期信用等级,也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最高等级。

在全球钢铁企业中,能够取得“A-”的企业仅有宝钢和韩国浦项。

在六家取得“A-”及以上信用级别的中国企业中,宝钢是唯一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国内优秀企业中继续处于领先水平。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宝钢集团公司以2006年销售收入226.634亿美元居第307位,在进入500强的钢铁企业中排第6位。

这是宝钢连续第四年跻身世界500强。

NO.2 首钢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

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我国第一座测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高炉。

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高新技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证券投资与分析—宝钢股份

证券投资与分析—宝钢股份

题目:宝山钢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分析报告正文: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Baosteel),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它的总部位于上海。

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019),简称宝钢股份,是宝钢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宝钢是我国目前最具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具有与浦项、新日铁等世界一流企业抗衡的实力。

宝钢股份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其他钢铁公司。

随着中国的宏观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增长期,以及各种大型投资基金的推出,宝钢的业绩和股票价格都将有出色的表现。

一、宏观经济分析(1)、我国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长%,比上年同期加快个百分点,较上年第四季度加快个百分点。

4、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和%,较第一季度分别降低个和个百分点。

依据工业增长水平测算,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在%左右,上半年GDP增长率在11%左右。

总体看,尽管出现回落态势,但经济增长仍保持着较高速度。

在扩大内需一系列措施支持下,2009年以来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增强,买房、买车等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趋于活跃。

随着人口向城市的持续转移、就业和收入形势好转,居住性的买房需求增加较快,受房价快速上涨及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这些需求没有充分释放,但累积的能量在不断增强。

如果房价走稳,政策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就会释放较大的买房需求潜力。

汽车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短期调整,但其持续较快扩大的总趋势不会改变。

综合看,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将持续活跃,而且不断趋向健康稳定,在其影响下,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全年消费实际增长率预计大体保持在2009年水平。

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和出口强劲恢复,也将对各类企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逐步引导其生产投资趋于活跃。

综合这些情况,政府投资增量基本消失后,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投资增幅将保持在20%左右。

房地产投资将成为投资的主导力量,若政策调控得当,有望保持30%左右的持续快速增长。

宝钢股份竞争力研究汇报课件

宝钢股份竞争力研究汇报课件

需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应对策略
03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品牌
影响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环保政策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环保政策趋严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钢铁行业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
绿色发展需求
社会对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日益增强,钢铁企业需要积极 履行社会责任。
应对策略
1. 技术创新:公司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 产品创新,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和技术 成果。
02 宝钢股份的竞争力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
财务稳健性
宝钢股份在过去的几年中,始终保持 了稳健的财务状况。其流动比率和速 动比率均保持在合理水平,显示出良 好的短期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资本结构
公司通过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地控 制了财务风险,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 保障。
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降低能耗和排放,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冲击与应对
新材料替代
新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等对传统钢铁材料形成冲击,需要关注 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驱动
钢铁行业技术不断创新,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 质量和技术含量。
应对策略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客户忠诚度
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宝钢股份赢得了客户的 广泛认可和忠诚度。
03 宝钢股份面临的市场挑战 与对策
国内外钢铁市场的竞争格局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
01
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盈利
空间受到压缩。
国际钢铁市场的挑战
02
国际钢铁市场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难度加大等挑战,

宝武、河钢、鞍钢、首钢、山钢、华菱、马钢、本钢、包钢、太钢核心竞争力分析汇总

宝武、河钢、鞍钢、首钢、山钢、华菱、马钢、本钢、包钢、太钢核心竞争力分析汇总

宝武、河钢、鞍钢、首钢、山钢、华菱、马钢、本钢、包钢、太钢核心竞争力分析汇总1、宝武集团(宝钢股份)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后,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国内碳钢板材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制造能力、成本控制、用户服务、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

1. 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实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精品开发战略。

2017年,宝钢股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2017年,公司R&D投入率1.85%,发明专利申请占比74%。

2. 制造能力方面聚焦品种拓展和质量改善,提升稳定制造能力,为新产品的用户认证、批量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以重点产品、重点工序、重点缺陷为抓手,加大质量攻关和质量提升力度,推进无缺陷板坯生产,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公司大力开展湛江钢铁品种能力拓展、梅钢技术支撑和宝武整合协同制造项目实施等工作,加速提升各基地制造能力。

冷轧汽车板国内份额均达到60%以上;取向硅钢B23R075、B30R090等产品成功应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高端起重机吊臂用超高强结构钢BS1100E完成国内首单试制;抗止裂钢、船舶行业化学品船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管线行业镍基复合板、电力行业超宽不锈钢复合管板、核电及车辆行业同质复合板(超宽、特厚、大单重)等分别实现国内首家供货;BG155P高强度高韧性射孔枪管试制完成;开发出页岩气专用的110-125ksi钢级高强高韧系列套管,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3. 成本控制方面加大成本对标分析力度,提高多基地成本信息可比性,及时揭示成本改善潜力点,全年(定比2015年)实现成本削减61.1亿元。

宝山基地持续从采购降本、制造成本下降、付现费用削减、降低现货损失等方面深挖降本潜力;梅山基地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求突破,推进跨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协同降本,探索产销研协同降本新模式;东山基地以“四个一百”为标杆,通过原燃料结构优化、降低进厂物流、维修费用源头控制等手段,体现成本优势;青山基地转变成本管控理念,建立成本变革规划推进体系,实现由成本局部改善向系统改善的转变。

中国钢铁企业终稿-PPT课件

中国钢铁企业终稿-PPT课件

0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在销售区域结构上,宝钢的主要销售区域在国内,占84%, 而浦项的国内销售仅占73.8%
宝钢产品销售区域结构
浦项产品销售区域结构
其他出口 4.6% 美国 2.3% 国内 84.0% 东南亚 4.4% 日本 6.2% 中国 8.6% 国内 73.8%
欧非 3.5% 美洲 2.4% 东南亚 3.1% 东亚 6.9%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9全国钢铁企业排行榜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上海市 首钢总公司(集团) 北京市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辽宁省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湖北省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 莱芜钢铁集团 山东省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山东省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2019年我国钢材出口4245万t,同比大幅增长 72.7%,不过仍较2019年的水平低28.3%,尚未 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进入2019年,受春节假期影响,出口有所减弱, 但之后快速反弹,并在6月份达到单月最高出口 量561万t。受政策影响,国家自7月5日起取消了 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受 到较大限制,因此,7月和8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受 影响很大,下降幅度较大。之后,我国钢材月均 出口水平维持在280万t-300万t, 总体而言,2019年我国钢材出口表现出“先扬后 抑”的态势。2019年我国进口钢材1643万t,同比 下降863.4美元/t,低 于2009年908.0美元/t的水平。2019年钢材平均进 口价格在1221.9美元/t,高于2009年1112.4美元 /t的水平。 钢材平均出口价格普遍低于进口价格,出口数量 比较大的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如厚度 4.75mm-10mm普通中板卷出口价为583.5美元/t, 厚度在≥3mm和<4.75mm之间的热轧普中板卷为 598.8美元/t,而以上两种同类产品的进口价格分 别为648.8美元/t和683.6美元/t。 此外,即使是一些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价格更 是大大低于进口价,如热轧合金窄钢带的出口价 为2104.6美元/t,但进口价高达4966.2美元/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VS韩国:进口产品结构
韩国钢铁下游消费结构
机械零部 件, 4.9 一般机械, 3.8 电子, 7.0 房地产开 发, 35.5 造船, 19.7
机械零部件 一般机械 电子 造船 汽车 其他 房地产开发
机械 19.0%
其他, 5.3 汽车, 23.9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中国VS韩国:产品结构
中国钢铁的产品构成为长材占48.9% 韩国钢铁的产品构成为长材占30.9% 中国钢铁产品构成
钢管 7.6% 冷轧板卷 11.5%
韩国钢铁产品构成
钢管 8.0% 长材 30.9%
长材 48.9% 热轧板卷 22.6%
冷轧板卷 30.8%
中厚板 10.0%
中厚板 9.4%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热轧板卷 20.3%
中国VS韩国:出口产品结构
中国钢铁的出口产品结构为长材占31.5%,其次为热轧板卷占12.8% 韩国钢铁的出口产品结构为冷轧板卷占44.1%,其次为热轧板卷占20% 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
2000
2003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2006
2006
中国VS韩国:粗钢产量
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4.89亿吨,占全球的36.4% 2007年韩国粗钢产量5140万吨,排名第6 2007年全球粗钢产量分区域构成 (%)
巴西 2.5% 乌克兰 3.2% 韩国 3.8% 印度 4.0% 俄罗斯 5.4% 美国 7.2% 日本 8.9% 欧盟 15.7% 其他 12.9%
其他钢材 4.7% 钢坯 9.3% 长材 31.5%
管材 7.4%
韩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
其他钢材 8.2% 坯材 1.4% 长材 14.3% 中厚板 4.5%
管材 13.5%
热轧板卷 20.0%
冷轧板卷 12.8% 热轧板卷 16.3%
中厚板 11.9%
冷轧板卷 44.1%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2007年主要国家粗钢产量
600 489.0
百万吨
500
中国 36.4%
400
300
200 120.2 100 97.2
72.2
53.1
51.4
0 中国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印度 韩国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VS韩国:粗钢产量增速
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量占全球构成的71.1%,韩国粗钢产量增量占全球构成的3.1%。 我们预计2007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速为15.7%,而韩国为6%。 2007全球粗钢产量增量构成(%)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VS韩国:消费结构
中国钢铁的下游消费结构主要是建筑业,占总消费量的58%,其次为机械行业,占19% 韩国钢铁的下游消费结构主要是中间商,占24.6%,其次为出口,占24.4% 中国钢铁的下游消费结构
其他 造船 铁路 10.0% 1.0% 石化2.0% 1.0% 家电 3.0% 汽车 6.0% 建筑 58.0%
宝钢浦项比较分析
目录: 成长性比较:中韩钢铁市场的差异性 竞争力比较:宝钢还有多少差距? 估值比较:浦项的历史借鉴
结论:从浦项看宝钢
中国VS韩国:工业化阶段
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初级产品
0.6 0.4 0.2 0.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中国VS韩国:工业化阶段
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2007年城市化率为45%,而韩国为81%,人均GDP是韩国的 13%,人均汽车拥有量是韩国的1/10。 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2007年 国土面积 人口 GDP 城市化率 农业就业率 汽车保有量 汽车产量 人均GDP 人均汽车拥有量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韩国工业化进程
其它工业品
0.6 0.4 0.2 0
机器设备
初级产品
其它工业品
机器设备
1980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0.2 -0.4 -0.6 -0.8 -1.0
-0.2 -0.4 -0.6 -0.8 -1
资料来源:CEIC,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韩国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单位 万平方公里 万人 亿美元
中国 960 132129 34735 45% 43%
韩国 9.9 4846 9757 81% 7% 1643 473 20134 0.34
万辆 万辆 美元/人 辆/ 人
4229 888 2629 0.03
中国VS韩国:钢铁集中度
中国钢铁的集中度普遍偏低,占有率最高的宝钢的占有率为5.3%,前十大钢铁企业的 占有率为34.5% 而韩国钢铁行业仅浦项制铁的占有率就高达64.8%。 中国钢铁的集中度
TOP10占有率 60% 50% 40% 30% 20%
13.9% 12.6% 10.7% 49.1% 46.0% 42.0% 37.7% 36.0% 35.0%
韩国钢铁集中度
宝钢占有率
其他公司 9.6% 东国制钢 5.7%
34.5%
现代制铁 19.8% POSCO 64.8%
5.3%
10% 0% 2000 2001 2002
9.0%
7.6%
6.4%
2003
2004
2005
2006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信荣证券
中国VS韩国:粗钢消费强度
2006年中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为370千克/人,韩国为1063千克/每人
人均粗钢消费量对比
中国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千克/人
韩国
单位GDP粗钢消费量对比 千克/美元
其他 中东 12.3% 韩国 1.1% 3.1% 日本 4.3% CIS 4.4% EU27 3.8% 中国 71.1%
2007主要国家粗钢产量增速(%)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中国 土耳其 巴西 印度 波兰 韩国 10.7% 9.4% 7.3% 7.0% 6.0% 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