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合集下载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
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较为缓慢。

在这个时期,大部分人口仍聚集在农村地区,城市的规模和数量相对较小。

重点是进行农村土地,提高农民的生产
水平和收入,同时逐步发展城市经济。

2.开放初期(1978-1990年):开放的政策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
加速。

国家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聚集。

特别是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进入到城市中。

3.经济腾飞时期(1990-2000年):在这个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迅
猛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

4.城市化进程加速(2000至今):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城镇化进
程进一步加速。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化规划,大力推动了农村地区向
城市转移的劳动力和资源。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如低效
率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贫困和不平等等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加速阶段的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
也不断提高。

城市化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
一种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变,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未来,我国城
镇化发展仍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但城镇化进程将持续推进,为我国经
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

以下是其中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 1950年代-1960年代:重建和调整阶段。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
国成立后的初期,中国重建战争中受损的城市,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恢复和发展上。

同时,为了调整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和资源配置,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限制农民流入城市,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等。

2. 1970年代-1980年代:城市化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开
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加快。

改革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更加自由,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也得到大幅提升。

3. 1990年代-2000年代:城市化进一步扩张。

中国政府提出了
城市化进程的新目标和策略,并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广州等。

同时,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劳动力。

4. 2010年代至今:城市化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中国政府
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政策逐渐成熟,推动城市化进程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总体而言,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经历了重建和调整阶段、加速阶段、扩张阶段和提升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贫困问题、城市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成为了今后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2020年达到60.6%。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演变1. 20世纪初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主要集中在商业、工业中心城市。

城市人口主要由外来人口、贫民和少数精英组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2. 20世纪中期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中国实行“大跃进”和“三线建设”等计划,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4910万增加到1965年的1.03亿,城市化率达到17.9%。

此时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管理相对落后,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3. 20世纪末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趋势。

随着1990年代后期城市化率的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改善。

二、未来趋势1. 新型城镇化未来城市化进程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成为“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将致力于城(市)镇融合、城市更新、城市服务、城镇交通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并倡导绿色、可持续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2. 城市多样性未来城市化进程将呈现出城市多样性的态势。

城市将呈现出分层、分级、分散的趋势,城市与城镇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清晰。

未来城市的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符合不同群体需求、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和社会服务。

3. 信息化城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将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

数字城市将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转,推动城市的智慧化、可持续化和生态化发展。

4. 跨国城市化未来城市化进程还将面临着国际化、跨国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城市之间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各国不仅需要加强城市间经济、文化和学术交流,还需要推进全球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势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势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

40年来的城市化浪潮,使得中国城市的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了2020年的850个,城市人口从17.9%增长到了60%以上。

这样的城市化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堪称惊人。

而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趋势将如何发展呢?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朔到商周时期。

但是,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一直相对较低。

到了19世纪,由于开埠、驱除鸦片战争和大洋运输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

然而,这种进程被20世纪的两次战争硬生生打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978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只有1.72亿人,城市化率为17.9%。

而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反超了当时的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拥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大城市,也经历了从工业城市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型。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城市化贡献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与氛围。

二、中国城市化达到马尔可夫转移城市化是5,000多年的文明演进中如火如荼的一环。

这一进程的中心任务,是实现人口的聚集、种业、学问的繁荣。

相应的城市化定位是极其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三个显著变化。

第一变化是,城市化破除了地区与群体之间的属性障碍和耐力障碍。

城市化现象可观之为马尔可夫转移。

即一个人的转移前状态只与他所在状态有关系,而与他之前处于什么状态无关系。

在这种转移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区域人口结构、职业类型和文化等元素的转化。

接着,第二变化是,城市化加快了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经济学家可以很好地理解节奏较慢的农业、手工业为什么总会被现代工业化取代。

城市化扩大人口基数,提高人口集聚效应,催生了乡村日趋依赖城市的现代农业与工业。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逐步提高到现在的60%左右。

这个过程中,城市发展经历了许多转折和困境,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本文将分别从城市化的历程和趋势两方面论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一、历程1.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施的非常规模式的城市化战略是向城市疏导,即增加农民的转移就业,逐步降低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

这个阶段注重农村转移劳动力向城市的集中,粗放性质十分明显。

2.城市化的高速增长期1990年开始,国家明确了有计划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化的非常规战略转为规划战略。

城市规模开始快速增加,城市化率开始迅速提高。

同时,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开始出现巨大的财富差距,大量农村人口接连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化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3.城市化的调整期2002年,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城市化过度的现象,开始有声音呼吁应对城市化进行调整。

国家开始实施拆迁制度改革,加速城市化进程走向“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4.城市化推向第三阶段自2008年底开始,全国城市化率超过了50%,城市化的快速增长趋于平缓。

中国需要更大力度的城市化进程来增强中产阶级的数量,维护国家治理稳定以及提高人均GDP。

这个阶段中国城市化的重心转向人口素质提高和城市质量提升。

二、趋势1.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中国政府提出城乡融合的目标,城市化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向乡村转移,而是城市与乡村产生分工合作,互相支持才有利于推动城乡综合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智慧城市的重点在于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优化城市运营流程,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3.低碳城市建设随着全球环保意识逐渐高涨,低碳城市已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意味着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降低城市的污染排放,保护城市环境。

4.绿色城市建设绿色城市建设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城市的生态系统,使城市与自然环境更为和谐。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轨迹与特点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轨迹与特点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轨迹与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

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城市化进程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轨迹,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历史轨迹和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轨迹1.计划经济时期的初期阶段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初期,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

1950年全国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3.3%左右。

这一时期城市化主要由国家计划驱动,政府仍然掌控着工业、农业和城市规划,并对城镇发展进行调控。

2.计划经济时期的高速阶段1965年至1975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高峰期,城镇人口比例从13.3%快速上升到了17.9%。

这一时期,政府提出了"四人三地"战略,即把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升级为国家级城市,同时大力发展地级市,建设新型工业城市。

这一时期城市化主要由国家计划和政策驱动。

3.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至1989年,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城市化得以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比例快速提高到了26.4%。

在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实行"市场化成分"改革,逐渐把城市发展权交给市场。

同时国内外资本的大量涌入,给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4.改革开放中期1990年至2000年,改革开放进入中期,城镇人口比例达到了29.05%。

这一时期除了经济发展的推动之外,还有一些政策上的帮助。

国家出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城市化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5.改革开放后期2001年至2010年,改革开放进入后期阶段,城镇人口比例快速提高到了49.68%。

这一时期,城市化的发展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市场化依靠的双重驱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城市化和城市规划政策,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同时,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二、特点分析1.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快于其他国家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转移两个方面上快于其他国家的。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具有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国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中国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对环境和社会带来的挑战。

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中国持续增长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重点领域包括制造业、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获得了进一步的加速。

1978年,中国决定进行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这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兴起提供了机遇。

从那时起,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加速进行。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并由此导致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自那以后,中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城市化率的增长往往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的好处。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带来了城市贫困、失业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实施城市化政策,以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着工业和城市化的方向。

其次,市场需求和全球经济的变化也对工业和城市化起到了重要影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程度直接受到全球市场需求的影响。

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挑战尽管工业和城市化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环境问题成为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

工业化过程中的排放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都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从农耕社会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化的进程缓慢而坚定。

从最早的城邦国家,到如今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 古代城市的兴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已经开始。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纷纷筑城自卫,城市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城市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都城咸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 唐宋时期的城市发展唐宋时期,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商业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长安、洛阳、开封等城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贾前来经商。

3. 明清时期的城市化进程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空前繁荣,城市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 近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1)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1980年代,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城市化迅速推进。

(3)199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4)21世纪初,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5. 当前城市化的挑战与机遇如今,我国城市化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发展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城市化篇章。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迈向和谐人居的未来6.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这一战略旨在转变以往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推动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也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在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1949-1980年代),加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期-2000年代末期)和现代阶段(2010年以后)。

在1949年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极低。

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与工业化政策的实施,城市化率逐渐提高。

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20%左右。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

政府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也催生了许多城市化现象,如城市扩张、居民户籍、城市岗位、城市污染等。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城市化导致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城市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不断恶化。

政府面临着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2014年推出了城镇化战略。

该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城镇化战略的支持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基金的支持等。

同时,政府也重视农村的发展,希望通过城乡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尝试引导城市化的新趋势。

例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政府也在向“智慧城市”的转型方向推进,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等改善城市治理和便民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和趋势是多方面的。

城市化的加速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政府应当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需求,为城市化进程带来更可持续、更有质量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经历了从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到城市化社会的巨大转变。

城市化不仅是人口转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背景介绍1.经济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人口流动,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2.城市建设规划:为支撑经济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规划和发展计划,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以及各种经济和社会资源。

3.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推进促使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迁徙到城市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城市化的现状1.人口集聚:中国的人口快速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上升。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人口持续增长,而中小城市也迎来了快速的人口增长潮。

2.经济增长:城市化不仅是人口集聚,更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经济活动和产业资源,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社会服务完善:城市化带来了更完善的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

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三、城市化带来的挑战1.人口压力: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人口的压力,导致了城市规划不合理、户籍管理混乱等问题。

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失,农村发展面临困境。

2.资源环境压力:城市化进程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城市扩张使农田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剧,大量能源消耗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3.城乡差距: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问题凸显。

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迅速,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

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指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城市化的背景和原因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密不可分:1.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消费需求。

2. 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农业转移人口的增加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 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城市化政策,推动城市化进程。

例如,城市扩张、建设大规模基础设施等政策都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变化和挑战:1. 经济增长:城市化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成为了消费和生产的中心,为国家提供了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2. 社会结构变动:城市化进程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农村地区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

这对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垃圾处理等。

这些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4. 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化进程需要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城市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三、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策略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1. 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合理布局城市和农村用地,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避免过度拥挤和资源过度消耗。

2. 建设生态城市:推进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分析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

分析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

分析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近年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城市化进程,这也意味着城市规划在中国的重要性不断彰显。

本文将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国家经济、人口流动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影响。

一、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和现状1. 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这一进程在中国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大量人口从农村带到城市,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2. 城市化进程的现状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展迅速,成为国际大都市。

同时,中小城市也在快速崛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源的流入。

二、城市化进程对经济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产业和人才,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和人才聚集效应,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2. 提升人口消费水平城市化让农民工进入城市,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激发了人口消费能力的增长。

城市消费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活跃,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城市化进程对人口流动的影响1. 人口集聚效应城市化使得城市变得更具吸引力,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这种人口流动带来了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机会,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发展。

2. 面临的挑战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的短缺问题。

同时,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也增加了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难度。

四、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挑战1. 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居住品质。

2. 面临的挑战城市规划在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市扩张速度过快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并逐渐形成城市居民的过程。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这种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挑战。

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后。

在此之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大部分人口还居住在农村地区。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速。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向城市转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工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种人口流动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并推动了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

2.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的建设。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3. 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形成了良好的生产力条件,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城市经济的增长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商业机会。

4. 社会文化变迁:城市化进程还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城市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和知识改变,城市成为了文化创新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城市化进程也加速了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和转型。

二、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尽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城市扩张压力: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面积的急剧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增加。

这给城市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2. 城市贫困和不平等:城市化过程中,不少农民工等低收入人群进入城市,但他们仍然面临着低收入、低社会保障和不平等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

3. 社会服务压力: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对城市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育、医疗、交通等。

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和速度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主要特点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

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得以加速。

同时,中国的农村人口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迫切需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

这些因素促使城市化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1. 高速度: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之快在世界范围内是前所未有的。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镇化率迅速提高。

2. 规模巨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所涉及的规模庞大。

大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加快,新兴的城市也不断涌现。

3. 区域差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4. 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转型。

传统农业和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减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三、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城市化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其次,城市化带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

再次,城市化加快了城市综合配套能力的提升,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城市化对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其次,城市化使得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幅提升,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如户籍制度的不公平、城市贫困等需要得到解决。

五、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口的流动,中国的城市化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探讨,从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历史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古代,随着城市的兴盛,帝国建设也大大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然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近代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挑战。

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现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60%以上,城市人口已超过8亿人。

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成为了国际大都市,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资源。

同时,城市化也为中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然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扩张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其次,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也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出现,如户籍制度不公平和社会福利不平衡等。

三、未来展望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城市建设等。

同时,城市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将得到更好的平衡,政府将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发展。

此外,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市将面临更多的养老需求。

同时,城市化也将继续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对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加速了城市的扩张和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定义、影响、挑战和未来展望等方面探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的过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是农民工进城,他们来自农村地区,在城市中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二、城市化的影响1. 经济效益增加:城市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潜力。

城市化使得人口更加集中,促进了劳动力和产业资源的流动,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2. 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转型。

城市化使得城市的社会资源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文化进步也有所推动。

3. 城市设施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行,城市设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包括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

三、城市化的挑战1. 城市扩张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扩张往往带来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紧张等。

2. 社会问题加剧: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城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资本撤离农村地区、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3. 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所需的资源供给与农村地区资源的实际情况存在不平衡,如粮食、水资源等,这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展望1. 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

这一战略强调城市化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注重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2. 区域协同发展:中国城市化的未来还需要更好地实现城乡发展的协同,并构建起合理的城市群布局。

不仅要发展中心城市,还要推动小城镇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和一体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问题要点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问题要点

3.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走的是一条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的道路 ,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究其原因,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因 素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 分隔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社会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大量的研究表明,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滞后的结果不仅使工业化 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 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的产生。 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UNIQUE & PPT PRESENTS
•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
•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 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 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 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 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 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 、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 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 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中国城市化背景
•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 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 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 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 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 。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 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 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说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说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说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也是世界上最为迅速的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过程、原因、影响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过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中国刚刚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行经济建设。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展开。

起初,中国的城市化主要是以工业城市和重点建设的新兴工业基地为主。

像沿海地区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以及内地的武汉、成都等城市都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城市工业的壮大,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随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迈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城市更新改造也成为常态。

同时,城市化的效应也带动了工业、金融、商贸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不断扩展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到了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政府倡导的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提速。

同时,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很多二三线城市也经历了急速的增长。

二、城市化的原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

首先,经济因素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是经济的中心,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发展机遇和资源集聚。

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这也促使了城市化的加速。

其次,人口因素也是城市化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比相对较高,人口红利逐渐释放。

这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城市就业和居住机会,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另外,社会因素也对城市化有着重要影响。

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吸引了大量人口进入城市。

同时,城市也是社会交流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人们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

三、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历程。

1953年:中央首次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198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城市规
划的法律地位。

1994年: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合理规模控制大城市人
口增长,加快县域城市发展。

2000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
出实现新型城镇化。

2007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06-2020年)》,
提出促进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相协调。

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社会阶段。

2014年: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提出城镇化应以人为核心,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9年: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召开,提出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高质量城市化。

2020年:中央城市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上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年表,展示了从建国初期至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政策文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将继续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城市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同时,城市化也成为催生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城市人口仅为17.92%,而到了2021年,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60.6%。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能够扩大消费市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同时,城市化还能够促进城市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二、创新带动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也催生了创新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创新力量被释放出来,使城市化进程得以加速。

城市发展需要的不只是基础建设,还需要具有创新和创造力的人才。

城市化已成为城市创新的重要动力,促进了城市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

以深圳为例,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

1980年代以来,深圳率先探索改革开放,逐渐成为创新型城市。

不断创新和发展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动能。

深圳发展成为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之一。

三、面临的挑战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城市化带来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危机。

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是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

中国要推进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灵活高效的城市管理,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同时,必须注重产业发展、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协调推进。

结语: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化的进程,更是一个城市全方位的发展。

在各种挑战之下,创新和创造力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
测算显示,目前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仍 至少有1.5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 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 新增劳动力600多万。 劳动力从低效益的第一产业向高效益的第 二、三产业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不以人的主 观意志为转移。
中国城市化的八大焦点
焦点一: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焦点二:中国城市化是驶入快车道的列车
焦点三:给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出路
焦点四:“候鸟”在城乡之间迁徙
焦点五:谁是城里人?
焦点六:拆除城乡之间的“柏林墙”
焦点七:城市的“吸纳力”有多大? 点八:小城镇——大战略
焦点一: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 之路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促进城市化是解决我国目前许多社会经 济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城市化是伴随工 业化的自然发展过程。在一个实现了现代化 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多数是不可想象的,没 有城市化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世界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无 一例外地经历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 转移的过程,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 化同样是绕不开的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前:
(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 (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 (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的制约。 (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 (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后:
1.城市化规模演变为社会经济体制下多元并行的发 展格局 2.高考恢复 农村学生进入城市,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 市化进程 4.国家把城市化当作重要的发展战略 5.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 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6.2007年,我国提出《城乡规划法》《物权法》
转移的障碍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全国4亿 多青壮年农民中有近1/4是文盲和半文盲, 转移这部分劳动力的难度较大;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土地对农民的生 活保障功能甚至强过生产功能,农民向城 市转移的后顾之忧需要解除;
城市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增强 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
焦点四:“候鸟”在城乡之 间迁徙
1979年~1991年,人口流动管理由控制流动、 允许流动到控制盲目流动;
1992年之后, “鼓励、引导和实行宏观调控 下的有序流动”,改革了小城镇户籍制度。
2000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积极推进 就业、保障、户籍、教育等多方面的配套改 革,农村劳动力就业进入“公平流动期”。
户口,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 会地位不同的阶层。一纸户口不仅限制了人口 的流动,它带来的城乡重大差别,成为中国城 乡差异最集中的体现。
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 知》。近几年,小城镇户籍基本放开,各大中 城市改革的措施也纷纷出台。石家庄市户籍改 革全面实施。广东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 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现城乡户 籍管理一体化。
焦点八:小城镇——大战 略
1978年2176座小城镇,2000年20312座,年均 增设820多座。小城镇形成了相当于全国 37% 的城镇人口,有效地分流了大中城市的压力。
小城镇处于“乡首城尾”,是沟通城乡的桥 梁和纽带 。小城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渠 道,这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短缺、 技术落后的国情及小城镇多劳动密集产业和 多种成分小企业的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民工潮
1982年为3000万,到1997年已突破1亿大关。 权威部门估计,未来5~10年中流动人口数 量将以平均每年500万的速度增长,2005年 将达到1.3亿,2010年将接近1.6亿!
城市化不单单是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农村经 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及理念现代化的过 程,民工无疑是这一进程的重要推动者。
焦点五:谁是城里人?
“城乡差别”并没有因为农民大量进城 而消失,对民工的偏见甚至歧视及各种 限制依然存在。 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市民 不能享受同样待遇;找不到安居乐业的 归属感;收入不稳定和各种不合理收费。 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陷入与城 市的分离状态。
焦点六:拆除城乡之间的“柏 林墙”
问题
农产品的大量剩余 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
使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也严重制约 了社会有效需求的扩张,影响了国民经济 的增长,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药方”: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
城市化是重要突破口
1.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人 口结构性的矛盾 2.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可以拓展第三产业发展 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 乡一体化,推进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等 4.使更多的土地可以恢复自然状态,生态环 境得到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焦点二:中国城市化是驶入快车道 的列车
从1978年到2000年,小城镇由2176个增加 到20312个,城市数量由190个增加到663 个, 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 93个,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城市 化率达到36.09%。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市 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不 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焦点七:城市的“吸纳力”有多 大?
城市 “吸纳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就 业机会的多少,而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 于“制造”就业机会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及 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 200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到785.7万人 。 产业升级总体上是以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为 方向,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 。
1978年以后的城市化进程极其特点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 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的,城乡之间的壁 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 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谢谢大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我国现今城市化概况
• 朱中一(城市化专家):目前我国城市化 水平是46.6%,以后每年增加0.8%到1%。
我国城市化进程
一、短暂发展期(1953-1957年) 二、起伏波动期(1958-1965年) 三、停滞时期(1966-1976年) 四、过渡时期(1977-1981年) 五、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1991年) 六、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