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5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范文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知道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的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也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西晋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灭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1、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
4、衰落(转折点):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惠帝时期实现短暂统一的历史事件,以及在此之后,由于统治腐败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方各族纷纷内迁的历史现象。
教材通过介绍西晋的统一和内迁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还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分析方法为主,帮助他们理解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统一的经过及原因,掌握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统一的经过及原因,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西晋统一和内迁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课件、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统一的经过及原因。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5.互动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巩固课堂所学。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国家统一与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学习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学习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方法指导一: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
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
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1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
4.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
本课看似头绪较多,三部分之间实则联系紧密。
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政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
第二部分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西晋最终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
第三部分集中讲述了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目标1.了解西晋建立及统一的基本史事,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时空观念)2.知道八王之乱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并能够从内外角度认识西晋速亡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基本史事,知道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故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教师引导:同学们有听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歇后语吗?那么有谁知道这个歇后语背后的故事?有没有人来说一说?很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的是当时司马昭想夺取魏国政权、当皇帝的野心。
他的愿望最后实现了吗?三国鼎立的局面又走向了怎样的发展?(二)新课讲授1.西晋的建立与统一(1)背景:【提问】观察地图及数据,分析三国的实力情况?答:魏>吴>蜀(2)过程:①263年,魏灭蜀,三国鼎立结束;【提问】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专权,魏国皇帝不是被废就是被杀。
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朝,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③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主要内容包括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本课是历史上册内容的延续,通过讲解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背景和事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情况;•能够描述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安排1. 集体活动(5分钟)•点名、做好课堂纪律管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课堂引入(10分钟)•让学生回顾上堂课的内容,复习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知识;•提出问题:你们对西晋的了解有哪些?3. 知识讲解(2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情况;•使用图表、地图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重要内容。
4. 学生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陈述,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交流。
5. 深化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思考,讨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6. 知识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梳理学习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今天的课堂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四、教学辅助与资源准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图表、地图等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集体活动在上课前,老师要进行点名,并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三国时期后的短暂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西晋的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来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晋的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教学难点:对于西晋统一过程的理解,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引导学生进入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晋统一过程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西晋的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可以采用流程图,时间轴等方式进行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武帝司马炎的统治下,实现了短暂的中国统一,以及随后北方各族的内迁。
本课的重点是西晋的统一和内迁,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2.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3.理解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西晋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讲授:介绍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内迁案例,让学生了解内迁的过程和影响。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西晋统一和内迁的特点和意义。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晋统一的意义和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司马炎的统治•八王之乱的结束•北方各族的支持•实现了中国的短暂统一•推动了北方地区的发展二、北方各族的内迁1.内迁情况:–各族的内迁过程–各族的内迁原因–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增加了北方地区的动荡和不稳定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西晋统一和内迁的理解程度。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历史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在280年统一全国后,由于统治腐朽、奢侈浪费,导致国家迅速衰落,最终在316年灭亡。
同时,课文还阐述了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2.难点:分析西晋衰落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片、文献资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西晋衰落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惠帝末年爆发的“八王之乱”,导致国家陷入分裂和混乱。
随后,西晋被一支来自北方的民族——匈奴所灭。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崩溃过程,认识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人物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
同时,学生对于民族关系的变化和民族融合的过程可能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掌握西晋灭亡的原因;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西晋灭亡的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过程及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掌握西晋灭亡的原因。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方各族的内迁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说课稿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说教材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三国鼎立》,这为过渡到本课时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课内容在整本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一课就要学习东晋南北朝时期相关内容了。
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八王之乱”及其危害。
难点: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原因四、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课件及影像资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思考探究法引导学生看书或思维分析探索、寻找答案,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五、说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意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选择了多媒体的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先介绍三国逐步灭亡的过程和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分析了西晋的统治腐朽从而导致述亡;因晋武帝分封、晋惠帝的昏庸无能才出现后面的八王之乱,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才造成匈奴人灭了西晋及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等。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概貌。
2024-2025学年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案1
课题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学习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学习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
可用结构图示呈现)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西晋政权的兴衰以及北方的民族交融,为后面北魏孝文帝改革做了铺垫。
整节课都围绕政权的并立和民族交融这一单元主题,在时间上属于西晋十六国时期,在空间上从统一全国的政权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这一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三国政权,下又为东晋和北魏做了铺垫,是本单元中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体现单元概念的一课。
2.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本课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在本课之前对魏晋南北朝的了解较少,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
同时本课内容繁多,知识点密集,因此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运用图片、材料等直观形式,注重创设情境,合理设计问题以及构建逻辑框架,以启发教学。
3.学习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
可分条表述)史料实证:结合教材与材料,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研读史料,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时空观念:通过观看地图,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图片和史料,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意义,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
4.学习重点难点(指出重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学习重点:西晋的建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学习难点:西晋兴亡的原因。
确定依据:本课标题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其统治时间非常短暂,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其统一的重要性,也需要探寻西晋灭亡的社会背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的建立、统一全国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西晋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的历史仍然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成立背景,理解西晋统一全国的过程,以及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成立背景、统一全国的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的成立背景、统一全国的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2.教学难点: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资料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西晋的成立背景、统一全国的过程;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分析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5.知识拓展:介绍西晋时期的著名人物,如司马炎、羊祜等;6.总结归纳: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记忆;7.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加深对西晋历史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课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西晋的成立背景–司马炎篡位–魏晋南北朝更替2.西晋统一全国–司马炎称帝3.北方各族的内迁4.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速度;3.心得体会:通过学生撰写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西晋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三国时期之后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晋统一的历史意义,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对于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教学难点:西晋统一的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西晋统一的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分析历史事件,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意义。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认识。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2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2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本课主要内容是西晋的建立和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在晋惠帝时期实现了短暂统一,但随后因内乱和八王之乱导致国力衰弱。
北方各族的内迁则使晋朝的和军事形势更加动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本课的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晋朝的影响。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如晋朝的皇帝、八王之乱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认识八王之乱对晋朝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教学难点:八王之乱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资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与展示:教师讲解八王之乱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5.知识拓展:介绍与西晋相关的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7.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篇关于西晋的小论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1.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2.统一全国二、北方各族的内迁1.原因:战乱、民族矛盾2.影响:动荡、国力衰弱三、八王之乱1.原因:皇族争权、腐败2.过程:连续十年内战3.影响:国家衰败、民不聊生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统一的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北迁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北方各族的北迁原因、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这一课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统一的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北迁情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了解北方各族的北迁原因、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统一的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北迁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北方各族的北迁原因、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统一的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北迁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西晋统一的好奇心。
2.讲授新课(1)讲述西晋统一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讲述北方各族的北迁原因、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总结全课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以及北方各族的北迁原因、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5.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西晋和北方各族的历史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惠帝末年由于皇族争权夺利爆发了“八王之乱”,导致国家陷入混乱。
最终,西晋由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
但好景不长,西晋由于统治腐朽和民族矛盾尖锐,导致北方各族的内迁,最终导致西晋的灭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人物关系、历史背景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明确人物关系,理解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短暂统一的过程,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意义。
2.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过程,理解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和短暂统一的过程。
2.北方各族的内迁过程。
3.西晋灭亡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2.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
3.运用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详细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西晋的历史时期。
2.讲解西晋的建立和短暂统一:引导学生了解司马炎建立西晋的过程,以及西晋统一的历史意义。
3.讲解北方各族的内迁:让学生了解内迁的原因和过程,理解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4.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统治腐朽、民族矛盾等方面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晋历史的看法和理解。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历史的深远影响。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司马炎建立西晋–西晋统一的意义2.北方各族的内迁–内迁的原因–内迁的过程–内迁对西晋的影响3.西晋灭亡的原因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理解程度。
西晋的短暂统一 说课稿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说教材:本课是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中的第二课。
前面已经学习过《三国鼎立》,这为过渡到本课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课内容在整本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先秦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走向统一与融合,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紧密联系,各族人民在杂居的过程中,逐渐相互融合,为以后隋唐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因此本课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说学情:本课的教授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近三个月的历史学习,学生基本对历史这一门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
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历史概念,历史时空顺序比较混乱,需要教师及时帮助梳理。
说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三国的结束、西晋的建立,知道西晋统一时间短暂的原因,知道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十六国的建立情况。
通过问题探究与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阅读与思考、总结与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两个短视频的播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西晋为什么统治时间短暂”等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归纳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西晋统一时间短暂,以史为鉴,杜绝腐败,实行民族平等,实现民主政治,加强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是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说教学重点:西晋的建立和统一、治国策略、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是本课的重点。
鉴于是初一学生,不过多深入,重点强调治国策略,由于治国策略的不得宜,造成西晋的短暂而亡,吸取历史教训。
说教学难点:分析“西晋统一短暂的原因”(初一新生,刚接触历史不久,历史知识比较零散,归纳总结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对于他们而言归纳速亡的原因比较困难)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指导学生主体作用。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武帝司马炎的领导下,实现了短暂的中国统一,之后因为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奢侈,导致国家迅速衰落。
课程内容还包括了北方各族的内迁,即五胡乱华的历史事件。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背景、统一过程以及其衰落的原因,同时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和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具体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和北方各族内迁的背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统一过程及其衰落的原因,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及其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教学难点:西晋衰落的原因,五胡乱华的历史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西晋统一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统一过程及其原因。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方各族的内迁背景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课堂讲解:结合史料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西晋衰落的原因和五胡乱华的历史影响。
5.互动环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4.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对西晋历史的了解基本来源于影视剧,仍需老师进行纠正和点拨
从已有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对西晋时期的历史相较于三国历史来说比较陌生
从方法经验上看,学生已经可以根据老师要求很好的自学,对信息的概括和归纳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设置
课标:知道魏晋的更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内迁
教法学法
教法:点拨法
学法:归纳法 结合课本内容和表格自己归纳概括三国尽归司马氏的过程和少民内迁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
小组讨论 针对难点内容西晋能够短暂统一的原因,让学生自己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问题与作业设计
因为本课的课标内容是,知道魏晋更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基本内容,根据课标和学习目标,设置的选择题都是对相关内容的基础性考察,落实巩固学生的记忆
;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
主说
课题
西晋的短暂统一
教材结构分析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人教新版教材七年级 第四单元第17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三国鼎立》 ,这为过渡到本课时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内容在整本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一课就要学习东晋南北朝时期相关内容。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5、读图思析 这部分处理的内容就是少数民族内迁,让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少数民族内迁的方向和有哪些民族这些基本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6、课堂达测
7、课堂小结
评价设计
分值评价:结合幸福收获排行榜和班优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分值评价。
激励性语言评价:
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进行评价,积极给予鼓励和引导,激发与提升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规范与提高学生学习的行为与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三国时期结束后,实现了一段时间的统一,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国家分裂,同时,北方各族的内迁也是本课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变迁,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本课的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历史知识,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还在培养中,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客观、理性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难点:理解西晋统一的原因和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理解历史。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引导学生进入西晋时期。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情况。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晋统一的原因和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4.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史料实证: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进一步理解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6.历史解释: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进行解释。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三国鼎立》 ,这为过渡到本课时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课内容在整本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一课就要学习东晋南北朝时期相关内容了。
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八王之乱”及其危害。
难点: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原因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课件及影像资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思考探究法
引导学生看书或思维分析探索、寻找答案,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意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选择了多媒体的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先介绍三国逐步灭亡的过程和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分析了西晋的统治腐朽从而导致述亡;因晋武帝分封、晋惠帝的昏庸无能才出现后面的八王之乱,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才造成匈奴人灭了西晋及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等。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概貌。
五、说练习
针对我校学生整体素质,我设计了3个简单的选择题。
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和思考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