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发酵中酸度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汤”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动态变化
石敏袁玮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 通过对民族传统食品“酸汤”发酵过程中酸度的测定,得出“酸汤”在发酵中酸度的变化曲线,为实际生产及食用方面提供理论参考数据。
[关键词] “酸汤”; pH;总酸度;动态变化
凯里“酸汤”是黔东南地区各民族最爱吃的一种火锅汤料,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以凯里“酸汤”为主体火锅的餐馆,。凯里“酸汤”分红、白酸汤两种,红“酸汤”是内含辣椒并通过发酵而成的;白“酸汤”则是以米汤为原料而发酵的。其中白“酸汤”是苗族人民常食用的,他是以米汤为基质,由酵母、乳杆菌、醋杆菌及明串珠茵等微生物共同参与发酵而配制成的天然调味料,是乙醇发酵、醋酸发酵及乳酸发酵的复合产物[1]。酸汤清凉爽口,风味独特,尤其是在酷暑难熬之时,喝一碗“酸汤”顿时就觉得清爽许多。酸汤中的有益茵群及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调整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增进入体健康及预防消化道疾病具有营养保健功效。本文阐述是白“酸汤”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动态变化。
1 分析样品的制作
引子:用凯里地区做馒头的老面为引子发酵而成。
制作方法:取5克老面放入250ml的三角烧杯中,加入清米汤200ml,并用干净纱布封口;每天都依此方法做一个样品,共做8个样品,备用。
2 测定方法[2]
2.1 pH值測定(有效酸度)
2.1.1 pH计的校正
酸度计:PHS-25C,上海康仪仪器有限公司
玻璃电极:E-201-C 上海森地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2.1.1 指示剂(1%的酚酞乙醇溶液)
2.2.1.2 0.1mol/L NaOH标准溶液
2.1.2 测定
先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和烧杯,再用样品试液洗涤电极和烧杯。然后将电极浸入样品试液中,轻轻摇动烧杯,使溶液均匀。调节温度补偿器至被测溶液温度。按下读数开关,指针所指之值,即为样品试液的PH值。
2.2 总酸度测定(滴定法)
2.2.1 试剂和溶液
2.2.2 样品测定
直接吸取样品液20 mL 于150 mL三角瓶中,加入2-3滴酚酞滴指示剂,用0.1mol/L Na0H滴定至微红色10s不退。
2.2.3 计算
酸度= (C×V)/ V`×100
式中:C ----Na0H的浓度(mol/l)
V----NaOH的滴定体积(mL)
V`----为样品体积(mL)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测定方法,分别取发酵时间段不同的酸汤,进行有效酸和总酸度的测定,得出表Ⅰ、表Ⅱ之结果。
表1 酸汤发酵发过程中总酸的测定
取样时间/d 样品量/mL
滴定0.0979mol/L
氢氧化钠的量/ mL
样品的酸度/%
0 20 3 1.47
1 20 5 2.45
2 20 10 4.9
3 20 20 9.79
4 20 20 9.79
5 20 18 8.81
6 20 10 4.9
7 20 7 3.43
表2 酸汤发酵过程中有效酸(pH)的测定
取样时间/d 样品的量/ml pH
0 50 3.8
1 50 3.35
2 50 3.03
3 50 3.3
4 50 3.29
5 50 3.28
6 50 3.57
7 50 3.8
3.2 结果分析
由表1、表2得出“酸汤”发酵过程pH和总酸度变化表(见表3)。
表3 “酸汤”发酵过程pH和总酸度变化表
制作时间/d pH 总酸含量/%
0 3.80 1.47
1 3.35 2.45
2 3.0
3 4.90
3 3.29 9.79
4 3.28 9.79
5 3.30 8.81
6 3.5
7 4.90
7 3.80 3.43
图1 “酸汤”发酵过程pH和总酸度变化曲线图
从表3的数据和和图1中曲线图可知,从0 d至第4 d,随着“酸汤”发酵时间的增长,总酸含量逐渐增加,从0 d的1.47 %增长至第4d的9.79 %;pH值降低,从0d的3.80降至第4 d的3.28,“酸汤”中的有效酸度增加。从第4 d至第7 d,随“酸汤”发酵时间的增长,总酸含量逐渐降低,由第4 d的9.79降至第7 d 的3.43;pH值逐渐增加,从第4 d的3.28%升至3.80 %,“酸汤”中的有效酸度降低。
“酸汤”中的有效酸度和总酸含量的变化是呈正态曲线,说明了0 d至第4 d,由于“酸汤”中微生物不断繁殖增长,使得“酸汤”中的有效酸度和总酸含量增加;第4d至第7d,由于“酸汤”中的微生物发酵所需的营养物质被过量消耗,导致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抵制,使得“酸汤”中的有效酸度和总酸含量降低。结果说明,“酸汤”中总酸的含量和有效酸度最高的时间段是发酵过程中的第3—4 d,酸味最盛期为发酵的第4 d左右。
“酸汤”是人们较为喜食的“凯里酸汤鱼”的主要调味品。在实际生活中,苗族人民是将酸汤发酵坛放在灶台边,每天必须将发酵坛中的“酸汤”倒出一部份(坛中的“酸汤”不能装得过满),同时将米汤(或淘米水)加入坛中,否则“酸汤”就会变味或变质。苗族人民在“酸汤”制作上的这种处理方法,是符合发酵食品加工原理的,发酵坛放置于灶台边,给发酵坛中微生物适宜温度,每天添加米汤(或淘米水)是给“酸汤”中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同时还可以使“酸汤”的发酵时间段始终处于酸味最盛时期,即本实验中的第3—4 d,又能使“酸汤”得以长期保存,而且风味居于最佳。因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的品质等诸多因素,清“酸汤”只能在凯里及周边地区才能保持正宗风味,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萍,等.凯里“酸汤”的微生物区系调查及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酿造,1997,4:18-20.
[2]无锡轻工大学,等.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104-106,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