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2016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windows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windows](https://img.taocdn.com/s3/m/534839c91eb91a37f1115caa.png)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Windows 基本操作实验地点:明向校区计算机学院实验楼110 专业班级:物联网1601班学号:2016002105 学生姓名:俞梦真指导教师:田华2016年11月28日实验序号:01 实验项目名称验 Windows 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鼠标的常用操作。
2.熟悉Windows XP桌面环境、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3.掌握Windows XP基本窗口、菜单和对话框的操作。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中文Windows 7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桌面操作:自定义桌面、设置桌面背景、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设置屏幕分辨率2.任务栏操作:自动隐藏任务栏、显示快速启动、分组相似任务栏,显示快速启动在win7中已经没有,分组相似任务栏没有;3.开始菜单操作:自定义开始菜单4.窗口的操作: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关闭窗口、窗口的移动简单,,不截图了;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结果如上所附图。
五、分析与讨论分辨率在ppt投影的时候还是有用的。
实验序号:02 实验项目名称:2. Windows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用户管理、DOS命令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2.熟悉任务管理器。
3.掌握文件的操作方法。
4.熟悉控制面板,掌握用户的管理。
5.熟悉DOS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Win7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任务管理器操作:打开任务管理器、终止应用程序、结束进程2.文件操作:创建文件夹、创建文件、复制文件、移动文件、删除文件及回收站操作太简单不做了3.用户管理:创建一个受限账户、给账户添加密码4.DOS命令: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更改路径、DIR命令的使用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结果如上所附图五、分析与讨论不同版本的windows有些方面是不同的。
还有上面的任务管理器,对自己控制程序的进程什么的还是蛮重要的的。
Dos中还有其他的常用的命令。
Del cd cd.. cd/ 等等。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0e31c0bceb19e8b9f6ba1b.png)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基础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报告日期:2016年5月24 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录实验1: (2)实验2: (9)实验3: (22)实验总结 (30)实验1:数据表示1.1 实验概述本实验的目的是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实验中,你需要解开一系列编程“难题”——使用有限类型和数量的运算操作实现一组给定功能的函数,在此过程中你将加深对数据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了解。
实验语言:c; 实验环境: linux1.2 实验内容需要完成bits.c 中下列函数功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位操作、补码运算和浮点数操作。
1.3 实验设计源码如下:/** lsbZero - set 0 to the least significant bit of x* Example: lsbZero(0x87654321) = 0x87654320*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5* Rating: 1*/int lsbZero(int x) {//x右移一位再左移一位实现把最低有效位置0x = x>>1;x = x<<1;return x;}/** byteNot - bit-inversion to byte n from word x* Bytes numbered from 0 (LSB) to 3 (MSB)* Examples: getByteNot(0x12345678,1) = 0x1234A978*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6* Rating: 2*/int byteNot(int x, int n) {//x第n个字节每位都和1异或实现取反int y = 0xff;n = n<<3;y = y<<n;x = (x^y);return x;}/** byteXor - compare the nth byte of x and y, if it is same, return 0, if not, return 1* example: byteXor(0x12345678, 0x87654321, 1) = 1* byteXor(0x12345678, 0x87344321, 2) = 0*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Rating: 2*/int byteXor(int x, int y, int n) {//把x和y的第n个字节取出来异或,再转换为逻辑的0和1n = n<<3;x = x>>n;y = y>>n;x = x&(0xff);y = y&(0xff);return !!(x^y);}/** logicalAnd - x && y*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Rating: 3*/int logicalAnd(int x, int y) {//把x和y分别转化为逻辑的0和1,再相与x = (!(!x))&(!(!y));return x;}/** logicalOr - x || y*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Rating: 3*/int logicalOr(int x, int y) {//把x和y分别转化为逻辑的0和1,再相或x = (!(!x))|(!(!y));return x;}/** rotateLeft - Rotate x to the left by n* Can assume that 0 <= n <= 31* Examples: rotateLeft(0x87654321,4) = 0x76543218*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5* Rating: 3*/int rotateLeft(int x, int n) {//先构造低n位为1,高(32-n)位为0的数z,x左移n位后的数加上x右移(32-n)位的数&z即可int z;z = ~(((1<<31)>>31)<<n);x = ((x>>(32+(~n+1)))&z)+(x<<n);return x;}/** parityCheck - returns 1 if x contains an odd number of 1's* Examples: parityCheck(5) = 0, parityCheck(7) = 1*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Rating: 4*/int parityCheck(int x) {//每次将数的低半数位与高半数位比较,再把y右移31位,最后把y转化为逻辑的0和1int y;y = x<<16;y = y^x;y = y^(y<<8);y = y^(y<<4);y = y^(y<<2);y = y^(y<<1);y = y>>31;return !(!y);}/** mul2OK - Determine if can compute 2*x without overflow* Examples: mul2OK(0x30000000) = 1* mul2OK(0x40000000) = 0** Legal ops: ~ & ^ | + << >>* Max ops: 20* Rating: 2*/int mul2OK(int x) {//把x第31位和30位分别和1做按位与,再异或,再和1异或int m;m = ((x>>31)&0x1)^((x>>30)&0x1);return m^0x1;}/** mult3div2 - multiplies by 3/2 rounding toward 0,* Should exactly duplicate effect of C expression (x*3/2),* including overflow behavior.* Examples: mult3div2(11) = 16* mult3div2(-9) = -13* mult3div2(1073741824) = -536870912(overflow)*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12* Rating: 2*/int mult3div2(int x) {//左移一位再+x即x*3,右移一位的时候,当y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为0时还要+1int y = (x<<1)+x;y = (y>>1)+(((y>>31)&1)&(((y<<31)>>31)&1));return y;}/** subOK - Determine if can compute x-y without overflow* Example: subOK(0x80000000,0x80000000) = 1,* subOK(0x80000000,0x70000000) = 0,*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Rating: 3*/int subOK(int x, int y) {//x的最高有效位和y的最高有效位不同且x和(x-y)的最高位不同才能判断溢出int m = (x>>31)&1;int n = (y>>31)&1;x = (m^n)&(m^(((x+(~y+1))>>31)&1));return (!x);}/** absVal - absolute value of x* Example: absVal(-1) = 1.* You may assume -TMax <= x <= TMax*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10* Rating: 4*/int absVal(int x) {//x最高位为0时就是x,最高位为1时是~x+1int y = x>>31;x = (y&(~x+1))+((~y)&x);return x;}/** float_abs - Return bit-level equivalent of absolute value of f for * floating point argument f.* Both the argument and result are passed as unsigned int's, but * they are to be interpreted as the bit-level representations of * single-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values.* When argument is NaN, return argument..* Legal ops: Any integer/unsigned operations incl. ||, &&. also if, while* Max ops: 10* Rating: 2*/unsigned float_abs(unsigned uf) {int x=uf&(~(1<<31));if(x>0x7f800000){return uf;}else return x;}/** float_f2i - Return bit-level equivalent of expression (int) f* for floating point argument f.* Argument is passed as unsigned int, but* it is to be interpreted as the bit-level representation of a* single-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value.* Anything out of range (including NaN and infinity) should return * 0x80000000u.* Legal ops: Any integer/unsigned operations incl. ||, &&. also if, while* Max ops: 30* Rating: 4*/int float_f2i(unsigned uf) {unsigned num=0x80000000;int x=(uf&0x007fffff)^0x00800000;int order=0;order=(uf&0x7f800000)>>23;if(order>158){return num;}if(order<127) return 0;else if(((uf>>31)&1)==1){if(order>150){return ~(x<<(order-150))+1;}else return ~(x>>(150-order))+1;}else{if(order>150) return x<<(order-150);else return x>>(150-order);}}1.4 实验过程编写源码,运行btest,得出实验结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断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4e6ec66529647d27285294.png)
北京建筑大学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设计题目微程序控制器设计与实现系别电信学院计算机系班级计141学生姓名艾尼瓦尔·阿布力米提学号完成日期二〇一六年七月八日星期五成绩指导教师(签名)计算机组成综合实验任务书➢实验目的1.融合贯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寄存器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台、微程序控制器)。
2.理解并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3.掌握较复杂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调试等基本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电路1. 微指令格式与微程序控制器电路2.微程序控制器组成仍然使用前面的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的电路图,但本次实验加入中断系统。
这是一个简单的中断系统模型,只支持单级中断、单个中断请求,有中断屏蔽功能,旨在说明最基本的原理。
中断屏蔽控制逻辑分别集成在2片GAL22V10(TIMER1 和TIMER2)中。
其ABEL语言表达式如下:INTR1 := INTR;INTR1.CLK = CLK1;IE := CLR & INTS # CLR & IE & !INTC;IE.CLK= MF;INTQ = IE & INTR1;其中,CLK1是TIMER1产生的时钟信号,它主要是作为W1—W4的时钟脉冲,这里作为INTR1的时钟信号,INTE的时钟信号是晶振产生的MF。
INTS微指令位是INTS机器指令执行过程中从控制存储器读出的,INTC微指令位是INTC机器指令执行过程中从控制存储器读出的。
INTE是中断允许标志,控制台有一个指示灯IE显示其状态,它为1时,允许中断,为0 时,禁止中断。
当INTS = 1时,在下一个MF的上升沿IE变1,当INTC = 1时,在下一个MF的上升沿IE变0。
CLR信号实际是控制台产生的复位信号CLR#。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b505a42f60ddccdb38a069.png)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学号45学生姓名李杨辅导教师段庆锋
系别
经济与管理学院
实验室名称
信息化综合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6/06/15
1.实验名称
网络认识实验
2. 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特点
2.了解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其特点
3. 实验内容
1. 观察双绞线线序,RJ-45头形状外观,掌握双绞线制作。
集线器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
2、交换机简介
5. 实验过程及步骤
制作双绞线
1、选线也就是准确选择线缆的长度,至少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2、剥线利用双绞线剥线/压线钳(或用专用剥线钳、剥线器及其他代。用工具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2-3厘米。
3、排线按照EIA/TIA568A或EIA/TIA568B标准排列芯线。
4、剪线在剪线过程中,需左手紧握已排好了的芯线,然后用剥线/压线钳剪齐芯线,芯线外留长度不宜过长,通常在厘米之间。
6.实验结论及心得
双绞线制作的最重要的是把两种标准的双绞线的线的颜色顺序保证正确。568A的标准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568B的标准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连接两种不同的设备需要使用直通线,直通线就是线的两端采用相同的线序;连接同一种设备需要使用交叉线,交叉线就是线的两端采用不同的线序。
Java编程基础实验报告
![Java编程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7c649f76c66137ef06191a.png)
Java编程基础实验报告编制教师唐春兰审定代伟(适用于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学生)2016至2017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科学学院实验名称:Java语言基础指导教师:唐春兰实验仪器:计算机实验日期:2016 年12 月2 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209 实验目的:1、了解Java 的数据类型;2、掌握各种变量的声明方式;3、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4、掌握JAVA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组的使用方法;5、理解JAVA程序语法结构,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语法的程序设计方法;6、通过以上内容,掌握JAVA语言的编程规则。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1、读下列程序,理解不同数据类型变量的声明,写出其输出结果并上机运行验证。
public class SHIYAN2_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yte b=0x55;short s=0x55ff;int i=1000000;long l=0xffffL;char c='a';float f=0.23F;double d=0.7E-3;boolean B=true;String S="这是字符串类数据类型";System.out.println("字节型变量 b = "+b);System.out.println("短整型变量 s = "+s);System.out.println(" 整型变量 i = "+i);System.out.println("长整型变量 l = "+l);System.out.println("字符型变量 c = "+c);System.out.println("浮点型变量 f = "+f);System.out.println("双精度变量 d = "+d);System.out.println("布尔型变量 B = "+B);System.out.println("字符串类对象 S = "+S);}}2、分析下列程序,了解变量的使用范围,修改程序使之能成功运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b3da32e53a580217fcfe67.png)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ZYZ学号:2014060103026指导教师:FB日期:2016年06月10日目录实验一 (3)实验二 (7)实验三 (12)实验四 (17)实验五 (21)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名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二、实验学时:4三、实验内容和目的:理解和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假设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
首先要求你登录交换机或路由器,了解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基本命令对设备进行配置,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设备名、登录时的描述信息、端口参数的基本配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查看。
四、实验原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包括Exit、End、Show version、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ip route、Show running-config。
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三层交换机1台、路由器1台、计算机1台。
六、实验步骤:交换机的配置第一步:交换机各个操作模式直接的切换Swtich>enableSwtich#configure terminal!使用enable命令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再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第二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第三步:配置交换机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第四步:配置接口状态第五步: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第六步:保存配置路由器的配置第一步:路由器各个操作模式直接的切换第二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第三步:配置路由器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第四步:配置接口状态第五步: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并查看接口配置第六步:显示路由表的信息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内容,即show running-config 的结果(2)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即show running-config 的结果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还应多加理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665d0f227916888486d7d3.png)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姓名:年级:2014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任课教师:***开课时间: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题目:基本运算器实验实验日期:2016年 6月13日专业:计算机年级:2014级班级:五班姓名:一.实验目的: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二..实验内容:主要内容:该试验旨在了解运算器内部运算过程及组成结构,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运算。
该实验通过一片CPLD来实现运算器部件的功能,在接好的实验电路上,用CMA软件将数据加载加入内存,最终实现通过设置CON单元的S3、S2、S1、S0以及时序T1、T2、T3、T4的不同值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表现在:用S3、S2、S1、S0的不同值并配合CN的值来实现将寄存器A、寄存器B中的两个数进行逻辑运算、移位运算、算术运算,并且加上时间脉冲的加入,并且能够准确的实现值的输出。
结果体现在:用FC灯亮表示有进位,FZ灯亮表示零标志,D7…D0灯显示通过运算后得出来的值。
三.实验原理图:图一(运算器原理图)四.实验数据与分析:0000:功能是F=A(直通),因为A=65,所以F=65,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001: 功能是F=B (直通),因为A=A7,所以F=A7,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010: 功能是F=AB,也就是A与B的逻辑与,所以F=25, 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011:功能是F=A+B,也就是A与B的逻辑或,所以F=E7, 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100: 功能是F=/A,0101:功能是F=A不带进位循环右移B(取低三位)位。
0110:功能是当CN=0时,F=A逻辑右移一位;当CN=1时,F=A带进位逻辑右移一位。
计算机实训报告范文
![计算机实训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25f9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7.png)
计算机实训报告范文一、实训内容及目的计算机实训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操作和应用。
通过实践,学生将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践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应用习惯和操作技巧。
二、实训过程和方法实训课程从理论学习开始,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训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训,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首先,在理论知识方面,学生提升了对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系统的理解。
了解到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并学会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其次,在应用能力方面,学生熟练掌握了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高效地处理文档、表格和幻灯片等工作。
最后,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应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对实训的评价和建议本次实训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实训时间较短,学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巩固所学知识。
希望学校能够加强计算机实训的时间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另外,建议实训课程能够更注重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综合实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次计算机实训不仅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大学生计算机实训总结报告 大学生计算机实训报告
![大学生计算机实训总结报告 大学生计算机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7a20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5.png)
大学生计算机实训总结报告1. 引言大学生计算机实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的大学生计算机实训经验,并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估和反思。
2. 实训项目介绍我参与的实训项目是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旨在帮助学校管理学生的个人信息、成绩和课程安排等重要信息。
我被分配到一个以Java为主要开发语言的团队中。
2.1 项目目标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可靠且易于使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 学生信息的录入和修改 - 成绩的查询和统计 - 课程安排和选课管理 - 用户权限管理2.2 开发工具和技术•开发语言:Java•开发框架:Spring Boot•数据库:MySQL•前端技术:HTML、CSS、JavaScript3. 实训经验总结在这门实训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软件开发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收获。
3.1 团队协作实训项目要求我们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开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项目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如何分工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与团队合作,我了解到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团队协作能够帮助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3.2 技术应用在实训项目中,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进行开发。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Java编程语言及相关框架的使用,学会了如何使用Spring Boot开发Web应用,并与MySQL数据库进行交互。
我也学会了利用前端技术设计用户界面,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3.3 问题解决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技术和逻辑上的问题。
但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不断努力,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并找到解决方法。
我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解决具体的问题,更是培养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评估与反思在项目完成后,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评估和反思。
大一计算机实训报告(共5篇)
![大一计算机实训报告(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126f3b2af90242a895e536.png)
篇一:大一计算机实践报告计算机实践报告主题:指导教师:年级:姓名:学号:主题选择及内容:本次计算机实践网页制作,我制作的网页是“我的家乡汉中”。
我的家乡在汉中,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也是一个历史名城。
余秋雨说“汉人,汉水,汉文化。
”可见,能以“汉”字命名,足以见其历史底蕴。
刚刚进入大学,离家千里,难免对家和家乡生出眷恋和私念。
所以,以此为题,在怀念家乡的同时,也把家乡介绍给大家,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欢迎大家能够去领略她的风采。
虽然我做出来的作品,由于时间和条件以及能力的不足会有所欠缺,但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
本网站分为4个栏目(分别是:【主页-我的家乡汉中】,【汉中市的自然资源】,【汉中市的民俗民风】,【汉中市的风景名胜ppt】。
内容以汉中市历史,文化,风景各方面的介绍为主。
实验步骤:一.前期准备在动手制作之前,先从网上搜集有关家乡的一些资料,然后浏览一些排版精美的网站,并用frontpage2003版软件查看网站排版方式,从中汲取些经验。
二.幻灯片的制作首先打开演示文稿,建立一个空演示文稿,在空白幻灯片上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然后设置为最底层作为背景,再对每一个幻灯片进行编辑。
右击设置各个组件的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切换形式。
再将幻灯片保存于网页内并在首页制作超链接。
我所做的幻灯片的内容是关于我的家乡的风景名胜,包含一些名人故里以及国家级景区和生态自然保护区。
三.flash动画的制作首先打开flash动画制作软件,新建一个flash文档。
然后从网上找来制作flash的资料图片,参照课本以及网上介绍的步骤制作。
四.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用frontpage软件制作网页时,在主页面上插入一些图片,添加对家乡的介绍,做网页的同时,设置网页的背景图片以增强视觉效果,做完网页的表面内容后,将前面做的幻灯片,flash动画,以及编辑的子网页都超链接到主页上来。
做完这些后,在通过自己制作的图片,图像,动画来修饰网页,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016年北邮数电实验报告 (1)
![2016年北邮数电实验报告 (1)](https://img.taocdn.com/s3/m/aea31b9d2cc58bd63086bd27.png)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班内序号:目录(一)实验名称及实验任务要求 (1)(二)模块端口说明及连接图 (2)1.1实验三(3)模块端口说明 (2)1.2实验三(3)连接图 (2)2.1实验四模块端口说明 (2)2.2实验四连接图 (2)(三)原理图或VHDL代码 (3)1.实验一(2)原理图 (3)2.实验三(3)VHDL代码 (4)3.实验四VHDL代码 (7)(四)仿真波形 (10)1.实验一(2)仿真波形 (10)2.实验三(3)仿真波形 (11)3.实验四仿真波形 (11)(五)仿真波形分析 (11)1.实验一(2)仿真波形分析 (11)2.实验三(3)仿真波形分析 (11)3.实验四仿真波形分析 (11)(六)故障及问题分析 (12)(七)总结和结论 (13)(一)实验名称及实验任务要求实验一名称:QuartusII原理图输入法设计与实现实验任务要求:EDA基础实验1(1)、(2)、(3)必做,选做VHDL 实现加法器。
实验二名称:用VHDL设计与实现组合逻辑电路实验任务要求:四人表决器、8421码转格雷码、数码管译码器(下载测试)。
实验三名称:用VHDL设计与实现时序逻辑电路实验任务要求:分频器、8421十进制计数器、将分频器/8421十进制计数器/数码管译码器3个电路进行连接并下载。
实验四名称:用VHDL设计与实现相关电路实验任务要求:数码管动态扫描控制器、点阵扫描控制器。
(二)模块端口说明及连接图1.1实验三(3)模块端口说明cp:时钟信号输入;rst:8421十进制计数器异步置位;c[6...0]:七段二极管数码管显示;cat[7...0]:数码管显示。
1.2实验三(3)连接图2.1实验四模块端口说明cp:时钟信号输入;rst:8421计数器异步复位;lgt[6...0]:七段二极管数码管显示;cat[7...0]:数码管显示。
2.2实验四连接图(三)原理图或VHDL代码1.实验一(2)原理图半加器:全加器:2.实验三(3)VHDL代码//分频器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entity div_12 isport(cp: in std_logic;clk1: out std_logic);end div_12;architecture a of div_12 issignal tmp: integer range 0 to 11;beginprocess (cp)beginif (cp'event and cp='1') thenif tmp=11 then tmp<=0;else tmp<=tmp+1;end if;if tmp<=5 then clk1<='0';else clk1<='1';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a;//8421十进制加法器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jisuqi8421 isport(clk2,rst: in std_logic;q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jisuqi8421;architecture a of jisuqi8421 issignal q_temp: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 beginprocess(clk2,rst)beginif (rst='1') thenq_temp<="0000";elsif (clk2'event and clk2='1') thenif q_temp>="1001" then q_temp<="0000";elseq_temp<=q_temp+1;end if;end if;end process;q<=q_temp;end a;//译码管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yimaguan ISPORT(a: IN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b: OUT STD_LOGIC_VECTOR (6 downto 0);ca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yimaguan;ARCHITECTURE seg7_1_arch OF yimaguan ISBEGINPROCESS(a)BEGINCASE a ISWHEN"0000" => b <="1111110"; --0WHEN"0001" => b <="0110000"; --1WHEN"0010" => b <="1101101"; --2WHEN"0011" => b <="1111001"; --3WHEN"0100" => b <="0110011"; --4WHEN"0101" => b <="1011011"; --5WHEN"0110" => b <="1011111"; --6WHEN"0111" => b <="1110000"; --7WHEN"1000" => b <="1111111"; --8WHEN"1001" => b <="1111011"; --9WHEN OTHERS => b <="0000000";END CASE;END PROCESS;cat<="11101111";END;//整体显示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display isport(cp,rst: in std_logic;c: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ca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display;architecture r of display iscomponent div_12port(cp:in std_logic;clk1: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component jisuqi8421port(clk2,rst:in std_logic;q: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mponent;component yimaguanport(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ca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component;signal x:std_logic;signal y: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u1:div_12 port map(cp=>cp,clk1=>x);u2:jisuqi8421 port map(clk2=>x,rst=>rst,q=>y); u3:yimaguan port map(a=>y,b=>c,cat=>cat);end r;3.实验四VHDL代码//分频器分频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entity div isport(cp: in std_logic;clk1: out std_logic);end div;architecture a of div issignal tmp: integer range 0 to 49; beginprocess (cp)beginif (cp'event and cp='1') thenif tmp=49 then tmp<=0;else tmp<=tmp+1;end if;if tmp<=25 then clk1<='0';else clk1<='1';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a;//计数器计数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ount isport(clk,rst: in std_logic;q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unt;architecture a of count issignal temp: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 beginprocess(clk,rst)beginif (rst='1') thentemp<="0000";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 temp>="0101" then temp<="0000";elsetemp<=temp+1;end if;end if;end process;q<=temp;end a;//译码管显示部分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yimaqi isport(a: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led: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ca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entity;architecture rtl of yimaqi isbeginprocess(a)begincase a iswhen "0000"=>led<="1111110"; cat<="11111110"; --0when "0001"=>led<="0110000"; cat<="11111101"; --1when "0010"=>led<="1101101"; cat<="11111011"; --2when "0011"=>led<="1111001"; cat<="11110111"; --3when "0100"=>led<="0110011"; cat<="11101111"; --4when "0101"=>led<="1011011"; cat<="11011111"; --5when others=>led<="0000000"; cat<="11111111";end case;end process;end;//合成数码管显示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show isport(cp:in std_logic;rst:in std_logic;lgt: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ca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entity;architecture rtl of show iscomponent divport(cp : in std_logic;clk1: 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signal x:std_logic;component countport(clk,rst: in std_logic;q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mponent;signal y: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component yimaqiport(a :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led:out 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ca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component;beginu0:div port map (cp=>cp,clk1=>x);u1:count port map(clk=>x,rst=>rst,q=>y);u2:yimaqi port map(a=>y,cat=>cat,led=>lgt); end rtl;(四)仿真波形1.实验一(2)仿真波形2.实验三(3)仿真波形3.实验四仿真波形(五)仿真波形分析1.实验一(2)仿真波形分析a,b,ci均为输入信号,s,co为输出信号其逻辑功能为:s=a xor b xor cico=( ( a xor b ) and ci ) or (a and b ) 2.实验三(3)仿真波形分析rst,cp均为输入信号,c,cat为输出信号。
SPF算法——精选推荐
![SPF算法——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9b0bc1c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70.png)
SPF算法南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2016春季学年度)课程名称⽹络设备实验名称 OSPF协议原理姓名:谢华巧学号:20134360201专业:⽹络⼯程班级:02班地点:8教教师:夏⽯莹⼀、实验⽬的:通过实验对SPF算法原理、OSPF协议原理进⾏深刻的理解。
⼆、实验内容SPF算法原理SPF是Short Path First的缩写即最短路径优先,也称为Dijkstra算法,可以计算从某结点(如源结点u)到⽹络中其他所有结点的最低费⽤路径树。
Dijkstra算法是迭代算法,其性质是经过算法的第k次迭代后,可知道所有⽬的结点的最低费⽤路径,这些路径形成了⼀棵⽣成树。
算法原理:定义下列记号。
D(v):根据算法进⾏本次迭代,从源结点u到⽬的结点v的最低费⽤路径的费⽤。
p(v):沿着当前最低费⽤路径从源结点到⽬的结点v的前⼀结点(v的邻居)的路径。
N’:结点⼦集;如果从源结点到⽬的结点v的最低费⽤路径已知,则v在N’中。
该全局路由选择由⼀个初始化步骤和其后的循环组成。
循环执⾏的次数与⽹络中结点的个数相同。
在算法结束时,该算法会计算从源结点u到⽹络中其他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
1.初始化2. N’={u}3. for所有结点v4. if v是u的邻居5. then D(v)=c(u,v);6. else D(v)=⽆穷⼤;7. Loop8. 找到不在N’中的w使D(w)为最⼩;9. 将w加进N’中;10. 对于每个不在N’中的邻居v更新D(v);11. D(v)=min(D(v)),D(w )+c(w,v));12. /* v的新的费⽤,或者是过去的费⽤,或者是到w的已知最低路径费⽤加上从w到v的费⽤*/13. Until N’=N;OSPF协议原理OSPF是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的缩写,即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它是⼀种⼴泛应⽤于因特⽹AS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
作为⼀种路由选择协议,OSPF ⽤于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给组织⽹络中的所有路由器。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6ca744a2161479171128ad.png)
实 验 报 告
成绩
教 师:方敏
2016 年 12月 17日
班 级:
学 号:140607815
姓 名:黄杨
实验地点:E-Ⅲ区208
实验时间:2016.10.13—2016.12.17
实验一创建进程
【实验软硬件环境】
VC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父进程创建一个有名事件,由子进程发送事件信号,父进程获取事件信号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实验三信号通信
【实验软硬件环境】
VC++
【实验内容】
父进程创建一个有名事件,由子进程发送事件信号,父进程获取事件信号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实验程序及分析】
父进程程序:
// Processs.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return 0;
}
else{
fprintf(fp,"XiDian University");
fclose(fp);
printf("数据已经写入成功\n");
}
FILE *qp;
if((qp = fopen("D:\\Test1\\abc.txt","r"))== NULL){
printf("读文件打开失败!\n");
【实验原理】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实现多个进程并发执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实验程序及分析】
试验程序源代码如下:
父进程部分代码:
// test1.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pdf
![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pdf](https://img.taocdn.com/s3/m/b8c480bad15abe23482f4da3.png)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专业:学生姓名:[哈哈哈]学号:[哈哈哈]实验时间:[2016年8月22日]实验一:线性表的排序与查找#include<stdio.h>int aryLinearList[15];int x=0;void printout();void sort();void deleteit(int n);void insert(int n);void main(){int i,t,a;printf("请输入10个数:\n");for(i=0;i<10;i++){scanf("%d",&aryLinearList[i]);x=x+1;}printf("您的输入为:\n");printout();printf("排序后为:\n");sort();printf("请输入插入的数:\n");scanf("%d",&a);insert(a);printf("请输入要删除的数:\n");scanf("%d",&a);deleteit(a);}void sort()//冒泡法排序{int i,j,t;for(j=0;j<x-1;j++)for(i=0;i<x-1-j;i++)if(aryLinearList[i]>aryLinearList[i+1]){t=aryLinearList[i];aryLinearList[i]=aryLinearList[i+1];aryLinearList[i+1]=t;}printout();}void insert(int n)//插入并排序{aryLinearList[x]=n;x=x+1;sort();}void deleteit(int n)//删除{int i,j;for(i=0;i<x;i++)if(aryLinearList[i]==n){for(j=i;j<x;j++)aryLinearList[j]=aryLinearList[j+1];x=x-1;printout();}}void printout()//显示{int i;for(i=0;i<x;i++)printf("%d",aryLinearList[i]);printf("\n");}实验二:栈与队列的应用#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clude<stdlib.h>#include<math.h>#define MAX_LEN10//字符串长度#define MAX_SIZE30//栈或队最大元素个数struct QUEUE//定义队列{int nMaxSize;int nCount;int nFront;//队头int nRear;//队尾char szQueue[MAX_SIZE][MAX_LEN];};struct STACK//定义栈{int nMaxSize;int nTop;//栈顶char szStack[MAX_SIZE][MAX_LEN];};void InitQueue(QUEUE*q,int nMaxSize)//初始化队列{q->nMaxSize=nMaxSize;q->nCount=0;q->nFront=0;q->nRear=0;q->szQueue[MAX_SIZE][MAX_LEN]=0;}void InQueue(QUEUE*q,char*pItem)//入队{if(q->nCount==q->nMaxSize){printf("The Queue is full!\n");return;}strcpy(q->szQueue[q->nRear],pItem);if(q->nRear++==MAX_SIZE)q->nRear=0;q->nCount++;}void OutQueue(QUEUE*q,char*pItem)//出队{if(q->nCount==0){printf("The Queue is empty!\n");return;}strcpy(pItem,q->szQueue[q->nFront]);if(q->nFront++==MAX_SIZE)q->nFront=0;q->nCount--;}void InitStack(STACK*s,int nMaxSize)//初始化栈{s->nMaxSize=nMaxSize;s->nTop=0;s->szStack[MAX_SIZE][MAX_LEN]=0;}void PushStack(STACK*s,char*pItem)//入栈{char*p;if(s->nTop<s->nMaxSize){p=s->szStack[s->nTop];strcpy(p,pItem);s->nTop++;}else{printf("The stack overflow!\n");return;}}void PopStack(STACK*s,char*pItem)//出栈{char*p;if(s->nTop==0){printf("stack is empty!\n");return;}else{p=s->szStack[--s->nTop];strcpy(pItem,p);}}void GetTopStack(STACK*s,char*pItem)//获得栈顶运算符{char*p;char a[10]={0};if(s->nTop==0){a[0]=';';strcpy(pItem,a);}else{p=s->szStack[s->nTop-1];strcpy(pItem,p);}}int isdigit(char x)//判断字符{if(x>='0'&&x<='9')return1;return0;}int Priority(char*op)//获得操作符的优先级{int nPriority=0;switch(op[0]){case'^':nPriority=3;break;case'*':case'/':nPriority=2;break;case'+':case'-':nPriority=1;break;case';':nPriority=0;}return nPriority;}void Compute(char*num1,char*num2,char*op,char*chResult)//计算表达式的值{double fNum1,fNum2;double fResult=0;fNum1=atof(num1);fNum2=atof(num2);switch(op[0]){case'^':fResult=pow(fNum1,fNum2);break;case'*':fResult=fNum1*fNum2;break;case'/':fResult=fNum1/fNum2;break;case'+':fResult=fNum1+fNum2;break;case'-':fResult=fNum1-fNum2;break;}sprintf(chResult,"%.4f",fResult);return;}int main()//主程序{char x[MAX_LEN];//表达式char op[MAX_LEN];//栈顶运算符char num1[MAX_LEN],num2[MAX_LEN];//操作数char chResult[MAX_LEN];//运算结果struct QUEUE q1;//声明队列struct QUEUE*q;struct STACK OS;//声明OS栈和NS栈struct STACK NS;struct STACK*o;struct STACK*n;int i=0;//初始化int j=0;int k=0;q=&q1;o=&OS;n=&NS;InitStack(o,20);InitStack(n,20);InitQueue(q,20);printf("please input the expression end with\';'\n");do//输入表达式{printf("next\n");scanf("%s",x);InQueue(q,x);}while(x[0]!=';');printf("expression\n");while(true){if(q->nCount!=0){OutQueue(q,x);printf("%s",x);}if(isdigit(x[0]))//输入为数字PushStack(n,x);else//输入运算符{GetTopStack(o,op);//获得OS栈顶运算符if(x[0]==';'&&op[0]==';')//输入’;’结束表达式{printf("\n result is");break;}if(Priority(x)>Priority(op))//运算符的优先级〉栈顶运算符{PushStack(o,x);continue;}while((Priority(x)<=Priority(op))&&Priority(op))//运算符优先级<=栈顶运算符{PopStack(n,num1);PopStack(n,num2);PopStack(o,op);Compute(num2,num1,op,chResult);PushStack(n,chResult);GetTopStack(o,op);}PushStack(o,x);}}PopStack(n,chResult);printf("%s\n",chResult);return0;}实验三:关系数据语言的应用create table Stu(Sno char(4)primary key,Sname char(15),Sex char(2),Age numeric,Birthday datetime,Class char(10));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2)primary key,Cname char(20),Chour numeric);create table Score(sno char(4),cno char(2),primary key(sno,cno),grade numeric);insert into Stuvalues('0101','zhangqiang','m','20','1994-02-20','zi1');insert into Stu values('0102','lihong','f','20','1994-08-10','zi1'); insert into Stu values('0103','wangtao','m','21','1993-05-18','zi1'); insert into Stu values('0104','liuli','f','19','1995-03-05','zi2'); insert into Stu values('0105','sundong','m','21','1993-12-17','zi2'); insert into Stu values('0106','wangping','m','22','1992-11-30','zi2'); insert into Stuvalues('0201','ouyangyan','f','20','1994-04-11','dian1');insert into Stuvalues('0202','yangrui','m','20','1994-05-13','dian1');insert into Stu values('0203','liuyan','f','18','1996-01-21','dian1'); insert into Stu values('0204','zhouyu','m','20','1994-07-10','dian1'); select*from stu;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01','jisuanji','48');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02','java','32'); select*from course;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1','01','87');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2','01','9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3','01','79');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4','01','89');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5','01','58');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6','01','77');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1','01','95');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2','01','8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3','01','76');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4','01','7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1','02','91');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2','02','88');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3','02','75');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4','02','91');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5','02','76');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106','02','76');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1','02','90');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2','02','84');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3','02','83'); insert into score values('0204','02','57'); select*from score;1.查询学生出生日期(Sno,Sname,BirthDay);Select sno,sname,birthDay from stu;2.按学号顺序查询自动化02班的所有学生(Class,Sname);Select Class,Sname from Stu where class='zi2'order by Sno;3.列出学生选择各门课程的成绩(Sname,Cname,Grade);Select Sname,Cname,Grade from Stu,Course,Score where Stu.Sno=Score.Sno and o=o;4.列出有过不及格成绩的学生名单(Sno,Sname,Class);Select distinct Stu.Sno,Sname,Class from Stu,Score whereStu.Sno=Score.Sno and Grade<60;5.求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总成绩(Sname,PJCJ,ZCJ);Select Sname,avg(Grade)PJCJ,sum(Grade)ZCJ from Stu,Score where Score.Sno=Stu.Sno group by Stu.Sname;6查找各科成绩都>=85分的学生(Sname,Class);Select Sname,Class from Stu where exists(Select*from Score where Stu.Sno=Score.Sno and o='01'and Score.Grade>=85)and exists(Select*from Score where Stu.Sno=Score.Sno and o='02' and Score.Grade>=85);7将课程号为“01”的课程名称修改为“软件技术”;Update Course set Cname='RuanJianJiShu'where Cno='01';select*from course;8修改一名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Update Stu set Sname='gaoyu',Sex='f',age='20'where Sno='0204'; select*from stu;9将成绩为55~59分的男生的成绩修改为60分;Update Score set Grade=60where Sno in(Select Sno from Stu where Sex='m') and Grade between55and59;select*from score;ÎÒÈ¥10删除年龄不是20的学生的所有信息(包括选课和成绩);Delete Stu where Sno in(select Sno from Stu where age<'20'or age>'20');Select Sname,Cname,Grade,Age from Stu,Course,Score where;Stu.Sno=Score.Sno and o=o Array11删除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Delete from Stu where Class='dian1';select*from stu;12删除所有数据表和数据库Drop database MyDB;。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https://img.taocdn.com/s3/m/9992371876c66137ee06197d.png)
步骤4: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O)”中输入“L*TXT”步骤5:左单击“搜索(R)”
(2)Windows XP的文件、文件夹管理操作:
①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Test”,将C盘中所有以字母“L”开头的文本文件,复制到“D:\Test”中;
步骤1;打开“本地磁盘(D:)”
步骤2:打开E盘,将D:\Test黏贴到E盘中
步骤3右单击Test,左单击选属性,在常规中勾上只读和隐藏,最后按确定。
③将“D:\Test”文件夹删除到回收站中,接着撤消删除操作。步骤1:右单击D:\Test,选删除,按是
步骤2:打开回收站,右单击D:\Test,选删除,按是
5、实验总结(包括心得体会、问题回答及实验改进意见)
(3)使用画图软件绘制一台微型计算机外观示意图(包括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及主机等)或应用控制面板的某一个图标完成某一个功能。(选做)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结论陈述)
输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左单击“文件”单击“保存”
③利用文件查找功能在C盘中搜索以字母“L”开头且扩展名为“TXT”的所有文件。步骤1:打开“本地磁盘(C:)”步骤2:左单击“搜索”
4、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基本正确,所完成的结果基本正确;
5、未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不正确或结果不正确。
6、其它: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教师签名:
2016年月日
选做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结论陈述输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左单击文件单击保存利用文件查找功能在c盘中搜索以字母l开头且扩展名为txt的所有文件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2016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大学计算机2016实验报告【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3dba2e7844769eae009edf1.png)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编制教师:张敏卓学锋钟琪张凯审定:唐年庆2016至2017学年第1学期计算机科学学院实验报告说明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四周开始,每周2学时上机实验课,十八周结束,其中第十八周为实验抽测,共32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实验课注意事项如下:(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2)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3)每次实验完成后,亲自..批阅..,并让老师手写...将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老师检查或盖章签字.....,否则实验成绩无效。
(4)实验报告中学生必须填写【实验地点..完成。
....】,注意:必须手写....】、【实验时间(5)每次实验完成后,请将实验结果压缩后上传.....到服务器。
(6)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册》交各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附实验成绩登记表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练习实验日期: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姓名:一、实验目的:1。
掌握Windows 7 的启动和退出。
2。
学会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使用方法.3.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 7 系统设置。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选定、复制、重命名、删除和查找等操作.二、实验任务:1.实验准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平台下载“实验1”资料包,并解压于D盘,并将解压后的文件夹重新命名为你的姓名。
2.在“Text"文件夹中建立名为Test1。
Txt文本文件.在所建立文本文件中用一种输入法输入以下文字内容:3.查找C盘中所有jpg图片,然后按照大小排列,拷贝前2个到“Image”文件夹下;把资料包中audio文件夹下的css文件的扩展名修改为.txt类型,并设置为隐藏属性。
计算机实验室实习报告(大学计算机实验实训报告)
![计算机实验室实习报告(大学计算机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c862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0.png)
计算机实验室实习报告(大学计算机实验实训报告)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1在后一周多的时间里,通过对数据库6张表的操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再帮带人的耐烦讲解下,让我掌控了表与表之间的规律关系,及各个表字段的含义和用途,及短、彩的流程,在对数据的查询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要特别感谢帮带人,他的负责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公司每位新员工学习的。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只有24个小时。
所以,在工作中,做好时间的管理尤为重要。
即使计划的事情当天没有完成,但也把当天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了。
否那么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很低,重要紧急的事情没有做,做的都是不太重要的或者缓急的事情。
培训虽然结束了,我会立足自我,完善自我。
我相信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
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我肯定会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并为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机科技贡献自己的聪慧才智,感谢同事们和领导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导,我从中受益匪浅,完全的实习过程是焦灼而开心的,我的工作立场和成效也得到了同事们的全都赞扬。
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中,这次的实践的确予以了我许多。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仔细负责的工作立场,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盈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个合格的高校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计算机试验室实习报告2一、开卷有益,爱不释手然而,在我参与培训的第一晚上,我就发觉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与过的培训大相径庭。
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有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却了。
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常工作中常常用到的。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2016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2016](https://img.taocdn.com/s3/m/6466ef0552d380eb62946d21.png)
《计算机网络B》实验报告专业班级:软件1415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时间:2016年11月28日实验一 PacketTrace 基本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在 Cisco Packet Tracer 中用 HUB 组建局域网,利用 PING 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
三、实验设备集线器(HUB)一台,工作站 PC 三台,直连电缆三条。
四、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如图所示五、实验步骤1、运行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 PC,用直连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按“实验环境”图将 HUB 和 PC 工作站连接起来,HUB 端接 Port 口,PC 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 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 IP 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 PC0:1.1.1.1,255.255.255.0;PC1:1.1.1.2,255.255.255.0; PC2:1.1.1.3,255.255.255.0。
3、点击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 Mode)按钮。
将 Cisco Packet Tracer 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4、点击 PC0 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
5、在上述 DOS 命令行窗口中,输入 Ping 1.1.1.2 命令,回车运行。
然后在仿真面板(Simulation Panel) 中点击自动捕获/播放(Auto Capture/Play)按钮。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0be7a165ce05087632138d.png)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刘东飞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软件zy1302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内容:设计一个程序,使得能够获取本机安装的以太网卡的物理地址。
要求:一人独立完成,可显示运行机器的MAC地址。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获得服务器硬件信息(比如MAC地址),常用的有几种的方式:●使用命令行程序获得硬盘信息,然后通过Runtime.getRuntime().exec获得输出流,然后通过字符串分析获得MAC地址●编译本地程序,然后通过JNI调用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区分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分别编码,比较麻烦,所以我使用了通用的跨平台的操作方式,那就是JDK自带的NetworkInterface接口,该接口在JDK1.4 已经出现,但是功能比较少,JDK1.6之后新增了不少新功能,比较不错。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主要仪器:PC机,按学生人数配备;局域网网络设备。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结果如图所示: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拿到实验一的任务以后,并不知道如何动手,当时只知道终端可以通过ipconfig拿到相关的网络信息,但如何通过程序访问到这些信息呢?经过查找资料,得知Java可以通过Runtime.getRuntime().exec获得输出流,然后通过字符串分析获得MAC 地址,并还存在其他更巧妙的方法,就是使用Java类库中的NetworkInterface 可以更灵活的获取到Mac地址,而且可以解决跨平台的相关问题。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服务端关键代码如下:其中ServerWriteHandler和ServerReadHandler是自己封装的类,实现了Runnable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编制教师:张敏卓学锋钟琪张凯审定:唐年庆学院:班级:级班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至2017学年第1学期计算机科学学院实验报告说明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四周开始,每周2学时上机实验课,十八周结束,其中第十八周为实验抽测,共32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实验课注意事项如下:(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2)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3)每次实验完成后,亲自..,并让老师手写...批阅..将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老师检查或盖章签字.....,否则实验成绩无效。
(4)实验报告中学生必须填写【实验地点..完成。
....】、【实验时间....】,注意:必须手写(5)每次实验完成后,请将实验结果压缩后上传.....到服务器。
(6)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册》交各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附实验成绩登记表实验名称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成绩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练习实验日期: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姓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 7的启动和退出。
2.学会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使用方法。
3.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 7系统设置。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选定、复制、重命名、删除和查找等操作。
二、实验任务:1.实验准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平台下载“实验1”资料包,并解压于D盘,并将解压后的文件夹重新命名为你的姓名。
2.在“Text”文件夹中建立名为Test1.Txt文本文件。
在所建立文本文件中用一种输入法输入以下文字内容:3.查找C盘中所有jpg图片,然后按照大小排列,拷贝前2个到“Image”文件夹下;把资料包中audio文件夹下的css文件的扩展名修改为.txt类型,并设置为隐藏属性。
4.把任务栏调整在左边并取消“显示时钟”,然后抓取当前桌面图像,利用画图程序保存,命名为“窗口图像.jpg”,放在Image文件夹下。
5.在桌面上分别为“记事本”和“画图”两个应用程序建立快捷方式,并把这两个快捷方式复制到Text文件夹下。
6.查询磁盘的状态后然后回答下列问题:C盘:文件系统类型、已用空间、可用空间、容量。
7.选择合适的适配器模式,模式为:分辨率为800×600,增强色(16位),60赫兹。
8.给当前计算机添加一个用户,用户名为:JKXY,密码为:jkxy2340,账户图片为学校校徽。
9.将Test1.Txt压缩为rar文件后传到服务器上。
三、实验过程及实验步骤:(手写完成: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要求书写规范,字迹切勿潦草。
)实验成绩:(手写等级) 等级为A、B 、C、D实验总结与思考(学生)请手工填写实验评价(教师)对应后面打“√”熟练完成,实验结果正确,手册书写整齐规范基本完成,实验结果部分正确,书写较规范部分完成(部分没做),或书写不规范没有做(与题目无关、空白)或不写实验总结记0分实验二:Word 的基本应用实验日期: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实验成绩:指导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档的建立、编辑与保存2.掌握文档的格式设置3.掌握对文档目录的设置与编辑、项目符号的编辑使用与编辑4.图文混排的操作二、实验任务:实验准备:在【勤学网】学习平台下载任务一.docx和任务二.docx文件,按下列要求完成任务。
1.文档的基本操作练习(1)打开任务一.docx文件,对该文档完成如下操作:(2)将标题段(“1.国内企业申请的专利部分”)设置为四号蓝色楷体、加粗、居中,绿色边框、边框宽度为3磅、黄色底纹。
(3)为第一段(“根据对我国企业申请的……覆盖的领域包括:”)和最后一段(“如果和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围绕了认证、安全、支付来研究的。
”)间的8行设置项目符号“◆”。
(4)为倒数第9行(“表4-2国内企业申请的专利分类统计”)插入脚注,脚注内容为“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脚注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将该行文字效果设置为“文本边框的实线”。
(5)将最后面的8行文字转换为一个8行3列的表格。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
(6)分别将表格第1列的第4、5单元格和第3列的第4、5单元格进行合并,分别将第1列的第2、6单元格和第3列的第2、3单元格进行合并。
设置表格外框线为3磅蓝色单实线,内框线为1磅黑色单实线。
2.长文档的编辑(1)打开任务二.docx文件,对该文档完成如下操作:(2)设置页边距:上2.2cm,下1.8cm,左2.5cm,右2.3cm页眉1.2cm,页脚1.5cm。
(3)设置论文题目:小三黑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1行;“摘要:”和“关键字”为小四号黑体不加粗;“摘要:”和“关键词:”中具体内容为小四号仿宋体不加粗。
(4)论文正文(从“1 引言”开始至“附录”前面,不包括附录)的行距为固定行距22磅,宋体,小四,所有英文字体设置为Times New Roman。
(5)论文正文的一级标题(如:1 引言、2 动漫的基础...参考文献、附录)为四号黑体字不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两端对齐各种缩进为0;二级标题(如: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2 ...)为小四号黑体字不加粗,段前段后各0行,两端对齐;三级标题(如:2.1.1 Flash动漫经历的几个阶段,2.2.2 ...)为小四号仿宋体字不加粗,段前段后各0行,两端对齐;(6)生成论文的目录结构,要求至少有三级标题。
目录为小四号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段前段后0行,固定值22磅,右缩进、左缩进0。
(7)论文中的图片环绕方式为“上下型环绕”,图名为宋体五号居中,所有表格为三线表样式,表格标题名为宋体五号居中。
(8)在论文中插入页眉“内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页眉为小五号宋体,不加粗居中;页脚中插入页码并居中,页码从题目页开始。
(9)请将编辑后的任务一.docx和任务二.docx压缩,文件名为你的学号.rar上传与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及实验步骤:(手写完成: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要求书写规范,字迹切勿潦草。
)实验成绩:(手写等级) 等级为A、B 、C、D实验总结与思考(学生)实验评价(教师)对应后面熟练完成,实验结果正确,手册书写整齐规范基本完成,实验结果部分正确,书写较规范实验三:Excel 的基本应用实验日期: 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实验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1. 熟悉Excel 2010的基本界面;2. 掌握Excel 2010的文件的操作,掌握工作表的输入和编辑、数据格式的设置、公式和函数的使用;3. 掌握工作表与工作簿的管理,图表的建立、编辑。
二、实验任务:实验准备:在【勤学网】学习平台下载任务一. xlsx 和任务二.xlsx 文件,按下列要求完成任务1.Excel 基本操作(1)打开任务一.xlsx 文件,对该文件完成如下操作:(2)将sheet1工作表的A1:D1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计算员工的“平均年龄”置D13单元格内(数值型,保留小数点后1位);计算学历为本科、硕士、博士的人数置F5:F7单元格区域(利用COUNTIF 函数)。
(3)选取“学历”列(E4:E7)和“人数”列(F4:F7)数据区域的内容建立“簇状水平圆柱图”(系列产生在“列”),图表标题为“员工学历情况统计图”,图例位置靠上,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图案内部背景颜色为紫色;将图插入到表的A15:F28单元格区域内,将工作表命名为“员工学历情况统计表”保存EXCEL.xlsx 文件2.Excel 高级操作(1)打开任务二.xlsx 文件,对该文件完成如下操作:请手工填写 打“√” 部分完成(部分没做),或书写不规范没有做(与题目无关、空白)或不写实验总结记0分(2)求出“销售额排名”。
(3)对工作表“产品销售情况表”内数据清单的内容建立数据透视表,按行为“产品名称”,列为“季度”,数据为“销售额(万元)”求和布局,并至于现工作表的I5:M10单元格区域,工作表名不变,保存EXC.xlsx工作薄。
(4)请将编辑后的任务一.xlsx和任务二.xlsx压缩,文件名为你的学号.rar上传与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及实验步骤:(手写完成: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要求书写规范,字迹切勿潦草。
)实验成绩:(手写等级) 等级为A、B 、C、D实验总结与思考(学生)实验评价(教师)对应后面熟练完成,实验结果正确,手册书写整齐规范基本完成,实验结果部分正确,书写较规范实验四:PowerPoint 的基本应用实验日期: 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实验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1.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应用,如编辑文本、剪贴画和文件图片、艺术字等对象。
2.掌握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设置方法。
3.掌握界面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其中主要包括:界面的合理布局、界面颜色的恰当搭配、交互设计等。
4.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二、实验任务:1.下载或者在线观看【勤学网】中的“my_university_life.mp4”视频。
2.观后思考:以“我的大学,梦开始的地方”为主题,制作演示文稿,最后生成名为“my_university_life4”的视频(图片、文字、音乐背景任选,尽量选用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环境)。
要求:(1)主题鲜明、内容充实、逻辑性强、内容健康,能够体现自己大学生一年级的生活和未来的规划;(2)视频时间5分钟左右;(3)演示文稿背景、文字、图形图像搭配合理、美观; (4)动画显示自然、有节奏; (5)声音清晰请手工填写 打“√” 部分完成(部分没做),或书写不规范没有做(与题目无关、空白)或不写实验总结记0分(6)输出格式为WMV。
三、实验过程及实验步骤:(手写完成:要求写出实验步骤,要求书写规范,字迹切勿潦草。
)实验成绩:(手写等级) 等级为A、B 、C、D实验总结与思考(学生)实验评价(教师)对应后面熟练完成,实验结果正确,手册书写整齐规范基本完成,实验结果部分正确,书写较规范第五周用微课学:硬件系统学习日期: 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一、学习目的:1.掌握计算机系统构成。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
二、微课学习任务:下载到本地或者在线观看【勤学网】中的“硬件系统(一)和硬件系统(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