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参考范文_工作计划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慢性病防治意识,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2. 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管理体系,实现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3. 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工作内容1. 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1)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提高群众对慢性病的认识。
(2)利用媒体、网络、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3)开展慢性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2. 慢性病监测与筛查(1)建立健全慢性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慢性病监测工作。
(2)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筛查,提高早诊率。
(3)对筛查出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及时治疗。
3. 慢性病防治干预(1)实施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2)开展慢性病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4. 慢性病档案管理(1)建立慢性病档案,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变化、治疗情况等。
(2)定期更新慢性病档案,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3)加强档案管理,确保患者隐私。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慢性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慢性病防治队伍的专业素质。
4. 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季度: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治意识。
2. 第二季度:开展慢性病监测与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3. 第三季度:实施慢性病防治干预,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4. 第四季度:总结全年慢性病防治工作,完善工作措施。
慢性病管理实施计划范文(6篇)

慢性病管理实施计划范文为进一步做好慢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进步慢病的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范》结合我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____年慢病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扎实展开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高血压和糖尿病登记建档率达____%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____%以上,控制率____%以上;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并规范展开自我管理活动覆盖率达____%以上;门诊____岁以上救治测血压覆盖率____%,慢病监测报告率达____%以上,纳进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率达____%以上,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覆盖率____%。
(一)高血压工作目标1、发现并登记高血压患者____余名;2、对最少____名以上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其血压控制率≥____%;3、发现并最少登记高危人群____名;4、高危人群每一年最少测血压____次的比例达____%;5、高危人群的干预有记录及效果评价;6、____岁以上居民每一年最少测____次血压的比例达____%;7、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____%。
(二)糖尿病工作目标1、发现并最少登记糖尿病患者____名;2、最少对其中____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达____%;3、发现并登记高危人群____名,每一年最少测____次血糖的比例达____%;4、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____%;5、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6、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____%。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1、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进一步加强门诊____岁以上救治测血压登记制度,门诊测血压覆盖率____%,测血压登记率达____%,测血压信息和慢病患者救治信息利用率____%以上;以社区、村卫生室为单位,完成辖区内慢病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管理、早控制。
慢性病工作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慢性病早诊早治率,降低慢性病死亡率、致残率。
2. 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3. 完善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
4. 提高慢性病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慢性病信息资源共享。
三、工作措施1. 加强慢性病监测与评估(1)完善慢性病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2)对慢性病发病趋势、危险因素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2. 提高慢性病早诊早治率(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
(2)落实慢性病首诊负责制,提高慢性病早诊早治率。
3. 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1)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2)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4. 完善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1)建立健全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实现慢性病管理服务均等化。
(2)加强慢性病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能力。
5. 提高慢性病管理信息化水平(1)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慢性病信息资源共享。
(2)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
6. 加强慢性病管理经费保障(1)加大慢性病防治经费投入,确保慢性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2023年1月-3月):制定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完善慢性病监测体系。
2. 第二阶段(2023年4月-6月):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3. 第三阶段(2023年7月-9月):加强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
4. 第四阶段(2023年10月-12月):总结慢性病管理工作,完善慢性病管理措施。
五、工作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慢性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慢性病管理工作。
2. 完善考核机制,将慢性病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慢病管理个人工作计划

慢病管理个人工作计划慢性病管理个人工作计划1. 目标设定首先,需要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定长期和短期的管理目标。
例如,长期目标可能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短期目标可能是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
2.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摄入盐分、糖分等,增加蔬果摄入量,合理搭配膳食等。
3. 运动计划适当的运动对于慢性病管理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制定每周的运动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4. 用药管理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诊。
在药物管理方面,也要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病情。
5. 情绪管理慢性病的管理过程中,情绪管理也很重要。
患者需要学会放松自己,减轻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阅读、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压力。
6. 定期体检在慢性病管理中,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调整疾病的进展。
7. 借助社会支持慢性病患者可以借助社会支持来更好地管理疾病。
可以加入相关的慢性病管理小组,或者参加相关的健康讲座、培训等活动,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
8. 不良习惯改变患者在慢性病管理中还需要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的摄入等。
这些改变对于疾病的控制非常重要。
以上是一个慢性病管理个人工作计划的范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慢性病管理需要患者与医生、家人、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只有坚持长期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病管理实施计划(5篇)

慢性病管理实施计划一、加强业务培训,强化慢性病防治队伍的建设(1)积极参加县、市组织的慢性病防治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加强我院科室内部学习。
(2)进一步加强我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计划全年培训不少于____次。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要求(一)慢性病管理工作:1、我院必须开展慢性病监测工作,做到门诊日志有记录。
2、对在接诊过程中出现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应及时登记、报告,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本,每月____日前统计F1信息汇总表,并上报县疾控中心。
(二)死因监测工作:我院开展死因网报工作,必须及时向县疾控中心上报纸质死因报告及电子报告卡,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死因报告登记,坚决杜绝死因卡片的漏报,迟报及填写不完整,用语不规范等现象,不断提高报告工作质量,确保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登记和报告工作顺利完成,居民死亡原因推断正确率达____%以上,报告率达____%。
三、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四、强化督导考核,全面推进慢性病工作规范化进行为了保证各项工作任务按期完成,每周要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进度,对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进度缓慢,工作管理不规范,以及死因报告工作中迟报、漏报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改进工作,促进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规范的开展。
慢性病管理实施计划(二)为了落实市、县防病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高血压、结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县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联系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一)、任务目标1.执行____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和血糖。
2.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____%以上,有效随访率达____%。
3.辖区内____岁以上户籍居民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____%,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应达____%以上。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慢性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特制定以下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控制病情。
2、建立完善的慢性病患者档案,实现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3、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4、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慢性病管理的合力。
二、工作内容1、患者筛查与登记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合作,获取慢性病患者的信息,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
组织定期的社区健康体检活动,通过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筛查潜在的慢性病患者。
对筛查出的慢性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基本信息、病史、诊断、治疗方案等。
2、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为每位慢性病患者建立专属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变化、治疗过程、检查结果等。
定期更新健康档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方便查询和统计分析。
3、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和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
制作并发放慢性病防治宣传资料,如小册子、海报、视频等,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知识。
在社区设立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新慢性病防治内容。
4、个性化治疗与管理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建议。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方案。
5、随访与跟踪服务建立定期随访制度,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生活方式等。
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饮食建议、康复训练等服务。
提醒患者按时复诊,督促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6、社区康复与支持建立社区康复小组,组织慢性病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如太极拳、瑜伽、慢跑等。
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服务,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慢性疾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特制定本慢性疾病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2. 加强慢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慢性疾病监测、评估和干预机制。
3. 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4. 加强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三、工作措施1. 慢性疾病监测与评估(1)建立慢性疾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慢性疾病相关数据。
(2)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开展慢性疾病风险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
2. 慢性疾病预防控制(1)加强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行为。
(3)加强慢性疾病早期筛查,提高慢性疾病早诊率和早治率。
(4)落实慢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
3. 慢性疾病患者管理(1)建立慢性疾病患者档案,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
(2)加强慢性疾病患者随访管理,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开展慢性疾病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加强慢性疾病患者心理关怀,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4. 慢性疾病健康教育(1)开展慢性疾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册、海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2)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慢性疾病防治知识。
(3)开展慢性疾病防治志愿者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四、工作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合力。
2. 完善政策法规,为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大投入,确保慢性疾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5.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慢性疾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2020慢病工作计划参考范文4篇

2020慢病工作计划参考范文4篇Reference model for 2020 chronic disease work plan2020慢病工作计划参考范文4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慢病工作计划文档2、篇章2:慢病工作计划文档3、篇章3:慢病工作计划文档4、篇章4:慢病工作计划文档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要怎么制定好慢病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慢病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篇章1:慢病工作计划文档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逐年呈上升趋势,已超过传染病,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切实加强并做好我市慢病防控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和全国慢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各区县要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慢病项目月报工作,对基层上报的报表进行审核,于每月2日前各区县将上一月慢病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市疾控中心。
2、规范做好慢病筛查工作。
各区县要督导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利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2020慢病工作计划免费参考范文

2020慢病工作计划免费参考范文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慢病工作计划免费参考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慢病工作计划篇一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逐年呈上升趋势,已超过传染病,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切实加强并做好我市慢病防控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 版)和全国慢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各区县要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慢病项目月报工作,对基层上报的报表进行审核,于每月2日前各区县将上一月慢病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市疾控中心。
2、规范做好慢病筛查工作。
各区县要督导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利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主动开展各项干预服务工作。
加强慢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定期监测危险因素水平,高危人群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每年检测空腹血糖1次,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指导,不断调整干预强度,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乡镇随访管理,每年定期随访行为干预和治疗指导不少于4次,以提高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80%,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25%,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
完成20XX年卫生局下达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指标数。
4、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
区县要加强慢病防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的健康主题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意识。
5、扎实做好评估诊断工作。
慢病的规范管理及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范管理及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率,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2. 加强慢性病监测,提高慢性病早期发现率。
3. 完善慢性病诊疗体系,提高慢性病治疗率和控制率。
4. 加强慢性病康复和护理,降低慢性病致残率和致死率。
三、工作内容1. 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1)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2)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组织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2. 慢性病监测(1)建立健全慢性病监测网络,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进行监测。
(2)开展慢性病筛查,提高慢性病早期发现率。
(3)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慢性病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3. 慢性病诊疗(1)完善慢性病诊疗体系,提高慢性病诊疗水平。
(2)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诊疗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诊疗水平。
(3)推广慢性病分级诊疗制度,合理分流慢性病患者。
4. 慢性病康复和护理(1)加强慢性病康复和护理培训,提高康复和护理水平。
(2)开展慢性病康复和护理服务,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建立慢性病康复和护理信息平台,实现康复和护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工作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计划顺利实施。
2. 加大投入,保障工作计划所需经费。
3. 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计划取得实效。
4.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慢性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2. 第二阶段(4-6个月):加强慢性病监测,提高慢性病早期发现率。
3. 第三阶段(7-9个月):完善慢性病诊疗体系,提高慢性病治疗率和控制率。
2020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精品】

2020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精选4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方法。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 2020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工作目标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基层高血压患者管理卡》。
慢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6篇)

慢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指导,对____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制。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接诊制度,对辖区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高血压患者每____月随访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季度随访一次,随访工作必须落到实处。
正确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____%以上,控制率达____%以上。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____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我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我镇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5、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1、建立我镇居民健康档案,我镇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____%;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我镇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利用建立我镇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卫生院的门诊、卫生院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____年版基本公共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我镇高血压患者管理卡》。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模板

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根据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慢性病防治意识,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使广大居民充分了解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
2. 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管理体系,实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3. 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4. 完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提高慢性病诊疗水平。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活动(1)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知。
(2)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普及慢性病防治常识。
2. 建立慢性病防治管理体系(1)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2)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3)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3. 开展慢性病筛查与早期发现(1)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
(2)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4. 加强慢性病诊疗与康复(1)提高慢性病诊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加强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加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1)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2)加强慢性病防治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投入,确保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工作成效。
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参与慢性病防治的积极性。
五、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年:完成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管理体系。
2. 第二年:加强慢性病筛查与早期发现,提高慢性病诊疗水平。
3. 第三年:完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
4. 第四年: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慢性病防治工作。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12篇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12篇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1一、工作目标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制。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接诊制度,对辖区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高血压患者每3月随访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季度随访一次,随访工作必须落到实处。
正确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30%以上,控制率达60%以上。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社区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40%;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利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9篇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9篇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1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我院综合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
根据上级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登记,针对重性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分管副院长分管此项工作,医教科具体负责实施,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初筛工作,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住院病人入院宣教,普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4、创建无烟医院,无烟病房,按照我院控烟工作制度及奖惩方案执行,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及病区设置控烟督导员,对进入我院公共场所的人员进行控烟宣传,对吸烟人员进行劝导,各科室建立控烟督导登记本,有记录可查。
5、对我院健康食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职工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训,对职工发放控盐、控油壶,每年举行全院职工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竟赛,有记录可查。
二、疾病监测工作目标对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病人进行登记,对死亡病人进行死因监测并登记上报金山社区疾妇站,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对达到诊断标准高血压病人进行登记并上报金山疾妇站进行相应管理。
三、实施计划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检出:利用患者就诊、健康体检、门诊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慢病个人工作计划书模板

慢病个人工作计划书模板一、简介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难以根治的一类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与急性疾病相比,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由于其特点,患者需要制定个人工作计划,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本文将分析慢性病的特点和治疗原则,并提出个人慢病管理工作计划。
二、慢性病的特点1. 病程长:慢性病往往伴随患者终身,需要长期稳定的治疗。
2. 多因素影响: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3. 慢性并发症:慢性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高血压患者可导致脑卒中、心脏病等。
4. 自我管理:慢性病患者需要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进行规范治疗。
三、慢性病的治疗原则1. 综合治疗: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 自我管理:培养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参与治疗。
3.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个人慢病管理工作计划1. 健康教育目标: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技能。
具体步骤:通过医生指导,学习慢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学习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改变;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等。
2. 用药管理目标: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滥用和过量服用。
具体步骤: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擅自增减药量和更换药物;定期检查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生活方式管理目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加重。
具体步骤: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盐、油、糖的摄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
4. 定期随访目标:定期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具体步骤: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根据医生的治疗建议,及时进行调整。
五、评估效果1. 依据治疗效果,定期评估个人慢病管理工作计划的效果。
2.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个人慢病管理工作计划,不断优化治疗方案。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慢性病已成为当前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慢性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特制定以下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随访。
2、增强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3、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病致残、致死的情况。
4、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提高医疗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内容(一)患者筛查与登记1、与社区合作,通过定期的健康体检、义诊等活动,对居民进行慢性病筛查。
2、对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方案、随访记录等。
(二)健康教育与宣传1、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和居民的健康意识。
2、制作并发放慢性病防治宣传手册,内容涵盖疾病的症状、危害、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3、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发布慢性病防治的相关信息。
(三)随访管理1、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内容和方式。
2、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评估治疗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3、采用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和门诊随访等多种方式,确保随访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治疗管理1、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2、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和误用。
3、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进行会诊和转诊。
(五)康复指导1、为患者提供康复咨询和指导,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方面。
2、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3、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1、建立慢性病管理数据库,及时录入患者的信息和随访数据,实现信息化管理。
2、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024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1、摸清辖区内居民总户数和总人口数。
2、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____年建档率____%的基础上,今年要求完成____%,力争____%。
3、通过建档,掌握0~____个月儿童、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以及____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并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4、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二、____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摸清辖区内____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各卫生所要登记、造册、保留基数并上报卫生院汇总。
2、为____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做好记录。
3、为____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血糖化验,并做好记录。
4、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开展村建档率达到____%以上,力争____%,并达到规范化管理。
二、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1、建立____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筛查和发现高血压病人,要求____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比例达到____%以上。
2、建立____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____%以上,力争____%。
3、对____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认真学习服务规范,掌握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等健康知识,合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6、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三、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1、摸清和掌握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数。
2、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并上报、汇总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____%以上,力争____%。
3、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一般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2020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20xx年是我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开头年,任重道远,慢性病防治重心在社区,社区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以“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根据慢性病防治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落实管理工作制度,将慢病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2、加大社区医务人员慢病防治知识培训;3、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早诊率和早治率;4、加强随访管理,提高管理率,使规范管理率大于等于80%;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使控制率大于等于50%,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6、做好各种活动记录和归档情况,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高危人群干预慢性病筛查。
二、实施计划建立慢病格化管理系统和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机制。
(一)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1、检出:利用建档、体检、诊疗、社区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诊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圧、糖尿病患者;2、登记:将检出的患者建管理卡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化管理;3、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患者详细搜集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登记。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基层使用规范》中规定情形时及时转诊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社区中心继续治疗、随访。
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术支持。
(二)健康指导和干预:1、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予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血压、血糖;2、在社区定期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3、在社区开展测血压、血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参考范文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现如今呈快速上升趋势,那么如何制定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呢?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慢性病管理个人工作计划安排,欢迎阅读。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篇一一、工作目标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1 / 17二、建档工作目标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基层高血压患者管理卡》。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
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随访。
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2 / 17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卡》。
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和随访。
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1、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基层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根据基层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层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基层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3 / 171、在我院及村卫生室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每2月更换1次内容,制作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居委会、医疗站点等发放给基层人群。
2、在辖区每月举办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3、在辖区各村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四、培训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村卫生室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五、评估1、过程评估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六、督导和考核1、我院负责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站)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4 / 17时反馈到被检单位,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2、各村卫生室(站)要制定内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等规章制度,加强自我检查。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篇二为建立健全符合我镇社会发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对城乡居民的慢性病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暴露,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贯彻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1、摸清辖区内居民总户数和总人口数。
2、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20XX年建档率30%的基础上,今年要求完成80%,力争100%。
3、通过建档,掌握0~36个月儿童、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并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4、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摸清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各卫生所要登记、造册、保留基数并上报卫生院汇总。
2、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做好记录。
3、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血糖化验,并做好记录。
5 / 174、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开展村建档率达到95%以上,力争100%,并达到规范化管理。
二、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1、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筛查和发现高血压病人,要求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比例达到95%以上。
2、建立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认真学习服务规范,掌握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等健康知识,合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6、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三、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1、摸清和掌握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数。
2、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并上报、汇总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6 / 174、对于一般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四、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1、摸清和掌握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基数,并登记造册上报汇总。
2、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开展村建档率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一般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篇三 20XX年是我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开头年,任重道远,慢性病防治重心在社区,社区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以“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根据慢性病防治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落实管理工作制度,将慢病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2.加大社区医务人员慢病防治知识培训;7 / 173.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早诊率和早治率;4.加强随访管理,提高管理率,使规范管理率大于等于80%;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使控制率大于等于50%,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6.做好各种活动记录和归档情况,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高危人群干预慢性病筛查。
二.实施计划建立慢病网格化管理系统和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机制。
(一).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1.检出:利用建档、体检、诊疗、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诊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圧、糖尿病患者;2.登记:将检出的患者建管理卡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化管理;3、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患者详细搜集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登记。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基层使用规范》中规定情形时及时转诊上级综8 / 17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社区中心继续治疗、随访。
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术支持。
(二).健康指导和干预:1.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予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血压、血糖;2.在社区定期举办高血压、糖尿病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3.在社区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
三.督导与考核:1.各团队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和建档合格率;2.各团队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3.各团队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4.社区医务人员对慢性病管理规范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5.社区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工作制度(什么制度?)和实施情况;7.各种活动的记录和归档情况。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篇四一、工作目标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9 / 17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