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地形 气候
中国的地理分区和主要地形
![中国的地理分区和主要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51c5e6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e.png)
中国的地理分 区和主要地形
汇报人:XX
目 录
壹
中国的地理分 区
贰
主要地形
叁
地形地貌对经 济的影响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分区
东部季风区
范围:中国东部地区,主要包 括平原、低山丘陵和盆地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地形地貌:以平原、低山丘陵 和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河流 密布
地理分区特点
东中西三大地带: 经济、文化、生 态差异显著
自然地理分区: 按照自然地理特 征划分的区域
人文地理分区: 按照人文特征划 分的区域
行政地理分区: 按照行政区划划 分的区域
第二章
主要地形
山地
定义:高度大于2000米,相对高差 在1000米以上的高地
主要分布地区:青藏高原、黄土高 原、四川盆地等
南方温带湿润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等地,以丘陵、平原为 主,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西南亚热带湿润区: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以山地、丘陵为 主,气候湿热,降水丰富。
青藏高寒区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青海、西藏两省区 气候特点:高寒缺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主要地形:高原、山脉、冰川、湖泊等 人口分布:人口稀疏,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
特点:丘陵地区 地势起伏和缓, 坡度平缓,相对 高度较小
分布:丘陵主要 分布在中国的东 部地区,如江南 丘陵、两广丘陵 等
形成原因:丘陵 的形成主要是由 于地壳运动和外 力作用,如风化、 侵蚀等
第三章
地形地貌对经济 的影响
农业发展
地形地貌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农业产量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9dbbe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d.png)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摘要: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二、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三、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四、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五、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六、华东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七、华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正文: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以北,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4.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南部,长江以南,包括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多样,有丘陵、盆地、高原等,长江、珠江、闽江等河流流经。
3.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4.人文特点:江南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注重饮食、民俗等传统。
3.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有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
4.人文特点:多元文化交融,草原文化、丝路文化等,民族风情浓郁。
4.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高寒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4.人文特点:藏传佛教文化,民族风情浓厚。
5.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有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脉。
中国的地理特点
![中国的地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99c8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b.png)
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地形、气候、水系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
地理特点一:地形中国的地形十分复杂多样,总体可分为东部平原、西部高原和南部高山地带。
东部平原广袤辽阔,既有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也有辽河平原等;西部高原则包括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地势较为崎岖;南部高山地带则以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岭为代表,有着雄伟的山峰和深邃的峡谷。
地理特点二:气候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北方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南方则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多雨,冬季湿润。
西部地区由于高原和山脉的存在,气候则是以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为主,温差较大。
地理特点三:水系中国的水系非常发达,主要由长江、黄河、松花江等众多大中型河流组成。
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功能。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它为中国南北交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丰富了中国的水系。
地理特点四:自然灾害中国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生成区,经常受到地震、台风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困扰。
地震活动频繁,尤其是四川、青海和云南等地。
台风季节一般在夏秋之交,东南沿海地区频繁受到台风的袭击。
洪涝也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气候多变,有时会导致严重的洪水灾害。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特点多种多样,既有广袤的平原和高原,也有险峻的山脉和深邃的峡谷。
气候上分布着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水系发达,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这一切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不仅影响着中国的自然环境,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特点
![中国地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35bb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d.png)
中国地理特点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从众多方面探讨中国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地利用和自然资源等。
1. 地形特点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海洋等。
中国西部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南部有南岭和云贵高原,东部则是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的平原地带。
这些地形特点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生态环境。
2.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涵盖了大陆性、季风性、地中海性和亚热带等类型。
北方的气候干燥,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南方的气候湿润,四季如春。
西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而西北地区则干旱寒冷。
这种气候多样性对农业、旅游业和居民生活等都有深刻影响。
3. 水文特点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多个大型湖泊如鄱阳湖、酒泉湖等,以及广袤的海洋面积。
这些水文特点不仅提供了重要的灌溉和供水资源,也对中国的水产养殖和航运业有重要意义。
4. 土地利用中国的土地利用结构丰富多样。
东部沿海地区主要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西部地区则以畜牧、林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
土地利用的合理安排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5. 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等。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这些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中国国内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中国地理特点丰富多样,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机遇。
然而,也面临着土地利用不合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因此,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应继续努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分区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e6fe6a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8.png)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气候分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这些地理和气候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本文将讨论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分区,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东部沿海平原、华北平原、西南丘陵和盆地、青藏高原、华南丘陵和岛屿、以及西北高原和盆地。
1. 东部沿海平原东部沿海平原是中国最广阔的地理板块之一,涵盖了大部分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这个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因此,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同时也是人口最为密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2.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北临黄河,南界太行山。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土地沙化等问题,这个地区在近年来面临一系列的环境挑战。
3. 西南丘陵和盆地西南丘陵和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贵高原、川西高原和西南盆地等地貌。
这里的山峰起伏,河流纵横,地势较为复杂。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为困难,但也因为山水秀丽而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
4.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的最大高原。
这个地区分布有大量的高山、高原和湖泊,其中包括中国最长的江河长江和黄河。
青藏高原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并且这里储存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锡、锌等。
5. 华南丘陵和岛屿华南丘陵和岛屿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
这里地势较为起伏,以山地和岛屿为主,气候湿润,植被繁茂。
这个地区农业发展较为便利,同时也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和地产开发地区。
6. 西北高原和盆地西北高原和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等省份。
中国地理类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类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11857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3.png)
中国地理类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类知识大全包括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水系湖泊、山脉平原、地理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中国地理类知识大全的内容:
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经73°33′25″至135°05′11″,
北纬3°51′25″至53°33′47″之间。
2. 地形地势: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平原为主,主要的地形有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等。
3. 气候条件:中国属于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多样化,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大陆性气候等。
4. 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土、水力资源、农田资源等。
5. 水系湖泊:中国拥有丰富的水系和湖泊,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著名的湖泊有鄱阳湖、太湖、洞庭湖、青海湖等。
6. 山脉平原:中国山脉众多,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巴颜喀拉山等,平原地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
7. 地理特点:中国地理特点鲜明,东西长,南北窄,地势逐步升高,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呈阶梯状递增,地形起伏多样,有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
以上是中国地理类知识大全的基本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a5c6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b.png)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1. 介绍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地理广阔,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本文将概述中国地理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地势地貌、气候、河流湖泊、山脉和人口分布等内容。
2. 地势地貌中国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多样。
主要的地形特征包括:•平原:中国北方有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高原:中国西南地区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疏,但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
•山脉:中国境内有多个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于中国的水资源和地理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3. 气候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涵盖了从寒冷的北方到炎热的南方的各种类型。
主要的气候带包括:•寒冷气候带:位于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温带气候带:包括中国东部和大部分北部地区。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气候带:位于中国南方,包括华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4.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区。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上。
青海湖周围景色优美,是旅游胜地之一。
•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
太湖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旅游胜地。
5. 山脉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山脉,其中一些对中国的地理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界。
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吸引了许多登山爱好者。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水源之一。
山脉上的冰川是中国珍稀的自然资源。
•秦岭山脉: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自然屏障。
中国地理 知识点
![中国地理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809c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8.png)
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指中国国土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
中国地理辽阔多样,包括了广袤的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下面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等方面介绍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濒临西太平洋,东临黄海和东海。
位于北纬18°10′~53°33′,东经73°33′~135°05′之间。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的1/3,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东西跨度约约5500多公里,南北跨度约约5000多公里,跨越东、中、西三个时区。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从东向西,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平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南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
东部沿海平原是中国最主要的平原地带,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则是中国两大重要平原。
西南高原是中国的第三大高原,包括了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主要的水源地。
西北地区则是中国的沙漠和戈壁地带。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从寒冷的北部到温暖的南部,从湿润的东部到干燥的西部,各地气候差异较大。
总体上可以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等几种类型。
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冬季较长;西南地区气候温和多雨;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尘暴较多。
四、水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
中国的主要江河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素有“中华母亲”之称。
中国的湖泊众多,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面积约为4400多平方公里。
五、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铁矿石、锌矿石等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发电国家之一。
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7921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d.png)
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拥有多样化地理和气候的国家。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从东北平原到南方山区,中国大地上的自然风光各异。
秀美的山川、壮观的大江大河、广袤的戈壁滩和浩瀚的海洋都赋予了中国自然的神韵和魅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探讨中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第一部分: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位于东亚大陆的东部,是世界第三大的国家,全境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势复杂,东部沿海为平原和丘陵地带,中部为丘陵和山地,西部为高原和山脉,如青藏高原和阿尔金山等。
中国广阔的陆地辐射出多个区域性特征。
1.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东和北京等省份。
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2.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份,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气候湿润,风景多样,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地区。
3. 西部高原区中国的西部高原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省份,这里地势高峻,寒冷干旱,但是也有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4. 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省份,沿海地带景色优美,经济发达,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门户。
第二部分: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属于亚洲季风区,气候复杂,分为寒冷干旱地区和温暖湿润地区。
在不同的地区,气温、降雨和气候特点有着显著的差别。
1. 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气候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气候属于寒冷干旱型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较短,降雨较少,但是也有宝贵的草原资源和茂密的森林。
2. 华北和华东地区的气候广大的华北和华东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较冷,夏季较热,雨水充沛,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水果。
3. 西南地区的气候西南地区是中国气候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山区里气候梯度很宽,常见的有高原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这里拥有旖旎的山川和奇特的地貌,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4. 华南和台湾地区的气候华南和台湾地区是中国最为温暖湿润的区域,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温暖湿润,水果之乡,经济发达。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e989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c.png)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经度位置:中国东西跨经度较大,东临太平洋,西至帕米尔高原,西北达额尔齐斯河上游,西南至雅鲁藏布江以西。
二、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中国地形包括高山、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五种类型,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三、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多样:中国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垂直气候等。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3.雨热同期:中国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4.降水空间差异大:中国降水空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导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5.干湿差异显著:中国分布着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干湿差异显著。
四、主要自然地理现象和问题1.自然灾害: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如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环境保护:中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3.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需要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
4.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地理区域与地理界线1.地理区域: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地理界线:中国地理界线主要有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
中国的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理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bbdf8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2.png)
中国的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理条件非常丰富多样,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多样化的地貌特征。
以下是中国的一些主要地理条件:
1. 面积广大: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广袤的平原、高山、河流和湖泊。
2. 地形多样: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盆地、戈壁和沙漠等。
西部地区主要由高山和高原组成,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东部地区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 气候多样:中国的气候也非常多样,从寒冷的北方大陆性气候到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气候类型。
这导致中国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上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挑战。
4. 河流系统:中国拥有众多重要的河流系统,其中长江和黄河是最著名的两大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流经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
发源地之一。
5. 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元素、金属矿产和水力资源等。
这些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中国的地理条件多样且富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国家。
中国地理概述:国土面积、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介绍PPT
![中国地理概述:国土面积、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ed52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b.png)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的主要特点
01
• 为河流发源地,提供丰富的水资 源 • 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珍稀 动植物
山地:海 拔较高, 地势险峻, 气候多样
03
• 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种植多 种作物 • 交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
平原:地 势平坦,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高原:海 拔较高, 气候寒冷, 植被稀少
盆地:地 势较低, 气候温暖 湿润,水 资源丰富
02
• 为河流发源地,提供丰富的水资 源 • 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湖、 稀土等
04
• 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种植多 种作物 • 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 天然气等
中国著名山脉、河流、湖泊概述
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 大兴安岭等
河流:如长江、黄河、 珠江等
中国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水资源:丰富,总量28000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
• 地下水:占水资源总量的82% • 河流:占水资源总量的18% • 湖泊:占水资源总量的%
水资源利用现状:
• 灌溉: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占总用水量的60% • 工业:占总用水量的25% • 生活:占总用水量的15% • 生态:占总用水量的5%
中国行政区划及主要城市
全国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 别行政区
拥有1300多个城市,其中4个一线城市、 15个二线城市
• 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 • 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 • 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自治区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
中国主要气候灾害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 加强气象预报,提前预警 • 建立防洪、抗旱工程,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 加强台风、寒潮防御,减少灾害损失
中国地形气候生活特色
![中国地形气候生活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b98fcd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d.png)
02
中国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是中国最为显著的气候特征之一,主要分布在东部 和南部地区。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炎热潮湿 ,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特点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 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季风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洪涝、干旱 等自然灾害。因此,在中国,季风气候区域的农业生产和水 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原。
生态多样
山地高原生态环境多样, 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 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
生态屏障。
资源丰富
山地高原地区蕴藏着丰 富的矿产、水能等资源,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平原盆地
人口密集
中国平原盆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 积的12%,主要包括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地势平坦
平原盆地地势平坦,海拔较低 ,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05
中国地理的多样性和保 护
地理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
地理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各种地形、 气候和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地球 的生态平衡。
资源丰富
地理多样性意味着资源的丰富,包括森林、矿产、 水资源等,这些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
文化多样
地理多样性也孕育了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地 区有着独特的民俗、语言、艺术等,丰富了 人类的文明。
经济发展
平原盆地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 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口密集的 地区。
文化交流
平原盆地地区也是文化交流的 重要地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
化遗产。
丘陵
分布广泛
丘陵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之一,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
地势起伏
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一般在 200-500米之间。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5d0dd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8.png)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中国地理环境特征中国地理环境是一个多样而辽阔的地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形和地势中国地势起伏较大,主要由山脉和高原构成。
中国东部有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经过长期的淤积形成了广阔的平原。
在西部,有雪山、高原、戈壁等地理特征,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中国还有一些著名的高山,例如珠穆朗玛峰、贡嘎山和华山等。
二、气候和季风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北方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暖潮湿。
中国夏季受到南亚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降雨丰富;冬季受到西伯利亚季风的吹拂,气温较低。
中国的气候差异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多样的景观和生态系统。
三、水系和湖泊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如鄱阳湖、太湖和青海湖等。
四、地理区域特色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其形成了多个地理区域。
例如,中国南方被山脉环绕,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发展;中国西部地区高山峻岭,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国东北地区是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流域,冰雪严寒,有着独特的北方风情。
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矿、铁矿、石油、天然气等。
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壤退化和空气污染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总结: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多样而独特,为中国的发展和文化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对于保护和利用中国的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地理环境 介绍
![中国的地理环境 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443e0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9.png)
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地形。
以下是对中国地理环境的简要介绍: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种多样,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
在这些山脉之间分布着众多的高原、盆地和丘陵。
中国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但南北地区气候差异较大。
中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各地的干湿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水文特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中国湖泊众多,其中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土壤类型:中国土壤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红壤、黄壤、棕壤、褐土、黑土等。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特点也有很大差异。
植被分布:中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方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
总之,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c678b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5.png)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面积、地形和气候等方面对中国的地理概况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
东临黄海、东海,西临渤海。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亚洲和太平洋两大洲的桥梁,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面积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这个庞大的领土横跨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10′到53°33′,东西横跨50个经度带,南北纵向跨度横超30个纬度带。
三、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地貌类型。
西部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高的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和西南高原;中部则主要为山地,有五岳之称的华山、黄山、峨眉山等;东部为丘陵和盆地,如华北平原、松嫩平原;沿海地区则主要是低矮平原,如松花江-辽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四、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可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个气候带。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冬季则严寒漫长;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其他地区如西南地区有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西北地区则以干旱的草原气候为主。
五、水系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长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和航运通道。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此外,中国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如长白山天池、西湖、洞庭湖等。
六、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生物资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中国还拥有众多的森林资源和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中国地理概况就是如此,这个东方古国拥有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条件。
地理认识中国地
![地理认识中国地](https://img.taocdn.com/s3/m/8221ca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c.png)
地理认识中国地中国地处东亚,处于北纬18°10′至53°23′,东经73°40′至135°05′之间,东西宽度约约5550公里,南北长度约约5000公里,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中国地理辽阔,地域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景观。
本文将从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地形地势等方面介绍中国的地理情况。
一、地理特征中国地理特征包括陆地形状、气候以及地质构造等方面。
1. 陆地形状中国地势复杂多样,形状呈倒三角形,从东向西逐渐变窄。
东部沿海地区为低平,西部有大量高山和高原,其中包括世界知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西南部是高原和盆地的集聚区,如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长江、黄河、珠江等为最重要的水系。
2. 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气温适宜,适合农业发展。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干燥,适合畜牧业发展。
西部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山地和高原气候条件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保护。
3. 地质构造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因此地震活动频繁。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交汇处,地质复杂,地震、火山和地壳运动频繁。
二、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业资源等。
1. 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煤炭、铁矿石和石油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稀土则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
2. 水资源中国境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大江大河为中国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中国重要的水运通道。
中国还拥有大量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3. 农业资源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油料作物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
中国的农业发展侧重于粮食生产,以保障人民的口粮需求。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22aa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2.png)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为什么我国冬季风影响 范围比夏季风要大?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 风力大。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风顺势 低气压 而下。
低气压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2、季风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 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多样的地形为农林牧副 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导致耕地资源 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山区面积广大,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一、地形概况
评价中国地形?
1.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水汽输入(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水运沟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 内地的经济联系) 水能丰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 不利航运) 2.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 有利影响: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影响: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困难;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 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天府之国”。
五、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 平原和辽河平原。
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50米 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海拔在10 米以下,有“水乡” 之称;
(3)三大平原
五、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 是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平原(200米以下), 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 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
二、降水特征
空间分布: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为什么? 夏季风的影响程度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降水特征
时间分布 •季节变化 夏秋多雨, 冬春少雨 •年际变化大 (南方比北方小)
五月
六月
七、八月
九月
二、降水特征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 •4、5月——南部沿海(华北春旱) •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7、8月——华北、东北(长江中下 • 游伏旱) •9月——南移至长江以南 •10月底全国雨季结束 观察雨带推移的特点? •慢进快退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准噶尔盆地
面积第二大,西部有
缺口,降水稍多于塔
里木盆地;北部有一 条外流河,多为固定 沙丘,边缘有绿洲。
四、四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盆地, 大部分为沙漠、戈壁, 东部多沼泽、盐湖。 有“聚宝盆”之称, 石油、有色金属矿、 盐矿资源丰富。
四、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
也称“紫色盆地”, 最湿润的外流盆地, 内部多低山、丘陵, 西北部有成都平原; 土壤肥沃,水热丰富,
一、气温特征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寒温带 ≥10℃积温: <1600℃ 分布: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作物: 春麦、马铃薯等
一、气温特征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 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 肥或油菜。据此回答1—2题。 1.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 ) A.无霜期分别约为150天、180天 B.≥10℃积温分别在3400℃、4500℃以上 C.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 D.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2.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A.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B.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C.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D.渭河平原,江汉平原
地势特征
海拔1000~ 太行山
2000米,
由三大盆地、 三大高原组 成。
巫山 雪峰山
一、地形概况
东北平原
地势特征
海拔500米以
下,由三大平 原、三大丘陵 组成。
华北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一、地形概况
沿海大陆架 是大陆向海 洋的自然延 伸部分。
渤海全部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四、特殊的天气现象
1、寒潮
一天内降温达到10℃以上, 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
时间:秋末、冬季、初春 来源:西伯利亚、蒙古 影响范围:除西藏、云贵地区之外的大部分地区 带来的影响: 严寒、大风、霜冻,春季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四、特殊的天气现象
2、台风
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 “台风”; 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
三、四大高原
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南到秦岭、 北至古长城;包括山西的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特征 •千沟万壑、支离 破碎(流水侵蚀)
•世界上黄土分布 最深、广的地区
三、四大高原
西起横断山脉、东至雪峰山、四川盆地以南; 包括云南东部和贵州大部。 特征 •地面崎岖,有许 多“坝子”(山 间小盆地),
一、气温特征
为什么?
•纬度因素:北方纬度 高,太阳高度角比南 方小, 且日照时间 比南方短。 •近冬季风源地: 加剧寒冷。
北方寒冷,南方较温暖,南北温差大
一、气温特征
0℃等温线
①秦岭淮河一线 ②南北方分界线
北方寒冷,南方较温暖,南北温差大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④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⑤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二、降水特征
降水类型 华南 (锋面雨、 台风雨、对流雨),
五月
六月
(锋面雨、 江淮 台风雨)
七、八月
九月
华北、东北 (锋面雨)
二、降水特征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降水量>蒸发量: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区 降水量<蒸发量: ③半干旱区 ④干旱地区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二、降水特征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④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⑤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岭——淮河
内蒙古高原
地势坦荡; 沙漠广布。
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 支离破碎。
青藏高原
多雪山冰川, 雪峰连绵
生长期——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
积温——生长期内的日均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
一、气温特征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热带 ≥10℃积温: >8000℃ 生长期:365天 分布: 海南全省,滇、粤、台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耕作制度: 农作物: 水稻、甘蔗、天然橡胶
一、气温特征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亚热带 ≥10℃积温: 4500—8000℃ 分布: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农作物: 水稻、冬麦、棉花、油菜
塔里木盆地
内部平坦, 沙漠广布。
内部有戈壁沙漠;西部 有山口,降水稍多;
四川盆地
紫色土
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
(2)四大盆地
四、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是我国海拔最低点
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
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 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 河,封闭严密、干燥, 边缘有绿洲
四、四大盆地
1、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 燥 西北风(偏北风)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评价?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特别 是水稻的生长 不利: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易出现洪涝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风影响大的区域——季风区
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一、气温特征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一、气温特征
为什么? 太阳直射北半球,
•正午太阳高度北方<南方 •日照时间北方>南方 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一、气温特征
思考冬夏季我国等温线分布特点?
冬季等温线稠密,夏季等温线稀疏
一、气温特征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活动积温——农作物能够生长的气温,大约是15°C左右
阿尔泰山
天山山脉
大 兴 安 岭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太 行 山 脉
长 白 山 脉
秦岭
喜马拉雅山脉 横 断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南岭 山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中国山脉的界线作用
①地形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②地形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势西高东低;
•多石灰岩,有典 型的喀斯特地貌;
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图,回答:
图乙 图甲 (1)图甲为我国的 云贵高原 地形区,中间空白区域的 地形为 地势较低的丘(山)间小盆地(小谷地) 。 (2)图乙为我国的 黄土高原 地形区,空白区域的地 形为 。 地势较高的平坦广阔的高原面
四、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
(1)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 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115°E,41°N 。 作者北顾的是 内蒙古 高原的深秋景色。(8分)
(2)描述图中 10℃等温线的走 向,并说明其原 因。(l6分)
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4分)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4分), 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 (黄土高原东缘)影响(4分)呈东北—西南走向。 (4分)
二、中国主要地形区
1、主要山脉
——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东:台湾山脉; 中:长白山—武夷山;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