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教学大纲2015.10.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师范专科地理教育基础理论专业必修课程
《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83-004-004
适用专业:三年制地理教育
开设学期:第3学期
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讲授学时58 ,讨论、习题学时4,实践学时4)
编制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理科组
编制人谢红虹
编制时间:2015年10月30日
一、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土壤地理学》是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即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土壤与环境之间的这一特殊矛盾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展、分异和分布规律,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而是一门综合性和生产性很强的科学。
课程的目标主要有:①建立完整的土壤地理学理论体系,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土壤圈的概念、土壤的肥力及其生态环境功能;②使学生能够将土壤地理发生学理论与自然地理学、资源环境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的知识体系:③使学生了解中国土壤分类、国际主要土壤分类体系和土壤空间分异规律;④掌握土壤地理调查、土壤样品化验分析的基本方法、土壤遥感解译方法和STONE,并能够将GIS、GPS和RS的最新成果及时运用到土壤地理教学与研究工作之中;⑤使学生掌握土壤质量的概念,了解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退化机理与防治对策,形成以节约土壤资源、保持生态环境为特色的持续资源利用观和科学发展观。
《土壤地理学》的总任务是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的生态平衡,恢复和重建良好的土壤生态系统。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岩石、矿物和母质的基本知识,掌握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土壤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初步解释一些相关问题;初步掌握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土壤分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我省和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分布、性质及其改良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土壤性质与作物生产的关系;利用遥感分析软件,分析土壤利用变化趋势,为土地管理、土地利用改良提供知识贮备。同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加强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训练,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对土壤认识的历史;掌握土壤的概念、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剖析。
(二)教学内容
1.1土壤的基本概念(1学时)
1.1.1土壤定义
1.1.2土壤的形成与演化
1.1.3土壤剖析
1.2土壤圈与全球变化
1.2.1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学)
1.2.2土壤圈和陆地生态系统
1.2.3土壤圈中的环境记录
1.3土壤圈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1学时)
1.3.1土壤肥力
1.3.2土壤自净能力
1.4土壤地理学简介(1学时)
1.4.1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4.2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4.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5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简史(1学时)
1.5.1西欧土壤地理学派的发展
1.5.2俄国土壤地理学派的发展
1.5.3美国土壤诊断学派的发展
1.5.4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发展
1.5.5土壤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土壤概念及其根本属性
难点: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共1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土壤矿物的类型,黏土矿物的分布规律,土壤圈物质循环;掌握土壤质地的概念及其划分,土壤有机质的种类及其转化,土壤固相组成的物理诊断特性,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
(二)教学内容
2.1土壤矿物(4学时)
2.1.1原生矿物
2.1.2土壤矿物形成与转化
2.1.3土壤次生矿物
2.1.4土壤质地
2.2土壤有机质(2学时)
2.2.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2.2.2土壤生态系统及其有机质转化
2.2.3土壤圈物质循环
2.3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4学时)
2.3.1土壤结构
2.3.2土壤物理特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
2.土壤质地的概念及其划分
3.有机质的种类及其转化
难点:1.黏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2.土壤圈物质循环
第三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土壤空气来源、组成及其交换过程,土壤热量来源、土壤热学性质;掌握土壤水类型、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有效含水量、土壤温度状况和水分状况,土壤胶体的结构及其性质,土壤酸碱性及其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掌握土壤肥力系统与土壤的生态环境功能。
(二)教学内容
3.1土壤空气及其运动(2学时)
3.1.1土壤空气的来源和组成
3.1.2土壤气体交换过程
3.2土壤热量状况
3.2.1土壤热量状况
3.2.2土壤-植物-大气界面能量平衡
3.3土壤水分及其特性(2学时)
3.3.1土壤水分平衡与全球水循环
3.3.2土壤水类型
3.3.3土水势
3.3.4土壤水分状况
3.4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2学时)
3.4.1土壤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3.4.2土壤胶体
3.4.3土壤溶液
3.5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功能(2学时)
3.5.1土壤肥力的系统分析
3.5.2土壤调节水体和溶质流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