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十章 水资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由目前的14%提高到26%。 • 要在大江大河整治过程中大力增建蓄水工程,特别要有计划地增建若干大中型骨干工程。
2.有计划地进行跨流域调水,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资源地区分 布的不均衡性
3.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质污染,保 护水源。
A 跨流域调水问题
水资源总量不少,人均占有低
目前已达年抽江水33亿m3,计划年调水153亿m3
东线工程除调水北送任务外,兼有航运、防洪、除涝等综合效益。
东线工程全线最高处东平湖的蓄水位高于长江水位约40m;黄河以南总扬程约65m。黄河以北可自流到天津。 东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解决苏北、山东东部和河北东南部农业以及津浦铁路沿线和 山东半岛的城市缺水。
• 这个设想全部实现,则连同现在已建、在建的水电工程一起,全国 大中型水电站可达1910余座,水能利用率可达90%以上(目前仅达6 %左右)。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也是 极端不平衡的
从流域来看,以长江流域最为丰富(理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39.6%),可 开发量占全国53.4%。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黄河和珠江。全国水 能最丰富的河段都在河流中、上游。
1.进一步发展水利建设,治理江河湖泊,主要治理好东部地区的七 大江河,进一步兴建具有良好调蓄功能的骨干水利工程,增加蓄水、 提水和引水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 水产养殖的综合效益,以克服水资源时程分配的不均衡性,提高水 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 根据2000年需水预测,水利工程设施供水量由80年代的4735.23亿m3 ,提高到7096.19亿m3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就必须由目前的16.8%提高到23.24%,其中河川径流资源和开发利用率,
• 一般地说,北方少水地区开发利用率较高。南方广大富水地区,水的开发利用率就很低。
二、水资源供需预测
(一)80年代初水资源供需状况
• 80年代初,全国水利设施的供水量仅为4735亿m3 ,而同期需水量为4734.7亿m3 。其 中农业用水4176亿m3 ,占88.2%;工业用水487.7亿m3,占10.3%;城市居民生活用 水71亿m3 ,占14.9%
巴颜喀拉山南侧长江上游各引水河段的水面高程比黄河的水位低80-450m。在大渡河、雅砻江、 通天河上调水,需要修建150-300m的高坝和开凿30-289km的超长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西线工程的难点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十分艰巨,在高寒地区施工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同 时,由于西线工程将水送入黄河,经济效益分析和水价计算困难。
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 平均数的1/4。
第一节 中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一、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基本规律
二、水资源保证率 (时间)
第一节 中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一、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基本规律
东部季风气候区域:丰 西北非季风气候内陆
富
区域:水资源紧缺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以南:丰富 以北:紧张
• 由于丹江口水库淹没耕地20万亩和移民22万人(1990年调查),数量较大,如全部就地安置移民,将会加大库区环 境压力,除就地安置一部分移民外,还可采取综合措施和外迁移民到新增灌区安置等措施予以妥善解决。
2、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 调水130-140亿m3占丹江口坝址断面径流量的1/3,占汉江流域径流量的22%,可能会引起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 采取综合补偿措施后,可以基本消除不利影响。
从省区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多属各大河中、上游的省区。东部地区,仅 位于东南沿海的闽、浙丘陵,东北的长白山地等较丰富。
由于我国山区面积大,地貌与水文条件十分复杂,特别是南方广大亚热带 与热带山区,许多河流,虽然流域面积不大,集水面积有限,河流短小, 但由于降水丰沛,单位面积产水模数大,水丰能多,宜于发展小型水电站。 据1984年的统计,全国小水电蕴藏量已达1.5×108kw ,其中可开发的为 0.7×108kw ,年发电量可达2—2.5×1012度。
中国自然地理
水资源和水利工程
夏季风活 动范围:国 土总面积 约47.5%
大陆干旱 半干旱气 候控制:约 52.5%。
多年平均 年降水 量:6.18 万亿m3
年平均降水深 628mm(世界大陆平 均水平834mm,亚洲 大陆平均740mm)。
总量不甚丰富。全国河川径流 总量2.7115万亿m3 ,居第六位。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区、黄河上中游地区、渭河 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 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与需水量(7096.19亿m3 )相比,仍缺水418.22亿m3 。 • 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还是黄、淮、海、辽流域,其缺水量要占全国缺水总量的63.87% • 可以预见,下一世纪我国水资源供求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主要是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的极端不平衡性。
为了缓解水资源这种供求形势,主要对策有三:
3、关于血吸虫病区北移
•根据现场对33°15′N以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钉螺的生存和繁殖实验以 及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实践证明,因气候原因,大规模调水不会 将南方的血吸虫病区扩散到38°N以北地区。
西水东调 工程是解 决山东半 岛严重缺 水的关键
工程
• 西段由东平湖经济南至引 黄济青干渠
• 中段利用现有引黄济青工 程的干渠
东线工程的生态环境
1、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
•由于长江径流量大,调水对引水口以下长江水位、海水上溯、河道 淤积、河口拦门沙的位置和长江航运等影响甚微。
• 三峡工程建成后,枯季流量平均增加约2000m3/s,可进一步减轻枯 水期调水对长江口海水上溯的影响。
2、关于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
•目前,黄淮海平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并积累了丰富的 防治土壤盐碱化的经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仍属补水性质,在 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第三节 水资源的评估与预测
一、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估价 二、水资源供需预测
一、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估价
1.水资源总量不算太少,但人均少
•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 • 我国人均水量只及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耕地亩均水量只及世界平均数量的四分之三。从这个
角度来看,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四川盆地中部东部和北部。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一带。
3.控水工程不足,供水能力较低
• 到80年代初,全国累计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6万座,塘坝620余万座,机井260多万口,各种 水闸2.5万座。河川径流利用量为3813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4%;地下水开发量为610亿 m3 ,占地下水资源总和的7.3%。
3、对中下游航运的影响
• 调水130-140亿m3,河道水位将下降0.6至1.0m,对航运和沿江的引水有一定影响,采取建设梯级枢纽后可以消除。
4、对下游河道造床运动的影响
• 调水130-140亿m3(引水规模500m3/s),对汉江中下游出现800-1000m3/s的天数减少约20天,出现1000-3000m3/s的 天数减少约100天,对汉江下游河道冲淤和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采取引江济汉补水,可以避免或减轻其不利影响
5、第一期调水对环境影响不大
• 中线第一期工程的调水规模为80-90亿m3 。通过合理调度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调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不大, 对枯水期的水位还有所改善,可保持现有水电站发电效益。
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 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高山冰雪融水的总 量少但供水比较稳
定,保证率较高
第二节 水能资源
一、水能资源分布
• 山地面积广,河流比降一般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居世界首位。全 国水能蕴藏量:6.76亿kw,可开发的有3.78亿kw
二、水能开发展望
• 根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除已建、在建的210多座机容量一万kw以上 的大型水电站外,还可再建同类电站1700多座,装机容量可达3.3亿 多kw ,年发电量可达1.7万亿度。
• 相对地说,南方水多地(指耕地)少,人均、亩均水量都很高;北方地多,人多,水少。西北内陆 地区,虽然水资源最少,但由于人口少,人均水量比东部北区高得多。
• 季风气候赋予我国水资源的另一特点就是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大,供水不稳定,水旱灾多。 • 水灾主要发生在黄河、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 受旱地域更为广泛,70%以上的受旱土地集中于以下五个地区: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三个特点:
1.东西差异明显
• 东部地区,九个流域片水资源共26820.5亿m3( 95.36% ) • 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量:4.64%
2、南北不平衡
• 东部九个流域片中:北部五片,水资源:14.4%;南部四 片,水资源: 80.9 %
3.地下水分布不平衡性
• 储量达8287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3.4%。东部多,西部 少,南部多,北部少
பைடு நூலகம்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 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 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输水主干线长1150km,输水渠道的90%可利用现有河道和湖泊,只需要新开水道约100km,工程量小
为了逐步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从现在起到下世纪 初计划先行建设下列十个由若干大中型水电站组成
的水力发电基地,它们是:
• 黄河中上游水电基地 • 红水河水电基地 • 雅砻江水电基地 • 澜沧江水电基地 • 湘西水电基地
长江中上游水电基地 金沙江水电基地 大渡河水电基地 乌江水电基地 闽、浙、赣水电基地
中线方案
• 三峡水库至丹江口水库,要穿越40多条山地河流,需建一系列 水库和渡槽,工程量大,计划引水量500-1000m3/s,年引水量 800亿m3。
• 目前,计划采用直接由丹江口水库引水至北京的方案,干渠长 1246km,调水630 m3/s ,年输水145亿m3。
中线工程的环保问题
1、移民环境问题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缺水
• 资源缺水 • 工程缺水 • 污染缺水
A 南水北调
三条调水线路: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 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 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 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
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 规模为448亿m3,其 中东线148亿m3 ,中 线130亿m3 ,西线 170亿m3 。
• 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 但黄淮海地区则十分紧张,特别是海河流域已出现严重水荒。 • 海滦河流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2000年供水预测
• 同1980年比较,总需水量增加1972亿m3 ,增长率达49.8%, • 部门用水结构有所调整,农村用水比率降低,而工业和城市用水比率增加,这是符合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 • 按现有规划,估计到2000年,全国水利设施所能提供的水量仅能达到6677.97亿m3,
• 在区域水资源结构上,地下水所占区域水资源总量的比重 却是西部比东部大,北部比南部大。
二、水资源保证率 (时间)
径流资源保证率和大气降 水变率呈负相关,与河川 集水面积、径流总量呈正
相关。
东部地区,秦岭淮 河以北诸流域
南方诸河流域
西北内陆干旱区
降水变率大径流 总量少,保证率
就比较低
径流量大,年降水 变率较小
• 东段从引黄济青干渠的家 庄建分水闸,需建3-4级 泵站扬水至烟台、威海。
东线的难点
因与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共用输水河道、泵站和湖泊,遇淮河 流域干旱或江苏用水高峰期,向北供水的水量和过程难以保证 沿线水质污染较重 难以解决北京缺水 黄河以南需用电力泵站扬水,运行费用较高
运行管理复杂
中线工程
• 从加坝扩容后的汉江丹江口水库陶岔渠(引汉总干渠)首闸引水,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 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 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2.有计划地进行跨流域调水,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资源地区分 布的不均衡性
3.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质污染,保 护水源。
A 跨流域调水问题
水资源总量不少,人均占有低
目前已达年抽江水33亿m3,计划年调水153亿m3
东线工程除调水北送任务外,兼有航运、防洪、除涝等综合效益。
东线工程全线最高处东平湖的蓄水位高于长江水位约40m;黄河以南总扬程约65m。黄河以北可自流到天津。 东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解决苏北、山东东部和河北东南部农业以及津浦铁路沿线和 山东半岛的城市缺水。
• 这个设想全部实现,则连同现在已建、在建的水电工程一起,全国 大中型水电站可达1910余座,水能利用率可达90%以上(目前仅达6 %左右)。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也是 极端不平衡的
从流域来看,以长江流域最为丰富(理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39.6%),可 开发量占全国53.4%。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黄河和珠江。全国水 能最丰富的河段都在河流中、上游。
1.进一步发展水利建设,治理江河湖泊,主要治理好东部地区的七 大江河,进一步兴建具有良好调蓄功能的骨干水利工程,增加蓄水、 提水和引水能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 水产养殖的综合效益,以克服水资源时程分配的不均衡性,提高水 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 根据2000年需水预测,水利工程设施供水量由80年代的4735.23亿m3 ,提高到7096.19亿m3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就必须由目前的16.8%提高到23.24%,其中河川径流资源和开发利用率,
• 一般地说,北方少水地区开发利用率较高。南方广大富水地区,水的开发利用率就很低。
二、水资源供需预测
(一)80年代初水资源供需状况
• 80年代初,全国水利设施的供水量仅为4735亿m3 ,而同期需水量为4734.7亿m3 。其 中农业用水4176亿m3 ,占88.2%;工业用水487.7亿m3,占10.3%;城市居民生活用 水71亿m3 ,占14.9%
巴颜喀拉山南侧长江上游各引水河段的水面高程比黄河的水位低80-450m。在大渡河、雅砻江、 通天河上调水,需要修建150-300m的高坝和开凿30-289km的超长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西线工程的难点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十分艰巨,在高寒地区施工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同 时,由于西线工程将水送入黄河,经济效益分析和水价计算困难。
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是世界 平均数的1/4。
第一节 中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一、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基本规律
二、水资源保证率 (时间)
第一节 中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一、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基本规律
东部季风气候区域:丰 西北非季风气候内陆
富
区域:水资源紧缺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以南:丰富 以北:紧张
• 由于丹江口水库淹没耕地20万亩和移民22万人(1990年调查),数量较大,如全部就地安置移民,将会加大库区环 境压力,除就地安置一部分移民外,还可采取综合措施和外迁移民到新增灌区安置等措施予以妥善解决。
2、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 调水130-140亿m3占丹江口坝址断面径流量的1/3,占汉江流域径流量的22%,可能会引起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 采取综合补偿措施后,可以基本消除不利影响。
从省区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多属各大河中、上游的省区。东部地区,仅 位于东南沿海的闽、浙丘陵,东北的长白山地等较丰富。
由于我国山区面积大,地貌与水文条件十分复杂,特别是南方广大亚热带 与热带山区,许多河流,虽然流域面积不大,集水面积有限,河流短小, 但由于降水丰沛,单位面积产水模数大,水丰能多,宜于发展小型水电站。 据1984年的统计,全国小水电蕴藏量已达1.5×108kw ,其中可开发的为 0.7×108kw ,年发电量可达2—2.5×1012度。
中国自然地理
水资源和水利工程
夏季风活 动范围:国 土总面积 约47.5%
大陆干旱 半干旱气 候控制:约 52.5%。
多年平均 年降水 量:6.18 万亿m3
年平均降水深 628mm(世界大陆平 均水平834mm,亚洲 大陆平均740mm)。
总量不甚丰富。全国河川径流 总量2.7115万亿m3 ,居第六位。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区、黄河上中游地区、渭河 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 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与需水量(7096.19亿m3 )相比,仍缺水418.22亿m3 。 • 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还是黄、淮、海、辽流域,其缺水量要占全国缺水总量的63.87% • 可以预见,下一世纪我国水资源供求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主要是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
空分布的极端不平衡性。
为了缓解水资源这种供求形势,主要对策有三:
3、关于血吸虫病区北移
•根据现场对33°15′N以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钉螺的生存和繁殖实验以 及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实践证明,因气候原因,大规模调水不会 将南方的血吸虫病区扩散到38°N以北地区。
西水东调 工程是解 决山东半 岛严重缺 水的关键
工程
• 西段由东平湖经济南至引 黄济青干渠
• 中段利用现有引黄济青工 程的干渠
东线工程的生态环境
1、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
•由于长江径流量大,调水对引水口以下长江水位、海水上溯、河道 淤积、河口拦门沙的位置和长江航运等影响甚微。
• 三峡工程建成后,枯季流量平均增加约2000m3/s,可进一步减轻枯 水期调水对长江口海水上溯的影响。
2、关于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
•目前,黄淮海平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并积累了丰富的 防治土壤盐碱化的经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仍属补水性质,在 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第三节 水资源的评估与预测
一、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估价 二、水资源供需预测
一、对我国水资源的基本估价
1.水资源总量不算太少,但人均少
•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 • 我国人均水量只及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耕地亩均水量只及世界平均数量的四分之三。从这个
角度来看,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四川盆地中部东部和北部。云贵高原和两广丘陵一带。
3.控水工程不足,供水能力较低
• 到80年代初,全国累计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6万座,塘坝620余万座,机井260多万口,各种 水闸2.5万座。河川径流利用量为3813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4%;地下水开发量为610亿 m3 ,占地下水资源总和的7.3%。
3、对中下游航运的影响
• 调水130-140亿m3,河道水位将下降0.6至1.0m,对航运和沿江的引水有一定影响,采取建设梯级枢纽后可以消除。
4、对下游河道造床运动的影响
• 调水130-140亿m3(引水规模500m3/s),对汉江中下游出现800-1000m3/s的天数减少约20天,出现1000-3000m3/s的 天数减少约100天,对汉江下游河道冲淤和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采取引江济汉补水,可以避免或减轻其不利影响
5、第一期调水对环境影响不大
• 中线第一期工程的调水规模为80-90亿m3 。通过合理调度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调水对汉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不大, 对枯水期的水位还有所改善,可保持现有水电站发电效益。
西线工程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 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高山冰雪融水的总 量少但供水比较稳
定,保证率较高
第二节 水能资源
一、水能资源分布
• 山地面积广,河流比降一般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居世界首位。全 国水能蕴藏量:6.76亿kw,可开发的有3.78亿kw
二、水能开发展望
• 根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除已建、在建的210多座机容量一万kw以上 的大型水电站外,还可再建同类电站1700多座,装机容量可达3.3亿 多kw ,年发电量可达1.7万亿度。
• 相对地说,南方水多地(指耕地)少,人均、亩均水量都很高;北方地多,人多,水少。西北内陆 地区,虽然水资源最少,但由于人口少,人均水量比东部北区高得多。
• 季风气候赋予我国水资源的另一特点就是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大,供水不稳定,水旱灾多。 • 水灾主要发生在黄河、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 受旱地域更为广泛,70%以上的受旱土地集中于以下五个地区: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三个特点:
1.东西差异明显
• 东部地区,九个流域片水资源共26820.5亿m3( 95.36% ) • 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量:4.64%
2、南北不平衡
• 东部九个流域片中:北部五片,水资源:14.4%;南部四 片,水资源: 80.9 %
3.地下水分布不平衡性
• 储量达8287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3.4%。东部多,西部 少,南部多,北部少
பைடு நூலகம்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 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 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输水主干线长1150km,输水渠道的90%可利用现有河道和湖泊,只需要新开水道约100km,工程量小
为了逐步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从现在起到下世纪 初计划先行建设下列十个由若干大中型水电站组成
的水力发电基地,它们是:
• 黄河中上游水电基地 • 红水河水电基地 • 雅砻江水电基地 • 澜沧江水电基地 • 湘西水电基地
长江中上游水电基地 金沙江水电基地 大渡河水电基地 乌江水电基地 闽、浙、赣水电基地
中线方案
• 三峡水库至丹江口水库,要穿越40多条山地河流,需建一系列 水库和渡槽,工程量大,计划引水量500-1000m3/s,年引水量 800亿m3。
• 目前,计划采用直接由丹江口水库引水至北京的方案,干渠长 1246km,调水630 m3/s ,年输水145亿m3。
中线工程的环保问题
1、移民环境问题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缺水
• 资源缺水 • 工程缺水 • 污染缺水
A 南水北调
三条调水线路: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 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 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 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
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 规模为448亿m3,其 中东线148亿m3 ,中 线130亿m3 ,西线 170亿m3 。
• 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 但黄淮海地区则十分紧张,特别是海河流域已出现严重水荒。 • 海滦河流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2000年供水预测
• 同1980年比较,总需水量增加1972亿m3 ,增长率达49.8%, • 部门用水结构有所调整,农村用水比率降低,而工业和城市用水比率增加,这是符合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 • 按现有规划,估计到2000年,全国水利设施所能提供的水量仅能达到6677.97亿m3,
• 在区域水资源结构上,地下水所占区域水资源总量的比重 却是西部比东部大,北部比南部大。
二、水资源保证率 (时间)
径流资源保证率和大气降 水变率呈负相关,与河川 集水面积、径流总量呈正
相关。
东部地区,秦岭淮 河以北诸流域
南方诸河流域
西北内陆干旱区
降水变率大径流 总量少,保证率
就比较低
径流量大,年降水 变率较小
• 东段从引黄济青干渠的家 庄建分水闸,需建3-4级 泵站扬水至烟台、威海。
东线的难点
因与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共用输水河道、泵站和湖泊,遇淮河 流域干旱或江苏用水高峰期,向北供水的水量和过程难以保证 沿线水质污染较重 难以解决北京缺水 黄河以南需用电力泵站扬水,运行费用较高
运行管理复杂
中线工程
• 从加坝扩容后的汉江丹江口水库陶岔渠(引汉总干渠)首闸引水,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 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 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