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
高考文化常识专题精练(附解析)
弟1页 (共6页) 弟2页 (共6页)高考文化常识专题精练1.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前四史”是指(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D.《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衔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
B .“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 .“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
D .“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B.“员外郎”,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员外郎、郎中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郎一般是闲职,明朝以后常有商贾士绅捐钱获得此官职。
C.“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则是其副职,后来这些只是荣誉称号。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例如,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
权力次之的有持节、假节。
“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如《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
B .歃血,指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或涂抹于钟鼓之上,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如违约背叛盟友,将遭神的制裁,命如此牲。
C .《周礼》是儒家经典,它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是古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历代礼制影响深远。
3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电灯答案:D. 电灯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吴承恩D. 施耐庵答案:A. 曹雪芹3. “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哪部古典名著?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A. 《三国演义》4. 下列哪个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A. 《哈姆雷特》B. 《麦克白》C. 《李尔王》D. 《仲夏夜之梦》答案:D. 《仲夏夜之梦》5. 孔子的故乡是今天的哪里?A. 北京B. 曲阜C. 南京D. 杭州答案:B. 曲阜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梅花B. 牡丹C. 菊花D. 兰花答案:B. 牡丹7.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哪一个?A. 马里亚纳海沟B. 汤加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日本海沟答案:A. 马里亚纳海沟8.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松花江答案:B. 长江9.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孔子B. 孟子C. 孙子D. 老子答案:C. 孙子10.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出自哪场战争?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淝水之战D. 长平之战答案:C. 淝水之战11.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 李白12. “指鹿为马”的典故涉及哪位历史人物?A. 赵高B. 李斯C. 项羽D. 刘邦答案:A. 赵高13.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答案:C. 意大利14.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A. 马尔克斯B. 博尔赫斯C. 聂鲁达D. 略萨答案:A. 马尔克斯15.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A. 苏武牧羊B. 昭君出塞C. 文成公主入藏D. 岳飞抗金答案:A. 苏武牧羊16.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巴比伦答案:A. 中国17.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A. 夫差B. 勾践C. 阖闾D. 孙武答案:B. 勾践18.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现在的哪个省?A. 山东B. 河南C. 山西D. 河北答案:B. 河南19.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 宋朝20. “破釜沉舟”的战役是由谁指挥的?A. 项羽B. 刘邦C. 韩信D. 霍去病答案:A. 项羽21.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A. 廉颇B. 李牧C. 赵括D. 白起答案:C. 赵括2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体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国别体D. 断代体答案:B. 纪传体23. “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哪本书中?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A. 《三国演义》24. “程门立雪”的典故与哪位学者有关?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杨时答案:D. 杨时25. “曹衣出水”形容的是哪种艺术风格?A. 绘画B. 雕塑C. 建筑D. 诗歌答案:A. 绘画26. “问鼎中原”的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时期有关?A. 春秋战国B. 秦汉C. 三国D. 唐宋答案:A. 春秋战国27. “封狼居胥”的主人公是谁?A. 霍去病B. 卫青C. 李广D. 赵云答案:A. 霍去病28. “四面楚歌”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中?A. 垓下之战B. 巨鹿之战C. 长平之战D. 牧野之战答案:A. 垓下之战29. “约法三章”是谁提出的?A. 刘邦B. 项羽C. 张良D. 萧何答案:A. 刘邦30.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A. 蔺相如B. 廉颇C. 李牧D. 赵奢答案:A. 蔺相如。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试题精选40题!(教师版+学生版)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试题精选40题!(教师版+学生版)【学生版】一、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戊申晦”(《登泰山记》)兼用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
“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此类纪日法依序还有朔、既望、望。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古有贵右贱左之说,故称贬官为“左迁”。
白居易由京官贬黜至地方,因官职低而着“青衫”。
C.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歌”“行”“吟”是古体诗的文学体裁;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
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是有联系的,有的相同或相近,如姚鼐字姬传、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有的含义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二、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称号,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二甲即授官职,三甲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卒,这里指死亡之意。
据《礼记·曲礼》所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三、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旅,指军队,后引申为指有关军队及军队作战的事情。
文中便是军队作战之义。
B.家庙,指儒家为祖先立的庙。
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
C.拜舞,指跪拜与舞蹈,下跪叩首之后舞蹈而退,这是古代朝拜的一种礼节。
D.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也可指官名。
文中便是后者之义。
四、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继室”指元配死后续娶的妻子,“继”意为“续娶”。
B.“一肩”意为“一担”,文中指砍柴的数量,“肩”指“担”。
文化常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
文化常识试题库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B. 陶瓷、丝绸、茶叶、指南针C.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陶瓷D. 丝绸、茶叶、火药、印刷术答案:A2.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其中“楚辞”的代表人物是: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苏轼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清明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4.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中国古典园林是: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A. 礼、乐、射、御、书、数B. 礼、乐、射、御、书、画C. 礼、乐、射、御、书、诗D. 礼、乐、射、御、诗、数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_。
答案:牡丹7. “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8. 中国的书法艺术有“四体”之称,分别是楷书、行书、草书和_________。
答案:隶书9.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_________。
答案:砚10. 中国的四大名绣包括苏绣、蜀绣、粤绣和_________。
答案:湘绣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朝。
主要内容是:通过定期的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最终选拔出进士、举人等不同级别的官员。
12. 描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以及更远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
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过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甚至远至地中海地区。
海上丝绸之路则以广州、泉州等港口为起点,通过南海、印度洋,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部地区。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练习25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练习25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十围,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食指相合为一围,一般形容树木或人腰身的粗大,在文中指许褚腰身粗壮。
B.太祖,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例如司马昭是晋太祖,后有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文中指的是曹操。
C.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常用来赏赐皇亲功。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等死后朝廷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B(“太祖”,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
“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错误。
一般指开国之主或国家奠基者。
曹操并没有做过皇帝,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
晋太祖、清太祖也没有称帝)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西汉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服除”即为服阕,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
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
C.草书:“汉字七体”中的一体。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号是人的别称,有“自号”与“别号”之分。
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A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亦可单用“京”来表示,即现代所说的首都。
B.卜筮,文中指预测吉凶的活动,用蓍草称“卜”,用龟甲称“筮”。
C.公车,汉代官署名,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和臣民上书、征召等事。
D.九卿,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
B.“用著草称‘卜’,用龟甲称‘筮’”错误,应为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尔卜尔筮(shi ) :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门下,官署名。
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合称“三省”。
B.搢绅,亦作“缙绅”。
搢绅旧时指官宦的装束。
后用以代称三品以上的官员。
C.文昭,房玄龄的谥号。
谥号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
D.癸卯,干支之一。
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用来纪年、月、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戟支,戟是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戟支是戟上横出的刃。
B.牧,意思是驭民如牧畜,后为官职,为古九州之行政长官,手掌军政实权。
C.密诏,指古代皇帝下达的秘密诏书。
文中的密诏藏在衣带中,又称衣带诏。
D.使君,汉称刺史为使君,汉之后是对普通长官的尊称;也泛称奉命出使的人。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光禄大夫,古代官职名,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
B.玺,又称玉玺,传国玉玺,始于秦朝,是皇帝专用的印章,皇权的象征。
C.癸未,干支纪年法最早创立于商朝,是现今已知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年法。
D.梓宫,指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文中指汉宣帝赐给霍光的棺材,以示隆重尊崇4、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践阼,指皇帝登临皇位。
君主即位也可称作“登庸”“御极”“践祚”“践极”“践统”“登极”。
B.淫祀,指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的祭祀。
包含越份之祭与未列入祀典之祭两种。
C.太守,古代地方职官,是战国至秦朝郡守的尊称。
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主要负责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政治事务。
D.立祠,此指立生祠,古代立生祠是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的一种民俗,其对象大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年生”,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不管年龄差别有多大,都称“同年生”。
最新编辑高考文化常识100题(选择题,有答案)
最新编辑高考文化常识100题(选择题,有答案)“大禹治水”治的是什么水?“一问三不知”是不知道哪三样?《红楼梦》的别名又是啥?“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基本的文学常识,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来做一做这些试题,看看中国的文化你们到底了解多少?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A、文章B、画作C、乐曲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戍C、戌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的时候()?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园林?A、颐和园B、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 B 、表意字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答案:1-5 CACBA 6-10 CABAB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A 、大都B 、中都C 、上都D、燕都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 、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下列哪组人物?A 、曹操、曹丕、曹植B 、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 、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A 、羊大即为美B 、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 、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 、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什么?A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 、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干B 、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什么?A 、花旦B 、青衣答案:11-15 ACBBA 16-20 AABAB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上古B 、崇尚C 、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孔子和孟子B 、老子和庄子C 、汉高祖和汉武帝D 、周武王和周文王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A 、天文、地理、文学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 、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哪种?A 、阴文印B 、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A 、家弟家妹B 、舍弟舍妹C 、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哪种乐器?A 、鼓 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A 、《弟子规》B 、《三字经》C 、《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 、挂香包B 、插艾蒿C 、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A 、十五岁B 、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个流域?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答案:21-25 AABAB 26-30 BACBB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能B 、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A 、面部表情B 、舞蹈动作C 、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 、晚春B 、仲夏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潇洒自如、矫揉造作、亘古不变B. 沉鱼落雁、花容月貌、温文尔雅C. 雕梁画栋、鹤立鸡群、念念不忘D. 指点江山、画龙点睛、举案齐眉2.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C. 《楚辞》是屈原所著的一部诗歌集,表达了作者对楚国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D. 《庄子》是庄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道家的思想。
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流派的说法,正确的是:A.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作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B. 宋代词人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其词作以豪放派风格著称。
C. 元代杂剧家关汉卿被称为“杂剧之祖”,其代表作有《窦娥冤》等。
D.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八卦”是道家文化中的基本符号,由三个爻组成,代表天地人三才。
B. “五经”是儒家文化中的基本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 “四书”是儒家文化中的基本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 “六艺”是古代教育中的基本课程,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5. 下列关于古代艺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为主,代表作有王维的《千里江山图》。
B. 中国古代书法以楷书为主,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C. 中国古代音乐以宫廷乐为主,代表作有《高山流水》。
D. 中国古代舞蹈以戏曲舞蹈为主,代表作有《贵妃醉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______,“雅”指的是______,“颂”指的是______。
7. 《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______,“世家”主要记载______,“列传”主要记载______。
高中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高中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发明的?A. 蔡伦B. 毕昇C. 张衡D. 祖冲之答案:A2. 被誉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史记》B. 《资治通鉴》C. 《汉书》D. 《后汉书》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家》C. 《边城》D. 《围城》答案:A5. 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中国戏剧家是?A. 汤显祖B. 关汉卿C. 王实甫D. 马致远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______。
答案:《水浒传》2.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他发明了一种麻醉药剂,被称为______。
答案:麻沸散3.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______。
答案:李白4.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朝代。
答案:隋5.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被送往______和亲。
答案:匈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历史意义。
答案: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是古代中国与西域、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也推动了文化、宗教、科技的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普及性;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学而时习之”,倡导终身学习;主张“温故而知新”,强调对知识的不断复习和创新。
3.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主题。
答案:《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宝玉与黛玉、宝钗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腐朽,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的没落和人性的悲剧。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0道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0道1.正确答案为C,因为古人以十为计量单位,而非九。
2.正确答案为A,因为古代的五音确实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3.正确答案为B,因为古代宴席的四面座位中,东向最尊,南向次之,西向再次,北向为侍坐。
4.正确答案为A,因为河和江在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而河北、河南则是指黄河以北和以南的地区。
1.西汉时期的XXX所著的《过秦论》和宋代XXX所著的《六国论》被誉为历史和论述方面的双重经典。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中的“XXX”指的是月亮。
3.XXX最近将QQ签名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这是因为他的妻子生了个男孩。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XXX”,这里的“XXX”指的是酒。
5.在中国文化中,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将左手放在外面,以示尊敬。
6.京剧脸谱的颜色具有丰富的含义,红色通常表示忠勇侠义,白色通常表示阴险奸诈,而黑色通常表示忠耿正直。
7.《三十六计》是一部体现中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兵书,而“反戈一击”不属于其中。
8.XXX的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井上的围栏。
9.在1932年的XXX招生考试中,有一道对对子题,“孙行者”和“XXX”是最合适的下联。
10.描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句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的是“孤舟蓑笠翁,独钓XXX”。
11.成语“破釜沉舟”与XXX有关,而《百家姓》中没有“XXX”这个姓。
23.京剧中的行当包括“生旦净末丑”,其中“净”是男角色的代表。
24.“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25.如果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每字5元的标准计算稿费,那么应该得到100元的稿费。
26.“戊”是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五位的字。
27.典故“白马非马”能够体现名家注重逻辑辩证的特点。
28.古人的婚礼通常在傍晚举行。
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相似。
3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化常识基础知识专项练习(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基础知识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又称别号、表号。
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
《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
C.古文中说地理位置常用“阴”“阳”,表示与山水的位置关系。
山北水南为阳,例如:湖南省的“衡阳”就地处南岳衡山之北,河南省的河阳则地处黄河南岸。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充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杭州、梁州、雍州。
秦居雍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百姓。
C.少牢:羊、猪各一头。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指祭祀用的牲畜。
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春申君、楚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都出身贵族,以招揽宾客著称。
3.下列句子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朱”就是春秋时的范蠡,他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B.“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秦以外其他六国都在山东。
C.“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凉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D.“七庙”指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和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 《楚辞》由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而成,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侯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
D. 古代将一天时间划分为十二时辰,以十二地支来命名,“人定”指的是子时,“黄昏”指的是戌时。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胜,赵国的平原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B. “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C.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的“节”是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D. “玦”是半环形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B. 《战国策》是一本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记述了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
C. 《史记》的“纪传体”体例,是史学上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司马迁以人物传记再现历史的宏伟构思。
D.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惊蜇—谷雨—霜降—寒露B. 清明—小满—秋分—白露C. 雨水—芒种—小寒—大雪D. 春分—大暑—处暑—小雪5.下列哪一项不是南京的别称?()A. 临安B. 建康C. 金陵D. 江宁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
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
B."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
例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C.骈体文的对仗(即对偶句)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
初期骈体文,以四、六字句为主,其中也往往掺杂其它句式。
而到了厲宋以后,“四六”的格式就定型化了。
D.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所著的《老子》又称《道徳经》,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另一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尉,中国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髙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宋徽宗时是武官的高级官阶,如高俅,他是殿帅府太尉。
B.古人常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如《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C.古人无论男女的,名一般是岀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
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取字,表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
D.古代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別叫做"孟""仲""季":每个月的月初月中月末称为朔"(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B.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东汉班固著《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为二十四的前四史,皆为纪传体通史。
C.《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西汉一朝230年的历史。
D.《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
高中语文2023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共40道,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面,古代君主面向南方而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向北方,因此“北面”一词有向别人臣服的意思。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皆是用爵称。
C.四书为儒家经典,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春秋》合为四书。
D.“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盲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
C.按剑而跽,握着剑,挺直身子。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D.冠者,成年人。
古代女子和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童子。
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3.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讳饰说法的一组是()①慈父见背②舅夺母志③猥以微贱④愿乞终养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100题一、古代官制1.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2.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3.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4.“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5.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6.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7.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8.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9.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10.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11.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
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12.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13.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14.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15.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16.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
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
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17.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
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
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18.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鸿门宴》《报任安书》和《廉颇蔺相如列传》都出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c. 古人说的“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解元、会元和状元。
D.自传体小说《成长》的作者拉索尔·贝克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拿来主义》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
B.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D.古时对别人称自己亲属时,常在称号前加”家”或”舍”;称别人亲属时加”令”。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雷雨》《骆驼祥子》都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分别是曹禺、老舍。
C.“再拜”指第二次拜,表示礼节隆重,旧时书信末尾常用“再拜”表示敬意。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豆蔻”“弱冠”“巾帼”“而立”都是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B.小说《阿Q正传》《窦娥冤》的题目中都含有主人公的名字。
C.《张衡传》是《汉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南朝人范晔。
D.“举酒欲饮无管弦”中“管”代指箫、笛之类的乐器演奏的音乐。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等,如“端正好”“叨叨令”,B.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致相当于晚上23时至次日凌晨1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丁父忧,是指遭逢父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 要守丧,谓之“丁忧”。
D.禳厌,禳除邪恶灾祸。禳原为古代祭祀名,在我国古 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形式多样,且影响深远。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 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A.“明经”是汉朝开始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 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祭祀是儒教礼仪中的重要部分,古代于郊外祭祀天与 地,称为郊祀或郊祭,“祀南郊”就是在南郊祭祀。
C.精舍,又称精庐,汉代的私立学校。后泛指私家书斋、 学舍,即集生徒讲学之所。又,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 所也称精舍。
D.农桑,本指种地与养蚕,后来泛指农业生产。“劝课 农桑”就是限制农业生产。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 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 与王宫。
B.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 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 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既望,一般在月末, 这时月相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大司徒是官职名。《周礼》地方官有大司徒,为 六卿之一,掌管教化。
B.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显宗即为 年号,“显宗即位”亦可称为显宗元年。
C.西京,历史上多个朝代实行两京制,西安曾长期 被称作西京,但北宋的西京指洛阳。
D.羌胡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亦用于泛称西北 部的少数民族。
“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6、[2016·天津卷,4]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四岁。古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 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 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传说龙喉下有逆 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 帝或其威严。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 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 行惩罚。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御史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称,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 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御史的 设置一直延续到清朝。
B.法书又称法帖,是指人们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 本。有时也以此表示对古代名家墨迹的敬称,或以此誉称 表达对书法作者的尊重。
A.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即避讳名字,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
B.古时,称弟兄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分别指代家 中儿子的长幼顺序,“季”也就是现代的老四。
C.古代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参加在京师的会试。 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亦称“秋闱”,首名称“会元”。
D.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功名的尽头。
A.铁钺,指的是斫刀和大斧,是腰斩、砍头的刑具,有
时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
《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指的是后一个意思。
C.万乘,即万辆兵车,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
因而“万乘”可以代指天子。
D.薨,是古代对死亡的一种隐晦的说法,指的是古代的
诸侯或者官员去世。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 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中的“察”“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具有一定的政治地 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 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B.“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 相同,有时是个虚衔。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 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 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天京、汴梁、石头城等。
9、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 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 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 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C.甲子是天干地支纪时循环中的第一个。古人创设十二 天干、十地支,彼此两相组合用于纪时,六十为一轮回, 并用以记年、月、日、时。
D.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记叙 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铭多用韵文,表示 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1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B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官全国典礼、科举、学 校、土地户口等事宜。 C.靖康元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 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D.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 加的称号叫谥号。
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四十岁为不惑之
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高祖,是皇帝的谥号。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 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B.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宋以后废,太平 天国曾设仆射一职。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
C.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 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地,也叫 “幸”,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D.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 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 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