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和答题技巧
高中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中文言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c62ce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c.png)
高中文言文答题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高中文言文答题技巧的内容:
1. 首先要多读原文啊!就像盖房子得先有牢固的地基一样,你不多读几遍文言文原文,怎么能理解透彻呢?比如《劝学》,读多了自然就对里面的内容熟悉了,那做起题来不就容易多了?
2. 嘿,一定得学会翻译呀!碰到那些之乎者也,你得知道啥意思呀!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准确翻译出来,才能明白讲的啥。
这就跟走路似的,翻译懂了,路就走通顺了。
3. 注意字词的古今异义啊!古代的意思跟现在的可不是完全一样的哦,这可不能搞错啦!“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你要当成现在的走,那可就闹笑话啦,这题还能答对吗?
4. 千万别小瞧了文言文的语法呀!啥主谓宾定状补,搞清楚结构,理解起来不就容易了吗?“蚓无爪牙之利”,这就是个定语后置,明白了这种语法,题目自然迎刃而解呀!
5. 对啦,文化常识也很重要哦!像那些官职、礼仪啥的,得心里有数呀!不然人家说个“三公九卿”,你都不知道是啥,那还怎么答题呀,是不是?就好像打仗,你得熟悉地形啊!
6. 学会归纳总结呀!做完题别急着扔一边,看看做错的,为啥错,下次不就长记性了嘛。
这就跟存钱似的,一点点积累,最后收获满满呀!
7. 哎呀,心态可得放好哇!碰到难题别慌张,冷静下来好好分析。
文言文也没那么可怕嘛,只要用心,不就能攻克啦?就不信还搞不定它了!
我觉得呀,只要掌握这些高中文言文答题技巧,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用心,文言文就不再是难题啦!。
07 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
![07 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2a5302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e.png)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依据两原则,掌握翻译“六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方法,熟练准确解答此类题目教学过程【文言翻译·考势微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
“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需注意翻译的重点和翻译的方法。
【文言翻译·真题体验】【2024年文言文翻译题】(2024年新高考1卷)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答案】(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
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解析】得分点:(1)“当”,主持,引申为率领;“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
(2)“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文”,文饰,掩饰。
(2024年新高考2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答案】:(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2)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85ee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f.png)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归纳整理学好文言文,和词语是分不开的。
多义词、古今通用、古今异义的词语是打开文言文学习的钥匙。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高考语文文言文各题型答题答题技巧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文言翻译题答题技巧文言文翻译四个步骤1.审。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留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留意。
1)切。
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2)连。
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3)誊。
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抄写到答题卷上。
抄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晰,笔画清楚;“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文言翻译关注六个采分点:1)(句子)大意。
要联系详细语境进行精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2)关键实词。
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推敲。
3)重要虚词。
一般状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连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留意重要虚词的用法。
4)词类活用。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精确地译出来。
5)固定结构。
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常常连用或协作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留意这些“习惯句式”。
6)特别句式。
要特殊留意译出一些特别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字字对译留删换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字字对译留删换](https://img.taocdn.com/s3/m/615b623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f.png)
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字字对译留、删、换一、字字对译的手段手段一:留“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特殊称谓(如“陛下”)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例题讲析】◎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绍圣初,(许将)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提示:句中的“章惇、蔡卞、元祐、将”是人名,“哲宗、司马光墓”是特定称谓的专有名词,“颍昌府、大名”是地名,翻译时都应该保留。
◎答案: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墓。
哲宗用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坟墓,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做的事。
”(后来被降职)任颍昌知府,调任大名知府。
【跟踪练习】◎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策定丹阳,吕范[注]请暂领都督。
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
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
”策从之。
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
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 吕范:字子衡。
(1)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
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2)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解析(1)翻译时,需保留的词语有“孙策”“丹阳”“吕范”“都督”等。
(2)翻译时,“诸葛亮”“襄阳”“刘表”“刘备”等词语需保留。
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ebdb57b844769eae009ede3.png)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
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加字法:古文一般都是单字词,用加字法改成双字词。
如: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其中“名余”加字为把我的名字取为改字法:古文中有古今异议词如上面例句的“余”在现代汉语中是“我”改变顺序法:注意改变倒装句语序重要一点就是多练,练多了自己也会总结出方法,改写得更加得心应手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9807c3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9.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好考文言文阅读是最难做的,一是无法体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是无法精确地表达出来。
所以对于文言文阅读大家都不知如何去做,有的人就发出疑问,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呢?下面就给大家提出三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发家不会在文言文阅读上有很多的苦恼。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1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1.看看选文的特点高考文言文阅读想要得到突破,首先看看文言文选文的特点。
文言文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种,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偏饭在李白到七百字之间。
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和记事两类。
前者的结构特点是:人、简历、特点特点、事件,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原有,人物。
所以根据文言文的选文她点,大致就能知道该如何去思想了。
2.做前注意读题高考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读很重要。
首先要通过文章,了解大概文章说得是什么意思。
理清层次,把握主要内容,这样做分析概括类的题目就不会太难,同时也有助于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解答翻译、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这类题,还需要对文章理解得更加精准。
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断对句,句子断不对,理解的意思就会有偏差,这就是为什么。
文章就一篇而已,而每个人的理解却不一样。
3.翻译文言文的意思想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翻译很重要,小伟不知义就会把意思弄错误。
翻译是文言文的重头戏,在大概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在对文章进行一步的细致翻译,准备了解文章意思,才能更好的有助于答题。
文言文翻译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
掌握了这五字要诀之后,对于文言文阅读更加简单一些,从而增加了阅读水平的提高,所以大家可以实施。
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用做过多的节水,有的人有了自己的看法,而有的人有了自己的方法,如何去做好突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困难,只要自己能够很好的去做好知识的积累和复习就可以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好考文言文阅读是最难做的,一是无法体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是无法精确地表达出来。
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例子
![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37397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d.png)
夫文言文者,古之言语也。
其辞简而意赅,其义深而含蓄。
然于今人而言,阅读文言文往往感到晦涩难懂。
欲得高分,翻译技巧不可或缺。
今试以一例,阐述文言文翻译答题之技巧。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言:“学之又学,按时复习,岂不乐哉?远方有友至,岂不喜哉?人皆不识我,而我心不怒,岂非君子之德乎?”【解题步骤】一、通读全文,理解大意首先,整体阅读原文,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出自《论语》,主要讲述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和看法。
二、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关键词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关键词。
如:“学而时习之”中,“学”为主语,“而”为连词,“时”为时间状语,“习”为谓语,“之”为宾语。
关键词有:“学”、“时”、“习”。
三、翻译关键词将关键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学”翻译为“学习”,“时”翻译为“按时”,“习”翻译为“复习”。
四、翻译句子根据关键词的翻译,将整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学习之后,按时复习”。
五、调整句子结构,使之通顺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句子结构不完整、语序不当等问题。
此时,需要调整句子结构,使之通顺。
如:“人不知而不愠”中,“人不知”为主语,但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可调整为“不知人”。
六、检查翻译,确保准确无误翻译完成后,再次阅读原文和翻译,检查翻译是否准确无误。
如有错误,及时改正。
【总结】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通读全文,理解大意;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关键词;翻译关键词;翻译句子;调整句子结构,使之通顺;检查翻译,确保准确无误。
掌握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翻译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语文古文翻译答题技巧介绍
![语文古文翻译答题技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ad872f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8.png)
语文古文翻译答题技巧介绍语文的古文翻译是不是很难?想不想要古文翻译的发答题技巧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语文古文翻译答题技巧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语文古文翻译答题技巧介绍(一)1、表达方式:抒情、记叙、议论、描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2、结构形式:先总后分、首尾呼应、看门见山、承上启下(过渡)、铺垫、层层深入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衬托、反复、借代、对比4、艺术风格:清新自然、雄浑、旷达、豪迈、婉约、悲愤、沉郁5、语言特色:简洁、华丽、质朴、明快、含蓄6、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由远及近、由深到浅、由高到低7、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映衬(正衬、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白描、渲染、动静结合。
语文古文翻译答题技巧介绍(二)一般说来,诗歌的思想内容不是平铺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
特别是在学生临场考试时,思考的时间很短,分析的内容较少,阐述的内蕴较浅,所以如果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那么,就完全有可能快速迅捷地捕捉到解题切入点,较完整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较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答案。
怎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
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最新)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26ab75885022aaea998f0f6a.png)
本网整理了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希望同学们把握好五步法,勤加练习。
更多资讯敬请及时关注本网站。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五步”法文言文翻译题,赋分值高而得分率低。
考生翻译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等错误倾向,其实,翻译当中有一条主线,即什么词需要翻译以及如何翻译。
如果沿着这条主线思考,分“五步”进行精细到位的翻译,就能突破文言文翻译这个难关。
第一步:左顾右盼,通句意准确翻译句中重要词语的前提是“通句意”。
“通句意”,即大体通晓要求翻译语句的意义;“左顾右盼”是“通句意”的具体方法,即根据“句不离段”的原则,将句子置于段中,根据语境把握句意,包括人物、事件,句内、句外的各种关系等。
例: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2高考新课标卷)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
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错误译文:萧燧说:“东西在不同的地区,不应该给(东西),但是(你们)怎么可以坐视不问,还用过去的治理方法呢?”【解析】从译文可以看出,考生没有“通句意”,就生拉硬扯地翻译,深层原因则是不懂“左顾右盼”之法。
根据上文的“严州”“婺州”“浙西常平司”等,可以判断出“东”指婺州,“西”指严州,根据上文(萧燧)先“出知严州”,再“移知婺州”,可知“旧治”即指原管辖地区(严州)。
通过此番“左顾右盼”,联系“岁旱”“移粟”等处,粗通句意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正确译文: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第二步:查找标志,识句式“识句式”,即认识古今不同的句式,并在翻译时进行恰当的转换。
“识句式”的重要方面是查找标志。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72b84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a.png)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
1. 仔细审题:首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要求的解答方式。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解答时要紧密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
2. 理解文意:阅读文言文时,要仔细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以通过翻译句子、分析文句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法来帮助理解。
3. 归纳要点:在解答问题之前,可以先把要点归纳总结一下,明确要从哪些方面回答问题。
可以在试题附近划线或写上关键词,以便整理思路。
4. 善用分析:文言文常常使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格,可以仔细分析文句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利用这些修辞手法展开分析,找出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5. 注意语境: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句子所在的语境,包括上下文和篇章结构。
理解句子的含义时,要考虑它在整个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避免断章取义。
6. 精确回答: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用准确的语言回答,不要跑题或赘述。
文言文的语句通常较长,回答问题时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点,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达观点。
7. 进行对比:如果是对比题目,则需要对文中的不同观点或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异同之处。
可以使用对比的手法,例如列举事实、阐述因果关系等。
8. 多练习:文言文的解答技巧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才能掌握。
可以多做一些文言文阅读和解答题目的练习,熟悉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需要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文意,归纳要点,分析修辞手法,注意语境,精确回答,进行对比,并进行充分的练习。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文言文题目,提高文言文的应试能力。
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方法
![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64e8a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1.png)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辞简而意深,其义隐而理显。
然译之不易,盖因古今语言之差异,文法之变迁。
故欲精通文言文翻译,须得法也。
兹为诸君略述文言文翻译之技巧方法,以期为学海之舟指引航向。
一、熟读原文,把握大意译文言文之前,必先熟读原文,理解其大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故需反复诵读,以识其字,明其词,悟其意。
把握大意,方能为译之根本。
二、了解时代背景,掌握文化内涵文言文多出自古代文献,了解其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文意。
同时,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典故、成语、风俗等。
掌握这些文化知识,有助于准确翻译。
三、遵循“信、达、雅”原则翻译文言文,应遵循“信、达、雅”原则。
所谓“信”,即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删;所谓“达”,即通顺易懂,不晦涩难懂;所谓“雅”,即文采飞扬,富有韵味。
四、掌握翻译技巧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按原文意思翻译,意译即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在翻译过程中,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字字落实,注意词性。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较多。
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词义,注意词性。
3.活用修辞,丰富表达。
文言文中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翻译时,可适当运用现代汉语修辞手法,使译文生动形象。
4.注意句子结构,调整语序。
文言文句子结构严谨,语序固定。
翻译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则,适当调整语序,使译文通顺。
五、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翻译完成后,需反复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修改:1.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2.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更通顺。
3.润色语言,使译文更具文采。
4.对比原文,确保译文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言文翻译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不断积累。
掌握以上技巧方法,勤加练习,方能游刃有余,翻译出高质量的文言文作品。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60a066a01f69e314332942c.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技巧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通常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2、意译为辅,文从字顺;3、要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留、删、换、调、补、猜。
【留】凡是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比如:①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②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③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④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比如:①夫战,勇气也。
译: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句首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之,语助词,可删去。
③偏义复词:遇到偏义复词时,只需要翻译出偏重的那个词的词义即可。
比如:勤心养公姥(“公姥”翻译为“婆婆”)我有亲父兄(“父兄”翻译为“哥哥”)【换】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或词的结构古今相同意义却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比如:单音词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本字字本义字的引申义、比喻义古今异义该词的现代词义①璧有瑕,请指示王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82f3c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a.png)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 1 )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 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 (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 (人琴俱亡)) 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 (《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
![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b42b70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a.png)
高考语文 |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高分技巧!一、文言文翻译的根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别难解词语精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表达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别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累积,重点掌握简单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图片二、文言文翻译的根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依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图片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存文言文中的一些根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含: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存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累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累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存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存不译。
2、“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本钱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根底上,将特别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2dc873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7.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高考文言文高分技巧一: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高考文言文高分技巧二:文言文归纳要点概括中心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
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说了一些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1e43b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b.png)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整理想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学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的翻译虽然说比较难,但是仍旧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盼望大家喜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一1.把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推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分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3.词性法解答文言文,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解某一干扰项。
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关心解题。
4.代入法文言文课外学问是课内学问的拓展和延长,把握了课内学问点,特殊是把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5.对比法文言文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挨次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比,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留意是否张冠李戴、大事的时间是否精确、人物性格是否精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谈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及方法二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挨次,首览全篇,把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看前文,联系后句,认真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文言文翻译及答题技巧教案
![文言文翻译及答题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fca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f.png)
文言文翻译及答题技巧教案【文言文翻译及答题技巧教案】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翻译文言文并掌握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答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文言文学习与考试。
二、文言文翻译技巧1. 语法结构理解在进行文言文翻译之前,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掌握文言文各种句式结构对于准确翻译非常重要。
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包括并列句、倒装句、状语从句等。
2. 字词理解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含义对于准确翻译至关重要。
有些文言文词汇并非直接对应现代汉语词汇,需要通过学习积累来掌握其具体含义。
此外,多读文言文经典作品,对于理解和应用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也会有很大帮助。
3. 词序转换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词序存在差异,通过灵活转换词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
在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句子的上下文,对文言文的词序进行适当调整,使翻译更准确、通顺。
4. 文化背景理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理解并准确传达文言文中的文化意蕴,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答题技巧1. 全面阅读理解在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文言文材料,全面理解句子的词义、句法结构和上下文信息。
通过全面阅读,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并为后续的答题提供准确的语境。
2. 分析句子结构对于文言文翻译题,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理清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更好地进行翻译。
在分析句子结构时,可以逐块翻译,再整体组合起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与连贯性。
3. 精准用词翻译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选择准确的词汇,传达原文的意思。
尽量避免使用现代汉语中过于通俗或俚语化的表达方式,保持与原文风格的一致性。
同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与恰当性,使翻译更贴近原文的意思。
4. 多练习模拟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题,可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小技巧有哪些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小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2779b60e2bd960590c677ec.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小技巧有哪些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小技巧有哪些,文言文怎幺做?下面是文言文翻译、断句及相关题目技巧,仅供参考。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1高考文言翻译题答题技巧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
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备查知识1: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
当年万户侯”(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
身翼蔽沛公”。
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
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
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
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言实词理解能力 2、文言虚词理解能力 3、文言句式理解能力 4、文言文整体理解能力
翻译的要求
1、字字落实。不随意添加成分,不遗漏。 2、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3、译出语气。译句的语气要与原文一致。
4、合乎事理。符合上下文的意思,符合事理逻辑。
•信
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 实,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语言习惯,无语病。
②单音词换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 如:
终不辱(玷辱) 齐人勿附于秦。(依附) 鼠(老鼠)度其无他技(1998年上海题)
③通假字——本字 师者,传道理受业解惑也。(受---授) ④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 如:盗惧(害怕)吾闻(知道)其过,是有耻恶之 心(2001年上海题) “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⑤同形异义词,替换成现代汉语与之相应的词语。 如:“祖父”“妻子” 在郡多有出息。(产业有收益) ⑥固定句式——固定义 “不亦——乎”——不是吗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 子曰:“隐者也!”子使(子路)反见 之。(子路)至则(隐者)行矣。《论 语二章》 •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 外。《左忠毅公逸事》 • 权以(之)示群下。《赤壁之战》 •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
卒以为将(1999年上海题) 该句“以”后面省略了兼语“之(孙武)”, 翻译时必须把“之”字补出,即“卒以(之)为 将。” 将军战(于)河北。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灭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 褒禅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 钟山记》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 列传》
②删除原词(删)
• 达 通顺,流畅。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及 • 雅 优美,生动形象,规范得体
翻译的原则
1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一一对应,字字落实(除特殊句 式)。 3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 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 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 原文一致。 •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 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 文的句子结构。 •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 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有些词语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有些词语 古今是同一个词,但表示的意义有差别。在翻译 中遇到这些词语时,都要把它们换成现在通俗的 词语。
• 为(是)赵宦者令(头目)缪贤舍人 (门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 初,鲁肃闻(听说)刘表卒(死去)。 《赤壁之战》
①活用词——活用义 如:深山中则四月花(开花)
• 总结六: 文言文经常使用比喻、借代、 互文、婉曲等修辞手法,为了保证句子 流畅准确,要使用意译
(贯)
字字落实
• • • • 1按词划分定目标 2留换删补明方法 3活用句式调语序 4结合语境再检查
词词到位
• 带回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 • 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 • 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
赵国曾经和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 三次。《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响亮地发出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石 钟山记》
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1996年上海题) 句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好事”作“少年”的定语, 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好事”调整到 “少年”之前。
④调整词序(调)
总结四: 由于古今语法的变化,有的句型表 达方式古今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 法习惯调整。比如各种倒装句。
翻译时就要根据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的某些规律, 对原文的词序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它们合乎 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不欺骗我呀。 《石钟山记》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就像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 君窃符救赵》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信陵
蚓无爪牙之利。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介词结构后置: ①战于长勺。裹以帷幕。 宾语前置: 何功之有哉。 惟命是从。
⑤增补词语(补)
总结五: 文言文常常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 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 古文常常出现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量
词等现象。为了使译文通顺畅达,语意明白,翻译 时就要把这些省略的句子成分或某些内容补充出来。 如:
考题回顾
•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 以(再)失去(机会)呀。(授予,古 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 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 接冲击宋忠的军阵。(麾,1分,河,1 分,大意1分。)
课堂展示
题目 探究题第一组 探究题第二组 展示地点 非展示同学 指出翻译重点 注意的词语, 用一个字总结 方法
探究题第三组
探究题第四组 探究题第五组 探究题第六组
翻译方法
①保留原词(留)
总结一: 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要 保留。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 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
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 器物名、度量衡等,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翻 译时,都可以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 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总结二: 文言文句中用在句首的发语词、凑 足音节的助词、倒装句标志词、句中表停 顿的词、偏义复词中起陪衬作用的词等。
它们没有实在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
但译成现代汉语时,因为没胡相当的词可以用来
表示它,所以不能硬译,应该删除不译。
•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 传》 •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 战》 •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涉江》
主谓之间的“之”,句首的“夫”,句末的“也” 判断句中的“者、也”,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唯才是举. 何陋之有?
同义复用删其一,如: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删两句)
③替换词语(换)
总结三: 有些词语已经发展,意义已经变化, 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翻 译时应该用今天的意义去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