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学生在老师的关心、尊重下受到的教育。赏识教育,能让学生快乐的走向成功,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开发。赏识教育是教师热爱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赏识教育不等于溺爱,应在坚持原则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前提下,热爱、关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教育。

赏识教育外在表现为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素质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其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教学理念。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本人将从赏识教育中的原则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尊重孩子

赏识是一种尊重,运用赏识教育就要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在课堂上老师认真倾听孩子们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表现。

课堂教学中要改旧习,立赏识,尚自然,以学生为主角,激发学生潜能,唤醒学生自信。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老师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学生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学生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学生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因此以学生为主角,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可以激发学生潜能、建筑自信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即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动力。故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表现。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老师想不通的,换位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理解的作用。

赏识教育也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教学模式。赏识教育色彩的课堂是一种充满宽松、和谐、平等、开放、自由、民主的课堂,当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能容许学生有不完美甚至错误的表现,不再百般驾空、抑制学生思维时,即意味着全体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无论他们的智力水平与心力水平有何等差异,都可以享受到充分的人格尊重,都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都可以得到鼓励与赞许,学生不会因分数的暂时落后和学习的一时困难而遭受歧视和嘲笑,他们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现、培植、张扬和发展。这样一个赋有个性、充满多样性、允许标新立异、可以自由想象的环境,是极利于创造思维存在和生长的。衡量学生的标准不再是简单的量化分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也会充分显示与发展起来。在这样的“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中,学

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从而实现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以语文自读课文《看不见的爱》为例,我开展学生个性自由阅读与自由讨论,不限制学生个人阅读渴望、阅读技法,而强调阅读个体的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个体可在自己知识、情感、经历、智能系统上形成新的意义建构,也可在讨论中吸取他人认知,丰富自我体验。因此当阅读主体的个性与作品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时,个性与个性的碰撞就会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透过《看不见的爱》的文字表象,学生悟到世间最伟大的母爱情感,细致的情感流露。还会使不同的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经历,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加深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充满对人生的关爱,这样就拓展了作品的意境,升华了主题。在学生讨论与发言过程中,我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思维的主动性,学有所得。起码这节以赏识教育为教学模式的语文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学生也发掘了他们深藏的潜能,让人耳目一新。

要使学生能在学习汉语言知识的同时,得到赏识鼓励,得到情感的熏陶,以培养他们豁达乐观的健康心理,积极向上,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发展多向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动机。

三、激励孩子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正向激励为主。表扬孩子,告诉孩子怎样去做,为孩子指明方向。如:我常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赞赏地说“你说得真棒!回答的真好!声音真响亮!如果速度再慢些就更好了”等。正向激励的同时,负向激烈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向比较大胆的学生质疑:你行吗?向他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写作文,最后读给同学听,

在不断地展示新“作品”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编写欲望。

四、宽容孩子

宽容不等于放任,一方面宽容是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一味地要求做得好,说得好,对孩子的纪律要求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孩子身上有一丝缺陷,实际上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

宽容意味着先接纳,接纳孩子的一切,后升华。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遇到问题,不是马上问“你怎么了”而是学会首先问“我怎么了”。记得一年级的时候,由于人数较多,因此课堂纪律很难维持。上课铃响后,常常看到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溜进教室,课堂上一个问题引来一阵骚动,特别是一些好动好表现的学生,举手后得不到老师的提问,常常是无心学下去,做起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刚开始我制定了很严格的课堂纪律,要求学生上课铃响之后回教室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还要不停的表扬这个,批评那个,来提醒他们遵守纪律。但过了段时间,课堂纪律收效不大,少部分学生还是等上课铃响过之后,才一个个跑回教室,每次提问教室里依然“热闹非凡”。大概过了半个学期,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意识到,不是学生们出了问题,而是我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通过思考,我觉得自己制定的课堂纪律过于强硬,难以服从和忍耐。之后,我改变教学方法,我只告诉学生,课堂上怎样做才较好,并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机会,全班每周评选“文明之星”和“纪律棒棒小组”,而纪律较差的学生,我邀请他们参加“进步之星”的评比,让他们同样受到关注。在这过程中,我并不急于要求孩子们每个人都能评上“星”,但全班同学的纪律观念转变丁。虽然没有完全好转,但我有等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