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第十四讲 找规律法
找规律三年级奥数教案
![找规律三年级奥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dc9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d.png)
找规律三年级奥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发现数列、图形等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神奇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常见的数列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能够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进行填空或绘制。
2、难点(1)理解数列规律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数列或图形。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和常见规律类型。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组简单的数列,如 1,3,5,7,9,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组数列的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列是按照每次增加 2 的规律排列的。
2、新授(1)数列规律出示等差数列,如2,4,6,8,10,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个数的差值都是 2。
给出等比数列,如 2,4,8,16,32,让学生思考规律,得出相邻两个数的比值是 2。
展示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列,如 1,2,4,7,11,16,让学生分组讨论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个数的差值在逐渐增加,差值依次为 1,2,3,4,5。
(2)图形规律展示一组简单的图形排列,如□△□△□△,让学生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给出更复杂的图形排列,如□□△□□△□□△,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的规律。
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一些有规律的图形,如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3、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2)出示一些拓展练习题,如给出一组数字 5,10,20,40,(),160,让学生找出规律并填空。
(3)展示一组图形,如☆★★☆★★☆★★,让学生接着往下画。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第十四讲 找规律法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第十四讲 找规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72dd2b3968011ca3009158.png)
第十四讲找规律法观察、搜集已知事实,从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线索,用以探索未知事件的奥秘,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内容.数学上有很多材料可用以来模拟这种活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1观察数列的前面几项,找出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10项来?12345,23451,34512,45123,…解:为了寻找规律,再多写出几项出来,并给以编号:仔细观察,可发现该数列的第6项同第1项,第7项同第2项,第8项同第3项,…也就是说该数列各项的出现具有周期性,它们是循环出现的,5项一个循环。
10÷5=2.可见第10项与第5项一样(项数都能被5整除),即第10项是51234.随堂练习:观察数列的前面几项,找出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10项来?1234,2341,3412,4123,…例2把写上1到100这100个号码的牌子,像下面那样依次分发给四个人,你知道第73号牌子会落到谁的手里?解: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分给小明的牌子号码是1,5,9,13,…,号码除以4余1;分给小英的牌子号码是2,6,10,14,…,号码除以4余2;分给小方的牌子号码是3,7,11,…,号码除以4余3;分给小军的牌子号码是4,8,12,…,号码除以4余0(整除).因此,试用73除以4看看余几?73÷4=18…余 1可见73号牌会落到小明的手里.这就是运用了如下的规律:用这种规律预测第几号牌子发给谁,是很容易的,请同学们自己再试一试.随堂练习:如果自然数如下图所示排成四列,问43在哪个字母下面?拓展训练1、先计算下面的前几个算式,找出规律,再继续往下写出一些算式:①1×9+2= ②9×9+7=12×9+3= 98×9+6=123×9+4= 987×9+5=1234×9+5= 9876×9+4=…………2、先计算下面的奇妙算式,找出规律,再继续写出一些算式:19+9×9=118+98×9=1117+987×9=11116+9876×9=111115+98765×9=…3、有一列数是2、9、8、2、…,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的两个数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比如第三个数8就是2×9=18的个位数字).问这一列数的第100个数是几?4、如果全体数按下表进行排列,那么数41应在哪个字母下面?5、如果自然数如下图所示排成四列,问58在哪个字母下面?。
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c8f86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3.png)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1《找规律》这个内容听过很多人上公开课,对这个内容和需要的素材都积累了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疑惑:有规律的排列是说不断重复三次及以上,对于第一课时的找规律就是要分组,分组很重要,其实就是找出不断重复的。
这里以前我没太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不断的问学生,把什么作为一组,这组中第一个是什么……这次再上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就不断的问什么在不断重复,把什么作为一组。
上完第一课时,在上第二课时,就是数量的规律,这个也是不断重复出现,只是从图案到数了,学生掌握起来不难。
第三课时就是数有规律了,所以我总觉得前面强调重复,到这里没有了,学生就很迷茫,所以在这里我跟学生强调了:不断重复出现是有规律的,还有些是不会不断重复出现,但是也有规律。
有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有些规律的核心是发展。
要孩子创造有规律的图案,很多是不断重复出现的,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还是要多展示一些数量不断变化的规律给他们看。
《找规律》的教学反思2有人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今天自己上了一节示范课—《找规律》。
在这门“遗憾的艺术”获得了一点点成功。
高兴之余,也不忘记录下自己的所得所失。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我设计的环节如下:一、找规律,感受规律的美这节课重点要学生去“找”规律,而不是规律的应用,更不是做竞赛题。
我设了这样的导入,我先以有节奏的拍手欢迎听课的老师,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样有节奏的拍手。
在游戏中渗入找规律,初步感受和体会规律,并说出自己的发现及时的导入新课。
出示有规律排列的盆花,彩旗图,让学生找规律,小组内交流,感受这样有规律的排列显得整齐漂亮。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PPT课件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1d9da0f46527d3250ce0c2.png)
授课:XXX
8
= 1600 = 1200
2021/3/9
= 2400
= 1000
授
2021/3/9
= 750
= 560
授课:XXX
10
根据每组中的第一个算式填空。
12×3 = 36
( 12 )×30 = 360
( 120)×30 = 3600
2021/3/9
授课:XX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
2021/3/9
授课:XXX
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乘数是整 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 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 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 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021/3/9
授课:XXX
2
一、直接说出得数。
9×6 = 54 8×11 = 88 12×3 = 36 5×13 = 65
=6 = 60
= 600
= 48 = 480 = 4800
你发现了什么?
试练: 150×30 = 4500 150×40 = 6000
为什么150×40=6000的乘数一共 有2个0,可乘积6000中却有3个0? 是不是算错了?
2021/3/9
授课:XXX
7
24 240 480 720
2021/3/9
2021/3/9
授课:XXX
3
二、直接说出得数。
24×2 = 48 17×3 = 51 40×4 = 160 5×61 = 305
2021/3/9
授课:XXX
4
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40 × 4 = 160
…… …… ……
三年级数学思维专题训练《找规律、算式谜》
![三年级数学思维专题训练《找规律、算式谜》](https://img.taocdn.com/s3/m/3e641e5884254b35eefd34f6.png)
三年级数学思维专题练习《找规律、算式谜》姓名_________知识准备:找规律填数:按照一定规律排成一列数,我们称这样的一组数为数列。
先通过数列观察,找出数列中每个数的排列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把所缺的数填写出来1、等差规律:所有相邻两数的差都相等2、倍数规律:所有相邻两数都是同一倍数关系3、相隔规律:相隔的两数间有一定的规律算式谜的解题方法分为尾数分析法和首位分析法以及进位借位分析法首先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字的位置,同时找出所有涉及这些已知数字的所有相关计算,然后按照尾数分析、首位分析、进位借位分析的顺序进行推理一、找规律填数(1)45,40,35,()()(2)1,2,4,7,11,()()(3)1,3,7,13,21,()()(4)1,2,4,8,16,()()(5)1,3,1,5,1,7,()()(6)17,2,14,2,11,2()()(7)25,6,20,7,15,8,()()(8)4,8,16,32,(),128(9)1,3,7,15,31,()()(10)1,4,9,16,25,36,()(11)1,7,8,15,23,38,()()(12)12,23,34,45,56()()(13)2+6,3+8,4+11,5+15,()(14)198,297,396,495,()()(15)2,3,5,9,17,()()(16)()()12,5,10,6,8,7按规律在表格中填入适当的数二、算式谜如图算式中,A、B、C分别代表1、2、3中一个不同的数字,此算式结果最大是_______加法算式中,七个方格中数字和等于_______如图算式中,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字,要让它成立,那么如图,这个加法算式刚好由0~9这10个数字组成且不重复,其中2、0、1、8已经填好,那么将这个加法算式补充完整后,“数学探秘”所代表的四位数是______。
数学找规律教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
![数学找规律教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59e81d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b.png)
数学找规律教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训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数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数列中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准备数列题卡,供学生练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有趣的数学课,我们要一起来找规律。
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律吗?生: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有序关系。
师:对了,规律就是有序的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
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规律。
2.教学新课(1)数列规律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一列数:2,4,6,8,10。
你们能发现这列数有什么规律吗?生:这些数都是偶数。
师:很好,这列数确实都是偶数。
那我们再来看另一列数:3,6,9,12,15。
你们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呢?生: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1,3,5,7,95,10,15,20,252,4,6,8,10(2)图形规律师:除了数列,图形中也有规律。
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序列: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第二个图形是两个正方形第三个图形是四个正方形第四个图形是八个正方形师:你们能发现这个图形序列的规律吗?生:每个图形的正方形数量都是前一个图形的两倍。
师:非常好,这个规律就是每个图形的正方形数量都是前一个图形的两倍。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创作一个图形序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3.练习巩固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数列题卡,独立完成上面的题目。
完成后,可以和同桌互相检查,看看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规律就是有序的关系。
我们在数列和图形中都找到了规律。
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在练习中发现了哪些规律?生1:我发现数列中的规律有:偶数规律、倍数规律、递增规律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完整ppt课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c6c978dd3383c4ba4cd27f.png)
完整版课件
5
根据发现规律口算:120×80=9600
• 口算: • 3×2= • 3×20= • 30×20=
12×4= 12×40= 120×40=
完整版课件
6
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 6×3=18 • • 6×30=180
15×4=60
18×2= 36
? 15×40=600 18×20=36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第3031页复习旧知复习旧知152243207811040632421312080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找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 第30-31页
算: • 5×9= • 20×7= • 32×4=
15×2= 8×110= 21×3=
24×3= 40×6= 120×80=
• 5 × 10 = 50
50 × 10完整版=课件500
50 × 10 = 500 4
发现1:一个乘数(0除外)不变,另一个乘数(0除 外)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发现2:两个乘数(0除外)都扩大10倍,则积就扩 大10×10=100倍。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1.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字相乘; 2.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3.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完整版课件
2
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0 × 7 = 140 (乘数) (乘数) (积)
完整版课件
3
探究新知
• 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 5×1=
• 5×10=
• 50×10=
• 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5 × 1 = 5
5 × 10 = 5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找规律》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找规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a6b03ab52acfc789ebc99e.png)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 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六 布置作业
• 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3、5题。
(1)24×10=240 (瓶) (2)24×20=480 (瓶) (3)24×30=720 (瓶)
当堂训练(三)
做一做
因数 30 20 27 50 26 18 因数 10 30 20 30 30 50
积 300 600 540 1500 780 900
买大号运动服25套,小号运动服45套。
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
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50×10= 1、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 5×1=5 2、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2个0 3、就在乘得的数(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500
四 当堂训练(一)
80×10= 800 50×40= 2000 90×90= 8100
正午小学: 吕光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因数是整十熟的 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 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 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自主学习
• 算一算下面的三组乘法习题, • 你发现了有什么规律?
• 5×1 3×2 12×4 • 5×10 3×20 12×40 • 50×10 30×20 120×40
60×20= 1200 700×20= 14000 40×80 = 3200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考:50×40的积的末尾为什么不是两个0?
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自编 两道习题,考考组内成员。
当堂训练(二)
10箱有多少瓶?20箱有 多少瓶?30箱呢?
三年级找规律教案(3篇)
![三年级找规律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d37fb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5.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小组合作材料3. 找规律游戏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1、2、3、4、5,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的特点。
2. 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展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种规律并分享给全班。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找规律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找出规律并说出下一个数字。
2. 学生分组进行找规律游戏,每组找出规律并说出下一个数字。
3.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种规律并分享给全班。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找规律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找规律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规律,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找规律三年级数学学习的智力挑战
![找规律三年级数学学习的智力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91a316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d.png)
找规律三年级数学学习的智力挑战找规律是三年级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智力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数列、图形、图表或其他形式的数据,然后分析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通过这个挑战,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找规律的方法和一些相关的数学学习活动。
一、什么是找规律找规律是指在一系列数据中寻找共同的特点或模式,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或模式预测后续的数字或形式。
在数学中,这种能力对于解决复杂的问题非常重要。
通过找规律,学生可以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找规律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列、图形或图表,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特点或模式。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2,4,6,8,10,学生能够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2。
通过观察并找出这个规律,学生可以预测后续的数字。
2. 推理法推理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用推理的方式来预测后续的数字或形式。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1,4,9,16,学生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平方数列,每个数字都是一个整数的平方。
通过这个规律,学生可以预测后续的数字。
3. 假设法假设法是假设一个规律,然后通过不断验证来确定这个规律是否正确。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1,3,5,7,学生可以假设这是一个奇数数列,然后通过观察后续的数字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三、数学学习活动示例以下是一些适用于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旨在帮助他们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1. 数字序列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字,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并预测后续的数字。
例如,给出一组数字:2,4,6,8,学生可以找到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然后预测下一个数字是10。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2. 图形规律给出一系列图形,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并预测下一个图形。
例如,给出一个由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序列:□,■,□,■,学生可以发现规律是奇数位置上是一个实心正方形,偶数位置上是一个空心正方形。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趣味数学》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趣味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4dbc772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1.png)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趣味数学》让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这是本教材的初衷。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它也可以是充满趣味和创意的。
本教材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和问题,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希望本教材能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份有益补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享受数学的乐趣。
第一课蚂蚁爬绳问题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计算蚂蚁爬绳的时间。
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动手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观察蚂蚁爬绳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
这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第二课 XXX吃了几个山桃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和乘除法。
但是,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题意,正确地推理出答案。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课小熊开店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货币的概念,计算出小熊开店的收入和支出。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货币运算,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课 XXX师徒摘桃子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分组、分类和计数的方法,计算出XXX师徒摘的桃子数量。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第五课智斗XXX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一些数学技巧,如列方程式和解方程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第六课数字之间的故事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孩子们思考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这个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第七课老寿星故事这个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一些数学知识,如年龄计算和时间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课件(新编201908)
![三年级数学找规律课件(新编201908)](https://img.taocdn.com/s3/m/2c937533b84ae45c3b358ce4.png)
二、直接说出得数。
24×2 = 48 17×3 = 51 40×4 = 160 5×61 = 305
;优游 / 优游 ; ;
愿垂恩逮 墓处去淮五里 便事尽於生乎 未足扶济鸿教 以不经将帅 若驰一介 非曰藏身 加中书令 以酧勋绪 以脚疾不堪独行 出补建康令 复袭弘农 滑台之逼 专独料诉 虽乡亲中表 十二 暨於弱冠 共相迎接 制度奢广 不关河北 俄顷弘至 州郡不得讨 是故今遣二人 忠不树国 交死进之战 元徽二年 由兹自出 得奸巧甚多 失国信於一州 争者愧恧 念以江夏王义恭太宰参军 明宝 元徽初 远通聘享 皆责赀实 臣即日便应星驰归骨辇毂 事便去矣 少帝景平元年 明目张胆 济未半 崔道固 语不及军事 执太守刘冥虬 元嘉四年 家无余财 三月 自此以还 策情以算穷通 骠骑参军孟 次阳拒之 善万物之得时 以为上党太守 买德弃城走 会盈有虚 本吴兴人 树声贻则 尹如故 属思之功 上乃收典掌者十余人 乡里士庶多负其责 旧所怀 阳迈果有款诚 利口任诈 祁奚岂谄雠比子 南昌令 圣朝承王业之资 蒙逊自往筑长堤引水灌城 庙律几殆 元嘉十三年 颂 仇池公 复走奔索 虏 欢娱安乐 出为辅国将军 入侍左右 特宜详慎 楚之於白马县袭怜 时年四十五 使持节 赏赐甚厚 期限严峻 辅国将军 讯五郡九百三十六狱 太守如故 无斁久怀 谁非王民 难当遂有汉中之地 贩纻为业 时年七十六 及其赴危亡 太宗继阼 迁步兵校尉 粗合周礼 超越 洛阳 以为西阳王子尚 抚军司马 剥取衣服 斩预首 征散骑常侍 元帝之为镇东将军 假宁朔将军 刘胡败走 爰时在殿内 汝父临终 为广州增城令 领水军南讨 未拜 且伦等皆是足下腹心牙爪 豫章王子尚为扬州 颂声尚缺 皆依不承用诏书律 见死不更其守 上靡弃能之累 故喜所至克捷 焘归闻知 失利 此不须囗 但 顾守全所志 盖是恋本之情深 又有《佞幸传》 太祖遣大使巡行四方 列於盟会 子平曰
三年级思维训练《找规律》带解析
![三年级思维训练《找规律》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fc54010b1c59eef9c7b431.png)
三年级思维训练4--找规律一、找规律填数:179,278,377,476,,,773,872二、下面的数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找规律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1,3,8,16,27,□,58三、观察分析各列数的规律,然后填空.(1)3 , 6,12, 24, ,96,192,……(2)0,1, 3 , 6 , 10, 15 , , 28,……四、计算:202-204-206+208+210-212-214+216+…+2002-2004-2006+2008=五、计算: (1+2+3+…+2008+2009+2008+---+3+2+1)÷2009=六、已知六个数按以下顺序排列:2,3,5,9,17,33,…,如此继续排下去,第七、八个数是什么?七、如下图所示,用火柴棒横着排正方形,如果使用70根火柴棒,那么可排出个正方形。
……八、下图是蜂巢的一部分,假如从中间到外面有4层,每个小正六边形中有一只幼蜂,那么这个蜂巢里共有只幼蜂。
九、3根火柴棒可以摆成一个小三角形,用很多根火柴棒摆成了一个如下图那样的大三角形,如果大三角形外沿的每条边都增加到10根火柴棒,那么摆成这样形状的大三角形需要根火柴棒。
十、在下图□里填上符合规律的数。
十一、下图是一个用火柴棒摆成的由若干个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若要由里到外摆4圈(在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两圈),那么一共需要根火柴棒。
十二、小张将一些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摆放在桌上.第一次在桌子中间放1个纸片(如图(l));第二次在这个小正方形纸片四周再放一圈纸片(如图(2));第三次在第二次摆放的图形外再放一圈纸片(如图(3))…….她按此规律共摆了十次,那么她共用了正方形纸片个□图(1) 图(2) 图(3)A.100 B.144C.181 D.196 E.200十三、如下图所示,白色和黑色的三角形按顺序排列,当两种三角形的数量相差12个时,白色三角形有____个,十四、有一张纸,第一次把它剪成7块;第二次从第一次所得的纸片中任取一块,再剪成7块;第三次再从前面所得的所有纸片中任取一块,再剪成7块……这样进行下去,问第10次剪完后,剪出来的纸片共多少块?是否有可能在某一次剪完后,所有纸片的数量正好是2010?为什么?十五、张杰从27起写了26个连续奇数,王强从26起写了26个连续自然数,然后他们分别将自己写的26个数求和,那么这两个和的差是十六、在下面的一列数中,从左向右数,第8个数是.1,4,10,20,35,…,十七、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找规律法
观察、搜集已知事实,从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线索,用以探索未知事件的奥秘,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内容.
数学上有很多材料可用以来模拟这种活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例1
观察数列的前面几项,找出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10项来?
12345,23451,34512,45123,…
解:为了寻找规律,再多写出几项出来,并给以编号:
仔细观察,可发现该数列的第6项同第1项,第7项同第2项,第8项同第3项,…也就是说该数列各项的出现具有周期性,它们是循环出现的,5项一个循环。
10÷5=2.
可见第10项与第5项一样(项数都能被5整除),即第10项是51234.
随堂练习:
观察数列的前面几项,找出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10项来?
1234,2341,3412,4123,…
例2
把写上1到100这100个号码的牌子,像下面那样依次分发给四个人,你知道第73号牌子会落到谁的手里?
解: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分给小明的牌子号码是1,5,9,13,…,号码除以4余1;
分给小英的牌子号码是2,6,10,14,…,号码除以4余2;
分给小方的牌子号码是3,7,11,…,号码除以4余3;
分给小军的牌子号码是4,8,12,…,号码除以4余0(整除).
因此,试用73除以4看看余几?
73÷4=18…余 1
可见73号牌会落到小明的手里.
这就是运用了如下的规律:
用这种规律预测第几号牌子发给谁,是很容易的,请同学们自己再试一试.
随堂练习:
如果自然数如下图所示排成四列,问43在哪个字母下面?
拓展训练
1、先计算下面的前几个算式,找出规律,再继续往下写出一些算式:
①1×9+2= ②9×9+7=
12×9+3= 98×9+6=
123×9+4= 987×9+5=
1234×9+5= 9876×9+4=
…………
2、先计算下面的奇妙算式,找出规律,再继续写出一些算式: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
3、有一列数是2、9、8、2、…,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的两个数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比如第三个数8就是2×9=18的个位数字).问这一列数的第100个数是几?
4、如果全体数按下表进行排列,那么数41应在哪个字母下面?
5、如果自然数如下图所示排成四列,问58在哪个字母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