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数学新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本人通过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简单的谈一谈。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兴趣;学习

【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98-01

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的特点,采用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手段方法,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几组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组锐角三角形,一组直角三角形,一组钝角三角形。上课后把学生分为三组,提出问题,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在学生独立操作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交流,初步概括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运用剪、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由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效。这些情境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会。例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和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对于动手操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这样经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的发展,引发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的

兴趣

在讲课过程中,讲述我国古今数学家的成就,例如:古代的秦九韶、祖冲之(圆周率的发明者),当今的苏步青、杨乐、张广厚、陈景润,特别是华罗庚,可以讲他对数学的卓越贡献,获得美国、联邦德国、法国等高等院校、博物馆授予的崇高荣誉,被称为国际数学大师,为祖国赢得了光荣,等等。不仅要讲述他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这些数学家们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从日常的学习中做起,学习优秀科学家的治学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福民族的雄心。在授课时,穿插有趣的数学故事,只因数学是很枯燥无味的,可以通过故事引出课题,使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即所说的“学有所用”。莱布尼兹认为:“数学必须尽可能使教育对象了解背景。”布鲁纳也曾说:“一个概括说明,常常是最有兴趣的。”在教学中,当然不能把教学现象的全部背景都告诉给学生,但只要把至关重要的,又是学生能接受的数学背景给学生点破,就可以使学生对这一背景导致的数学进展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有机会从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处在“准发现者”的地位,去揭示数学的奥秘,此时的学生就有了自觉性,迅速地让他们取得接近于老师的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探索最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以旧导新,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达到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直观教学,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这能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即眼要看、耳要听、脑要思考、口要表达,便于建立表象,便于理解。教学中老师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新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中获得结论。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特征,我就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做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一个,学生小组合作时,拿出地瓜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切出了一个面,先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来感受面,得出对面的认识。然后又让学生在第一个面的旁边再切一个面,这样出现的两个面之间就有一条相交的线了。我们把这条线就叫做棱,而后又让学生在两个面的另一端再切一个面形成三个面相交,这样就得到三条棱并相交于一个点,这个点就叫做顶点。这样让学生初步认识面、棱、顶点。再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学具观察,小组合作讨论并动手摸一摸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休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数量,各自之间有什么特点和关系,最后通过黑板图形观察,口头归纳,叙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积极的思考讨论,得出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不仅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且在直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识过程,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的学习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很好的学好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