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透视学四成角透视
透视图基本知识
![透视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ed1715fb14e852458fb578b.png)
B
27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 度及90度)的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亦是成角透视的消 失点。
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 的直立灭线上。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 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B
28
透视作图框架的形成
B
45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一)平行透视的条件 1.方形物三对面,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 2.只有一个消失点,就是心点,所以平视中的平
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B
46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二)平行透视的规律 1. 与画面平行的线为原线,始终保持平行,只有
近大远小的变化,不消失。 2. 与画面垂直的线为变线,向心点消失。 3. 视平线以上的物体越远越低,视平线以下的物
体越远越高,心点左右的物体越远越向心点靠 拢,最后消失于心点。
B47Leabharlann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二)平行透视的规律 4. 平视中的平行透视只有一个灭点,就是心点,
在画面中心。 5. 方形体中只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
B
48
三点透视
概念: 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
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 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B
16
如果我们在眼前假定一个平面或放置一透明平 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的光线,就会 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平面,也就是 我们平时的画面。
实际上这就是照相机、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我 们在中学学习物理时,其光学原理就是这样,只 是把眼球水晶体换成了凸透镜而已。
绘画透视学课件资料成角透视资料
![绘画透视学课件资料成角透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3a63e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b.png)
定义:通过透明平 面观察物体研究三 维空间中的物体在 平面上的投影表现
分类:线性透视、 色彩透视、立体透 视等
基础要素:视点、 视线、画面、物体
透视学在绘画中的 应用:构图、造型、 色彩等方面
03
成角透视基本概念
成角透视定义
成角透视是绘 画透视学中的 一种透视类型 指的是在画面 中物体与视线 的角度呈一定 角度产生透视
细节处理:在静物绘画中细节的 处理也非常重要如光影、质感等 这些都可以通过透视技巧来增强 表现力。
06
成角透视实例解析
解析几何形体的成角透视
定义:成角透视是指当物体与观察者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时物体在透视画面上呈现的透视效果。
特点:成角透视中物体的两个面与画面平行其余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角度产生透视效果。
07
练习与提高
绘制简单的成角透视图形
确定视平线和消 失点
画出透视线段
连接端点和消失 点
完成图形并检查 准确性
绘制复杂的成角透视图形
掌握绘制技巧:通过练习绘制复 杂的成角透视图形提高透视感和 对透视原理的理解。
观察与思考:在绘制过程中观察 和思考发现并解决透视中的问题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添加标题
透视学分为线性 透视和大气透视 两种类型
透视学原理可以 帮助艺术家创造 出更真实、更有 立体感的作品
透视学分类
线性透视:利用线条表现空间深度和距离感
成角透视:通过角度变化表现立体感和深度
空气透视:利用色彩和明暗变化表现空间感和深度 色彩透视: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等变化表现空间感和深 度
透视学原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应用:将所学的透视知识应 用到实际绘制中通过不断练习提 高熟练度和准确性。
《透视知识——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透视知识——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52e51410700abb68a882fbd6.png)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学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职业技术学校姓名:陈桂兴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职业技术学校□小学2、学科:高中美术(职中设计专业基础课程)3、课时:2课时4、课前准备:(1)图片、资料素材;实物模型(2)教学课件等二、教学课题《基础素描》教案设计《透视知识——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基础素描》第1章《透视知识》。
内容分析:透视是美术基础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面很广,从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一年级及高考美术辅导培训课的学习中均被列为重难点。
在高等教育的美术专业学习中,透视有专门的教材,是一门必修课。
由此,透视知识若存在问题,必是影响深远的!由魏诗国主编,中等职业学校实用美术类专业教育部规划教材《素描》第36页也提出:“透视法则是造型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我们在造型中正确地观察、理解和表现形体物象的科学的理性法则之一。
因此,掌握透视的原理和透视变化规律,是学习基础素描,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课题。
”学情分析:由于刚刚进入中职设计专业学习的高一新生来说,他们的美术绘画知识是相当匮乏的,2)、说一说:1、【教师活动1】:(板书)给学生安排预习课本任务:1、“透视”的概念?2、“透视”最基本的规律是什么?3、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透视现象?【学生活动1】:预习课本,思考并尝试找出以上答案【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透视现象?(每人举1-2个例子)【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讨论,小结并归纳透视规律:】:3)、想一想:1、这种“透视”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学生活动】:继续带着问题看书2、【教师活动1】:播放“透视”视频:【学生活动】:看视频,尝试分析:同一物体,为什么视点不同,产生的透视现象不同? 【教师活动2】:小结并提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二)、任务驱动,深入学习透视知识 1)、读一读:【学生活动】齐读课本有关“透视”的一些名词术语 【教师活动】:介绍讲解有关透视术语,帮助学生理解【演示讲解】【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学习,逐步熟悉“透视”的基本概念。
【图文视频】深入浅出学透视(二)成角透视
![【图文视频】深入浅出学透视(二)成角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0ce8c2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2.png)
【图文视频】深入浅出学透视(二)成角透视...文章版权为商老师的设计学堂个人所有.....视频源自于网络,商老师编辑上传...违版必究,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比一点多一点,称为两点大家好,透视基础这部分好久没更新,今天推一文,我们来看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
字面理解,在这种透视中有两个点。
在一点透视(平行透视)的介绍中我们说那一点为灭点,那么两点透视中是不是有两个灭点呢?可以这么讲,不过正确的说法是两个“余点”。
成角透视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一种透视,凡是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都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一点,叫余点,余点在视平线上,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凡是平行的直线都消失于同一个余点,例如楼房的每层分界线都消失于同一个余点。
所以,对于立方体景物,在成角透视中都有两个余点,这两个余点在主点两侧。
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成角透视的画法首先介绍一个准确的的但略为复杂的画法量点法量点法就是以两个余点为圆心,余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与视平线相交得相应的两个量点,并由此测量物体两个侧面透视深度的作图方法。
1.方形物体向左右余点消失线段的透视长短,表示成角透视景物深度,这深度由量点来测定。
每个余点都有自己的专用量点,要测定某个余点线段的透视长度,须用该余点的量点来完成。
余点及其测点用相同编号。
如余点1(V1)和测点1(M1),余点2(V2)和测点2(M2).2.确定视点的位置,便能确定左右余点(视点至两余点之夹角总设为90°)。
以余点为圆心,以余点至视点的长度为半径作弧,弧线与视平线的焦点即该余点的量点。
透视学-第三章-成角透视-张岩
![透视学-第三章-成角透视-张岩](https://img.taocdn.com/s3/m/ce2dd5eafab069dc50220156.png)
• (二)成角透视 立方体的形态 • 从外部观察有两 种形态: • (1)立方体在视 平线上时,可以 见到左右两个成 角面 • (2)立方体在视 平线以外时,可 以见到三个面— —两个成角面加 上一个成角水平 面。
• (二)成角透视立 方体的形态 • 从内部观察有两 种形态: • 1、一般可以见到4 个面——顶面、地 面、两个侧面 • 2、一种成角面与 画面成角很小,接 近平行透视关系的 正面状态时,可见 到3个面——两个 成角面加上一个成 角水平面
• • • • • •
第二节 成角透视的特点和易出现的问题 (一)成角透视的特点: 特点一: 立方体边棱呈现两种状态: (1)与基面垂直的垂直边 (2)与画面成水平90°以外角度的(左右)成 角边
• 特点二: • (1)两组成角变 线,水平消失方 向不一,形成两 个灭点,属于二 点透视。 • (2)两个灭点都 在视平线上,视 平线以上的成角 边线向下消失, 视平线以下的成 角边线向上消失。
• 问题七: • 如果桌子是平行 透视,视线消失 于心点。桌上放 一个立方体,呈 成角透视状态。 • 立方体的两个余 点不能放在心点 同一侧,而应在 心点两侧的视平 线上。
• 问题八: • 建筑物的两组 成角边只要互 为垂直,它们 所形成的两个 余点,就本能 同时在距点之 内,使透视反 常。相反,两 个余点也不能 同时在距点之 外。
• 特点三: • 在同一视域中,由于立方体与画面所形成的 角度不同,决定了成角透视的灭点在视平线 上的位置是可移的。
• 特点四: • 同一立方体左右 两组成角边线, 形成的两个灭点 处在心点两侧 • 状态一:当立方 体成角边与画面 成45°角时,两 个灭点即左右距 点。(9个立方 体)
• 状态二:当立方体成角边与画面成非 45°角与90°角度时,一个余点处在同 侧的距点之内,另一个余点则在同侧的 距点之外。两个余点到心点的距离互为 反比。
素描中的成角透视规律及活动设计
![素描中的成角透视规律及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de5b8c81c758f5f61f6774.png)
素描中的成角透视规律及活动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素描中的透视规律如皋市外国语学校薛建民1:正六面体的成角透视: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其左右各竖立饿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透视”(它有两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左余点,有四条边线消失于右余点。
(如右图所示)2: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在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側三个面中,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同时有一面与地面平行的正方面体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
正六面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四条边线与画面平行、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有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如右图:角度与透视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漫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
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础知识:1. 视平线:平行于视点的一条线,叫视平线。
2. 灭点(消失点):物体的纵向延伸线与视平线相交的点,叫灭点。
3.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
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
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时,画面中将表现出物体不同的面。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e909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c.png)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透视是研究物体在平面投影中与视线的关系,或者说观察者如何从固定的位置来观察立体的物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它们画在平面上。
在西方,透视学最早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阿基米德所著的《论平面图形的平衡》,而真正将透视学系统化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数学家布鲁内莱斯基,他总结了前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并将这种研究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平行透视:当立方体正对着画面时,只有一个灭点,叫作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当立方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在画面上有两个灭点,叫作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当立方体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时,在画面上有三个灭点,叫作倾斜透视。
圆面透视:当画面上的物象为圆体时,所产生的透视叫圆面透视。
空气透视:当物象距离观察者远时,物象的轮廓逐渐变虚,明暗对比逐渐减弱,这就是空气透视。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平行,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成倾斜。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离视平线越远,物体的轮廓越小;离视平线越近,物体的轮廓越大。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强;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弱。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成角;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轮廓与视线仍成角。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离视平线越远,物体的轮廓越小;离视平线越近,物体的轮廓越大。
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强;在视平线以下时,物体的明暗对比越弱。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它涉及从胎儿发育到老年认知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心理学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它探讨人类感知、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现象和规律。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包括许多不同的分支,如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每个分支都不同的心理现象和问题。
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心理学与许多学科都有交叉,如医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
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课件-PPT
![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95bfcebd64783e08122b1b.png)
视平线——画面上表示绘画者视点的水平线。
视平线
以正方体为例, 画一个 一点透视图
这个正方体是什么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 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 它的透视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 视,也称两点透视.
余点——成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的消失点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源自——绘画中的透视问题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心 点——平行透视中在视平线上的消失点。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视平线——画面上表示绘画者视点的水平线。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4、多点透视(散点透视)等。
三点透视多用于高层建筑透视。 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大远小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以立方体为例画一个 成角透视图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美术技法理论
![美术技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9a9de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7.png)
消失点有五种;心点,视距点,天点,地点,余点心点--画者中央视线与画面垂直相交点称心点,位于正常视域和视平线的中央;是与画面成直角的变线的灭点。
视距——目点至画面(心点)的垂直距离.距点——距点有两个,分别位于心点左右视平线上,离心点远近与视距相等;它们是与画面成45度角的平变线的灭点。
余点——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之外的灭点,都称为余点;余点是(除垂直、45度角之外的)其它角度的平变线的灭点;不同角度的平变线,有各自的余点位置。
天点——我们叫升点的,视平线上方的灭点都是升点;升点是对视平面向上倾斜的变线的灭点;不同水平方向、倾斜角度的上斜变线,有不同的升点位置。
地点——我们叫降点,视平线下方的灭点都是降点.降点是对视平面向下倾斜的变线的灭点,不同水平方向、倾斜角度的下斜变线,有不同的降点位置.斜面透视的定义、特征是什么?【定义】-方形景物中的斜面是与水平的放置面倾斜的面。
平视中,对方形景物中斜面的透视称为斜面透视。
如楼梯面、人字屋顶面。
-通常在方形景物中的斜面形状指的是矩形或正方形,为规则斜面。
三角形斜面、菱形斜面,则按在矩形斜面之中考虑。
【特征】-1。
倾斜线的消失特点:-------- (1)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变线时表现为近高远低和近低远高两种状态.基线消点在视心,倾斜线的消点在过视心的垂线上(在地平线上方的消点叫做天点,下方的叫做地点)。
-------- (2)余角透视中的倾斜线均为变线,也表现为近高远低和近低远高两种状态.基线消点为消点1时,倾斜线的消点分别在过消点1的垂线上。
-2。
天点或地点距地平线愈近,说明斜面的倾角愈小,反之倾角愈大。
-3。
平行透视、余角透视中的斜面透视,会为其构图画面增加动感,使画面构图丰富.正仰视:实义:在物体的正前方,仰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
2、虚义:指想象中的观看对象站立的位置需要抬起头来才能看得到,现代人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向往之情。
透视学(成角透视)
![透视学(成角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b1db03c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a.png)
三、成角透视的画法 直观空间图分析步骤 绘图中测点法截取步骤
直观空间图分析步骤
1、在画面底边GL基线上有一点B,经过B点做夹角33度(除了45度、90度以外,
角度任意定)伸向前方一条直线,求在这条直线上截取BA=50厘米。
2、经过EP做一条平行画面的水平线,然后EP做夹角33度,平行地面上经过B点的
直线,交于HL上一点VP1,两条直线平行。
直观空间图分析步骤
3、以VP1为圆心,VP1-EP为半径长,水平摆动,求得测点M,得到VP1-M等于
VP1-EP。连接M-EP,构成等腰三角形,夹角33度(根据内错角相等原理)。
4、经过B点在GL基线上量出BC等于50厘米(把HL的高度分成二等份,取一份长
们称之为成角透视。
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 1、成角透视通常消失于灭点VP1和VP2
2、二、VP1与VP2的关系 3、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成角透视所画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偏角的立方体。在画面上的立体空间感比较 强,画面中主要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灭点,大多数与地面平行的纵深斜线消失于此两点, 使画面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但同时也具有了灵活多变的特性。成角透视不同于平行透视画 面,大多数线条是平行、垂直线,那样过于稳定和死板。在实践运用当中往往根据需要采用 不同的画法。比如:庄重、宏大的场面,适宜采用平行透视,娱乐、欢快的场面更适合成角 透视。
四、成角透视的应用
1、利用测点法绘制实践中成角透视简单物体
2、利用测点法绘制成角透视室内空间以及室外建筑空间
绘制地面网格 要求:视高1.5米,地格0.5×0.5米,与画面夹角40度
室内空间成角透视
要求:室内高270厘米、HL视平线高150厘米、室内500厘米×400厘米。 室内空间与画面夹角选择大夹角。
绘画中有那些常用的透视?绘画透视知识点详解
![绘画中有那些常用的透视?绘画透视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6e3feb33687e21af45a9cb.png)
什么是透视?透视是绘画理论术语。
“透视”(perspective)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
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人和物的形象,有远近、高低、大小、长短等不同,这是由于距离不同、方位不同在视觉中引起的不同反映,这种现象就是透视。
透视的类型:透视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平行透视、散点透视、成角透视。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二、三点透视。
画透视先记住以下透视学里的关键名词及表达的意思:名词解释:视平线:平视时与你眼睛水平的那条假想的线。
视点:视平线的中心点,也是你眼睛中心的位置。
灭点:将物体的边无限延长时最后消失的点。
一点透视:最常用到的就是一点透视,因为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灭点)。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火车轨道,最后消失,一点透视的成像就是这样的。
一点透视是建筑物由跟画面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由长,宽,高组成的主要方向轮廓线(不一定是平行的)这样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有两个灭点,比如,当我们正站在一个街角前向前平视,那么街道两边的线条向就会西安两边无限延伸然后就会形成两个消失点。
如果建筑物仅有铅垂轮廓线与画面平行,而另外两组水平的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于是在画面上形成了两个灭点Fx及Fy,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hl上,这样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
正因为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两个立角均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故又称成角透视。
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根据站点的高低,高度线或消失于天空中的天点,或消失于地面中的地点,另外两组深度线延长与视平线形成两个消失点,消失在地平线上,另一个消失点消失在天空或地面。
三点透视是三个消失点,一般会用在对高层建筑的描绘。
素描入门:素描透视画法的分类
![素描入门:素描透视画法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f598f1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4.png)
透视画法分类:
平⾏透视
⼜称⼀点透视,就是说⽴⽅体放在⼀个⽔平⾯上,前⽅的⾯(正⾯)的四边形分别与画纸四边平⾏时,上部朝纵深的平⾏直线与眼睛的⾼度⼀致,消失成为⼀点。
⽽正⾯则为正⽅形。
成⾓透视
⼜称⼆点透视就是把⽴⽅体画到画⾯上,⽴⽅体的四个⾯相对于画⾯倾斜成⼀定⾓度时,往纵深平⾏的直线产⽣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平⾏情况下,与上下两个⽔平⾯相垂直的平⾏线也产⽣了长度的缩⼩,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倾斜透视
⼜称三点透视当视点通过画⾯观察物体远近成倾斜⾓度的边线,就是要产⽣倾斜透视变化。
圆的透视图:正圆也成了椭圆。
且⾥⾯的弧长⼩于外⾯的弧长。
外弧弯曲度⼤⼀点,⾥弧弯曲度⼩⼀点。
平⾏透视画法
在60度视域中,观察正六⾯体上下、前后、两侧三个⾯,不论⽴⽅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个⾯与可视画⾯平⾏,⽴⽅体和画⾯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透视”。
(它只有⼀个消失点)
正六⾯体的平⾏透视最少看见⼀个⾯,最多看见三个⾯。
正六⾯体作图的线段有⽔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透视⽅向是:四条边线与画⾯平⾏、有四条边线与画⾯垂直,有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平⾏透视⼜叫⼀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且这个⾯和我们的视⾓平⾏。
由于透视的视⾓上的变形,产⽣了近⼤远⼩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
透视完整ppt课件完整版x
![透视完整ppt课件完整版x](https://img.taocdn.com/s3/m/f31b1b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0.png)
透视原理与分类
透视原理
透视原理是基于人眼观察物体的视觉 经验总结而来,包括近大远小、近实 远虚等规律。
透视分类
根据视点和画面的相对位置,透视可 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等。
透视术语解析
心点
在画面中心垂直于视平线的点 ,是透视的中心点。
消失点
物体边缘线在视平线上汇聚的 点,表示物体向远处延伸的方 向。
视点
指观察者眼睛的位置,决定了 画面的视角和视野范围。
视平线
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决 定了画面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和 高度。
基线
画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线,用于 确定物体的水平位置。
02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平行透视概念及特点
平行透视定义
平行透视是绘画透视的一种,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 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立体物象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 的科学。
视觉引导
利用曲线透视的视觉引导作用,可 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画面中的 重点部分。
实例分析:曲线透视作品欣赏
实例一
《XXX》:这幅作品通过运用曲 线透视,将画面中的建筑物和街 道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
实例二
《XXX》:这幅作品利用曲线透 视表现了水面的波纹和倒影,营 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增
添加阴影和投影
根据光源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在物 体上添加阴影和投影。阴影和投影的 形状和大小也要根据平行透视的原则 来绘制。
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画面上画 出物体的轮廓线。注意轮廓线的形状 和比例要与实物相符。
实例分析:平行透视作品欣赏
01
作品一
《街道景色》这幅作品运用平行透视描绘了街道的景色。画面中的建筑
素描透视基本知识讲解
![素描透视基本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29665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7.png)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素描透视的基本知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是当立方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而另一个面与画面垂直时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顶面与底面的四条平行棱线会相交于视平线上同一消失点。
这种透视效果让人感到平静和稳定,是素描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之一。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是立方体的四个立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往纵深平行的两组直线会产生两个消失点,让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这种透视效果在描绘建筑物、街景等场景时非常常见,能够展现出场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三点透视,又称“倾斜透视”,是物体没有任何一条边缘线或面与画面平行,成倾斜角度时的情况。
这种透视效果冲击力最强,会让画面更加有“气势”,通常见于俯视和仰视的场景。
在掌握这种透视技巧后,你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让你的素描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总之,素描透视的基本知识是素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技巧,你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让你的素描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素描透视的基本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素描基础—成角透视课件
![素描基础—成角透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9741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f.png)
PART 02
成角透视的原理
视点与灭点的确定
视点
表示观察者眼睛所在的位置,是 透视画面的出发点。在素描中, 视点通常选择在画面的中心位置。
灭点
表示透视画面中平行线消失的点。 在成角透视中,灭点通常位于视 点的正前方。
透视角度的选择
01
选择合适的透视角度对于表现物 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至关重要。 常见的透视角度包括平行透视和 成角透视。
在风景素描中,要运用成角透 视,需要选择适当的角度和视 点,调整景物的大小和形态, 以符合透视规律。同时,要注 意线条的柔和和虚实变化,以 表现出景物的远近和层次。
实例分析
以一处自然风景为例,通过运 用成角透视,可以表现出景物 的远近关系和层次感,使画面 更加自然、真实。
PART 05
素描中成角透视的注意事 项
详细描述
成角透视是指物体与画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得物体在画面中呈现出透视 变形的状态。这种透视方法与平行透视不同,平行透视中物体与画面平行,不 会产生透视变形。
成角透视的特点
总结词
成角透视具有两个消失点,透视角度变化多样,表现力强。
详细描述
成角透视具有两个消失点,分别对应物体的两个不同方向。这种透视方法使得画 面更加立体和真实,能够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和空间感。同时,由于透视角度的变 化多样,成角透视在表现不同角度和形态的物体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细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和 方向,以及它们与视点的相对关系。
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根据观察和构图的需要,确定物体在 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
确定视点
选择一个适当的视点,通常选择离物 体较近的点,以便更好地观察物体的 透视关系。
如何调整画面透视效果
调整透视线条
写给素描新手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透视
![写给素描新手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6a6297f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b.png)
写给素描新手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透视
很多人学画画时都被这个理论难住了,你搞明白了吗?
方形透视
方形透视分为三种: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两点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倾斜透视)。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三点透视(倾斜透视)
圆形透视
一个圆柱体,如果是俯视它的话,它上面圆的弧度越下面越大;如果是仰视的话,它上面圆的弧度越上面越大。
圆形透视
透视简单来说就是近宽远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主要是为了让画面有空间意识和纵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画出最近的边棱。 5.从边棱的两个顶点向左余点、右
余点引连线。 6.利用测点求出透视深度。 7.根据交点作平行线画出两个可见
侧立面 8.向余点引连线画出两个水平面。
二、与画面成任意角的方形面的画法: 1.画出方形面的顶视图以及和画面所成的角
度。 2.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左余点、右余
4.画出最近的边棱。
5.从边棱的两个顶点向左距点、右距 点引连线。
6.利用测点求出透视深度。 7.根据交点作平行线画出两个可见侧
立面
8.向距点引连线画出两个水平面。
1.与画面成任意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2.与画面成任意角的方形面的画法 3.与画面成45度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1. 与画面成任意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一、与画面成任意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二、与画面成任意角的方形面的画法 三、与画面成45度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一、与画面成任意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1.画出立方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 顶视图。
2.用顶视图画出立方体与理论画面 所成的角度。
3.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左余 点、右余点、左测点、右测点。
点、左测点、右测点。 3.画出最近的点。 4.从这个点向左余点、右余点引连线。 5.利用测点求出透视深度。 6.根据交点向余点引连线画出水平面。
三、与画面成45度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1.画出立方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顶视
图。
2.用顶视图画出立方体与理论画面所 成的角度。
3 .画出视平线、心点、视点、左距点、 右距点、左测点、右测点。
判断对错
判断对错
判断对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判断对错
1.熟练掌握与画面成任意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1)正确标出视点、心点、视平线、余点、
测点。
(2)熟练准确地画出透视图。(不要求写 出画法)
2.熟练掌握与画面成任意角的方形面的画法 (具体要求同上)
3.熟练掌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立方体的画法 (具体要求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