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解析1-4答案
波谱解析1-4答案
![波谱解析1-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e8a7a67ec102de3bd8927.png)
波谱解析试题1一、名词解释:1.发色团 2. 化学位移二、简答题:1.红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2.偏共振去偶碳谱在结构研究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三、化合物可能是A或B,它的紫外吸收max 为314nm (lg=),指出这个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种结构。
(A)(B)四、下面为化合物A、B的红外光谱图,可根据哪些振动吸收峰推断化合物A、B 中分别存在哪些官能团A:B:五、归属下列化合物碳谱中的碳信号。
(15)六、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4S,其氢谱如下图所示,试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写出推导过程。
(15分)七、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3H7ON, 结合下面给出的图谱,试推断其结构,并写出简单的推导过程。
波谱解析试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1.发色团:从广义上讲, 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和(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叫做发色团。
因常用的紫外光谱仪的测定范围是200~40Onm 的近紫外区, 故在紫外分析中,只有-* 和(或)n-* 跃迁才有意义。
故从狭义上讲,凡具有π键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2. 化学位移:不同类型氢核因所处化学环境不同, 共振峰将分别出现在磁场的不同区域。
实际工作中多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 以磁场强度或相应的共振频率表示) 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 求其相对距离, 称之为化学位移。
二、简答题:1.红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1)鉴定是否为某已知成分(2)鉴定未知结构的官能团(3)其他方面的应用:几何构型的区别;立体构象的确定;分子互变异构与同分异构的确定。
2.偏共振去偶碳谱在结构研究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当照射1H 核用的电磁辐射偏离所有l H 核的共振频率一定距离时, 测得的13C-NMR(OFR) 谱中将不能完全消除直接相连的氢的偶合影响。
此时,13C 的信号将分别表现为q (CH3), t (CH2),d(CH),s(C)。
据此,可以判断谈的类型。
三、A: 217(基值)+30(共轭双烯)+5×2(环外双键)+5×4(烷基)=277(nm)B: 217(基值)+30(共轭双烯)+36(同环二烯)+5×1(环外双键)+5×5(烷基)=313(nm)其中,化合物B的计算值与给出的紫外吸收max (314nm)接近,因此,该化合物为B。
(一到四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
![(一到四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9dc54fe9ec3d5bbfc0a7417.png)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助色团:有n电子的基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强.2、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3、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加,增色作用.4、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减色作用.5、增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6、减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减低的作用.7、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二、选择题1、不是助色团的是:DA、-OHB、-ClC、-SHD、 CH3CH2-2、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A、σ→σ*B、 n →σ*C、π→π*D、 n →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B、 UV吸收无加和性C、π→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σ*跃迁要强10-100倍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4、紫外光谱的峰强用εmax表示,当ε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很强吸收B、强吸收 C、中强吸收 D、弱吸收5、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A、 4-200nmB、200-300nmC、200-400nmD、300-400nm6、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λ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254nm的吸收带是:BA、R带B、B带C、K带D、E1带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差大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9、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A、水B、乙醇C、甲醇D、正己烷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A、 B、 C、 D、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A、 B、 C、 D、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AA、σ→σ*B、π→π*C、n→σ*D、n→π*第二章红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中红外区2、fermi共振3、基频峰4、倍频峰5、合频峰6、振动自由度7、指纹区8、相关峰9、不饱和度10、共轭效应11、诱导效应12、差频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AA:3N-5 B: 3N-6 C: 3N+5 D: 3N+62、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BA:3N-5 B: 3N-6 C: 3N+5 D: 3N+63、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 )A B C D答案:CH2CH2CH21651 1657 1678 1680O O1716 1745 1775 1810 OOCH24、下图为某化合物的IR图,其不应含有:DA:苯环 B:甲基 C:-NH2 D:-OH5、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A B C D答案:1646 1611 1566 16411650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1,2亚甲二氧基苯:),其亚甲二氧基的δCH 特征强吸收峰为:AA:925~935cm-1B:800~825cm-1C:955~985cm-1D:1005~1035cm-17、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AA:有机酸 B:醛 C:醇 D:醚8、下列羰基的伸缩振动波数最大的是:C9、中三键的IR区域在:BA ~3300cm-1B 2260~2240cm-1C 2100~2000cm-1D 1475~1300cm-110、偕三甲基(叔丁基)的弯曲振动的双峰的裂距为:DA 10~20 cm-1 B15~30 cm-1 C 20~30cm-1 D 30cm-1以上第三章核磁共振一、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2、磁各向异性效应3、自旋-自旋驰豫和自旋-晶格驰豫4、屏蔽效应5、远程偶合6、自旋裂分7、自旋偶合8、核磁共振CRORACROHBCROFCROClC DC NR9、屏蔽常数10.m+1规律11、杨辉三角12、双共振13、NOE效应14、自旋去偶15、两面角16、磁旋比17、位移试剂二、填空题1、1HNMR化学位移δ值范围约为 0~14 。
波谱解析试题、答案(完整终极版)
![波谱解析试题、答案(完整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68dd2c192e45361066f55b.png)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波谱解析》试题册开卷()闭卷()考试时长:120分钟使用班级:命题教师:主任签字:注意事项一、考生参加考试须带学生证或身份证,并按照监考教师指定座位就坐。
二、闭卷考试,书本、参考资料、书包等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一律放到考场指定位置。
三、考生必须在发放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草稿纸、自行携带的答题纸上答题无效。
四、考生须遵守《西安培华学院考场规则》,有考场违纪或作弊行为者,按相应规定严肃处理。
五、开考30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入场;开考30分钟后考生方可交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发色团2、非红外活性振动3、费米共振4、相关锋5、饱和6、屏蔽效应7、磁等同核8、化学位移9、相对丰度10、麦氏重排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A 频率B 波长C 周期D 强度2、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红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A紫外光区和无线电波B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C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D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3、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4、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电子能级差大5、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σ→σ﹡B、π→π﹡C、n→σ﹡D、n→π﹡6、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水B、甲醇C、乙醇D、正已烷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C、D、8、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νC-CB、νC-HC、δas CHD、δs CH9、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10、某化合物在1500~2800cm-1无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A 烷烃B 烯烃C 芳烃D炔烃11、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谱中,λmax=320nm(εmax=30)的一个吸收带是()A K带B R带C B带D E2带12、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A.导效应所致B.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D. 杂化效应所致1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14、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A 气体状态B 固体状态C 固体, 液体状态D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15、下面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波谱(氢谱)中出现单峰的是:A. CH3CH2ClB. CH3CH2OHC. CH3CH3D. CH3CH(CH3)216、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核比为偶数的是()A C8H10N2OB C8H12N3C C9H12NOD C4H4N17、EI-MS表示()A电子轰击质谱B化学电离质谱C 电喷雾质谱D 激光解析质谱18、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A 分子离子峰B 基峰C亚稳离子峰D准分子离子峰19、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20、某有机物C8H8的不饱和度为()A 、4 B、5 C、6 D、7三、问答题:(共28分)(一)简述核磁共振中什么叫弛豫,分哪几类?8分(二)简述质谱中什么是分子离子锋,什么是碎片离子锋?10分(三)红外光谱产生的几个条件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化合物的实际红外谱图中吸收峰数少于理论数?10分四、计算题:(共12分)安络血的摩尔质量为236,将其配成每100ml含0.4962mg的溶液,盛于1cm吸收池中,在max为355nm处测得A值为0.557,试求安络血的1%cm1E及值?12分4%113%11%111065.21123102361011231104962.0557.0--⨯=⨯===⨯⨯===cm cm cm E M Cl A E Cl E A ε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波谱解析》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 ) 闭卷() 考试时长:120 分钟使用班级: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10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0分) 1. 发色团答:在紫外光谱中,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叫发色团,它们能够产生π-π*或n-π*跃迁,从而能在紫外可见光区产生吸收。
波谱解析必做习题参考答案
![波谱解析必做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7e6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9.png)
波谱解析必做习题参考答案波谱解析必做习题参考答案波谱解析是一门重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通过分析物质的光谱特征,可以推断其组成、结构和性质。
在学习波谱解析的过程中,做习题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波谱解析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红外光谱解析1. 习题:某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一个宽而强的吸收峰,峰位在3200-3600 cm-1之间,且没有其他明显吸收峰。
请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
参考答案:该有机物很可能是一种醇。
醇的红外光谱中,羟基(-OH)的拉伸振动会出现宽而强的吸收峰,峰位在3200-3600 cm-1之间。
由于没有其他明显吸收峰,可以排除其他含有羟基的有机物,如酚和酮。
2. 习题:某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一个强吸收峰,峰位在1700 cm-1左右,且没有其他明显吸收峰。
请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
参考答案:该有机物很可能是一种酮。
酮的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会出现强吸收峰,峰位在1700 cm-1左右。
由于没有其他明显吸收峰,可以排除其他含有羰基的有机物,如醛和酸。
二、质谱解析1. 习题:某有机物的质谱图中,出现了一个分子峰(M+)的相对强度为100%,以及一个相对强度为15%的分子离子峰(M+1)。
请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中可能含有碳、氢和氧元素。
分子离子峰(M+1)的相对强度为15%,说明该有机物中有一个碳原子的丰度为15/100=15%比例相对较高。
根据碳的相对丰度为12/13,可以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中含有6个碳原子。
2. 习题:某有机物的质谱图中,出现了一个分子峰(M+)的相对强度为100%,以及一个相对强度为43%的分子离子峰(M+1)。
请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中可能含有碳、氢和氧元素。
分子离子峰(M+1)的相对强度为43%,说明该有机物中有一个碳原子的丰度为43/100=43%比例相对较高。
波谱解析法课后答案
![波谱解析法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51a3bc281e53a5902ff0e.png)
波谱解析法课后答案【篇一:有机波谱解析(习题一)】>1、试推测有机化合物a、b和c的结构式c4h8cl(a)c4h8o(b)2+c4h10o(c)c4h6c4h8o24-1 (b)有碘仿反应,红外光谱图在1715cm有强吸收峰。
a的nmr数据为3h(单峰),2h(四重峰),3h(三重峰)。
4、根据1hnmr谱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其中:s 表示单峰;d 表示双峰;b 表示宽峰;t 表示三重峰;q 表示四重峰;m 表示多重峰;h 表示七重峰]5、2,3-二甲基-2-溴丁烷与(ch3)3co-k+反应后生成两个化合物;6、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4(s,1h),2.7(s,2h),7.2(s,5h)ppm;1.6(m,2h),2.7(s,1h),4.4(t,1h),7.2(q,4h)ppm;1.9(s,2h)ppm;且该化合物与hio4无反应。
9.9(s,1h)ppm;有机波谱解析答案chch1、a、 2 ch 2 ch 3 b、 ch 3 coch 23ccl3 c、ch3chch2ch32、a、 (ch3 ) 3 cchch 3 b、 2 c=c(ch3 ) 2 c、 ch3coch3(ch3)1740cm-1为酯羰基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
och3ch2ch3ch3c(ch3)3ch4、1) 2)3) chch3ab3ach3c3ad 5、a、b、 chh3ch3a3ch3b峰。
所以,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hoch 2 3 。
ch2chch2c(ch3)2所以,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合物的结构为:brchch 2 ch 3。
ch3ch3无反应,说明不是邻二醇,其它峰说明脂肪链为: ch 2 ch 2或33连的碳不连h,所以,该化合物的结构为:(ch ) ch )。
3222326) ch 3 ch 2ch 2 cho 7)是(ch3)3cch2coch3而不是(ch3)3ccoch2ch38) ch 3 coch 2 ch 2coch 3 9) ch 3coch 2 ch(och3 ) 2ch2coch310)11) clcoch2ch3【篇二:紫外光谱分析法习题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 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3 )(1) 消失(2) 精细结构更明显(3) 位移 (4) 分裂2.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4) (1)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2)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3)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4) 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3. 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200─400nm 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 1 )(1) 氘灯或氢灯 (2) 能斯特灯(3) 钨灯(4) 空心阴极灯灯4. 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1 )(1)波长变长 (2)波长变短(3)波长不变(4)谱带蓝移5. 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 ( 4 )(1) 硅碳棒(2) 激光器(3) 空心阴极灯 (4) 卤钨灯6. 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1 )(1) 热电偶(2) 光电倍增管 (3) 光电池(4) 光电管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2 )(1)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2) 分子的电子结构(3) 原子的电子结构; (4)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8. 基于发射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 2 )(1) 光电比色法 (2) 荧光光度法(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4) 红外光谱法9. 基于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4 )(1) 原子荧光光谱法;(2) 分子荧光光度法; (3) 光电直读光谱法; (4)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10.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 3)(1) 钨灯 (2) 氢灯 (3) 氙灯(4) 汞灯11. 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3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 (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阶跃线荧光的波长( 1 )(1)大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2)小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3)等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4)正比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ch3ocooh(b)(a)(1) abc (2) cba(3)bac(4)cabch3o(c) 114. 在紫外-可见光谱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4 )(1) ch3-ch=ch-ch3(2) ch3-ch2oh(3) ch2=ch-ch2-ch=ch2 (4) ch2=ch-ch=ch-ch315.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2 ) (1)光源的个数; (2)单色器的个数; (3)吸收池的个数; (4)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 16. 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测定合金中皮克数量级(1012)的铋?( 2 )(1)分光光度法(2)中子活化(3)极谱法(4)电位滴定法 17. 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 2 )(1)白光(2)单色光(3)可见光(4)紫外光18. 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振动)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3 )(1) e振动e转动e电子 (2) e转动e电子e振动 (3) e电子e振动e转动 (4) e电子e转动e振动二、填空题1.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一般电子能级跃迁类型为:(1)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2)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3)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4)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答] 1. ?─?*, 真空紫外;2. n─?*, 远紫外;3. ?─?*, 紫外;4. n─?*, 近紫外, 可见.2. 可见-紫外、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吸收光谱法都可应用一个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亦称为 ___________ 。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大全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432e6937e21af45b207a874.png)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波长为670.7nm 的辐射,其频率(MHz )数值为 ()A 、4.47 X108B 、4.47 X107C 、1.49X106D 、1.49X1O 10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 、吸收峰的强度B 、吸收峰的数目C 、吸收峰的位置D 、吸收峰的形状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A 、紫外光能量大B 、波长短C 、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 、电子能级差大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 、。
一 o .B 、n f n • C^ n-。
°D 、IL n *5、n- n .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 、水B 、甲C 、乙醇D 、正己烷6 、 CH 3-CH 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 、 V CYB 、 VCT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狱基,却在1773cm 」和1736cm 」处出现C 、57、C 、费米共振D 、空间位阻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 、玻璃B 、石英C 、红宝石D 、卤化物结体9、预测H2s 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 、 4B 、 3C 、 2D 、 1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o 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随原核而变11、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 定()A 、12cB 、,5N c 、19FD 、31P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值最 大 ()A 、-CH2cH3B 、-OCH3C 、-CH=CH 2D 、-CHO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 >乙烯(5. 25) >乙块(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A 、诱导效应所致B 、杂化效应所致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D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B 、共规效应A、全去偶谱B、偏共振去偶谱C、门控去偶谱D、反门控去偶谱15、“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A、成反比B、成正比C、变化无规律D、无关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A、从大到小B、从小到大C、无规律D、不变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A、偶数B、奇数C、不一定D、决定于电子数18、二澳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A、1:1:1B、2:1:1C、1:2:1D、1:1:2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值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a -裂解产生的。
波谱解析 第一章 紫外光谱习题参考答案
![波谱解析 第一章 紫外光谱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da94035fbfc77da269b1fc.png)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紫外光谱1.(1) 饱和化合物,吸收在远紫外区,故在近紫外区无吸收峰;(2) 结构可看成乙烯中引入了助色基团甲氧基,吸收波长红移,但吸收峰仍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无吸收峰;(3) π→π*跃迁。
氨基为助色团,其孤对电子与苯环发生p→π共轭,所以E带和B带均发生红移,E1吸收位于远紫外区,E2带(230 nm)和B带(280 nm)处在近紫外区。
(4)取代基与苯环形成大的共轭体系,有π→π*跃迁;结构中含有羰基,有n→π*跃迁。
吸收带有K带、B带和R带;(5) 取代基与苯环形成大的共轭体系,π→π*跃迁,主要吸收带为K带和B带;(6) 羰基有n→π*跃迁,为R带吸收。
(该结构的烯醇异构体有K带和R带)(7) 该结构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有π→π*跃迁和n→π*跃迁,吸收带为K带和R带。
2.(1) a为饱和烷烃,仅有σ→σ*跃迁,吸收位于远紫外;b有两个双键,但未共轭,吸收位于远紫外;c为共轭二烯,吸收在近紫外;所以最大吸收波长c>b>a;(2) a为同环共轭双烯,波长最大,c和b相比,结构中多了一个甲基,存在超共轭效应,吸收红移。
综上所述,a>c>b;(3) a, c为共轭体系,吸收波长均高于b。
a和c相比,结构中拥有更多的取代甲基,存在超共轭效应,吸收红移。
综上所述,a>c>b;3. (1)同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534个烷基取代+ 4×52个环外双键+ 2×5计算值283(nm)(3)(4)(5)(6)骈环异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14 4个烷基取代+ 4×52个环外双键+ 2×5 计算值244(nm)同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53 4个烷基取代+ 4×5 计算值273(nm)直链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15 1个烷基α取代+ 10 计算值225(nm)五元环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02 1个烷基α取代+ 102个烷基β取代+12×22个环外双键+5×2 计算值246(nm)六元环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15 1个烷基α取代+ 102个烷基β取代+12×2 计算值249(nm)(7)直链α,β-不饱和酮基本值2151个烷基γ取代+ 182个烷基δ取代+18×2延长一个共轭双键+30计算值299(nm)(8)无共轭结构,无K带吸收(9)烷基单取代羧酸(β)基本值208β位N(CH3)2取代+ 60计算值268(nm)(10)苯甲酰酮基本值2461个邻位-OH取代+ 71个间位-CH3取代+3计算值256(nm)(11)苯甲酸基本值2301个对位-OH取代+ 25计算值255(nm)4.(1)a.非骈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173个烷基取代+ 3×5计算值232(nm)b.非骈环共轭双烯基本值2174个烷基取代+ 4×51个环外双键+ 5计算值242(nm) 综上所述,两种化合物可以用紫外光谱区分。
波谱解析课后习题答案
![波谱解析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d50e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8.png)
波谱解析课后习题答案波谱解析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波谱解析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的重要方式。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一些指导和答案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波谱解析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波谱解析?为什么波谱解析在科学研究中如此重要?波谱解析是一种分析和解释光谱图像的过程。
它通过测量和分析光的频率、波长或能量,来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
波谱解析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2. 什么是光谱?有哪些常见的光谱类型?光谱是指将光按照频率、波长或能量进行分类和排序的过程。
常见的光谱类型有连续光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3. 什么是连续光谱?请举个例子说明。
连续光谱是指包含了所有频率或波长的光谱。
例如,太阳光就是一个连续光谱,它包含了从紫外线到红外线的所有波长。
4. 什么是发射光谱?请举个例子说明。
发射光谱是指物质在受到能量激发后,发出特定频率或波长的光。
例如,氢气在受到电子激发后,会发出一系列具有特定波长的光谱线,这就是氢的发射光谱。
5. 什么是吸收光谱?请举个例子说明。
吸收光谱是指物质在受到特定频率或波长的光照射后,吸收部分光的现象。
例如,当白炽灯光通过氢气时,氢气会吸收一部分特定波长的光,形成氢的吸收光谱。
6. 什么是拉曼光谱?请举个例子说明。
拉曼光谱是指物质在受到光激发后,发生光子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导致光的频率或波长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当激光照射到样品上时,样品会散射出具有特定频率差的光,形成拉曼光谱。
7. 什么是红外光谱?有哪些常见的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是指研究物质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光谱。
常见的红外光谱技术包括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近红外光谱(NIR)和拉曼光谱等。
8. 什么是质谱?有哪些常见的质谱技术?质谱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物质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研究物质结构和组成的技术。
波谱解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8fb0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2.png)
波谱解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波谱解析?为什么它在科学研究中如此重要?2. 简要描述一下光的波动理论和量子力学对波谱解析的贡献。
3. 请解释以下术语:离子化能,激发态,自旋磁矩。
4. 为什么波谱解析在化学和物理学中常用于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5. 请列举至少三种波谱技术,并简述其原理和应用领域。
答案:1. 波谱解析是一种研究物质光谱(包括电磁波谱和粒子波谱)的方法,通过分析光谱中的特征峰值、强度和频率等参数,来推断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波谱解析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光谱数据能够提供关于物质的能级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粒子性质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2. 光的波动理论和量子力学是波谱解析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
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和频率等特性。
量子力学则基于粒子和能级的概念,解释了微观领域的光谱现象。
这些理论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和解释光谱现象,并推导出许多重要的波谱分析方程式。
3. 离子化能是指将一个原子或分子从束缚态转变为离子的最小能量。
激发态是指原子或分子在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状态。
自旋磁矩是指由于自旋而产生的磁矩,其大小与电子自旋的角动量有关。
4. 波谱解析在化学和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于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通过分析不同波长或频率范围的光谱特征,可以得到物质的能级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等信息。
这对于研究新材料性质、分析化学成分以及理解化学反应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波谱解析涉及许多技术,以下列举了三种常见的波谱技术:a.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该技术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来推测物质的电子能级结构和溶液浓度等。
它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b.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在红外光区域的吸收和散射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振动特性。
它在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c. 核磁共振光谱:核磁共振光谱通过测量物质中核自旋的能级跃迁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组成和化学环境。
波谱解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c537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1.png)
波谱解析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核磁共振波谱中,哪种核的自旋量子数为1/2?A. ¹HB. ¹³CC. ¹⁹FD. ³¹P答案:A2. 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吸收峰通常位于哪个区域?A. 4000-2500 cm⁻¹B. 2500-2000 cm⁻¹C. 2000-1500 cm⁻¹D. 1500-1000 cm⁻¹答案:C3. 质谱中,分子离子峰(M+)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实际分子质量的关系是?A. 完全一致B. 相差1C. 相差2D. 相差18答案:A4. 紫外-可见光谱中,哪种类型的化合物通常不显示吸收峰?A. 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B. 含有芳香环的化合物C. 含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D. 饱和烃答案:D5. 核磁共振波谱中,哪种核的化学位移范围最宽?A. ¹HB. ¹³CC. ¹⁹FD. ¹⁵N答案:B6. 红外光谱中,哪种类型的氢原子最容易被检测到?A. 烷基氢B. 烯基氢C. 芳香氢D. 羰基氢答案:D7. 质谱中,哪种类型的化合物最容易产生分子离子峰?A. 非极性化合物B. 极性化合物C. 芳香化合物D. 脂肪族化合物答案:A8. 紫外-可见光谱中,哪种类型的化合物最容易产生电荷转移吸收?A. 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B. 含有芳香环的化合物C. 含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D. 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答案:D9. 核磁共振波谱中,哪种核的耦合常数最大?A. ¹HB. ¹³CC. ¹⁹FD. ¹⁵N答案:C10. 红外光谱中,哪种类型的化合物最容易产生宽吸收峰?A. 含有极性官能团的化合物B. 含有非极性官能团的化合物C. 含有氢键的化合物D. 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___________。
波谱解析法第三版华东理工大学潘铁英版课后答案
![波谱解析法第三版华东理工大学潘铁英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4d156d15abe23492f4d87.png)
第二章 质谱习题及答案解:A 、C 2H 3Cl ,B 、C 2H 6S分子离子峰为偶数表明含有偶数个氮或不含氮。
C x H y N z O w S S不含氮 含氮22RI(M+1)100 1.10.370.8RI(M)RI(M+2)(1.1)1000.2 4.4RI(M)200x z sx w s ⨯=++⨯=++22RI(M+1)100 1.10.370.8RI(M)RI(M+2)(1.1)1000.2 4.4RI(M)200x z sx w s⨯=++⨯=++A 、RI(M+1) 4.8100 1.10.37100RI(M)100x z ⨯=+=⨯,设z=1,则x=4.02,C 4N 分子量>62,不合理。
所以无氮元素。
同理B ,设z=1,则x=3.11,C 3N 分子量>62,不合理。
所以无氮元素。
同位素相对丰度表,p26表2.3。
对于A ,RI 相对丰度,M :(M+2)=3:1,则A 中有氯原子,推断其分子式为CH 2=CHCl 对于A ,RI 相对丰度,M :(M+2)=25:1,则A 中有硫原子,推断其分子式CH 3CH 2SH解:C 2H 2Cl 2,ClCH=CHClm/z=98分子离子峰,M :(M+2)=6:1,有两个氯。
同位素相对丰度表,p26表2.3。
M-35=98-Cl ,M-36=98-HCl ,M-37=98-HCl-H解:m/z 142=M -43(⋅C 3H 7),m/z 142=C 9H 20N ,(n-C 4H 9)3N, 分子离子峰为奇数表明含有奇数个氮。
C x H y N z O w S SRI(M+1)10100 1.10.37100RI(M)100x z ⨯=+=⨯,设z=1,则x=8.75,若z=3,则x=8.08,不合理。
M :(M+1)=10:1,表明不含有卤素和氧硫。
m/z 44=CH 2=N +HCH 3,m/z 100=142-42(C 3H 6) m/z 57=M -43(⋅C 3H 7),m/z 44=57-13(CH 3),CH 2=N +HCH 3,第四章 红外课后习题及答案间、邻、对硝基甲苯第三章紫外习题及答案核磁共振氢谱习题解答“核磁共振氢谱”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 CH 3CH 2COOCH 3 , 2.CH 3CH 2OCOCH(NO 2)CH 33. (a) C 6H 5CH(CH 3)OCOCH 3 , (b)C 6H 5CH 2CH 2OCOCH 3, (c) p -CH 3C 6H 4COOCH 2CH 34. HOCH 2CH 2CN ,5. CH 3CH 2OCOCH 2N(CH 3)26. CH 3CH 2OCOCH=CHCOOCH 2CH 3 ,7. 略,8. CH 3CH 2CH 2COOCH=CH 2 OCH 3OCH 3NH 2ca b 9.δa 6.35ppm, (1H, dd, Jac=8Hz, Jab=2Hz)δb 6.56ppm, (1H, d, Jab=2Hz)δc 6.85ppm, (1H, dd, Jca=8Hz) 9. (a) 2-乙基吡啶,(b) 3-乙基吡啶“核磁共振碳谱”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 CH 3COOCH=CH 24. p -N ≡CC 6H 4COOH5. p -ClC 6H 4COCH 36. CH 3CH 2OCOCH 2CH 2COOCH 2CH 37. (CH 3CH 2CO)2O 8. a: C 6H 5CH 2COCH 3 , b: C 6H 5COCH 2CH 38. C 6H 5OCH 2CH 2OCOCH 3。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a27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0.png)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波谱技术用于测定分子的振动能级?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D. 质谱答案:B2.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电子云密度B. 原子核的自旋C. 磁场强度D. 温度答案:A3.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的离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形成的离子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质谱分析中常用的离子源?A. 电子轰击源B. 热丝源C. 激光解吸源D. 电化学源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红外光谱中,碳氢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通常出现在_________ cm^-1附近。
答案:2900-30002. 核磁共振中,氢原子的化学位移与_________有关。
答案:电子云密度3. 质谱分析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分子,其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_________。
答案:1004. 紫外光谱分析中,分子吸收紫外光后,电子从_________跃迁到_________。
答案:基态;激发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答案: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是基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
当分子吸收红外光时,分子中的化学键会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从而产生特征吸收峰。
通过分析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可以确定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2. 核磁共振氢谱中,为什么不同的氢原子会有不同的化学位移?答案:核磁共振氢谱中,不同的氢原子会有不同的化学位移是因为它们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导致电子云密度不同。
电子云密度会影响周围磁场的局部强度,从而影响氢原子的共振频率,导致化学位移的差异。
3.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的电离效率以及离子源的类型有关。
分子越稳定,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越高;电离效率高的离子源,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也越高。
波谱原理及解析常建华版第二版习题答案
![波谱原理及解析常建华版第二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c09b21ed9ad51f11df28a.png)
《波谱原理及解析》(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 UV(1)有机分子常见的有σ→σ* 、n →σ*、 π→π*、n →π* 跃迁、还有电荷转移跃迁和配位体场微扰的d →d *跃迁等。
得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主要是π→π*、n →π* 跃迁;含原子半径较大的杂原子的n→σ*跃迁造成;还有电荷转移跃迁和配位体场微扰的d →d *跃迁。
(2)a. 227; b.242; c.274; d.286; e.242; f.268; g.242; h.353; i.298; j.268。
(3)(1)可以,232,242;(2)可以,237,249;(3)可以257,222;(4)可以,259,242。
(4)上式:蓝移,变小,参见书; 下式:蓝移?,变小,参见书。
(5)2.65104(6)258nm (11000)为对硝基苯甲酸;255nm (3470)为邻硝基苯甲酸。
后者有位阻,共轭差。
(7)乙酰乙酸乙酯有烯醇式和酮式,烯醇式有共轭体系,其*在240nm 附近。
可见溶剂极性小,烯醇式多,大。
(8).(9).为B ,254nm(10).H 2C CH CCH 3C C CH 3(11).样品在水中不溶,丙酮和苯的透明下限太大,水、丙酮和苯不能用。
乙醇、环己烷、甲醇可用,乙醇最好,无毒、便宜,且测定后与文献值对照不用做溶剂校正。
(12).A 大,因A 中的NH 2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形成共轭,而B 上的NH 2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不形成共轭。
第3章 IR(1).不一定,只有有偶极距变化的振动产生红外吸收。
(2)C=O 的大小:RCOOR ’>RCOR ’>RCONHR ’(3)A 的C=O 大,B 有二甲氨基给电子共轭效应。
(4)(a )p-CH 3-Ph-COOH 与Ph-COOCH 3不同,前者有COOH 、对二取代;后者有酯基及单取代苯。
所以,在3200~2500、900~650cm -1处不一样。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9d8674fe4733687e21aabb.png)
波普解析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波谱学2.屏蔽效应3.电池辐射区域4.重排反应5.驰骋过程二、选择题。
(10*2分=20分)1.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1和1736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 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4.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5.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12CB、15NC、19FD、31P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α-裂解B、裂解C、重排裂解D、γ迁移7.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和核磁B、质谱和红外C、红外和核磁D、质谱和核磁8. 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 )22 b. CH CH d.A、a、b、c、dB、a、c、b、dC、c、d、a、bD、d、c、b、a9.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 芳烃(134), 质谱图上于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A. B. C. D.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2. 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1.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 1(73),相对丰度 3.5%;2(74),相对丰度0.5%。
(一到四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讲解
![(一到四章)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复习指导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f1481cf49649b6648d747b5.png)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助色团:有n电子的基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强.2、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3、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加,增色作用.4、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减色作用.5、增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6、减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减低的作用.7、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二、选择题1、不是助色团的是:DA、-OHB、-ClC、-SHD、 CH3CH2-2、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A、σ→σ*B、 n →σ*C、π→π*D、 n →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B、 UV吸收无加和性C、π→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σ*跃迁要强10-100倍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4、紫外光谱的峰强用εmax表示,当ε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很强吸收B、强吸收 C、中强吸收 D、弱吸收5、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A、 4-200nmB、200-300nmC、200-400nmD、300-400nm6、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λ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254nm的吸收带是:BA、R带B、B带C、K带D、E1带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差大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9、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A、水B、乙醇C、甲醇D、正己烷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A、 B、 C、 D、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A、 B、 C、 D、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AA、σ→σ*B、π→π*C、n→σ*D、n→π*第二章红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中红外区2、fermi共振3、基频峰4、倍频峰5、合频峰6、振动自由度7、指纹区8、相关峰9、不饱和度10、共轭效应11、诱导效应12、差频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AA:3N-5 B: 3N-6 C: 3N+5 D: 3N+62、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BA:3N-5 B: 3N-6 C: 3N+5 D: 3N+63、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 )A B C D答案:CH2CH2CH21651 1657 1678 1680O O1716 1745 1775 1810 OOCH24、下图为某化合物的IR图,其不应含有:DA:苯环 B:甲基 C:-NH2 D:-OH5、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A B C D答案:1646 1611 1566 16411650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1,2亚甲二氧基苯:),其亚甲二氧基的δCH 特征强吸收峰为:AA:925~935cm-1B:800~825cm-1C:955~985cm-1D:1005~1035cm-17、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AA:有机酸 B:醛 C:醇 D:醚8、下列羰基的伸缩振动波数最大的是:C9、中三键的IR区域在:BA ~3300cm-1B 2260~2240cm-1C 2100~2000cm-1D 1475~1300cm-110、偕三甲基(叔丁基)的弯曲振动的双峰的裂距为:DA 10~20 cm-1 B15~30 cm-1 C 20~30cm-1 D 30cm-1以上第三章核磁共振一、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2、磁各向异性效应3、自旋-自旋驰豫和自旋-晶格驰豫4、屏蔽效应5、远程偶合6、自旋裂分7、自旋偶合8、核磁共振CRORACROHBCROFCROClC DC NR9、屏蔽常数10.m+1规律11、杨辉三角12、双共振13、NOE效应14、自旋去偶15、两面角16、磁旋比17、位移试剂二、填空题1、1HNMR化学位移δ值范围约为 0~14 。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b31818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3.png)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重庆医科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本课程学习的四大谱主要是哪四类?参考答案:质谱 (Mass Spectra, 简称MS);核磁共振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简称NMR);紫外-可见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简称UV);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a, 简称IR )2.凡是合成、半合成药物或者是由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单体或组分中的主要组分,都必须确证其化学结构。
参考答案:对3.确证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可以采用经典的理化分析和元素分析方法;第二,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红外、紫外、核磁和质谱四大谱解析,必要时还应增加其他方法,如圆二色散、X光衍射、热分析等。
参考答案:对4.红外光谱特别适用于分子中功能基的鉴定。
参考答案:对5.核磁共振谱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解析非常有用,应用在四大谱中最为广泛。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在关于紫外光谱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紫外光谱属于电子光谱2.丙酮的紫外-可见光区中,对于吸收波长最大的那个吸收峰,在下列四种溶剂中吸收波长最短的是哪一个()。
参考答案:水3.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4.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在近紫外光区产生两个吸收带()。
参考答案:丙烯醛5.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K带是指()。
参考答案:共轭非封闭体系π→π*的跃迁6.紫外光谱一般都用样品的溶液测定,溶剂在所测定的紫外光谱区必须透明,以下溶剂可适用于210 nm的是()参考答案:环己烷7.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 305 nm,在乙醇中测得λmax = 307 nm,请指出该吸收是由下述哪一类跃迁类型所引起的?()参考答案:π→π*8.在环状体系中,分子中非共轭的两个发色团因为空间位置上的接近, 发生轨道间的交盖作用, 使得吸收带长移, 同时吸光强度增强。
波谱解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药科大学
![波谱解析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药科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e493593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c.png)
波谱解析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药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某化合物在220~400nm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哪一类? ( )参考答案:醇类2.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 ( )。
参考答案: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3.羰基化合物①RCOR,② RCOCl, ③RCOH, ④RCOOR'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 )。
参考答案:②4.在透射法红外光谱中,固体样品一般采用的制样方法是 ( )。
参考答案:与KBR混合研磨压片测定5.区分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CH3CH2COOH在核磁共振波谱图上有3组峰,最低场信号有1个氢 ( )参考答案:对2.下面化合物中在核磁共振谱中出现单峰的是 ( )参考答案:CH3CH33.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 )参考答案:化学位移4.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参考答案:峰高5.核磁共振氢谱中,不能直接提供的化合物结构信息是 ( )参考答案:相邻碳原子上质子的个数6.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吸收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参考答案:对7.质量数为奇数,核电荷数为偶数的原子核,其自旋量子数不为零。
()参考答案:对8.自旋量子数I=1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可能有2种取向。
()参考答案:错9.氢质子在二甲基亚砜中的化学位移比在氯仿中要小。
()参考答案:对10.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磁场越强,其分辨率越高。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在13C NMR中在δ 0-60产生3个信号,在1H NMR中在δ 0-5产生3个信号(最低场信号为多重峰)的化合物是( )。
参考答案:1,2一二氯丙烷2.在135°的DEPT实验中,谱图特征为 ( )。
参考答案:CH和CH3显示正峰3.下面各类化合物中碳核化学位移最大的是 ( )。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b4a5429b6648d7c1c7468e.png)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篇一:波谱分析期末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判断题(1*10=10分)1、分子离子可以是奇电子离子,也可以是偶电子离子。
……………………… ()2、在紫外光谱分析谱图中,溶剂效应会影响谱带位置,增加溶剂极性将导致k带紫移,r带红移。
... ……. ……………………………………………………………..... ........()4、指纹区吸收峰多而复杂,没有强的特征峰,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这一区域吸收峰的变化。
..................................................................................................... .....….. ()5、离子带有的正电荷或不成对电子是它发生碎裂的原因和动力之一。
..................()7、当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要释放能量,从原来的基态振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
………………………….…()8、红外吸收光谱的条件之一是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即分子振动时,其偶极矩必须发生变化。
……………………………………..……… ………………….() 9、在核磁共振中,凡是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都没有核磁共振现象。
..........()10、核的旋磁比越大,核的磁性越强,在核磁共振中越容易被发现。
……….......()二、选择题(2*14=28分)2.a.小 b. 大c.100nm左右d. 300nm左右2、在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偶数的是…………………………()a.c9h12n2b.c9h12noc.c9h10o2d.c10h12o3、质谱中分子离子能被进一步裂解成多种碎片离子,其原因是……………………..()a.加速电场的作用。
b.电子流的能量大。
c.分子之间相互碰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谱解析试题1一、名词解释:1.发色团 2. 化学位移二、简答题:1.红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2.偏共振去偶碳谱在结构研究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三、化合物可能是A或B,它的紫外吸收max 为314nm (lg=),指出这个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种结构。
(A)(B)四、下面为化合物A、B的红外光谱图,可根据哪些振动吸收峰推断化合物A、B 中分别存在哪些官能团?A:B:五、归属下列化合物碳谱中的碳信号。
(15)六、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4S,其氢谱如下图所示,试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写出推导过程。
(15分)七、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3H7ON, 结合下面给出的图谱,试推断其结构,并写出简单的推导过程。
波谱解析试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1.发色团:从广义上讲, 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和(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叫做发色团。
因常用的紫外光谱仪的测定范围是200~40Onm 的近紫外区, 故在紫外分析中,只有-* 和(或) n-* 跃迁才有意义。
故从狭义上讲,凡具有π键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2. 化学位移:不同类型氢核因所处化学环境不同, 共振峰将分别出现在磁场的不同区域。
实际工作中多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 ( 以磁场强度或相应的共振频率表示 ) 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 求其相对距离, 称之为化学位移。
二、简答题:1.红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1)鉴定是否为某已知成分(2)鉴定未知结构的官能团(3)其他方面的应用:几何构型的区别;立体构象的确定;分子互变异构与同分异构的确定。
2.偏共振去偶碳谱在结构研究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当照射 1H 核用的电磁辐射偏离所有l H 核的共振频率一定距离时 , 测得的13C-NMR(OFR) 谱中将不能完全消除直接相连的氢的偶合影响。
此时,13C的信号将分别表现为q (CH3) , t (CH2),d(CH),s(C)。
据此,可以判断谈的类型。
三、A: 217(基值)+30(共轭双烯)+5×2(环外双键)+5×4(烷基)=277(nm)B: 217(基值)+30(共轭双烯)+36(同环二烯)+5×1(环外双键)+5×5(烷基)=313(nm)其中,化合物B的计算值与给出的紫外吸收max (314nm)接近,因此,该化合物为B。
四、A:约3520 cm-1 为酚羟基(或酚OH)的伸缩振动,表明有酚羟基(或酚OH);约1600,1580,1500,1450 cm-1 为苯环的骨架振动,表明有苯环。
B:约1750 cm-1 为酯羰基的振动吸收峰,表明有酯羰基。
五、(C-1),(C-2),(C-3),(C-4),(C-5),(C-6)六、解析: C14H 14 SΩ=14+1-(14/2) =8 1H-NMR中δ(10H,s)应为苯环芳氢信号,因氢数为10,又为单峰,示有二个对称的单取代的苯基(C6H5)结构。
将两个单取代的苯基结构中的碳、氢数目与分子式比较,还余2个碳、4个氢、1个硫原子。
因此,δ(4H,s)为与2个与电负性基团相连的亚甲基,即 -CH2-。
因氢谱中给出的质子信号均为单峰,表明分子既有很高的对称性。
因此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H2S CH2七、解析: C3H7 ONΩ=3+1-(7/2) +1/2 =1IR中,1680 cm-1吸收峰为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有1个羰基;3400、3500 cm-1吸收峰为NH2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有1个-NH2。
13C-NMR中δ10(q)为-CH3;δ29(t)为-CH2-;δ(s)为-CO;1H-NMR中δ(3H,t)应为-CH3,且与1个-CH2-相连,即-(CH2)- CH3;δ(2H,q)因化学位移值较大,示与羰基或双键相连;且红外光谱显示含有羰基,又因表现为q峰,表明应与一个甲基相连,示有结构片段:CH3-CH2-CO-δ(2H,br.)峰宽且矮,示存在结构片断:-NH2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结构片段如下:CH3-CH2-CO- -NH2因此其结构式为:CH3-CH2-CO-NH2波谱解析试题2一、名词解释1. 助色团2. 偶合常数二、简答题1.紫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2.如何利用质谱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一个Cl原子或一个Br原子?三、化合物可能是A或B,它的紫外吸收max 为302nm (lg=),指出这个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种结构。
(A)(B)四、下面为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8)、B的红外光谱图,可根据哪些振动吸收峰推断化合物A、B中分别存在哪些官能团?A:B:五、归属下列化合物氢谱中的质子信号。
(15分)六、某化合物分子为式C8H8O,碳信号分别为:δ(s), δ(s), δ132. 9(d), δ(d), δ(d),δ(q)如下图所示,试推导其结构式。
(15分)七、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3H6O2,该化合物的各种图谱如下图所示,试推断其结构,并简要写明推导过程。
波谱解析试题2答案一、名词解释:1. 助色团:有些原子或原子团, 如具有n电子的基团, 本身不能吸收大于200nm 的光波 , 但它与一定的发色团相连时, 则可使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同时使吸收强度也增加, 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
常见的助色团有 -OH 、 -OR 等。
2. 偶合常数:两个 ( 组 ) 氢核之间的相互干扰叫做自旋偶合。
干扰强度可用偶合常数 J 值表示。
根据 J 值大小可以判断偶合氢核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简答题:2.紫外光谱在结构研究中有何用途?(1)确定检品是否为某已知化合物;(2)确定未知不饱和化合物的结构骨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或与同类型的已知化合物UV光谱进行比较。
(3)确定构型(4)测定互变异构现象2.如何利用质谱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一个Cl原子或一个Br原子?当化合物中含有Cl、Br等元素时, 其(M+2) 峰的强度将明显增大, 有时还会出现(M+4)、(M十6)峰。
这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同位素相差2质量单位、且重同位素的天然丰度也较大的缘故。
如CH3CH2Cl分子量是64, 在其质谱中(M+2)/M =1: 3 , 因35Cl 的天然丰度为100%, 37Cl 的天然丰度为 %,故可知该化合物含有 1 个氯原子。
又如 ,CH3CH2Br 分子量是108, 在其质谱中(M+2)/M =1:1 , 也可知该化合物中含有 1 个溴原子, 因79Br 的天然丰度为100%,81Br 的天然丰度为98% 。
三、A: 217(基值)+30(共轭双烯)+36(同环二烯)+5×1(环外双键)+5×3(烷基)=303(nm)B: 217(基值)+30(共轭双烯)+36(同环二烯)+5×1(环外双键)+5×5(烷基)=313(nm)其中,化合物A的计算值与给出的紫外吸收max (302nm)接近,因此,该化合物为A。
四、A:约1630 cm-1 为双键骨架的伸缩振动,表明双键;约1600,1575,1500,1450 cm-1 为苯环的骨架振动,表明有苯环。
B:约1650 cm-1 为双键的振动吸收峰,表明有双键。
五、 (3分)、 (3分) 、 (3分) 、 (3分) 、 (3个位置共3分)N CH 2CH 2CH 3CH 3H 3C2.20(s) 6.40(m)6.40(m) 6.40(m)7.00(m)3.30(q) 1.10(t)六、解析: C 8H 8OΩ=8+1-(8/2) =513C-NMR 中δ(q )为-CH 3;δ(s )为-C=Oδ(d )为=CH - ×2δ(d )为=CH - ×2δ(d )为=CH -δ(s )为=C -表明存在单取代苯环:综上分析,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 OCH 3七、解析: C 3H 6O 2Ω=3+1-(6/2) =1UV 中,无吸收峰,表明没有共轭体系。
IR 中,1725 cm-1吸收峰为酯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有1个酯羰基;13C-NMR 中δ14(q )为-CH 3;δ60(t )为-OCH 2-;δ(d)为HCOO-; 1H-NMR中δ(3H,t)应为-CH3,且与1个-CH2-相连,即-(CH2)- CH3;δ(2H,q)表现为q峰,表明应与一个甲基相连,因化学位移值较大,示与氧原子相连;示有结构片段:CH3-CH2-O-δ(1H,s),示为HCOO-中的质子信号因此其结构式为:HCOO CH2-CH3波谱解析试题3一、名词解释1.蓝(紫)移 2. 红外光谱指纹区二、简答题1.质子噪音去偶碳谱有哪些特点?2. 在氢谱中,由低级偶合系统产生的图谱为一级图谱。
试问一级图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二、化合物可能是A或B,它的紫外吸收max 为273nm (lg=),指出这个化合物是属于哪一种结构。
(A)(B)四、下面为化合物A、B的红外光谱图,可根据哪些振动吸收峰推断化合物A、B 中分别存在哪些官能团?五、某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其碳谱中各碳信号的化学位移值分别为:55,,, , , ,如下图所示。
试归属该化合物碳谱中的碳信号。
(15分)六、一个化合物分子式为C4H9Br,其测定的氢谱如下。
试根据给出的条件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归属质子信号。
(15分)七、合物分子式为C6H10O2, 结合下面给出的图谱,试推断其结构,并写出简单的H3CO CH2OH推导过程。
波谱解析试题3答案一、名词解释:1.蓝(紫)移:由于助色团如-OH、-OR取代作用或溶剂效应导致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做向紫位移 (hypsochromic shift) 或叫蓝移(blue shift) 。
2. 红外光谱指纹区:红外吸收光谱上 1333~40Ocm-1~15 μ m) 的低频区, 通常称为指纹区。
该区域中出现的谱带主要是 C-X (X=C,N s O) 单键的伸缩振动以及各种弯曲振动,在核对和确认有机化合物时用处很大。
二、简答题:1.质子噪音去偶碳谱有哪些特点?(1)分子中所有的碳核均表现为单峰 , 因此无法区分碳的类型 ( 伯碳、仲碳、叔碳、季碳 );(2)可据以准确判断磁不等同碳核信号的数目及它们的化学位移;(3)信号强度与碳的数目不完全呈定量相关;(4)仍可大体根据峰高对同类型碳核的碳数比例作出粗略的估计。
2. 在氢谱中,由低级偶合系统产生的图谱为一级图谱。
试问一级图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一级图谱中,质子信号(1)分裂的小峰数符合 n +1 规律;(2)小峰面积比大体可用二项式展开后各项前的系数表示;(3)与 J 值可由图谱上直接读取。
三、A: 217(基值)+30(共轭双烯)+36(同环二烯)+5×1(环外双键)+5×3(烷基)=303(nm)B: 217(基值)+30(共轭双烯)+5×1(环外双键)+5×4(烷基)=272(nm)其中,化合物B的计算值与给出的紫外吸收max (273nm)接近,因此,该化合物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