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四上第四单元导学案 (2)

四上第四单元导学案 (2)
(4)讨论:800×50的积的末尾为什么不是3个0而是4个0。
你觉得哪种算法更为简便?为什么?
五、总结评价,拓展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
的还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所讲的新知识做铺垫。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如果一个城市有50万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所用易拉罐的数量是60个,假如全部回收,这个城市1年能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五、总结评价,拓展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
的还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做铺垫。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学习
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法

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练习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口算。
16×4 230×4 19×3 180×4
140×3 24×5 210×5 136×32
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很快就可以算出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数,口算就不那么容易了,就要用笔算求得结果。今天,我们学习笔算乘法。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400×50=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苏教版我作为一名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除法的验算。

我们会通过教材的第78页和第79页进行学习,其中包含了例题讲解以及对应的练习题目。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法验算的方法,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个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验算,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的物品,如小棒、苹果等,用来进行示例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先用一些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分苹果,分糖果等,让学生回顾一下除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然后我会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并详细讲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我会用实际的物品来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除法验算的步骤和方法,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分物品、计算价格等。

2. 答案:学生可以通过教材或者和我交流来得到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除法验算的方法。

如果有时间,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苏教版中,我注意到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个目标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指导原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我认识到除法验算的方法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而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个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电解水及物质分类》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电解水及物质分类》导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氢气的性质,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预习】1.氧气的检验方法:2.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氢气的知识并完成下表。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比空气于水氢气的收集方法:①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②排水集气法(因为氢气于水)【课堂探究】一、氢气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1)现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色,有生成,放出大量的热。

(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3)作燃料的优点:①;②燃烧产物是;③是理想的能源。

(4)验纯:①原因:当氢气不纯时,点燃时可能会发生。

②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点火若听到→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氢气较纯)。

二、水电解实验符号表达式(反应)水的导电性较弱,为了,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正极负极现象1现象2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结论:①正极产生的是,负极产生的是,它们的体积比为②水通电生成和。

③水是由和组成的。

④电解水是变化⑤每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水可以表示为H2O思考:(1).由电解水的实验得到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这种理解对吗?(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为什么?【即学即练】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氧化B.水结冰C.水电解D.水沸腾2. 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C.在0 ℃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加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3.请判断正误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导学案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导学案

商水练集二中王雪洁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合价与化学式(第三课时)关于化学式的计算一、学习目标:1.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2.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重点)【课前知识积累】1.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 O C S2.从水的化学式H2O,可以看出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同样一个尿素[ CO(NH2)2 ] 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二、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阅读课本P87下半部分及P88内容2自学方法:根据课文提示,试着先做一做,然后再小组讨论。

3自学时间:5分钟4自学要求:做完课本中的例题,再完成多媒体上的习题。

做完后,分别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上黑板演题。

三学生自学教室保持安静,学生认真做题,教师巡视,默默观察学生动向。

四自学检测练习(时间:10分钟)(小组内检查练习情况,交流讨论,总结根据化学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2你能否求出 H2、N2、CO2及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3.试着计算:⑴双氧水(H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⑵硫酸(H2SO4)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

⑶氢氧化钙[ Ca(OH)2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试着计算:⑴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⑵尿素[ CO(NH2)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⑶你能算出50公斤尿素中含有多少氮元素吗?⑷那么多少尿素中含有10公斤氮元素呢?五点拨讲解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求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例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2=442、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设该氮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aObaN∶bO = 7∶2014a∶16b = 7∶20a∶b = 2∶5则该氮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六 要点归纳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免费下载】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导学案

【免费下载】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题Unit4 Where is my car?第一课时一、学习内容: A. Let’s learn . Let’s do二、学习目标:1.能听、说、认读on in under chair desk。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三、重点难点:1、能听、说、认读单词on in under chair desk。

2、能听、说、认读on in under chair desk,并在句子中应用。

3.能根据指令做动作。

四、学习过程:学案导案(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2’)(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师生边唱边做动作。

自主学习1、听录音,读一读Where is m y car? It’s under the chair.2、拼一拼,写一写on in under chair desk3、听录音,跟读课文,与小组内同学互相评读,看一看,比一比,谁读得好.(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出示课件,教师说:You will see a beautiful picture. Look at it carefully and tell us: What’s in it?/Where is the bird? 教师快速展示系列图片:on in under 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说说位置单词。

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

(2)继续展示图片:书桌和椅子。

T: What is it? It’s a chair.教师教学生认读单词chair 同样出书桌图片,引出单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习单词; 教师也可关闭声音, 让学生看动画读单词。

(3)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单词跟读。

合作探究我能流利朗读“Let’s learn”1) 自由读。

2)小组长或推荐优秀组员领读。

3)其他方式。

(三)趣味操练(Practice)(8’) (1)教师将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卡举起,带读,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第【1】篇〗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方体的体积(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长方体的体积” , 这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基础,而且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对象:本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已经深入的理解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并会用数体积单位、拼摆和分割的方法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所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看、摆、比、议等系列活动完成对新知的探索。

但是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体积,所以对公式的推导会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环境:为了指导学生顺利地探索新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一)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概括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关系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兴趣,进一步增强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长方体实物,问:同学们,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接着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问:它们呢?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分割过程,这时遇到了新问题:长有余数,这时告诉学生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几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思维的动力,此处多媒体课件的分割过程更是逼真地呈现了新知和旧知的矛盾,使学生在思维和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时进入新课。

最新版三年级下PEP英语 第四单元导学案

最新版三年级下PEP英语 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题Unit4 Where is my car?第一课时一、学习内容: A. Let’s learn . Let’s do二、学习目标:1.能听、说、认读on in under chair desk。

2.听懂含有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三、重点难点:1、能听、说、认读单词on in under chair desk。

2、能听、说、认读on in under chair desk,并在句子中应用。

3.能根据指令做动作。

四、学习过程:学案导案(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2’)(1)日常口语会话展示。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师生边唱边做动作。

自主学习1、听录音,读一读Where is m y car? It’s under the chair.2、拼一拼,写一写on in under chair desk3、听录音,跟读课文,与小组内同学互相评读,看一看,比一比,谁读得好.(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出示课件,教师说:You will see a beautiful picture. Look at it carefully and tell us: What’s in it?/Where is the bird?教师快速展示系列图片:on in under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说说位置单词。

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

(2)继续展示图片:书桌和椅子。

T: What is it? It’s a chair.教师教学生认读单词chair同样出书桌图片,引出单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习单词; 教师也可关闭声音, 让学生看动画读单词。

(3)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单词跟读。

合作探究我能流利朗读“Let’s learn”1) 自由读。

2)小组长或推荐优秀组员领读。

3)其他方式。

(三)趣味操练(Practice)(8’)(1)教师将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卡举起,带读,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三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三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三课时导学案
知识目标
1.掌握动词的过去式。

2.理解并能正确使用过去式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3.了解一些时间状语词的用法。

能力目标
1.能用英语描述自己过去的经历。

2.能够听懂并理解简短的过去式句子。

学习重点
1.动词的过去式。

2.时间状语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辨认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2.进行过去时态的口头练习时,如何正确运用时间状语词。

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讲述关于过去时态的内容。

我们将了解以及学习如何在英语中正确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

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我们需要掌握现在时态的用法并且能够流畅的使用现在时态来讲述发生在当下的事情。

动词的过去式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动词的过去式是什么。

动词的过去式是表示动词在过去的发生状态。

在英语中,动词的过去式通常是在动词的词尾加上。

《同步导学案》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三课时 成正比例的量

《同步导学案》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三课时 成正比例的量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三课时成正比例的量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2、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图像。

3、重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

知识导入数学课上,老师拿出一个量杯,一个玻璃杯,一把尺子,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一听做实验,大家立刻来了精神,都想到讲台上跃跃欲试。

老师让红红用量筒量出50毫升的水倒入玻璃杯中,让明明量出杯中水的高度,明明量得水高为2厘米。

老师说:“再加入50毫升水,看水面会有什么变化?”在红红往玻璃杯中加水的过程中,大家看到水面缓缓地上升,明明量了量水面上升到4厘米。

老师又说:“如果再加入50毫升的水,大家猜猜水面的高度为多少呢?”大家异口同声:“6厘米。

”果然如大家所料,红红又加了50毫升水后,明明测得水高为6厘米。

老师说:“继续猜想,如果我把加到200毫升、250毫升、300毫升,你们知道水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吗?”“知道,太容易了……老师说:“是呀,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发现了什么?”“我发现水的高度随着水的体积的增加而升高。

”“我发现水的体积与水的高度的比值相等。

”“我发现…..”老师微笑着说:“数学需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不错,水的高度和体积正是因为具有同学们发现的这些特点,所以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是正比例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和特征。

”知识讲解知识点一:正比例的意义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分析:首先计算相应的底面积,完成表格。

根据“底面积=圆柱的体积÷高”来计算,将计算出的数据填入表格。

然后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探究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析: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课题植树单元教学植树的季节杨树之歌一片树叶语文天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植树”为主题,编排了《植树的季节》、《杨树之歌》、《一片树叶》三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植树的季节》是一片充满浓厚情趣的散文。

《杨树之歌》一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诗句赞美杨树,赞美了杨树的优美、普通、活泼、欢快。

《一片树叶》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描写小兔子、小猴、小熊等都喜爱小黄牛栽下的小椿树,但小椿树还是被他们摘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告诉孩子们应该严于律己,认识和行动要统一,也说明了“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语文天地”包括字、词、句的巩固,说话、阅读等练习。

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爱护树、保护树的强烈感情。

认识字典的“音节表”,为音序查字法奠定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植树的季节》,自读课文《记住》,了解书对人类的贡献。

学习诗歌《杨树之歌》《一片叶子》,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关系,懂得如何爱护树木。

2、背诵古诗《咏柳》,体会其奇特的想象。

3、继续练习利用声旁表音的规律及其他识字方法识字38个,在观察字形的基础上学会写字20个。

培养先看后写、揣摩字形的写字习惯。

4、积累语言,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

认识“音节表”单元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单元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字典的“音节表”。

单元课时安排植树的季节2课时杨树之歌2课时一片树叶2课时语文天地3课时共9课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课题:植树的季节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识字课学习目标:1、认字14个,写字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植树的好处。

重点难点:1、认字14个,写字8个。

2、能读懂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学习流程】谈论话题“有关树的知识”。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树是人类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便来学习一篇关于植树方面的课文。

流程一:自学指导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2.观察动物(猪或羊)的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在心脏内,不在动脉内),四肢静脉里有静脉瓣。

(2)记忆口诀: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连静,室连动。

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参照课本上的彩图和老师讲解,观察心脏模型,了解心脏的结构。

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2.说出心脏的四个腔室位置,左右心房、左右心室是否相通?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是否相通?3.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和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又有什么不同?4.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5.请大家准备烧杯和清水,分别用注射器往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扎紧下腔静脉)、肺静脉里灌水,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完善下图。

心脏内血液不能倒流,推测是什么结构的作用?6.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与舒张的过程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血流收缩舒张打开关闭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舒张收缩______ 打开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舒张舒张打开关闭血液经静脉流入心房,再流入心室第2课时血液循环的途径学习目标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重点]2.认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

血液循环的途径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体循环的路径(起点)左心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

新版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新版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五里牌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导学案
班级:________组别:_______姓名:_______组内评价: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
【课 题】
Unit 4Don’t talk here.
【学习目标】
1.词汇:复习巩固前面两个课时所学的词汇。
2.句型: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表示禁止和建议的句子,并能根据真实的情境适当地说出其他句子以向他人表示禁止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T:What shall we do in our class?Can you make rules for our class?
学生交流,共同制定出班级上课规则。
RULES for cla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4布置作业(Homework)
1.做练习册上的第四单元的练习题目。
2.用A4纸制作一张英语小报(主题为标志),收集在自己的成长档案袋中。
【教学反思】本堂课用提问和游戏的方式复习已学单词和句型,让学生看画面用进行时态来描述人物的动作,将词汇扩展到句型中来。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创设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新课的学习。本堂课充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扩大学生词汇量,问答,找文章主题句的方式,重视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3.能运用所学词汇、句型,为具体的情境、场所设计相应的标志,提出适当的学的表示禁止和建议的句子,并能根据真实的情境适当地说出其他句子以向他人表示禁止和建议。
难点:能区别“Do not/Don’t+动词原形”和“No+动词形式”以及名词句式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所学的表示禁止和建议的句子,根据具体的生活环境灵活运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情节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品析人物的状态与行为,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

2.通过对侧面描写、插叙与悬念设置的分析,体会小说精妙的情节设计和艺术构思。

【课前学习任务】请阅读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初步梳理情节。

在阅读中,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有,请将它写出来。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跳读课文,想一想,小说开头写到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但后文却写他们全家外出旅行,这样的安排合理吗?学习任务二:小组讨论,“牡蛎”对这一家人来说,贵不贵?菲利普为什么不顾夫人的迟疑“不痛快”,坚持要请女儿女婿吃牡蛎?学习任务三:找一找,于勒是在什么时候出场的?品一品,他的出场晚不晚?学习任务四: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相当简单,但我们读起来并不感到枯燥平淡,莫泊桑是怎么做到的?关键词提示:写作顺序。

【学习资源】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作业设计】同学们,在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有没有运用插叙或者设置悬念的例子?请你找出一个,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示例一:我读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写道:“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这个开头一下子吸引了我: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童话开头把人物放在一个典型环境中,设置的悬念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示例二: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就运用了悬念设置。

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十天造好 10 万枝箭;诸葛亮说只需要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读到这里,也和书中的鲁肃一样很为诸葛亮着急: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 3 天能造好 10 万枝箭吗?周瑜不给他足够的工匠和物料,诸葛亮又要怎样造箭的?这样的悬念设置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设计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明白了圆也是( 点 条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是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 拨
)图形,它有(
巩 固 ①对称轴只有一条的图形有( 练 等,在下面方格里画一画。 习
1、完成“做一做”第 1 题。
)( 、
)( 、
独立 完成 ) 组内 交流 组际 交流 教师 点拨


六年级数学(人教版) (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 共 15 页 第3 页
点 拨 自 学
圆的半径 圆的周长的一半 长方形面积 所以: 圆的面积
= = = =
长方形的宽 长方形的长 长 ×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 = πr × r S 圆 = π r×r = π r2 1、例 1 一个圆的直径是 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已知:d=20 厘米 求:s=? r=d÷2 20÷2=10(m) s=Л r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人教版) (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 共 15 页 第2 页
赵岗乡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导学案
主备人:赵威
审稿人:彭仁义
重、 难点 学 案 导案
1、自学教材第 59 页及例 3,想想: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独 立 尝 试 回顾 旧知 ( )条 ( )条 ( )条 ( )条 汇报 交流
六年级数学(人教版) (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
共 15 页 第6

赵岗乡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导学案
主备人:赵威
审稿人:彭仁义
学习 圆面积的含义。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重、 难点 学

导案
1、已知 r,周长的一半怎样求? 2、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并说出这 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初二生物《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导学案

初二生物《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导学案

初二生物《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2、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重点难点】1、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法指导】结合学习目标和课本插图,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知识链接】生态环境及保护【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分别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的图片及自然被破坏后人类面临困境的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唤起学生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和意识,再简要介绍人类目前面临的十大类主要环境问题。

那么,我们本地又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呢?你认为哪些环境问题是最主要的?其现状如何?你们将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调查?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讨论完成调查方案。

以小组展开讨论,并确定所要调查的重点项目,并确定调查方案,同时作好必要的分工。

1、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

2、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3、关于这个问题我市(我国)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4、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学习任务二:汇报调查结果1.分组上讲台汇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他组的成员提出质疑,并对其汇报进行打分,并派代表作简要的点评(如汇报的成功点在哪里,调查还存在哪些不足等)2.各小组以调查报告为基础,拟定一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3.经过讨论、投票,评出优秀的调查计划,并将写得好的报告和计划交给政府有关部门。

4.拓展反思:阅读<<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感受环境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真题-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词汇导学案

高中英语真题-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词汇导学案

高中英语真题: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词汇导学案Learning Goals:1.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2.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3. Consolidation of the language points.Previewing(预习)Task1:补全下面的短语1. ________ time 及时;终于2. _______ eggs 下蛋3. give birth ______ 产生;分娩4. ________ one’s turn 轮到某人;接着5. prevent….from _________ 阻止;制止6. block _______ 挡住(光线)7. cheer ______ 感到高兴8. ________ that 既然9. break ________ 突发;爆发10. watch ______ 密切注视;当心11. cool _____ 冷却12. as ______ as 也;还有…13. depend ______ 依靠;依赖14. get close ____ 靠近Task2:用括号中所给提示翻译下列句子。

(1)移动电话使得我们不论在何处都能与他人交谈。

(make it possible for sb. to do sth.)译:(2)请你告诉我怎样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好吗?(prevent ... from ... )译:(3)更重要的是,我是个乐观的人。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译:(4)既然你长大了,就不应该依靠你的父母。

(now that…)译:Step 1: Lead-inPlay a game to check what we have learnt yesterday.Research in class(课堂探究)Step2:Thinking1. They laid eggs too and existed on the earth for more than 1 40million years.exist vi.存在生存 existing adj. 现存的 existence n. 存在生存exist in 存在…之中 exist on 靠…为生exist by 靠…生存come into existence 开始存在,成立 bring into existence 使发生,产生(1) It was impossible for them to such a small income.(2) Some spelling mistakes your article(3) The wild man hunting wild animal in the forest.There exists/existed …某地有……There exist two huge stone lions at our company gate.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第四单元导学案第三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至39页的例1、例2、例3、例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2.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3.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情景导入】
引导观察下列小数:
辣椒:2.50元/千克充电器:18.00元
电视机:3680.00元
提问:2.50=2.5 18.00=18 3680.00=3680,可商店在标价的时候为什么这样标呢?
【新课讲授】
知识点1 小数的基本性质
1.回顾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小结: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商店里为什么将商品的单价标作:辣椒:2.50元/千克充电器:18.00元电视机:3680.00元
这是因为我国的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商品标签上的标价是精确到分。

所以,有时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两个“0”,或在整元的右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并说明理由。

2.化简下列各数。

0.300 1.80000 0.00004 12.002
【课堂作业】
1.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2.完成教材41页第1题,独立完成后交流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和了解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