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结构精神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康结构精神分析

第一节拉康出生、活着和死去

第二节结构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治疗仅仅是精神分析的副产品

雅克·拉康(Jacque Lacan 1901-1983)

拉康是回归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家

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出生、活着和死去

1901.4.13 ,巴黎出生

1919年,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

1932年,完成博士论文

1933年,在法兰西学院旁听亨利·瓦隆的儿童镜像实验

1938年,结婚

1941年,拉康夺人所爱,与知名女明星西维亚生下了女儿朱迪特

1953年,任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1966年,出版《拉康选集》

1969年,在巴黎文森大学设立第一个精神分析学系

1981.9.9,肠癌逝世

拉康的著作是难懂的,读懂了拉康,就读懂了潜意识,就读懂了精神分析。第二节结构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能指是意识,所指是无意识

二、主体的生成——以虚假的镜象为基础

三、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回到弗洛伊德去

四、主体的结构——现实、想象、象征

一、能指是意识,所指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索绪尔=拉康

弗洛伊德加上索绪尔等于拉康

索绪尔

一、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

语言符号是概念和声音意象的统一体。

声音意象被称作“能指”;概念被称作“所指”,两者结合构成语言符号。

我们可把语言符号比作一页薄纸,概念为其正面,声音为其反面,两者不可分离”。

能指是意识,所指是无意识。

结构主义观点

声音意象(能指)意识

概念(所指)无意识

二、主体的生成——以虚假的镜象为基础

(一)镜象阶段

(二)俄狄浦斯情结

你照镜子,你说“瞧,那是我”。那并不是你,它只是一个图象。

(一)镜象阶段——镜子是母亲,是他人

镜象的三个时期(6—18月):

第一时期把自己身体在镜子里的形象当成是现实存在之物

第二个时期儿童把它当作是他者的身体形象

第三个时期儿童终于把它当作是自己的身体现象

镜象阶段的结果是,使婴儿从一个混沌之物发展为一个心理化的个体。

母亲是此时婴儿世界唯一重要的“他者”。

(二)俄狄浦斯情结

1、母婴二元关系阶段

2、父母子三元关系阶段

3、父子二元关系阶段

1、母婴二元关系阶段

2、父母子的三元关系阶段

父亲以阻扰者的身份出现,强迫母子分离,形成三角情感关系。父亲是一个个以“法则”为代表的男人出现的。

3、父子二元关系阶段

儿童习得了父亲的法规,承认父亲的象征地位,接受了只有父亲才具有阳具,只有父亲才是母亲的欲望对象这一事实。

此后,父亲不再是他竞争的对手,而是儿童学习、模仿和认同的对象。

三、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1、无意识是另一种语言

2、无意识具有与语言一样的结构

3、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4、无意识是主体之家

1、无意识是另一种语言

拉康说:我们千万不要把无意识想象为一种处在意识之下的潜意识。

语言的不连贯性正是无意识的基本形式。

无意识的呈现

无意识就是呈现在语言障碍这一裂口之中的闪烁躲避之物。

当我们的意识想去捕捉它时,它逃离我们而去,而当我们的意识不再去强求它时,它又回到了我们面前。

它总是在这种躲躲闪闪、摇摆不定中向我们呈现。

它是如此的脆弱,以至于我们的意识连一秒钟都把握不住它。

无意识其实是另一种语言,它的活动与语言活动一样,都具有流通性。

2、无意识具有与语言一样的结构

我们完全可以用语言分析的手法来探索无意识现象。

如果你的耳朵真像一架机器,那么,在句子展开的每一时刻,都会有一种意义跟随。3、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他者的语言”是拉康对精神分析的著名论断,是拉康结构精神分析的基础。

无意识这一话语是经过“他者”组织的。无意识不仅是“他者”中的一种话语,而且它就是“他者”的话语。

4、无意识是主体之家

主体的生成——以虚假的镜象为基础

笛卡兒﹝1596-1650﹞

笛卡儿——从普遍怀疑出发推断出“我思”主体的确定性。“我思故我在”

弗洛伊德——则是从怀疑意识确定性出发,推断出无意识的确定性。意识自主性是一种神话。

笛卡儿——不仅“我思”是不言自明的,而且意识或思维也是自主的。

弗洛伊德——意识自主性只是一种幻像,真正确定的东西是无意识。

无意识思维是原初性思维

意识--反思性思维

无意识--原初性思维--真正主体

拉康认为:

意识事实上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它要比无意识思维出现得晚,因此不可能真实反映主体的存在状况,相反,无意识思维才是原初性思维,它才是主体真实生存的场所。

真正的主体寓于无意识之中。

四、主体的结构

1、现实界与需要--发展阶段I

2、想象界与需求--发展阶段II

3、象征界与欲求-―发展阶段III

1、现实界与需要――发展阶段I

拉康认为尚未做出分离的婴儿,存在于现实界。

现实界中不存在语言,是无意识的界线。

2、想象界与需求――发展阶段II

自我是一个意象,精神分析治疗要设法使患者认识其意象。

想象界执行着自我的功能,是个体自我防御的手段。

3、象征界与语言――发展阶段III

3-4岁进入象征界。

象征界是由想象的主体向真实的主体的过渡。

主体将自己从语言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过程同时也是无意识的形成过程。

本我——现实界

自我——想象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