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语体》读书感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语体》读书感想

由于该书是一本修辞学教程,是要在课堂上使用的,所以它在结构安排上与一般的教科书有所不同,一般的教科书都会根据章节来安排内容,但此书在内容编排上没有按照这一传统结构进行,而是把全部内容分为七个主题(тема),并且每个主题之后都有讲授计划(план),这样的结构安排分符合授课的形式。七个主题在内容上连贯有序,循序渐进。

第一讲主要对艺术思维和审美领域的交际做了概括的描述,在此作者简述了作家在灵感阶段和作品加工阶段的思维特点,并对科学和艺术思考及认知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讲到审美领域的交际时,作者提到了作品在社会中的客观化问题,并指出这一客观化并不是绝对的,它在创作者和读者那里都保留了不同的主观成分。最后作者认为,在文艺作品中有自己的形式层次和与此相应的内容层次,其中源语言是文艺作品初始形式的材料。

第二讲.第三讲和第四讲主要是围绕文艺作品的语言结构展开的,第二讲对作家的称名-描绘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讲对纯直接引语和纯作者语言作了系统描绘,第四讲对准直接引语.准作者引语和讲述语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二讲的重点是文艺作品中称名-描绘语言

(номинативно-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ая речь)的修辞特点,作家的称名-描绘语言作为接近生活的形

式用于描绘人物或作家的外部现实,在该部分中作者分别从语音.词汇.词组.词法等方面说明了称名-描绘语言的特点,并指出,整个语言描绘手段体系服从于心理透视法这一原则,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更深的美学思想内容,其中包括,通过人物所接受的现实揭示人物的内在状态,揭示作者的评价态度,揭示被描绘的事物.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作家的称名-描绘语言是整个文艺作品语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这一结构的其他成分处于有机的联系之中。

在第三讲中,作者首先讲到了人物直接引语的功能,直接引语不仅描绘了外部现实,还反映了社会的语言生活,因为直接引语能展现不同的源语言的修辞类型。直接引语与作家的注释.篇章的上下文相互作用,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引申出新的意义内容,之后作者对直接引语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直接引语大部分是对话形式的,它与源语言相比是相对简化的。接着作者对人物的内在直接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举例加以分析。最后作者对纯作家语言进行了说明和分类,纯作家语言直接面向读者,相当于作者插叙,它可以分为分析型和情感型两种类型。

在第四讲中,作者首先讲到了形式上的“作家语言”及其功能类型,他认为形式上的“作家语言”除了包含纯作者语言之外,还分为准作者引语.准直接引语和讲述语。接着作者分别详细

地论述了准直接引语.准作者引语和讲述语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五讲主要论述文艺作品的内容修辞结构的统一,语言手段在发掘潜在内容上的功能特点。在直接阅读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个别细微的言语意义会逐渐结合成言语外意义,同时作品的语言手段受到外部语境和内部语境中的言语外因素的影响,会形成新的内容层面。作品深层次的美学思想结构是由语言因素和语言外因素的上下文意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修辞结构的统一是通过美学思想问题组织起来的,这一统一体现在作品所有上下文内容的“汇合”上,在此体现了作者的美学思想评价立场(即作者形象),全面的修辞分析能够发现这一统一的程度和作品的审美认知价值。最后通过对布宁的《轻轻的呼吸》进行综合的修辞分析,说明了语言因素和其他艺术结构因素的关系,说明结构因素的作用和篇章的上下文意义。

第六讲主要论述的是艺术“突出”

(актуализация)的规则和手段,艺术作品中的“纯”形式规则。作者首先对“突出”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随后列举了几种建立在语言外部因素基础之上的突出手段。“突出”可以不通过偏离源语言的语言规则实现,也可以通过偏离语言规则(包括破坏语言规则)来实现,根据突出手段的特点,可以把言语修辞手段划分为有表现力的和无表现力的言语手段,该部分简单介绍了几种有表现力的言语手段,无表现力的言

语手段在有表现力的言语手段的影响下可获得隐喻意义,在与后者的相互作用下可发现自己深层次的美学思想内容。通过偏离源语言的语言规则而实现的“突出”手段表现在语音.语调.用词.词法.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上。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和形式是统一的,但两者也各自有一些相对独立的特点,在艺术作品中一些“纯”形式的规则(如形象.语调.语音的结构和韵律等)会积极地发挥作用,这一“纯”形式也是表现美学思想内容的手段,也与“突出”现象有关,“纯”形式因素也分为有表现力的和无表现力的,它们在整体上塑造出为文艺作品所必须的和谐。

第七讲主要讲到文艺作品的个人风格问题,及两个文艺分语体体系。作者首先对个人风格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接着作者在别林斯基和果戈理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个文艺分语体体系,其中一个体系中的划分依据是作者对再创的现实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可划分出纯叙事体.浪漫体.幽默体,而另一体系的划分依据是体现再现现实的语言形式,在此基础上可划分出散文体.诗歌体和戏剧体,这两个体系相互交叉。最后作者分别对叙事散文.诗歌语言.浪漫体.戏剧体和幽默诙谐体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最后作者对文艺语体做了总结。他提到文艺语体是功能语体之一,是审美交际的语体,作者也对文艺语体的功能做了几点归纳,对文艺语体的结构问题做了简要的说明,并再次强调在文艺语体中偏离源语言的语言规则是一种“突出:”手段。最后作者

指出,该书并没有对文艺语体进行全面的描绘,一些关于文艺语体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

总的来说,该书主要是围绕文艺作品的审美思想问题.作品的语言结构.作品的语言手段和语言外手段.“突出”的艺术手段.文艺语体的分语体等这些主题对文艺语体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读完此书,我对文艺语体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较为系统的认识。对于本人来讲最易理解的是第二.

三.四讲,因为在这三个部分中作者对文艺语言的各个结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列举许多例子加以分析。最难以理解的是第五讲,这一部分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杂乱,内容相对抽象,出现的陌生术语也相对较多。其余的三部分较为容易接受,只是极个别的地方不能理解。

本人初读该书时,觉得它晦涩难懂,一则因为本人此前没有阅读过有关文艺语体理论的俄文书籍,缺乏对文艺语体的认识,所以乍一接触,便感觉此书像一团云雾,不知所云;二则因为作者在编写此书时,使用许多自创的术语词汇,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作者并没有对这些词汇进行详细的阐释,只是一笔带过而已,它们对于像我这样初步接触文艺语体研究的人来讲难以理解。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俸着这个真理,我又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果不其然,再次读完之后,感觉颇有收获,对原来已懂的内容又有新的发现,对原来似懂非懂的内容已感到柳暗花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