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考试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学发展源流
“推拿”一词始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
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遗失)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按摩专著《小儿按摩经》
家中药管理局百部中医国经典中推拿的专著有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张振玺·《厘正按摩要素》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推拿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
脾胃区:左背胸椎7~12
热敷法有湿热敷法和干热敷法
手法作用的基本要求有: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与深透。持久,是指单一手法能够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而不间断,不乏力。有力,即有力量,且这种力量不可以是蛮力和暴力,而是一种含有技巧的力量。均匀,是指手法操作的节律,速率和压力等能够保持均匀一致,而非忽慢忽快,忽轻忽重。柔和,是指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透,是指手法具备了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者四项要求,从而具备渗透力,这种渗透力,可透皮入内,能深达内脏及组织深层。运动关节手法的要求:稳,准,巧,快小儿推拿手法的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手法:(成人)
扌衮法:以手背部在体表进行连续的滚动。动作要领:1、肩臂腕关节放松。2、肘微曲约120~150。3、小鱼际紧贴皮肤,以肘为支点,前臂外旋,手背呈滚动状4、接触面为小鱼际至第三掌骨侧面约1/2。
5、手背不宜拖动,不宜跳动
揉法:1、带动皮下组织随手的揉动而滑动,2、以肘为支点,腕部放松。主要用于肌肉较厚处
摩法:1、不带动皮下组织。2、掌面于腕部在同一平面频率100~120摩法宜缓不宜急,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
推法(单方向直线推动)
擦法:大鱼际擦法主用于四肢病症;小鱼际擦法主用于脊柱两旁病症;掌擦法主用于胸背部病症。
搓法:(上肢结束手法,多与抖法共用)抹法:抹桥弓:耳后翳风至缺盆成一线。作用;平肝潜阳,降压降气。操作;单拇指自上向下抹动。
按法(指按法;掌按法;肘压法;)
点法:主要用于骨缝处穴位
捏法:沿肌束来施术;上肢单手,下肢双手。拿法:捏而提起。捏法,拿法(多用于颈四肢)
捻法(主要用于手指或脚趾病症)拍法(作用是兴奋活络)
运动关节类手法要求(1、幅度由小到大。
2、在关节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
扳法(在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施术)
腰部扳法:包括腰部斜扳法、旋转扳法、后伸扳法。腰部斜扳法:受术者侧卧位,在上侧的下肢屈髋屈膝,在下侧的下肢自然伸直。术者以一肘或手抵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或手抵于臀部。两肘或两手协调施力,先做数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转活动。即按于肩部的肘或手同按于臀部的肘或手同时施用较小的力使肩部向前下方、臀部向后下方按压,压后即松,使腰部形成连续的小幅度扭转而放松。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使腰部扭转至有明显阻力位时,略停片刻,然后施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突发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拔伸法:
髋关节拔伸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其侧方,助手以双手按于其两髂前上棘以固定。使其一侧下肢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扶于膝部,另一侧上肢屈肘以前臂部托住其腘窝部,胸胁部抵住其小腿。两手臂及身体协调施力,将其髋关节向上拔伸。小儿特定穴
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推眉弓,30~50次;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天门(攒竹):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推攒竹,30~50次;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内八卦顺(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逆(降气平喘)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次;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胁肋: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以以两手掌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50~100次;顺气
化痰,除胸闷,开积聚。中气下陷慎用。
(小儿推拿:按、弦、走、搓、摩是指
什么?指搓摩胁肋。)
腹:腹部;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
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肢摩
称摩腹,分推100~200次,摩5分钟;健
脾和胃,理气消食。
丹田:小腹部,脐下2寸到3寸之间;或
揉或摩称揉丹田或摩丹田,揉50~ 100次,
摩5分钟;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
浊。善治癃闭。
脊柱: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用食中指面
自上而下作直推,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
脊,捏脊一般捏3~5遍,每捏三下再将背
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推100~300
次,捏3~5次。
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
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下向
上或自上向下作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
和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温阳止泻(推
上),泻热通便(推下)
龟尾:尾椎骨端;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
揉龟尾,100~300次;调理大肠。
脾经:拇指端罗纹面(拇指桡侧缘一线);
将患儿拇指微屈,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直
推为补,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称
清脾经。补清脾经统称推脾经,100~500
次;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可
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肝经:食指端罗纹面;自指尖向食指掌面
末节指纹方直推为补,反之为清;平肝泻
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自指尖向中指掌
面末节指纹方向直推为补,反之为清;清
心经可清心泻火,补心经可养心安神。
心、肝经宜清不宜补。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自指尖向无名
指掌面末节指纹方向直推为补,反之为
清;补肺经可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
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自指根向指尖方
向推为补,反之为清;补肾经可补肾益脑,
温养下元;清肾经可清利下焦湿热。
小肠: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
线;自指尖直推向指跟为补,反之为清,
100~300次;清利下焦湿热。
大肠: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
条直线;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反之
为清;补大肠,温中止泻,清大肠,清热
通便。
肾纹: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纹,100~500
次;祛风明目,散瘀结。四横纹掌面食指
至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掐、推、刺。
掐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能调中气,和
气血,消胀满。
肾顶:小指顶端;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
称揉肾顶,100~500次;收敛元气,固表
止汗
四横纹: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1
指间关节横纹处;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
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
处,称推四横纹,掐各5次,推100~300
次;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之能调
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小横纹:掌面食指至小指掌指关节横纹
处;(操作同上);退热、消胀、散结。掐
(脾胃热结、口唇破烂、腹胀)推治肺部
干性啰音。
掌小横纹: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100~500次;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
止咳。
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揉板门(消食助
消化),运板门;板门推向横纹(止泻),
横纹推向板门(止呕)
小天心: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揉,掐,
捣小天心;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揉
小天心用于清心经热;掐、捣用于惊风抽
搐、夜啼。
总筋:掌后腕横纹中点;清心经热,散结
止痉,通调周身气机
大横纹: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称阳
池,近小指端称阴池;分阴阳,两拇指子
掌后横纹中想两旁分推,合阴阳,自两旁
向总筋合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
消食,行痰散结
五指节:掌背五指节第1指间关节;掐五
指节,用拇指甲掐,揉五指节,用拇,食
指揉搓;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
二扇门:掌指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中;揉
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掐二扇门,拇指
甲掐;发汗解表,退热平喘
上马: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
中;揉上马或掐上马,拇指端揉或拇指甲
掐;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膊阳池: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掐或揉膊
阳池,拇指甲掐或指端揉;止头痛,通大
便,利小便
一窝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揉一窝
风,指端揉;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发散风寒
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推三关,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
向肘;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六腑:前臂尺侧,阳池至肘成一直线;推
六腑,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肘推向
腕;清热,凉血,解毒
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曲泽成一直线;
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清
热解表,泻火除烦
箕门: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
一直线;推箕门,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
缘至腹股沟部做直推;利尿
各论
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以颈项僵硬疼痛,转颈障碍
为主要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椎肩臂手指麻木(5
颈椎以下)推拿治疗;gun,揉,膊运,
点,按,捏,拿,拔伸,捻,搓掌,搓,
抖穴位有阿是穴,颈项部诸穴,头部穴,
肩井,天宗,肩髃,曲池,手三里,小海,
外关,合谷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头晕,
偏头痛,耳鸣视物模糊不清甚至恶心呕吐
就当颈椎活动某一角度症状加重,偶见猝
倒。推拿治疗;:头面部治疗摩,推,揉,
按,拿五经,扫;穴位有百会,印堂,
眉腰,丝竹空,太阳,眼,四白,睛明,
听宫。颈项部;gun,揉,拿,捏,点,
安,掌推,合擦法,拿肩井;穴位有颈椎
旁穴,阿是穴,肩项部穴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腰痛,坐骨神经痛,腰脊柱侧旁,
每当咳嗽喷嚏坐走站大便时腰腿痛加重;
腰部压痛点,多在腰45偏旁或椎间等深
压痛及远端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
试验阳性;腱发射改变,膝腱发射或跟腱
发射减弱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消失;腰
椎x片排除腰椎骨折肿瘤TB等发现椎间
隙变窄,腰CT ,MRI证实突出,膨出程度
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推拿治疗;手法,
gun,揉,拿,捏,点,按,推,拔伸,
腰椎斜扳,擦等。穴位有阿是穴,环跳,
委中,阳陵泉,承山。操作;gun,揉;点
按,拿捏肌束,推法;拔伸斜扳;擦法透
热
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
诊断;腰痛,部分患者牵及腿痛但痛不过
膝;腰3横突处压痛,阳性,可触及痛性
肥厚硬结节;伴腰椎活动障碍;多见于瘦
长体型。推拿治疗:手法,gun,揉,点,
按,弹拨,拿,捏,推,擦。穴位有阿是
穴,三焦俞,气俞,大肠俞,关元俞,委
中。操作①gun揉放松手法②点按穴‘得
气’为度,弹拨患处3~5次③掌推法于患
处及患下肢施术④擦法于患处透热为度
退行性脊柱炎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滑脱部位不能“按”
退行性脊柱炎,多指增生性腰椎炎,退行
性腰椎炎,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骨性关节
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晨起腰部僵硬,酸
痛,不能久坐,稍活动减轻,劳累加重为
特点。
急性腰扭伤:
症状:伤重者,伤后即出现腰痛,患处肌
肉肿胀,腰椎活动障碍;伤轻者,当时腰
痛不甚,当持续工作1~2天后腰痛加重,
患出肌肉肿胀,腰椎活动障碍。体征,腰
脊柱侧弯,多弯向患侧,凸向健侧。
腰肌劳损
诊断标准:①有慢性腰痛病史,反复发作
②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适,时轻时
重,缠绵难愈③酸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
后减轻④直腿抬高试验阴性⑤若病久,腰
痛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痛重,若急
性发作。可腰背脊柱侧腕,腰肌痉挛,有
压痛。
梨状肌综合症
诊断:①一侧或两侧臀部疼痛,呈跳痛样,
刀割样剧痛,沿坐骨神经放射痛②沿坐骨
神经干压痛明显③直腿抬高试验60度以
下痛甚,大于60度痛减或不痛④梨状肌
紧张试验阳性⑤部分患者会阴部不适,睾
丸抽痛,性机能减退⑥梨状肌压痛阳性,
病久臀肌萎缩⑦下肢肌肉萎缩,可触及梨
状肌束。推拿治疗:手法;gun,揉,膊
运,弹拨,拿,捏,段,按,掌推,拍击,
按。穴位,阿是穴,环跳,承扶,殷门,
委中,阳腰,绝骨等。操作:①俯卧,侧
卧,术者gun 揉,膊运患处及其周围②
点按弹拨穴位,以得气为度,拿捏肌束通
络止痛③掌推患者臀部及下肢后侧,拍击
下肢④擦法,以透热为度
肩关节周围炎
病因①气血两虚肩部筋脉失养,久之
麻木不仁②外伤筋骨外伤淤血阻于肩
部经络,气血不通发病,久之萎废不用③
外感风寒湿邪寒湿凝滞,气血不通。
推拿治疗:早期,轻柔手法,舒筋活血,
促使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无菌炎症消
散与吸收。强调力轻手法轻。后期:用较
重手法如摇扳拔伸,弹拨等以松解关节,
促使功能恢复。手法有gun,揉,膊运,
点,按,弹拨,拿,捏,扳,拔伸,搓,
抖,擦,推;穴位有阿是穴,肩周围穴,
循经取穴,远道穴。操作①患者,坐或仰
卧位,术者用放松手法②点按通络止痛手
法,由轻到重③摇扳拔伸肩关节,幅度由
小到大④搓抖上肢结束
肱骨外上髁炎
诊断:⑴肘后外侧疼,沿前臂伸肌群放射
痛⑵外上髁轻微肿胀,有压痛⑶提拉推动
作时肘部痛甚,旋转时痛加重⑷网球肘试
验①密耳氏征阳性---握拳屈腕,前臂尽
量旋前,再伸直肘关节,若引起肘后外侧
痛,则为阳性②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⑸
若病久,外上髁患处可触及痛性肥厚硬结
节。推拿治疗:手法有手背gun,拇指揉,
拿,捏,弹拨,点,按大鱼际擦法等。穴
位有阿是穴,外关,曲池,手三里,尺泽,
合谷。操作:①坐位,术者gun,揉,外
上髁及伸肌群以舒筋活血②拿,捏伸肌
群,点,按,弹拨外上髁穴位及伸肌群以
解痉通络止痛③大鱼际擦法,透热为度
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表现特点:膝关节活动
时疼痛,初起时,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
续性,劳累和夜间疼痛较重,上下楼梯时
明显,跑跳跪蹲均受不同程度的限制,活
动关节时可有摩擦或弹响音,部分患者关
节肿胀。
头痛的推拿治疗;基本治疗;⒈头面部
手法有抹,分推,掐按,掐揉,大鱼际揉,
拿五经,扫散法。穴位有印堂,太阳,鱼
腰。攒足,丝竹空,上星,百会等。操作
①坐位,术者抹,分推法于前额及面部往
返施术。②指端按揉穴位,大鱼际,揉前
额面部③拿五经,5~6次④扫散法⒉颈项
部手法有gun,揉,拿,捏,点,按,揉,
搓,合擦等。穴位有风池,风府,颈夹脊,
肩井,上肢,颈部诸穴。操作①gun,揉
②拿捏颈项部,疏通气血③点按穴位,以
得气为度④擦法透热为度。辩证治疗;风
寒头痛---拿风池,风府,擦背部膀胱经,
以透热为度;风热头痛—疏风清热穴位,
揉合谷,外关,曲池,擦膀胱经。肝阳上
亢头痛---推桥弓,揉太冲。肾虚头痛,
揉肾俞,擦肾俞至命门一线。血虚头痛,
擦脾胃区,按揉膈俞,血海,局部擦法,
活血化瘀。
胃脘通推拿治疗;基本治法⒈胃脘部,手
法有抹,揉,一指禅推,按,掌振法等穴
位有阿是穴,中脘,阑门,足三里。操作
仰卧位,①摩,揉上腹3~5min②一指禅
或按揉成三角③按穴位得气为度④掌振
胃脘部,施术透热为度⒉背部手法有
gun,揉,点,按,推等。穴位有大抒至
三焦俞。⒊肩臂胁肋部手法有拿捏点按搓
穴位有肩井,手三里。合谷,内关。操作
①坐位,术者拿捏肩井,循臂肘而下②点
按穴位以得气为度③搓摩胁肋
中风后遗症(
治疗原则:本病以早期治疗为主,一般在
中风后2星期,适宜推拿治疗。平肝熄风、
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是本病的
治疗原则。
小儿腹泻:伤食泻:腹泻腹胀,大便量
多,味酸臭,泻前哭闹泻后痛减,伴口臭
纳呆,呕吐酸馊,舌苔厚,脉滑。大便中
有脂肪颗粒、脂肪球等治法:消食导滞,
和中助运。方:运板门、运内八卦、补脾
经、清大肠、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
龟尾。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
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
苔薄白腻,指纹色红或青。治法:温中散
寒,化湿止泻。方:补脾经、揉脐、按揉
足三里、推上七节骨、推三关、补大肠、
揉外劳宫。肠鸣腹痛加揉一窝风、拿肚角;
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
肝经、开天门。脾虚泻:久泻不愈,或经
常反复发作,或每遇食后即泻,便稀夹有
不消化食物残渣,面色苍白,食欲不振,
乏力,肌肉消瘦,舌淡苔薄,指纹淡红,
脉虚弱。治法:健脾益气,温阳止泻。方:
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
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久泻不止
加按揉百会;腹胀加运内八卦;肾阳虚加
补肾经、揉外劳。)湿热泻:腹痛即泻,
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
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指纹色紫,脉滑
数。治法:清热利湿,调中止泻。方:清
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
揉天枢、揉龟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