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代法治文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人治”的状态,彻底改变“权大于法”的现象,使人在一个公平正义、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不仅要在坚持法治的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法律制度、法律机构和法律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围绕法治精神的培育着力提升全社会的整体素质,这就离不开法制宣传教育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传播行为。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法制宣传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程,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理念、提高法律意识的社会责任。
第一,大力普及法律知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法治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文化。法治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是要让民众“知法”,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这就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抓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真正把法律知识交到广大民众手中,否则,法治文化建设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力普及法律知识:一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权威和法律效力。要大力宣
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基本原则等内容。二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三要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当前要大力宣传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四要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当前应该重点宣传促进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五要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要大力宣传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二,着力培育法治理念,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思维。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习惯思维;也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法治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破除人治思想,确立法治理念。当代中国推行法治的严重障碍,是传统的法律观念中那些不重视法律、不尊重法律或反对法治的文化思想。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廓清法治发展的道路、建设法治文化,必须针对法律观念的现状不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纠正重等级而轻平等、重自律而轻他律的观念,改变重政策轻法律、重义务轻权利的思想,真正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弘扬现代法治精神。从法治文化制约法治运行的角度来看,实现法治的关键所在,是由法治观念规范、引导和推动法治的运作,以达到法治观念和法治运作的沟通。而这种沟通正是需要通过人来实现的,主要通过执政党、领导层和各类执法者来实现。在一个正在走向法治的国家里,国家的各级领导层必须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特别像中国这样有几千年封建专制和人治传统的国家里,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法律素质,是很难摆脱人治社会的传统影响,真正做到依法治国的。必须培育具有法治理念
的领导层和各类执法者,只要这样才能够达到法治观念和法治运作的沟通,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而且也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没有丰盈广博的法治文化根基,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难以启动的,法治的大厦也就无法拔地而起并挺立于天地之间。
第三,努力提高法律意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法律意识是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关于法的各种现象的感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良好的法律意识将引导立法者去积极地认识现实社会关系对法的需要,并对满足这种需要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创造出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调整规范和方法,进而借助于国家强制力,使之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良好的法律意识也是执法者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和民众自觉、自愿守法的心理基础。只有当法治成为人们的一种信赖,成为人的心理或情感,并从内心敬重法律时,法治文化才有它存在的基础。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一个社会的法律意识状况,往往直接决定着法律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只有当法律意识真正贯彻到现实生活中时,法治文化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仅要依靠它宣传各项法律法规,更要依靠它唤起人们内心的法律意识,促使人们形成法律至上的思想,确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依靠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体公民中大力弘扬信仰法、崇尚法和尊重权利的法治精神;依靠它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