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与物种的形成进化生物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行为隔离 主要是交配行为的不同。
如求偶行为
15
Evolutionary Biology
❖ 机械隔离(形态隔离)
指的是生殖器或者花器在形态上的差异而造成的 隔离。
兰科
16
唇形科
Evolutionary Biology
❖配子或配子体隔离
▪ 即一个物种的精子或花粉管不能 不能被吸引到达卵或胚珠内,或 者它在另一个物种的生殖器内不 容易成活所产生的隔离。
2、骤变式的物种形成
量子种形成可能通过遗传系统中特殊的遗传机制
转座子在同种或异种个体之间的转移 个体发育调控有关基因的突变 杂交、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组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27
Evolutionary Biology
三、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物种形成
❖ 人类可以通过远缘杂交、体细胞 杂交、染色体工程、遗传工程和 进化工程等途径创造新物种
▪ 对于体外受精来说,也意味着配 子彼此不吸引、不亲和产生的隔 离。
17
Evolutionary Biology
2、合子后隔离
❖ 发育隔离 ❖ 杂种不活
▪ 杂种合子不能成活,生殖之前即死亡。
❖ 杂种不育 ▪ 杂种不育指F1代杂种虽然能够生存,但不能产 生具有正常有功能的性细胞。
18
Evolutionary Biology
遗传距离与物种结构
9
Evolutionary Biology
二、物种的形成
(一)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
1、可遗传的变异是物种形成的原始材料 2、选择影响物种形成的方向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
隔离导致遗传物质交流的中断,使群体岐化不 断加深,直至新种的形成
10
Evolutionary Biology
❖ 杂种体败育
▪ 子二代或者回交杂种的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存活或者适 应性低劣,是生殖隔离的最后一道屏障。
各种隔离使各个隔离种群各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以 保证在自然选择下各自按着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发展
19
Evolutionary Biology
(三)物种形成的方式
物种的形成标志着群体间生殖、变异的连续性出现间断。
(二)隔离的机制
隔离:指自然界中生物间彼此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 生正常可育后代的现象
➢以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划分,可分为生物学和非生物学隔离 ➢以受精产生合子为指标,可分为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
合子前隔离: 多为生态、行为等原因 合子后隔离:一般为遗传生理等原因
11
Evolutionary Biology
❖ 我国著名育种学家鲍文奎先生利用小麦和黑麦杂 交,获得小黑麦。
29
Evolutionary Biology
(二)体细胞杂交
❖ 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可以进行体细胞融合而获得 体细胞杂种。
❖ 优点: ▪ 大大扩大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 缺点: ▪ 远缘不亲和性及科、属、种间杂种细胞的分化等
30
1、合子前隔离
❖ 地理隔离 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 歧的作用。分歧的程度与隔离的时间的长 短有关,它往往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
东北虎和华南虎分别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和华南地区
这两个地区之间的辽阔地带就起到了地理隔 离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成为两个不同 的虎亚种。
12
Evolutionary Biology
4
Evolutionary Biology
3、生态学标准: 以物种占有的生态位为标准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的生态位的形成,意味着种的分化和新种的形成
每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处于其所能达到的最佳适应状态,就象 适应场上占据一个适应峰
适应场 图解
4、生物地理学标准: 以物种的地理分布作为区分物种的标准
灭绝原因 过度捕捞、杂交 缺少食物 森林破坏、过度捕猎 过度捕猎、骚扰 外来褐色树蛇吞食 疾病、老鼠吞食 陆地变化 工业与城市污染
38
Evolutionary Biology
39
Evolutionary Biology
3、集体灭绝和新灾变论
居维叶-旧灾变论 “新灾变论”的创始人是兴德沃夫,他认为小行星 撞击地球是引起群体灭绝的直接原因。
物种与物种的形成
进化生物学
一、物种
(一)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体现了生物界统一性中的 多样性,连续性中的不连续性,不稳定中的相对稳定。 ➢ 连续:细胞构成、遗传密码、代谢途径的相似。 ➢ 不连续:直观上的可区分、不同形式的生殖隔离、遗传上 的相对独立。
物种既是进化的单位,又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28
Evolutionary Biology
(一)远缘杂交
❖ 萝卜甘蓝的实验
▪ 一开始获得二倍体杂种。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 两组染色体之间彼此不能联会,造成不育。
▪ 但在F2群体中找到了少量自然加倍的异源四倍体。它 带有18个萝卜染色体和18个甘蓝染色体,能产生正常 配子。因此获得新的物种萝卜甘蓝。
❖ 生态(生境)隔离 生存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生境的群体所发生的隔 离。它只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现了地理隔离。
虱子
13
Evolutionary Biology
❖ 季节(时间)隔离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隔离机制, 是由于种群交配或开花的发生 在不同的季节而引起的隔离。
14
Evolutionary Biology
2
Evolutionary Biology
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学者的物种概念
❖非时向的物种概念: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物种,现存生物分类 ❖时向种概念:考虑时间向度,现存+地质历史上生存过的物种
时间时种向:种指一个物种在其生存时间内所包含的所有生物个体。 当一个物种随着时间而进化改变,其后裔表现型进化达到可以 明显区别于祖先时,就可以归属为一个新的时间种
❖ 渐进的物种形成方式:一般是由环境因素引起不同群体间 基因交流的中断,通过若干中间阶段,最后达到种群间完 全的生殖隔离和新种的形成。
❖ 骤变式物种形成方式(量子物种形成):种群内部分个体 由于遗传因素或随机因素(基因突变或遗传漂变)相对快 速地获得生殖隔离,并形成新种。
20
Evolutionary Biology
25
Evolutionary Biology
继承式和分化式物种的形成
➢ 继承式物种的形成 :一个种在同 一地区逐渐演变成另一个种(种的 数目不增加)
田螺
➢ 分化式物种的形成:一个物种在其 分布范围内逐渐演化成两个以上的 物种。包括地理亚种和生态亚种。
蛔虫
26
Evolutionary Biology
(2)生存斗争
(3)隔离
在地里和空间上隔离的物种容易灭绝。这是由于在相对较小的 分布区内,物种长期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缺乏竞争,逐渐失去 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而且隔离的时间越长,这种应变能力越弱。 一旦受到很剧烈的环境变化,则很容易灭绝。
35
Evolutionary Biology
(三)集群灭绝
1、集群灭绝(mass extinction): 生命史上多次发生的大范围、高速率的物种灭绝事件,即在 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一些高级分类单元所属的大部分或 全部物种消失,从而导致地球生物圈多样性显著降低。
36
Evolutionary Biology
2、生命史中的集群灭绝事件
在生命史中,曾多次发生过集体灭绝事件。大约每隔 2600-2800万年,生物界就要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现 存的物种顶多不过是全部物种数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
鱼龙
37
Evolutionary Biology
16世纪以来8个物种灭绝表(自Gibbs, 2002)
物种 深水白鲑 鳉鱼 多布森狐蝠 加勒比海僧海豹 关岛阔嘴鸟 考爱吸蜜鸟 齐亚色斯蓝蝴蝶 托拜厄斯石蛾
最后一次看到的时间、地点 1952年 休伦湖和密西根1988年 墨西哥20世纪50年代 菲律宾宿务岛20世纪50年代 加勒比海1983年 关岛1987年 夏威夷考爱岛1941年 旧金山半岛20世纪50年代
异地种的形成、邻地种的形成和同地物种的形成
➢ 异地种的形成:分布区不重叠的种形成。
广布种
地理族(亚种) 生殖隔离
达尔文地雀
23
Evolutionary Biology
邻地种的形成:种群间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 (渐变群)
24
Evolutionary Biology
同地物种的形成:新种与原种没有地理上的隔离
隐种:又称为姊妹种(sibling species),相互间在外部形 态上极为相似,但相互间又有完善的生殖隔离。
8
Evolutionary Biology
现代遗传学对物种结构中的各种等级单元,在遗传上距离 进行了定量的测定。
对昆虫、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很多蛋 白质的比较研究发现,当两个个体、两个群体、两个亚种和 两个物种进行比较时,遗传差别增加的尺度是有规律性地逐 渐加大。
3
Evolutionary Biology
(二)物种的标准
1、形态学标准:
2、遗传学标准:根据遗传学理论来认识物种,物种被 定义为互交繁殖的群体,共有一个基因库。“生殖种”、 “生物学种”
遗传学标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应用有局限性
(2)对无性生殖的生物不适用
(3)生殖隔离并非区分物种的决定性指标:形态上差 异很大,完全异地分布的某些群体,尽管它们之间的杂 种完全可育,仍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物种。
按照灾变事件是由球内或者是由球外的原因引起的, 可将其分为“球内事件”和“球外事件”。
新灾变论强调的是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
40
Evolutionary Biology
(四)灭绝的生物学意义
❖ 灭绝是生物圈在更大的范围内的自我调整,物种灭绝是生物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物不能适应剧烈变化的环境而 付出的代价。
1、渐进的物种形成
这一物种形成的方式是缓慢的,同时具备较为完整的 中间过程。达尔文认为,这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
21
Evolutionary Biology
几种不同的渐进演化途径
➢根据地理特性:
➢ 异地种的形成、邻地种的形成和同地物种的形成
➢根据时间向度:
Fra Baidu bibliotek➢ 继承式和分化式物种的形成
22
Evolutionary Biology
Evolutionary Biology
(三)染色体工程
❖ 小麦是全球20亿人的主要食物来源。
❖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不断引入新的优质 基因。
❖ 然而,其长期自交使其遗传背景十分狭窄。
❖ 墨西哥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用二粒野生小麦 变种和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后,经秋水仙素加 倍形成人工合成小麦,产量提高5-40%。
7
Evolutionary Biology
变种:与亚种同属于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变种与原种相比 具有形态生理、遗传特征上的差异。但在分布上,同种的两个 变种在地理上可能重叠。变种有时也指未弄清地理分布的亚种, 有时也指栽培品种,有时还指介于两个亚种之间的类型。
在亚种和种之间,有的还存在隐种(cryptic species)的 形态。
❖ 该中心现与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合作,希望 用染色体工程培育出新性状的小麦。
31
Evolutionary Biology
四、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32
Evolutionary Biology
五、灭绝
(一)灭绝的概念 灭绝就是物种的死亡,物种总体适合度下降到零。 据估计,地球上存在过的物种大约有99%已经灭绝了。 灭绝可分为常规灭绝和集群灭绝。
33
Evolutionary Biology
(二)常规绝灭
❖常规灭绝(normal extinction):指在各个时期不断
发生的灭绝,它以一定的规模经常发生,表现为各分类群中 部分物种的替代,即新种的产生和某些老种的消失。
熊猫
34
Evolutionary Biology
常规灭绝的原因:
(1)物种内在原因:物种在进化中,自身结构的高度特 化大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生物间的差异
种内差异 连续的 种间差异 间断的
1、个体 2、种群:物种的基本结构单元
3、亚种
亚种是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态上充分隔离之后所形成的群体,它有 一定的形态生理、遗传特征,特别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所 以也称“地理亚种”。这一概念多用于动物分类,在植物上比较少用。
根据物种有无亚种,可分为多型种和单型种
5
Evolutionary Biology
(三)现代物种的定义
❖ 物种: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 生殖上隔离着),它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 位,在宗线谱上代表着一定的分支。
物种的定义包括四个方面:
1
种群组成
2
生殖隔离
3
生态地位
4
宗谱分支
6
Evolutionary Biology
(四)物种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