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社会学专题:身体与文化

二00六年春季,星期五下午2:10-5:30;人社院C306

李丁赞,清华大学社会所

一、课程目的:

身体是由社会/文化构成的。但是,社会/文化也由身体所形构。两者共同建构一个相互镶崁、但却充满动态拉扯的过程。一方面,透过日常化的生活运作或组织制度的「编码」,社会的各种文化价值、礼仪规范、象征语法、制度操作、生活仪式等,细密绵延地渗透、铭刻在我们的身上,构成人类存在最基本的「身态」(habitus),举凡个人根本的伦理主张、美学判断、知识能力、情感认同等,都是「身态」的作用与结果。社会/文化也在「身态」的运作过程中运转、复制,这是「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身体也是一个活生生的躯体,其内部涵蕴着一种「指向社会」、「指向人群」的能力,包括「感知」、「欲求」、「共鸣」、「社交」、「展演」、「行动」等,人类因为身体这股内在能力而能够「同情」、「感应」、「认同」、「连结」与「共享」,进而与他人产生互为主体、建立亲密/友谊关系、形成社群连带、创造集体意识、形塑社会价值等,这是社会关系之得以存在的「身体」基础。

身体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一种「历史的」关系。社会/文化对身体的铭刻固然有其普遍性。但是,随着时代的不同,社会/文化对身体的「编码」其实有很不一样的内容。从文明的进程来看,社会/文化对身体的渗透愈来愈深,也愈全面。在现代社会里,生活中的每一个身体动作或细节,其实都是制度的「符码」或「体现」。可是,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充满各种消费性的商品,以及日新月新的传播科技,在在刺激身体的各种「感知」与「欲求」,让身体一直处在公共展演的「拟真」之中,也让身体之间的连结能突破旧的时空限制,创造出很多新形式的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里,身体与社会/文化有更紧密的扣连与镶嵌。这种身体与社会之间相互渗透的深密化,以及从此而强化的各种对立、紧张关系,构成现代文化的基本冲突与矛盾,也体现了现代心灵的分裂、焦虑或燥郁。因此,本课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从现代性的视野下来审视身体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并尝试从后现代,尤其是Deleuze 的观点来思考突破困境的可能性。

其次,以上两种不同观点,尽管都强调身体与社会的互动或辩证,但由于缺乏「相对的」、「立体的」、「多层次的」「弯曲的」时空概念,最后都很难逃脱「化约论」的命运。强调身体的主动能力者,最后往往把「社会」或「文化」看成一种「关系」、「网络」或「纹路」,只是「身体」之间的连结与过程,并不具有实质的结构基础。换句话说,社会/文化可以化约成身体关系。另一方面,主张社会/文化对身体具有强加能力者,身体的元素都难免被化约成社会、文化、自然、

2

或宇宙等。终极地说,身体只是社会、文化、自然的体现,「身体性」不见了。因此,本课程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尝试突破「化约论」的困境,从后现代的观点提出一种新的「身体/社会」关系,这个新的社会想象不是简单的身体与社会的辩证或加减,而是需要一种截然不一样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只有在这种新的「物质基础」上,一个自由、自在的身体才成为可能。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现代逃花园」。

二、课程要求:

1、每位同学要口头报告三次,正式提问五次,并参与讨论。口头报告每周一至

两人,正式提问每周三人为原则。口头报告每次30分钟为限,提问约3分钟。

2、每位同学必须缴交两篇上课/阅读心得,每篇心得至少要包括/整合三个礼拜以

上的上课材料。每篇3页。

3、交一篇期末报告,约6-8页。可以尝试由上面两篇(或其中一篇)上课/阅读

心得发展而成,但必须与原来的心得报告有明显不同或进展。

三.评分标准:

口头报告和正式提问占30%;非正是课堂参与10%;课后/阅读心得报告每篇10%,共20%;期末报告40%。

四.课程大纲:

第一周:课程介绍──现代视野下的身体与社会。三种角度

第一部份:身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二周:感知:认识与存在的「身体」基础

Merleau-Ponty, M., 2004,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in Baldwin (ed.) Maurice Merleau-Ponty: Basic Writings, Pp. 62-165.

参考数据:

Gallagher, S., 2003, How the body shapes the mind.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James, W., 1985, Essays in psychology.

Clossley, N., 1994, The Politics of Subjectivity: Between Foucault and

Merleau-ponty.

第三周:社交、同情、共鸣:社会连带的身体基础

Simmel, G., 1997, ‘The Sociology of Sociability’, ‘Sociology of Senses’ in Frisby and Featherstone (ed.) Simmel on Culture, Pp. 109-29.

Scheler, M., 1992, The Emotions and Social Life, in Bershdy (ed.) On feeling, Knowing, and Valuing, Pp. 49-143.

参考数据:

Thomspon, E. P., 1980,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Synnott, A., 1993, The Body Social: Symbolism, Self and Society.

Mead, J, H., 196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rossley, N., 1996, Intersubjectivity: The Fabric of Social Becoming.

第四周:互动、沟通与身体技术:公共秩序的身体基础

Goffman,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chapters on Face-work, Embarrassment, and Public Order. Pp. 5-46; 97-112; 137-49.

参考数据

Garfinkel, H.,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Mauss, M., 1979, Sociology and Psycology.

Crossley and Roberts, 2004, After Haberma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ublic Sphere. Goffman, E., 1971, Relations in Public.

Goffman, E., 1963,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第五、六周:行动、展演与表达:社群认同、边缘战斗的身体基础

Hetherington, K., 1998, Expression of Identity: Space, Performance, Politics.

参考数据:

Ness, S. A., 1992, Body, Movement, and Culture: Kinesthetic and visual symbolism in a Philippine community.

Durkheim, E., 196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Pp. 216-308. Bakhtin, M., 1968, Rabelais and His World.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