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临界状态的观测和p-v-t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υ-t 关系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王荣姓名:舒小华学号:061800313
一、实验原理及过程简述
实验原理:
1、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数p,v,t 之间有:
F( p,v,t) = 0或t = f ( p,v) (1)
本试验就是根据(1),采用定温方法测定CO2 的的p-υ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
CO2 的p-υ-t 的关系。
2、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
预先装入CO2 气体的玻璃管。CO2 被压缩,其压力和容积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器供给的水套里的水温来调节。
3、实验工质CO2 的压力由装在压力台上的压力表读出(如果提高精度,还须考
虑水银柱高的修正等)。温度由插在恒温水浴中的温度传感器读出。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CO2 柱的高度来度量,而后再根据承压玻璃管内径均匀、截面积不变等条件换算得出。
实验过程:
1、按图一安装好试验设备,使用定温器设定需要温度。
2、加压前的准备
(1)关压力表及其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开启压力台上油杯的进油阀。
(2)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这时压力台油缸中抽满了油。
(3)关闭油杯阀门,然后开启压力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两阀门。
(4)摇进活塞螺杆,向本体充油,如此反复,至压力表有读数时为止。
3、实验的原始纪录及注意事项
(1)测定承压玻璃管内的CO2的质量比常数k值:
a)已知CO2液体在20℃、9.8MPa时的比容为
b)如前操作,测出本试验台CO 2在20℃,9.8MPa 时的CO 2的液体高度(注意玻璃水套上刻度的标记方法)
c) ∵ ∵
那么任意温度、压力下CO 2的比容为:
4、测定t=20℃时的定温线
(1)使用定温器调定t=20℃,并保持恒温。
(2)压力记录从4.41MPa 开始,当玻璃管内水银开始起来后,就缓慢地摇进活塞螺杆,以保证定温条件,否则来不及平衡,读数不准确。
(3)按照适当的压力间隔读h 值,直至压力P=8MPa 。
(4)注意加压后CO 2的变化,特别是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液化、汽化等现象,要将测得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一并填入实验记录表1中。
(5)测定t=20℃时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对应关系。
5、测定临界(t=31.1℃)等温线、临界参数入临界现象观察
(1)仿照4,测出临界等温线,并在该曲线的拐点处找出临界压力p c 和临界比容υc 填入实验记录表中。
(2)临界现象观察
观察a)整体相变现象,b)汽、液两相模糊不清现象 观察突然降压CO 2状态点由临界点沿绝热线降到液区,管内CO 2出现了明显的液面;膨胀之后,突然压缩CO 2时,这个液面又立即消失了,这就告诉我们这时CO 2液体离气区也是非常近的,验证临界点附近饱和汽液模糊不清的现象。 6、、、t=40、、、、、、、、、、、、、、、、、、1、
二、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根据 8.0MPa 时的 C O 2 的液体高,
即k=57.26 可得表 一和表二:
表一 CO 2 等温实验原始记录(有误差的)
m MPa C o 300117.0)8.9,20(=ν)(*m h ∆Kg m m
A h MPa C o
3*00117.0)8.9,20(=⋅∆=ν00117
.0*
h A m k ∆==2m Kg k
h A m h ∆=∆=/υK m 3cm
70.6*
h
=∆00117
.0k *
h A m ∆=
=
2
m Kg
表二临界比容υc(m3/kg)
标准值实验值
v
=
RT
C c
P
C
v
=
3RT
C
c
8P
C
0.00216
0.001420.007010.00263
三、实验结果整理及误差分析
A、等温曲线绘制与比较:1、
等温线图:
2、比较分析:
与标准曲线相比,由所绘制的等温线图和标准曲线相比较可看出,大致趋势相同,但曲线拐点对应v较小,且随着p增大v增大的幅度更小,实验结果存在误差,20℃时,曲线没有事实那么平坦;随着温度的升高,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逐渐逼近。
B、误差分析:
1、进口压力没有调零。
2、实际读取的数据无法连续,拟合存在误差。
3、没有达到稳定,读的是过程量
4、现实中恒温条件很难保持住
四、简述实验收获和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收获:通过对二氧化碳临界状态的观测的和其p-υ-t 关系的实验。了解二氧化碳临界状态的观察方法,增加了对临界状态的感性认识,加深了课堂上工质汽化,液化凝、临界状态等概念的理解,意识到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之间的差别,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增加了对工程热力学的兴趣。
改进意见:本实验在摇进活塞螺杆,向本体充油对CO2进行加压时,气体和Hg也会对活塞螺杆有反压力,不同人对该反压力的“抵抗”行为不同,结果实际有一定的误差,可以从CO2室内引入负反馈,在活塞螺杆处增加一个压力设备,平衡对活塞螺杆的反压力(不知
道现实不),来消除这一部分误差,使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