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第二节塑性变形讲义与强化机制

合集下载

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
5
特点:晶体结构类型并未改变 。 滑移的组织形态:光镜下:滑移带(无重现性)。
电境下:滑移线。 显微组织特点:抛光后可能看不见。 2 滑移系 滑移是沿着特定的晶面 和 晶向进行的。
滑移面 (密排面) 滑移方向(密排方向) 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 滑移系
6
每一个滑移系表示晶体进 行滑移时可能采取的一个 空间方向。滑移过程可能 采取的空间取向越多,塑 性越好
37
2 加工硬化的作用 1)强化金属的一种方法,对一些不能用热处理强化 (固态下无相变)的材料尤为重要。 2)加工硬化使塑性变形能够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工件, 不致集中在某些局部区域而引起破裂。 3)加工硬化还可以提高零件或构件在使用中的安全 性。 4)加工硬化使金属在冷加工过程中,变形抗力会不 断增加,增加动力及设备消耗。
18
第三节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也是滑移和孪生。 一、晶粒取向的影响 1 变形过程 位错在晶界塞积——应力集中——相邻晶粒位错源开 动——相邻晶粒变形——塑变
19
2 晶粒之间变形的协调性 (1)原因:各晶粒之间变形具有非同时性。 (2)要求:各晶粒之间变形相互协调。(独立变
形会导致晶体分裂) (3)条件:独立滑移系5个。(保证晶粒形状的
单相合金的强化:加入第二相形成多相合金。 第二相可通过相变热处理(沉淀强化,时效强化)或 粉末冶金方法(弥散强化)获得 多相合金根据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大小分类
多相合金
聚合型
第二相的尺寸与基体晶 粒尺寸属同一数量级
弥散型
第二相很细小,且弥散分
布于基体晶粒内
26
1 聚合型两相合金的变形 性能按下列方法估计
滑移系的特点:
1)滑移面总是晶体的密排面,而滑移方向也总是密排 方向。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其具有高强度、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易于加工等优点。

然而,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塑性区,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应力的增大,材料的应变会逐渐增大,直到达到极限,然后发生塑性变形。

在工程实践中,如何控制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提高其性能,使其更加适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尺寸效应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内部原子的晶体结构和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材料的强化和塑化。

同时,尺寸效应也对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金属材料的直径小于100纳米时,由于晶体结构的变化,材料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利用尺寸效应来控制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方面可以采用纳米技术加工制备金属纳米材料,如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等,来控制材料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冷加工方法,来实现对材料晶体结构的调控,从而达到强化和塑化金属材料的目的。

2.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机理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是由晶体滑移和重结晶两种过程组成。

晶体滑移是指晶格错位后,晶体中原子的移动和重组。

原子的移动发生在晶格中的间隙和空位中,导致晶体中的错位位移和变形。

观察金属材料的断面可以发现,断面中由于晶体滑移所引起的形变形成了大量细小的位错,从而促使晶体不断地沿位错的移动方向继续发生滑移。

另一种机理是重结晶。

当金属材料发生过大变形时,原本的晶粒会发生变化,小的晶粒会变成大的晶粒。

这个过程叫做重结晶,它会导致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从而促进材料通道滑移和位错修复。

3. 金属材料强化机制金属材料的强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其中,冷加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通过冷加工(如轧制、拉伸、挤压等)可以使材料产生高密度的位错,而这些位错会增加晶体滑移的阻力,使得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得到了提高。

塑性变形课件

塑性变形课件
产生滑移线、滑移带
滑移时,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 沿滑移方向位移的距离为原子间距的整
数倍。滑移结果在晶体表面造成台阶。
铜中的滑移带
2015-5-7
500×
Anming Li, Dept of MSE,hpu 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滑移沿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晶向发生。 滑移系: 滑移系的个数:
2015-5-7 Anming Li, Dept of MSE,hpu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滑移四要点:
1、滑移只能在切应 力作用下发生
晶格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变化
晶格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变化
2015-5-7 Anming Li, Dept of MSE,hpu 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滑移带
2、滑移使晶体表面形成台阶
第一类残余应力(Ⅰ):宏观内应力,
利: 预应力处理,如汽车板簧的生产。
2015-5-7
Anming Li, Dept of MSE,hpu
2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弊: 引起变形、开裂,如工件的变形。 消除:去应力退火。
工件加工后的变形
2015-5-7 Anming Li, Dept of MSE,hpu 25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晶粒大小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晶粒越细,强度越高(细晶强化)
s=0+kd-1/2
(Hall-Petch)
晶粒越细,单位体积中晶界面积越大,位错运动的阻
力越大。同
时,每个晶粒周围不同取向的晶粒数便多。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增大, 金属的强度愈高。
晶粒越细,塑韧性提高
晶粒越多,变形均匀,由应力集中导致的开裂机会减少,表现出高 塑性。细晶材料应力集中小,裂纹不易萌生和传播,断裂过程中可吸 收较多能量,表现高韧性。

塑性变形与强化

塑性变形与强化
21
(4)材料具有明显屈服点条件 ① 变形前晶体中可动位错少 ② 随塑性变形位错能迅速增殖; ③ 相当低的应力敏感指数m。
22
(三)加工硬化现象
1.定义
金属屈服后,欲使之继续变形必须增加应力的现象。 表现为强度显著提高、塑性明显下降。 发生加工硬化时应力-应变经验关系式:
K n
n为加工硬化指数,0.1-0.5,反映加工硬化的强弱。
一、弹性变形
(一)基本概念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回复到原 来形状的能力为其弹性性质,这种可逆变形就叫做弹性 变形。
分类 普弹性:在较小负荷下产生的变形。 高弹性: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在高弹态所表现出的特性: 变形量大,有热效应-伸长时放热,回缩时吸热。
1
(二)广义虎克定律
2G exp[ 2a ]
1
(1 )b
a为滑移面的面间距,b为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
(3)多系滑移时不同滑移面上的位错产生相互作用,使 位错进一步运动的阻力增加,因此多系滑移比单系滑移要 困难。
7
双滑移或多系滑移,会出现交叉形的滑移带
8
交叉形的滑移带
9
螺位错交滑移
扩展位错的交滑移:不全位错须先束集为全螺位错, 再进行交滑移。
(1)通过冷变形强化金属材料 是一些金属材料强化的重 要手段,如铜、铝、奥氏体不锈钢等。 通过拔丝、轧板、拉伸使金属材料在成型的同时,整体 强化。 应用:铜铝导线、型材、冷轧板材、冷拔弹簧等。 通过塑性变形提高表层、局部强度(喷丸处理、局部挤 压) 通过过载实现局部变形强化 (2)形变强化是金属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使用的保障。
子晶体LiF也都存在屈服点
20
(3)变形抗力与位错运动速度

6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形变强化

6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形变强化

孪生示意图
孪晶组织

与滑移相比: 孪生使晶格位向发生改变; 所需切应力比滑移大得多, 变形速度极快, 接近声速; 孪生时相邻原子面的相对位移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
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
孪生变形。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

1、滑移变形的特点 : ⑴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 用下发生。产生滑移的最 小切应力称临界切应力。

⑵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
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 晶向发生。因原子密 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 之间原子间距最大, 结合力最弱,产生滑 移所需切应力最小。 沿其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分别叫做滑移面和滑移 方向。通常是晶体中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第六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形变强化

塑性变形及随后的加热对金
属材料组织和性能有显著的
影响。了解塑性变形的本质,
塑性变形及加热时组织的变
化,有助第一节 纯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受力后,外力在 任何晶面上都可分解为 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 力只能引起弹性变形及


⑶滑移时,晶体两部分的相对 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 阶,称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 组成一个滑移带。

铜拉伸试样表面滑移带

⑷ 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转动的原因:晶体滑移后使正应力分量和切应力分 量组成了力偶。
F A
0
A
1
F

2、滑移的机理 把滑移设想为刚性整体滑动所需的

3、再结晶加热速度和加热时间

《塑性变形》课件

《塑性变形》课件
详细描述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会产生应力,使得物体发生塑性变形。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 的方向发生变形,这是因为阻力最小的方向所需的力最小,因此物体更容易沿着这个方向发生变形。
流动法则
总结词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物体的流动方向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一致。
详细描述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物体的流动方向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最大主应力决定了物体 变形的难易程度,当最大主应力较大时,物体更容易沿着这个方向发生变形。同时,物体的流动也受 到最小阻力定律的影响,使得物体更容易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发生变形。
拉拔
通过拉拔机将金属材料拉制成所需形 状和尺寸的工艺,用于制造线材、管 材等。
塑料的加工成型
注塑成型
挤出成型
将塑料原料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冷却 固化后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
将塑料原料加热熔化后通过挤出机挤出成 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管、 塑料薄膜等。
压延成型
吹塑成型
将塑料原料加热熔化后通过压延机压制成 所需厚度和宽度的塑料制品,如塑料板材 、塑料片材等。
塑性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有限元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塑性变形过程 进行数值模拟,预测材料的变形
行为、应力分布和应变场等。
优化设计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塑性变形过 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材料的塑性 变形能力、减少缺陷和节约成本。
工艺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工艺参 数,如温度、压力、变形速度等, 实现更佳的塑性变形效果。
04
CATALOGUE
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应力状态对塑性的影响
应力状态对塑性变形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不同应力分量对材料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强化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强化
1、塑性变形对组织影响
未变形 原始晶粒
25%变形
滑移线
50%变形
拉长或压 扁的晶粒
75%变形
细条状纤维 组织
第 1 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三、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形变织构:多晶体中各晶粒的某些位向与变形方向趋于一致。形 变织构不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但可通过X光线衍射检测。
形变织构示意图
亚晶粒形成 :金属经大的塑性变形时, 位错密度增大, 大量位错 堆积在局部地区, 相互缠结, 形成不均匀的分布, 使晶粒分化成许 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 产生亚晶粒。
3、晶界阻碍位错运动: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近时,受到晶界的阻碍而堆积起 来,要使变形继续进行, 则必须增加外力, 从而使金属的变形抗力提高。晶粒 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位错障碍越多;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 多,使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
晶粒大小与金属强度关系
第 1 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三、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降低内应力,稳定零件尺寸; • 提高导电性; • 防止应力腐蚀。 • 此阶段称为“去应力退火”
变形金属在不同加热温度 时组织和性能变化示意图
第 2节 冷塑性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加热温度较高
再 再结晶形成新等轴晶 结 强度大大下降 晶 塑性大大升高
内应力完全去除
此阶段又称再结晶退火
变形金属在不同加热温度 时组织和性能变化示意图
第 2节 冷塑性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工程应用
再结晶退火主要用于金属冷加工工艺过程中,使冷压 力加工得以进一步进行。
多次再结晶退火处理 Φ5mm的钢丝最终拉拔成 Φ0.1~0.2mm
第 2节 冷塑性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2010塑性变形机制 第二章

2010塑性变形机制 第二章

滑移带示意图
滑移

定义: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 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产生相对位 移,且不破坏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性的塑变方式。 滑移的机制就是位错在滑移面内的运动。 滑移时,滑移矢量与柏氏矢量平行。 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滑移后, 滑移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关系未发生变化。 滑移分别集中在某些晶面上,变形具有不均匀性。
A0
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S
A
S cos cos cos
滑移面上的正应力:
n S cos cos2 s c
外力在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c s cos cos c s cos cos
只有 c一定时 与 s
c
三种常用金属的临界分切应力随温度的变化
化学成分和温度对纯铜 的临界分切应力的影响
镉速率的关系单晶的临 界切应力与温度和应变
(X比+应变速率大100倍)
2.1.4滑移时晶体的转动(Rotation of Crystal)
实际变形中滑移总要受到限制,晶体不会自由无限 制滑移下去,因此滑移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1. 位向和晶面的变化

单晶体的圆柱试样表面抛光后拉伸,试样表面就会出现一 系列平行的变形痕迹。光镜观察,晶体表面上形成的浮凸, 称为滑移带。
在300℃ 拉伸的锌单晶体
工业纯铁压缩变形——滑移线(电镜下)
滑移线(Slip Line):滑移带中的细线.滑移线是滑移面两侧 晶体相对滑动所造成的。滑移带和滑移线间的晶体片层并未 发生塑性变形,仅仅发生了相对滑动。 滑移层(Slip Lamina):相邻滑移线间的晶体片层. 滑移量( Slippage):每条滑移线所产生的台阶高度.

铸造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

铸造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

铸造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铸造合金是一种通过高温熔炼和铸造工艺制备的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铸造合金的力学性能往往需要通过塑性变形和强化机制进行改善。

本文将深入探讨铸造合金的塑性变形和强化机制,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一、塑性变形机制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外部加载下,在不改变化学成分的条件下,发生形状和尺寸变化的过程。

铸造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主要包括滑移变形和孪晶形变。

1. 滑移变形滑移变形是铸造合金的常见变形机制之一。

在应力作用下,合金中的晶体发生位错运动,原子间的位错在晶面上滑移,形成滑移带,从而导致材料整体的塑性变形。

滑移变形可以增加材料的延性和韧性,提高其抗变形能力。

2. 孪晶形变孪晶形变是指合金晶粒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取向关系突变,形成孪晶结构。

合金中的孪晶具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和晶界能量,因此在塑性变形中扮演重要角色。

孪晶形变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但对延性和韧性的影响较小。

二、强化机制强化是指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或采取特定的热处理工艺,使铸造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常见的强化机制包括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取向强化。

1. 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是通过向合金中加入固溶元素,使其溶解在基体中形成固溶体,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固溶元素的溶解度取决于温度和固溶元素浓度等因素。

固溶强化一般在高温下进行,然后通过快速冷却来保持固溶态,防止固溶元素重新析出。

2. 析出强化析出强化是在固溶体基体中形成微观尺寸小、分布均匀的析出物,如合金化合物、过饱和固溶体、间二相等,通过构筑复杂的位错和晶界结构,阻碍位错滑移和晶界移动,从而增加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3. 取向强化取向强化是通过优化合金的晶体取向结构,使其滑移带方向与应力方向更为一致,从而提高塑性变形的难度,增加合金的强度。

取向强化通常通过控制合金的凝固过程和热处理工艺来实现。

三、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铸造合金的塑性变形和强化机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塑性变形机制》精品课件

《塑性变形机制》精品课件
是(111),孪生 方向是[11-2]。
fcc中孪生时每层
晶面的位移是借助
于一个不全位错
(b=a/6[11-2])
的移动造成的,各
层晶面的位移量与
其距孪晶面的距离
成正比。
如:1 a110 1 a121 1 a211
2
6
6
1 a1 10
2
1 a1 2 1
6
1 a211
6
孪生的位错机制
● 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一个垂直穿过(111)面 的螺位错,柏氏矢量为a/3[111]((111)面 的面间距)。此位错使(111)面变成一个螺 旋面。若位于(111)面上有一柏氏矢量为 a/6[112]的肖克莱不全位错,其一端被极轴 位错固定,则不全位错只能绕极轴转动。当 它在(111)面上扫过一周后,产生a/6[112] 的滑移量,相当于产生一个单原子层的孪晶, 同时又沿螺旋面上升一层。如此继续转动, 就会形成一个孪晶区。当此不全位错依此沿 (111)面扫过后,密排面的堆垛顺序就会由 原来ABCABCABC变为ABCABACBA,这样 就使上部分晶体变成与未变形部分晶体成对 称的孪晶区。
●交滑移(Cross Slip):螺位错滑移受阻时,离开原滑移面沿另一晶面继续
滑移;b不变,所以滑移方向和大小不变。变形温度越高,变形量越大, 交滑移越显著。
特征:折线或波纹状滑移线。
Al的多滑移, x145
Cu的单滑移, x500
Al单晶的交滑移, x260
多系滑移
对于具有多组滑移系的晶体,滑移首先在取向最有利 的滑移系(其分切应力最大)中进行,但由于变形时晶 面转动的结果,另一组滑移面上的分切应力也可能逐渐 增加到足以发生滑移的临界值以上,于是晶体的滑移就 可能在两组或更多的滑移面上同时进行或交替地进行, 从而产生多系滑移。

塑性变形1

塑性变形1

交滑移和多滑移的区别: 发生多滑移时会出现几组交叉的滑移带;发生交滑移时会出现 曲折或波纹状的滑移带。 交滑移必须是纯螺型位错,因其滑移面不受限制。可以同时进 行共向滑移。
滑移变形的主要特点 :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因为在最密晶面之间的面间距最大,原子面之 间的结合力最弱;沿最密晶向滑移步长最小, 滑移所需外加切应力最小。
多 交 系 滑 单系滑移 滑 移 移
不同合金加工硬化效果不同
比较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
(1)单滑移:只有一组滑移系处于最有利的取向(m最大) 时,分切应力最大,便进行单系滑移。 (2)多滑移:在多个(>2)滑移系上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发生多滑移时会出现几组交叉的滑移带。 (3)交滑移: 晶体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滑移面上沿同一滑移方 向进行的滑移。
例如:
利用Fnak-Read源说明增殖的过程。若滑移面上有一段 位错,CD两点钉住不可滑移,在外力作用下位错应向右移 动,这段位错将弯曲、扩张,相遇为异号位错相消,产生一 位错环,内部CD段还存在。反复可生成一系列的位错环, 扩展到晶体外产生的滑移台阶可为柏氏矢量的整数倍。
L
根据计算,使两端固定的位错线弯曲到曲率半径为R圆弧所
<110>
<110> <111> <111> <1120> <1120>
0.49 5.68 27.44 33.8 0.81 13.7
Ni
Fe Nb Mg Ti 体心立 方 密排六
99.8 {111}
{110} 99.96 {110} 99.95 {0001} 99.99 {1010}

《塑性变形机制》课件

《塑性变形机制》课件
颚式破碎机
颚 板
Hadfield钢 耐磨材料 “水韧处理”-奥氏体钢
英国人Hadfield在1882年9月发明了耐磨高锰钢(又称Hadfield高锰钢)。主要成分:12.76Mn-1.35 C- 0.69Si (%). 在Mn13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中锰钢(6~8)Mn%-(0.9~1.2)Mo(%)和Mn17系列高锰钢(16~19)Mn (%)。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已开发成功多种牌号的中锰钢。同时,国外还开发了Mn 3%~5%的合金化锰钢。
变形过程中组织演变(6Al)
Microstructures of solution treated 6Al steel deformed to 10%
平面滑移(planar slip):
在面心立方金属的变形过程中,位错滑移变形并不是每一个原子层上均匀地发生,而是周期性的每隔一定距离才产生一个位错滑移面。
显微带诱发塑性(microband induced plasticity, MBIP)
Je Doo Yoo, Kyung-Tae Park,Microband-induced plasticity in a high Mn-Al-C light steel, Mater.Sci.Eng.A, 2008, 496:417-424
Frommeyer G, Brux U. steel research int.,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Strength Fe-Mn-Al-C Light-Weight TRIPLEX Steels 2006, 77(9-10): 627-631.
《塑性变形机制》
非晶机制(Amorphous Mechanism):高温晶界滑移(Grain Boundary Slip):高温

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研究

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研究

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研究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一直是工程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其中,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以及其强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引言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下,经历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形过程,从而使其形态、体积和位置发生变化的現象。

二、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外加载荷下,其原子、晶粒或颗粒的相互位移,从而引起塑性变形。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来描述。

1. 应力-应变曲线材料经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渐塑阶段和断裂阶段等不同阶段的变形过程。

这些阶段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呈现出特定的特征,如图1所示。

(插入图1:应力-应变曲线)2. 塑性变形的机制塑性变形的机制主要有滑移、蠕变和孪晶形变等。

(插入图2:滑移、蠕变和孪晶形变的示意图)a. 滑移滑移是指晶格面沿着晶体的滑移面滑动,导致晶体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滑移是材料塑性形变的主要机制,可以通过增加位错密度来增强材料的塑性。

b. 蠕变蠕变是指材料在高温和恶劣环境条件下,长时间加载引起的塑性变形。

蠕变是材料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考虑因素,需要结构设计中加以考虑。

c. 孪晶形变孪晶形变是指晶体内部形成孪晶结构,导致材料形变的过程。

孪晶形变对材料的强化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应变率的加载条件下。

三、材料的强化机制材料的强化机制是指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改变晶粒结构、控制位错密度等手段,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过程。

1. 合金元素的添加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通过固溶强化、细化晶粒和形成相界等方式来提高材料的强度。

例如,铝合金中添加小量的锌、铜等元素,可以有效提高其抗拉强度。

2. 晶粒细化晶粒细化是指通过控制晶界运动和晶粒的生长,减小晶粒尺寸,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和强度。

晶粒细化技术主要包括冶金学方法和力学方法。

3. 位错控制位错是材料中的微观缺陷,位错密度的变化可以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塑性变形》ppt课件

《塑性变形》ppt课件

用金相法或硬度法测定:
再结晶温度
以显微镜中出现第一颗新晶粒时的温度
以硬度下降50%所对应的温度再结晶温度
工业消费中那么通常以经过大变形量(70%以上)冷 变形金属,经1h退火能完成再结晶(>95%)所对
〔1〕变形程度的影响
变形程度添加 储存能增多 再结晶驱动力增大 再结
晶温度降低,再结晶速度加 快,形核率添加,
长时间回复时激活能与自分散激活能相近
12/11
8.2.2.2 回复机制
低温回复 点缺陷迁移、点缺陷密度降低;
点缺陷迁移至外表或晶界 空位与间隙原子结合 点缺陷与位错交互作用,使位错攀移 空位聚集成空位片并崩塌成位错环 中温回复 位错滑移运动和重新分布,亚构造变化; 同一滑移面上异号位错相互吸引而抵消 位错偶极子的两根位错线相消
造、性能变化
取代变形组织过程
再结晶后晶粒 长大
8.2.1.2 性能的变化
(1)强度与硬度:回复时变形金 属位错密度很高,再结晶后位错 密度显著降低。 (2)电阻:点缺陷所引起的点阵 畸变会使传导电子产生散射,提 高电阻率。退火使缺陷密度降低, 那么电阻率下降。 (3)内应力:回复阶段消除大部 或全部的宏观内应力,而微观内 应力那么只需经过再结晶方可消 除。 (4)亚晶粒尺寸:亚晶粒尺寸在 回复前期变化不大,接近再结晶 时显著增大。 (5)密度:密度在再结晶阶段急 剧增高,除与前期点缺陷数目减 小有关外,主要是在再结晶阶段 中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所致。 (6)储能的释放:回复时释放的 储存能较小,再结晶晶粒出现的 温度对应于储能释放曲线的顶峰
b 长大
再结晶晶核长大方式:界面迁移 界面迁移推进力:无畸变的新晶粒与周围畸变的母体(即
旧晶拉)之间的应变能差 界面迁移方向:背叛其曲率中心,向畸变区推进 二维晶粒的稳定外形:正六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就越多, 变形时同样的变形量可分散到更多的晶粒中发生, 以产生比较均匀的变形,这样,因局部应力集中而 引起材料开裂的几率较小,使材料在断裂前就有可 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得到较大的伸长率、断面 收缩率和具有较高的冲击载荷抗力。
实验证明,金属的屈服强度与其晶粒尺寸之 间有下列关系:
弥散强化机制
➢绕过机制:基体与中间相的界面上存在点阵畸 变和应力场,成为位错滑动的障碍。滑动位错遇 到这种障碍变得弯曲,随切应力加大,位错弯曲 程度加剧,并逐渐成为环状。由于两个颗粒间的 位错线段符号相反,它们将断开,形成包围小颗 粒的位错环。位错则越过颗粒继续向前滑动。随 着位错不断绕过第二相颗粒,颗粒周围的位错环 数逐渐增加,对后来的位错造成更大的阻力。
大的置换原子引起的强化)。
例如: 纯Cu中加入19%的Ni,可使合金的强度由 220MPa提高到380~400MPa,硬度由44HBS升高到 70HBS,而塑性由70%降低到50%,降幅不大。若 按其它方法(如冷变形加工硬化)获得同样的强化 效果,其塑性将接近完全丧失。
固溶强化机制
由于形成固溶体的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的尺 寸和性质不同,溶质原子的溶入必然引起一些现 象,例如:溶质原子聚集在位错周围钉扎住位错 (弹性交互作用);溶质原子聚集在层错处,阻 碍层错的扩展与束集(化学交互作用);位错与 溶质间形成偶极子(电学交互作用)。这些现象 都增加了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 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了金属的强度和硬度。
2、加工硬化机制
金属的塑性变形是通过滑移进行的。在塑性变形 过程中,由于位错塞积(位错运动过程中遇到障 碍受阻)、位错之间的弹性作用、位错割阶等造 成位错运动受阻,从而使材料的强度提高。
3、金属强度与位错密度有左图所示的关系
晶须强度 晶须强度 强 度 加工硬化态金属
退火态金属
金属强度与位错 密度关系示意图
➢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 多晶体中每个晶粒都处于其它晶粒的包围之 中,它们的变形必然要与其它临近的晶粒相 互协调配合。
➢晶界的强化作用 晶界是滑移的障碍,晶界变形抗力较大 晶界多了能强化材料 ——细晶强化
三、材料的强化机制
(一)固溶强化
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度 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分为间隙固溶强化 (尺寸比较小的间隙原子引起的强化)和置换固溶强化(尺寸比较
生产中细化晶粒的方法: 1、加快凝固速度 2、变质处理(如纯铝铸锭) 3、振动和搅拌
Ti变质处理
未变质处理
(三)位错强化
1、概念
金属中的位错密度越高,则位错运动时越容易发 生相互交割,形成割阶,造成位错缠结等位错运 动的障碍,给继续塑性变形造成困难,从而提高 金属的强度,这种用增加位错密度提高金属强度 的方法称为位错强化。
C1-第二节塑性变形与 强化机制
精品
滑移的特征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 的作用下发生
滑移的结果:
不同加载方式发生塑性变形的 能力不同。拉伸、扭转、压缩 塑性变形能力依次增加。
使晶体表面产生台阶、滑移线、滑移带
滑移通常沿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进行—滑移系
工业纯铁压缩变形——滑移线
2、孪生
孪生是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 分沿一定的晶面(孪生面)与晶向(孪生方向) 产生一角度的均匀切变过程。发生切变的区域称 为孪晶或孪晶带。
非晶态金属 位错密度
实验证明,金属强度 与位错密度有左图所 示的关系。退火态金 属的位错密度为 106~108/cm2 ,强度最 低,在此基础上增加 或降低位错密度,都 可有效提高金属强 度。加工硬化态金属 的位错密度为 1011~1012/cm2 。
冷加工过程中,除了力学性能的变化,金属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也有所改变。
σs=σ0+ K/d1/2 此式称为霍耳-配奇公式。
式中:σ0 ——为常数,相当于单晶体的屈服强度; d——为多晶体中各晶粒的平均直径; K——为晶界对强度影响程度的常数, 与晶界结构有关。 σs ——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
细晶强化机制:晶界是位错运动过程中的障碍。 晶界增多,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增强,致使位 错在晶界处塞积(即位错密度增加),金属的强 度增加;在单个晶粒内部,塞积的位错群的长度 减小,应力集中较小,不足于使位错源开动,必 须增加外力。
例如:冷加工后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很大, 给自由电子的运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从而使 电阻有所增加;由于位错密度增大,晶体处于高 能量状态,金属易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使 抗腐蚀性能降低。
(四)第二相强化
第二相粒子可以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运动着 的位错遇到滑移面上的第二相粒子时,或切过, 或绕过,这样滑移变形才能继续进行。这一过 程要消耗额外的能量,需要提高外加应力,所 以造成强化。但是第二相粒子必须十分细小, 粒子越弥散,其间距越小,则强化效果越好。 这种有第二相粒子引起的强化作用称之为第二 相强化。根据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强化 机制: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
与滑移相似,孪生也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但孪生所需的临界切应力远远高于滑移时的临界 切应力,因此,只有在滑移很难进行的条件下, 晶体才发生孪生变形。孪生变形速度极快,常引 起冲击波,并伴随声响。
纯铜 形变退火 退火孪晶
纯锌冲击变形——孪晶
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 处于有利位向(软位向)的晶粒先滑移 处于不利位向(硬位向)的晶粒后滑移
弹性交互作用
化学交互作用
电学交互作用
(二)细晶强化
金属的晶粒越细,单位体积金属中晶界和亚晶 界面积越大,金属的强度越高,这就是细晶强化。
晶粒大小对纯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晶粒的平 均直径 d(mm)
9.7 7.0 2.5
抗拉强度 b(MPa)
延伸率(%)
168
28.8
184
30.6
215
39.5
细化晶粒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强度,还可以改善 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与硬度随变形 程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塑性、韧性则很快降低的 现象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例如:自行车链条板(16Mn钢板) 原始厚度3.5mm 150HB 五a
又如:冷拔高强度钢丝和冷卷弹簧是利用加工变 形来提高他们的强度和弹性极限;坦克和拖拉机 的履带、破碎机的颚板以及铁路的道叉等也都是 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他们的硬度和耐磨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