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混凝土熔点

混凝土熔点

混凝土熔点1. 简介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等原料混合而成。

它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承重能力。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混凝土的熔点是指在高温下,混凝土开始融化的温度。

2. 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等原料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到粘结其他材料的作用。

沙子和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是混凝土的调节剂,用于调整混凝土的流动性。

混凝土具有以下主要性质:•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抵抗外力的能力。

强度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胶凝材料的种类和质量等因素有关。

•耐久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化学腐蚀、冻融循环和长期使用等不利环境因素的侵蚀。

•承重能力: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能够承受大部分建筑结构的荷载。

•施工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施工性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要求。

3. 混凝土的熔点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其熔点并非一个确定的数值。

混凝土的熔点取决于其组成和配比,不同的配比会导致不同的熔点。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熔点范围在1200℃至1600℃之间。

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分在高温下会蒸发,水分的蒸发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完毕后,混凝土开始升温,直至达到熔点。

混凝土的熔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的种类、骨料的种类和质量、水灰比、胶凝材料的含量等。

其中,水泥的种类对混凝土的熔点影响最为显著。

常见的水泥种类包括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熔点,因此对混凝土的熔点也会有所影响。

4. 高温下混凝土的性能变化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性能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度降低:高温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同时,高温还会引起水泥中的化学反应,使其失去粘结能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的抗火性能研究

混凝土的抗火性能研究

混凝土的抗火性能研究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抗火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抗火性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在火灾中的表现及相关改进措施。

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抗火特性。

然而,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仍然可能遭受破坏。

因此,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的抗火性能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防火能力和延长疏散时间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在火灾中的表现在火灾中,混凝土的抗火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当温度升高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逐渐蒸发,从而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火焰侵蚀内部结构。

此外,混凝土中的石料和骨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导热性,能够吸收和分散火焰的热量,有效延缓火势蔓延。

然而,长时间高温的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被蒸发殆尽,保护层的效果将逐渐减弱。

同时,高温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和裂缝,使其力学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崩塌。

三、混凝土的抗火性能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火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添加防火掺合料:适量添加防火掺合料,如铝粉、硅酸铝盐等,可在混凝土中形成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保护层,进一步提高其抗火能力。

2. 改变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调整混凝土中水泥、骨料和砂的配合比,可以改变其力学性能和热传导性能,从而提高其抗火性能。

3. 使用纤维增强材料:添加纤维增强材料,如钢纤维、玻璃纤维等,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从而增强其在火灾中的抗击能力。

4. 进行防火涂层处理:在混凝土表面施加防火涂层,如防火涂料或防火石膏板,可以形成一层隔热保护层,起到阻燃的作用,保护混凝土结构不受火势侵蚀。

四、混凝土抗火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抗火性能,通常采用以下测试方法:1. 火焰冲击试验:将预制的混凝土试样置于直接火焰冲击区域,观察并记录试样的表面破坏情况和裂缝程度,以评估其抗火能力。

2. 热重分析:通过对混凝土试样进行热重分析,可以确定其在高温下的热分解过程和质量损失,从而评估其热稳定性和抗火性能。

混凝土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混凝土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混凝土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混凝土在高温下会发生变形和破坏,这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热稳定性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一、热稳定性测试的原理混凝土的热稳定性测试是通过对混凝土在高温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测试,以研究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变化规律和热稳定性能。

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变化主要包括体积变化、重量损失、强度降低等。

因此,热稳定性测试需要考察混凝土在高温下的体积变化、重量损失和强度变化等指标,以评估混凝土的热稳定性。

二、热稳定性测试方法1. 热重分析法热重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恒定温度下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并测量混凝土的重量损失,以研究混凝土在高温下的重量变化规律。

具体的测试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从混凝土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经过干燥后,将其放入热重分析器中。

(2) 加热:将样品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加热,一般温度范围为20℃~1000℃。

(3) 测量重量损失:在加热过程中,热重分析器会不断测量混凝土样品的重量。

通过比较加热前后混凝土样品的重量,计算出混凝土在高温下的重量损失率。

2. 热膨胀法热膨胀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混凝土在高温下的体积变化,以研究混凝土的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具体的测试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从混凝土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经过干燥后,将其放入热膨胀仪中。

(2) 加热:在恒定温度下对样品进行加热,一般温度范围为20℃~1000℃。

(3) 测量膨胀量:在加热过程中,热膨胀仪会不断测量混凝土样品的膨胀量。

通过比较加热前后混凝土样品的体积变化,计算出混凝土在高温下的膨胀率。

3. 强度测试法强度测试法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以研究混凝土的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具体的测试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从混凝土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制备和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在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路面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在路面选材方面,常见的选择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

两者各有优劣,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1. 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料和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相对而言,水泥混凝土路面寿命更长,能够承受更大的重载荷。

这意味着在长时间使用和重压环境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和维修需求相对较低。

2. 抗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不容易受水侵蚀和渗透。

这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在高湿度地区或频繁降雨的地区表现得更加可靠。

3. 高温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够经受住高温环境的考验。

相比之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下容易软化和变形,容易出现车辙和龟裂等问题。

4. 可调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通过控制材料比例来调整其强度和耐久性。

这一点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于在不同道路类型和负荷条件下使用。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缺点1. 施工成本高:相比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价格较高,且施工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工程量。

2. 维护困难: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对坚硬,一旦出现状况,如裂缝和损坏,维修起来较为困难。

维修中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交通流量造成较大的干扰。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1. 低施工成本: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低的施工成本。

沥青作为一种常见的天然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工程相对较简单,因此能够降低路面的铺设成本。

2. 修复容易:相比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在发生损坏或损毁时,只需要进行局部修补即可。

这可以大大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3. 抗冲击性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较好地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检验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检验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检验1.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浇筑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大桥、大坝、高层建筑等。

由于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检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混凝土成分的确认在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检验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混凝土的成分。

常见的混凝土成分包括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等。

成分的确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质量检验:通过取样,并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确认混凝土的成分。

•供货商提供的资料:与供货商进行沟通,获取相关的混凝土成分的资料。

•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施工单位常常会提供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文件,这些文件中包括了混凝土的成分。

3. 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包括:•静态强度试验:在混凝土硬化后的一定时间内,对混凝土进行压力试验或拉力试验,测量其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

•动态强度试验:通过声波或冲击试验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4. 混凝土的密实度检测混凝土的密实度是指混凝土中空隙的数量和大小的程度。

密实度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常见的混凝土密实度检测方法包括:•核密度测定法:通过测量混凝土中的空隙率,得出混凝土的密实度。

•超声波检测法: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来评估混凝土的密实度。

5. 混凝土的含水率检测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变形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混凝土含水率检测方法包括:•干燥重法:通过测量混凝土在干燥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出混凝土中的含水率。

•电阻法:利用混凝土中的电阻值来评估混凝土的含水率。

6. 混凝土的外观检验混凝土的外观检验是对混凝土表面的观察和评估。

通过外观检验可以判断混凝土是否存在裂缝、麻面、空鼓等表面缺陷。

外观检验可以使用肉眼观察或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1. 引言1.1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火灾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和凝固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增大,从而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和疲劳损伤。

高温会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受热膨胀,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鳞裂和剥落现象。

火灾还会使混凝土中的含水泡沫减少,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性能降低。

火灾过程中的冷却过程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失衡,导致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严重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火灾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评估和修复加固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火灾造成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修复加固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损伤评估的重要性损伤评估是火灾后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结构的受损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确定合理有效的修复加固方案。

损伤评估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把握结构的情况,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通过损伤评估还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评估结构的剩余承载能力,从而确定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未来使用的可行性。

在火灾后的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中,损伤评估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加固方式,确保结构在修复加固后依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损伤评估在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损伤评估,工程师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修复加固方案,从而有效保障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2. 正文2.1 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方法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是确保火灾后修复加固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准确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情况,可以为后续的修复和加固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造成的损伤特征: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损害包括表面烧蚀、裂缝、强度减弱等,需要对这些损害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混凝土热稳定性能标准

混凝土热稳定性能标准

混凝土热稳定性能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普遍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混凝土的热稳定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

热稳定性能是指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包括耐高温、耐火、耐热循环等。

本文旨在制定混凝土热稳定性能标准,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基本要求1. 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承受高温环境的作用,不发生大的变形和开裂。

2. 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能够承受火灾的热辐射、高温和火焰冲击。

3. 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热循环性能,能够承受高温和低温交替作用,不发生开裂和脱落。

4. 混凝土应具有稳定的性能,不因使用时间和环境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5. 混凝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耐高温性能1. 混凝土的抗高温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在500℃以下温度下不发生明显变形和开裂。

(2)混凝土在500℃以上温度下变形不超过1/1000,裂缝宽度不超过0.1mm。

(3)混凝土在1000℃以上温度下变形不超过1/500,裂缝宽度不超过0.2mm。

2. 混凝土的抗高温性能测试方法:(1)热重分析法:将混凝土样品放入热重分析仪中,以一定速率加热至指定温度,记录样品质量的变化。

(2)热膨胀试验法:将混凝土样品放入热膨胀试验仪中,以一定速率加热至指定温度,记录样品长度的变化。

(3)热稳定性试验法:将混凝土样品放入高温炉中,以一定速率升温至指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观察样品的变形和开裂情况。

四、耐火性能1. 混凝土的抗火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在火灾中不产生明显的热膨胀和开裂。

(2)混凝土在火灾中不燃烧,不产生有毒气体。

2. 混凝土的抗火性能测试方法:(1)火灾模拟试验法:将混凝土样品放入高温炉中,以一定速率加热至指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观察样品的变形和开裂情况。

钢筋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及其计算

钢筋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及其计算

钢筋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及其计算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下比在常温下的性能要复杂得多,理论分析难度大。

这是因为结构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形成了动态的不均匀温度场,高温使材料(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严重劣化,又使结构产生剧烈的内(应)力重分布;还因为温度和荷载(应力)有显著的耦合效应,使材料的本构关系和构件的受力性能随温度—荷载途径而有较大变化。

为此,需首先通过试验手段展示混凝土的材料、构件和结构在温度与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然后进行机理分析,总结试验数据,归纳其一般规律,进一步建立准确的理论分析方法,并给出简化的实用计算方法,供工程实践中应用。

一、结构工程中的温度问题结构工程中因为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工程问题可分为三类:(1)周期性温度超常。

(2)正常工作条件下长期高温。

(3)偶然事故诱发的短时间高温冲击。

例如建筑物火灾的延续时间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在1h内可达1000℃或更高;化学爆炸或核爆炸、核电站事故等。

对于第三类问题,虽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但并没有解决结构的抗火分析和设计问题。

建筑物遭受火灾后,其结构内部升温,形成不均匀的温度场,材料性能严重恶化,导致结构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承载力下降。

作为建筑物的承重和支撑体系,其结构必须在火灾的一定时间期限内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便受灾人员安全撤离灾场,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救护伤亡人员和抢救重要器物等活动。

当结构达到下述极限状态之一时,即认为结构抗火失效:(1)承载能力极限;(2)阻火极限;(3)隔热极限。

人们从以往的火灾事故中吸取了教训和经验,明确了对付火灾的策略是“预防为上”,但防不胜防,仍须“立足于抗”。

为了提高和解决结构与构件的抗火(高温)能力,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初期,只是采取经验性的构造措施,例如加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采用耐热混凝土等;其后,建立大型试验设备,对足尺试件进行高温加载试验,直接测定其耐火极限或高温承载力;现今的趋向是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包括建立材料的高温-力学本构模型,确定火灾的温度试件曲线,进行非线性的瞬态温度场分析,以及构件和结构的高温受力全过程分析。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浅谈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

1引言在施工中,常发生往预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调整坍落度的现象,这使混凝土拌合物水胶比增大、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导致硬化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下降。

为保证预拌混凝土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本文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三个和易性指标着手,结合有关资料和工程应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与从事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

2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得成型密实、质量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的性能。

和易性一般主要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内容。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输送、浇筑、振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各组分之间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保持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它是反应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3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3.1 单位体积用水量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胶凝材料浆体(以下简称浆体)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在一定单位体积用水量范围内,以不同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流动性与单位用水量成正比关系,即随单位用水量增大,其流动性也增大。

但过大时,会导致拌合物黏聚性变差,甚至产生严重的离析、分层、泌水,并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严重降低。

3.2 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在一定的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当砂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砂率的增加而变差,并影响混凝土强度。

此外,过低的砂率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与保水性变差,易发生离析、泌水现象。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极端环境下长寿命混凝土制备及应用技术”启动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极端环境下长寿命混凝土制备及应用技术”启动

渣取代率为 2 0 %时, 混凝土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均达到最高。
( 4 )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不利 影响, 当再生骨料取代率为 1 0 0 %时, 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降 幅达到 2 8 . 1 4 %, 劈裂抗拉强度最大降幅达到 2 5 . 5 0 %。 ( 5 ) 锂渣的掺入促进混凝土二次水化反应进程, 有利于提 高水泥基体与再生骨料间的粘结强度,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 率增大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 1 3 】 赵强 , 刘元珍. 纳米氧化硅一 橡胶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J ] . 河
南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1 6 , 4 6( 1 ) : 1 0 8 一 l l 2 .
A ・
参 考文献 t
【 1 】 张 兰芳 , 陈剑雄 , 李世伟 , 等. 锂 渣混 凝土 的性能研 究[ J J . 施 工 技
李建 沛: 锂渣 对再 生 混凝土 力 学性 能影 响 的研 究
裂抗拉强度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达到 1 0 0 %时, 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最大降幅达到 2 5 . 5 0 %。 再生 粗骨料结构孔隙率高于天然粗骨料,其吸水率较天然粗骨料
更大, 这对骨料与水泥基体过渡界面粘结性能产生影响, 导 致
( 3 ) 随锂渣取代率的增加, 混凝土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均 先提高后降低。掺入适量锂渣有利于促进混凝土二次水化, 使 得混凝土内部结构更为密实, 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当锂
[ 8 】 李志 军, 侍克斌 , 努尔 开力・ 依孜特 罗甫. 锂渣 、 钢渣高性 能混凝
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翘 J 】 _ 混凝土 , 2 0 1 3 ( 2 ) : 2 5 雷斌 , 袁飚. 不 同来源再生 混凝土抗压 强度分布特 征研

混凝土热稳定性测试标准

混凝土热稳定性测试标准

混凝土热稳定性测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的稳定性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的热稳定性是指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其中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融性、氯离子渗透性等指标。

为保证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需要进行热稳定性测试。

本文将对混凝土热稳定性测试进行详细介绍。

二、测试方法1.试件制备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符合现行的混凝土试件标准。

试件尺寸应为150mm×150mm×150mm或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制备时应注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2.试件热处理将试件放置在炉内,升温速率应根据试验需要确定,一般建议升温速率为5℃/min。

炉温应根据试验需要确定,一般建议最高温度为1000℃。

试件应在最高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

3.试件性能测试试件冷却至室温后,应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融性、氯离子渗透性等性能指标测试。

其中,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测试应符合相关标准,抗冻融性测试应采用循环温度法,氯离子渗透性测试应采用电导率法。

三、测试结果评定1.试件热重损失率试件热处理后,应进行热重损失率测试。

热重损失率计算公式:(m1-m2)/m1×100%,其中m1为热处理前试件质量,m2为热处理后试件质量。

热重损失率应符合相关标准。

2.试件性能变化率试件性能变化率计算公式:(R1-R2)/R1×100%,其中R1为热处理前试件性能指标值,R2为热处理后试件性能指标值。

试件性能变化率应符合相关标准。

3.试件热稳定性等级根据试件性能变化率和热重损失率,确定试件的热稳定性等级。

热稳定性等级分为I、II、III三个等级,其中I级为优秀,II级为良好,III级为一般。

四、测试注意事项1.试件制备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试件表面应平整光滑。

2.试件热处理时应根据试验需要确定升温速率和最高温度,炉温应稳定。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难事件,它会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害。

特别是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火灾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于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1. 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当混凝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时,其中的水分会被迅速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加,密实度减小,强度也会相应下降。

2. 混凝土的裂缝和剥落:在火灾中,混凝土受热后会发生热胀冷缩,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和剥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整体的破坏。

3. 钢筋的损坏:火灾中的高温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钢筋受热膨胀,从而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减弱,造成钢筋的脱粘和腐蚀,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

火灾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害,且这些损害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针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是修复加固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后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范围和程度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裂缝和剥落情况,钢筋的损坏程度等。

2. 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估:通过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从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角度出发,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3. 修复加固方案的制定:根据损伤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修复加固方案,包括修复混凝土、加固钢筋等措施,以恢复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1. 混凝土的修复:针对火灾后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和剥落,可以采用喷涂混凝土、填充料修补等方法进行修复,恢复混凝土的原有强度和外观。

2. 钢筋的加固:对于火灾后受损的钢筋,可以采用包括粘结螺旋钢筋、碳纤维布加固等技术进行加固,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和整体承载能力。

3. 结构的重建:对于火灾造成严重破坏的混凝土结构,有时需要进行局部或整体的结构重建,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混凝土材料中掺合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材料中掺合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材料中掺合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探讨掺合料对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水泥和化学掺合料。

研究了粉煤灰、硅粉和矿渣等水泥添加剂,以及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和加速剂等化学添加剂。

严格分析了这些添加剂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久性和和易性的影响。

这包括提高抗压和抗弯强度、提高抗氯化物渗透性、降低渗透性和增强流动性。

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这些掺合料如何改变混凝土的性能,从而促进优化建筑材料设计。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基本的建筑材料,经常使用各种掺合料进行改性,以增强其特定应用的性能。

本文深入研究了这些掺合料的作用,将它们分为水泥和化学类型,它们对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机械方面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和易性都经过严格评估。

深入了解这些影响作用,对于工程师和建筑师设计更高效、耐用和可持续的混凝土结构至关重要。

1混凝土材料中掺合料的类型1.1水泥掺合料1.1.1 粉煤灰粉煤灰是发电厂燃煤的副产品,是一种流行的水泥添加剂,它主要由富含二氧化硅、氧化铝和铁的细颗粒组成。

当与石灰和水混合时,它会发生反应,形成有助于混凝土强度的化合物。

在混凝土中使用粉煤灰可以改善和易性、降低水化热并提高极限强度。

1.1.2硅粉硅粉是硅或硅铁合金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高反应性火山灰。

这种添加剂由极细的颗粒制成,比水泥颗粒细近 100 倍,使其能够填充混凝土基体中的微观空隙,这会产生更致密、更具凝聚力的混合物,从而转化为更高的抗压和抗弯强度。

1.1.3 炉渣矿渣是钢铁工业的副产品,是另一种有价值的水泥添加剂,它主要由硅酸钙、硅酸铝和硅酸镁组成。

在混凝土中,矿渣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类似于波特兰水泥的胶结性能。

在混凝土中掺入矿渣可以改善和易性、降低渗透性并提高耐久性[1]。

1.2化学掺合料1.2.1减水剂减水剂,也称为增塑剂,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而不增加其含水量。

这些添加剂的作用是分散混凝土混合物中的水泥颗粒,提高其和易性并降低水灰比,这会提高强度和耐久性,因为较低的含水量会减少孔隙率,并提高混凝土基体的整体完整性。

大体积混凝土强度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强度检测

大体积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通常用来制作楼板、梁柱等
结构。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强度检测。

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更为重要,
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往往承载更重的荷载,如果强度不达标,可能会导
致工程质量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钻芯取样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取样、实验室检测,来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

首先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取一定直径和长度的
芯样,然后将芯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破坏性检测。

2. 无损检测法:这是一种不破坏结构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波、电阻率、回声法等。

通过这些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的
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无损检测法适用于对混凝土
结构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3. 高温加速养护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高温加速养护的方
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经过一定时间的高温养护,可以在保证混凝
土强度的前提下缩短混凝土强度的养护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检测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
标准和规范进行。

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合格的检测设备,才能
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时,能够认真对待,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实,避免分层离析。 • (旧版为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
凝土宜采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振实;)
2019-11-14
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 1)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 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 20mm~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插捣后应用抹刀 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 3)每层插捣次数按10000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 4)插捣后应用橡皮锤或木槌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 空洞消失为止。
2019-11-14
3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 进行:
• 1)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捣, 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 2)宜用直径为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 模底板宜为10mm-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 出浆且无明显大气泡溢出为止(新版标准增加内容),不得过振: 振捣时间宜为20s;振捣棒拔出时应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
为JG/T 3020)的有关规定,振动频率应为50H士2Hz,空载时振动台面中心点 的垂直振幅应为0.5mm±0.02mm。 • 4.1.3捣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坍落度仪》JG/T 248(旧版为JG 3021)的有关规定,直径应为16mm±0.2mm,长度应为600mm±5mm,端部 应呈半球形。(新版新增)
试件最小 横截面尺 寸(mmxmm

19.0 37.5
-
31.5 37.5 63.0
100X100 150X150 200X200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

世 贸 大 厦 的 废 墟
湖南衡阳“11.3”建筑的坍塌时在火 灾发生3小时后。
2003年11月3日凌晨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 衡州大厦发生特大火灾。衡阳市消防支队5时39分 25秒接到报警后,先后调集4个公安消防中队、4个 专职消防队共16台消防车和市环卫局2台洒水车, 150余名消防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上午8 时许大火基本控制,大楼内94户412人及周边楼宇 居民全部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8时33分,大楼西 北部分(约占整个建筑的五分之二) 在没有任何迹象 的情况下,突然坍塌,现场立即由火灾扑救转为灭 火与救援同步进行。这次特大火灾坍塌事故,造成 36人伤亡,其中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 11名消 防官兵、4名记者、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伤。
同年10月8日,救援人员在巴基斯坦首都 伊斯兰堡一座在地震中倒塌的10层楼房废 墟上搜寻幸存者。巴基斯坦当天上午发生 7.6级地震,导致至少数百人死亡。
2006年3月28日深夜,印度尼西亚苏门 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 这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最强的5次 地震之一。
在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中,比较著名 和典型的事故就是“2001年美国‘9.11’ 恐怖袭击”和2003年我国“湖南衡阳 ‘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以及2005 年10月8日发生的南亚地震(上世纪以来 死者最多的灾难之一)。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特点
一.突发性强,人员伤亡大
二.容易引发次生灾害 三.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
四.救援难度大,作战时间长
五.善后工作重,社会影响大
一旦发生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坍塌事故或由于地震 等自然因素引起大片建筑物倒塌,往往导致较大的人员伤 亡以及并发次生灾害,救援难度极大。根据灾情所需,救 援投入的力量较多,不仅涉及到消防部队,还涉及到公安、 医疗救护以及水、电、燃气、交通等部门。

海水环境及高温对膨胀混凝土的双重影响

海水环境及高温对膨胀混凝土的双重影响
t a e.I hem a ne e v r n n ,t r s al to O4 ,whih wo l ta k t o c e e.Thi u d a hel t n t r n io me t he e i o fS i c u d a t c he c n r t swo l g— gr v t a a e DEF ta c ran e t n .Att a i a e i x e t t he s me tme,t o t n fCI a H l n l e c sDEF.S ti he c n e to — nd p a s i fu n e o o i s a v r o lc t d p o e s e y c mp i e r c s . a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4期
20 年 1 06 2月ຫໍສະໝຸດ 水 利 与建筑 工程学报
J un l fW ae sucsa dArhtcu al o r a o trReo re n c i t er
— — — —
Vo14 NO. . 4
环 境 中含 有 大量 的 S 4 , 存 在 硫 酸 盐 侵 蚀 ( upae tak 简 称 s , 一 定 程 度 上 会 加 剧 延 迟 钙 矾 O卜 又 S lht t , A c A)在 石 生 成 。天 然 海 水 中 的 C一 l 含量 、H 值 等 其 他 因素 也 同 时 会 影 响 钙 矾 石 延 迟 生 成 , 以 这 是 一 个 极 其 p 所
De c., 06 20
海 水 环 境 及 日对膨 胀 混 凝 土 的双 重 影 响 古 同皿
陈 戎 ,叶 青
( 江 工业 大学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 0 1 ) 浙 10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
关键 词 :重混凝土; 集料; 温度; 力学性能
1 前言
防辐射 混凝 土 又称 防射 线混 凝 土 、 原子 能 防护 混凝 十 、 蔽 混 凝土 、 混凝 土 、 反应 堆 混 凝 土, 能有 效 屏 重 核 它
屏 蔽辐 射 , 原 子 能反 应 堆 , 子 加速 器 及 其 它 含放 射 是 粒 源 装置 常 用的 防护材 料 。
性 能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 明, 钛铁矿 混凝土 的密度最大 , 但塌落度最低 ; 同碎石及重 晶石 混凝土相 比, 在抗 拉强度 、 抗弯强度、 粘结强度 以及弹性模量这类 力学性能中, 钛铁矿混凝土均达 到最 大值 ; 而且钛 铁矿混凝士 比碎石或重 晶石混凝土对温度的提 高具有更好 的抵抗力 ,因此更加适合用作防辐射屏蔽
时, 射线 在混 凝十 屏 蔽层 中 的损 失 的能量 很 容 易产生 过
高 的温度 和 过大 的热 应 力, 使 混凝 十产 生裂 缝 而 降低 致 屏 蔽能 力 。所 以防辐 射混 凝土 不 仅要 防辐 射 , 必须 耐 还

A 23 10 BO a
Ba 4 SO Si 3 O C aO M gO I. L o.
晶石 混凝 土 , 而钛 铁 矿 混 凝土 的塌 落 度最 小 , 主 要 是 混凝 土 失去 自由水 以及部 分结 合水 , 凝 土 的脱水 作用 这 混 因为 各骨料 的吸水 率不 同 ,钛 铁 矿骨 料 的吸 水率 最 大 , 导 致 了结构 的破坏 。 所 以钛铁 矿混 凝土 比碎 石或 重 晶 之 达到 21, . % 因此 塌 落度 最 小 。另 外 , 铁矿 混 凝土 同其 石 混凝 土 具有 更 好 的耐 高温 能 力 ,可 能是 由于 T O 与 钛 i, 它 骨料 混凝 土相 比具 有最 高 的密度 , 铁 矿混 凝 土密 度 水 合水泥 发 生化 学反应 生成 的 凝胶 体结 构更 稳 定 , 钛 从而 分 别 比碎石 及 重 晶石 混凝 土 高 4 % 6 , 显然 是 因为 高温 下难 以脱水破 坏 导致 的 。 7及 %这 所 使用 的骨 料 比重 不 同的缘故 。
碎 石
4 5
25 .7
表 6不同温 度Tg同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M) P
温度
2 ℃ 5 2 0 5 ℃ 50 0 ℃ 70 5 ℃ 90 5 ℃
表 4不同 骨料混凝土物理性质
骨料 类 型
碎 石 重 晶 石
骨 料类 型
碎 石 重 晶石
钛 铁 矿
物 理 生质 塌 落 度 (m m)
到 最大 值 。 铁矿 混凝 土 的抗拉 强度 同碎 石及 重 晶石 混 [] 昌聚. 钛 3雷 岭澳核 电站屏 蔽混凝 土的配合比设计 与施工. 建筑 技 凝 土相 比高 了 3  ̄ 2 0 8 及 4 。而抗 弯 强度 则 分 别 高 5 0 4 4 7 及 术 ,0 2 1. 4 2 0 ()
O 2 .O O. 5 5 0.1 O.1 1O .6
高温 , 因此有 必要 对 防辐射 混 凝 土在 高温 下 的力 学性 能
进行 研 究 。
外加 剂选 用洛 美 公 司的 L— 2缓凝 高 效减 水剂 I、 Mw l 卜
2买验
21 料 .材
试验 采 用海 螺 P 4 . 0 2 5水泥 , 比重 为 3 1 ,8天 抗 .3 2 l级 粉煤 灰 。 l 试验 选 用碎 石 、 晶石 和钛 铁矿 作 为骨 料 , 重
6O . O 4 .6
O. 2 1 0. 01 63 6 . 3. 7 12 .
14 . O 0 .5
O. O3 0. 03 0. 2 O.1 O2 .
17 .8 O6 .O
9O .3 4. 82 0. O3 O. 06 1 93 .
3 5 .5 O 1 .
缓 凝 高 效 减 水 剂
(/ 1m)
能 2 悱
比重
碎 石
26 .
骨品型 重类 料石
39 .
钛矿 铁
41 .
( g m) ( g m) ( g k/。 k/。 k/ m) 。
(g m) k /。

35 2
8 0 8 0
72 0 1 1 22
硬度
335 - .
45 —
8天 。 试 验选 用碎 石 、 晶石 和钛 铁矿 的颗粒 尺 寸分 布符 为 2 重

1 6
广东建材 21 年第9 01 期
2 试件 加热过程 . 3
水泥与混凝土
表 6为不 同骨料 混 凝土 , 2 经 8天 的标准养 护 , 在 再
试 采 用有 较 大炉 膛 的 、 高温 度 为 10 ℃的 马弗 炉 。 不 同温 度 下养护 2小 时后 的抗 压 强度 。由表 6可 见, 最 50 钛 将养护了 2 8天 的试 件 放 置 于 冷 却 的炉 膛 中 , 以 I  ̄ 件 暴 露在较 高温 度 下会 导致抗 压 强度 的减 小 。 铁矿 混 OC 普 / i 温速 度 升到 某一 固定温 度 。经 过 一定 的时 间 (、 凝 土抗 压 强度 的减少 小 于碎石 及 重 晶石混 凝 七, 通 碎 mn升 。 ‘ 1 石 混 凝土 在 2 0 5 0 7 0及 9 0 5 、0 、5 5 ℃下 2小 时后 , 压 强 抗 2或 3小 时) , 后 将试件 取 出 自然冷 却并进 行 测试 。 度 的减 小分 别是 1 0 5 % 8 % 1 0 , 晶石 混凝 土 的 6 、9 、5及 00 重 4 4
重 晶石混 凝土 对温 度 的提 高具有 更好 的抵抗 力 , 因此 更 加适 合用 作 防辐射 屏蔽 材料 。● 【 参考 文献 】
[] 1李星洪. 辐射 防护基础. 原子能 出版社 ,9 2 18 . E3 2 杨伯科. 混凝土 实用新技术手册.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98 19 .
水泥与混凝土
广 东建材 21 年第 9 01 期
高温对重混凝 土力学性能 的影 响
郑建洪 林 东 西晓林 3
( 1云浮市长 利泰混凝土有 限公 司; 2华 南理工大学 ; 3广东物通实业投资有 限公 司)
摘 要:本文研究了 在不同温度下( o507ou 5 ̄ , 2 ,0,5, 90 )不同集料制备的防 5 C 辐射重混凝土力学
要用来调节凝结时间和降低水化热。
2 试样制备 . 2
混 凝 土配 合 比设 计 参 照 J J 5 2 0 《 通 混 凝 t 6 5—0 0 普
进 其 。 压 强度 为 5 . M a 2 8 P 。粉 煤 灰为 黄 电资源 综合 利用 公 司 的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 行 , 最 终 配 合 比 列 于 表 3
别 高 出碎 石及 重 晶石 混凝士 6 0 1 % 6及 9 。 4
施 工 . 筑 施 . ,0 54 . 建 T 2 0 () =
表 5不同骨 料混凝土的力学 性能
力学性能 骨 料 类 犁 抗 压 强度 抗 拉 强度 弯 强 度 结 强 度 性 模 量 抗 粘 弹
(P ) M a (P ) M a (P ) M a (P ) M a (P ) G a
表 3不同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材料 骨 料 细骨 料 粗 骨 料 类 型 水 泥 粉煤灰 (5 m ( 2 r ) < r ) 5 0m a a

E, 的物 理 及机械 性 能见 表 1 :] f r 。
表 1使,骨料的物理及力学『能 r , - l 生

(/ 。 i m)
1 O 10 6 ~ 8 l 5 15 O ~ 2
2 后 密 度 (gm 。 8天 k/m )
2 3 ×l .6 0 3 2 ×1 .4 0
4 5 4 8
5 2
3 . 68 4 . 39
4 . 76
1 . 83 2 . 83
4 . 32
66 . l. 51
2 . 99
重 晶行
0 6 .2 0 3 .0 0.1 O. 2
钛 铁矿
21 6 . 6 8O 5. 0. 0 6 5. 2 8
使用 防辐 射 混凝 土 的脉 冲 反应 堆 、 描通 道 、 速 扫 加
器 室等 构筑 物 , 其周 围 的生物 屏 蔽层 可 以用 该混 凝 土建 造, 由于 混 凝 上的 导 热 性 差 , 反 应 堆 运 行 , 子 加 速 当 粒
土 的力 学性 能最 低 。 力学 性 能方面 的差 异可 以归 结 为骨
料 的不 同 的形状 和硬 度 。 铁矿 骨料 在形 状 上是有 角 的 钛
通过 以上 试验 表 明研究 , 铁矿 混凝 土 作为 防辐 射 钛
屏 蔽材料 比碎 石及 重 晶石混 凝土 更合 适 。 这是 因为 它具
有 更 高的物 理 、 机械 性 质 , 而且 钛 铁矿 混 凝 土 比碎 石 或
钛 铁 矿 3 5 2
8 0
12 06
l 8 81
10 7
81 .
混凝 土工作 性能和力 学性 能分别依据 G /S 0 0 B T O8 《 通 混 凝土 拌 合 物 性 能试 验 方 法》 G 一 0 8 《 普 和 B 5 0 1 普通
混 凝 十力学 性 能试验 方法》 进行 。 护 为标准 养护 , 期 养 龄
1 0 10 l8 40
lO 7 1O 7
81 . 81 .
重 晶石 3 5 2
容 重 (/ 。 tm ) 空 隙 率 () % 吸水 率 () % 碎 指 标
16 . 3 9 08 . l 7
27 . 2 7 16 . 4 6
28 . 3 2 21 . 4 2
2% 2 。钛 铁矿 混凝 土在 粘 结强度 上 也 比碎石 及 重 晶石 混 [] 太 平 . 射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施 工 . 建 筑 ,0 3 2 . 4赵 防辐 山西 2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