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高考聚焦中外关联专题4中国古代法学思想与罗马法学思想的异同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中国古代法学思想与罗马法学思想的异同

一、选择题

1.(2017·湖南郴州二模)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助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

2.(2017·河北保定模拟)《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同时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这种规定( )

A.不尊重个人意愿

B.表明罗马法中私法规范需要完善

C.允许财产留给无血缘关系的人

D.被后世欧美各国继续沿用

3.(2017·湖北黄冈模拟)罗马共和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例如: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共和国制定上述法律的目的是( )

A.维护帝国统治

B.保护平民的利益

C.完善法律体系

D.稳定社会秩序

4.(2017·广东汕头质检)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指出地方自治的制度、习惯、规章、先例和自由的原则,以及广泛的民法法规,绝对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这些都是罗马遗传给欧洲文明的要素。这表明( )

A.罗马法为近代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B.罗马遗传的原则并非都是优良的

C.罗马法为君主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D.近代欧洲文明都源于罗马的原则

5.商鞅认为:“国贫而务战,毒输于敌,无六虱(六虱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必强。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商鞅的上述主张( )

A.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成为当时各诸侯的治国之道

C.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基本国策

D.与儒家学派的思想明显对立

6.(2017·湖北襄阳联考)《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经,法律规定)”。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由此可见,两则材料都( )

A.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表明了法律的宽松灵活

C.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

D.反映了重罪轻判的理念

二、非选择题

7.(2016·河北沧州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着国家最高立法权。一切法典、法规皆以君主名义颁行。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定为法律。同样的行为不一定同罪,同样的罪名不一定同样处

罚,行为人的等级身份和血缘关系成为定罪量刑的必要前提。皇帝之下,尽人皆臣妾,根本无所谓法律权利,礼教力倡“无讼”“息讼”也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非常淡薄。中国古代没有部门法的划分,历代法典通称刑律,社会各个领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统统规定于此,统称犯罪,处以刑罚。一部律中,实体法与程序法也不区分,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混一,作证与招供同等看待。历代中央及地方的循吏、清官,正因为作为“民之父母”官,而掌握司法审判权。

——叶孝信《中国法制史》材料二在古代罗马法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法学家起了突出作用。公元426年,东西罗马皇帝共同颁布《学说引证法》规定罗马著名的五位法学家的解答和著述具有法律效力。按照罗马惯例,裁判官颁布的各种告示也具有法律效力。公法、私法的划分是罗马法的首创,前者包括祭祀活动和国家活动的规范,后者包括所有权、债权、家庭以及继承关系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说:“私法是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律。”这些法律背后都隐含着自然法精神。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来源于自然理性,是生物间的规则,是从万物本性中产生的,不仅适用于全人类,而且适用于一般动物。

——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法制建设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法律的共同影响。

专题4 中国古代法学思想

与罗马法学思想的异同

一、选择题

1.C 根据材料“协助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可知,罗马法学家没有国家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成文法与习惯法的关系问题,且成文法有部分内容为习惯法的汇总,故B项错误;“罗马帝国前期”为公民法时期,罗马法学家不断“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推动了境内法制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万民法的发展,故C项正确;“鼎盛”材料体现不出,排除D项。

2.C 本题材料提到,《十二铜表法》确认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规定允许财产留给无血缘关系的人,因此选C。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3.D 材料表明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故A项错误;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非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完善法律体系”是政府制定一系列法律的结果而非目的,故C项错误;罗马法的制定协调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与利益,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4.B 据材料中“地方自治的制度、习惯、规章、先例和自由的原则,以及广泛的民法法规,绝对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可知不仅仅有罗马法的内容,还有君主专制等内容,可推出不是为其奠定了基础和提供法律依据,故A、C两项均排除;材料中“地方自治的制度、习惯、规章、先例和自由的原则,以及广泛的民法法规”为后世提供了法律的依据,但是“绝对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等君主专制的内容,不利于后世的发展,综合分析可知罗马遗传的原则并非都是优良的,故B项正确;“近代欧洲文明都源于罗马的原则”的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排除。

5.D 商鞅提倡法家学说,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材料没有涉及,A项错误。法家思想在战国并非“各诸侯的治国之道”,B项错误;中国封建时代的基本国策是儒家思想,不是法家思想,C项错误。材料中“无六虱(六虱指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必强”表明商鞅反对诗书礼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而商鞅提倡的是法家学说,D项

正确。

6.C 第一则材料大意为: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第二则材料强调了证据的重要性,都没有违背法律至上的原则,故A项排除;“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意思是说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这体现了法律的严谨,并不能表明法律的宽松灵活,故B项排除;《尚书》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和《民法大全》中“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都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不能得出法律具有重罪轻判的理念,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7.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表述的古代中国法律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内容逐项与古罗马法作比较,可从立法途径、等级特点、权利意识、法律分类等方面对比概括。第(2)问,两者的共同影响可以从法律对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等一般作用及对后世法学发展的影响方面来归纳,另外还需注意两者均不可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1)古代中国由皇帝立法,古罗马立法途径多元化;古代中国等级色彩浓厚,古罗马体现平等精神;古代中国权利意识淡漠,古罗马有较强的权利观念;古代中国重刑轻民,古代罗马重视私法和民法建设;古代中国法律分类较简单,行政官员掌控司法,古代罗马法律分类详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