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学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隋唐诗概貌

1.隋代诗歌可以分为文帝、炀帝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总的倾向是走北朝刚健质朴一路。主要诗人有卢思道(字子行)、薛道衡(字玄卿)、杨素。

2.薛道衡的边塞诗,境界开阔,气氛悲壮,更能体现北朝诗歌雄浑刚健的本色。《隋书·本传》评他的诗“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

3.隋诗为唐代七言歌行和五七言律诗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是从南北朝诗向唐诗过渡的阶段。

4.唐代文学分期:四唐说,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唐”分期起源于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经过元代方回的阐发,奠定于元代杨士弘的《唐音》,完成于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

5.唐初中下层士夫文人普遍要求积极入世,振兴祖国,建功立业。“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张诗歌应表现时代的精神性格,走“刚健”、“宏博”、有“骨气”的创作道路,自觉担负起重建诗风的重任。陈子昂明确提倡以汉魏变齐梁,确立诗歌“风骨”、“风雅”、“兴奇”的传统,以复古为革新,将唐诗创作引向社会人生的正途。“四杰”和陈子昂注重诗歌的教化功能而相对地忽视诗歌的声律形式,而宫廷诗人则更注意声律形式而相对地忽视内容的升华,这就造成初唐诗歌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相对分离的总特点。

6.盛唐的士夫文人普遍能以达观的态度直面人生,形成具有美学深度的时代精神构成了唐诗中“盛唐之音”的精神内核。以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人,继承陈子昂重新倡导的“汉魏风骨”的创作传统,多以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描写军旅生活、边地风俗民情和塞外风光。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综合了陶渊明咏写田园和谢灵运、谢朓摹形山水的艺术而出以变化,吸收了张九龄诗歌缘情体物的艺术经验,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多用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形式抒写祖国山河的自然美,兴寄隐以待时和闲适自足的情怀。李白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讴歌个人的情欲要求和思想性格的自由解放,形成了壮浪纵恣、潇洒不群、豪放飘逸的诗风,成为“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

7.中唐时期,士夫文人针对佛教流行的情况和对“安史之乱”进行了文化反思。杜甫在进入多事之秋的中唐以后,以其“诗史”开创了诗歌感事写意的表现传统。“感事”偏重于对客观事象的描述,这使中唐诗歌发生了从主观转向客观、从想象转向实在、从抒情转向叙事的创作转向。

8.晚唐诗歌一改中唐诗歌的感事写意,转向调动审美主体的全部感觉来兴寄心灵不尽的感伤,注重韵味,追求形式的华美,李商隐和温庭筠便是这一创作倾向的代表。

9.唐诗繁荣的原因:唐诗本身不断发展变革,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表现在诗歌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方面的发展变革。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是其基本原因。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其间接原因。唐代的政治较为民主,文禁较为松弛,社会思想文化也较为开放活跃。唐代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昌盛,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唐代诗人的审美意识对唐诗的繁荣起着主导的催化作用。

10.唐代文人的思想精神普遍包含着三方面内容:乘运而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自觉地继承儒家诗学的“风雅”传统,拯物济世;敢怒敢言,敢于批判黑暗丑恶的现象,敢于抒发理想受阻、个性被压抑的不平之鸣。

第二章初唐诗歌

一、唐初的宫廷诗人

1.唐太宗身边的宫廷诗人,著名的有魏征(字玄成)、王珪(字叔玠)、虞世南(字伯施)。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人: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元万顷和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等一大批宫廷诗人。

2.上官仪,字游韶。“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上官体”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多写丽景艳情,二是善于缘情体物,抒写敏感细腻的心曲;三是属对精雅。在唐诗发展史上,上官仪因其诗缺少“骨气”而受到“四杰”、陈子昂等后人的批评,但在诗歌的审美情趣方面,即以精雅的形式技巧来缘情体物,对近体诗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3.沈佺期(字云卿)、宋之问(字延清)、“文章四友”在上官仪之后,继续对律诗的形式加以研练,使得唐代近体诗的体制定型而得到普遍的运用。

4.沈、宋对近体诗体制的完善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严羽《沧浪诗话》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5.近体诗的体制到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阶段正式完善和定型。

二初唐四杰(王勃,字子安;卢照龄,字升之;骆宾王,字观光)

1.“四杰”诗歌审美取向:第一,批评“上官体”诗风,提出诗歌创作应有“骨气”,走“刚健”一路;明确地表明恢复“建安风骨”的传统。第二,继承言志缘情的诗学传统。第三,注意南北文风的取长补短,自鸣开一代风气的志向。第四,注意诗文的社会作用。2.“四杰”开一代风气之先,表现在:第一,高扬时代精神,抒写拯物济世、建功立业的豪

情壮志,开唐诗“骨气”之先。第二,“四杰”中,以卢、骆的写景咏物诗韵味深长,开唐诗“兴寄”之先。第三,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都有一股清刚豪健之气,开盛唐刚健诗风。(杨炯刚健中倾向雄浑,卢照邻刚健中倾向沉郁,骆宾王刚健中倾向坦易。王勃的诗在刚健中倾向浮华绮靡,带有较浓的六朝习气。)

三陈子昂,字伯玉

1.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一是倡导“汉魏风骨”和“正始之音”来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的诗风。二是把“汉魏风骨”与“兴寄”相联系,明确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既抒写社会现实内容又抒发具有时代美学深度的思想感情。三是把“风雅”与“兴寄”相联系,注重诗歌风雅美刺的教化功能。四是强调诗歌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五是主张诗歌能“洗心饰事,发挥幽郁”,具有发幽思、遣郁闷、泄导人情的功能。2.他提倡“风雅”,在引导诗歌干预社会生活和政治的同时,也把诗歌引入政治教化、讽谏之途。从总体看,陈子昂的诗显得质朴古奥,缺乏艺术创新。

3.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中的地位:“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沈德潜)

四唐初其他诗人

1.王绩,字无功。王绩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写得最有特色。其代表作有《秋喜遇王处士》、《野望》。从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来看,这两首诗上承陶渊明的平淡和二谢的清新趣味,下开王维着意经营情景交融的优美境界的先河。

2.这时期的方外诗人王梵志、寒山、拾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僧。

3.刘希夷(字庭芝)和张若虚都是以七言歌行见长。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友”。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诗名世。

4.刘、张二诗都对人的生命和命运进行了美学思考。如果说,刘诗思考的是人的现实生命和命运本身,写出了时间对生命的穿透和破坏性,那么,张诗思考的是人生的生命情调与宇宙意识的契合相通,抒写一种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

第三章盛唐诗歌

一张九龄与盛唐前期诗人

1.盛唐前期诗人较著名的有张说(字道济)、贺知章(字季真)、王湾、祖咏,而以张九龄(字子寿)的成就最高。

2.贺知章给盛唐诗人提供两点经验:一是在对比中把心理时间外化为具体物象,二是倒装的抒情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