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金融学论述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述货币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1)弗里德曼—施瓦兹的货币供应及模型。C R C D R D H R C D C H M ++∙=++=)1(
该模型分析了货币供应的三个决定因素:高能货币H 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存款—准备金比率D/R 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行决定的超额准备金,存款—通货比率D/C 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预期和行为。三个变量的变化均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同方向。
(2)卡甘的货币供给方程式:D R M C D R M C H
M ⨯-+=
卡甘的方程式明确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高能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比。
(3)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和可控性。由H 、D/R 、D/C 所共同决定的货币供应,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三部门共同行为的结果。如果D/R 和D/C 是常量或者变化很小,那么货币供应量主要取决于高能货币。通过实证分析,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高能货币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决定的,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控制高能货币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因此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
(4)政策含义。由于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正确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好货币供应量的最关键问题。弗里德曼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控制货币供给量,保证币值稳定。
2、论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内容、主要特征和政策含义。
(1)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内容。影响货币需求的有三类因素:
第一是收入或财富的变化。
第二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目前的收益。第二部分是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物价上涨越快,持币的机会成本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少。
第三: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持有货币可以用于日常交易的支付,又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的机会。
(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该函数的稳定性。理由:1)影响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实证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差,货币需求受收入波动的影响较大,但如果用永恒收入的概念来考察,货币需求的变化就不大了。
3)货币需求函数的倒数—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3)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货币学派提出了以反对通货膨胀、稳定货币供应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所以说,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成为货币学派理论及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
3、“新古典综合”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主要内容有哪些?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部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主要理由:(1)由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决定的信贷及其创造的存款货币,是货币供应的发源地。
(2)金融媒介方面的创新,能够起到动用闲置资金,能够起到动用闲置资金、节约头寸、改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
(3)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通过扩大信用规模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银行信贷不是满足新增投资支出的唯一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或交换票据,相互提供各种融资便利。
4、简述瑞典学派的理论中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其条件。
(1)利率对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
1)利率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其分配,从购买力上影响物价。也就是利率变动---改变人们收入分配---人们投资需求变化---引起总收入变化---改变人们消费和储蓄分配比例---引起物价的变动。
2)利率通过影响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和商品的供给,从实物的数量和结构上影响物价。利率变动后,通过投资品和消费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生产资源的再配置,市场商品供给的量和结构也会因此发生变动,从而影响物价。
(2)条件
第一:人们预期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人们的预期越及时,越准确,利率对物价的影响力越小。
第二:存在着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只有存在着闲置资源,利率低时企业家才能扩大投资;只有存在同质生产资源,才能在消费品和投资品之间进行生产转移。
第三:货币流量不变。因此货币流量的变化也会对物价产生影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物价对利率的影响是反向的。
5、论述北欧学派的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以及经济开放型小国对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主要对策。
(1)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主要途径。
1)价格传递。价格传递是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对国内商品价格变动的传递。
2)部门传递。如果进口品是中间商品,进口品涨价会使进口品生产部门产品售价提高,带动了非进口品部门的价格。出口部门商品随世界市场价格上升后,出口部门劳动力工资提高,使得非出口部门的工资也增加,导致非出口部门商品涨价。
3)需求传递。如果其他国家需求过度,本国出口增加,经过外贸乘数的作用,国内收入增加,需求扩大,国内价格上涨。
4)货币传递。一国外贸顺差导致国外货币和资产流入增加,增加了国内货币量,但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冲这种影响。但如果是突然的大量货币流入,会引起通胀。
5)预期传递。国际市场上工资和价格变动,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使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内。
(2)凯恩斯和货币学派对付通胀的办法适用于在对外贸易在GNP中所占比重很小的美国,但对经济开放型小国来说,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外生变量决定的,阻止工资增长不能阻挡世界通货膨胀的输入,结构性通货膨胀仍会发生。
货币学派提出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不适合瑞典。因为北欧这些国家的结构性通货膨胀主要受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稳定本国货币供应增长率不能防止世界通货膨胀的冲击,也不能对部门间工人相互攀比货币工资增长率的行为发生作用。
主要措施:
1)实行全盘指数化的经济政策。
2)重视人力政策。
3)限制非开放部门的发展,鼓励开放性部门的发展,加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加强对外贸易政策在决策和实施上的灵活性。
6、对比分析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以及合理预期学派在货币中性问题上的异同点。
(1)凯恩斯注意认为人们存在着无理性的心理预期,容易受“货币幻想”愚弄,这样政府可以利用这一点,由货币当局采用在经济过热时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就可以影响投资、产量和就业量等真是变量,调节经济。所以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2)货币学派认为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货币数量是决定物价、产量和就业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货币当局能够通过调整货币量来调整整个经济运行。货币一般不是中性的。
(3)合理预期学派认为
在合理预期假说中,货币被认为是中性的,它不可能对经济生活中的就业量、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唯一能够影响的只是名义变量。只要存在合理预期,货币就不会地经济发生实质性的作用,货币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三个学派的比较分析。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在长短期中都是非中性的。货币主义认为货币在短期中是非中性的,在长期中是中性的。合理预期学派认为货币在长短期中都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长短期中都是无用的。
7、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1)政府垄断货币发行可以给政府带来收益。它不仅给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还使之成为政府大权在握的象征。
2)哈耶克认为铸币流通时代,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祸患,但政府发行纸币不具备内约束机制。这就是经济动荡的隐患所在。人类社会始终贯穿着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操纵所致。
3)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保证了赤字财政政策的推行。经济萧条、失业、停滞、物价上涨是由此引起。(2)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可行性和益处。可行性:哈耶克认为只要具备下面几个职能就可以成为货币:第一是用于购买、第二是作为储备、用于未来的支付、第三用作延期支付的标准;第四用作可靠的核算单位。从货币的定义和用途哈耶克得出结论:一种货币,不论是由谁提供的,只要具有通用性,能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手段,就能够作为通货用于现实和未来支付并成为可靠的核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