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
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目标的开放性和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必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和支撑。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课程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这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选择与设计。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且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三)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活动方式
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方式。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
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人文资源和活动资源。校内硬件资源包括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园地等;校内人文资源包括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校内活动资源包括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校内课
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与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按存在方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又称显形资源和隐形资源。有形资源指具有一定的物理形态,能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
无形资源指附着于一定的物理形体,不能被看得见、摸得着,却以潜在的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施加影响的资源,包括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等。
(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按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所谓素材性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等因素。
所谓条件性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场地、仪器、设备、工具、设施、环境等因素。
(四)自然课程资源和人文课程资源
按生成背景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人文课程资源。自然课程资源包括水土、气候、植被、综合环境、特色现象等。人文课程资源包括风景名胜、传统文化、文娱生活、民俗文化等。
(五)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
按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文字资源包括教科书、课外书籍、图书资料、报纸杂志等各种印刷品。实物资源包括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活动资源包括班级集体和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师生
交往、生生交往等。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等特点,其优势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势在必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但分类不是目的。课程资源的分类在于开拓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视野,展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阔前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2008年9月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把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古迹,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文化馆等各类单位在内的481家社会单位纳入管理体系。这些单位正在从自身的资源特点出发,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课程资源内容开发,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并有效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服务。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校教师来说,应该把握好可供借鉴的已有资源,并进行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能够做到同一资源多用途使用,和不同资源的配合使用,要以学生亲身实践、探究为主线,讲究个体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尊重个性发展和选择,激发兴趣。
(二)经济性原则:开发利用主要是在现有条件(现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利用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课程化开发成本和使用效果之间,用最少投入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标准,以实现各类学校与资源单位之间的“双赢”。
(三)适度性原则:把握好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再开发的基础条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能力发展结合,重视质量,深度开发。教师有必要在增加、改变资源或者不改变资源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审视熟悉的资源,挖掘资源的内涵和潜在的教育价值。
(四)简洁性原则:开发利用就是要在复杂多样的资源中提炼发现有用的资源,因此,开发思路和程序要简洁有效,整体局部兼顾,主题内容突出,形式生动鲜活。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开展社区环境调查,了解社区资源状况。社区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如水土、气候、植被等,人文环境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政治生活、社区文化生活等。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调查和了解,可以收集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因特网、视听传媒、科协、农科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同时,还包括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这些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时需要充分利用的。
(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资源。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
(四)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新材料能源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开拓新的领域和思路。
(五)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图书馆、实验室、劳技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重组。
五、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流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研、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资源分享几个阶段。这一流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与综合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实施有着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