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利用

合集下载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体会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体会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体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强调教师要变化角色,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资源开发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下面就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1.什么是课程资源?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2.课程资源研发和利用的途径就是什么?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的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同时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从中得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通常青少年以及特定受到教导学生的情况,以介绍他们已经具有和尚未具有的哪些科学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认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第六,创建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互动渠道,提升采用效率。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话题。

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可以被教师和学生用来教学和学习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工具。

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现代化。

本文将围绕课程资源的概念、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学课件等传统的教材。

现代课程资源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实验设备、实地考察等。

这些资源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其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的课程资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能够直观地展示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再次,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技巧。

首先,教师应当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类教学软件和设备。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课程设计和资源整合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资源。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最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仍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开发水平和质量。

其次,教师在利用课程资源时可能存在盲目追求新技术、不合理使用资源等问题。

因此,教师与技术支持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动非常重要。

同时,还需要政府和学校提供更加完善的设备和平台支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资源环境。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

第十四节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典型案例一、课程理念和课标相关实施建议(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

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一、纵深探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自身资源1.扣紧教材插图,开发文本资源语文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很好的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如何使用好教科书方面多下工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育人服务;众所周知,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本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詹天佑中的“人”字形线路,学生不易理解,借助插图便一目了然了;2.填补教材内容,开发文本资源我们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处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及其创造想象能力的目的;3.阅读练写结合,丰富文本资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科书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就能去开其他的书库”;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我们可以在学习文本后,拓展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形成一条阅读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续写、仿写、改写、缩写等,拓展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发展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学习生命桥后写下读后感,都不失为丰富文本资源,提高学生阅读、习作能力的好机会;二、横向协调,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环境资源1.拓展教育时空,开发校本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加以开发,均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在校园的草坪上写上“小草微微笑,请您走旁道”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2、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区资源社区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社区是多样的,正如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其一,深入社会生活就能体验角色;组织实践活动,首先重在体验;可以组织学生“当一天小农民”或者当“小导游”等,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其二,汇入自然生活就能认识世界;可以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名胜古迹,了解风俗民情,采访新人新事,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物、景,丰富生活世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其三,融入精神生活就能打造人品;语文学习需要心灵的震撼和理性的思考;学校应有机开发社区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让学生进行“我家的开销情况”“邻里关系”“村庄安全状况”等社会热点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向社会发起倡议;这样,学生就能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语文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总之,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长期的语文实践和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能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活力;一、纵深探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自身资源1.扣紧教材插图,开发文本资源语文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很好的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如何使用好教科书方面多下工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育人服务;众所周知,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本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詹天佑中的“人”字形线路,学生不易理解,借助插图便一目了然了;2.填补教材内容,开发文本资源我们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处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及其创造想象能力的目的;3.阅读练写结合,丰富文本资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科书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就能去开其他的书库”;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我们可以在学习文本后,拓展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形成一条阅读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续写、仿写、改写、缩写等,拓展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发展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学习生命桥后写下读后感,都不失为丰富文本资源,提高学生阅读、习作能力的好机会;二、横向协调,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环境资源1.拓展教育时空,开发校本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加以开发,均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在校园的草坪上写上“小草微微笑,请您走旁道”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2、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区资源社区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社区是多样的,正如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其一,深入社会生活就能体验角色;组织实践活动,首先重在体验;可以组织学生“当一天小农民”或者当“小导游”等,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其二,汇入自然生活就能认识世界;可以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名胜古迹,了解风俗民情,采访新人新事,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物、景,丰富生活世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其三,融入精神生活就能打造人品;语文学习需要心灵的震撼和理性的思考;学校应有机开发社区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让学生进行“我家的开销情况”“邻里关系”“村庄安全状况”等社会热点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向社会发起倡议;这样,学生就能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语文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总之,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长期的语文实践和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能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活力;一、纵深探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自身资源1.扣紧教材插图,开发文本资源语文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很好的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如何使用好教科书方面多下工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育人服务;众所周知,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本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詹天佑中的“人”字形线路,学生不易理解,借助插图便一目了然了;2.填补教材内容,开发文本资源我们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处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及其创造想象能力的目的;3.阅读练写结合,丰富文本资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科书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就能去开其他的书库”;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我们可以在学习文本后,拓展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形成一条阅读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续写、仿写、改写、缩写等,拓展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发展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学习生命桥后写下读后感,都不失为丰富文本资源,提高学生阅读、习作能力的好机会;二、横向协调,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环境资源1.拓展教育时空,开发校本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加以开发,均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在校园的草坪上写上“小草微微笑,请您走旁道”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2、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区资源社区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社区是多样的,正如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其一,深入社会生活就能体验角色;组织实践活动,首先重在体验;可以组织学生“当一天小农民”或者当“小导游”等,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其二,汇入自然生活就能认识世界;可以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名胜古迹,了解风俗民情,采访新人新事,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物、景,丰富生活世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其三,融入精神生活就能打造人品;语文学习需要心灵的震撼和理性的思考;学校应有机开发社区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让学生进行“我家的开销情况”“邻里关系”“村庄安全状况”等社会热点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向社会发起倡议;这样,学生就能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语文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总之,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摘要】音乐教育在当今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概述、种类、开发利用方式、实践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音乐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带来的影响,揭示了音乐教育在学生学习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音乐教育课程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发展现状、种类、开发利用、实践应用、未来发展、重要性、发展方向、影响。

1. 引言1.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音乐的美妙旋律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

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音乐教育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和语言等学科的学习表现,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动力。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音乐学习机会,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2 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音乐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支持力度,不仅是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还包括了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

浅谈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中的课程资源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资源意识,它能使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现代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对课程资源的关注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就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

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教师还能够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价值超水平发挥。

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应该加以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

2学生也是课程资源从表层看,课程是由特定的社会成员设计的,但从深层上看,课程是由儿童来创造的。

课程的实施不是设计者预设的发展路径,学生也不是完全地通过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他们在与课程的接触中,时刻用儿童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是课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因此不应把课程及其教材视为儿童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儿童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

3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相比,教学活动的资源更强调特定群体的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文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对课程资源的划分主要以空间的标准来进行,分为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

在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基础上,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校内的语文课程资源,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多种途径。

以此来使广大教师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并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己任,挖掘我们身边一切可用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春意昂然,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条件;开发利用;途径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这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不同的资源背景要求改变过去注重教科本,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那么,有哪些课程资源可供我们开发与利用,怎样开发与利用,有哪些优秀的范例可供借鉴等等,这样一些问题,都是这次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下面就从课程资源类型及其开发条件,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做个探讨。

浅谈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浅谈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2)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源。

最主要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他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时事政治等内容的报刊、书籍等都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

音像资源。

音像资源包括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

人力资源。

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及其它社会各界人士。

碧桂园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这份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从他们家长这一代人身上学到创业精神和成功的经验。

实践活动资源。

包括课堂中学生的讨论、辩论;也包括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参与等,因此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学生可多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重要性;多了解社会中困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化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

3)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自主开发。

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特色开发。

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共同开发。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浅谈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人教社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为例在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地理课程有效教学的必要保证,也是地理课程新的的组成部分。

思政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思政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思政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孙玉姣徐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效用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

如何使思政课程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一直以来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目前,思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中尚存在各种问题,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掌握其重点问题、寻求有效对策。

一、思政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课程”是课程学习者从无知通过学习而得知的过程。

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组织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的方法,并且有一套可以具体实施的策略以及恰当评价的方法。

围绕课程目标实现,关于课程资源国内外开展了系列研究。

“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 (Ralph W.Tyler) 阐述了课程资源的利用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我国关于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资源的认识、来源、利用等方面,伴随思政课程改革要求,目前来看,在思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一)认识不全,重视不够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效果,当前思政课程主要存在的认识问题体现在:1、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认识不全许多的教育活动所反映的对思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认识不完整。

首先是对学生资源的认识不足,忽略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次,教师教学过程总是单打独斗,没有很好地利用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社区的力量,协助教学。

2、对思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认识狭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如何寻找资源、选择资源是关键的一步。

目前多数思政课程教学中对资源的选择利用有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资源内容的认识不够充分。

表现在:第一重视理论内容、忽视现实内容。

目前课程教学集中将眼光投向教材、教辅资料,事实上,还有很多的生活中的素材可以充实教学资源内容;第二重视大众内容、忽视特色内容,在教学中一般会采用获得一致公认的、经典的素材作为教学补充,而具有争议性的资源较少使用,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内容考虑不多或者是选择放弃。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精选7篇)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精选7篇)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精选7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精选7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篇1新一轮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到今天,已使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必备的才能,如果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生物教学资源,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有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摆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这也就要求广大生物教师正确地理解课程资源,注重平时的发现、搜集、整理制作、积累和总结,从而在教学中有机整合各种资源,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明白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

(二)主要组成部分:1.学校资源:如教材、课标、教师用书、教学挂图、教学模型、实验室等。

2.媒体资源:网络、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电子白板、软件、光盘、信息技术等。

3.家庭资源:家中的书籍报刊、电脑、电视、收音机等。

4.社区资源:如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纸杂志社等。

5.隐形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一)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1.注重日常教学前的备课:在认真解读课标、抓住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善用教辅中的建议、拓展、材料库和光盘,并据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策略。

2.课堂上依据策略巧用教学模型、挂图、媒体、实验探究手段等资源。

(二)合理开发学生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新课程要赋予课堂教学于"生命力",就必须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绝对正确、唯一的标准和尺度, 但仍是有一定的基本原则的。

原则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基本保障行为的有效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带有灵活性、随机性,但不是随意而为的行为,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

基于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固守着几种知识性素材。

(二)生态伦理原则关怀生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伦理价值取向,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伦理取向。

(三)发展性原则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及社会适应性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根本性目的。

(四)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与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五)适应性原则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要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也要适应课程资源的具体特性。

学生的发展有共性的特征,也有个性化的表现,保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适应性
及有效性,既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充分发挥了课程资源的功能。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哪些可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哪些可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有哪些可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1、用好历史教材,超越历史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教学过程资源。

(1)正确讲授历史教材。

提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相反,教科书直到现在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不过,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核心课程资源的作用。

这就要求做到:在认识上,打破历史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神话,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知识,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

在过程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体验、批判、感悟,让其真正领悟其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这才是真正地超越教材,挖掘了教材和师生的潜力。

(2)发掘教师的智慧潜能。

在传统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事实上,教师是一个急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

就课程的既定内容而言,教师不必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但要注意拓宽内容时要因材而宜、因生而宜、因时而宜、因地而宜。

就课程的开放性而言,教师要着力突破狭义的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构建以教科书为载体,以教室为物理空间的教学小环境与日常生活乃至宏观世界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教学共同体--即充分引进自然、人文和社会诸种课程资源。

就教学流程而言,教师应标举新的课程价值观,即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这个宗旨出发,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3)重视利用学生这种无穷的有生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利用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利用策略

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3期下半月刊资源往往是教师不能期待或预料的;被动资源是由教师刻意进行设计、营造特定环境或提供特殊土壤的情况下激发出来的资源。

学生资源无论是自发还是被动的,生成显现后的开发和利用的环节基本相同,而且在一次资源捕捉利用后还可以再设计环节,促使学生资源二次生成,进入下一个学生资源的生成捕捉和利用阶段。

在学生课堂教学资源的捕捉和利用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的原则,为学生展示搭建平台,为师生对话创设情景,为思维“火花”鼓掌喝彩,这样在课堂中对学生各类资源的利用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有机整合外部资源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教育资源的主体以外,所有外部教育资源作用的发挥也都离不开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的协调作用,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资源观,不断改变和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第一,处理教材,让教材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用信息社会的观点审视课程内容,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所以,教师应该能动而有创造地处理教材,为教材“添砖加瓦”,拓展教材的课程资源功能。

第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走出特色之路。

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是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拥有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课程资源意识,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校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和符合课程发展要求的课程资源。

第三,利用家庭和社会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向生活。

对适合课程的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运用,不仅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教师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辐射到更广阔的空间。

在外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注重精当,从而使其既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服务,又不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加重师生的工作和课业负担,力避课程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

本身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堂学习中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学习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直接促进课堂的教与学过程,还能够支持教师进行灵活重构、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习成效。

课程资源可以分为语言资源、教学资源和图像资源三个主要类别。

其中,语言资源包括画外音、画内生僻及诸如语文灵光、读英语等文本类资源,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实验室、数字教师等基础设施,可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保证课堂的安全性;图像资源包括多媒体类资源,可以为课堂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记忆效率。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1)依托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网络技术用于开发课程资源。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标准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2)利用语言生成技术,自动生成课程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及资源质量;
(3)运用认知技术,针对不同学习者建立覆盖范围更广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实现课程资源综合分析开发。

2、如何有效利用开发的课程资源
(1)利用互动信息展示,分层次介绍和利用课程资源,增强课堂学习的实操性;
(2)运用认知科学原理,将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以动态调整展示内容的方式,有效地传授知识;
(3)依据学习结果,实时评估课程资源的实施效果,以持续改进资源的素质,实现课堂教学的持续改进。

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朱慕菊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要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学校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应该加以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运用。

我们知道,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

所以,教学活动的资源是微观层次的课程资源。

与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相比,它更强调特定群体和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研究青少年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

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绝对正确、唯一的标准和尺度,但仍是有一定的基本原则的。

原则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基本保障行为的有效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带有灵活性、随机性,但不是随意而为的行为,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

基于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固守着几种知识性素材。

(二)生态伦理原则关怀生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伦理价值取向,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伦理取向。

(三)发展性原则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及社会适应性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根本性目的。

(四)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与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五)适应性原则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要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也要适应课程资源的具体特性。

学生的发展有共性的特征,也有个性化的表现,保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适应性及有效性,既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充分发挥了课程资源的功能。

(六)个性化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

有个性的才可能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

中学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而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历史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思考和创造能力。

对于历史学科教师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如何将各种教育资源转化为可操作的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历史学科中的各类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比较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分析历史学科中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优缺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研究计划与步骤
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课程资源的概念、种类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
2.设计问卷调查并开展实地调研;
3.分析历史学科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重点分析优缺点;
4.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中学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和方法;
5.实践验证研究成果,检验该策略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及其意义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及其意义
高中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XXX 博士 XXX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内容大纲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及其意义 二、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观 三、资源行动方案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及其意义 (一)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的关系
1、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 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 源。
(三)资源规划,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保障制度

机构设置 逐步建立以校为本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改变过去单一资源结构,综合运用各 种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一:一份生物教材教辅材料清单 教学教材的核心的部分(含学生版和教师版) 普林迪斯· 豪尔生物学光盘教科书 生物学拓展阅读材料光盘 学生版实验室手册A、B版 学生版阅读指导和练习册
为了不浪费省级重点中学五十多年的文 1.政府和城市中心北迁,学生上学的路程增 化积淀,为了更好的促进市教育事业的 长。从就近上学和学生安全学习的角度出发, 发展,市政府已同意将学校随政府搬迁, 一方面学生源有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 为学校在高层次上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 安全隐患。
应对 策略
在选校址,定面积等方面,向重点中学新课程标准看齐,力争得到政 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案例:某市一中资源分析结果
地理环境
优 势 劣 势 1 位于城市东边,与市教育局、市委、 周围商业氛围较浓,游戏厅、网吧等各种娱乐 市政府为邻。政府多数干部之女在 场所包围着学校,对学生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 本校学习。学校发展规划和需求便 忽视的负面作用。 于与主管部门和政府沟通,得到更 多的支持。 2 学校大门正面、左、右皆通大道, 交通便利。 机 遇 潜在危机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策略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策略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策略篇一《课程资源,那些藏在身边的“宝藏”》嘿,说起课程资源啊,那可真是无处不在,就像散落在生活各个角落的小宝藏,等着咱们去发现和挖掘。

我就有这么一段有趣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了课程资源的奇妙。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户外实践活动,目的地是一个古老的村落。

刚到那儿,我心里还犯嘀咕,就这么个破村子,能有啥特别的呀。

可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路走下来,我算是大开眼界了。

村子里那一座座有着年头的老房子,就是绝佳的课程资源呀。

那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有些房子的房梁上,还能清晰地看到精美的木雕,雕的那叫一个栩栩如生。

老师就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木雕,讲讲自己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当年雕刻它们的工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我盯着那些木雕看了半天,发现有的木雕图案居然是古代的神话故事,这一下子就把课堂上学到的神话知识给联系起来了。

还有村子里的老人们,那也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

我们和老人们唠嗑,听他们讲过去村子里的生活,什么农忙时节大家怎么互相帮忙啦,过年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啦。

这些故事听着有意思极了,而且让我们对传统的农耕文化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比光从书本上看那些干巴巴的文字可强多了。

从这次经历我就明白啦,课程资源哪只是课本和教室里的那点东西呀,只要咱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

所以呀,咱们得睁开眼睛,到处找找这些隐藏的“宝藏”,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篇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开启学习“惊喜盒”》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这事儿就跟开“惊喜盒”似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惊喜藏在哪儿。

我有一回布置班级文化墙的经历,就充分体验到了这其中的乐趣。

为了布置那面墙,我们班的同学可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开始啊,大家都把思路局限在课本知识上,想着抄一些名人名言、诗词啥的贴上去。

可这样弄出来的文化墙,总感觉少了点啥,干巴巴的,没什么生气。

后来,我突然想到,咱们可以把同学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也加进去呀。

于是,我们发动全班同学,让大家把自己旅游时拍的照片、画的画,还有写的小作文都拿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

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内容的整合性、目标的开放性和实施过程的动态性必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载体和支撑。

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一)课程资源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现成的教材作为其教学的内容,课程具体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这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来选择与设计。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前提与基础,而且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三)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活动方式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方式。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人文资源和活动资源。

校内硬件资源包括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园地等;校内人文资源包括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校内活动资源包括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与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按存在方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又称显形资源和隐形资源。

有形资源指具有一定的物理形态,能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

无形资源指附着于一定的物理形体,不能被看得见、摸得着,却以潜在的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施加影响的资源,包括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等。

(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所谓素材性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等因素。

所谓条件性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场地、仪器、设备、工具、设施、环境等因素。

(四)自然课程资源和人文课程资源按生成背景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人文课程资源。

自然课程资源包括水土、气候、植被、综合环境、特色现象等。

人文课程资源包括风景名胜、传统文化、文娱生活、民俗文化等。

(五)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按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文字资源包括教科书、课外书籍、图书资料、报纸杂志等各种印刷品。

实物资源包括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

活动资源包括班级集体和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等。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等特点,其优势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势在必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但分类不是目的。

课程资源的分类在于开拓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视野,展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阔前景。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2008年9月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把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古迹,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文化馆等各类单位在内的481家社会单位纳入管理体系。

这些单位正在从自身的资源特点出发,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课程资源内容开发,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并有效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服务。

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校教师来说,应该把握好可供借鉴的已有资源,并进行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一)开放性原则:能够做到同一资源多用途使用,和不同资源的配合使用,要以学生亲身实践、探究为主线,讲究个体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尊重个性发展和选择,激发兴趣。

(二)经济性原则:开发利用主要是在现有条件(现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利用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课程化开发成本和使用效果之间,用最少投入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标准,以实现各类学校与资源单位之间的“双赢”。

(三)适度性原则:把握好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再开发的基础条件。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能力发展结合,重视质量,深度开发。

教师有必要在增加、改变资源或者不改变资源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审视熟悉的资源,挖掘资源的内涵和潜在的教育价值。

(四)简洁性原则:开发利用就是要在复杂多样的资源中提炼发现有用的资源,因此,开发思路和程序要简洁有效,整体局部兼顾,主题内容突出,形式生动鲜活。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一)开展社区环境调查,了解社区资源状况。

社区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如水土、气候、植被等,人文环境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政治生活、社区文化生活等。

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调查和了解,可以收集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因特网、视听传媒、科协、农科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同时,还包括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

这些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时需要充分利用的。

(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资源。

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研究课题,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课程资源。

(四)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

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新材料能源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开拓新的领域和思路。

(五)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图书馆、实验室、劳技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重组。

五、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流程课程资源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研、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资源分享几个阶段。

这一流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与综合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实施有着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资源开发与主题实践活动流程对照表(一)需求评估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要紧扣活动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对开展活动的需求进行评估。

例如,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完成某一主题活动需要哪些资源?需要哪些作为活动指导力量的人与机构,哪些信息条件和场所条件?要着眼于活动的实际需求,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性,避免盲目、随意、浅表、零散等问题,避免“为了用资源而开发资源”。

(二)资源调研学校及校内外存在着哪些类型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优势是什么?利于开展哪些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哪些?教师首先应该结合上述问题,对学校及周边的课程资源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实践探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资源收集与整理的过程。

如调查地方和社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环景。

对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进行调查,对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进行调查。

收集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文献资料,或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的索引。

(四)资源共享活动的表达、交流、总结阶段同时也是资源分享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指导力量的各种专业人士参与活动总结和评价过程,实现资源分享。

六、课程资源开发注意的问题(一)教师和学生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师和学生成为两个平等的主体,教师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要能够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自己的信念,挖掘和利用学校周围社会的、自然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指导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同时,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和结果都将成为课程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行为,学生将以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方式利用资源并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二)避免“为了用资源而开发资源”。

开发学校及周边资源时,要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要服从于主题活动的目标和需要,要从学校现实的条件出发,本着“有用、够用”的原则来开发课程资源。

要避免单纯为了利用资源而去开发资源。

(三)从实际出发,对各种既有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与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和生成性,要根据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需求,根据可用的人力、物力等设备条件进行开发和设计。

即使面对相同的课程资源或活动主题,如果由不同主体进行开发和利用,因需求或资源条件的不同,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需要对既有的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设计。

(四)坚持资源共享。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实现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资源共享。

例如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课题组内的资源共享和社会范围的资源共享等。

(五)学校应当为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制度、人力和物质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必修课程。

而在操作层面又是以地方和学校为主开发和实施,学校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实施纳入课程计划,进行总体设计和周密安排,要保障教学计划切实落实;要组建课程开发团队,为教师提供进行课程开发的智力支持;提供课程开发必要的物力、财力保障,实现对课程的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