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 望诊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望诊实训课PPT课件
![中医望诊实训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53a5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2.png)
苔色—黑
主证:阳虚寒极
图4
舌色:红绛 舌形:舌尖有红刺 舌苔:苔质—腻苔
苔色—焦黄带黑
主证:热盛证
图5
舌色:红 舌苔:苔质—薄苔、滑苔
苔色—黄
主证:湿热证
【实验讨论】 1、虚热证与实热证的面部色泽变 化有何不同? 2、望神应重点观察哪些内容?
精品pp
实验一:望诊
药学专业
精品pp
【实验目的】
• 1、通过观察望神图片,掌握得神、 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 2、通过观察望色图片,掌握病色 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 3、通过观察舌诊图片,掌握舌诊 常见的病理表现及临床意义。
精品pp
【实验材料】 • 中医诊断学图片1-8 • 舌诊1-5
精品pp
精品pp
图7 贫血
• 患儿因偏食 长期进食量 不足,胃纳 差,容易感 冒,血液检 查示血红蛋 白量减少。
精品pp
• 表现:面色萎黄,无光泽,口唇淡白, 消瘦。
• 诊断:萎黄,主证脾胃虚弱,气血不 足。
精品pp
图8 肝硬化,腹水
• 患者患慢性乙 型肝炎15年, 其后今年初出 现腹水,腹大 如鼓,经医院 确诊为肝硬化 失代偿期。
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 来自人 ;面色苍白,忽然微有红润;
诊断:假神 临床意义:精气衰败,回光返照
精品pp
二、望色
精品pp
图4 高血压病
• 病人头晕头 痛三年,加 重四天。曾 确诊为“高 血压病”。
精品pp
表现: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 诊断:赤色,主实热证。
精品pp
图5 营养不良
精品pp
• 表现:面色黧黑,两目无神,口 唇亦黑。
主证:阳虚寒极
图4
舌色:红绛 舌形:舌尖有红刺 舌苔:苔质—腻苔
苔色—焦黄带黑
主证:热盛证
图5
舌色:红 舌苔:苔质—薄苔、滑苔
苔色—黄
主证:湿热证
【实验讨论】 1、虚热证与实热证的面部色泽变 化有何不同? 2、望神应重点观察哪些内容?
精品pp
实验一:望诊
药学专业
精品pp
【实验目的】
• 1、通过观察望神图片,掌握得神、 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 2、通过观察望色图片,掌握病色 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 3、通过观察舌诊图片,掌握舌诊 常见的病理表现及临床意义。
精品pp
【实验材料】 • 中医诊断学图片1-8 • 舌诊1-5
精品pp
精品pp
图7 贫血
• 患儿因偏食 长期进食量 不足,胃纳 差,容易感 冒,血液检 查示血红蛋 白量减少。
精品pp
• 表现:面色萎黄,无光泽,口唇淡白, 消瘦。
• 诊断:萎黄,主证脾胃虚弱,气血不 足。
精品pp
图8 肝硬化,腹水
• 患者患慢性乙 型肝炎15年, 其后今年初出 现腹水,腹大 如鼓,经医院 确诊为肝硬化 失代偿期。
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 来自人 ;面色苍白,忽然微有红润;
诊断:假神 临床意义:精气衰败,回光返照
精品pp
二、望色
精品pp
图4 高血压病
• 病人头晕头 痛三年,加 重四天。曾 确诊为“高 血压病”。
精品pp
表现: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 诊断:赤色,主实热证。
精品pp
图5 营养不良
精品pp
• 表现:面色黧黑,两目无神,口 唇亦黑。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0387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4.png)
01
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
阐述气血津液失调所致病证的辨证方法。
2024/1/26
02 03
气血津液辨证的原理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生成、输布和代谢与 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代谢,导致相关病证的发生。
气血津液辨证的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结合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等方法,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液失调的病证类型。
包括脏腑气虚、脏腑气滞、脏腑血虚 、脏腑阴虚、脏腑阳虚等证候的临床 表现。
确定病变的性质,如寒证、热证、湿 证、燥证、风证等。
脏腑病变的定位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病变所在的脏腑 部位,如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
2024/1/26
17
经络腧穴在诊断中应用
2024/1/26
经络诊察
01
通过观察经络的色泽、形态、温度、压痛等变化,判断经络的
燥邪证候
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易伤 人体津液。
湿邪证候
头重、胸闷、口腻等,易阻遏气 机,损伤阳气。
27
内伤七情证候类型及特点
胁痛、易怒、脉弦等 ,因大怒而致肝气上 逆。
咳嗽、气短、声低等 ,因过度悲伤而致肺 气消沉。
喜伤心证
怒伤肝证
忧思伤脾证
悲忧伤肺证
惊恐伤肾证
心悸、失眠、多梦等 ,因过喜而致心气涣 散。
虚实、寒热、气血运行状况。
腧穴诊察
02
通过按压、叩击等手法刺激腧穴,观察患者的反应,判断脏腑
经络的病变情况。
经络腧穴与证候关联
03
分析经络腧穴的异常变化与脏腑病变证候之间的关系,为辨证
中医望诊完整ppt课件
![中医望诊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9136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9.png)
.
望诊
中医
诊断
案例-2:狂躁型精神 分裂证
表现:自言自语,喜 笑怒骂,有如讲演, 比比划划,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不分时间
场合,丧失理智。 意义:神乱,痰火扰 心--狂证。气郁化火,
痰火扰心神乱
.
望诊
中医
诊断
案例-3:痴呆(先天 智能发育不全,愚鲁 型) 表现:两眼发直,内 眥距宽,眼裂开大, 呈倒八字型。面色粉 白(因反射强光而有 失真),头发作穗 意义:神志痴呆,肾 气不足,心神失养-神志异常,痴呆
假神 假色 假食
.
望诊
中医
诊断
②临床意义: 精衰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阴阳即将离绝所致,是临终预兆。
古人喻为: “回光返照” “残灯复明” “烛尽焰高”
.
望诊
中医
诊断
案例:臌胀。癥积日久, 精气衰竭,虚阳浮越。 (肝硬变并发肝癌)
表现:面色苍白沉浊, 忽然微有红润;周身大 肉已脱,腹大青筋气喘, 突然目光有神,言语响 亮。鼻出血血迹未干
.
望诊
中医
诊断
举例:主色 白
无论男女老 幼,其色皆 含蓄不露, 荣润明朗, 目光炯炯有
神
.
望诊
中医
诊断
举例主色:黑
无论男女老 幼,其色皆 含蓄不露, 荣润明朗, 目光炯炯有
神
.
望诊
中医
诊断
客色:非疾病因素引起。
提问:哪些是非疾病因素? 各举例说明之!
.
望诊
中医
诊断
举例:刚刚服过 药酒
客色:赤 满面通红,浮 露而散,明亮润 泽。(左颧白色 是反射强光之故)
.
望诊
中医
诊断
中医四诊法幻灯片课件
![中医四诊法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e3bed981c758f5f61f676f.png)
大便 大便黄糜臭秽,多为暑湿 泄泻;如泻出清稀如水, 多为寒湿泄泻;如大便干 燥,排出困难热盛伤津; 大便带血,称为“便血”
小便 小便黄赤短少多为热证; 小便清长多为寒证;尿 中带血见于血淋;尿有 砂石见于石淋。
(三)望二便
18
望舌
望舌,又称舌诊,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望舌时最好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患者取 坐位或仰卧位,面向光亮处,将舌自然伸出, 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稍向下,使舌体充 分暴露,便于观察。
19
舌体分候脏腑理论
舌尖部-----上焦心肺的病变 舌中部-----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根部-----下焦肾的病变 舌两侧-----肝胆的病变
20
舌诊的内容
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 化。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征象称为舌象。 正常舌象表现为舌体柔软,活动自如, 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 干湿适中,简称为 “淡红舌,薄白苔”。
7
3失神
8
常色与病色 常色
望面色
正常面色表现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主色 又称正色,由于个体生理特征决定的一 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主色也有偏白偏黑 偏赤偏黄偏青等差异 客色 适应自然的暂时性肤色变化谓之客色, 如春稍青,夏稍赤,秋稍白,冬稍黑等
病色
特点是晦暗、暴露。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 衰,胃气不能上荣。暴露面色异常明显的显露 于外,说明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
12
13
衰病小颈 竭者儿项 之,为软 危头肾弱 象垂精, 。不亏抬 抬少头 ,;无 为久力 精病见 气重于
或 上颈 为随颈 累颈 的望 风 攻项 “吞前 如侧 外颈 寒 ,强 瘿咽喉 串颌 形项 滞 直 瘤动结 珠下 和应 络 , ”作处 ,有 动注 所 多 上有 名肿 态意 致 为 下肿 为块 变观 。 温 移块 “如 化察 病 动突 瘰豆 。颈 火 ,起 疬, 项 邪 名, ”累 部
望诊课件PPT
![望诊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f868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a.png)
昏迷的望诊
总结词
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和生命体征
详细描述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昏迷等 现象;观察瞳孔反应是否正常;观察 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是否 稳定。
04
常见疾病的望诊
感冒的望诊
总结词
感冒的望诊主要关注面色、舌象、鼻 涕和痰液的变化。
详细描述
面色多苍白或微黄,舌质淡红,舌苔 薄白或微黄。鼻涕和痰液多清稀,伴 有咳嗽、发热等症状。
02
望诊的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指在望诊时应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综合考虑患者的神态、面色 、形态等各方面因素,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整体观念强调患者体内各脏腑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 互关系。
通过整体观念,医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 案。
总结词
癌症的望诊需注意观察面色、肿块、舌象和淋巴结的变化。
详细描述
面色多苍白或暗黄,肿块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舌质紫暗,舌苔厚腻。淋巴结肿大、 质地坚硬。
中风的望诊
总结词
中风的望诊需观察面色、肢体、舌象和 语言的变化。
VS
详细描述
面色多红润或青紫,肢体偏瘫、麻木。舌 质紫暗,舌苔黄腻。语言不清或失语。
排除干扰因素
在综合分析时,医者应注意排除其他干扰因 素,如饮食、药物等对望诊结果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的体貌特征。
远观整体
在初步观察时,医者可以站得稍远 一些,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整体状 态。
近观细节
在仔细观察时,医者可以靠近患者 ,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节特征。
顺序的要求
从整体到局部
进行望诊时,医者应先从整体观察患者的体 貌特征,再逐步转移到局部的细节观察。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7cd8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3.png)
口气
口臭多为胃热或食积;口淡多为胃寒或脾虚。
鼻气
鼻出臭气,多为肺胃热盛。
汗气
汗出腥膻,多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汗出臭 秽,多为瘟疫或暑热火毒炽盛。
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难闻,多属肠有郁热;小便臊臭, 多属湿热下注。
闻诊注意事项
注意听声音的高低、 强弱、清浊、缓急等 变化。
结合望、问、切三诊 综合分析判断病情。
气血津液失调辨证方法论述
气血津液失调
指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亏损及其生理功能异常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较 为复杂,可见于多个脏腑系统,常见症状有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
等。
辨证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等体征,结合病史和症状表现,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 液失调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问既往病史
包括患者过去患过的疾病、手术史、外伤史、过敏史等。这些 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背景,为诊断和治 疗提供参考。
个人生活史及家族史询问
个人生活史
包括患者的饮食起居、劳逸情况、情 志变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 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可能的病因,为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家族史
包括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是否患有类似 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信息有助 于医生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和可能的 病因,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指出按诊时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和异常情况, 如患者疼痛、肿胀等反应的处理方式。
切诊综合应用举例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脉诊和按诊结果与其他四诊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举例说明
列举几个典型病例,让学生理解切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口臭多为胃热或食积;口淡多为胃寒或脾虚。
鼻气
鼻出臭气,多为肺胃热盛。
汗气
汗出腥膻,多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汗出臭 秽,多为瘟疫或暑热火毒炽盛。
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难闻,多属肠有郁热;小便臊臭, 多属湿热下注。
闻诊注意事项
注意听声音的高低、 强弱、清浊、缓急等 变化。
结合望、问、切三诊 综合分析判断病情。
气血津液失调辨证方法论述
气血津液失调
指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亏损及其生理功能异常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较 为复杂,可见于多个脏腑系统,常见症状有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
等。
辨证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等体征,结合病史和症状表现,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 液失调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问既往病史
包括患者过去患过的疾病、手术史、外伤史、过敏史等。这些 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背景,为诊断和治 疗提供参考。
个人生活史及家族史询问
个人生活史
包括患者的饮食起居、劳逸情况、情 志变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 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可能的病因,为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家族史
包括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是否患有类似 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信息有助 于医生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和可能的 病因,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指出按诊时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和异常情况, 如患者疼痛、肿胀等反应的处理方式。
切诊综合应用举例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脉诊和按诊结果与其他四诊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举例说明
列举几个典型病例,让学生理解切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dfe934650e52ea551898cc.png)
望小便
观察小便的异常改变,主要可以诊察肾、
膀胱、肺、脾、三焦的病变,并可了解津 液的盈亏和病性的寒热虚实。望诊时应注 意其色、质、量的变化。
望小便
小便清长──属虚寒证──寒则汗液不泄,无热则
津液不伤,水津下趋膀胱 小便短黄,尿时灼热涩痛──属实热证──热盛伤 津所致,或汗、吐、下、利伤津 尿中带血──尿血、血淋──热伤血络,或脾肾不 固,或湿热蕴结膀胱 尿有砂石──石淋──湿热内蕴,煎熬尿中杂质 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尿浊、膏淋 ──脾胃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气化不利, 不能制约脂液下流
淡滞定虚实
指纹色深暗滞者──实证──邪气有余
色淡不泽者──虚证──正气不足
望排出物
望排出物是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出物和某
些排出体外的病理性产物的形、色、质、量 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内容包括望痰涎涕唾、呕吐物、大便、小便。
望痰
观察痰的色、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脏腑(肺、脾)的变化
寒湿泄泻──大便清稀如水样──外感寒湿──脾失健运,清浊 不分,或过食生冷 湿热泄泻──大便黄褐如糜热臭──湿热内蕴──伤及胃肠,或 暑湿内犯,大肠传导失司 伤食泄泻──大便臭秽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食积内停 脾虚泄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肾虚泄泻──五更泄泻──火不暖土,清浊不分 肝郁泄泻──腹痛则泄,泄后痛减──肝气郁滞,脾失健运
三关测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可见于正常小儿,亦可见于外感初
起,邪气入络。 指纹达于气关,其色较深──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透关射甲(即直达指端),其色紫黑──病属凶 险,预后不良
浮沉分表里
指纹浮显:病邪在表,外感表证──外邪袭
中医诊断学-望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望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a09900360cba1aa911daa2.png)
10
完整版课件
全身望诊
(3)五色主病
主病 寒证 痛证 瘀血 惊风
青色
特点 青紫 青黑 青紫 眉间、鼻柱、唇周色青
11
完整版课件
(3)五色主病
主病
热证
实热 虚热
戴阳证
赤色
全身望诊
特点 满面通红 面部潮红 颧红如妆
12
完整版课件
(3)五色主病
主病
湿证
(血虚) 脾虚
(湿阻)
黄疸
湿热 寒湿
全身望诊
黄色
授课方式:
CAI课件、图片、幻灯片、模型、录像
课 时:18学时
2
完整版课件
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 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 或疾病的情况,称为望诊。
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 小儿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舌质、舌苔
7
完整版课件
全身望诊
4、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
(4)少神 概念:又称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 表现: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两目乏神, 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意义:是正气不足表现。见于虚证或轻病。
8
完整版课件
全身望诊
二、望面色
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2、常色与病色 (1)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颜色与光泽。
15
完整版课件
三、望形态
全身望诊
(一)望形体 形体的变化及意义:
强——实证、热证 弱——虚证、寒证 胖——形盛气虚,肥人多痰 — 易患中风、 眩晕 瘦——形瘦阴虚,瘦人多火 — 易患劳嗽
16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全身望诊
(3)五色主病
主病 寒证 痛证 瘀血 惊风
青色
特点 青紫 青黑 青紫 眉间、鼻柱、唇周色青
11
完整版课件
(3)五色主病
主病
热证
实热 虚热
戴阳证
赤色
全身望诊
特点 满面通红 面部潮红 颧红如妆
12
完整版课件
(3)五色主病
主病
湿证
(血虚) 脾虚
(湿阻)
黄疸
湿热 寒湿
全身望诊
黄色
授课方式:
CAI课件、图片、幻灯片、模型、录像
课 时:18学时
2
完整版课件
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 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 或疾病的情况,称为望诊。
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 小儿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舌质、舌苔
7
完整版课件
全身望诊
4、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
(4)少神 概念:又称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 表现: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两目乏神, 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意义:是正气不足表现。见于虚证或轻病。
8
完整版课件
全身望诊
二、望面色
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2、常色与病色 (1)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颜色与光泽。
15
完整版课件
三、望形态
全身望诊
(一)望形体 形体的变化及意义:
强——实证、热证 弱——虚证、寒证 胖——形盛气虚,肥人多痰 — 易患中风、 眩晕 瘦——形瘦阴虚,瘦人多火 — 易患劳嗽
16
完整版课件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 PPT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438c2a04a1b0717ed5dd81.png)
马上离绝。
望诊——望色
望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 色——皮肤的颜色,色调变化; 泽——皮肤的光泽,明度变化。 主要介绍望面色。
望诊——望色
正常:中国人正常人面色:微微黄黄、、红红润润光光泽泽。。 异常:——五色主病 白色 黄色 赤色 青色 黑色
望诊——望色
白色——主虚、主寒证、主失血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望诊——望神
内容 假神: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临
终前的预兆。 【表现】久病重病之人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
休,想见亲人; 语声—忽而清亮起来; 面色—突然颧赤如妆; 食欲—突然食欲增强。 【提示】病危。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 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
见于体质虚弱者。
望诊——望神
内容 失神(无神): 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见于久病、重病患者。 【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 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识不清。 【提示】 精亏神衰—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 衰减。多见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
望诊:视觉——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等……… 闻诊:听觉、嗅觉——听病人声音、嗅病人气味………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 切诊:触觉——触、摸、按压病人脉或肌肤等………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魏文侯 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 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
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
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望诊——望色
望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 色——皮肤的颜色,色调变化; 泽——皮肤的光泽,明度变化。 主要介绍望面色。
望诊——望色
正常:中国人正常人面色:微微黄黄、、红红润润光光泽泽。。 异常:——五色主病 白色 黄色 赤色 青色 黑色
望诊——望色
白色——主虚、主寒证、主失血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望诊——望神
内容 假神: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临
终前的预兆。 【表现】久病重病之人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
休,想见亲人; 语声—忽而清亮起来; 面色—突然颧赤如妆; 食欲—突然食欲增强。 【提示】病危。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 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
见于体质虚弱者。
望诊——望神
内容 失神(无神): 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见于久病、重病患者。 【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 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识不清。 【提示】 精亏神衰—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 衰减。多见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
望诊:视觉——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等……… 闻诊:听觉、嗅觉——听病人声音、嗅病人气味………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 切诊:触觉——触、摸、按压病人脉或肌肤等………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魏文侯 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 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
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
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望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望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4e1b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e.png)
皮肤颜色:面部颜色属血、属阴,反映了
色
血液盛衰和运行的情况。在病理状态下,
则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
病。
皮肤光泽:面部光泽属气、属阳,是脏
泽
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可反映脏腑精气的
盛衰,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
的意义。
色诊的原理
★ 五脏外应五色
“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脏,上华面颐,肝青、心赤、脾黄,肺白、 肾黑、五脏之常”。《医宗金鉴》
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 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 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
善色图例
恶色图例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引自《灵枢·五色》
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右颊 (肺)
额部 (心)
鼻部 (脾)
左颊 (肝)
颏部 (肾)
引自《素问·刺热》
五色主病
青 赤
黑 白 黄
【赤 色】
主病:热证、戴阳证
满面通红,属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属虚热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 游移不定,属戴阳证
对比总结表 ——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鉴别 表
观察项目 得 神
少神
失神
假神
神志语言
神志清楚 语言清晰
精神萎靡,语言错乱, 突然神识清醒
精神不振,懒言 或神昏谵语,或卒然 言语不休,想见
昏仆
亲人
两目
精彩
乏神
晦暗
突然目光转亮, 浮光外露
呼吸
平稳
少气
气微或喘促
面色形体
面色荣润 肌肉不削
面色少华,倦怠 乏力,肌肉松软
斑秃
【几种常见异常头面部形态】
面肿
【几种常见异常头面部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4、假神 含义: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征
象,是临终的预兆。 表现:久病、重病之人 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想见亲人 原本声低懒言,突然言语不休,语声洪亮 原本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进,食不知饱 原本面色晦暗枯槁,突然两颧泛红如妆,游移不定
完整版课件
15
4、假神 意义:脏腑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
先天(化生)
表现于外
精气
充养形体
神
后天(滋养)
完整版课件
4
(三)望神的意义 1、反映人体脏腑精气盛衰 2、判断病情的轻重 3、推测预后的吉凶
《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四)神的具体表现 1、两目—望神重点是观察两目 2、色泽 3、神情 4、体态
《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夫人之神气栖于二目而历 乎百体,尤必统百体而察之”。
意义:提示邪气亢盛,机体功能严重障碍,多 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完整版课件
12
2、失神(无神)
完整版课件
13
3、少神(神气不足) 含义: 是正气不足的表现,轻度失神。 表现: 精神不振,面色少—心之神气不足 两目乏神,动作迟缓—肝肾精气不足 少气懒言,肌肉松弛,倦怠乏力—肺脾精气不足
意义:是正气不足表现。见于虚证或轻病。
主 病:精气衰竭;津液耗伤, 阴阳俱衰
完整版课件
10
图3
关键词:重病失神
形 象:两眼发直,目无神采; 面容瘦削,萎黄晦暗,口唇眼窝 发黑
主 病:脾肾俱衰;气血双亏; 阴精耗伤;阳气不振
病 例:虚损。脾肾俱衰,气血耗竭。(风湿性心脏病, 脑栓塞)
完整版课件
11
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指重病神识不清,病人 2、失神(无神) 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 (2)邪盛神乱而失神床沿,或伸手向空,手 表现:神昏谵语,循衣摸指床时,分撮时空合理。线; 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
意义:正气大伤,精气亏虚,主病重,常见于 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完整版课件
8
关键词:目暗睛迷无神 形 象:目不欲睁,暗淡无光, 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消瘦口开。 主 病:阴阳具衰,气血双亏
病 例:脑血栓形成,风中脏腑
完整版课件
图1
9
图2 关键词:无神(重病)
形 象:肌肉萎缩,肋骨突出, 呈舟状腹,乳房干瘪,皮肤枯萎
完整版课件
21
※(3)痫病(癫痫;俗称羊角风) 表现:病人卒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
抽搐,醒后如常。 病机:肝火挟痰上逆,阻闭清窍。
(多惊吓、外伤后、或遗传所致)
完整版课件
22
《医宗金鉴》:“经言癫狂本一病, 狂乃阳邪癫是阴。癫疾始发意不乐, 甚则神痴语不伦。狂怒凶狂多不卧, 目直骂詈不识亲。痫发吐涎昏噤倒, 抽搐省后若平人”。
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 头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二阴 望舌:舌质、舌苔 望小儿食指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完整版课件
3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一)神的概念
广义—即神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即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二)神的产生及与形体的关系
完整版课件
6
关键词:有神 形 象:面色浮红而清、明润而散;
目光炯炯 主 病:新病;阳证;热证;轻病
病 例:风热皮疹。外感风热,客于肌肤。(过敏性 皮炎)
完整版课件
7
※ 2、失神(无神) 含义: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 (1)精亏神衰而失神 表现:精神萎靡,或神识不清,面色无华,语言
错乱— 心之精气亏虚 两目晦暗,反应迟钝,动作艰难— 肝肾之精气亏虚 呼吸气微或喘,形体羸瘦— 脾肺之精气亏虚
第二章 望诊
中医诊断教研室
完整版课件
1
目的要求: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和常色、病色的特征 及临床意义、望排出物内容。
2、熟悉望目、望咽喉、望小儿指纹的异常表现。 3、了解望形态、望皮肤、望头面五官、望肢体、
望二阴的基本内容。
完整版课件
2
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 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称为 望诊。
病情好转是机体逐渐恢复的过程,其精神好转是 逐渐的,饮食渐增,并与整体状况好转相一致。
完整版课件
25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二、望色 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皮肤(面部皮 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越,残精外泄。是阴阳离决的危候。 古人称之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 明”。 《医宗金鉴》:
“病情危重反精神,欲食多言想亲人,回光复明 残灯照,危在旦夕死来临”。
完整版课件
16
5、神乱
关键词:脏躁
形 象:泪眼模糊,哭泣面容,面色 苍白,微黄而沉,虽较明润,仪表不 整,抬上病床,数问不答。 主 病:肝气郁结,肺气不足;心气 虚,神不足。
完整版课件
5
(五)神的分类及判断
※ 1、得神(有神) 含义: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 心精气充足
两目精彩,反应灵敏,动作自如— 肝肾精气充足 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脾肺精气充足 意义: 正气充足,精气充盛,见于正常人。 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衰,主病轻,预后良好。
病 例:脏躁。心肺气虚,金不制木
完整版课件
17
5、神乱 ※(1)狂病(躁狂型精神病;武痴) 表现: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
詈,不避亲疏。 病机:痰火扰神 特点:病性属阳,有痰有火,以狂躁妄动为特点。
完整版课件
18
病 例:狂证。(精神分裂证,狂躁型)
完整版课件
19
※(2)癫病(抑郁型精神病;文痴) 表现: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见人
则止,哭笑无常,悲观失望。 病机:痰迷心窍 特点:病性属阴,有痰无火,以痴呆喜静为特点。
完整版课件
20
关键词:神志异常,痴呆 形 象:两眼发直,内眥距宽, 眼裂开大,呈倒八字型。面色粉 白(因反射强光而有失真),头 发作穗 主 病:神志痴呆,智能不全; 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病 例:痴呆。(先天智能发育不全)
完整版课件
23
(六)望神的注意事项 1、重视诊察病人的第一印象,快速、准确判断; 2、做到神形合参; 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 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假神与病情好转如何区别
完整版课件
24
※假神与病情好转的区别:
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假神的“好转”是突然出现的,—反原来的病态。 与疾病本质不符,时间短暂且迅速恶化。多见于 危重病人,是临终前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