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PPT
合集下载
第三产业布局规划【PPT课件】PPT课件
![第三产业布局规划【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b6fc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c.png)
• 在一定吸引力半径内,人口密度越大,产生的旅游者 数量越多
• 3、旅游者对旅游对象的偏爱
• 两个旅游者由于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 、 气质、性格不同,因而对旅游对象的兴趣也 不一样
• (1)年龄:
• 少年儿童:游乐设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青年:对自然景观有偏爱
• 老年人:对人文景观有偏爱
• (2)职业: • 学生、教师:爬山涉水、猎奇访古 • 工人: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 • 农民:城市景观
• 第二层次:参与娱乐旅游:在野外进行各种娱乐,健 身活动,如游泳、划船、钓鱼、打猎以及参加民族 风情活动。
• 第三层次:专业旅游:如休疗养、会议考察、宗教朝 拜等。
• 各层次可同时存在,还可以在低层次出现后,向高层 次发展。所以观光旅游是最基本层次的大众化旅 游。
• (2)外动力——旅游对象的空间相互作用
• 三、第三产业布局的一般特点
• 1、根据区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水 平的需求,和区域人口劳动力数量,因地制宜 地进行布局。
• 2、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镇中,所以应结合 城镇体系的布局,进行服务业体系的布局。
• 3、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是区域第三产 业布局的重要依据。
• 第三产业行业庞杂、门类多样,具体规划布 局应分别对待。
• 1 影响因素-产业分布状况、市场和零售商 业网点布局、原有批发商业网点布局情况、 交通运输条件、行政区划状况
• 2 工业品批发网点-采取三级批发制
• 一级采购供应站-全国性
• 二级采购供应站-省级、自治区级、直辖 市级
• 三级采购供应站-市县专业公司所属的基 层批发企业
• 3 农副产品批发网点 • 基层收购机构 • 调拨供应机构 • 城市批发机构
• 3、旅游者对旅游对象的偏爱
• 两个旅游者由于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 、 气质、性格不同,因而对旅游对象的兴趣也 不一样
• (1)年龄:
• 少年儿童:游乐设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青年:对自然景观有偏爱
• 老年人:对人文景观有偏爱
• (2)职业: • 学生、教师:爬山涉水、猎奇访古 • 工人: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 • 农民:城市景观
• 第二层次:参与娱乐旅游:在野外进行各种娱乐,健 身活动,如游泳、划船、钓鱼、打猎以及参加民族 风情活动。
• 第三层次:专业旅游:如休疗养、会议考察、宗教朝 拜等。
• 各层次可同时存在,还可以在低层次出现后,向高层 次发展。所以观光旅游是最基本层次的大众化旅 游。
• (2)外动力——旅游对象的空间相互作用
• 三、第三产业布局的一般特点
• 1、根据区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水 平的需求,和区域人口劳动力数量,因地制宜 地进行布局。
• 2、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镇中,所以应结合 城镇体系的布局,进行服务业体系的布局。
• 3、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是区域第三产 业布局的重要依据。
• 第三产业行业庞杂、门类多样,具体规划布 局应分别对待。
• 1 影响因素-产业分布状况、市场和零售商 业网点布局、原有批发商业网点布局情况、 交通运输条件、行政区划状况
• 2 工业品批发网点-采取三级批发制
• 一级采购供应站-全国性
• 二级采购供应站-省级、自治区级、直辖 市级
• 三级采购供应站-市县专业公司所属的基 层批发企业
• 3 农副产品批发网点 • 基层收购机构 • 调拨供应机构 • 城市批发机构
地理-高中选修4-第三章城乡规划-人教课标
![地理-高中选修4-第三章城乡规划-人教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d4324e481c758f5f61f67a1.png)
第三章城乡规划
第三节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三章
东升高中历史科组 东升高中地理科组
东升高级中学课件 东升高级中学课件
农业布局
工业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
城镇的总体布局
文化设施的布局 商业区布局
城市道路网布局
一、工业布局
自然因素
能源 原料 土地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技术 风向 水源 距居民区 的远近
小结: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一、工业布局—原则 {} 二、农业布局—原则 三、交通运输业布局 (1)城市内部交通 (2)城市对外交通
A处发展淡水养殖,因为该地有大面积的淡 水,为水产养殖提供必要的条件。 B处发展乳畜业,乳畜业需要靠近发达的交 通,这样方便交通运输。 C发展蔬菜种植,蔬菜种植生长需要大量淡 水,并且产品不便长途运输。
D应该发展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需要 大量水资源,并且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
农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经济效益较高的,难以长途 运输、保鲜要求高的
位于常年风 向的下风向 或垂直郊外; 季风风向的 垂直郊外; 最小风频的 上风向。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污水排 放口远 离水源 地及河 流的上 游
固体废物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二、农业布局
影响因素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事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近 郊
奶牛场 பைடு நூலகம்蛋 鲜花 时令蔬菜
大田作物
远 郊
大田蔬菜 水果 苗木 传统畜牧业
第三节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三章
东升高中历史科组 东升高中地理科组
东升高级中学课件 东升高级中学课件
农业布局
工业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
城镇的总体布局
文化设施的布局 商业区布局
城市道路网布局
一、工业布局
自然因素
能源 原料 土地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技术 风向 水源 距居民区 的远近
小结: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一、工业布局—原则 {} 二、农业布局—原则 三、交通运输业布局 (1)城市内部交通 (2)城市对外交通
A处发展淡水养殖,因为该地有大面积的淡 水,为水产养殖提供必要的条件。 B处发展乳畜业,乳畜业需要靠近发达的交 通,这样方便交通运输。 C发展蔬菜种植,蔬菜种植生长需要大量淡 水,并且产品不便长途运输。
D应该发展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需要 大量水资源,并且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
农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经济效益较高的,难以长途 运输、保鲜要求高的
位于常年风 向的下风向 或垂直郊外; 季风风向的 垂直郊外; 最小风频的 上风向。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污水排 放口远 离水源 地及河 流的上 游
固体废物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二、农业布局
影响因素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事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近 郊
奶牛场 பைடு நூலகம்蛋 鲜花 时令蔬菜
大田作物
远 郊
大田蔬菜 水果 苗木 传统畜牧业
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PPT课件
![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2d04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3.png)
产业发展需求及挑战
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功能
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农业的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提升农 业附加值。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发展活力
交通运输工具更新
鼓励更新农村交通运输工具, 提高运输效率。
交通安全管理
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障 交通安全畅通。
信息化水平提升措施
农村通信网络建设
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 通信质量。
电子商务发展
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和 销售。
农业信息化服务
推广农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农业科技、市场 、政策等信息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生力 军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实现产业兴旺
促进乡风文明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 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 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 如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 、旅游资源等,为特色产 业发展提供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特色资源,发展具有 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 化特色的产业,打造特色 品牌。
拓展特色市场
加强特色产品营销和宣传 ,拓展特色产品市场,提 高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 响力。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
延伸产业链
人才激励机制完善
产业布局(PPT 21页)
![产业布局(PPT 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5971760b4e767f5acfce70.png)
(3)确定合理的工业区位
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集聚力
集聚力: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 地集中所带来的 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的共同点:
以“孤立国”为假定前提,并立足于单一的产业中 心,目的在于以最低成本或最节省费用来实现产业利润 最大化;都不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因素和消费因素等问 题。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1826年,《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
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 虑进来。
(2)“孤立国”模式的基本假定 均质的、单中心的、自由竞争的、等距离运输费用的
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瑞典,缪尔达尔,1957年,《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提出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 用和不利影响。
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布局上应采取非均衡发 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产业布局 战略。
四、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一)产业布局条件 (二)产业布局特点 (三)产业布局层次 (四)产业布局机制
多种成本因素分析。
2、地理学派
第一,在中心地的等级衡量方面,美国,贝利, 1964年,把城市人口规模与中心地等级联系起 来,大大提高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 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斯坦恩、施坚勒,1964年,提出了农村 墟场周期性中心地理论,从而提高了克里斯塔 勒中心地理论在农业地区的应用意义。
产业经济学
Industry Economics
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的涵义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共49张PPT)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dbd6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6.png)
(三)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大格局
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对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方面具 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竞争的条件下,产业活 动势必首先向最优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布区集中,形成 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进而完成产业劳动地 域分工的大格局。
(四)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五)价格与税收条件
价格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的价格政策、产 品地区差价及产品可比价格等方面。
税收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 布局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技术进步不断地拓展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使自然资 源获得新的经济意义。
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 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
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 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 布局问题。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
除上述三个学派外,区位理论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还产 生了行为学派与社会学派。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
法律对产业布局有相当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 业布局,主要受市场需求控制,比较注重效益,但往往 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产业布局的波动性和趋同化。
(四)国内、国际政治条件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国际政 治环境,一个政局不稳、动荡不安的国家,其经济很难获 得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合理的产业布局。
❖ 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 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
【PPT】城规33城镇总体布局.
![【PPT】城规33城镇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4c91de721eb91a37f1115cf7.png)
城规3.3城镇总体布局
一课程标准内容
理解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 的一般布局原则。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城镇总体中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和区位选择。
2掌握城镇总体布局中农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3知道城市各种对外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基本原则,说明 城市道路网的形态类型,评价其优缺点。
4说明影响城乡规划中商业区和文化设施布局的主要因素。
①方格网式交通网
②方格-环形-放射状道路网
⑵形成的原因
③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
④自由式道路网
①方格式:a优点是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
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组织交通。 b缺点是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道路非直线系统较大。 原因:地形平坦、城市规模不大,交通量小。
②方格—环行—放射式:有利于缓解疏散中心区的交通。
三发展要求 阅读城乡规划中各种产业布局的有关图表资料,根据城镇总体布局 的一般原则,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规划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一解说工业布局 1说说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2工业布局区位选择
3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⑴布局在城市外围, 污染严重要 在城区下风地带和远离水源下河 段,并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 ⑵规模小轻度污染的企业可在城 区边缘。
2说明右下图商业中心分布特点 城市规模与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的不同。
3商业区布局的基本原则
⑴符合商业区及其服务设施本身的要求— —交通和消费人口 ⑵规划对商业服务设 施位置上的要求——项目配置、组合的协 调 ⑶服务设施的建筑艺术 ⑷地形地
五阅读下吕浦文化设施示意图,探讨:
民
1城市文 化设施 的内容
2文化设 施布局的 一般原则
幼儿园
R200
一课程标准内容
理解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 的一般布局原则。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城镇总体中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和区位选择。
2掌握城镇总体布局中农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3知道城市各种对外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基本原则,说明 城市道路网的形态类型,评价其优缺点。
4说明影响城乡规划中商业区和文化设施布局的主要因素。
①方格网式交通网
②方格-环形-放射状道路网
⑵形成的原因
③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
④自由式道路网
①方格式:a优点是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
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组织交通。 b缺点是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道路非直线系统较大。 原因:地形平坦、城市规模不大,交通量小。
②方格—环行—放射式:有利于缓解疏散中心区的交通。
三发展要求 阅读城乡规划中各种产业布局的有关图表资料,根据城镇总体布局 的一般原则,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规划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一解说工业布局 1说说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2工业布局区位选择
3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⑴布局在城市外围, 污染严重要 在城区下风地带和远离水源下河 段,并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 ⑵规模小轻度污染的企业可在城 区边缘。
2说明右下图商业中心分布特点 城市规模与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的不同。
3商业区布局的基本原则
⑴符合商业区及其服务设施本身的要求— —交通和消费人口 ⑵规划对商业服务设 施位置上的要求——项目配置、组合的协 调 ⑶服务设施的建筑艺术 ⑷地形地
五阅读下吕浦文化设施示意图,探讨:
民
1城市文 化设施 的内容
2文化设 施布局的 一般原则
幼儿园
R200
《城乡空间结构》城镇和乡村PPT课件
![《城乡空间结构》城镇和乡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2437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b.png)
城乡空间结构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
目录页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乡村
是主要从事 农业生产、 人口分布较 为分散的地
方
城镇
是人口达到 一定规模、 主要从事非 农业产业活 动的居民聚
居地
我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依据图中信息说出城镇与乡村土地利用区别。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思考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差异
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
交通、行政用地为主 外围以农业用地为主
思考三种乡村聚落形态分布的地区(阅读31页教材)
密集型
人口稠密
旱作农业区
分散型
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
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
半聚集型
山区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思维导图
城市 乡村 城市
乡村 城乡一体化
区位
建设用地为主 农业用地为主
功能区
影响因素
方式简单 节约用地 位置、联系
包括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相互联系、干扰、无绝对界线
自然、历史、交通、生态等
发展变化
经济
地租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因素
受地理环境影响 集市流通、地方服务突出
京杭运河地位下降三原因: 1.运河淤塞; 2.京沪线冲击; 3.海运越来越发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
政治因素
旅游业
文化因素
巴西利亚
华盛顿 堪培拉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
目录页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乡村
是主要从事 农业生产、 人口分布较 为分散的地
方
城镇
是人口达到 一定规模、 主要从事非 农业产业活 动的居民聚
居地
我国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依据图中信息说出城镇与乡村土地利用区别。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思考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差异
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
交通、行政用地为主 外围以农业用地为主
思考三种乡村聚落形态分布的地区(阅读31页教材)
密集型
人口稠密
旱作农业区
分散型
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
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区
半聚集型
山区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土地利用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思维导图
城市 乡村 城市
乡村 城乡一体化
区位
建设用地为主 农业用地为主
功能区
影响因素
方式简单 节约用地 位置、联系
包括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相互联系、干扰、无绝对界线
自然、历史、交通、生态等
发展变化
经济
地租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因素
受地理环境影响 集市流通、地方服务突出
京杭运河地位下降三原因: 1.运河淤塞; 2.京沪线冲击; 3.海运越来越发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条件
政治因素
旅游业
文化因素
巴西利亚
华盛顿 堪培拉
产业中心规划PPT课件
![产业中心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a556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5.png)
THANKS
感谢观看
产业政策
总结词
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详细描述
产业政策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产业政 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
产业环境
总结词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详细描述
产业环境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市场环 境、创新环境等方面。通过优化产业环境,吸引优质资源和优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提高就业吸纳能力
产业中心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 会,吸纳大量劳动力,缓解就 业压力。
增强城市吸引力
产业中心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 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才、
资金等资源聚集。
产业中心的历史与发展
产业中心起源
产业中心起源于19世纪工业革命 时期,当时工业生产开始在特定 地区集聚,形成了早期的产业中
心。
产业中心发展历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业 中心经历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 造业和服务业转型的过程,形成了 现代产业中心。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革命和数字化经济 的发展,产业中心将更加注重创新 和智能化发展,形成更加绿色、智 能的产业中心。
02
产业中心规划的核心要素
产业定位
总结词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详细描述
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推广
物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将推动产业中心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过 程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
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的普及
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将为产业中心提供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选择,降低产业能 耗和碳排放,促进绿色发展。
《产业布局》课件
![《产业布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b361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3.png)
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是产业布局 的基础,人才的创造力和专业知 识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产业布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和 影响
1 经济发展
有效的产业布局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 业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社会进步
产业布局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 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布局的批判和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和建议
企业
根据产业布局策略,调整产业 结构、提升竞争力、推动创新 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投资融资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产业布局的重要驱动 力,通过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 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
投资和融资
有效的投资和融资可以支持产业 布局,提供资金和资源,推动产 业发展和创新。
人才培养和引进
产业布局的目标和优势
有效的产业布局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布局的模式和分类
产业布局有区域布局、产业链布局、技术布局等多种模式和分类。
产业布局的策略和方法
制定明确的产业布局策略,包括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合作伙伴选择等。
1
产业布局的成功案例
苹果公司的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整合供应链和软件生态系 统,构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1
批判
产业布局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2
建议
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制定综合性的产业布局策略,鼓励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布局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 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中借鉴和学习,优化国内的产业 布局。
• 加强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产业布局的未来展望和预测
产业布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和 影响
1 经济发展
有效的产业布局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 业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社会进步
产业布局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 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布局的批判和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和建议
企业
根据产业布局策略,调整产业 结构、提升竞争力、推动创新 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投资融资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产业布局的重要驱动 力,通过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 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
投资和融资
有效的投资和融资可以支持产业 布局,提供资金和资源,推动产 业发展和创新。
人才培养和引进
产业布局的目标和优势
有效的产业布局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布局的模式和分类
产业布局有区域布局、产业链布局、技术布局等多种模式和分类。
产业布局的策略和方法
制定明确的产业布局策略,包括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合作伙伴选择等。
1
产业布局的成功案例
苹果公司的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整合供应链和软件生态系 统,构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1
批判
产业布局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2
建议
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制定综合性的产业布局策略,鼓励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布局的国际比较和借鉴
• 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中借鉴和学习,优化国内的产业 布局。
• 加强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产业布局的未来展望和预测
重庆市产业规划布局(附图) PPT
![重庆市产业规划布局(附图)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df614d59eef8c75ebfb30b.png)
• 流
• 结合空港、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枢纽,建设 两路、寸滩、团结村三个物流基地,作为服务重庆市域、 长江上游及西部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在内环线与绕城高 速公路之间布局集制造、加工、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群和物 流配送中心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大渡口、西 彭、鱼嘴、两路、上桥、南岸四公里、界石等综合物流中 心。
• 工业
• 1、内环线以内不再新增工业用地。
• 2、内环线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是工业拓展的主要备选空 间。 新增工业企业原则上要按产业相关性进入相应的工 业园区。将现有布局分散的工业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尽 可能调整进入工业园区。
• 商贸和会展业
• 解放碑地区为市级商业中心,完善观音桥、沙坪坝、杨家 坪、南坪中心地区的商务职能,培育西永和茶园中心地区 的商务职能,形成六个市级商业副中心。 完善南坪组团 会展中心功能,在人和、石桥铺等地建设专业会展设施, 在茶园-鹿角组团预留综合型会展设施用地。
• 沿成渝经济带布局。包括沿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在内 的整个川渝地区的大通道。不仅连接了中国西部经济实力 最强、人口最多、科技信息产业最发达的特大中心城市, 而且,还串连了江津、永川、内江、资阳、资中及绵阳等 一大批中小城市,是西部开发潜力最大、发展后劲最足的 经济带之一。因此,在对重庆工业及工业园区布局的调整 和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调整中,开发和布局一批科技含量 高和同时兼容发展一些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很有市场前景的。
• 沙坪坝组团。依托大专院校,以布局和发展科技、教育、 文化和信息产业为重点。
• 大渡口组团。以重点布局和发展优质钢材和新型建材为主。 • 中梁山组团。以重点布局和发展汽车、摩托车、机电及仓
储业为主。 • 双碑组团。以重点发展和布局机械、冶金工产业为主。 • 唐家沱组团。以重点发展和布局以修造船为主的加工产业
地理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地理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ea5a97c69ec3d5bbfd0a745a.png)
科技园区
• 活动:P61
• 基本原则:工业区最好与城区分散设置,如 图中的河流可以是个天然分界线;污染高的
工矿业不应距离河道过近等。
【南京日报报道】 又到一年一度的八卦洲芦蒿节。连续5年,八卦 洲4万亩芦蒿种植规模几乎没什么变化,可小芦蒿的 产值却是“节节高”,每年都为洲上3万农民挣回大 钱。今年,八卦洲芦蒿产值达到1.67亿元,成为全 市唯一一个单一品种产值超亿元的蔬菜。 “荤有板鸭、素有芦蒿。”一句俗语某种程度也 说明了芦蒿在市民“菜篮子”中的地位。在沃尔玛新 街口分店、鼓楼区丽江路宁工集贸市场、下关区白云 亭农贸市场、瑞金路尚书巷菜场、峨嵋路副食品集贸 市场等大型市场、超市,都有八卦洲芦蒿的直销专柜, 这里的芦蒿优质优价。
运输费(元/kg · km) 0.5 单位面积产量(kg/ 公顷) 20
(1)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C、太湖平原 B、华北平原
(D )
D、珠江三角洲
(2)如果该地距离中心城市1km,从经济效益看, 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B)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下表为四种农产品产销资料,假若该地区是一个地 势平坦的平原,可以种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农 作物,其产品全部供应其中心城市。据此回答: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生产成本(元/kg )
5
2.5
3
2 0.3 15
2
0.8 0.通环境污染 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广种花草,绿化道路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哪个城市布局紧凑? 甲,可缩短道路里程, 对市内交通有什么 利于人们出行。 影响?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8940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3.png)
主要措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 术,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强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等。
实践效果
某县在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过程中,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明显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某镇城乡统筹规划实践
镇域概况
某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以工矿为主的镇,人口规模较小,城 市化水平相对较高。
现状分析阶段
分析城乡发展现状、问题和机遇,评估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明确规划的约束性条件。
目标制定阶段
确定规划的总体和分项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
方案制定阶段
根据目标要求,制定规划方案,包括空间布局、产 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公众参与和协调阶段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方案协调和 优化。
感谢您的观看
目标的实现。
发展趋势
未来城乡统筹规划将更加注重生 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 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动形 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
02 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阶段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重点。在 城乡统筹规划中,需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
实施与监督阶段
制定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进行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 。
城乡统筹规划的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
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劳 动生产率等指标,用于衡量城
乡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
社会发展指标
包括人口数量、教育水平、医 疗条件、文化活动等指标,用 于衡量城乡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和福祉水平。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PPT课件
![城市规划之城乡区域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795ab1783e0912a3162a23.png)
城市是区域的缩影、中心和焦点
❖ 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 城市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
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 服务。 ❖ 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 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 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 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 3.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全部 经济活动,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划 分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两部分。
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1.基本活动: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经济活动。 可分为: 离心型基本活动; 向心型基本活动;
2.非基本活动: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经济部门。 可分为: 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 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50
1
5.4.1 城市功能(p193)
第五章 总体规划
功能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
5.5 城市主要组成要素的布局及原则
5.5.1 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5.5.2 5.5.4 工业用地布局 5.5.5 仓储用地布局 5.5.6 公共设施布局
5.6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评价
目 录
49
0
补充概念
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总称
③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使得中心控制功能越来越集中于 少数世界城市。
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①由于人口的密集,社会问题就呈现出集中发生的现象,并且 复杂多样。
②城市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经济发 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
③城市社会问题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又反过来成为城市 发展的目标和现实动力。
城乡规划PPT课件
![城乡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46516358fafab069dc0263.png)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因
工业化早
新技术的发展 , 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 人口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起步 早 城市化水平 高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 乡村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起步 晚 ,发展 快 城市化水平 较低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 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 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第二章城乡分布课标要求
1.比较在不同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运用资料,分析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 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4.举例说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何实现 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5.举例说明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特 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城乡总体规划
城乡详细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小城镇规划
2、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3)? ①城市发展规划 ②城市布局规划 ③城市工程规划 3、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和要注意的问题?
是对小城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要求能指 导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加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注意: ①必须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②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③建筑景观要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2、“城市病”
市中心人口过度密集 住房紧张、绿地减少
交通拥堵
地价昂贵 犯罪率较高 环境恶化
④多功能和动态性的特点
3、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要 与 社会经济 发展相适应。 4、城市发展的含义(形和神)和基本动力? ①形: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强,社会地 位提高; ②神:城市内涵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其辐 射带动功能增强。 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思考 3.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如何布局港口? 【提示】 港口选址既要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又要 考虑自然条件,海港选址要求的自然条件为水域条件 (航行、停泊)与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入港 航道要求短、直、宽、深且少淤积;要有广阔水域和 深水岸线供船舶安全抛锚、停泊;陆域必须有良好的 地形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以求对港口的设备、建筑 以及港口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布置,同时要有良好而广 阔的腹地,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托。
三、城乡规划中的交通运输业布局 1.城市内部交通
(1)布局 原则
考虑城市_地__理__环__境____因素 合理布局_交__通___性道路和生__活____性道路 合理布置城市各种_交__通__线__路__和__设__施____ 交 通 场 、 站 的 布 局 满 足 人 们 _出__行___ 便
思考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自然条件为工业布局提供了可能性。 劳动力与技术则是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中间 纽带,技术是影响工业布局最活跃的因素;工厂 选址应尽量接近原料地、能源地和市场,以减少 运输费用,使工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工 业布局还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某城市道路体系规划体现的布局原则:功能明 确,类型清楚,方便居民生活并结合自然环境特 点等原则。 3.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交通性道路的两侧 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 的两侧可大量布置住宅、公共建筑、停车场、公 共站点等服务设施。(2)长途汽车站宜布置在市区 外围,且满足人们出行便利与城市环境的要求。
针对训练 3.下图是德国柏林交通枢纽示意图,分析回答 相关问题。
(1)柏林市的城市道路网属于________式道路网。 (2)从图中可以看到,有若干条环线把众多的呈 ______状的干线线路连接起来。 (3)以上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一方面保证对城市提 供良好的________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客、货 流对________交通运输的压力。 (4)城市道路网规划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有:满足 人们________的需要、节约________、合理利用 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保护________等。
三、“思考”(第63页) 图3.23应该从外环走,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内方 格、外放射加环状的方格环形道路网。过境车辆 尽量充分利用外围环线,这样走交叉口少、行人 少、车速快,既缩短了两点的交通距离,又不增 加市中心的交通负担。
四、“活动”(第64页) 1.通过读图3.24,可以看出该城市在布局对外交 通时,注意到了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密切配合,以 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对外交通站、场与城市交通 干道密切联系,综合布局各类对外交通设施,创 造联运条件。 2.进一步强调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应遵循的3 个原则。
二、城乡规划中的农业布局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思考 2.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如何变化? 【提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农业布局 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决 定性作用开始动摇,而市场成为影响农业区位最突 出的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 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 上大为扩展,农业技术改革,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随着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在世 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城乡规划中的农业布局原则
【特别提醒】 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 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 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等。从单 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 塘鱼、果园、棉粮等。
针对训练
2.“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 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 的同时,还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 等)。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在“都市农业” 模式图的三个农业圈中,布局最合理的是( )
利,和考虑_环__境___要求
(2)城市交通网络类型:主要有_方__格___道路网、 _环__形__辐__射__道路网、_方__格__环__形__道路网等形式。
2.城市对外交通 (1)统筹布局对外交通设施,创造__联__运__条__件___。 (2)对外交通站场与_城__市__交__通__干__道__系统密切联系。 (3)对外交通设施的布置与__城__市__功__能__分__区__密切配
课标解读 1.了解城乡规划中工业布局的原则。 2.了解城乡规划中如何正确进行农业用地的布局。 3.了解城市交通运输业布局的原则。
基础自主学习
一、城乡规划中的工业布局 1.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保证一定的工业用地比例,但是不要无限 度扩张:一般占城市用地的_1_5_%__~__2_5_%__为宜。 3.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需要交通、通 讯、能源、人力、公共设施等各种社会资源的 _综__合__利__用__。 4.相关企业、机构就近布置。
A处。这是因为就经济效益最优化而言,根据提 示(1)、(2),可以得出乳牛业安排在B处,花卉安 排在C处,小麦安排在A处;又由于小麦需要的土 地面积最大,花卉需要的水最多,乳牛产品和花 卉都是不易运输和易腐物质,综合以上的原因, 得出以上的布局方式。
二、“活动”(第62页) 1.不合理。这是因为这几座公共建筑物都有大量 的人流,而在交通干道的交叉口避免布置吸引大 量人流的公共建筑,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交通负担。 交叉口如果处理不善,交点阻塞就会影响整条道 路的通畅,甚至影响整个道路系统的功能。繁忙 地段的交叉口,对行人穿越道路也要加以控制和 采取相应的措施。
核心要点突破
城乡规划中工业布局的基本方 法、处理措施
针对训练 1.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2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
在 ①~④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适宜在K点布局的企业是( )Biblioteka A.纺织厂B.自来水厂
C.化工厂
D.啤酒厂
解析:解读图中提供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 1表示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比较容易;图2 表示的是甲城市二氧化硫的浓度分布示意图,根据 其浓度分布曲线和指向标可知,当地的盛行风主要 是偏东风;火力发电站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 风的下风向,根据图1的指向标和可供选择的四个 点的位置,不难推断出是④点。自来水厂应布置在 城市河流上游水质好的地方;化工厂应布置在河流 下游,纺织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啤酒厂要接近消费 市场,在K处都不合适。 答案:(1)D (2)B
A.①农业文化园 ②休闲农庄 ③禽蛋、蔬菜 类基地 B.①禽蛋、蔬菜类基地 ②农业文化园 ③休闲 农庄 C.①休闲农庄 ②城市绿化带 ③农业文化园 D.①农业文化园 ②禽蛋、蔬菜类基地 ③休 闲农庄 答案:D
城市内部交通 1.城市内部交通布局的原则
2.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比较
3.城市道路网布局 (1)地形平坦的城市:多采用方格棋盘式。 (2)欧洲的大城市: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巴黎、 伦敦、慕尼黑。 (3)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的城市:自由式道 路系统——重庆。 (4)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混合式道路系统——合肥。
第三节
新课学前预览
基础自主学习
第
三
核心要点突破
节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新课学前预览
激趣诱思
城镇总体布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镇有关建 设项目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合理安排,主要包括城 镇范围内的工业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商业及文 化设施布局等,此外还涉及城镇功能分区、基础 设施建设等。城镇产业布局是城镇总体规划的核 心。 【思考】 你所在的地区城镇布局是否合理?为 什么?
解析:分析图中道路交通干线的特点,这是典型 的环形放射状的交通网络。这种干线布局主要是 为了方便车辆的通行,缓解城市中心交通压力。 答案:(1)环形放射 (2)放射 (3)交通运输 城 市中心 (4)出行 用地 地形 水文 环境
教材深化透析
一、“思考”(第60页) 乳牛安排在B处,花卉安排在C处,小麦安排在
思考 3.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如何布局港口? 【提示】 港口选址既要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又要 考虑自然条件,海港选址要求的自然条件为水域条件 (航行、停泊)与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入港 航道要求短、直、宽、深且少淤积;要有广阔水域和 深水岸线供船舶安全抛锚、停泊;陆域必须有良好的 地形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以求对港口的设备、建筑 以及港口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布置,同时要有良好而广 阔的腹地,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托。
三、城乡规划中的交通运输业布局 1.城市内部交通
(1)布局 原则
考虑城市_地__理__环__境____因素 合理布局_交__通___性道路和生__活____性道路 合理布置城市各种_交__通__线__路__和__设__施____ 交 通 场 、 站 的 布 局 满 足 人 们 _出__行___ 便
思考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自然条件为工业布局提供了可能性。 劳动力与技术则是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中间 纽带,技术是影响工业布局最活跃的因素;工厂 选址应尽量接近原料地、能源地和市场,以减少 运输费用,使工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工 业布局还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某城市道路体系规划体现的布局原则:功能明 确,类型清楚,方便居民生活并结合自然环境特 点等原则。 3.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交通性道路的两侧 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 的两侧可大量布置住宅、公共建筑、停车场、公 共站点等服务设施。(2)长途汽车站宜布置在市区 外围,且满足人们出行便利与城市环境的要求。
针对训练 3.下图是德国柏林交通枢纽示意图,分析回答 相关问题。
(1)柏林市的城市道路网属于________式道路网。 (2)从图中可以看到,有若干条环线把众多的呈 ______状的干线线路连接起来。 (3)以上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一方面保证对城市提 供良好的________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客、货 流对________交通运输的压力。 (4)城市道路网规划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有:满足 人们________的需要、节约________、合理利用 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保护________等。
三、“思考”(第63页) 图3.23应该从外环走,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内方 格、外放射加环状的方格环形道路网。过境车辆 尽量充分利用外围环线,这样走交叉口少、行人 少、车速快,既缩短了两点的交通距离,又不增 加市中心的交通负担。
四、“活动”(第64页) 1.通过读图3.24,可以看出该城市在布局对外交 通时,注意到了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密切配合,以 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对外交通站、场与城市交通 干道密切联系,综合布局各类对外交通设施,创 造联运条件。 2.进一步强调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应遵循的3 个原则。
二、城乡规划中的农业布局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思考 2.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如何变化? 【提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农业布局 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决 定性作用开始动摇,而市场成为影响农业区位最突 出的因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 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 上大为扩展,农业技术改革,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随着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在世 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城乡规划中的农业布局原则
【特别提醒】 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 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 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等。从单 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 塘鱼、果园、棉粮等。
针对训练
2.“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 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 的同时,还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 等)。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在“都市农业” 模式图的三个农业圈中,布局最合理的是( )
利,和考虑_环__境___要求
(2)城市交通网络类型:主要有_方__格___道路网、 _环__形__辐__射__道路网、_方__格__环__形__道路网等形式。
2.城市对外交通 (1)统筹布局对外交通设施,创造__联__运__条__件___。 (2)对外交通站场与_城__市__交__通__干__道__系统密切联系。 (3)对外交通设施的布置与__城__市__功__能__分__区__密切配
课标解读 1.了解城乡规划中工业布局的原则。 2.了解城乡规划中如何正确进行农业用地的布局。 3.了解城市交通运输业布局的原则。
基础自主学习
一、城乡规划中的工业布局 1.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保证一定的工业用地比例,但是不要无限 度扩张:一般占城市用地的_1_5_%__~__2_5_%__为宜。 3.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需要交通、通 讯、能源、人力、公共设施等各种社会资源的 _综__合__利__用__。 4.相关企业、机构就近布置。
A处。这是因为就经济效益最优化而言,根据提 示(1)、(2),可以得出乳牛业安排在B处,花卉安 排在C处,小麦安排在A处;又由于小麦需要的土 地面积最大,花卉需要的水最多,乳牛产品和花 卉都是不易运输和易腐物质,综合以上的原因, 得出以上的布局方式。
二、“活动”(第62页) 1.不合理。这是因为这几座公共建筑物都有大量 的人流,而在交通干道的交叉口避免布置吸引大 量人流的公共建筑,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交通负担。 交叉口如果处理不善,交点阻塞就会影响整条道 路的通畅,甚至影响整个道路系统的功能。繁忙 地段的交叉口,对行人穿越道路也要加以控制和 采取相应的措施。
核心要点突破
城乡规划中工业布局的基本方 法、处理措施
针对训练 1.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2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
在 ①~④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适宜在K点布局的企业是( )Biblioteka A.纺织厂B.自来水厂
C.化工厂
D.啤酒厂
解析:解读图中提供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图 1表示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比较容易;图2 表示的是甲城市二氧化硫的浓度分布示意图,根据 其浓度分布曲线和指向标可知,当地的盛行风主要 是偏东风;火力发电站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 风的下风向,根据图1的指向标和可供选择的四个 点的位置,不难推断出是④点。自来水厂应布置在 城市河流上游水质好的地方;化工厂应布置在河流 下游,纺织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啤酒厂要接近消费 市场,在K处都不合适。 答案:(1)D (2)B
A.①农业文化园 ②休闲农庄 ③禽蛋、蔬菜 类基地 B.①禽蛋、蔬菜类基地 ②农业文化园 ③休闲 农庄 C.①休闲农庄 ②城市绿化带 ③农业文化园 D.①农业文化园 ②禽蛋、蔬菜类基地 ③休 闲农庄 答案:D
城市内部交通 1.城市内部交通布局的原则
2.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比较
3.城市道路网布局 (1)地形平坦的城市:多采用方格棋盘式。 (2)欧洲的大城市: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巴黎、 伦敦、慕尼黑。 (3)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的城市:自由式道 路系统——重庆。 (4)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混合式道路系统——合肥。
第三节
新课学前预览
基础自主学习
第
三
核心要点突破
节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新课学前预览
激趣诱思
城镇总体布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镇有关建 设项目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合理安排,主要包括城 镇范围内的工业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商业及文 化设施布局等,此外还涉及城镇功能分区、基础 设施建设等。城镇产业布局是城镇总体规划的核 心。 【思考】 你所在的地区城镇布局是否合理?为 什么?
解析:分析图中道路交通干线的特点,这是典型 的环形放射状的交通网络。这种干线布局主要是 为了方便车辆的通行,缓解城市中心交通压力。 答案:(1)环形放射 (2)放射 (3)交通运输 城 市中心 (4)出行 用地 地形 水文 环境
教材深化透析
一、“思考”(第60页) 乳牛安排在B处,花卉安排在C处,小麦安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