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探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是一门集众多元素于一体的学科,其中合唱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学会唱歌、听歌、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歌词,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问题。
一、教学目标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目标是什么?首先,合唱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唱歌技能,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优美的歌曲,学会听歌和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其次,合唱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唱歌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唱歌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因此,在小学合唱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音乐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哪些教学方法呢?首先,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歌曲,引领学生迅速掌握歌曲的基本句型和词汇,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唱,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多种唱歌技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例如,教师可以先模仿唱歌,引导学生模仿,然后测评学生唱歌水平并给予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唱歌中来。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合唱,注重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手段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手段有哪些?首先,教师教唱时要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用视频教学、语音教学、图示教学等多种手段。
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加入互动元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节拍打拍子、用手势示范唱歌和编排动作等。
此外,还可以增加编曲等音乐创新元素,让学生在平时的合唱教学中有更多的创作和表现机会,锻炼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效果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效果如何验证呢?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校内外唱歌比赛,以歌曲作品为评比标准,评选出优秀的歌唱者和合唱团队。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音乐教育在小学课程中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合唱教学也面临着不少难点,例如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合唱团队的运作不够顺畅等。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探讨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学生方面的难点及应对措施1. 音乐基础薄弱小学生的音乐基础通常比较薄弱,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培训,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
这给合唱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应对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音乐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例如音高、音符、节奏等。
并且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2. 合唱配合度差小学生的合唱配合度往往比较差,他们在合唱过程中容易跑调、跑节奏,导致整个合唱效果不佳。
应对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和配合能力,通过唱调、唱节奏的方式进行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并在合唱练习中进行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合唱配合度。
3.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高在当下,小学生往往更喜欢流行音乐或儿童歌曲,对于经典音乐或合唱曲目缺乏兴趣,这使得合唱教学变得更加困难。
应对措施: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利用音乐电影、音乐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快乐,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曲目,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教师方面的难点及应对措施1. 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一些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常常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多样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合唱效果不佳。
应对措施: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法,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如唱游戏、律动训练、唱法示范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及应对措施合唱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阶段,开展合唱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难点。
本文将从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入手,探讨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合唱教学。
一、小学合唱教学的难点1. 学生声音问题。
小学生的嗓音发展尚未成熟,有些学生音域窄,音色单一,缺乏发声技巧,难以发挥出合唱作品的美感。
2. 旋律记忆能力。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难以快速掌握复杂的旋律和曲目,容易产生混淆和错误。
3. 音准和节奏感。
小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偏差和混乱,影响合唱的整体效果。
4. 团队合作能力。
合唱是一项团队合作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但小学生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愿意配合、争抢主导权等。
5. 教师水平和资源不足。
一些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指导,难以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
二、应对措施1. 个性化教学。
针对学生声音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声乐训练,帮助学生健康发声,扩展音域,丰富音色。
2. 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旋律记忆能力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指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分级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对旋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 渐进练习。
针对音准和节奏感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渐进练习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可以结合打击乐、律动训练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作品的节奏和音准要求。
4. 团队合作培养。
针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分组合唱、互助训练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合唱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5. 提高教师水平和资源积累。
针对教师水平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合唱教学工作。
小学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在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二声部合唱的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唱歌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小学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老师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教学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声乐基础训练。
声乐基础训练是培养学生唱歌能力的关键,包括发声方法、音准训练和呼吸控制等。
通过这些基础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曲调,为后续的二声部合唱教学打下基础。
老师需要选取适合小学生的二声部合唱曲目。
在选择曲目时,老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养水平,选择旋律优美、易于学唱的曲目。
曲目的选取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传递正能量和美好情感。
接下来,老师可以开始进行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分声部教学的方法,先分别教授高音部和低音部的歌词和曲调,然后再进行合唱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声部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合唱练习中,老师还可以加入一些声部合唱技巧的训练,比如声部搭配、对位唱法等,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合唱的水平。
老师还可以利用合唱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曲目的情感内涵,并通过唱歌来表达出来。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合唱练习外,老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参加一些合唱比赛或者演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合唱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合唱教学经验,比如组织学生去听音乐会、观赏合唱比赛等,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小学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教学是一个全面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声乐基础训练、曲目选择、合唱技巧训练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合唱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小学音乐是小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而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就目前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来看,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存在着几种问题,其中包括学生的积极性较低、教学方式不恰当、教师不重视等。
就这几种问题探究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标签: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提高在新课改之下,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慢慢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为音乐教学方式之一的合唱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发现学生在音乐上的天分。
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展開了探究分析。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要求学生之間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对声部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了一些教学难度。
除此之外,学生对于合唱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在合唱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合唱的积极性不高,无形之中增加了合唱的难度。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的引导,保证学生合唱过程中的配合度。
另外,合唱要求学生之间的配合,因此需要不断重复合唱内容,在这期间学生会降低合唱的积极性,逐渐减少对合唱练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不恰当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采取的教学方式不恰当,从而无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大多数学校的在实际教学过程采取的教学方式就是反复重复的训练教学方式,从而忽略了学生对于音准音调的学习,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技巧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循环往复的训练教学,虽然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但是学生并没有掌握合唱的技巧。
因此这种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比较片面。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方法一、合唱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合唱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合唱指挥老师的指导,感知音乐的旋律和韵律,提升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唱教学注重集体合作,要求学生们在音乐的艺术表现上保持一致,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合唱教学旨在通过集体排练和表演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克服表演时的紧张情绪,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勇气。
二、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1.选曲具有针对性合唱教学的曲目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素养水平和课程要求灵活选择。
对于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欢快动听的合唱曲,如童声合唱曲、民歌合唱曲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选择一些充满中国特色、有教育意义的合唱曲,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
2.分级指导,循序渐进合唱教学的实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分级指导,循序渐进。
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需要耐心细致地指导。
在学生对合唱技巧和乐理知识还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应该从基本的唱调、节奏和气息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循序渐进的指导。
3.注重肢体语言教学合唱是一种全息的表现形式,肢体语言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唱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肢体语言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懂得如何表现音乐内容。
可以通过对学生表演姿势、表情、眼神等方面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录音、视频等方式来展示优秀的合唱表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启发,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歌手训练在合唱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手训练,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吐字、气息、音准等技巧,提高歌唱技巧和艺术水平。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及建议引言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状和建议两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进行探讨。
现状分析缺乏专业合唱指导在现实中,小学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合唱指导的质量无法保证。
有些老师在合唱指导方面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声和合唱;而另一些老师则过于注重技巧练习,缺乏对合唱音乐情感的理解和传达。
合唱教学内容单一绝大多数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都是以课本中的歌曲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教材提供的歌曲数量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对多样歌曲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下降。
学习氛围不足合唱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艺术活动,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们往往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独自指挥,学生们只是被动地跟随,缺乏合作与互动。
建议加强合唱指导师资培养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特别是在合唱指导方面。
提供系统的培训机会,加强音乐教师的合唱指导技巧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合唱。
丰富合唱教学内容合唱教学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歌曲,还可以引入其他音乐形式,例如民歌、流行歌曲、合唱剧等,满足学生对多样音乐的欣赏和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合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主动参与度。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合唱课堂中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可以采用小组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感情,通过合唱传达情感与思想。
结论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合唱指导师资培养、丰富合唱教学内容以及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质量。
将合唱教学融入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并注重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才华的开发。
小学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才艺的重要场所,而二声部合唱是音乐课堂中的一种重要教学内容。
通过二声部合唱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音乐的欣赏和演唱水平。
本文将介绍小学音乐课堂中二声部合唱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工作。
一、教学内容1. 了解二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二声部合唱是指由两个声部(高音和低音)分别演唱不同的声音线,通过和声的方式进行演唱。
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介绍二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他们了解什么是二声部合唱,以及它与其他合唱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2. 学习音乐作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二声部合唱曲目,让学生学习和演唱。
曲目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民族歌曲或经典儿童歌曲,以保证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和演唱。
3.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演唱出高音和低音的声部,并且能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4. 学习合唱技巧除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合唱的基本技巧,比如掌握合唱的分声部演唱方法、注意合唱的统一节奏和气氛等。
5. 掌握演唱表情和情感学生应该学会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教学中也需要引导他们学习如何通过演唱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二、教学方法1. 唱歌示范法老师先以单独演唱的方式示范歌曲的演唱,然后让学生分声部练习演唱,最后再进行整体演唱。
2. 齐唱法老师以敲拍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并且引导学生在指导下进行整体的齐唱。
3. 对位唱法引导学生通过对位唱法进行练习,让高音和低音的声部在合唱中能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4. 合唱团队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成立合唱团队,让他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合唱团队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5. 视频教学法利用音乐教学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情表达,从而更好地掌握合唱的技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品味的重要场所。
在音乐课堂上,合唱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合唱的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音乐表现力、锻炼音乐技能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合唱教学的意义合唱是指由多个人同时演唱同一首曲子。
它强调的是群体的协作和和谐。
合唱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合唱,学生可以感受到群体的力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合唱教学的方法1.选曲方法合唱教学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曲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素养和课程要求来选取曲目。
一般来说,小学生适合演唱音域较窄、旋律简单、节奏规律的曲子。
曲目可以从儿歌、民歌、校园歌曲等中选取,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分声部教学合唱通常由多个声部组成,包括高音、中音、低音等。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音域特点和水平来分声部教学。
教师可以以模仿、分组、段落分解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声部的技巧和演唱方法。
3.声乐训练合唱教学中的声乐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声音的发声、气息的控制、咬字的准确等方面进行训练。
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呼吸、放松喉咙、正确发声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声乐练习曲、声乐游戏等方式进行声乐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表演技巧训练合唱不仅要求学生唱得好,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演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动作编排、舞台表演等方式进行训练。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手势、表情、姿态等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让学生在演唱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合唱教学的策略1.积极的编排排练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行编排和排练。
编排是制定合唱动作和表演形式的过程,排练是反复演练让学生掌握曲目的过程。
教师应合理安排编排和排练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和掌握曲目。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编排和排练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实践与研究

Famousteacherguidance 名师指导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65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实践与研究文/江祖航摘要:合唱,是演唱表演中的最高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表现深层的艺术意境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
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孩子从小就有合作意识、谦让意识、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受和集体观念。
在合唱教学中,既能学到科学的演唱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唱发声习惯,又能进行多声部演唱,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合唱;课堂推广1 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合唱作为演唱的最高形式,在当今世界音乐类型中占有很大地位。
合唱时所有人团结协作、相互,其特点是具备多声部和声,声音可调控性强,情感表达细腻、音场强烈,可气势磅礴亦可柔如细水长流。
如此具有魅力的演唱形式,对于很多中小学生来说很是陌生。
在调查中发现,有18%的学生对合唱的情况听说过并了解,有62%的学生对合唱的情况听说过、看到过一点点;有30%的师生表示之前没有听说过合唱。
如此看来,合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将很难让学生掌握其演唱的技巧。
因此,面对小学合唱教学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随之倡导,以提合唱教学的真实感。
2 课堂合唱教学的研究方法2.1 调查研究法运用课堂、放学后一段时间,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合唱的关注度以及能够接受的程度,分析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的情况,以便适时调控研究方向。
2.2 问卷法了解到很多学生对我校音乐课的看法和初衷,以及学生音乐课学习质量基本情况,从而确定研究的起点。
2.3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对于中小学合唱教学内容的文献深入研究,吸取特别独有的成分,可以使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少走弯路。
2.4 行动研究法主要在于小学教师教学内容、学生练习,通过实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知合唱,热忠合唱,学会与伙伴完成合唱。
具体如下:(1)以社团形式开展合唱教学;(2)参观演示法:课题成员积极参加学习,参观各类童声合唱优秀作品的表演。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合唱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配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将就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做出一些浅谈。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合唱能够让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并逐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
在合唱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和声等,同时教会他们基本的唱歌技巧,如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咬字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配合能力。
在合唱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但他们需要配合其他人一起合唱,保持整体的和谐。
合唱要求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密切配合,控制好音量、节奏和和声,互相倾听,保持统一。
这就要求学生培养出一种良好的集体意识和配合能力,能够主动地听从指挥和整体要求,不仅学会用声音表达自己,还要与他人协同一致,共同创造出美妙的音乐。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合唱是一个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
在合唱中,学生要彼此倾听和理解,互相鼓励和支持。
每个学生都应该从自己的位置出发,为整个合唱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不仅能够在音乐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是一门艺术,合唱是音乐的一种表演形式。
通过合唱,学生可以接触和欣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开阔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学生可以通过合唱不断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探索欲望。
音乐的美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情感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唱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合唱教学。
合唱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展合唱教学,需要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提高音乐素养。
本文将讨论一些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有一个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音乐素养、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合唱曲目。
在小学低年级的合唱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而在小学高年级可选择一些稍微复杂一些的合唱曲目,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还包括歌曲的演唱技巧、音乐表现力等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演唱水平。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合唱教学中,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合唱技巧。
可以采用唱部分带部分的方式,教师唱一部分,学生跟唱,学生再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唱;或者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合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还可以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和演示,或者安排一些音乐游戏来丰富合唱教学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玩耍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参与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合唱需要全班师生一起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演绎出完美的音乐作品。
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唱中来。
在学生们展现出勇敢参与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可以利用一些表扬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合唱教学中。
鼓励学生参与也包括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的机会,比如让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来担任一些合唱指导的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论文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论文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论文篇1为了实现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兴趣和激情的较好培养,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设法在课堂中更好展现音乐魅力,合唱教学因此日渐受到重视,而为了保证这一教学手段能够较好服务于小学音乐课堂,并同时推动学生的写作与审美能力提升,正是本文就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影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一)教学方法。
为了保证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不同声部的配合、音准的掌握以及气息的控制训练提供支持,教师就需要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属于直接影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很多地区小学存在着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的问题,这就使得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偏低,而随着近年来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也因此得以得以实现更好开展。
(二)学生兴趣与参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缺乏兴趣,这一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将受到较为直接影响。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准确唱出音节并保证合唱的和谐,而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由此合唱教学往往给人以枯燥、无趣之感,学生对合唱的热情和兴趣也将因此而磨灭,由此可见学生兴趣与参与热情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唱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的能力也将难以发挥。
因此,本文建议教师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合唱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开展全校范围的合唱比赛,由此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学习之余放松的途径,在班级荣誉的影响下学生参与合唱的热情也将被点燃,这自然使得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将得到较好保障。
此外,本文还建议相关教职人员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采用科学有效的自由化合唱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本质上属于一种鼓励学生采取适合自身合唱学习的方式,该模式实现的课余时间训练也将更好实现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而同时实现的学生对优雅合唱音乐憧憬的激发,也将使得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在合唱教学中实现较高质量培养[1]。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直备受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合唱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拓展他们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目前对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仍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也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1.2 研究目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采用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对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目的也在于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音乐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和实践倡导。
最终,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为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研究目的旨在为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通过学生的集体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研究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音乐教育的实践效果,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小学音乐课堂是孩子们接触音乐的起点,音乐课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情趣,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合唱,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
本文将从对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合唱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合唱教学的难点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让我们来谈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
通过合唱,孩子们可以学会听音辨音,掌握节奏,感知音乐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合唱教学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合唱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完成音乐作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合唱可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音乐是一种艺术,合唱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领略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美好。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必不可少,它对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方法主要有直接教导法、示范引导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直接教导法是指老师通过直接示范、板书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们传授合唱技巧和歌曲知识。
这种方法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合唱技巧。
示范引导法是指老师通过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的方式,让学生们模仿老师的动作和音准,逐步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这种方法适合于学生们已经掌握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来提高自己的合唱水平。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老师在讲解合唱知识和技巧时,引导学生们通过启发式的方式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这种方法适合于学生们基础较好,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来提高音乐水平。
在合唱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实践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实践一、导言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他们身心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在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唱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精神,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听觉、音准和表现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实践方法和效果。
二、小学合唱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合唱是一种集体表演形式,学生在合唱中可以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合唱的声部编配和和声知识等,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通过合唱,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合唱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和谐合作,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
这种集体合作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他们的友谊和团结精神。
3.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合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歌曲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感、表现力等。
通过合唱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技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小学合唱教学的实践方法1.选择合适的曲目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曲目的难易度应当与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相适应,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富有活力的歌曲,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爱。
2.分组排练在进行合唱排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声部,进行小组排练。
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每个学生的声部技巧,提高整体合唱的音质和和谐度。
3.加强节奏和音准训练在合唱排练中,要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训练。
可以通过口型练习、手拍脚踏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感,提高合唱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注重表现力和情感表达合唱不仅仅是技术活动,更要注重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色彩,使合唱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小学合唱教学的效果评估1.听觉效果评估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是听觉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探究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音乐教育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形式。
本文将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方法和效果。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
它的特点如下:1. 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天生的。
体验式合唱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形式,需要全体学生合作完成。
通过合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合唱是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验式合唱教学不仅注重歌唱技巧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 情感引导: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情感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动作指导:合唱不仅是声音的交响,还包括声音与动作的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意境。
在教学《茉莉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花朵的姿态和动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意义。
3. 合唱游戏:合唱游戏是体验式合唱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唱游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合唱比赛、合唱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
4. 合作演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演唱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合唱的乐趣。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指导学生完成合唱的演唱与表演。
通过合作演唱,不仅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实施方法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合唱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感知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也是合唱教学的先决条件。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唱游、音律鉴赏、声音辨别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听力训练的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为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唱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播放一些与合唱相关的音乐视频,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快乐;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合唱游戏,如击掌合唱、声音追踪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合唱技巧。
三、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合唱经验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加强基础训练,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进行进阶训练,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唱教学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四、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注重团队合作是合唱教学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唱、合唱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懂得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首合唱曲目。
五、注重实践,多进行合唱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进行多次的实践训练。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合唱小组进行额外训练,或者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反复排练。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合唱技巧,提高整体表现水平。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探究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的重要环节,而合唱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表演形式。
体验式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将学生置身于音乐的世界中,激发学生探索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体验式合唱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效果。
一、体验式合唱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在上合唱课之前,可以先播放一些合唱节目或者演唱一些流行歌曲,借此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合唱团的经典名曲,让学生了解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2.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曲目:合唱曲目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音乐素养等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如童谣、儿歌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3. 注重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应该注重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
可以通过展示歌词和歌曲的背景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还可以通过分析歌曲的曲调和结构,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4. 分组排练和表演:在合唱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每个小组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独唱部分,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注意合唱的技巧和表演的细节。
5.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和反思:在合唱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表现和感受,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师也可以对整个合唱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
1.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体验式合唱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使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表达的乐趣。
通过合唱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一种集体表演形式,它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
”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的合唱歌曲,这些歌曲的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还有很多深受学生喜欢的儿童合唱歌曲。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的只教唱一个声部,把合唱改成了齐唱,有的干脆不教了。
我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教师对合唱教学缺乏认识,教学环境的限制……但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产生了畏惧感,最终导致放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合唱教学的研究。
一、兴趣培养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会制约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各种影视、广播等音乐媒体,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是优秀的合唱歌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呢?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唱好每一个音符,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以兴趣入手,对同一首歌进行合唱与独唱的对比欣赏,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合唱带来的巨大感染力。
还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蓝色多瑙河》等等。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感受合唱的魅力。
我还经常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简单的合唱训练,例如,拿到一首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我通常从节奏入手,过渡到分声部视唱旋律,从简单的轮唱再到两个声部的演唱,循序渐进,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
我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对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改编成合唱歌曲让学生来唱。
二、注重方法
前年参加了宁波国际童声合唱节,观看了他们的现场排练,使我对合唱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造成了学生紧张的状态,而他们的教学中老师特别强调的就是学会放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没有强调他们抬头、挺胸、收腹,反而让他们跟随来势做各种姿态有趣的动作,如“挎部扭一扭”“脖子扭一扭”调动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放松中激起了对合唱的兴趣。
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也经常使用这一招,使学生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
在合唱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呼吸习惯的培养,我会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想象意境中:“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同学们去逛公园,看公园多美呀,那花,那草,那树,同学们的眼睛都
来不及看,突然,同学们看到了一位小时候最要好的,但是有二三年时间没见面了且天天想念的好朋友,那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导学生用惊讶、惊喜的表情(无声的“ha”,自然、放松、张开,以口腔吸气为主,口鼻同时进行的快吸动作)进行表现,每次从意境引入着手进行惊喜、惊讶表情训练,把它熟练成一种无意识的习以为常的吸气动作,指导孩子们在歌唱时运用这种惊讶、惊喜的歌唱激情,而不是纯粹的吸气动作。
培养孩子们合唱听觉习惯,也是提高合唱水平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听音、听节奏、听旋律等步骤加强听觉训练,建立合唱听觉习惯。
训练开始,我指导学生从要求自己怎么唱的关注点转移到集中听自己歌唱的声音上来。
接着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唱前先明确两个声音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再找到自己的音高,通过琴声给予的和声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
在教学中,合唱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它像孩子们走过的成长道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耐心地进行训练。
三、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现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但是音乐又是比较抽象的,具有想象空间,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这些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现的。
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加入恰当的舞蹈、打击乐。
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律动,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在教唱二声部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
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
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地得到解决。
四、教学细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如果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我们的合唱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
二年级《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两个声部的训练,设计成学生模仿壮族的对唱“小――妹――”“小――弟――”。
2.根据学生实际的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学的加减法”
3.合唱教学时,发挥音准好的小老师的特长
一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做的。
例如,在教唱五年级某一课时,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这时学生们自发地选出6个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教室里可安静了,接下来大家就在
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
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准!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听觉的积极的训练。
五、自身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
”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
反之,教师自身修养不高,对合唱不感兴趣,则会影响合唱教学的展开。
关于这一点,我们音乐老师应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够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