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产业政策与案例解析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了公共关注的焦点。

下面通过一些案例来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案例一:某化工厂的环境影响评价
某化工厂要新建一个生产车间,为了遵守环保法规,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该车间可能会对周边的水源和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该厂家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安装污水处理设备、降低尾气排放等,最终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案例二:某矿山的环境影响评价
某矿山要开采一个新矿区,为了评估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开采过程可能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影响、影响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矿山管理部门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尾矿库管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最终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案例三:某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
某公路要在一片山区建设,为了评估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可能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增加噪音污染等。

公路管理部门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绿化带、设置噪音屏障等,最终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只有在评价结果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进行建设,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因此,各行各业都应高度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社会作出贡献。

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分析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意义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在实施一项计划、项目或政策时,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和避免环境风险,确保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1. 提前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前预测和评估计划、项目或政策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水土质量、空气质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

这有助于避免或减缓环境问题的发生,减少环境资源的损失。

2. 促进合理决策: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决策过程中,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政府和企业可以在制定政策或项目实施前,了解其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和影响程度,从而在决策中权衡利弊,确保最终决策符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这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程序: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基线调查:对计划、项目或政策实施前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内容。

2. 环境影响预测:通过对计划、项目或政策的实施过程和可能结果进行模拟和分析,预测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3. 环境影响评估:对预测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明确评估结果与环境质量标准的符合程度。

4. 环境管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建议,确保环境风险在合理范围内。

5. 监测与监控:对计划、项目或政策实施后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监控,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和管理措施的效果。

而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则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确定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的范围和对象,包括计划、项目或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一种对新项目或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程序,旨在评估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以便在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应用。

案例,某地区新建水泥厂项目。

某地区计划新建一家水泥厂,项目涉及土地开发、资源利用、废水排放等诸多环境因素。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1. 土地利用,水泥厂的建设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可能导致当地农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评价需要考虑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保护措施。

2. 资源利用,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原材料,同时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废气。

评价需要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废物处理进行分析,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3. 废水排放,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排放不当,将对当地水体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评价需要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进行评估,确保排放达标。

4. 生态环境,水泥厂的建设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植被、野生动物和生态平衡。

评价需要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出建议,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水泥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从土地利用、资源利用、废水排放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只有通过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影响评价在新项目或政策实施前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对潜在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和科学分析,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是一项程序,更是一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应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强大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采样、问 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 。
整理和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 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 的信息。
分析评价阶段
01
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 的要求,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
02
进行影响预测
03
进行影响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的数据和信息,对 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 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案例背景介绍 •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案例分析 • 案例总结与启示 • 相关法规与政策解读
01 案例背景介绍
CHAPTER
项目背景
某化工厂建设项目
该化工厂计划在某地区建设新工厂,生产化工产品。该地区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生态环境相对脆 弱。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引起了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关注 。
0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CHAPTER
准备阶段
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
明确评价的对象、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方法等 。
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与项目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 条件等方面的资料。
制定评价方案
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评价方案,包括评价计划、评价流程和方法等。
现场调查阶段
01
02
03
确定调查内容
根据评价方案,确定需要 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重点 。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 括生态补偿、水土保持、噪声 控制等,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对 沿线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内。
案例三:某大型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本文将就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参与了某个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在项目前期,工作人员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

他们分析了项目对周边水源、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工作人员提出了减少生态破坏的建议,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保护濒危物种等。

同时,他们还与项目相关方进行了沟通,促使他们提高环保意识,并确保他们按照相关要求履行环保责任。

案例二:化工厂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还参与了某个化工厂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在项目评价中,工作人员发现该项目可能会对周边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风险。

因此,他们提出了限制污染排放、加强废水处理等建议,以减少环境影响。

工作人员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详细的环保建议。

他们还积极与建设单位合作,促使其按照环保要求实施项目,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控制和减少。

这些实践案例体现了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积极作用和责任担当。

他们通过科学的调查和评估,准确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保建议。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注重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力争使环保要求落地生根。

他们通过认真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控制,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结起来,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案例分析表明,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后代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总结)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总结)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011】第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一.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轻工纺织化纤类案例一(林纸一体化)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省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t 漂白木浆厂项目分析:硫酸盐法工艺制浆的林纸一体化工程CP1. 与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⑴应考虑与总体发展规划、EP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兼容性;⑵评价区域内是否有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及环境质量达不到或接近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⑶水资源规划及其项目水资源供给的可靠性论证,要求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好地下水,提出中水利用方案;⑷林基地建设与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和经济商品林区规划的一致性。

⑸基地选址应在商品林区内,保护基本农田,同时与国家有关规定相符,如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西部大开发中CPEP 管理规定等。

⑹与产业、技术政策的符合性:符合调整原料结构与产业结构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和清洁生产发展的要求;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轻工业)有关环保、节能、节水技术政策。

⑺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单机规模符合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中规定的起始规模;符合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建设地点符合当地开发区规划。

2.主要污染因素及其来源和特点备料车间主要污染物有固体废弃物、噪声。

剥皮机产生树皮,木片筛产生木屑。

剥皮机、削片机、木片筛是主要噪声源。

制浆产生漂白废水的排放。

制浆、抄浆设备、碱回收炉、石灰窑均产生废气。

另外,制浆过程有纸机白水排放,还有浆渣和噪声产生。

⑴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浆板车间排放有机废水,化学厂排放含酸碱废水,热电厂排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碱回收系统产生的重污冷凝水经汽提后回用,不凝气进石灰窑燃烧,较清洁的冷凝水回用于碱回收系统和浆的洗涤,皂化物进行塔罗油回收。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以及一些相关案例分析。

一、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某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 纯定性评价法:这是一种简化的评估方法,通过定性描述项目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小的项目,或者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的情况。

2. 简化评价法:这种方法通过对项目所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定量评估,得出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简化评价法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和数学计算来实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 完全定量评价法:这种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准确详细的分析。

完全定量评价法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还需要专业背景较强的评价人员来进行评估。

以上是仅列举的几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实际评价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 某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某水电站建设项目是一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评价团队采用了完全定量评价法,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专家的分析,对项目对水域生态、土壤质量、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准确的评估。

评价报告指出,在合理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和限制。

2. 某工业园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某工业园区扩建项目计划对既有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变。

评价团队采用简化评价法,通过定量分析项目对大气排放、水污染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发现,虽然该项目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合适的减排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影响,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 某道路修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某道路修建项目计划在一片山区进行,对山地生态系统和周边村庄的影响较为敏感。

为了准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团队采用纯定性评价法,通过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环评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环评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工业园区位于我国某省,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为综合性工业园区。

园区内拟引进一批重点企业,涉及化工、钢铁、能源等多个行业。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部分企业因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而引发了一系列纠纷。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环评审批纠纷展开分析。

二、案件经过1. 纠纷起因某化工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在园区内进行项目建设,未按规定进行环评审批。

当地环保部门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存在违法行为,责令其立即停止建设并补办环评手续。

然而,A企业认为环评审批程序繁琐,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遂向当地政府提出异议。

2. 政府回应当地政府认为,环评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对A企业的违法行为应予以严肃处理。

政府表示,将严格按照环评法律法规,对园区内所有项目进行全面审查,确保环评审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纠纷升级A企业不服政府决定,向省环保厅提出行政复议。

省环保厅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园区内部分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

于是,省环保厅要求当地政府对园区内所有企业进行全面核查,并依法进行处理。

4. 依法处理在当地政府和省环保厅的督促下,园区内所有企业均按规定补办了环评手续。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环评审批的企业,当地环保部门依法进行了处罚。

同时,政府加强了园区环境管理,确保园区内项目建设符合环保要求。

三、案例分析1. 环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环评法律法规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法律武器。

本案例中,A企业因未进行环评审批而引发纠纷,暴露出部分企业对环评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

环评审批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合法合规,更关系到整个园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环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要求。

2. 政府监管职责政府作为环保监管主体,应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本案例中,当地政府积极响应省环保厅的要求,对园区内所有企业进行了全面核查,确保环评审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表明政府在环保监管方面具有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以展示其重要性和效果。

这个案例发生在某地区的一座拟建电厂项目上。

该项目计划在当地建设一座燃煤电厂,以满足该地区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然而,由于电厂的建设和运营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引发了大量争议和担忧。

因此,当地政府决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来评估该项目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小组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包括现场勘察、环境监测、采访当地居民等。

通过这些工作,他们了解了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例如,该项目可能导致大量的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和振动,扰乱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电厂的废水排放可能会污染附近的水源,对水生生物和水资源造成损害等等。

接下来,评价小组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影响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他们使用各种模型和工具来预测项目的影响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

例如,他们使用大气扩散模型来评估电厂排放的颗粒物和气体在周围地区的扩散情况;使用噪音模型来估算电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级别;利用水动力学模型预测废水排放的传播路径和对水体的影响等等。

最后,评价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和可行性建议,以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更清洁高效的燃煤技术来减少大气排放、建设降噪设施以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建立废水处理系统以净化排放水质等等。

他们还提出了监测和评估项目影响的方法,并制定了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通过上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这个案例的结果证明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效果。

评价小组的工作为政府和项目发起方提供了决策依据,使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项目的潜在风险和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环评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环评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评法律法规,旨在规范环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本文以某钢铁企业环评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环评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介绍某钢铁企业位于我国某省,占地面积约1000亩,年产钢铁100万吨。

企业计划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扩建年产150万吨钢铁的生产线。

在项目实施前,企业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

三、环评法律法规分析1. 环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环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环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环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建设单位提出环评申请,提交项目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材料;(2)环评机构对环评报告进行技术审查,提出审查意见;(3)环评机构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环评报告进行修改;(4)环评机构对修改后的环评报告进行复审,提出复审意见;(5)环评机构将复审意见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根据复审意见对环评报告进行修改;(6)环评机构将修改后的环评报告提交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7)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评报告进行审批,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3. 环评报告编制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钢铁企业属于重污染行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评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2)环境影响评价依据;(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环境保护措施;(5)环境风险评价;(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公众参与情况。

四、案例分析1. 案例中,某钢铁企业在项目实施前,按照环评法律法规的要求,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了环评报告。

2. 环评机构对环评报告进行了技术审查,提出了审查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专家点评节选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专家点评节选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专家点评节选林纸一体化本案例为典型硫酸盐法工艺制浆的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1997年通过国家审批,是我国第一个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也是国内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首先引入清洁生产概念,突出预防为主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对污染源实施生产工艺全过程控制,辅以必要的厂外(末端)治理,使制浆废水污染物外排浓度远低于《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各项指标。

报告书工程分析内容细致,展示了1990年代国际上制浆造纸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和污染控制与防治水平。

一、产业政策与规划发展要求该项目建设虽已近10年,其单机规模仍符合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中规定的起始规模(年产50万t及以上)。

符合造纸发展规划,符合调整原料结构与产业结构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生产清洁化发展的要求。

二、工程污染分析该案例特点之一是工程污染分析系统、深入,详细列出了工程污染因子,突出了特征污染物AOX和恶臭污染源强的分析与估算,为国内目前开展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工程污染因子确认和污染源强参考数据。

三、项目制约因素与减缓措施该案例另一特点是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制约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列出了详细的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

占海南省8%面积的400万亩以桉树为主的浆纸林基地建设,是一项影响当地子孙后代的复杂工程、生态工程和社会工程。

评价中提出了生态影响因子、评价方法及原料林供长消平衡的计算参数;明确提出加大生态恢复的资产投入力度、缩减基地规划面积、提高集约经营和科学管理水平等针对性措施,以回避和减缓潜在的不良生态影响,维持生态环境稳定性。

在评价基本内容与方法方面,为我国今后开展浆纸林基地建设,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

四、预测评价与排污方案的比选该项目工程废水排海,对近海的环境影响能否接受是项目选址可行性的重要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在实施前,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通过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比较,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发展对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工具。

以下是一个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某城市规划建设了一个新的高速公路项目,用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在进行工程设计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是评估该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首先,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影响评估方法。

考虑到高速公路的规模较大,对土地使用、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将产生潜在的影响,决定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影响评价。

其次,对项目可能对土地使用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

该项目将需要大量土地用于构建道路,可能会涉及农田、林地和村庄。

评估中需考虑土地资源的损失以及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土地占用,可以在设计阶段优化道路线路,避免侵占农田和林地。

然后,评估项目对水资源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和消耗。

评估中需考虑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以及控制车辆废水和道路冲洗水的排放。

此外,需要评估道路建设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接下来,评估项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运营将增加交通量,可能导致大量的车辆尾气排放。

评估中需考虑道路附近居民的健康风险,并提出减少尾气排放的措施,如建设噪声屏障和绿化带。

最后,综合以上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针对土地使用、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采取控制措施,如减少土地占用、提高道路排水系统的效率、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等。

通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速公路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个案例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在工程项目决策的早期阶段,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开发背景1.流域概况及其水资源利用状况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干流河道全长1 062km,天然落差4175m,全河流域面积为77400km2(不含青衣江),年径流量470亿m’。

大岗山水电站坝址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的石棉县挖角乡境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2 727km2,占大渡河流域面积的81%。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 010m3/s,年径流量315亿m’。

根据《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大渡河干流推荐22级开发方案,大岗山水电站为第14个梯级,上游衔接硬梁包水电站,下游衔接龙头石水电站。

目前,大渡河干流按照水电开发规划已经建成了龚嘴和铜街子两个梯级电站;瀑布沟、深溪沟和龙头石3座水电站正在建设中。

2.流域规划环评情况根据环评法的规定,流域规划开展了环评工作。

2005年9月,《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会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审查会。

规划环评要求大岗山水电站项目环评时应重视对施工期“三废”的污染防治;应分析、评价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尤其是工程取料和弃渣的影响,以及工程完建后的植被恢复措施的设计,应与风景区景观相协调,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避免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实验区等其他区域的影响;进一步落实珍稀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类的保护性和补救性措施。

3.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2005年3月编制完成《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进行了技术咨询;2005年8月编制完成《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经四川省环保局批复,目前工程已开展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的工程建设。

鉴于大岗山水电站涉及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地带,2006年1月编制完成了《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已通过四川省建设厅评审,同意项目实施。

(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雅安市石棉县和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坝址距下游石棉县城约40km,距上游泸定县城约72km。

建设项目环评的法律案例(3篇)

建设项目环评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建设项目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国实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建设项目环评的法律问题。

二、案例简介某市一家钢铁公司计划在其厂区内扩建一座年产100万吨的炼钢厂。

由于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的规定,该公司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环评过程中,该公司委托了具有环评资质的机构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了环评报告。

环评报告经专家评审后,认为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仍需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

然而,该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导致周边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环评报告的编制与审查根据《环评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并经专家评审。

在本案例中,该公司委托了具有环评资质的机构进行了环评,并提交了环评报告。

这一步骤符合法律规定。

2. 环评报告的执行环评报告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中的环保措施。

然而,在本案例中,该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导致周边环境受到了影响。

这一行为违反了《环评法》的相关规定。

3. 法律责任根据《环评法》的规定,建设单位未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中的环保措施,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本案例中,该公司因未严格执行环评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案例启示(1)建设单位应充分重视环评工作,严格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进行项目建设,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2)环评机构应提高环评报告的质量,确保环评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监管,对未严格执行环评报告的建设单位依法进行处罚。

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分析

2、污染物排放情况
• 备料车间主要污染物有固体废弃物、 噪声。剥皮机产生 树皮,木片筛产生 木屑。剥皮机、削 片机、木片筛是主 要噪声源。

制浆主要为漂 白废水的排放。制 浆、抄浆设备、碱 回收炉、动力锅炉、 石灰窑均产生废气。 另外,制浆过程还 有废渣及噪声产生。
(1)废水排放
• 主要包括制浆车间、碱回 收车间、浆板车间有机废水, 化学厂排放含酸碱废水,热电 厂排放பைடு நூலகம்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熔融物溶解槽排气用氧化白液或碱 液吸收,不凝气送碱炉燃烧均是成熟技 术,能够控制TRS排放。 • 总之,大气污染源通过内部控制和 外部治理,可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4、固体废弃物处臵和噪声防治
• (1)固体废弃物处臵 • 建议污水处理厂污泥进焚烧炉焚 烧处臵。
(2)噪声防治
• ① 采用独立的封闭厂房,加 强封闭厂房隔声,采光窗采 用双层玻璃固定结构。 • ② 废水处理鼓风机臵于封闭 或半封闭房屋内。

通过分析,拟建项目废水处理方 案应以方案2为优选方案,相对于方案 1有如下优点: • ①废水经调节池,初沉池自然冷却 后再冷却,有利于减小冷却塔的负荷。 • ②化学沉淀单元放在二沉池后有利 于降低投药量,保证出水水质。
(3)优选方案与建议
• 为进一步优化工艺以适 合拟建项目及三 级处理的具体 情况,将优化 方案修改。
• ③ 在工程设计中,将强噪声设备如空 压机集中布臵,并臵于车间一层;墙体 加强隔声,如加厚墙体,使用隔声材料。 • ④ 供水泵房和污水泵房采用半地下式, 上部采用隔声玻璃,门板用隔声材料。
• ⑤ 选用低噪声泵、风机和其他设备。 • ⑥ 室内噪声设备加强减振、消声、隔 声。 • ⑦ 室外布臵的设备如风机、泵,可采 用消声、减振和使用隔声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
地表水域 地表水水 规模(大 质要求(水 小规模) 质类别)
附表 3 项目
水域规模
部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参数依据
名称
说明
大河
流量≥150m3/s
河流与河口
中河
流量为 15~150 m3/s
小河
流量<15 m3/s
2
200 8 年 下 学期
环境影响评价产业政策与案例解析 试卷
(A)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期终考试
出卷人 胡君 审卷人
考核 方式
闭卷
时间
110 分钟
用卷专业 与班级
环评 0631-0632
某污染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噪声 2 类地区,属于丘陵地带。该项目对水体、空气、声环境均造 成一定影响。
据调查,纳污水体全长约 65km,流域面积 526.2km2,年平均流量 6.8m3/s,河 宽 20~30m,枯水期 1m3/s, 环境容量很小。项目所在地位于该水体的中下游,纳污段水体功能为农业及娱乐用水。拟建排污口下游 15km 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约 26km 处该水体汇入另一较大河流,且下游 15km 范围内无饮用水源取水 点。
距离该项目下风向 5km 处有一所 500 人的小学,上风向 200m 处有 3 户居民。 工程分析表明,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废水 42048m3/d,其中含 CODcr 为 2323.6kg/d,BOD5 为 680.3kg/d,NH3-N 为 63.62kg/d;废气 1230×104m3/d,其中 TSP1298.7kg/d,SO219.9kg/d;主要动力机械 噪声达到 85~90dB。
建设项 目污水 水质复 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一级
地表水域 地表水水质 规模(大 要求(水质 小规模) 类别)

Ⅰ~Ⅲ
中、小 大
中、小 大
中、小

Ⅰ~Ⅳ Ⅰ~Ⅲ Ⅰ~Ⅳ Ⅰ、Ⅱ Ⅰ~Ⅲ
二级
地表水域 地表水水质 规模(大 要求(水质 小规模) 类别)

Ⅳ、Ⅴ
中、小 大
Ⅴ Ⅳ、Ⅴ
中、小 大
中、小
Ⅴ Ⅲ~Ⅴ Ⅳ、Ⅴ
问题: 1、说明该地区环境空气、噪声、地表水影响评价中应执行的环境标准。(15′) 2、本项目的敏感点有哪些?(15′) 3、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定出评价范围。(CSO2= 0.50 mg/m3;CTSP= 0.90*g/m3) (20′) 4、说明本项目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数量、位置及监测时间和频率。(10′) 5、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因子。(8′) 6、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水期、监测项目、监 测断面、监测时间、频率等)。(17′) 7、假如该项目共有两个相距很近点噪声源,其声压级均为 85dB,试问,叠加后的噪声源声压级是多少 dB?
1
(5′) 8、列出拟采取的声环境保护措施。(10′)
附表:
附表1 等标排放量
地形 复杂地形 平原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Pi>2.5×109
2.5×109≥Pi≥2.5×108




Pi<2.5×108 三 三
附表 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部分
建设项目污水 排放量
/(m3/d)
≥2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