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常见题型汇总(经典资料)word版本
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docx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题型1、集合的基本概念题型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3、集合的运算题型4、四种命题及关系题型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题型6、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范围题型7、判断命题的真假题型8、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题型9、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范围题型10、映射与函数的概念题型11、同一函数的判断题型12、函数解析式的求法题型13、函数定义域的求解题型14、函数定义域的应用题型15、函数值域的求解题型16、函数的奇偶性题型17、函数的单调性(区间)题型18、函数的周期性题型19、函数性质的综合题型20、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题型21、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实根分布及条件题型22、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题型23、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题型24、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题型25、指数函数中的恒成立的问题题型26、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题型27、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题型28、对数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题型29、幂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题型30、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题型31、判断函数的图像题型32、函数图像的应用题型33、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题型34、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35、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题型36、函数与数列的综合题型37、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38、函数中的创新题题型39、导数的定义题型40、求函数的导数题型41、导数的几何意义题型42、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题型4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题型44、含参函数的单调性(区间)题型45、已知含参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或存在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题型46、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题型47、方程解(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题型48、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题型49、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题型50、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型51、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题型52、等分角的象限问题题型53、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题型54、三角函数定义题题型55、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题型56、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题型57、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题型58、诱导求值与变形题型59、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题型60、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题型61、三角函数图像变换题型62、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题型63、化简求值题型64、正弦定理的应用题型65、余弦定理的应用题型66、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题型67、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题型68、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型69、共线向量的基本概念题型70、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71、平面向量的线性表示题型7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73、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题型74、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题型75、向量的坐标运算题型76、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题型77、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题型78、平面向量的应用题型79、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题型80、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题型81、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题型8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题型8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题型84、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题型85、数列的求和题型86、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87、不等式的性质题型88、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题型89、求取值范围题型90、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题型91、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题型92、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题型93、不等式的证明题型94、有理不等式的解法题型9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题型9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题型97、平面区域的面积题型98、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值题型99、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100、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题型101、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102、函数与不等式综合题型103、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104、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题型105、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题型106、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题型107、直观图?三视图题型108、三视图?直观图---简单几何体的基本量的计算题型109、三视图?直观图---简单组合体的基本量的计算题型110、部分三视图?其余三视图题型111、证明"点共面"、"线共面"或"点共线"及"线共点" 题型112、异面直线的判定题型113、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题型114、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题型115、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题型116、直线的方程题型117、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题型118、有关距离的计算题型119、对称问题题型120、求圆的方程题型121、直线系方程和圆系方程题型122、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题型123、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题型12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题型125、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题型126、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题型127、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题型128、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题型129、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题型130、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题型131、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题型132、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题型133、焦点三角形题型134、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题型135、双曲线的渐近线题型136、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题型137、焦点三角形题型138、抛物线的定义与方程题型139、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题型140、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题型14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型142、中点弦问题题型143、弦长与面积问题题型144、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题型145、定点问题题型146、定值问题题型147、最值问题题型148、已知流程框图,求输出结果题型149、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题型150、求输入参量题型151、算法综合应用题型152、算法案例题型153、古典概型题型154、几何概型的计算题型155、抽样方式题型156、茎叶图与数字特征题型157、直方图与数字特征题型158、频(数)率表与数字特征题型159、统计图表与概率综合题型160、线性回归方程题型161、独立性检验题型162、归纳推理题型163、类比推理题型164、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题型165、反证法证明题型166、复数的分类、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题型167、复数的几何意义题型168、相似三角形题型169、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应用题型170、四点共圆题型171、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题型172、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题型173、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题型174、极坐标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题型17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题型176、不等式的证明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 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1-3 集合的运算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第二章函数第一节映射与函数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第三节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断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四节二次函数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条件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七节幂函数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八节函数的图象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九节函数与方程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第十节函数综合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题型3-1 导数的定义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第二节导数的应用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交点和函数零点个数问题题型3-9 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题型3-10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题型3-11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节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题型3-12 定积分的计算题型3-13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一节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题型4-1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题型4-2 α2是第几象限角题型4-3 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题型4-4 三角函数定义题型4-5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题型4-6 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题型4-7 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题型4-8 诱导求值与变形第二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4-9 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题型4-10 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题型4-11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第三节三角恒等变换题型4-12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题型4-13 化简求值第四节解三角形题型4-14 正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5 余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6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题型4-17 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题型4-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一节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题型5-2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5 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题型5-6 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问题第二节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题型5-7 向量的坐标运算题型5-8 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题型5-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题型5-10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六章数列第一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题型6-1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题型6-2 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题型6-3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题型6-4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题型6-5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第二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题型6-6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题型6-7 数列的求和第三节数列的综合题型6-8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题型6-9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第七章不等式第一节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题型7-1 不等式的性质题型7-2 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第二节均值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题型7-3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题型7-4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题型7-5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题型7-6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节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7 有理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8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四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题型7-9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题型7-10 平面区域的面积题型7-11 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第五节不等式综合题型7-1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4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2 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题型8-3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题型8-4 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题型8-5 直观图、三视图题型8-6 三视图⟹直观图——简单几何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7三视图⟹直观图——简单组合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8 部分三视图⟹其余三视图第三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题型8-9 证明“线共面”、“点共面”或“点共线”题型8-10 异面直线的判定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1 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2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第六节空间向量及其应用题型8-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题型8-14 空间向量的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第七节空间角与距离题型8-15 空间角的计算题型8-16 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第九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第一节直线的方程题型9-1 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题型9-2 直线的方程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题型9-3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题型9-4 有关距离的计算题型9-5 对称问题第三节圆的方程题型9-6 求圆的方程题型9-7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题型9-8 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9 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题型9-10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题型9-11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题型9-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13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题型9-14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题型9-15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题型9-1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十章圆锥曲线方程第一节椭圆题型10-1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题型10-2 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题型10-3 焦点三角形第二节双曲线题型10-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题型10-5 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及其取值范围问题题型10-6 双曲线的渐近线题型10-7 焦点三角形第三节抛物线题型10-8 抛物线方程的求解题型10-9 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题型10-10 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第四节曲线与方程题型10-11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第五节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题型10-1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型10-13 中点弦问题题型10-14 弦长问题第六节圆锥曲线综合题型10-15 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题型10-16 定点问题题型10-17 定值问题题型10-18 最值问题第十一章算法初步题型11-1 已知流程图,求输出结果题型11-2 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题型11-3 求输入参数题型11-4 算法综合第十二章计数原理第一节计数原理与简单排列组合问题题型12-1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题型12-2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推导、化简和计算题型12-3 基本计数原理和简单排列组合问题的结合第二节排列问题题型12-4 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题型12-5 元素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6 元素不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7 元素定序问题题型12-8 其他排列:双排列、同元素的排列第三节组合问题题型12-9 单纯组合应用问题题型12-10 分选问题和选排问题题型12-11 平均分组问题和分配问题第四节二项式定理题型12-12 证明二项式定理题型12-13 T r+1的系数与x幂指数的确定题型12-14 二项式定理中的系数和题型12-15 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最值题型12-16 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第十三章排列与统计第一节概率及其计算题型13-1 古典概型题型13-2 几何概型的计算第二节概率与概率分布题型13-3 概率的计算题型13-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题型13-5 正态分布第三节统计与统计案例题型13-6 抽样方法题型13-7 样本分布题型13-8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解读题型13-9 线性回归方程题型13-10 独立性检验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第一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题型14-1 归纳猜想题型14-2 类比推理第二节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题型14-3 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第三节数学归纳法题型14-4 数学归纳法的完善题型14-5 证明恒等式题型14-6 整除问题题型14-7 不等式证明题型14-8 递推公式导出{a n}通项公式的猜证及有关问题的证明第十五章复数题型15-1 复数的概念、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题型15-2 复数的几何意义第十六章选讲内容第一节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题型16-1 圆和直角三角形中长度和角的计算题型16-2 证明题题型16-3 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第二节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题型16-4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题型16-5 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题型16-6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第三节不等式选讲(选修4-5)题型16-7含绝对值的不等式题型16-8 不等式的证明题型16-9 一般综合法和分析法(含比较法)题型16-10 数学归纳法。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
快戳!数学6大必考题型全总结!掌握好轻松考到140+!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及解题技巧分析1排列组合篇1.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 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 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 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 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 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2立体几何篇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体几何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体几何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
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高考数学各种题型总结-word
2019年高考数学各种题型总结面对不同的题型解题的策略也不一样,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2019年高考数学各种题型,还不了解的考生赶紧来阅读本文学习吧~~一、选择题(1)概念性强:数学中的每个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的概念性强。
试题的陈述和信息的传递,都是以数学的学科规定与习惯为依据,绝不标新立异。
(2)量化突出:数量关系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考试中一项主要的内容。
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定量型的试题所占的比重很大。
而且,许多从形式上看为计算定量型选择题,其实不是简单或机械的计算问题,其中往往蕴涵了对概念、原理、性质和法则的考查,把这种考查与定量计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试题特点。
(3)充满思辨性:这个特点源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作为数学选择题,尤其是用于选择性考试的高考数学试题,只凭简单计算或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的试题不多,几乎可以说并不存在。
绝大多数的选择题,为了正确作答,或多或少总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断能力,思辨性的要求充满题目的字里行间。
(4)形数兼备: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辨证统一起来。
这个特色在高中数学中已经得到充分的显露。
因此,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便反映出形数兼备这一特点,其表现是:几何选择题中常常隐藏着代数问题,而代数选择题中往往又寓有几何图形的问题。
因此,数形结合与形数分离的解题方法是高考数学选择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与解题方法。
(5)解法多样化:与其他学科比较,“一题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表现突出。
尤其是数学选择题,由于它有备选项,给试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有相当大的提示性,为解题活动展现了广阔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径和方法。
常常潜藏着极其巧妙的解法,有利于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
高考数学常见题型汇总(经典资料)汇编
一、函数1、求定义域(使函数有意义) 分母 ≠0 偶次根号≥0对数log a x x>0,a>0且a ≠1三角形中 0<A ∠<180, 最大角>60,最小角<60 2、求值域判别式法 V ≥0 不等式法 22232111133y x x x x x x x x =+=++≥⨯⨯=导数法 特殊函数法 换元法 题型: 题型一:1y x x =+法一:111(,222同号)或y x x x x x xy y =+=+≥∴≥≤-法二:图像法(对(0)by ax ab x =+>有效2-2-11题型二:()1(1,9)y x x x =-∈()/2(1)(9)110180,,0,9导数法:函数单调递增即y x y x xy f f y =+>∴=-⎛⎫∴∈∈ ⎪⎝⎭ 题型三:2sin 11sin 1sin ,1,2112化简变形又sin 解不等式,求出,就是要求的答案y yy yy y θθθθ-=++=≤-+∴≤-题型四:2222sin 11cos 2sin 1(1cos ),2sin cos 114sin()1,sin()41sin()114化简变形得即又由知解不等式,求出,就是要求的答案y y y y y y x y x y y x yy θθθθθθθθθ-=+-=+-=++++=++=+++≤≤+题型五2222333(3),(3)30(3)430化简变形得由判别式解出x x y x x x y x x y x y y y y+=-+=-+-+==--⨯≥V反函数1、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2、反函数的值域是原函数的定义域3、原函数的图像与原函数关于直线y=x 对称 题型1()(2)32,2322,2已知求解:直接令,解出就是答案x xf f x xx x --=+-=+周期性()()()(2)()()(2)00(2,函数 -)式相减)是一个周期是2t 的周期函数x x t x t x t x x x t f f f f f f f +++++=+==对称()()()(2)()()()),(2,), 函数关于直线x=a 对称对称的判断方法:写出2个对应点的坐标A(x,求出其中点的坐标C(a,)。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三视图题型总结,推荐文档
1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 【答案】A 2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到下由四个简单几何体组成,其体积分别记为1V ,2V ,3V ,4V ,上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旋转体,下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多面体,则有( )A .1243V V V V <<<B .1324V V V V <<<C .2134V V V V <<<D .2314V V V V <<<【答案】C3 .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A.4B.14 3C.163D.6【答案】B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题()5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5603B.5803C.200D.240【答案】C5.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A.B.C.D.【答案】A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其体积为___3π_____.12211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第5题图1121【答案】3π 7.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2cm .【答案】24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答案】1616π-9.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测试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43 233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第12题图)【答案】12π2 .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1cm3 B.2cm3C.3cm3D.6cm35 .将正方形(如图1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图2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7 .如图,网格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几何体的体积为A.6B.9C.12D.1813.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A.2865+B.3065+C.56125D.60125+15.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DCBA正、侧视图18. (立体几何)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它的体积为()A.12πB.45πC.57πD.81π2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________3m.3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第7题图。
(Word可编辑)(11套)最新高考数学复习 专项练习汇总
感谢您使用本资源,本资源是由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制作并分享给广大用户,本资源制作于2020年底,是集实用性、可编辑性为一体。
本资源为成套文件,包含本年级本课的相关资源。
有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录音、微课等教师最需要的资源。
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精英团队,从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昌乐中学等名校集合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精研中、高考,创新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整体教给学生。
本资源适用于教师下载后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于学生家长下载后打印出来作为同步练习使用、也适用于同学们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整体把握进度和难度,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
如果需要更多成套资料,请微信搜索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在页面下方找到“资源库”,就能得到您需要的每一份资源(包括小初高12000份主题班会课课件免费赠送!)超级资源(共11套100页)最新高考数学(文)复习专项练习汇总回扣计数原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方法(也称加法原理).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经过n个步骤,缺一不可,做第一步有m1种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方法(也称乘法原理).3.排列(1)排列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2)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A mn 表示. (3)排列数公式:A mn =n (n -1)(n -2)…(n -m +1).(4)全排列: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 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A nn =n ·(n -1)·(n -2)·…·2·1=n !.排列数公式写成阶乘的形式为A mn =n !(n -m )!,这里规定0!=1. 4.组合(1)组合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2)组合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C mn 表示.(3)组合数的计算公式:C m n=A mn A m m =n !m !(n -m )!=n (n -1)(n -2)…(n -m +1)m !,由于0!=1,所以C 0n =1.(4)组合数的性质:①C m n =C n -m n ;②C m n +1=C m n +C m -1n . 5.二项式定理 (a +b )n=C 0n a n+C 1n an -1b 1+…+C k n a n -k b k +…+C n n b n (n ∈N *).这个公式叫做二项式定理,右边的多项式叫做(a +b )n的二项展开式,其中的系数C kn (k =0,1,2,…,n )叫做二项式系数.式中的C k n a n -k b k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T k +1表示,即展开式的第k +1项:T k +1=C k n an -k b k.6.二项展开式形式上的特点 (1)项数为n +1.(2)各项的次数都等于二项式的幂指数n ,即a 与b 的指数的和为n .(3)字母a 按降幂排列,从第一项开始,次数由n 逐项减1直到零;字母b 按升幂排列,从第一项起,次数由零逐项增1直到n . (4)二项式的系数从C 0n ,C 1n ,一直到C n -1n ,C nn . 7.二项式系数的性质(1)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 mn =C n -mn . (2)增减性与最大值:二项式系数C kn ,当k <n +12时,二项式系数是递增的;当k >n +12时,二项式系数是递减的.当n 是偶数时,那么其展开式中间一项12n T +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当n 是奇数时,那么其展开式中间两项112n T -+和112n T ++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3)各二项式系数的和(a +b )n 的展开式的各个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2n ,即C 0n +C 1n +C 2n +…+C k n +…+C n n =2n. 二项展开式中,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C 1n +C 3n +C 5n +…=C 0n +C 2n +C 4n +…=2n -1.1.关于两个计数原理应用的注意事项(1)分类加法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都是关于做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的种数的问题,区别在于: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分类”问题,其中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做完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针对“分步”问题,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才算完成这件事.(2)混合问题一般是先分类再分步. (3)分类时标准要明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4)要恰当画出示意图或树状图,使问题的分析更直观、清楚,便于探索规律. 2.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应用题,通常从三个途径考虑: (1)以元素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 (2)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3)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排列数或组合数,再减去不合要求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3.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方法与技巧(1)特殊元素优先安排.(2)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3)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4)相邻问题捆绑处理.(5)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6)定序问题排除法处理.(7)分排问题直排处理.(8)“小集团”排列问题先整体后局部.(9)构造模型.(10)正难则反,等价条件. 4.对于二项式定理应用时要注意(1)区别“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审题时要仔细.项的系数与a ,b 有关,可正可负,二项式系数只与n 有关,恒为正.(2)运用通项求展开的一些特殊项,通常都是由题意列方程求出k ,再求所需的某项;有时需先求n ,计算时要注意n 和k 的取值范围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3)赋值法求展开式中的系数和或部分系数和,常赋的值为0,±1. (4)在化简求值时,注意二项式定理的逆用,要用整体思想看待a ,b .1.从8名女生和4名男生中,抽取3名学生参加某档电视节目,如果按性别比例分层抽样,则不同的抽取方法数为( )A.224 B.112C.56 D.28答案 B解析根据分层抽样,从8名女生中抽取2人,从4名男生中抽取1人,所以抽取2名女生1名男生的方法数为C28C14=112.2.5人站成一排,甲、乙两人必须站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 )A.12种B.24种C.48种D.60种答案 C解析可先排甲、乙两人,有A22=2(种)排法,再把甲、乙两人与其他三人进行全排列,有A44=24(种)排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共有2×24=48(种)排法,故选C.3.从5位男教师和4位女教师中选出3位教师,派到3个班担任班主任(每班1位班主任),要求这3位班主任中男、女教师都要有,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210种B.420种C.630种D.840种答案 B解析因为要求3位班主任中男、女教师都要有,所以共有两种情况,1男2女或2男1女.若选出的3位教师是1男2女,则共有C15C24A33=180(种)不同的选派方法;若选出的3位教师是2男1女,则共有C25C14A33=240(种)不同的选派方法,所以共有180+240=420(种)不同的方案,故选B.4.将甲、乙等5位同学分别保送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三所大学就读,则每所大学至少保送一人的不同保送方法有( )A.150种B.180种C.240种D.540种答案 A解析先将5个人分成三组,(3,1,1)或(1,2,2),分组方法有C35+C15C24C222=25(种),再将三组全排列有A33=6(种),故总的方法数有25×6=150(种).5.(2016·四川)用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24 B.48C.60 D.72答案 D解析由题可知,五位数要为奇数,则个位数只能是1,3,5.分为两步:先从1,3,5三个数中选一个作为个位数有C13种选法,再将剩下的4个数字排列有A44种排法,则满足条件的五位数有C13·A44=72(个).故选D.6.如图,花坛内有5个花池,有5种不同颜色的花卉可供栽种,每个花池内只能种一种颜色的花卉,相邻两池的花色不同,则栽种方案的种数为( )A.180 B.240C.360 D.420答案 D解析若5个花池栽了5种颜色的花卉,方法有A55种,若5个花池栽了4种颜色的花卉,则2,4两个花池栽同一种颜色的花,或3,5两个花池栽同一种颜色的花,方法有2A45种;若5个花池栽了3种颜色的花卉,方法有A35种,所以最多有A55+2A45+A35=420(种).7.某天连续有7节课,其中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5科各1节,数学2节.在排课时,要求生物课不排第1节,数学课要相邻,英语课与数学课不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为( )A.408 B.480C.552 D.816答案 A解析数学在第(1,2)节,从除英语外的4门课中选1门安排在第3节,剩下的任意排,故有C14A44=96(种)排法;数学在第(2,3)节,从除英语、生物外的3门课中选1门安排在第1节,从除英语外剩下的3门课中再选1门安排在第4节,剩下的任意排,故有C13C13A33=54(种)排法;数学在(3,4),(4,5),(5,6)情况一样,当英语在第1节时,其他任意排,故有A44=24(种)排法,当英语不在第1节时,从除英语,生物外的3门课中选一门安排在第1节,再从除英语外剩下的3门中选2门放在数学课前1节和后1节,剩下的任意排,有C 13A 23A 22=36(种)排法,故共有3×(24+36)=180(种)排法;数学在第(6,7)节时,当英语在第一节时,其他任意排,故有A 44=24(种)排法,当英语不在第1节,从除英语,生物外的3门课中选一门安排在第1节,再从除英语外的剩下的3门中选1门放在第5节,剩下的任意排,有C 13C 13A 33=54(种)排法,故有24+54=78(种)排法,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96+54+180+78=408(种)排法.故选A.8.设i 为虚数单位,则(x +i)6的展开式中含x 4的项为( ) A .-15x 4B .15x 4C .-20i x 4D .20i x 4答案 A解析 由题可知,含x 4的项为C 26x 4i 2=-15x 4.故选A.9.在二项式⎝⎛⎭⎪⎫x 2-1x n的展开式中,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是32,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A .32B .-32C .0D .1 答案 C解析 依题意得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为2n=32,解得n =5.因此,令x =1,则该二项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的和等于⎝⎛⎭⎪⎫12-115=0,故选C.10.已知(1+x )+(1+x )2+(1+x )3+…+(1+x )n =a 0+a 1x +a 2x 2+…+a n x n,且a 0+a 1+a 2+…+a n =126,那么⎝⎛⎭⎪⎫x -1x n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 .-15B .15C .20D .-20 答案 D解析 令x =1得a 0+a 1+a 2+…+a n =2+22+ (2)=2×2n-12-1=2n +1-2=126⇒2n +1=128⇒2n +1=27⇒n =6,又T k +1=C k 6(x )6-k⎝⎛⎭⎪⎫-1x k =C k 6(-1)k x 3-k ,所以由3-k =0,得常数项为-C 36=-20. 故选D.11.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第5项是二项式⎝⎛⎭⎪⎫x +1x 4展开式中的常数项,则a 3·a 7=________.答案 36解析 ⎝⎛⎭⎪⎫x +1x4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k +1=C k 4x 4-2k,令4-2k =0,得k =2,∴常数项为C 24=6,即a 5=6. ∵{a n }为等比数列,∴a 3·a 7=a 25=62=36.12.书架上原来并排放着5本不同的书,现要再插入3本不同的书,那么不同的插入方法共有________种. 答案 336解析 由题意得3本不同的书,插入到原来的5本不同的书中,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先插入第一本,插入到原来5本不同的书排成的一排所形成的6个间隔中,有A 16=6(种)方法;第二步:再插入第二本,插入到原来6本不同的书排成的一排所形成的7个间隔中,有A 17=7(种)方法;第三步:再插入第三本,插入到原来7本不同的书排成的一排所形成的8个间隔中,有A 18=8(种)方法,共有6×7×8=336(种)不同的插入方法.13.某大学的8名同学准备拼车去旅游,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每个年级各2名,分别乘甲、乙两辆汽车,每车限坐4名同学(乘同一辆车的4名同学不考虑位置),其中大一的孪生姐妹需乘同一辆车,则乘坐甲车的4名同学中恰有2名同学是来自同一年级的乘坐方式共有________种. 答案 24解析 分类讨论,有2种情形.孪生姐妹乘坐甲车,则有C 23C 12C 12=12(种)乘车方式;孪生姐妹不乘坐甲车,则有C 13C 12C 12=12(种)乘车方式.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知,共有24种乘车方式.14.已知(1+2x )6=a 0+a 1x +a 2x 2+…+a 6x 6,则|a 0|+|a 1|+|a 2|+…+|a 6|=____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 729解析 |a 0|+|a 1|+|a 2|+…+|a 6|相当于(1+2x )6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绝对值的和,令x =1,得|a 0|+|a 1|+|a 2|+…+|a 6|=36=729.15.如果⎝⎛⎭⎪⎪⎫3x -13x 2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128,则展开式中1x 3的系数是________. 答案 21解析 ⎝ ⎛⎭⎪⎪⎫3x -13x 2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3×1-1312n =2n =128,所以n =7,所以⎝ ⎛⎭⎪⎪⎫3x -13x 2n =⎝ ⎛⎭⎪⎪⎫3x -13x 27,其展开式的通项为T k +1=C k7(3x )7-k ·⎝⎛⎭⎪⎪⎫-13x 2k =57737C 3(1)k kkkx---.由7-5k3=-3,得k =6,所以1x3的系数为(-1)6·31·C 67=21.16.(x 2-x +1)10展开式中x 3项的系数为________. 答案 -210解析 (x 2-x +1)10=[1+(x 2-x )]10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k +1=C k 10(x 2-x )k ,对于(x 2-x )k通项公式为T m +1=C m k x2k -2m (-x )m =(-1)m C m k x 2k -m, 令2k -m =3且m ≤k ≤10,m ∈N ,k ∈N ,得k =2,m =1或k =3,m =3,(x 2-x +1)10的展开式x 3系数为C 210C 12·(-1)+C 310C 33·(-1)3=-210.回扣10 概率与统计1.牢记概念与公式 (1)概率的计算公式 ①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 (A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基本事件总数n;②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 (A ∪B )=P (A )+P (B );③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 (A )=1-P (A );④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 (A )=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2)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①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则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为n N;②分层抽样实际上就是按比例抽样,即按各层个体数占总体的比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3)统计中四个数据特征①众数:在样本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②中位数:在样本数据中,将数据按大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数据.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就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③平均数:样本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即x =1n(x 1+x 2+…x n );④方差与标准差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标准差:s =1n[(x 1-x )2+(x 2-x )2+…+(x n -x )2].(4)八组公式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两个性质(ⅰ)p i ≥0(i =1,2,…,n );(ⅱ)p 1+p 2+…+p n =1. ②期望公式E (X )=x 1p 1+x 2p 2+…+x n p n .③期望的性质(ⅰ)E (aX +b )=aE (X )+b ; (ⅱ)若X ~B (n ,p ),则E (X )=np ; (ⅲ)若X 服从两点分布,则E (X )=p . ④方差公式D (X )=[x 1-E (X )]2·p 1+[x 2-E (X )]2·p 2+…+[x n -E (X )]2·p n ,标准差为D (X ).⑤方差的性质(ⅰ)D (aX +b )=a 2D (X );(ⅱ)若X ~B (n ,p ),则D (X )=np (1-p ); (ⅲ)若X 服从两点分布,则D (X )=p (1-p ). ⑥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P (AB )=P (A )P (B ).⑦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计算公式P n (k )=C k n p k (1-p )n -k. ⑧条件概率公式P (B |A )=P (AB )P (A ).2.活用定理与结论 (1)直方图的三个结论 ①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率组距=频率; ②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③小长方形的高=频率组距,所有小长方形高的和为1组距.(2)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一定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3)利用随机变量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如果K 2的观测值k 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4)如果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则记为X ~N (μ,σ2).满足正态分布的三个基本概率的值是:①P (μ-σ<X ≤μ+σ)=0.682 6;②P (μ-2σ<X ≤μ+2σ)=0.954 4;③P (μ-3σ<X ≤μ+3σ)=0.997 4.1.应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一定要注意首先确定各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求出各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再求和.2.正确区别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是互斥中的特殊情况,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混淆频率分布条形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误把频率分布直方图纵轴的几何意义当成频率,导致样本数据的频率求错.4.要注意概率P (A |B )与P (AB )的区别(1)在P (A |B )中,事件A ,B 发生有时间上的差异,B 先A 后;在P (AB )中,事件A ,B 同时发生.(2)样本空间不同,在P (A |B )中,事件B 成为样本空间;在P (AB )中,样本空间仍为Ω,因而有P (A |B )≥P (AB ).5.易忘判定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盲目使用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公式计算致误.1.某学校有男学生400名,女学生600名.为了解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与业余爱好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全体学生中抽取男学生40名,女学生60名进行调查,则这种抽样方法是( )A .抽签法B .随机数法C .系统抽样法D .分层抽样法 答案 D解析 总体由男生和女生组成,比例为400∶600=2∶3,所抽取的比例也是2∶3,故拟从全体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法,故选D.2.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的众数,中位数的估计值为( )A .62,62.5B .65,62C .65,63.5D .65,65答案 D解析 选出直方图中最高的矩形求出其底边的中点即为众数;求出从左边开始小矩形的面积和为0.5对应的横坐标即为中位数.最高的矩形为第三个矩形,所以时速的众数为65;前两个矩形的面积为(0.01+0.02)×10=0.3,由于0.5-0.3=0.2,则0.20.4×10=5,所以中位数为60+5=65.故选D.3.同时投掷两枚硬币一次,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 .“至少有1个正面朝上”,“都是反面朝上” B .“至少有1个正面朝上”,“至少有1个反面朝上” C .“恰有1个正面朝上”,“恰有2个正面朝上” D .“至少有1个反面朝上”,“都是反面朝上” 答案 C解析 同时投掷两枚硬币一次,在A 中,“至少有1个正面朝上”和“都是反面朝上”不能同时发生,且“至少有1个正面朝上”不发生时,“都是反面朝上”一定发生,故A 中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在B 中,当两枚硬币恰好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时,“至少有1个正面朝上”,“至少有1个反面朝上”能同时发生,故B 中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在C 中,“恰有1个正面朝上”,“恰有2个正面朝上”不能同时发生,且其中一个不发生时,另一个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故C 中的两个事件是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在D 中,当两枚硬币同时反面朝上时,“至少有1个反面朝上”,“都是反面朝上”能同时发生,故D 中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故选C.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学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选取5名参加测试,,则所选5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A .1,2,3,4,5B .5,26,27,38,49C .2,4,6,8,10D .5,15,25,35,45 答案 D解析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时,即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间隔一般为总体的个数除以样本容量,据此即可得到答案.采用系统抽样间隔为505=10,只有D答案中的编号间隔为10.故选D.5.道路交通法规定:行人和车辆路过十字路口时必须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绿灯行,红灯停,遇到黄灯时,如已超过停车线须继续行进,某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设置时间是:绿灯48秒,红灯47秒,黄灯5秒,小张是个特别守法的人,只有遇到绿灯才通过,则他路过该路口不等待的概率为( ) A .0.95 B .0.05 C .0.47 D .0.48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小张路过该路口不等待的概率为4848+47+5=0.48.6.A 是圆上固定的一定点,在圆上其他位置任取一点B ,连接A ,B 两点,它是一条弦,它的长度大于等于半径长度的概率为( ) A.23 B.14 C.56 D.12 答案 A解析 在圆上其他位置任取一点B ,设圆的半径为R ,则B 点位置所有情况对应的弧长为圆的周长2πR ,其中满足条件AB 的长度大于等于半径长度的对应的弧长为23·2πR ,则弦AB的长度大于等于半径长度的概率P =23·2πR 2πR =23.故选A.7.有5张卡片,上面分别写有数字1,2,3,4,5.从这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那么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 )A.13B.23C.710D.310 答案 C解析 从5张卡片中随机抽2张的结果有(1,2),(1,3),(1,4),(1,5),(2,3),(2,4),(2,5),(3,4),(3,5),(4,5),共10种,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偶数有7种,故所求概率P =710.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开关a ,b ,c 闭合与断开的概率都是12,且是相互独立的,则灯亮的概率是( )A.18B.38C.14D.78 答案 B解析 设开关a ,b ,c 闭合的事件分别为A ,B ,C ,则灯亮事件D =ABC ∪AB C ∪A B C ,且A ,B ,C 相互独立,ABC ,AB C ,A B C 互斥,所以P (D )=P (ABC ∪AB C ∪A B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P (A )P (B )P (C )=12×12×12+12×12×⎝ ⎛⎭⎪⎫1-12+12×⎝ ⎛⎭⎪⎫1-12×12=38,故选B.9.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与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5户家庭,得到如下统计数据表收入x (万元) 8.2 8.6 10.0 11.3 11.9 支出y (万元)6.27.58.08.59.8根据上表可得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其中b ^=0.76,a ^=y -b ^x .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年收入为15万元的家庭的年支出为( ) A .11.4万元 B .11.8万元 C .12.0万元 D .12.2万元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x =8.2+8.6+10.0+11.3+11.95=10,y =6.2+7.5+8.0+8.5+9.85=8,∴a ^=8-0.76×10=0.4,∴当x =15时,y ^=0.76×15+0.4=11.8(万元).10.设X ~N (1,σ2),其正态分布密度曲线(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1,σ2),则P (μ-σ<ξ≤μ+σ)=68.26%,P (μ-2σ<ξ≤μ+2σ)=95.44%)如图所示,且P (X ≥3)=0.022 8,那么向正方形OABC 中随机投掷10 000个点,则落入阴影部分的点的个数的估计值为( )A .6 038B .6 587C .7 028D .7 539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P (0<X ≤1)=12×0.682 6=0.341 3,则落入阴影部分的点的个数的估计值为10 000×(1-0.341 3)=6 587.故选B.11.如图,在边长为e(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粒黄豆,则它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2e2 解析 由题意知,所给图中两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由e x=e ,得x =1,故阴影部分面积为S =2ʃ10(e -e x )d x =2(e x -e x )|1=2[e -e -(0-1)]=2.又该正方形面积为e 2,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2e2.12.样本容量为 1 0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样本数据落在[6,14)内的频数为________.答案 680解析 根据给定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4×(0.02+0.08+x +0.03+0.03)=1⇒x =0.09,则在[6,14)之间的频率为4×(0.08+0.09)=0.68,所以在[6,14)之间的频数为1 000×0.68=680.13.已知x ,y 的取值如表所示.x 0 1 3 4 y2.24.34.86.7从散点图分析,y 与x 线性相关,且y ^=0.95x +a ^,则a ^=________. 答案 2.6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得x =2,y =4.5,又由线性回归方程知,其斜率为0.95,∴截距a ^=4.5-0.95×2=2.6.14.某商场在儿童节举行回馈顾客活动,凡在商场消费满100元者即可参加射击赢玩具活动,具体规则如下:每人最多可射击3次,一旦击中,则可获奖且不再继续射击,否则一直射击到3次为止.设甲每次击中的概率为p (p ≠0),射击次数为η,若η的期望E (η)>74,则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 ⎛⎭⎪⎫0,12 解析 由已知得P (η=1)=p ,P (η=2)=(1-p )p ,P (η=3)=(1-p )2,则E (η)=p +2(1-p )p +3(1-p )2=p 2-3p +3>74,解得p >52或p <12,又p ∈(0,1),所以p ∈⎝ ⎛⎭⎪⎫0,12.15.某工厂36名工人的年龄数据如下表.工人编号年龄 工人编号年龄 工人编号年龄 工人编号年龄 1 40 10 36 19 27 28 34 2 4411 3120 4329 39(1)按编号用系统抽样法从36名工人中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且在第一分段里用随机抽样法抽到的年龄数据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 (2)计算(1)中样本的平均值x 和方差s 2;(3)求这36名工人中年龄在(x -s ,x +s )内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解 (1)根据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应分为9组,每组4人. 由题意可知,抽取的样本编号依次为2,6,10,14,18,22,26,30,34, 对应样本的年龄数据依次为44,40,36,43,36,37,44,43,37. (2)由(1),得x =44+40+36+43+36+37+44+43+379=40,s 2=19[(44-40)2+(40-40)2+(36-40)2+(43-40)2+(36-40)2+(37-40)2+(44-40)2+(43-40)2+(37-40)2]=1009. (3)由(2),得x =40,s =103,∴x -s =3623,x +s =4313,由表可知,这36名工人中年龄在(x -s ,x +s )内的共有23人, 所占的百分比为2336×100%≈63.89%.16.某市文化馆在春节期间举行高中生“蓝天海洋杯”象棋比赛,规则如下:两名选手比赛时,每局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2分或打满6局时结束.假设选手甲与选手乙比赛时,甲每局获胜的概率皆为23,且各局比赛胜负互不影响.(1)求比赛进行4局结束,且乙比甲多得2分的概率;(2)设ξ表示比赛停止时已比赛的局数,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期望.解 (1)由题意知,乙每局获胜的概率皆为1-23=13.比赛进行4局结束,且乙比甲多得2分即前两局乙胜一局,3,4局连胜,则P =C 12·13·23·13·13=481. (2)由题意知,ξ的取值为2,4,6,则P (ξ=2)=⎝ ⎛⎭⎪⎫232+⎝ ⎛⎭⎪⎫132=59,P (ξ=4)=C 12·13·23·⎝ ⎛⎭⎪⎫232+C 12·13·23·⎝ ⎛⎭⎪⎫132=2081, P (ξ=6)=⎝⎛⎭⎪⎫C 12·13·232=1681,所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ξ 2 4 6 P5920811681则E (ξ)=2×59+4×2081+6×1681=26681.回扣11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1.复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法则 (1)复数z =a +b i(a ,b ∈R )的分类 ①z 是实数⇔b =0; ②z 是虚数⇔b ≠0; ③z 是纯虚数⇔a =0且b ≠0. (2)共轭复数复数z =a +b i 的共轭复数z =a -b i. (3)复数的模复数z =a +b i 的模|z |=a 2+b 2. (4)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a +b i =c +d i ⇔a =c 且b =d (a ,b ,c ,d ∈R ).特别地,a +b i =0⇔a =0且b =0(a ,b ∈R ). (5)复数的运算法则加减法:(a +b i)±(c +d i)=(a ±c )+(b ±d )i ; 乘法:(a +b i)(c +d i)=(ac -bd )+(ad +bc )i ; 除法:(a +b i)÷(c +d i)=ac +bd c 2+d 2+bc -adc 2+d 2i. ()其中a ,b ,c ,d ∈R .2.复数的几个常见结论 (1)(1±i)2=±2i. (2)1+i 1-i =i ,1-i 1+i =-i. (3)i 4n=1,i4n +1=i ,i4n +2=-1,i4n +3=-i ,i 4n +i4n +1+i4n +2+i4n +3=0(n ∈Z ).(4)ω=-12±32i ,且ω0=1,ω2=ω,ω3=1,1+ω+ω2=0.3.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如图(1)所示. (2)条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 (3)循环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4.推理推理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合情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 (1)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实验、观察―→概括、推广→猜测一般性结论 (2)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实验、观察―→联想、类推→猜测新的结论5.证明方法(1)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 推理模式: 框图表示Q ⇐P 1→P 1⇐P 2→P 2⇐P 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2)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 推理模式框图表示:P ⇒Q 1→Q 1⇒Q 2→Q 2⇒Q 3→…→Q n ⇒Q (其中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3)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1.复数z 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 =0且b ≠0(z =a +b i ,a ,b ∈R ).还要注意巧妙运用参数问题和合理消参的技巧.2.复数的运算与多项式运算类似,要注意利用i 2=-1化简合并同类项.3.在解决含有循环结构的框图时,要弄清停止循环的条件.注意理解循环条件中“≥”与“>”的区别.4.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要注意流程线的指向与其上文字“是”“否”的对应.5.类比推理易盲目机械类比,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某一点表面相似)迷惑,应从本质上类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易盲目以为n 0的起始值n 0=1,另外注意证明传递性时,必须用n =k 成立的归纳假设.6.在循环结构中,易错误判定循环体结束的条件,导致错求输出的结果.1.复数z 满足z (2-i)=1+7i ,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为( ) A .-1-3iB .-1+3iC .1+3iD .1-3i 答案 A解析 ∵z (2-i)=1+7i ,∴z =1+7i 2-i =(1+7i )(2+i )(2-i )(2+i )=-5+15i5=-1+3i ,共轭复数为-1-3i.2.复数z 1,z 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直线y =x 对称,且z 1=3+2i ,则z 1·z 2等于( ) A .13iB .-13iC .13+12iD .12+13i答案 A解析 z 1=2+3i ,z 1·z 2=(2+3i)(3+2i)=13i.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少有一个钝角.假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至少有一个钝角 B .假设至少有两个钝角 C .假设没有一个钝角D .假设没有一个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 答案 C解析 原命题的结论为至少有一个钝角.则反证法需假设结论的反面.“至少有一个”的反面为“没有一个”,即假设没有一个钝角. 4.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三棱锥的性质 B .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铀是金属,所以铀能够导电C .高一参加军训有12个班,1班51人,2班53人,3班52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50人D .在数列{a n }中,a 1=2,a n =2a n -1+1(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 答案 B解析 A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三棱锥的性质为类比推理.B .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铀是金属,所以铀能够导电.由一般到特殊,为演绎推理.C .高一参加军训有12个班,1班51人,2班53人,3班52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50人为归纳推理.D .在数列{a n }中,a 1=2,a n =2a n -1+1(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为归纳推理.5.z =m +i1-i(m ∈R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的点不可能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 D解析 z =(m +i )(1+i )(1-i )(1+i )=m -1+(m +1)i2,由于m -1<m +1,故不可能在第四象限.。
(word完整版)高考数学中的内切球和外接球问题
高考数学中的内切球和外接球问题一、有关外接球的问题如果一个多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那么称这个多面体是球的内接多面体,这个球称为多面体的外接球.有关多面体外接球的问题,是立体几何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化归能力.研究多面体的外接球问题,既要运用多面体的知识,又要运用球的知识,并且还要特别注意多面体的有关几何元素与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而多面体外接球半径的求法在解题中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接法(公式法)1、求正方体的外接球的有关问题例1若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例2一个正方体的各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若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4 ,则该球的体积为.2、求长方体的外接球的有关问题例3一个长方体的各顶点均在同一球面上,且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1,2,3 ,则此球的表面积为.例4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A. 16B. 20C. 24D. 323.求多面体的外接球的有关问题例5一个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 其侧棱垂直于底面,已知该 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体积为9,底面周长 为3,则这个球的体积为.解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x ,高为h ,则有 6x 3 9 会 3 2.6 — x h 8 4的半径的常用公式二、构造法(补形法)1、构造正方体例5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 V 3 ,则其外 接球的表面积是.例3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V 3 ,则其外 接球的表面积是.故其外接球的表面积S 4 r 2 9 .小结:一般地,若一个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其长度分 别为a,b,c ,则就可以将这个三棱锥补成一个长方体, 于是长方体的体 对角线的长就是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直径.设其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 有2R va 2 b 2 c 2.出现“墙角”结构利用补形知识,联系长方体。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导数压轴题7大题型总结
高考数学导数压轴题7大题型总结
北京八中
高考数学导数压轴题7大题型总结
高考导数压轴题考察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其考察内容方法远远高于课本,其涉及基本概念主要是:切线,单调性,非单调,极值,极值点,最值,恒成立等等。
导数解答题是高考数学必考题目,今天就总结导数7大题型,让你在高考数学中多拿一分,平时基础好的同学逆袭140也不是问题
01导数单调性、极值、最值的直接应用
02交点与根的分布
03不等式证明
(一)做差证明不等式
(二)变形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
(三)替换构造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04不等式恒成立求字母范围(一)恒成立之最值的直接应用
(二)恒成立之分离参数
(三)恒成立之讨论字母范围
05函数与导数性质的综合运用
06导数应用题
07导数结合三角函数。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1-3 集合的运算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第二章函数第一节映射与函数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第三节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断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四节二次函数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条件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七节幂函数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八节函数的图象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九节函数与方程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第十节函数综合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题型3-1 导数的定义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第二节导数的应用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交点和函数零点个数问题题型3-9 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题型3-10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题型3-11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节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题型3-12 定积分的计算题型3-13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一节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题型4-1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题型4-2 α2是第几象限角题型4-3 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题型4-4 三角函数定义题型4-5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题型4-6 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题型4-7 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题型4-8 诱导求值与变形第二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4-9 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题型4-10 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题型4-11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第三节三角恒等变换题型4-12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题型4-13 化简求值第四节解三角形题型4-14 正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5 余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6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题型4-17 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题型4-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一节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题型5-2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5 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题型5-6 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问题第二节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题型5-7 向量的坐标运算题型5-8 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题型5-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题型5-10 平面向量的应用第六章数列第一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题型6-1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题型6-2 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题型6-3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题型6-4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题型6-5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第二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题型6-6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题型6-7 数列的求和第三节数列的综合题型6-8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题型6-9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第七章不等式第一节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题型7-1 不等式的性质题型7-2 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第二节均值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题型7-3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题型7-4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题型7-5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题型7-6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节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7 有理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8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四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题型7-9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题型7-10 平面区域的面积题型7-11 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第五节不等式综合题型7-1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4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2 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题型8-3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题型8-4 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题型8-5 直观图、三视图题型8-6 三视图⟹直观图——简单几何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7三视图⟹直观图——简单组合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8 部分三视图⟹其余三视图第三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题型8-9 证明“线共面”、“点共面”或“点共线”题型8-10 异面直线的判定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1 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2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第六节空间向量及其应用题型8-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题型8-14 空间向量的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第七节空间角与距离题型8-15 空间角的计算题型8-16 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第九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第一节直线的方程题型9-1 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题型9-2 直线的方程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题型9-3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题型9-4 有关距离的计算题型9-5 对称问题第三节圆的方程题型9-6 求圆的方程题型9-7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题型9-8 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9 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题型9-10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题型9-11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题型9-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13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题型9-14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题型9-15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题型9-1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十章圆锥曲线方程第一节椭圆题型10-1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题型10-2 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题型10-3 焦点三角形第二节双曲线题型10-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题型10-5 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及其取值范围问题题型10-6 双曲线的渐近线题型10-7 焦点三角形第三节抛物线题型10-8 抛物线方程的求解题型10-9 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题型10-10 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第四节曲线与方程题型10-11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第五节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题型10-1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型10-13 中点弦问题题型10-14 弦长问题第六节圆锥曲线综合题型10-15 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题型10-16 定点问题题型10-17 定值问题题型10-18 最值问题第十一章算法初步题型11-1 已知流程图,求输出结果题型11-2 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题型11-3 求输入参数题型11-4 算法综合第十二章计数原理第一节计数原理与简单排列组合问题题型12-1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题型12-2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推导、化简和计算题型12-3 基本计数原理和简单排列组合问题的结合第二节排列问题题型12-4 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题型12-5 元素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6 元素不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7 元素定序问题题型12-8 其他排列:双排列、同元素的排列第三节组合问题题型12-9 单纯组合应用问题题型12-10 分选问题和选排问题题型12-11 平均分组问题和分配问题第四节二项式定理题型12-12 证明二项式定理题型12-13 Tr+1的系数与x幂指数的确定题型12-14 二项式定理中的系数和题型12-15 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最值题型12-16 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第一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题型14-1 归纳猜想题型14-2 类比推理第二节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题型14-3 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第三节数学归纳法题型14-4 数学归纳法的完善题型14-5 证明恒等式题型14-6 整除问题题型14-7 不等式证明题型14-8 递推公式导出{an}通项公式的猜证及有关问题的证明第十三章排列与统计第一节概率及其计算题型13-1 古典概型题型13-2 几何概型的计算第二节概率与概率分布题型13-3 概率的计算题型13-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题型13-5 正态分布第三节统计与统计案例题型13-6 抽样方法题型13-7 样本分布题型13-8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解读题型13-9 线性回归方程题型13-10 独立性检验第十五章复数题型15-1 复数的概念、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题型15-2 复数的几何意义第十六章选讲内容第一节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题型16-1 圆和直角三角形中长度和角的计算题型16-2 证明题题型16-3 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第二节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题型16-4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题型16-5 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题型16-6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第三节不等式选讲(选修4-5)题型16-7含绝对值的不等式题型16-8 不等式的证明题型16-9 一般综合法和分析法(含比较法)题型16-10 数学归纳法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3、用在设问句后。
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一、选择题型
1. 单选题: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2. 多选题: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所有正确答案。
3. 判断题:判断给定的陈述是否正确。
二、填空题型
1. 单项填空题:根据题目要求,在空格内填入一个正确的答案。
2. 同义填空题:根据题目给出的句子,选择与之意思相同的词或词组填入空格中。
3. 近义填空题:根据题目给出的句子,选择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或词组填入空格中。
三、计算题型
1. 运算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运算,写出结果或具体步骤。
2. 算式填空题:给出部分算式,要求将剩余部分填写完整。
四、证明和推理题型
1. 数学证明题:根据已知条件,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完整地证明一个数学结论。
2. 推理判断题:根据已知信息,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知识,判断陈述的真假。
五、应用题型
1. 实际问题解决题:根据给定的实际情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图表分析题:根据给定的图表或数据,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
六、综合题型
1. 综合运用题:将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组合,要求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答。
2. 综合性试题:将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性考查,要求较高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推荐文档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题型1-1集合的基本概念题型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1-3集合的运算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题型1-4四种命题及关系题型1-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题型1-6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题型1-7判断命题的真假题型1-8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疋题型1-9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第二章函数第一节映射与函数题型2-1映射与函数的概念题型2-2同一函数的判断题型2-3函数解析式的求法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题型2-4函数定义域的求解题型2-5函数定义域的应用题型2-6函数值域的求解第三节函数的性质一一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题型2-7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题型2-8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断题型2-9函数周期性的判断题型2-10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四节二次函数题型2-11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题型2-12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条件题型2-13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题型2-14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题型2-15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题型2-16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题型2-17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题型2-18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2-19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第七节幕函数题型2-20求幕函数的定义域题型2-21幕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第八节函数的图象题型2-22判断函数的图象题型2-23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九节函数与方程题型2-24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题型2-25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2-26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第十节函数综合题型2-27函数与数列的综合题型2-28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2-29函数中的信息题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题型3-1导数的定义题型3-2求函数的导数第二节导数的应用题型3-3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题型3-4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题型3-5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题型3-6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3-7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题型3-8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交点和函数零点个数问题题型3-9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题型3-10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题型3-11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节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题型3-12定积分的计算题型3-13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一节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诱导公式题型4-1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题型4-2 a是第几象限角2题型4-3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题型4-4三角函数定义题型4-5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题型4-6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题型4-7同角求值----- 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题型4-8诱导求值与变形第二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题型4-9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题型4-10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题型4-11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第三节三角恒等变换题型4-12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题型4-13化简求值第四节解三角形题型4-14正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5余弦定理的应用题型4-16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题型4-17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题型4-18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一节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题型5-2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3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题型5-4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题型5-5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题型5-6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问题第二节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题型5-7向量的坐标运算题型5-8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题型5-9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题型5-10平面向量的应用第六章数列第一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题型6-1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题型6-2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题型6-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题型6-4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题型6-5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第二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题型6-6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题型6-7 数列的求和第三节数列的综合题型6-8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题型6-9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第七章不等式第一节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题型7-1 不等式的性质题型7-2 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第二节均值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题型7-3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题型7-4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题型7-5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题型7-6 不等式的证明第三节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7 有理不等式的解法题型7-8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四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题型7-9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题型7-10 平面区域的面积题型7-11 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第五节不等式综合题型7-1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题型7-14 函数与不等式综合第八章立体几何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1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型8-2 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题型8-3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题型8-4 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题型8-5 直观图、三视图题型8-6 三视图? 直观图——简单几何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7 三视图? 直观图——简单组合体基本量的计算题型8-8 部分三视图? 其余三视图第三节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题型8-9 证明“线共面”“、点共面” 或“点共线”题型8-10 异面直线的判定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1 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第五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题型8-12 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第六节空间向量及其应用题型8-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题型8-14 空间向量的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第七节空间角与距离题型8-15 空间角的计算题型8-16 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第九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第一节直线的方程题型9-1 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题型9-2 直线的方程第二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题型9-3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题型9-4 有关距离的计算题型9-5 对称问题第三节圆的方程题型9-6 求圆的方程题型9-7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题型9-8 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9 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题型9-10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题型9-11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第四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题型9-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9-13 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题型9-14 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题型9-15 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题型9-1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十章圆锥曲线方程第一节椭圆题型10-1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题型10-2 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题型10-3 焦点三角形第二节双曲线题型10-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题型10-5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及其取值范围问题题型10-6 双曲线的渐近线题型10-7 焦点三角形第三节抛物线题型10-8 抛物线方程的求解题型10-9 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题型10-10 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第四节曲线与方程题型10-11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第五节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题型10-1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题型10-13 中点弦问题题型10-14 弦长问题第六节圆锥曲线综合题型10-15 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题型10-16 定点问题题型10-17 定值问题题型10-18 最值问题第十一章算法初步题型11-1 已知流程图,求输出结果题型11-2 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题型11-3 求输入参数题型11-4 算法综合第十二章计数原理第一节计数原理与简单排列组合问题题型12-1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题型12-2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推导、化简和计算题型12-3 基本计数原理和简单排列组合问题的结合第二节排列问题题型12-4 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排列问题题型12-5 元素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6 元素不相邻排列问题题型12-7 元素定序问题题型12-8 其他排列:双排列、同元素的排列第三节组合问题题型12-9 单纯组合应用问题题型12-10 分选问题和选排问题题型12-11 平均分组问题和分配问题第四节二项式定理题型12-12 证明二项式定理题型12-13 ????+1的系数与??幂指数的确定题型12-14 二项式定理中的系数和题型12-15 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最值题型12-16 二项式定理的综合应用第十三章排列与统计第一节概率及其计算题型13-1 古典概型题型13-2 几何概型的计算第二节概率与概率分布题型13-3 概率的计算题型13-4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题型13-5 正态分布第三节统计与统计案例题型13-6 抽样方法题型13-7 样本分布题型13-8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解读题型13-9 线性回归方程题型13-10 独立性检验第十四章推理与证明第一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题型14-1 归纳猜想题型14-2 类比推理第二节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题型14-3 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第三节数学归纳法题型14-4 数学归纳法的完善题型14-5 证明恒等式题型14-6 整除问题题型14-7 不等式证明题型14-8 递推公式导出{???} 通项公式的猜证及有关问题的证明第十五章复数题型15-1 复数的概念、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题型15-2 复数的几何意义第十六章选讲内容第一节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题型16-1 圆和直角三角形中长度和角的计算题型16-2 证明题题型16-3 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第二节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4)题型16-4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题型16-5 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题型16-6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第三节不等式选讲(选修4-5)题型16-7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题型16-8 不等式的证明题型16-9 一般综合法和分析法(含比较法)题型16-10 数学归纳法。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的知识总结和题型归纳(word版可编辑)
高考数学解三角形的知识总结和题型归纳一、知识讲解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互余)(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主要类型有:(1)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2)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已知三边求三角.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1)角的变换因为在△ABC 中,A+B+C=π,所以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
(完整word)高考数学大题经典习题
1. 对于函数()321(2)(2)3f x a x bx a x =-+-+-。
(1)若()f x 在13x x ==和处取得极值,且()f x 的图像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均不超过22sin cos t t t -+t 的取值范围;(2)若()f x 为实数集R 上的单调函数,设点P 的坐标为(),a b ,试求出点P 的轨迹所形成的图形的面积S 。
1. (1)由()321(2)(2)3f x a x bx a x =-+-+-,则()2'(2)2(2)f x a x bx a =-+-+-因为()13f x x x ==在和处取得极值,所以()13'0x x f x ===和是的两个根221(2)121(2)02(2)323(2)0a a b a b a b a ⎧=--+⋅-⋅+-=⎧⇒⎨⎨=--+⋅-⋅+-=⎩⎩ ()2'43f x x x ∴=-+-因为()f x 的图像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不超过22sin cos t t t -+所以()2'2sin cos f x t t t x R ≤-∈恒成立,而()()2'21f x x =--+,其最大值为1.故22sin cos 1t t t -≥72sin 21,3412t k t k k Z πππππ⎛⎫⇒-≥⇒+≤≤+∈ ⎪⎝⎭(2)当2a =-时,由()f x 在R 上单调,知0b =当2a ≠-时,由()f x 在R 上单调()'0f x ⇔≥恒成立,或者()'0f x ≤恒成立. ∵()2'(2)2(2)f x a x bx a =-+-+-,2244(4)0b a ∴∆=+-≤可得224a b +≤从而知满足条件的点(),P a b 在直角坐标平面aob 上形成的轨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4S π=2. 函数cx bx ax x f ++=23)((0>a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ααf A 、))(,(ββf B分别为函数)(x f 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且|AB|=2,αββα-=-)()(f f . (Ⅰ)求b 的值;(Ⅱ)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 (Ⅲ)若mm x f x 6)(],1,2[->-∈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 (Ⅰ) b =0(Ⅱ)3'2()()30,f x ax cxf x ax c αβ=+∴=+=Q 的两实根是则 03c a αβαβ+=⎧⎪⎨⋅=⎪⎩|AB|=2222()()()()4()2f f αβαβαβ⇒-+-=⇒-= 34232c c a a -⋅=⇒=- 33()()f f a c a c αββαααβββα-=-⇒+--=-Q222()1[()3]1a c a c ααββαβαβ⇒+++=-⇒+-+=-233()11122c a c c ac a a a ∴-+=-⇒-+=-⇒-=-又01a a >∴= 3()32x f x x =-(Ⅲ) [2,1]x ∈-时,求()f x 的最小值是-56(6)(1)50m m m m m+-->-⇒< 106<<-<m m 或3. 已知()d cx bx ax x f +++=23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其图象交x 轴于A ,B ,C 三点,若点B 的坐标为(2,0),且()x f 在]0,1[-和[4,5]上有相同的单调性,在[0,2]和[4,5]上有相反的单调性. (1)求c 的值;(2)在函数()x f 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M (x 0,y 0),使得()x f 在点M 的切线斜率为3b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 ⑴ ∵()x f 在[]0,1-和[]2,0上有相反单调性,∴ x=0是()x f 的一个极值点,故()0'=x f , 即0232=++c bx ax 有一个解为x=0,∴c=0 ⑵ ∵()x f 交x 轴于点B (2,0) ∴()a b d d b a 24,048+-==++即令()0'=x f ,则abx x bx ax 32,0,023212-===+ ∵()x f 在[]2,0和[]5,4上有相反的单调性∴4322≤-≤a b , ∴36-≤≤-ab假设存在点M (x 0,y 0),使得()x f 在点M 的切线斜率为3b ,则()b x f 30'=即 032302=-+b bx ax ∵ △=()()⎪⎭⎫⎝⎛+=+=-⨯⨯-94364334222a b ab ab b b a b又36-≤≤-ab, ∴△<0∴不存在点M (x 0,y 0),使得()x f 在点M 的切线斜率为4. 已知函数x x f ln )(=(1)求函数x x f x g -+=)1()(的最大值; (2)当b a <<0时,求证22)(2)()(ba ab a a f b f +->-;4. (1)x x f x g x x f -+==)1()(,ln )(Θ)1()1ln()(->-+=∴x x x x g 111)(-+='x x g 令,0)(='x g 得0=x 当01<<-x 时,0)(>'x g 当0>x 时0)(<x g ,又0)0(=g∴ 当且仅当0=x 时,)(x g 取得最大值0(2))1ln(ln lnln ln )()(bb a b a a b a b a f b f -+-=-==-=- 由(1)知bab b b a a f b f x x -=--≥-≤+)()()1ln(又222222)(2212,0ba ab b b a b b a a b ab b a b a +->-∴+>∴>+∴<<Θ22)(2)()(b a a b a a f b f +->-∴5. 已知)(x f 是定义在1[-,0()0Y ,]1上的奇函数,当1[-∈x ,]0时,212)(x ax x f +=(a 为实数).(1)当0(∈x ,]1时,求)(x f 的解析式;(2)若1->a ,试判断)(x f 在[0,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是否存在a ,使得当0(∈x ,]1时,)(x f 有最大值6-. 5. (1)设0(∈x ,]1,则1[-∈-x ,)0,212)(x ax x f +-=-,)(x f 是奇函数,则212)(xax x f -=,0(∈x ,]1; (2))1(222)(33x a x a x f +=+=',因为1->a ,0(∈x ,]1,113≥x ,013>+x a ,即0)(>x f ',所以)(x f 在0[,]1上是单调递增的.(3)当1->a 时,)(x f 在0(,]1上单调递增,25)1()(max -=⇒==a a f x f (不含题意,舍去),当1-≤a ,则0)(=x f ',31a x -=,如下表)1()(3max af x f -=0(22226∈=⇒-=⇒-=x a ]1,所以存在22-=a 使)(x f 在0(,]1上有最大值6-. .6. 已知5)(23-+-=x x kx x f 在R 上单调递增,记ABC ∆的三内角C B A ,,的对应边分别为c b a ,,,若ac b c a +≥+222时,不等式[])4332()cos(sin 2+<+++m f C A B m f 恒成立.(Ⅰ)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Ⅱ)求角B cos 的取值范围; (Ⅲ)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9. (1)由5)(23-+-=x x kx x f 知123)(2+-='x kx x f ,Θ)(x f 在R 上单调递增,∴0)(>'x f 恒成立,∴03>k 且0<∆,即0>k 且0124<-k ,∴31>k ,当0=∆,即31=k 时,22)1(123)(-=+-='x x kx x f ,∴1<x 时0)(>'x f ,1>x 时,0)(>'x f ,即当31=k 时,能使)(x f 在R 上单调递增,31≥∴k .(2)Θac b c a +≥+222,由余弦定理:2122cos 222=≥-+=ac ac ac b c a B ,∴30π≤<B ,----5分(3) Θ)(x f 在R 上单调递增,且[])4332()cos(sin 2+<+++m f C A B m f ,所以 4332)cos(sin 2+<+++m C A B m =++=++-=++--429cos cos 433cos sin 433)cos(sin 222B B B B C A B 87)21(cos 2≥++B ,---10分 故82<-m m ,即9)1(2<-m ,313<-<-m ,即40<≤m ,即160<≤m7. 已知函数36)2(23)(23-++-=x x a ax x f (I )当2>a 时,求函数)(x f 的极小值(II )试讨论曲线)(x f y =与x 轴的公共点的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函数1、求定义域(使函数有意义)分母 ≠0偶次根号≥0对数log a x x>0,a>0且a ≠1三角形中 0<A ∠<180, 最大角>60,最小角<60 2、求值域判别式法 ≥0不等式法 222113y x x x x x =+=++≥=导数法 特殊函数法 换元法 题型: 题型一:1y x x =+法一:111(,222同号)或y x x x x x xy y =+=+≥∴≥≤-法二:图像法(对(0)by ax ab x =+>有效题型二:()1(1,9)y x x x =-∈()/2(1)(9)110180,,0,9导数法:函数单调递增即y x y x xy f f y =+>∴=-⎛⎫∴∈∈ ⎪⎝⎭ 题型三:2sin 11sin 1sin ,1,2112化简变形又sin 解不等式,求出,就是要求的答案y yy yy y θθθθ-=++=≤-+∴≤-题型四:2sin 11cos 2sin 1(1cos ),2sin cos 1)1,sin()sin()11化简变形得即又由解不等式,求出,就是要求的答案y y y y x y x x y θθθθθθθθθ-=+-=+-=++=++=+≤题型五2222333(3),(3)30(3)430化简变形得由判别式解出x x y x x x y x x y x y y y y+=-+=-+-+==--⨯≥反函数1、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2、反函数的值域是原函数的定义域3、原函数的图像与原函数关于直线y=x 对称 题型1()(2)32,2322,2已知求解:直接令,解出就是答案x x f f x xx x --=+-=+周期性()()()(2)()()(2)00(2,函数 -)式相减)是一个周期是2t 的周期函数x x t x t x t x x x t f f f f f f f +++++=+==对称()()()(2)()()()),(2,), 函数关于直线x=a 对称对称的判断方法:写出2个对应点的坐标A(x,求出其中点的坐标C(a,)。
因a 是常数,故整个函数关于直线对称x a a x x a x x x x f f f f f B a x f f x a +--=⇔=-=不等式 题型一:2(0)113322x =x (应用公式a+b+c 者的乘积变成常数)x xx x +>++≥=≥题型二:33()13()32x (3-2x)(0<x<1.5)x x+3-2x =x x (3-2x) (应用公式abc 时,应注意使3者之和变成常数)a b c +⋅⋅≤=++≤数列:(熟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公式,掌握其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等差数列:112569712()2...5...(),,...n 2n 2n n 3n 2n 当是奇数时,应写成n S (不能写上试卷) S S S S S 是等差数列,公差是n d nn m m n m na a n a n a a a a a a a n m a ++++=⋅⋅+++=+++=---等比数列:1121()(),,...1)lim (1n n 2n n 3n 2n n (当是奇数时,应写成S 是等比数列,公比是S S S S S 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s=也说是等比数列中所有项的和)S nn n n n n a n a a q q a q +→∞=--<=-通项公式的求法 1、n a = 11 n=1时n>1时n n S S S -- 2、1()11122111(1)12234...1234...1234 (2)叠加(可参考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例:+) (叠加) n n n n n n n n n a a f a a a n a a n a a na a nn n na a -----==-=-=--=-=+++++=+++++=+++++=⋅ 3、1()1111211(1)12234... 叠乘(可参考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例: =n ==) (叠乘)n n n nn n n nn na a f a a a a n a a n a a a a n a ----=⨯=⨯=-⨯⨯⨯⨯⨯=1234...1234... =! n a a n n n ⨯⨯⨯⨯⨯⨯⨯⨯⨯⨯==4、{}11111111()323(),32,111(1)323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k a b a x k a x a a a x a x a a x x a a a (待定系数法) 令 例: 令展开得即 是等比数列,-------=⋅++=+=⋅++=+=+=∴++=+⋅=⋅5、{}111111111111()323(),33,222230.51222212(2)322n n n n n 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k a b a xb k a xb a a a x a x a a x x x x x x a a a (待定系数法2) 令 例: 令展开得即 是等比数列,----------=⋅++=+=⋅++=+=+--=⇒=⇒=∴++⨯=+⨯⋅ 6、111111111131311131111(倒数法)例: 取倒数:= 是等差数列, (n-1)3=1(n-1)3=3n-23n-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k a b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求和: 1、拆项1111()(2()剩余项(前后各k 项))k n n k k n n k =-++111...1324(2)11111()21212111111...()1223(1)1111111111111...()1425(3)3123123例: =(k=2,前后各2项,前2项全正,后2项全负)=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2、叠减n 1122n n n n S ...(...S ...-)2S ...( -S ...S n n n n a b a b a b a b 123n 123n 23nn+1123nn+1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例:求 12+2232n 2解:令12+2232n 2,则12+22n-1)2n 2相减:2+222n 2(应该不用我求了吧,呵呵)注意,这几个题型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见题型,应牢牢掌握) 三角 1、2+k θπ奇变偶不变 (对k 而言)符号看象限 (看原函数) 2、1的应用 (1)22221sin cos sin 1cos sin sin (1cos )(1cos )sin 1cos ()1cos sin cos 1sin 1sin cos 注意此式中的比例变形。
同理,我们有k θθθθθθθθθθθπθθθθθθ=+⇒=-⇒⋅=-+-⇒=≠+-=+例:→1sin cos sin cos 1()1sin cos 1cos sin sin 1cos 1cos sin 1sin cos sin 1sin cos 1cos sin cos 1sin 1cos sin 1cos 1sin cos si 1sin cos b d b d b a c a c a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 证明证 合比定理 n cos 11cos sin θθθθ+-+- (2)已知tanα=2,求sin 2α+sinαcosα-3cos 2α解:()()()22222222tan tan 3sin sin cos 3cos sin cos tan 11cos 2sin 21cos 2cos 22sin cos 21sin (2原式= 降幂公式周期公式£º周期为周期为加""后周期减半)注意:周期公式是我个人的推导,绝不能写上试卷,自己知abax x x x x x a b x k kαααααααααπππ-+-=++-=+=⋅+⋅=道怎么做就行了.[]sin ()(0):2::222图像. y=A 值域-A,A 周期: T=对称轴: k +最大值 wx+= 2k +最小值 2k - 对称点 k注意:奇函数原点为对称点 (把x=0代入即可)偶函数y wx A i ii wiii k ϕππππϕππππϕπ+>=2轴为对称轴k πϕπ=+[]3sin(2),3332,3221223262232125223212如:对函数它的值域是,对称轴是即对称点是,即当,时,有最大值当,时,有最小值y x k x k x k x k x x k x k x k x k 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π=+-+=+=++==-+=+=++=-=-解析几何 题型:1、已知点P (x.y )在圆x 2+y 2=1上, 2,(2),2(,20, (1)的取值范围(2)y-2的取值范围解:(1)令则是一条过(-2,0)的直线.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 为半径) (2)令y-2即也是直线d d 2.求中点轨迹:y=kx+b 化为Ax2+bx+c=0形式 y x x yk y k x x R d x b y x b R λ+==+-≤=--=≤⇒1121212221+2000c.为交点横生标分别为x ,x .x (公式用不完,但后面有用,x 这里就直接写出来)x x x x 中点轨迹P(x .y),则 x y=kx 消元,得P 的轨迹.BA CA b +=-⋅=--==+2( 3.求交线长度 AB 若开始时设直线方程为x=ky+b,则 AB x =-1212011224. OA OB + (x ,y ),(x ,y )为A.B 的坐标x x y y ⊥⇒= B12125. 求的面积S = CF ABF ABF y y ∆∆⋅-解析几何一般就这些题型,做的时候注意体会(有时会考上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第一、第二定义,焦半径公式等等,要求把公式记牢)若实在不会做,也应先代入,化简为Ax 2+Bx+c=0的形式,并写出12121Bx x A Cx x Ax x +=-⋅=-=二项式定理 主要是公式2(((01nn n n 024n n n 135n-1n n n1. C C C 二项式等数和)C C C 奇数项) = C C C 偶数项)=2n +++=++++(1)((1)(1)2(1)(1)2(1)01n 01n 023********.若()=a a a 则:a a a 各项系数和)a a a a a a a -a +a a nf x x x f f f f f f ++++=+-+++=--+++=-+=-1064211112xxx xx36103.求常数项(特巧)比例法:求的常数项要3个,要2个,共5个3 2 56 4 10(总共有10次方)对应成比例.常数项为C 2.1266111,112612求中的系数得到,需要2次方,3 2 56 4+2 12-2( 先除掉2使其变成的系数为C x x x x⎛⎫+ ⎪⎝⎭()lim()极限 1.x x f x g x →=0000''00()()()()0lim lim ()()()()()0()0,lim ()()()()0()0,lim 0()()0()0,.时, 时 时 时无意义x x x x x x x x f x f x f x g x g x g x f x f x f x g x g x g x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lim 342.n nn nx x y x y →∞+=+1,31,4x >y 时只看 x <y 时只看 (x y )x y≠立体几何(难点) 1、证垂直 (1)几何法线线垂直2 线线垂直⊥a b ⇔⋅ a b=0线面垂直n 为α的法向量αλ⊥⇔⇔=a a n a n法向量求法求平面ABC 的法向量n⋅⋅n n AC=0 可能是(y,2y ,-y )之类,注意化简面面垂直n, n 2为α,β的法向量αβ⊥⇔⋅⇔⊥1212n n =0n n求角 1、线面夹角几何法:做射影,找出二面角,直接计算 向量法:找出直线a 及平面α的法向量n a a θ⋅⋅n cos =n2、线线成角几何法:平移(中点平移,顶点平移) 向量法:a ,b 夹角,a ba b θ⋅⋅cos =(几何法时常用到余弦定理2222a b c abθ+-cos =)3、面面成角(二面角)方法一:直接作二面角(需要证明) 方法二:面积法(一定有垂直才能用) PC ┴ 面ABC ,记二面角P —AB —C 为θ,则ABPABC S S θ∆∆cos =(先写公共边/点,再按垂线依次往后写,垂足放在分子) 附:使用时,可能会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