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征求意见稿)
民航局机场司关于征求《运输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民航局机场司关于征求《运输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4c8f6e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f.png)
民航局机场司关于征求《运输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
•【公布日期】2024.01.02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征求《运输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技术要求(征求意见
稿)》意见的函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公司、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建设指挥部,民航有关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局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航站楼规划设计,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我司组织相关单位总结借鉴国内外建设实践和技术规范,研究编制了《运输机场航站楼规划设计技术要求》,现公开征求意见。
请各单位认真研究,按要求填写《征求意见反馈表》(见附件),并于2024年2月10日前反馈至编写组联系人电子邮箱。
相关文件可在民航局网站“意见征集”栏或民航专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系统“通知公告”栏下载。
联系人:赵洋,电话:186****7984
联系人邮箱:zhaoyang2@
民航局机场司2024年1月2日。
MHT 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MHT 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e8b7d13102020740be1e9bc3.png)
ICS 13.220C80备案号: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The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the aerodromeat airports serving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2007-08-30 发布2007-12-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机场消防保障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应答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机场消防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飞行区消防通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飞行区消防供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机坪灭火器材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4852d08e9951e79b8927e4.png)
ICSC80备案号: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The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the aerodromeat airports serving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2007-08-30 发布 2007-12-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目次前言附录A(规范性附录)火灾分类及宜使用的灭火剂............................. 附录B(规范性附录)灭火器报废年限.......................................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良、杜伟军、顾南平、田建沈、张勇、王健、黄冬冬。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通用航空机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机场消防站 the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设立在航空器活动区适当位置,具有相应的消防设备,承担发生在机场或其紧邻地区的航空事故或航空地面事故及其他消防救援任务的机构。
机场消防保障等级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机场所具备的与使用该机场最高类别的航空器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能力。
机场飞行区 aerodrome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和地面活动的区域。
应答时间 crash rescue time从消防服务机构接到的首次呼救至应答救援的第一辆(或几辆)车到达并按规定喷射率的至少50%施放灭火泡沫混合液的时间。
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2017版
![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2017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eca5d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b.png)
民⽤机场航站楼设计防⽕规范2017版民⽤机场航站楼设计防⽕规范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录1 总则 (5)2 术语 (5)3 建筑 (6)3.1 总平⾯布局 (6)3.2 建筑耐⽕ (6)3.3 平⾯布置与防⽕分区 (6)3.4 安全疏散 (7)3.5 防⽕分隔和防⽕构造 (10)4 消防设施 (11)4.1 消防给⽔ (11)4.2 灭⽕设施 (11)4.3 排烟与⽕灾⾃动报警系统 (12)5 供暖、通风、空⽓调节和电⽓ (12)本规范⽤词说明 (13)1 总则1.0.1 为了预防民⽤机场航站楼的⽕灾,减少⽕灾危害,保护⼈⾝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机场(含军民合⽤机场的民⽤部分)航站楼的防⽕设计。
1.0.3 民⽤机场航站楼的防⽕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针政策,根据民⽤机场的类别及其航站楼的建设需要,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技术措施,做到安全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民⽤机场航站楼的防⽕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民⽤机场航站楼civil airport terminal民⽤机场内供旅客办理进出港⼿续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建筑,包括车道边、登机桥和指廊,以下简称航站楼。
2.0.2 公共区public area航站楼内供旅客使⽤的区域,包括出发区、候机区、到达区。
2.0.3 出发区departure area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登机牌、安检等出港⼿续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区域。
2.0.4 候机区waiting area航站楼内供旅客经过安检后等候登机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区域。
2.0.5 到达区arrival area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进港⼿续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区域,包括到港通道、⾏李提取区、迎客区。
2.0.6 ⾏李提取区luggage reclaim area旅客提取随机托运⾏李的区域。
机场航站楼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探讨
![机场航站楼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6537b24453610661ed9f479.png)
候 机大 厅 、 客厅 、 迎 行李 分检 厅等 功能 区 。 由于 建筑 的
性 质 和功 能 的需 求 , 成 了在建 筑 设 计 上超 出 了现行 造
而影 响 建筑 物结 构 的整体 稳定性 ; () 3 减少因火灾造成 的商业运营 、 生产过程的中断。
() 4 保证 建筑 物 内财产 的安 全 ;
第三 , 确定建 筑 物 的消 防安全 总体 目标 。 这是进 行 性 能化 设计 的一 个最 根本 的条 件 。 一般来 说 , 筑 物 的 建
消 防安 全 总 目标 应包 括 以下几 个方 面 :
m, 于高层 民用 建筑设 计 防火 。由离 港层 、 属 到港 层 、 地 下 层 、 助用 房构成 。其 中 , 辅 主要 功能 区为 离港 层和 到
港层 , 包括 了送 客大 厅 、 票 区 、 检 区 、 业 服务 区 、 签 安 商
( ) 火灾条 件下 , 1在 保证 建 筑物 内使用 人 员 以及 救 援人 员 的人 身安 全 ;
( ) 筑 物 的结 构不 会 因火 灾作 用 而 受 到严 重 破 2建 坏 或发 生垮 塌 , 虽有 局部 垮塌 , 不会 发生 连续垮 塌 或 但
口大都 市对 机场 的需 求 。 疑 , 无 这一 功 能是进 行机 场航
站楼扩 建 的根本 需求 也是 必须 确保 的 。 其 次 , 津滨 海 国际 机场 需 要 采用 性 能 化设 计 方 天 法 进行 设计 的 问题 , 主要就 是 上述 的两个 问题 , 以及 由
此 引 申出 的其他 问题 。
关 键 词 : 站楼 ;性 能 化 设 计 ;防 火 分 隔 航 中 图分 类 号 : U2 8 6 X9 4 T 4 . ,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
![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1836e1770bf78a65295453.png)
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建筑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 (4)4.1 一般规定 (4)4.2 防火间距 (4)4.3 消防车道 (6)5 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 (6)6 安全疏散 (8)6.1 一般规定 (8)6.2 疏散设施 (9)7 消防设施 (9)7.1 消防给水 (9)7.2 灭火设施 (11)7.3 防烟与排烟 (11)8 电气 (12)8.1 一般规定 (12)8.2 消防应急照明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航站楼(以下简称航站楼)的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航站楼的防火设计。
1.0.3 航站楼的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民用机场的类别和航站楼的实际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航站楼的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民用机场航站楼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内供旅客办理进出港相关手续及相应服务的建筑物。
2.0.2 公共区航站楼内供旅客使用的区域。
2.0.3 出发区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出港相关手续及相应服务的区域。
2.0.4 等候区航站楼内旅客经过安检后等候登机的区域。
2.0.5 到达区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进港相关手续及相应服务的区域。
2.0.6 行李提取区办理行李托运的旅客提取行李的区域。
2.0.7 登机桥由航站楼建筑主体结构延伸而成的固定段和专业设备厂家生产的活动段组成的设施,固定段连通等候区和到达区,活动段连通飞机。
3 基本规定3.0.1 航站楼应按其内部用途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防火设计应根据该区域的建筑特性、实际用途、火灾荷载、人员密度等进行确定,做到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
3.0.2 根据航站楼的建筑面积,可划分为一类和二类航站楼。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f32fe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5.png)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飞机库是存放和维修飞机的重要场所,防火安全是飞机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详细介绍飞机库设计中的防火规范。
一、飞机库的防火安全设计原则1. 防火分隔:飞机库应设置防火间隔带,将飞机库分为若干个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之间应设置自动防火门或防火帘幕,以防火蔓延。
2. 防火围护结构:飞机库的围护结构应具备防火性能,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
防火墙应具备耐火极限,能有效隔离火灾,并采用不燃材料进行施工。
防火门应配备自动关闭装置,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
3. 烟气排放:飞机库应采取烟雾控制措施,防止烟雾积聚,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的畅通。
应设置烟雾排放口,并安装排烟系统,实时监测烟气情况。
4. 疏散通道:飞机库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通道内布置有适量的应急照明装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疏散。
疏散通道应设置在人员常用的出入口位置,并设置标识,方便人员疏散和找到逃生通道。
5. 自动报警系统:飞机库应配备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人员疏散。
粉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提供及时有效的灭火手段。
二、飞机库防火安全设计具体要求1. 防火间隔带:飞机库应按照规定设置防火间隔带,通常为60米以上。
防火间隔带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进行明火作业。
2. 防火墙:防火墙应设置在飞机库的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墙面应使用不燃材料建造,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墙面不得设置门窗。
3. 防火门:飞机库的防火门应设置在防火间隔带的出入口处,门框和门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门扇应具备自动关闭装置。
4. 防火窗:飞机库的防火窗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窗户尺寸和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窗户上方不得设置可燃物品。
5. 烟雾控制:飞机库应配置合适的排烟系统,确保烟雾能够及时排除,防止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6. 疏散通道:飞机库的疏散通道应设置在人员常用的出入口位置,通道宽度应满足规定的要求,通道内应设置应急照明装置。
MHT 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MHT 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5a721fa8114431b90dd859.png)
ICS 13.220C80备案号: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The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the aerodromeat airports serving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2007-08-30 发布2007-12-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 (4)2术语和定义 (4)3机场消防保障等级 (5)4应答时间 (6)5机场消防站 (7)6飞行区消防通道 (11)7飞行区消防供水 (11)8机坪灭火器材配置 (12)附录A(规范性附录)火灾分类及宜使用的灭火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规范性附录)灭火器报废年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良、杜伟军、顾南平、田建沈、张勇、王健、黄冬冬。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通用航空机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机场消防站the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设立在航空器活动区适当位置,具有相应的消防设备,承担发生在机场或其紧邻地区的航空事故或航空地面事故及其他消防救援任务的机构。
2.2机场消防保障等级the classification of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机场所具备的与使用该机场最高类别的航空器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能力。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解析研究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解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268e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6.png)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解析研究【摘要】:住建部近期颁布的《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为一项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与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对比在建筑专业方面的差异,从颁布背景、基本原则、主要特点、部分重点条文对比、执行方式等相关方面对新时代条件下规范编制及执行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防火规范;建筑专业;对比分析;建筑防火;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颁布的背景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该文件要求对新时代下标准化工作进行深化改革,本次改革需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主导作用,并发挥政府服务审批监督作用。
本规范制定着力和国际先进的标准对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基本原则与主要特点(1)基本原则原则一,坚持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
从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多层级体系进行构建,逐步形成国家级制定基本标准,地方与行业制定推荐性标准。
原则二,对标国际,结合国情。
本标准借鉴发达国家标准化管理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
(2)主要特点特点一,是将原32本现行防火规范及其中的781条强制性条文,进行整合简化为241条强制性规范,极大的精简了防火相关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特点二,着重对目标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进行要求,与之配合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在相关的技术措施和参数上进行补充鼓励创新方式解决防火问题。
3、《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1)总体区别一、适用范围:包括各类地上和地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各类房屋建筑,新增轨道交通、公路隧道、人民防空工程、加油加气加氢站、管廊管沟及构筑物等的防火要求;不含储罐区、堆场、核电、军事、矿山工程等的防火要求;二、通用规范规定火灾预防、控制、人员疏散避难、救援设施等,新增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现场和使用的要求,未规定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后续推荐性标准作为补充:建筑分类、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耐火性能等。
白云机场T2航站楼钢结构介绍
![白云机场T2航站楼钢结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10d267dba1aa8114531d94c.png)
2)指廊钢屋盖 指廊钢结构屋盖采用单层正放四角锥网架钢结构,网架高度为2.6米,网格投影为3米x3米正方形网格,整个网架呈拱形。
网架上层由双层压型钢板、双层保温棉及单层铝镁锰屋面板覆盖,下层吊顶。网架支承于下部混凝土结构柱上。与混凝土连接采 用抗震球形支座及大抗拔力球铰钢支座。屋盖用钢量约6000吨。
应力措施,或采用热卷钢管),也可采用一条纵缝的埋弧焊管,纵焊缝 2.7.11 本工程支座采用大抗拔力球铰支座及抗震型球型铰支座。支座具
的质量等级为一级;钢管柱对接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体参数、材质及数量详本工程每个分部的支座及埋件布置图 。大抗拔力
2.7.4 钢管直径≤100圆管可以采用一条直焊缝的高频电焊管,焊缝等级 球铰支座要求按本工程的支座大样图定做,抗震型球型铰支座可定购成
构件 型钢主梁
网架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 l0/400 l0/250
断面收缩率当 40≤t≤60mm 时应满足GB 5313-2010之Z15级要求,当 60<t≤125mm 时应满足Z25级要求。钢板还应按GB/T 2970-2004进行超 声波检查。
2.7.10 钢铸件应符合CECS 235:2008的要求,铸钢牌号采用 为ZG275-
1.本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钢结构工程主要分为主楼、指廊、登机桥三大部分。本工程用地总
面积1224919㎡,总建筑面积680841.92㎡,其中钢结构屋面(主楼+指廊)平面投影面积245301.21㎡,
登机桥平面投影面积46567.50㎡。
1)主楼地上3层,(局部5层),建筑物总高度为44米,主楼框架柱为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钢管
编号 焊接空心球规格 1 WS220X8 2 WS260X8 3 WSR300X10 4 WSR350X12 5 WSR400X14 6 WSR500X18 7 WSR650X25 8 WSR800X30
大型枢纽机场航站楼的消防设计
![大型枢纽机场航站楼的消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e6cd0676c66137ee06191b.png)
消 防 设 计 依 据
目前 尚未 有针对于航站 楼建筑特性 的消防规范 出台。消防设计时仍然 以 《 建筑 设计 防火规范》和 《 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作 为主要 的设计 依据 。具体条 款
的采用和按照 哪种规范执行 尚没 有统 一的标准可循 .须与消防监管部 门协 商。 消防安全防范 目标 对于大型枢纽 型航站楼 的消防设计 ,应制定 明确 且符合航 站楼 特性的安全 防范 目标 ,并能涵盖 以下几点主要 内容 。 1 确保火灾时建筑 内人员能安全疏散 . 对于重要 的公 共交通建筑 而言 ,火灾 时人 员的安全疏散是 第一 位的 。航站楼特 有的 隔离 区与非隔离 区的公共安全分 区的管理 .必要 时亦应服从于 人员安全疏散 的
确定 常规 防火 设计与性能化 防火 设计的工作范 围与内容 时 ,应根据航站楼 的建
筑特 征和使用功能 ,将 非同常规 的消 防设 计区域 、火灾 荷载 较高的 区域 、行李处 理
区域 以及管廊等特殊 功能 区域 ,归属于 性能化 防火设计 的工作范 围。 2 性能化防火设计 的工作 内容 .
中图 分类号: U 4. T 28 6 文 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57 02 604—7 4 3( 1) —10 0 8 2 0 0
航站楼的奠筑 特点
民用机场 航站 楼作 为重要 的交 通枢纽 建筑 ,有 别于一般 的公共建 筑和 商业建 筑。其具有 功能多样化 、建筑 面积大 、流线复 杂、空间互通 、人 流量 大 、人员 密度
F I RE PROTECTI ON DESI GN F R O TERM I NAL O F L ARGE
太原武宿机场新航站楼消防设计
![太原武宿机场新航站楼消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3b61f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b.png)
太原武宿机场新航站楼消防设计孔维钢【摘要】通过对太原武宿机场新航站楼消防设计的论述,介绍了新航站楼消防超限设计的概念、流程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大型交通类公共建筑消防设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经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Through discussing the fire-fighting design of new Taiyuan Wuxu airport termin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procedure, and basic content of super-sized fire-fighting design of new terminal, and puts forward basic fire-fighting design methods and ways for large-scale public transportation buildings, and achieves good effect.【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07【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新航站楼;消防设计;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作者】孔维钢【作者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61 工程概况太原武宿机场位于太原市东南方和榆次市西北方之间,距太原市13.2km,距榆次市12km。
本次太原武宿机场改扩建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把太原武宿机场打造成山西省及其辐射区的客货运中心、国内干线机场,并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首都机场的主要备降机场之一。
新航站楼的建设是这次改扩建工程的核心项目,改扩建的其他各项工程均以新航站楼为主体而展开。
新航站楼设计目标年为2015年,飞行区等级由4D升级到4E,跑道满足2008年F类飞机的备降需求,旅客吞吐量600万人次/年,建筑面积54873.44m2,扩建高架桥投影面积13 492m2,扩建连廊2160m2。
航站楼建筑高度论证——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为例
![航站楼建筑高度论证——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2c58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0.png)
航站楼建筑高度论证——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T3航站楼为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大型机场纷纷展开改扩建工程,新建大型航站楼的建筑高度该如何控制,是否满足机场内水平面高度,是否可以突破机场内水平面高度。
本文通过对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建筑高度论证分析,结合建筑设计、通视性分析等论证最终确定航站楼的高度。
关键词:航站楼建筑高度、内水平面高度、一引言新建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为主楼+四指廊构型,共提供74个近机位。
目标年旅客吞吐量为3000万人次。
建筑面积39.9万㎡,建筑最高点高度44.75m。
二、内水平面高度机场内水平面高度:位于机场内水平面以内,高度在45m左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本工程兰州西一跑道内水平限高1982.05m,由于场区场坪地势北高南低,T3航站楼位于场坪北侧,室内地面0.00m相对于绝对标高1941.35m。
因此,航站楼若满足内水平面高度,航站楼高度≤40.07m。
三、兰州机场T3航站楼建筑高度的确定初步设计阶段航站楼建筑高度设计值为50m(屋面最高点),经过各层面的优化,航站楼建筑高度调整为44.75m(屋面最高点)。
兰州机场T3航站楼建筑高度的确定是综合以下几个影响因素而确定的:1、金属屋面构造层;2、屋面钢结构层;3、吊顶层;4、14m层室内平均高度(涉及消防疏散);5、各层平面建筑标高。
3.1金属屋面构造层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金属屋面构造从主体钢结构最大管径上表面起,至直立锁边金属屋面板板肋顶上表面共计1250mm,本构造参考近5年国内大型国际机场系统,采用了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相对分离的构造体系。
(1)构造层次(自上而下):1.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刚性防水层)直立锁边金属屋面设计高度为125mm,以适应国内各类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的高度要求。
屋面下采用横纵檩条体系,总高度为250mm。
2.上下防水层间结构层(上层刚性防水层与下层柔性防水层之间)上下防水层之间的结构层设计高度为340mm。
吉林《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统一技术措施》DB22JT154_2017年
![吉林《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统一技术措施》DB22JT154_2017年](https://img.taocdn.com/s3/m/c7cb2171804d2b160a4ec017.png)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DB22/JT 154―2016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统一技术措施Unifie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2016-07-26发布2016-08-10实施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统一技术措施Unifie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DB22/JT 154―2016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6年08月10日前言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设[2016]00号)要求,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总结我省建筑设计和建筑火灾经验教训,由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会同有关单位,在《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统一技术措施》DB22/T1888-2013(2014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措施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建筑高度及坡地建筑,4 总平面布置,5 平面布置和安全疏散,6 防火构造,7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8 防烟与排烟,9 电气。
与《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统一技术措施》DB22/T1888-2013(2014年版)相比,本措施有以下变化:1.取消了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重复的内容。
2.取消了亚安全区的术语和亚安全区的防火要求。
3.增加了隐形消防车道和隐形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及裙楼的术语。
4.增加了隐形消防车道和隐形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内容。
5.增加了裙房内设置消防电梯的条件。
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防火设计要点综述
![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防火设计要点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ef09a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1.png)
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防火设计要点综述摘要: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其要点综述如下:采用严格的消防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建筑结构及设备防火性能。
合理布置消防通道、疏散楼梯和紧急出口,提供快速疏散路径。
.配备先进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实时监控和应对火灾风险。
选用防火性能优良的装修材料,减少火势蔓延,阻止火焰扩散。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火灾应急响应能力。
定期进行消防设备维护和演习,确保防火系统正常运行。
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的防火设计要点包括建筑安全标准、疏散通道、消防系统、装修材料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细致考虑,从而保障旅客和机场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防火设计引言随着民航业蓬勃发展,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作为旅客和货物的枢纽,其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火灾对航站楼造成的损失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还会对整个航空运输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综述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防火设计的要点。
其中包括遵守消防安全标准和规范、合理布置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配备先进的火灾报警和喷水灭火系统、选用防火性能优良的装修材料、加强员工培训以及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演习等方面的重要考虑。
通过综述这些要点,旨在提供有效的防火措施,确保航站楼内旅客和财产的安全。
1.民航业的发展和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航空出行需求的增加,民航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作为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它不仅是旅客和货物的枢纽,也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和经济的推动者。
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能够承载大量的旅客和货运业务,提供高效、舒适、安全的服务,促进各地经济的互联互通和交流合作。
同时,航站楼的规模和设施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乘客的体验和对国家的印象。
因此,加强对大型民用机场航站楼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民航业的竞争力,还可以推动城市的发展和改善民众的出行体验,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最大允许疏散距离详解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最大允许疏散距离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49663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4.png)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最大允许疏散距离详解要点1:影响最大允许疏散距离的主要因素。
影响最大允许疏散距离的主要因素,主要如下:1、建筑高度、层数及埋深。
根据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及埋深,通常可分为单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及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同类别建筑的最大允许疏散距离有别,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地下(半地下)建筑严于单、多层建筑。
2.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越低,最大允许疏散距离越小。
3、火灾危险性类别。
在工业建筑中,火灾危险性类别越高,最大允许疏散距离越小。
4、使用功能、空间高度,使用人员特点。
(1)在公共建筑中,使用功能复杂,人员特点多样,综合影响疏散距离的各类因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5.17的主要分类为:①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②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③医疗建筑;④教学建筑;⑤高层旅馆、展览建筑;⑥其他建筑。
(2)空间高度越大,蓄烟功能越好,烟气沉降到危险状态的时间越长,有利疏散逃生。
比如,《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第3.4.2条规定:公共区内任一点均应至少有2条不同方向的疏散路径。
当公共区的室内平均净高小于6.0m时,公共区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40.0m;当公共区的室内平均净高大于20.0m时,可为90.0m其他情形,不应大于60.0m。
5.疏散楼梯间的形式。
敞开楼梯间容易受到火灾烟气侵害,在民用建筑中,设置敞开楼梯间的疏散走道,最大允许疏散距离应酌情减少,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7条第2款。
6、疏散走道的形式。
在敞开式外廊中,火灾烟气较少侵害疏散楼梯间,在民用建筑中,敞开式外廊最大允许疏散距离可适当增加,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7条第1款。
7.自动灭火系统。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其安全性能提高,有利安全疏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7条、第5.5.29条,以及本《通用规范》第7.1.18条等,均规定可以适当增加最大允许疏散距离。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新旧最全对比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新旧最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c4ac0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e.png)
1 总则2 基本规定2.1目标与功能2.2消防救援设施3 建筑总平面布局3.1一般规定停车场与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甲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车库、停车场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甲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与厂房、仓库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表4.2.1的规定值增加2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3.2工业建筑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原规范及条文3.2.1 甲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3.4.2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2.2 甲类仓库与高层民用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3.5.1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
注: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当第3、4项物品储量不大于2t,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大于5t时,不应小于12m。
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2.3 除乙类第5项、第6项物品仓库外,乙类仓库与高层民用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3.5.2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2的规定。
注:1单、多层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3.3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1m;4 与四级耐火等级单、多层民用建筑和木结构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4m。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f910d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6.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8.11.12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8号
•【施行日期】2009.07.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58号)
现批准《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84-2008,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3.0.3、4.1.4、4.2.2、4.3.1、
5.0.1、5.0.2、5.0.5、5.0.8、9.1.1、9.1.2、9.2.1、9.2.2、9.2.3、9.3.1、9.3.4(1、2)、9.3.6、9.4.2、9.4.3、9.5.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94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浅谈机场航站楼建筑消防设计
![浅谈机场航站楼建筑消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ccb610c281e53a5802ffae.png)
浅谈机场航 站楼建筑消 防设 计
胡 婧 杨 丽君 ( 郑 州 市 消 防 支队 四 楼技 术科 ,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摘 要: 随着航空业的迅猛 发展 , 现代化的机 场航站楼建筑正处在向大型化 、 功能多样化发展的过程 中。然而到 目前为止我 国还没有 专门的针对机场航 站楼 等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消防法规 , 现有的建筑防火规 范不能完全满足航站楼在使 用功能方面的要 求。这就造成 了航 站楼建筑在 消防设计 中遇到很 多难题 , 主要存在 防火分 区面积过 大、 大空间疏散距 离过长、 防烟分 区划分、 大空间 内商业布置以及钢结构 保 护 等 消 防 问题 。 关键词 : 航 站楼 ; 大空间 ; 防 火分 隔 ; 人 员疏 散 证水 平畅通 的使用功能及 开敞通透的建筑视觉美 观 ; 另外, 考虑到 高大空间内, 传 统的物理分隔反而可能导致人员不能直接发现火灾 重庆江北机场 T 3 航 站楼 , 建筑面积 约 5 5 0 0 0 0平方米 , 整体建 危险 , 无 法直接观察到最便捷 和最 熟悉的逃生方式 , 从而 导致部分 筑分五层 。 其中最大连通 区域 的面积达到了 2 2 4 0 2 6平方米 , 疏散距 疏散出 口出现疏散瓶颈现象。 可以采用 “ 防火单元” 、 “ 防火舱” 、 “ 燃 离只能控制 8 0米 内。在 出发层和到达层的大空间区域采用 自然排 料岛” 以及“ 防火 间距” 等 概念进行防火分隔 , 以防止火 灾发生并 向 烟, 大 空间部分排烟面积按照不小于地面面积 的 1 . 5 %设计 。 周围蔓延 , 从而降低 因无法在整个 大空 间内设置 防火分 隔带来 的危 1 . 2南京禄 口机场 险 陛。“ 防火舱” : 航站楼建筑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一些 大面积且 南京禄 口机场二期航站楼主楼面宽约 3 0 0米 ,进深约 1 2 0米 , 无墙体分 隔的区域 , 这给消防设计带来一个 困难 , 即无 法在不 阻碍 指廊长约 1 1 0 0米 , 廊宽度 3 8米。 航站楼 自上至下共设有 四个楼层 。 旅客在 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用传统 的隔墙来 限制火灾及烟气 的蔓延 。 二期航站楼约 2 0多万平方米 , 出发层和到达层贯穿 , 该 区域 的面积 因此消防设计中引入了“防火舱”。 它是指在火灾荷载相对较大的 达到了 l 2万平 方米左右 。南京禄 口机场公共 区最远疏散距离控制 区域 , 如商铺 、 贵宾休息室和办公 区等位置 , 周围围护结构采用具有 在6 0 m左右 ,常规 区域 为 4 0 m。而地下共 同管沟最远疏散距离达 1 ~2 h的耐火构件 , 将 火灾控制在较 小的区域范 围内。同时设 置 自 1 0 0 m。 南京禄 口机场 的大 空间区域的排烟采用高侧 窗 自然排烟 , 动报警系统 、 自动喷淋系统和排烟系统 , 以保证及早对火情报警 , 迅 排烟窗有效 面积不小于排烟 区域地面面积 的 2 %。 速扑灭火情 , 并避免烟气大面积扩散。 “ 防火舱”分为“ 开放舱 ” 和 2消 防 设 计难 点 “ 封 闭舱” ,对于火灾荷 载更大或人员流动不 大的区域应 采用封 闭 2 . 1 防火 分 区超 大 舱, 如厨房 、 业务用房等。在航 站楼内部的高大空间内 , 按照规范 的 由于机场航 站楼 建筑的使用功 能及特殊 的造 型需求不宜 进行 防火分 区要求设置 防火墙 或者防火卷帘既存 在很大 困难 也难 以有 防火分 隔 , 如行李处 理大厅在使用功 能上需要敞开设置 , 防火 分区 效发挥作用 , 而且由于使用功能和建筑美观等方面 的要求往往也不 面 积 为 常会 远 远 超越 超 过 《 建筑 设 计 防火 规 范 》 ( G B 5 0 0 1 6— 允许设 置防火墙或防火卷帘等设 施 , 针对一些难 以设置独立安全 出 2 0 0 6 ) 第 5 . 1 . 7条关 于防火分 区面积 2 5 0 0 平方米 的限定。 口的局部 区域 , 可 以使用 “ 防火单元 ” 的概念 , 单独保护这 些局部 区 2 . 2大空间疏散距离过长 域, 使这些局部 区域从整个大空 间中独立 出来 。所谓 “ 防火单元 ”, 由于机 场航 站楼 建筑 的超 大空间设计及 防火分 区面积超大 随 是针对大空间内具有 围护结构的局部集 中的封闭空间群 , 其层 高相 之就会导致疏散距离超长 , 疏散距离很难满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对大空间较低 , 表现为业 务用房 区、 设备用房 区等 。 该集 中区域外围 ( G B 5 0 0 1 6 — 2 0 0 6 ) 第5 . 3 . 1 3 条 对安 全疏散距 离 的规定 ; 并且部 分疏 采用耐火极 限为 3 h围护结 构( 可选择 防火墙 、 防火卷帘 、 防火 玻璃 散楼梯 在首层不 能直 通室外 , 距 离安全 出 口的距离 大于 1 5 m, 人员 和钢化玻璃 +窗 喷等形式 ,但防火卷帘 的使用量 不得超过 1 / 3周 需要到达首层再通过首层大厅行走一段距离才能疏散至室外 , 这不 长 ) 、 1 . 5 h楼板进行保护 , 隔墙上的门窗采用 甲级 防火门窗 , 单 个独 能满足《 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 G B 5 0 0 1 6 — 2 0 0 6 ) 第5 . 3 . 1 3条对楼梯 间 立 防火单元 的面积控制在 2 0 0 0 m 2 内。防火单元 内部应设 置探测报 设 置的要求 。 警 系统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 。例如航站楼 内的集散大 2 . 3防烟分 区划分 厅 由于特殊功能需求 , 要求提供保证水平畅通的使用功能及开 敞通 依 然是 由于机场航 站楼大空 间设计 及防火分 区面积超大 导致 透 的建筑视觉美观 ; 另外 , 考虑 到高大空 间内 , 传统的物理分隔反而 防烟分区很难划分 , 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且室 内净高大于 6 m 的不 可能导致人员不能直接发 现火 灾危 险 , 无法直接观察到最便捷 和最 需划分防烟分区 ;其 他区域防烟分区很 难按 照不大于 5 0 0 m2 划分 , 熟悉的逃生方式 ,从而导致部分疏散出 口出现疏 散瓶颈现象 。 基 不宜满 足《 建筑设 计 防火规范 } ( G B 5 0 0 1 6 — 2 0 0 6 ) 第9 . 4 . 2 条对 防烟 于 以上考虑 , 针对集散大厅弱化公共 空间 的物理分 隔 , 保 持视野 开 分 区的 规 定 。 阔的大空间的设计理念。 同时针对集散大厅大空间 内的高火灾荷 载 2 . 4 钢结 构防火保护 区域从火灾发展 ,火 灾蔓延 以及主动控制 等方面加强 防火保护 。 机场航站楼 建筑基本为钢结构 , 屋顶 钢结构承重 构件( 包括屋 对于集散大厅 内设置 的商业 、 办公室 、 小超市 以及商务用房按照“ 防 面钢架 、 承重梁 等 ) 的耐火 极 限是 否需要 能达到 《 建 筑设计 防火规 火舱” 的概念进行设 置。每个“ 防火舱” 的面积不应大于 3 0 0 m 2 , 且应 范》 第5 . 1 . 1 条的规定 : 耐火等级二级 的民用建筑 的屋顶承重构件采 严格按照“ 防火舱” 的设计要求设置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 、 自动喷水灭 用不燃烧体 、 耐火极 限 1 . 0个小时的建筑物构件 。 火系统 、 机械排烟系统 , 舱 内装修材料应满足《 建 筑内部装 修设 计防 3 消 防 设计 解 决 方 案 火规范 》 要求 。独立设 置的“ 防火舱 ” 之 间的防火 间距 应保持在 6 m 机 场航 站楼建筑 为大 空间 , 超 常规建筑 , 其 防火设计 很难 完全 以上 。 对于连续办公区和连续商业区 ,每组连续房间总面积不能 依据现有成文 的规范 内容 , 参 考国内外 同类 建筑 的普遍作 法。首先 大 于 2 0 0 0 m 2 。每个房间或店铺 按照“ 防火 舱” 概念设 计 , 舱与舱之 应 确定 以下设计 原则 :( 1 ) 防火设计应 以人员 的安全 要求为 主要 出 间应 为 2 . 0 h防火分 隔。应该对每组连 续办公 区或商业 区之间相邻 发点 , 首先考虑人员的安全性 , 再考虑把经济损失减到最小 。 f 2 1 不 面如果有开 口的部位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9 m,如果相邻面采用 防 影响机场 的使 用功能和特殊流程 。 ( 3 ) 在 消防上采取有力措 施 , 以 火墙进行分隔则防火间距 可不 限。 对于直接暴露在大厅大空间 内 提高航站楼 的综 合消防能力 。在 此类 人员密集 的大空间公共 建筑 的小商摊 , 休 息厅 , 书刊报停等 区域可采用 “ 燃料 岛” 的概念 进行设 内, 防火设计措施应 以防火安全要求 为出发点 , 即首先考虑人 员的 置。“ 燃料岛” 应严格控制 火灾荷载 的大小 , 每个“ 燃料 岛” 的面积不 安全性 , 减低火灾对人员的威胁 , 然后再考虑将物 资损失减到最小。 应大于 2 0 m2 , 并且“ 燃料 岛” 不应设在靠 近疏散 主要 出 口附近 , 以 3 . 1防火 分隔策略 免发生火灾后影 响疏散 口的畅通 , “ 燃料 岛” 之 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20××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防火规范Code for design on fire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of civil airport terminal(征求意见稿)20××-××-××发布 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4)4.1 总平面布局 (4)4.2 平面布置 (5)4.3 消防车道及救援场地 (6)5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6)5.1 防火和防烟分区 (6)5.2 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 (7)6 安全疏散 (8)7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11)7.1 消防给水 (11)7.2 灭火设施 (12)8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与防烟、排烟 (13)8.1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3)8.2 防烟和排烟 (14)9 电气 (15)9.1 一般规定 (15)9.2 消防应急照明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本规范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4 General layout and plane arrangement (4)4.1 General layout (4)4.2 Plane arrangement (5)4.3 Fire vehicle access and area for fire fighting (6)5 Fire compartment,smoke bay and building structure (6)5.1 Fire compartment and smoke bay (6)5.2 Fire separation and building structure (7)6 Safety evacuation (8)7 Fire water supply and fire extinguishing facilities (11)7.1 Fire water supply (11)7.2 Fire extinguishing facilities (12)8 Heating,ventilating,air conditioning and smoke control,smoke exhaust (13)8.1 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13)8.2 Smoke control and smoke exhaust (14)9 Electric system (15)9.1 General requirements (15)9.2 Emergency lighting and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15)Explai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and codes (19)1 总则1.0.1 为了防止民用机场航站楼(以下简称航站楼)的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航站楼的防火设计。
1.0.3 航站楼的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民用机场的类别及其航站楼的实际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航站楼的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民用机场航站楼civil airport terminal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内供旅客办理进出港相关手续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建筑。
2.0.2 公共区public areas航站楼内供旅客使用的区域。
2.0.3 出发区departure areas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出港相关手续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区域。
2.0.4 候机区waiting areas航站楼内旅客经过安检后等候登机的区域。
2.0.5 到达区arrival areas航站楼内供旅客办理进港相关手续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区域。
2.0.6 行李提取区luggage reclaim areas办理随机行李托运的旅客提取行李的区域。
2.0.7 登机桥boarding bridge航站楼建筑主体结构延伸出的、并供旅客上下飞机的专用廊桥,一端与航站楼的等候区和到达区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与飞机的舱门连通。
2.0.8 综合管廊utility tunnel在同一空间内敷设为航站楼服务的电力、通讯、暖通、给水和排水等动力和公用管道、线缆的封闭走廊。
2.0.9 潜在漏油点potential fuel spill points飞机及其周围、停机坪及其周围可能泄漏燃油的地点,包括油管、加油车、油箱加注口、燃油通风口、燃油倾泄阀等位置。
3 基本规定3.0.1 航站楼应按其内部用途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各功能区的防火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和方便运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建筑空间高度、几何形状和开口情况、实际用途、火灾荷载和人员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3.0.2 公共区建筑面积大于50000m2的航站楼,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其他航站楼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但其高架桥和地下、半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级及其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3.0.3 当航站楼的建筑面积小于3000m2时,其承重构件可采用胶合木结构,但其耐火时间仍应满足相应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
3.0.4 当出发区、候机区的净高度大于12.0m时,距离楼地面8.0m 以上部分的金属构件,除预应力结构外,可不进行防火保护。
3.0.5 汽车库、地下商业设施和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等与航站楼相连通的部位,应采取防止火灾相互蔓延的措施。
航站楼与其他使用功能的民用建筑合建或贴邻建造时,相互间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建筑间相连通的开口,应设置A类甲级防火门。
3.0.6 航站楼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有关规定。
3.0.7 航站楼的外墙外保温材料或外墙内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3.0.8 不同航站楼之间的地下交通联系通道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有关城市交通隧道的规定。
4 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4.1 总平面布局4.1.1 航站楼宜布置在机场油库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应根据机场规划和气象与地形等条件、合理确定其位置,设置消防水源。
4.1.2 航站楼与厂房、仓库、可燃液体和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等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 航站楼与厂房、仓库、可燃液体和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等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注:1 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2 储罐或变压器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距建筑最近的储罐或变压器外壁至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
4.1.3 航站楼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丁、戊类厂房和丁、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当执行本规范第4.1.2条表4.1.2有困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较高一面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2 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或开口,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墙上开口部位采取了防火保护措施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
4.1.4 航站楼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重要公共建筑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标准的规定确定。
4.1.5 航站楼与地铁、轻轨和公共汽车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不应贴邻建造。
相互间确需连通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2.0m的连廊。
4.1.6 航站楼外墙上的玻璃窗与潜在漏油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当距离小于30.0m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玻璃窗的下缘距离楼地面不应小于2.0m;2 玻璃窗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玻璃。
4.2 平面布置4.2.1 航站楼内的不同功能区宜相对独立,集中布置。
4.2.2 航站楼内的上下连通开口部位周围5.0m范围内不应布置商业设施。
商业设施的布置不应影响人员疏散,距值机柜台、安检区不应小于5.0m。
公共区中的商业设施宜布置在建筑外墙一侧附近或靠建筑外墙布置。
4.2.3 航站楼内不应布置存放甲、乙类物品的储藏间。
储存香水等化妆品商品的房间,应避开人员经常聚集或停留区域,并应靠建筑外墙布置。
4.2.4 航站楼内不应设置对外开放的汽车库、屋顶停车场。
4.2.5 航站楼内不应使用液化石油气,地下、半地下室内不应使用相对密度(空气等于1)大于或等于0.75的燃气。
燃气管道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有关规定。
4.2.6 在航站楼内布置燃油储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间总储量不应大于5m3;2 应靠建筑外墙布置;3 不应邻近重要设备房或工作用房及人员集中场所。
4.3 消防车道及救援场地4.3.1 航站楼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4.3.2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5m。
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9.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4.3.3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8.0 m×18.0 m。
4.3.4 消防车道可利用高架桥和机场的公共道路。
消防车道的路面、消防救援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均应能承受消防车满载时的轮压。
4.3.5 航站楼的消防救援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宽度不应小于8.0m,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至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0m,且不应大于15.0m。
5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5.1 防火和防烟分区5.1.1 航站楼内的地下、半地下室应按不同功能区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汽车库、停车场、修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