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为中心
16
h
启发式教学策略
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 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 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 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 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定义等等
不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更主要是学习者的再发现
注意
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不是现有的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 不是向传授现有的知识; 为学生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3
h
发现学习的教学步骤
(1)问题情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 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逐渐缩小观察范围,将注意 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定义 阶段过程
应当为学习者建 构对知识的理解 提供一种概念框 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建立在有感染 力的真实事件 或真实问题的 基础
搭建脚手架 进入情景 独立探索
创建情景 确定问题 自主学习
学习者可以随意通 过不同途径、不同 方式进入同样教学 内容的学习,从而 获得对同一事物或 同一问题的多方面 的认识与理解。
学习奥林匹克运动会
11
h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背景分析:
避免知识的过于简单化,保持知识的真实性和复杂 性,使知识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迁移并应用于不 同的情境。
概念分析: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以随意的不同途径、方法进 入同样的教学内容,从而获取同一事物和问题的 多方面认识。
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提高 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9
h
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
创设情境
1
确定问题 ——抛锚过程
2
自主学习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3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
4 5
10
h
实例分析
澳大利亚某学校社会学科的抛锚式教学设计实例
效果评价
小组成果展示与交流
自主学习
网络、图书馆、软件工具
合作学习 确定问题 创建情景
小组问题分析与讨论
教
师
问题设计
问 题
引
设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和成绩等情景 导
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发现式”的自主学习策略;
概念分析 认知码:一种较容易学习的汉字编码,对汉字的拆
分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和识字数学规律。
19
h
小学语文四结合
就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运用先进教育思 想和认知学习理论探索基础教育改革途 径,将小学的语文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以 及汉字输入编码学习融为一体,做到 “识字教学、编码打字、阅读理解、作 文训练”四者结合。
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 模式与策略
h
1
主要内容
1
发现学习模式
2
支架式教学策略
3
抛锚式教学策略
4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5
启发式教学策略
6
自我反馈教学策略
7 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
2略
h
发现学习模式
理论基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定义: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 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 和模式。
4
h
发现学习模式的评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点
•关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 提取、应用; •关注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的思维 策略、探究能力; •关注学生内在动机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 学习兴趣; •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
缺点
•相对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完全独立的发现学习 •目前只适用于理科的教学
(2)假设—验证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提 出假设。通过思考讨论,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检验 和修正,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反思和 概括。
(3)整合与应用
学生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来,纳入到认知结 构的适当位置;运用新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促进知识 的巩固和灵活迁移。
—教师为中心
17
h
顾泠沅博士的启发式教学 策略
针对数学提出 “诱导—尝试—归纳—回授—调节”
主要步骤:
➢ 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景 ➢ 探究知识的尝试 ➢ 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 变式练习的尝试 ➢ 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 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18
h
自我反馈教学策略
背景分析 这是通过多年的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从
5
h
支架式教学策略
概念分析:
支架式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支架/脚手架:教师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提 高现有能力的支持的形式。
最邻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 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 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 的距离。
6
h
7
8
抛锚式教学策略
概念分析
抛锚式教学策略: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 件和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的教学策略。
抛锚: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
锚:有情节的故事或者真实的问题,有助于 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也称为实例、问题教 学策略;
注意
使学生注意到问题情境中的关键特征 ,帮助学生探索知识; 教师身份的特殊性 “教师和学习者”。
12
h
认知弹性理论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提出建构包含两方的含义:
(1)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 的信息而建构成的;
(2)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 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 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呈现基本情景 随机进入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
关键词
脚手架
问题和情景
多种途径和入口
15
h
启发式教学策略
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
可见,“答疑解难”是孔子的启发方式;其教学 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为主的过程。
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 移能力;随机进入教学正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 要求而提出的。
13
h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步骤
5 4 3 2 1
学习效果评价 小组协作学习 思维发散训练 随机进入学习 呈现基本情境
14
h
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比较
策略类型
支架教学策略 抛锚教学策略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16
h
启发式教学策略
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产婆术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 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 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 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 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定义等等
不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更主要是学习者的再发现
注意
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不是现有的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 不是向传授现有的知识; 为学生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3
h
发现学习的教学步骤
(1)问题情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 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逐渐缩小观察范围,将注意 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定义 阶段过程
应当为学习者建 构对知识的理解 提供一种概念框 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建立在有感染 力的真实事件 或真实问题的 基础
搭建脚手架 进入情景 独立探索
创建情景 确定问题 自主学习
学习者可以随意通 过不同途径、不同 方式进入同样教学 内容的学习,从而 获得对同一事物或 同一问题的多方面 的认识与理解。
学习奥林匹克运动会
11
h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背景分析:
避免知识的过于简单化,保持知识的真实性和复杂 性,使知识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迁移并应用于不 同的情境。
概念分析: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以随意的不同途径、方法进 入同样的教学内容,从而获取同一事物和问题的 多方面认识。
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提高 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9
h
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
创设情境
1
确定问题 ——抛锚过程
2
自主学习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3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
4 5
10
h
实例分析
澳大利亚某学校社会学科的抛锚式教学设计实例
效果评价
小组成果展示与交流
自主学习
网络、图书馆、软件工具
合作学习 确定问题 创建情景
小组问题分析与讨论
教
师
问题设计
问 题
引
设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和成绩等情景 导
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发现式”的自主学习策略;
概念分析 认知码:一种较容易学习的汉字编码,对汉字的拆
分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和识字数学规律。
19
h
小学语文四结合
就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运用先进教育思 想和认知学习理论探索基础教育改革途 径,将小学的语文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以 及汉字输入编码学习融为一体,做到 “识字教学、编码打字、阅读理解、作 文训练”四者结合。
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 模式与策略
h
1
主要内容
1
发现学习模式
2
支架式教学策略
3
抛锚式教学策略
4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5
启发式教学策略
6
自我反馈教学策略
7 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
2略
h
发现学习模式
理论基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定义: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 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 和模式。
4
h
发现学习模式的评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点
•关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 提取、应用; •关注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的思维 策略、探究能力; •关注学生内在动机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 学习兴趣; •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
缺点
•相对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完全独立的发现学习 •目前只适用于理科的教学
(2)假设—验证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和组合,提 出假设。通过思考讨论,以事实为依据对假说进行检验 和修正,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反思和 概括。
(3)整合与应用
学生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来,纳入到认知结 构的适当位置;运用新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促进知识 的巩固和灵活迁移。
—教师为中心
17
h
顾泠沅博士的启发式教学 策略
针对数学提出 “诱导—尝试—归纳—回授—调节”
主要步骤:
➢ 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景 ➢ 探究知识的尝试 ➢ 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 变式练习的尝试 ➢ 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 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18
h
自我反馈教学策略
背景分析 这是通过多年的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从
5
h
支架式教学策略
概念分析:
支架式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支架/脚手架:教师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提 高现有能力的支持的形式。
最邻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 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 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 的距离。
6
h
7
8
抛锚式教学策略
概念分析
抛锚式教学策略: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 件和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的教学策略。
抛锚: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
锚:有情节的故事或者真实的问题,有助于 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也称为实例、问题教 学策略;
注意
使学生注意到问题情境中的关键特征 ,帮助学生探索知识; 教师身份的特殊性 “教师和学习者”。
12
h
认知弹性理论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
认知弹性理论,提出建构包含两方的含义:
(1)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 的信息而建构成的;
(2)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 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 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呈现基本情景 随机进入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
关键词
脚手架
问题和情景
多种途径和入口
15
h
启发式教学策略
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
可见,“答疑解难”是孔子的启发方式;其教学 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为主的过程。
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 移能力;随机进入教学正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 要求而提出的。
13
h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步骤
5 4 3 2 1
学习效果评价 小组协作学习 思维发散训练 随机进入学习 呈现基本情境
14
h
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比较
策略类型
支架教学策略 抛锚教学策略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