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几种主要社会思潮剖析剖析
【民主】当代中国五大社会思潮
![【民主】当代中国五大社会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757fe1fb581b6bd97e19ea82.png)
【关键字】民主当代中国五大社会思潮2012-05-25 13:05 张飞岸社会科学报我要评论(0)字号:小大核心提示:中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则属于体制内左翼改革派在学术界的反应。
中国的“新左派”成分复杂,包括民主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毛泽东主义者。
中国的新古典自由主义学派是西方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派在中国的反映。
中国自由主义基本上分为三派:新古典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儒学复兴是西方保守主义中国化的结果,这一复兴使中国产生了自己的文化保守主义学派——新儒家学派。
新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不同于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同道基本上属于中国“新左派”的阵营。
中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则属于体制内左翼改革派在学术界的反应。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这种主导地位决定了对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突破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内部的理论创新开始。
以刘国光为代表的新马派首倡经济体制改革,可以看做体制内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派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探索,其目的和初衷无疑是为了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实现共同富裕。
2005年,刘国光在《刘国光谈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指出:“有少数人用自由化、私有化为暴富阶层代言,来冲击马克思主义,干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是私有化或者不断向私有化演变;要坚持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而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坚持为保证效率而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同时要强调社会公平、福利保障,而不是极力扩大社会鸿沟,为暴富阶层说话。
要做到这些,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指导,而不能用西方经济理论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来指导。
”此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初的推动者和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坚守者,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始了主动进行学派创新的过程,他们在自觉反对体制内右翼改革派在学术界的代言“新古典自由主义”学派的过程中,逐渐产生自己的影响,形成了以刘国光、程恩富、方克立等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提出要建立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当代社会存在哪些社会思潮
![当代社会存在哪些社会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e6a36603763231126edb117d.png)
当代的时间界定:1949~至今 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较大影响力
社会上存在的六种思潮
• • • • • • 1.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自由主义启蒙思潮 2.19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权威主义 3.1990年代中期出现新左派 4.199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民族主义 5.本世纪初的文化保守主义 6.最近几年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
很多学者认为,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六大思潮不 但不会消隐,而且还会持续影响中国人的政治与精神生活。
一、自由主义思潮
• 改革初期的激进自由主义思潮 • 1990年代自由主义走向温和化 强调:竞争、宪政、法治与人权
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开始提倡人的权利意识觉醒与民主 法治精神,批判文化专制主义。这个时期的自由派普遍具有泛道德主义 的政治思维,用道德标准来衡量那些不能单纯用道德来评价事物的思维 方式与态度。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主义走向温和化
四、新民族主义思潮
• 强调:国家利益与民族凝聚力
五、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 强调:民族的文化认同
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培育出来了民族自信心
六、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 强调:走出暴力社会主义,实现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要义概括如下:通过追溯马克思与恩 格斯晚年提出的资本主义可以不经过暴力革命而实现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理论,来肯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可以通过民主化的制度创新来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理 想,从理论上证明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向民主;并以现在 的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实践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路 径的借鉴;在保持中共执政党地位的情况下,通过民主 化,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二、新权威主义思潮
• 对激进自由主义的反向运动
1980年代后期,对激进自由主义思潮的质疑,认为只有通过 开明家长式的威权政治与国家引导的经济发展,才能有效 地发展市场经济。
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
![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30fde8371fe910ef12df86c.png)
6/2007政工研究动态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的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原因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社会思潮主要是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映一定社会阶层利益和要求、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得到比较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流派、思想潮流、思想趋势。
一、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呈现的突出特征1.更加关注现实利益问题。
一方面,现实针对性大大提高。
以往社会思潮主要集中在抽象层面的学术思想领域,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大多比较间接。
当前一些社会思潮则直接与现实相关,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更加重视制度层面的、可操作的问题,往往针对某些社会问题抛出相应的“药方”。
据课题组开展的专家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当前一些社会思潮有一定市场的原因,专家选择“现实针对性强,能对社会热点作出解释”的占22.6%,居第二位。
另一方面,现实利益相关度提高。
参与者的利益动机增强,不同思潮代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人们接受某一思潮不再只是出于纯粹的思想认同,而是掺杂了更多的利益因素,支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思潮是否合乎自身的利益诉求。
2.更加注重争夺话语权并试图影响现实。
为争夺话语权,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主导权,社会思潮之间的争论、交锋更加激烈。
一些社会思潮的代表人物通过写文章、作讲演等各种机会,积极介入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力图使自己的声音最响亮最动听,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观点。
比如,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针对改革中出现的腐败和社会不公现象的成因和解决途径,分别持不同意见。
同时,一些社会思潮不满足于取得话语权,而是积极介入现实,试图影响现实。
3.传播更加多样化、立体化、平民化。
一是继续借助书、报刊、大学讲坛等传统渠道进行传播,抢占舆论阵地。
电视、报刊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思潮传播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大学作为社会思潮的发酵升温地,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技术手段,扩大传播渠道和范围。
浅析中国当代主要社会思潮
![浅析中国当代主要社会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7df578ffba0d4a7302763a27.png)
·总第437期·2010第4期□尹刚浅析中国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特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产物,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核心是一定阶级、阶层价值观念的反映,其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客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某种程度的冲击。
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与引领形态各异的社会思潮,做到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能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以强调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其主要观点。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社会福利政策和民主化措施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替身,始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近几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入我国,特别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强调民主法制、社会保障的时候,这种思潮蔓延很快。
它不仅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而且反对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也就是他们通常宣扬的“第三条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者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反对社会主义,号称社会主义应该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然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中亚的颜色革命均是由于推行民主社会主义,导致了亡党亡国亡社会主义的沉重灾难。
这种思潮严重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把民主和社会主义简单相加,不仅与科学理论相悖,而且与我国具体国情不符。
2.新自由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为其主要观点。
具体来看,在经济理论上,主张“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政治理论上,全面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在战略和政策方面,它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思想武器。
在我国,新自由主义者崇拜西方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推崇个人权利,限制公共权力,贬低和否定集体主义,这与我国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提倡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背道而驰的。
当代社会思潮辨析
![当代社会思潮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3325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c.png)
当代社会思潮辨析当代社会思潮涵盖了多种观点和理念,反映了社会在不同层面上的变革和探索。
以下是对一些当代社会思潮的简要辨析:1.科技与数字化主义:特点: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主义强调科技对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
强调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社会的颠覆性改变。
争议:部分人担忧数字化主义可能导致隐私泄露、社会不平等加剧等问题,而另一方认为科技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可能性。
2.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特点: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受到关注。
注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长期平衡。
争议:在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存在矛盾,一些人质疑是否可持续发展理念可行,或者需要更多创新和权衡。
3.身份政治与多元文化:特点:强调个体的身份认同,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
关注性别、性取向、种族、宗教等多元身份,并倡导平等和包容。
争议:在多元文化的推动下,一方面促使社会更加开明和包容,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的紧张。
4.全球化与本土主义:特点:全球化强调国际合作、文化交流,强调全球视野。
而本土主义则强调维护本国独特文化和利益。
争议:全球化有助于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和经济不平等。
而本土主义在一些国家中崛起,反映了一种对全球化的担忧。
5.社会公正与反种族主义:特点:社会公正的思潮关注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倡导消除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
反种族主义强调打破种族隔离、促进平等。
争议:一些人认为社会公正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而另一些人则对相关政策和理念提出质疑。
以上只是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简要辨析,实际上,社会思潮是多元而复杂的,各种观点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综述及简评当代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
![综述及简评当代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5bfd6fff910ef12d2af9e784.png)
综述及简评当代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到现在的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
虽然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曾一度让人们对它产生怀疑,但其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也是有研究的价值的。
纵观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在另一些国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思潮。
这些国家分别以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为代表。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20世纪30-40年代,苏联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缺少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法治、人权。
表现在政治方面是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案例机关。
经济方面则是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过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思想文化方面,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机制,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惟一标准,公共舆论一律。
对外关系方面,从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封闭,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并进行热战对抗。
苏联甚至还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要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和统治中心。
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1、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
2、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
3、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4、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由于既存体制被理想化、固定化,这种弊病后来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克服,由此也就产生了严重消极作用,即体制过于僵化,缺乏自我调整的能力。
中国模式中国从解放战争后,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摸索社会主义道路,虽然有过失败,但自从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经过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中国正已让世界惊叹的速度发展起来。
李伟东 等:当前中国的六种社会思潮(一)
![李伟东 等:当前中国的六种社会思潮(一)](https://img.taocdn.com/s3/m/dbb3c3e50242a8956bece4be.png)
李伟东等:当前中国的六种社会思潮(一) 李伟东等:当前中国的六种社会思潮李伟东:中国当代六种社会思潮尚未经本人修改,编者做了一些删节我先抛个砖出来,不算学术,只是一种观察,这个观察可能对大家判断未来的走势、现在整个思潮可能会有一点帮助,而且这个观察的角度是一个特别传统的、按照左右的角度来观察的,从判断问题出发点上说,用左右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可能就不合理,但这是现在流行的一个看法。
我其实跟几个人都说过一些我的观察,只不过说得比较零碎。
今天我系统说一说,这是近三四年以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表现得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按照左右划分,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是颠倒的,我也不用解释,但是都知道,我们就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不按国际标准来说。
按照国内传统,有三个左翼思潮,也有三个右翼思潮,大体上也是六种,我还没有观察出更多国内的思潮。
最左翼的就是乌有之乡、毛泽东旗帜网现在的思潮,这个思潮基本可以概括为当前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它用传统的阶级斗争观念来分析社会问题,而且用毛泽东思想来重新关照这个社会、观察这个社会。
但是这种思潮的兴起是既有社会基础也有思想基础的,而且是中国最容易走回去的一种思潮,这是令大家特别是我作为观察者也比较担心的,而且这个思潮正在从社会思潮变成社会运动,变成社会运动是说它经常举行一些比较高调的演讲、报告会,很多人参与,我也看到过录像,下面是喊口号式的比较激动的情况,在全国也有很多分支的联络点,我只是一种叙述,不是说人家已经有组织,在郑州、太原这些地方都举行活动,而且茅于轼发了关于毛泽东的东西之后,以他们为主,要诉讼、签名、上书,诉讼过程当中,上海其他地方还发生了一些冲突。
而且他们用传统的毛泽东思想、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阶级斗争分析方法,认为当今的社会已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两极分化、人民群众越来越受压制,现在要奋起,重新用阶级斗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文革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已经是公开宣称的,有很多人的言论在,我把它归纳成为现在中国最极左翼的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正在从思潮转向社会运动,而且社会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诉讼的形式、集会纪念毛主席的形式、公开主张给“四人帮”一个一个重新写评论平反等等一些东西。
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a0656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9.png)
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一、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当代社会思潮是指当前社会中流行的一种具有一定广泛性和深层性的思想倾向或主张。
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变革、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因素所形成的。
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的价值观: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人们对于信仰、道德、人生观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开始呈现多样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模式。
2. 反思传统:在传统观念和制度面前,当代社会开始有更多的人选择反思和质疑。
传统的权威、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受到挑战,人们呈现出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态度。
3. 新科技的影响: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思维,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认知方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4. 个体主义与多元文化:当代社会更加重视个体尊重和多元文化的包容。
这使得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多样性的关注成为当代社会思潮的显著特征。
二、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方观点交织:在当代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主张并存交织,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态势。
这种多方观点的交织不仅是思想活跃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变革和创新: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之一是变革和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价值也在不断变革和更新,追求新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主题。
3. 多元化的话语空间: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还表现在话语空间的多元化上。
信息化和传媒发展使得人们的话语权更加平等,不再受到传统权威的绝对约束,这为多元思潮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 参与和互动: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还体现在社会参与和互动上。
人们更加重视裙众性参与和民主化运作,社会治理模式也朝着更加开放和民主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意义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社会发展的促进:研究当代社会思潮有助于了解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趋势,为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和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91f7e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8.png)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和特征分析社会思潮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影响的一种思想文化现象。
社会思潮的内涵和特征,是对社会思想发展历程的归纳总结,也是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变迁的关键。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社会思潮是指一定时期、一定阶层或一定群体中广泛存在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中的反应和认识。
它是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变化的重要标志,是看待社会发展转变的重要视角。
1. 社会思潮运动:社会思潮是长期的一种文化运动,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思想和文化氛围中,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和历史特点的思想文化现象。
社会思潮运动不仅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文化,而且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2. 形式多样: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如思潮手记、思潮报刊、思潮漫画等,也包括了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形式。
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潮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3. 内容具体:社会思潮是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反思和思考,往往具体到某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上。
例如,一些社会思潮针对的是社会道德现象的问题,一些则是针对社会制度等问题的挑战。
社会思潮所涉及到的问题都是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1. 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社会思潮是产生在社会变革、社会转型期或社会危机时期,而不是出现在一个相对稳定和与既定模式完全一致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变革使得原有的思想、信仰和文化价值体系出现裂变和冲突,从而促进新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
2. 具有导向性:社会思潮往往与特定的社会变革背景和一定的社会目标联系在一起,它通过传递价值观念和理念的方式,影响民众的行为、信仰和思想,具有外部的导向性。
3. 与社会现实问题相关:社会思潮是以反思和思考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思想文化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4. 具有文化传承性:社会思潮往往是基于一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历史积累而产生的,它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断裂。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5274032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c.png)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读书报告——《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姓名:学号:学院:专业:联系方式:读书报告——《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马立诚)读书笔记马立诚老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
作者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归纳为八种,即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
通过对八种思潮的介绍和阐释,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探知中国的未来。
一、邓小平思想1989年,邓小平面对“新威权主义”时说“我就是这个主张”,简单总结:1.“经济市场化先于政治民主化,市场化的终点是民主化的起点”;2.“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在集权条件下才能完成”;3.当前政治领域的的改革是“实行集权制和政治垄断”;4.集权制具体是“一个伟大领袖以及配合默契的决策集团,强制性地推进经济现代化”;5.“强力推进市场化和私有财产制度”,“压制政治上的反对派以维护稳定”,待“中产阶级发展壮大”后,“自动让位于民主政治时代”。
邓小平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上大胆突破,政治上多方设限,不能开展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
1992年“南巡谈话”,突破禁区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用市场经济制度再造了中国。
在“南方谈话”以后,竞争观念、自由观念、平等观念和追求私人财富的精神在大陆崛起,认为其是对中国突破与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
一、老左派思想老左派思潮的基本要点是:“坚持斯大林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坚持毛泽东晚年左倾思想,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改革开放,批判市场经济,压制私营经济。
在国际上,则主张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
”最早的“两个凡是”,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抵制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批评、抵制对文化大革命的批评、打击包产到户、压制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指责经济特区、压制作家艺术家的自由探索、反对商品经济的提法、更反对市场经济的提法,主张什么事都要问一个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认为计划经济不容否定。
当代中国的八种思潮
![当代中国的八种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fad359c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8.png)
当代中国的⼋种思潮听完徐进功教授风趣幽默的讲座之后,⼼⾥突然感到⼀丝茫然与困惑,回到宿舍⼜在⽹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读了马⽴诚先⽣的《当代中国⼋种社会思潮》,我的脑中则⼀直浮现着狄更斯的⼀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当代中国⼋种社会思潮”,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只有⼋种。
改⾰开放以来,“中国思想界开始进⼊⼀个群雄初起的春秋时代”。
“这⼋种思潮”不仅其存在与涌现客观上都有“合理”(合乎逻辑)的社会基础,⽽且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也都有⼀定的合理成分,⾄少在理论上有相反相成的影响,在对现实的判断上可起警钟作⽤。
徐进功教授的讲座介绍了在当代社会中颇为流⾏的⼋种思潮,展现了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邓⼩平思想我们⽣活在今天都能感觉到这是主导性的意识思潮。
我们平常在⼤学课堂⾥以及⼯作都有很多接触。
邓⼩平思想的主要特点:经济上⼤胆突破,政治上多⽅设限,不能开展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
在政治体制改⾰⽅⾯,邓⼩平其实也做出了他最⼤努⼒。
中国政治体制改⾰的议题是邓⼩平提出的,另外中国要⾛向法治社会也是邓⼩平⼒倡的,这是他了不起的地⽅。
在邓⼩平当政期间,经济发展放在第⼀位,并且把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移植在了社会主义上,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世界经济改⾰的⼀个创举。
“不管⿊猫⽩猫,能抓到⽼⿏的就是好猫”,只要能促进⽣产⼒发展,不管姓“资”还是姓“社”,都可以作为经济改⾰⼿段。
邓⼩平的这⼀改⾰思路,为中国经济带来“腾飞”。
以邓⼩平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崛起,但其政治改⾰措施的缺失,权⼒缺乏制约制衡,造成了现在官员腐败、特权横⾏的怪象,社会⽭盾不断积聚。
如何进⾏政治改⾰,应该就是21世纪执政者所要思考的问题了。
⼆、⽼“左”与新“左”⽼左派年龄⽐较偏⼤,⽼左派思想有⼀个特点是和中国改⾰开放相始终,认为中国的⼀些问题、灾难都是由于改⾰开放造成的。
新左派跟⽼左派很不同,新左派主要粉丝在⼤学校园⾥,提出贫富分化、腐败问题⾮常严重,这个观察是⽐较理性的,提出的⼀些问题也是对的,崔之元有⼀篇名⽂《⽂化⼤⾰命有积极因素》,其中提出⽂化⼤⾰命有积极因素,应该从⽂化⼤⾰命中学习群众运动经验,学习⼤民主。
我国当前几种主要社会思潮剖析
![我国当前几种主要社会思潮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086081bceb19e8b8f6bae3.png)
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思 想、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 变化。正如我们在改革之初预期的那样,国民 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了。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第29届奥运会、神舟七号升空、应对金融危机 的有效实践等就是一个充分的显示。
总结三十多年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特别是总结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经验和问题, 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和思想领域的问题,归 根结底是同全球化和在我国怎样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联系在一起,所以,总结实践经验至关重要,把以往 的经验与教训作为继续前进的基础,推动我们在各个 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的最 新理论成果,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达到振兴中华、跨入世界强国之林的目的。
要真正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坚 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还需作长期 而艰巨的工作。 正如邓小平所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贯穿 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我所讲的这几 种错误思潮,实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 的范畴。 当前,对我国社会,特别是对青年学生思 想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种社会思潮和倾向:
民主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有
一定的历史联系; 但它绝不是马克思主义; 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继承 者。
民主社会主义是在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中产生的一股改良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
民主社会主义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纪60-70年代开始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则,如在他们党的纲领中,主张通过 阶级斗争和革命取得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 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 替资本主义为奋斗目标等,这个时期可称为 “马克思主义化”;
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
![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9aeab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9.png)
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靳辉明靳辉明当前,当前,当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
社会思潮不同于学术思潮。
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就是学术思潮,还有唯心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极端利己主义等等。
这些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这些学术思潮直接地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给社会思潮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撑;不同的是学术思潮更加以理论学术的面貌出现,对社会的影响不像社会思潮那么直接,有时甚至以一种客观公正、现,对社会的影响不像社会思潮那么直接,有时甚至以一种客观公正、中立的形式出现。
而中立的形式出现。
而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这四种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这四种社会思潮,实质上都属于资产实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范畴,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影响很大。
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范畴,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影响很大。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民主社会党人也自喻为“资本主义床边的医生和护土”,试图通过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病,鼓吹用价值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和弊病,鼓吹用价值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在我国,在我国,有人主张用这种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甚至宣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的一种理论表现。
这种思潮对我国的影响很深广,主要因为它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欧洲国家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再加上它标榜一种似乎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再加上它标榜一种似乎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似乎不给社会带来阵痛和很大的代价,似乎不给社会带来阵痛和很大的代价,似乎不给社会带来阵痛和很大的代价,通通过逐步的改良就可以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来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扫描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扫描](https://img.taocdn.com/s3/m/411ada9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4.png)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扫描
1.注重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重点,有关
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制度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环境,推进绿色创新,全力建设绿色中国。
2.新型城镇化:我国社会正着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发展,巩固和改善农民实现增收、转移就业的利益,推动乡镇和农村的发展,
使农村地区走出一条新的城乡发展道路。
3.发展大数据:大数据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关部门正加大对数据的采集和加工,开发相关的中间件,合理利用大数据
支撑社会发展,强调有序加强相关管理,以更好开展大数据有效利用。
4.技术驱动发展:技术驱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国各地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成效显著的互联网经济,助力贫困地
区提高水平,为改善民生注入新的动力。
《人民论坛》历年社会思潮评析
![《人民论坛》历年社会思潮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c781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f.png)
《人民论坛》历年社会思潮评析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种反映社会变革的镜子,社会思潮的评析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论坛》作为我国权威的舆论阵地,历年社会思潮评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对《人民论坛》历年社会思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我们理解社会发展趋势、把握时代脉搏提供帮助。
二、历年社会思潮概述1.改革开发时期的社会思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人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认同和支持成为主流。
同时,涌现出一批关注改革、呼吁民主、提倡现代化的有识之士。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思潮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我国社会思潮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态势。
人们关注的核心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之前的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转变,同时,对财富、成功、地位的追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一时期,社会思潮评析关注民生、民主、法治等多个方面。
3.新时代的社会思潮新时代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社会思潮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方面,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民族复兴成为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国际化与民族主义的碰撞引发热议,网络民粹主义、极端主义等负面思潮亦有抬头之势。
三、历年社会思潮的评析内容1.价值观的变迁从《人民论坛》历年社会思潮评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从注重物质追求到关注精神需求,再到倡导全面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社会热点的探讨《人民论坛》关注社会热点,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剖析,引导社会舆论正确看待和认识各种社会问题。
例如,对反腐斗争、教育改革、医疗体制等方面的讨论,既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3.民生问题的关注历年社会思潮评析中,民生问题始终是关注的焦点。
从住房、医疗、养老等基本生活需求,到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权益保障,《人民论坛》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
当今社会有些什么社会思潮,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当今社会有些什么社会思潮,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f30d460152ea551810a68727.png)
当今社会有些什么社会思潮,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摘要: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
其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等七种思潮;我们应当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具体说来,就是必须对各种社会思潮区别对待,辩证扬弃,就必须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就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探寻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bstract:Today's Chinese society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ll kinds of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emerge in endlessly. he main new liberalism ideological trend, the new left, seven kind of ideological trend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etc; How should we us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uide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We must insist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Must be "consolidate marxist guiding status" constantly arming the whole party with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education people, With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hesive forces, To national spirit and patriotism as the core to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s the core, encouraging morale, With the socialism outlook for honor and dishonor to lead fashion, To consolidate the party common ideological basis of theunited struggle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China. In particular, is must for all kinds of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dialectical subl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dhere to the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the fruits of the people, must be innovative working methods,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Key word: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引言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复杂多变,特别是错误的、落后的、保守反动的社会思潮会给我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中国当代社会思潮
![中国当代社会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1971b135192e45361066f56b.png)
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姓名:学号:学院:《辞海》中对思潮的解释是指“(1)某一历史时期内反应某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及要求的思想倾向。
(2)涌现出来的思想情感。
”我们将社会思潮理解为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相对应,在某一时期内某一阶层和群体中影响较大、流行较广的一种理论观点和思想潮流。
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中流行的各种思想潮流的总和。
它既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潮,也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还包括新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对社会变迁的观念反映,社会思潮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当代社会思潮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1)时代性,社会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是时代的产物。
(2)群体性,一种社会思潮之所以能被某个特殊群体所接受和认可,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于它反应了相当规模的特殊社会群体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要求。
(3)价值倾向性,社会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包含的思想倾向决定了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与需求。
如西方的社会思潮,都往往代表着某个或某些利益集团,都不同程度的反应了某个或某些利益集团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态度。
(4)复杂多样性,由于社会思潮是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必然具有复杂性;社会思潮的内容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
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存在,是当代中国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现实。
这是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社会现实密切相联系的。
面对当代中国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
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最大社会共识,用富裕和谐的目标所反映出的百姓的共同愿景,来增强信心和信念,凝聚各方力量,在解决矛盾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主流思想整合多样化思想的进程。
现代中国七大社会思潮评析
![现代中国七大社会思潮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31422db52acfc788ebc921.png)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012-02-21 16:03今天跟大家共同探讨经济形势的问题,我首先声明今天我讲的只是一个学者的观察和思考,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面对金融危机,我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第三,这三大经济体的危机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今天跟大家共同探讨经济形势的问题,我首先声明今天我讲的只是一个学者的观察和思考,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面对金融危机,我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近期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第三,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我国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2008年开始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这次危机的发展是从次贷危机发展到债务危机,再发展到流动性危机,然后发展到信用危机。
从范围上讲是从美国向世界各国扩散,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造成了一次严重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采取经济刺激的办法,我国也不例外,大家还记得2008年11月我们启动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根据我的研究,如果没有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的话,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只有2.4%。
由于有了这个经济刺激计划,我们达到了9.2%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刺激计划的负面效应开始在2010年和2011年逐步显现。
造成负面效应的第一个原因是投资过高增长。
2009年投资增长了30.1%,总量达到了22.5万亿元,几乎占GDP 的70%。
2009年9.2%的增长里面8.7%是投资拉动的,消费的贡献是4%。
净出口简单说就是外贸的贡献是负的3.5%。
这样大量投资的负面效应是什么?第一个负面效应是产能的过剩。
根据有关方面的资料,我们24个产业部门中有21个产能过剩。
第二个负面效应是库存的积压。
产能过剩,外需减少,当然库存积压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但是库存积压的问题在我国GDP统计里面是体现不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当前在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错误 思潮。在这里,我讲的是主要社会思潮,而不是一 般的学术思潮潮的影响,坚 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还需作长期 而艰巨的工作。
正如邓小平所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贯穿 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我所讲的这几 种错误思潮,实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 的范畴。
当前,对我国社会,特别是对青年学生思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从16大以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教育等, 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大举措。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中,锦涛同志又明确的指出,物质贫乏不是 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人的素质是 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任何时候都不 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的最 新理论成果,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达到振兴中华、跨入世界强国之林的目的。
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长 足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和各种思 潮的涌入也对人民思想、信念、理想形成巨 大冲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很大 困难。
他强调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 线,贯彻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 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地抵制 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领和抵制
锦涛同志的上述论断,不仅指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 指导,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指明了对待各种社会 思潮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想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种社会思潮和倾向:
一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思 想、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 变化。正如我们在改革之初预期的那样,国民 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了。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第29届奥运会、神舟七号升空、应对金融危机 的有效实践等就是一个充分的显示。
我国当前几种主要错误思潮剖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靳辉明 2009年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我们党历来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它 视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17届3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特别讲了意识形 态的问题,他指出,经济工作搞不好会出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会出问题。他多次讲到 意识形态在苏联演变中的作用,强调在意识形态 领域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抵制错 误思潮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改革之初,西方思潮就开始涌入我国。 在80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中出现的 抽象人道主义和抽象人性论的思想,以及西方资产 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和极端利己主义的影 响,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我国社会资产阶级自由化思 潮的泛滥,而且愈演愈烈,以致造成严重的社会后 果,所以邓小平不止一次地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反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些问题到目前为 止不能说已经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些社会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存在,必然会冲击我们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 识形态,但又不能简单地对待它们,要对各种社会 思潮进行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剖析,用正确的方法进 行引领和抵制。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如果对错误思潮漠然视之或简单处理,对社会主义 事业都是极其有害的。
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主体经济。
利益多元、价值多元,必然会影响到人们、 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培育, 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这无疑会使我们建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 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大难 度。
第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社 会问题、社会矛盾,以及一些热点、难 点问题,也会在青年学生头脑中产生某 些困惑,形成某些不同的看法。
要用唯物辩证方法分析社会现象。看到成绩 的同时,也要看到出现的问题。看到市场经 济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它诱发的 各种社会问题。
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 建设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第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拓 宽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学习新思想、新知 识的空间,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信念 和价值观,给我们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 带来不利的影响。
比如,社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过大等等问题,另 外还有社会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如何给予正确回答。 众所周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很大的难度,有些 问题在短时间也难以解决和解答。但是,如果这些 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得不到解答,人们思想就会 产生某些困惑,甚至对社会主义信念发生动摇。
第三,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长 足发展,但同时也使西方的价值观和 各种思潮乘虚而入,并且激发了我国 的社会思潮滋生和泛滥。
总结三十多年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特别是总结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经验和问题, 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和思想领域的问题,归 根结底是同全球化和在我国怎样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联系在一起,所以,总结实践经验至关重要,把以往 的经验与教训作为继续前进的基础,推动我们在各个 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