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https://img.taocdn.com/s3/m/45e71a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a.png)
第二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是保护和维护世界上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国际协议。
该宪章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这些遗产得到适当的保护、维护和传承,以保持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还旨在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
第二章主要规定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该宪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当得到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
第二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国际责任,各国应当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遗产并协助其他国家保护其遗产。
第三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科学方法为基础,包括历史、考古学、建筑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第四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以维护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原则,不得随意改变或移动遗产的原貌和结构。
第五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尊重当地社区的利益和权益,确保他们参与和从中受益。
第六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确保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第七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共享信息、技术和经验进行协调和支持。
第八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教育和意识提高,使公众了解和珍视这些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第九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法律和制度的保障,确保相关法规的执行和遵守。
第十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尊重和遵守国际人权法和文化多样性原则。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强国家和国际的监测和评估,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来保护和传承各自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个宪章的发布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各国能够更好地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这也充分展现了国际社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和普遍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保护和传承它们就是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和历史,这对于维护我们的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保护外国历史文化遗产
![为什么要保护外国历史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b5b520f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5.png)
为什么要保护外国历史文化遗产当我们提及历史文化遗产,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国家的瑰宝。
然而,保护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外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文化。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奋斗历程。
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还是法国的卢浮宫,它们都不仅仅属于某个特定的国家,而是属于全人类。
它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人类共同的记忆和情感。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保护外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通过研究古希腊的建筑遗迹,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的建筑技术、社会结构和审美观念;研究玛雅文明的遗址,可以揭示古代美洲文明的神秘面纱,探索他们的天文历法、农业技术和宗教信仰。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填补历史的空白,还能让我们在对比中发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保护外国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当我们欣赏和尊重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时,能够打破文化隔阂,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比如,当我们参观日本的京都古建筑,感受到其宁静与典雅,便能更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中的禅意和对自然的敬畏;而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参观故宫,领略到其宏伟壮丽,也能对中国古代的皇家文化和建筑艺术有更直观的认识。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从经济角度来看,外国历史文化遗产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例如,意大利的罗马古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他们的消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各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
![各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8926f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7.png)
各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1.引言1.1 概述概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各国都面临着保护文化遗产的挑战,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城市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共同保护世界上珍贵的历史、艺术和文化遗产,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从而展示各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以国家A、B、C为例,将详细描述每个国家在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全球各国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各自采取的有效措施。
本文旨在呼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共同为后代留下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通过分析各国的保护措施,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的结论,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保护历史的责任,更是保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国家A、B、C的保护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启示。
通过这些例子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国家和人们的关注和行动,共同加强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可以说明本文将以各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为主线,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通过这种结构安排,可以清晰地展示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其次,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和主旨。
引言部分会概述本文要探讨的主题,并说明文章结构。
正文部分则会分别介绍几个国家(如国家A,国家B和国家C)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可以针对每个国家列举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实施情况,并重点强调各国的共同点。
最后,结论部分会对各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例子进行总结,并探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启示。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结构的设计应该使得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更加强化。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5e7f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7.png)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对人类历史和文化有特殊价值的地点、建筑、遗址、文物和传统实践等,它们在自然、技术和艺术层面上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将世界文化遗产定义为"以汇示人类共同的遗产,是人们普遍珍视和保护的财富"。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
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历史城区、考古遗址、传统艺术和民俗等,拥有突出的艺术、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价值。
自然遗产则包括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等,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态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介绍需要详细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和特点。
以故宫为例,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达到七十公顷,是中国古代宫殿的巅峰之作。
故宫建于明代,是中国古代帝王生活与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宫廷建筑的典范。
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群、精美绝伦的文物收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为了确保世界文化遗产长久保存,并使人们能够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 管理机构和计划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机构需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具体的保护计划和规划,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中国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的管理机构,通过完善的管理措施和规划,保证了故宫的日常运营和文物保护。
2. 建立法律法规各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方式。
加强立法工作,对非法破坏、盗窃、贩卖文物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文物保护的法律效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侵犯世界文化遗产的商业活动。
3. 加强保护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维修和修缮,确保其长期保存。
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遵循古建筑的施工原则,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ad630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6b.png)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承载着宝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这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研究。
保护意识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存在差异。
中国有“文化大革命”、战乱等历史原因,导致很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毁或破坏。
直到1982年,中国才正式颁布《文物保护法》,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而西方国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较为强烈,早在1882年,英国就颁布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
此外,中西方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在过去长期没有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因此资金的投入并不充足。
而在西方,大型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常都获得了政府和私人投资的支持,因此能够得到更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保护方式方面的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修缮、重建、整修的方式进行保护,而西方则更注重保护原始历史。
西方很多文化遗产以保留原貌为主的方式进行保护,比如巴黎圣母院的修缮工程就主要以还原原貌为主。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他们不仅保护建筑本身,还会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
比如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古城就通过在周边水体和城墙进行整治,让城市整体呈现出来的古老风貌。
保护技术方面的比较中国和西方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更重视以现代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比如使用激光扫描或三维重建技术等现代技术,以还原遗产的原始形态。
而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方面的重点则更多放在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上,如对修建长城和故宫进行技艺复原。
在修复和保护的技术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很多文化遗产的修复方式包括使用“轻盈”技术,即对于石柱、石基和石联的修复会强调采用轻量级解决方案,以免对于原始建筑结构造成伤害。
而中国则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材料和技法,比如使用传统材料对瓦片进行复原。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5410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8.png)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各国争相申报和保护的重要对象。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还成为了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遗产,成为了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探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保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它们对于传承历史和文化、促进民族认同、增强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这些遗产代表着人类创造力的极致表现,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
保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尊严和形象,更能够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友谊。
二、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然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困境。
首先,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威胁着这些遗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其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给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压力。
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此外,一些国家缺乏足够的经费和专业人员来进行保护工作。
三、保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与策略要保护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与策略。
首先,加强法律和监管措施,制定明确的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强执法力度,打击各种破坏行为。
同时,加强合作与交流,国际间建立联合保护机制,共同保护好具有全球价值的遗产。
此外,完善保护管理机构与专业人员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另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游客对遗产保护的意识,倡导可持续旅游,减少对遗产的负面影响。
四、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原则与方法除了保护,合理利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也十分重要。
遗产利用的原则是以保护为前提,平衡利益的关系。
遗产利用可以通过文化教育、旅游、经济开发等多种方式进行。
在文化教育方面,将历史文化遗产纳入教育课程,加强学校、社区对遗产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和参与到遗产保护与利用中来。
世界各国世界遗产汇总
![世界各国世界遗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d8149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4.png)
世界各国世界遗产汇总世界遗产是指具有重要文化、自然价值的地点、建筑和景观,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保护的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负责评定和保护世界遗产。
以下是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世界遗产:1.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世界遗产。
-故宫: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中国皇帝的宫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秦朝皇帝陵墓的守护神。
2.印度:-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城市阿格拉,是著名的古代纪念建筑,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逝去的妻子而建造的。
-乌帕尔:位于拉贾斯坦邦,是一座以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城市,是印度最著名的湖城之一3.美国:-自由女神像:位于纽约港,是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象征着自由与民主。
-大峡谷:位于亚利桑那州,是世界上最具壮美景色的峡谷之一,以其色彩斑斓和壮丽的地理景观而闻名。
4.泰国:-清迈古城:位于泰国北部,是泰国最古老的城市,以其众多的寺庙和古迹而闻名。
-塔信尼罗火车站: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火车站之一,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而闻名。
5.意大利:-罗马斗兽场:也称为斗兽场,是古罗马最著名的古迹,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露天古代建筑之一-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比萨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斜塔之一,倾斜的角度使其成为了一座独特的建筑。
6.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以其壮丽的建筑和豪华的装饰而闻名。
-凡尔赛宫:位于巴黎郊区,是法国最著名的宫殿和花园之一,以其豪华的装饰和庞大的规模而闻名。
7.埃及:-金字塔:位于开罗附近的吉萨,是古埃及法老建造的坟墓,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尼罗河: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是埃及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埃及重要的旅游景点。
8.瑞士:-马特洪峰: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是登山爱好者和滑雪者的天堂。
-伯尔尼古城:位于瑞士首都伯尔尼,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以其独特的建筑和迷人的历史街区而闻名。
德国和俄罗斯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措施?
![德国和俄罗斯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7042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b.png)
德国和俄罗斯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采取了哪些不同的措施?历史文化遗产是各国的瑰宝,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责任。
德国和俄罗斯都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
然而,尽管两国面对的遗产问题和挑战都存在相似之处,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保护方式。
下面我们来看看德国和俄罗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区别。
一、德国的保护方式1. 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教育德国非常注重公共教育,历史文化遗产也不例外。
德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和推广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通过在景区设置讲解牌、在公共场所展示历史文化适当的简介等等。
这种方式可以使游客对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
2. 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修缮德国政府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遗产的维护和修缮。
德国政府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设立了组织,例如:联邦文化史遗产局,它是负责各项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机构,通过对遗产进行维护和修缮来延长它们的寿命。
3. 参与全球遗产保护德国还非常注重参与全球遗产的保护。
例如,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遗产保护计划中尽可能地参与,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例如:提供专家、提供资金等等,确保自己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最好的保护。
二、俄罗斯的保护方式1. 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经营在俄罗斯,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经营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部门会采用各种方式来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经营,包括统一的游客路线、展示形式、文物存放方式等等。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运营效率,推动其不断与现代社会接轨。
2. 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建和修缮俄罗斯在历史文化遗产修缮方面也表现得比较出色。
政府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用于维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并通过新建、扩建、修缮等方式使它们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展现。
俄罗斯政府还会抽出时间和精力,通过文物鉴定委员会等机构来评估和公示文物的真伪、价值等等。
3. 历史文化遗产的全民参与在俄罗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了全民的事业。
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文化遗产保护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f6eef7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0.png)
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文学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财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各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保护体系。
一、国际保护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全球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一。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并实施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政策和计划,推动各国加强对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促进全球范围内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与交流。
1954年,《海牙公约》通过,成为第一个旨在保护战争期间受到损害或被占领领土上的文化财产免受损失和掠夺行为侵害的国际公约。
1961年,《罗马条约》通过,成为第一个旨在保护文化遗产免受非战争性质的灾害和破坏行为侵害的国际公约。
这两个国际公约共同构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保护框架。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等机构,以推动全球范围内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二、国家保护体系各个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在中国,国务院于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对于文物的分类、管理、利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同时,各地区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加强对本地区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
三、社会保护体系除了政府机构之外,社会力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非政府组织(NGO)都致力于推动本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例如,意大利著名的“蓝盾协会”(Blue Shield Association)就是一个专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保护受战争、自然灾害等威胁的文化遗产。
此外,公众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例如,在日本,一些寺庙和神社会定期开展“清扫活动”,邀请当地居民一起参与,以清理和保护这些历史建筑。
总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由国际、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构成的。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解析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aeb7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7.png)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解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是指为了保护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特性,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保护政策的制定机构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进行解析。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民族特色等价值,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根据遗产的性质不同,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分为文化遗址、文化景观和建筑群三大类。
1. 文化遗址文化遗址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考古遗址,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
2.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文化意义的景观,如中国的西湖、巴西的伊瓜苏瀑布等。
3. 建筑群建筑群是指由一系列建筑物组成,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印度的泰姬陵等。
二、保护政策的制定机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确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根据公约的规定,各会员国可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符合条件的文化遗产,经过评估和审议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负责监督世界遗产的保护情况,并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
三、保护政策的实施方式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保护计划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各国会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建立保护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旨在确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2. 加强监督和管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对遗产现状的监督和管理。
各国会建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对文化遗产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其保护工作符合国际标准。
3. 实施保护措施为了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特性,保护措施包括维修、修复、重建等。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中 国文化有何影响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中 国文化有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b94544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0.png)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深刻。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世界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观念的转变上,还涉及到保护方法的借鉴、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多个层面。
外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首先为中国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和启发。
在过去,中国的文化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对于一些古老建筑、传统技艺等的价值认识不足。
然而,当看到其他国家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其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这种观念的转变促使中国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再仅仅将其视为陈旧的过去,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保护方法和技术方面,外国的经验也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例如,欧洲国家在古建筑修复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技术体系。
他们强调对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保护,尽可能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以恢复其历史风貌。
中国在修复古建筑时,可以学习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避免过度现代化改造而破坏了原有的文化韵味。
同时,一些国家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建立数字档案、虚拟现实展示等手段,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接触到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可以借鉴这些数字化技术,拓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渠道。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兴起,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许多国家通过精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将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例如,借鉴法国卢浮宫的运营模式,加强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和营销推广;学习日本对于传统手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将中国的非遗技艺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9411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1.png)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1.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罗马斗兽场是一座建于公元70年的古罗马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斗兽场之一。
它在历史上被广泛用于斗兽和角斗比赛。
然而,由于长期的破坏和自然侵蚀,罗马斗兽场严重受损。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意大利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并将其列为世界遗产,以保护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2. 明城墙(中国)明城墙是明代(1368-1644年)修建的城墙,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起到了边界防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受到了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产,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修复和保护工作,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保护城墙的完整性和原貌。
3. 雅典卫城(希腊)雅典卫城是位于希腊雅典的一座古建筑群,包括帕尼斯广场、帕特农神庙和艾克罗波利斯遗址等。
这些建筑是古代希腊建筑的典范,也代表了古代雅典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然而,由于时间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建筑严重受损。
通过国际合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雅典卫城得以修复,以便将其保护为后世。
4. 启示录农园(澳大利亚)启示录农园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片农田,上面刻有一座庞大的艺术作品,被称为“地上的艺术”。
这幅作品是艺术家安迪·戈尔斯沃西创建的,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这一独特的艺术作品,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采取了措施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5. 古罗马废墟(约旦)约旦的古罗马废墟位于底格里斯河畔耶里喀,是一个占地庞大的遗址,保存了古代罗马时期的建筑、雕塑和文物。
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冲突,这些废墟严重受损。
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产,国际社会提供了经济援助和专业知识,帮助约旦政府实施修复工作,并将其保护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是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通过政府与国际合作,以及专业知识和经费的支持,这些重要的历史遗产得以保护和修复,保留了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让后世能够欣赏和学习。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6bb93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1.png)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过去文明的见证,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世界文化遗产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从古老的建筑遗迹到独特的文化景观,从珍贵的艺术品到传统的风俗习惯。
然而,如何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这些宝贵的财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一处遗产都蕴含着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人们的智慧、技艺和价值观。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让我们看到了古埃及人的建筑造诣和宗教信仰;中国的长城,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和防御策略。
通过保护这些遗产,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传承历史文化。
其次,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关键作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各具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宝库。
保护这些遗产,能够防止文化的单一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再者,文化遗产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许多文化遗产地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然而,当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旅游业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等,都给文化遗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许多古老的街区和建筑被拆除,以让位给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
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规划和保护意识,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中消失无踪。
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量游客的涌入给文化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超出了其承载能力。
游客的不当行为,如乱涂乱画、触摸文物等,对遗产造成了直接的损害。
同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一些地方过度商业化,破坏了遗产原有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同样给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等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侵蚀作用不可小觑。
欧洲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保护政策的比较
![欧洲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保护政策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2ff6e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e.png)
欧洲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保护政策的比较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宝贵财富,代表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维护国家形象、促进旅游业和加强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比较欧洲和中国两地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它们的异同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欧洲和中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也都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起源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并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
早期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古迹、文物的修复和保养上。
20世纪后,欧洲开始重视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更全面的保护政策,强调综合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而在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追溯到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
然而,中国的保护工作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被忽视。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才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并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不断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二、保护政策的目标与原则欧洲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在目标与原则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点和差异。
欧洲的保护政策注重继承性和可持续性。
其目标是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同时促进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欧洲各国尝试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功能相结合,通过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的保护政策则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其目标是通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国家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中国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科技与保护工作的结合,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
三、保护政策的实施与成果欧洲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在实施方法和保护成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欧洲各国通过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欧洲的一些历史城市和景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为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有哪些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bf334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f.png)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有哪些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璀璨的明珠,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珍贵的遗产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保护它们成为了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那么,究竟有哪些有效的保护对策呢?首先,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是保护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石。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遗产的定义、保护范围、保护责任以及处罚措施等。
例如,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拥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对擅自破坏、盗窃文化遗产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为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加强教育宣传是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关键。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让人们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他们对遗产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在法国,经常会组织各种文化遗产主题的展览、讲座和活动,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遗产的魅力,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
资金投入是保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拨款,用于遗产的修缮、维护、研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和社会捐赠,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比如,一些国际组织和基金会会为发展中国家的遗产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共同推动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
科学的管理体制对于遗产保护至关重要。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在英国,成立了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对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评估和监管,确保保护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此外,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如数字化管理系统,对遗产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c0ab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9.png)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与保护措施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对人类文化遗产有着突出普遍价值的地区、地方、建筑、遗址等的称号。
它们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保护和传承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人类共同记忆和促进文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探讨保护措施以确保其永久性传承。
一、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岛上,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建筑于12世纪开始兴建,历时近两个世纪才完成。
巴黎圣母院以其宏伟的建筑结构、雕塑瑰宝和宝贵的壁画而闻名于世。
在历史上,它曾多次经历战争破坏和火灾,最著名的是2019年的大火,将这座标志性建筑的尖塔毁坏。
然而,巴黎圣母院的保护工作及时展开,包括火灾后的修复和保护规划的加强。
通过注重文物修复和定期检查,巴黎圣母院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久存在,并向游客展示其辉煌的文化遗产。
二、中国长城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建筑,它横跨中国北方,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是古代中国帝国的防线和军事要塞。
中国长城的特点是永久性和巨大的规模。
然而,由于长城的巨大长度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制定了许多措施,如加强长城的监测和维护,修复已受损的部分,以及管理游客流量。
此外,教育和宣传活动也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提高公众对长城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
三、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位于埃及的吉萨高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质建筑之一。
这些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陵墓的象征,代表着古代埃及文明的伟大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这些金字塔的状况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埃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限制金字塔周围的建筑开发,加强监督和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
此外,埃及政府还积极宣传和推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并同时提供相关的教育活动。
四、秘鲁马丘比丘秘鲁马丘比丘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遗址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象征。
历史文化保护内容一览表
![历史文化保护内容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2c648be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5.png)
历史文化保护内容一览表导语:历史文化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人类的文明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本文将为您介绍历史文化保护的一些重要内容,包括世界遗产保护、文物保护、语言文化保护等。
一、世界遗产保护1. 世界遗产概述:世界遗产是指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包括文化景观、历史建筑、考古遗址、自然保护区等。
2. 保护措施:世界遗产保护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立法保护、管理保护、修复保护等,以确保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3. 中国世界遗产: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世界遗产的国家之一,如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这些遗产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二、文物保护1. 文物保护意义:文物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 文物保护方法:文物保护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包括防护、修复、整理、展示等,以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3. 文物保护机构:各国都设立了文物保护机构,负责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如中国的国家文物局、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等。
三、语言文化保护1. 语言文化多样性:世界上有众多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它们代表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特色和传统,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2. 语言文化保护政策:各国制定了语言文化保护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如加拿大的双语政策、印度的多语言政策等。
3. 语言文化保护组织:国际上成立了许多语言文化保护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语言协会等,它们致力于促进语言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创造的、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与仪式、知识与实践、自然与宇宙知识等形式传承的文化遗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多种方法,包括记录与调查、传承与培训、保护与传播等,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各地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的京剧、意大利的披萨制作技艺等,它们代表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独特文化。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5a659e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3.png)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国外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法律框架、科学研究和技术保护等方面,详细介绍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负责审核和认定世界文化遗产,制定保护政策和指导原则。
国外国家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了其在保护工作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其次,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框架。
例如,法国颁布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和措施,明确了国家、地方和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其他一些国家也通过类似的法律,规范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这些法律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国外国家注重科学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他们大力支持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探索,通过科学手段获取文化遗产的信息,了解其价值和脆弱性。
例如,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在发现后,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帮助恢复了庞贝的原貌,并加强了管理和保护措施。
此外,国外国家还注重技术保护的研究和应用。
他们积极探索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三维重建技术、激光扫描等,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
例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采用了三维重建技术,对故宫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保护,帮助修复和保护了众多文化遗产。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外还注重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他们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例如,英国的国家信托组织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组织社会志愿者,积极保护和管理了许多文化遗产,包括巨石阵、哈德良长城等。
总之,国外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作用、法律框架的制定、科学研究的应用和技术保护的探索,他们有效保护了许多世界文化遗产。
国外的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排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56899b0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b.png)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排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
际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紧急保护名录》的评定标准,目前还没有确定一个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排名。
然而,有一些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表现出色,因此被广泛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者和推动者,例如:
1. 日本:日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该国已经申报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传统的日本剪纸、和服制作技艺等。
2. 中国: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世界领头羊,该国已经有多个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如京剧、中医药、太极拳等。
3. 韩国:韩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者之一,其传统文化项目韩国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
4. 法国:法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表现出色,例如法国脂粉戏、酿酒技艺等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单》。
需要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样的,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而排名与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的
重要性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应该根据各个国家在保护、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成就和努力来综合评判。
哪个国家比较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哪个国家比较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3a2177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d.png)
哪个国家比较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开始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而在这些国家中,哪个国家更加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呢?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3个国家,探讨它们的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和保护成果。
1.日本日本是一个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国家。
自公元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呼吁下,日本从政府到民间,广泛鼓励人们关注和参与文化保护活动。
日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严格,每年都有新的保护措施出台。
同时,从传承方面来说,日本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全国范围内的各种传承机构和团体,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意大利意大利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文化古国之一,其拥有着众多古代城堡、古代剧院、桥梁等等。
出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需要,意大利国内出现了多个专门从事文化保护的机构和组织,如“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意大利艺术作品保护委员会”等。
其次,意大利在防止文化遗产被盗以及贩卖方面也做得非常好,并成立了文化保护警察。
3.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中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一直十分注重。
中国政府坚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中国还成立了多个文化遗产机构,从政策层面上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中国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严格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和全面、系统的考古保护体系等。
本文介绍了日本、意大利和中国这三个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做法和成果。
虽然这些国家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思想和理念是相同的,都希望通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智慧。
相信在未来,世界各国都会逐渐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共同致力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也体现了该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认识到遗物的价值,而有保护和收藏的行为,这是一种对过去时代的纪念和追寻,以及对逝去时代文化代表物品的珍异和欣赏。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埃及:遗产保护尝试借助外力
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形成了一些成熟的保护理念。
(1)资金来源
保护古文物需要钱,但政府资金有限,文物部门就自己想办法筹钱。
几年前备受关注的金字塔考古直播,文物部门就将直播权卖给了电视机构,从而筹得了一大笔资金。
埃及人认为只依靠本国进行文物保护力量有限,应该不断探索发展国际间的合作,拓宽国际援助的路子。
努比亚遗址迁移工程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该工程耗资3亿美元,埃及政府无力自行支付,因此求助于国际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多国专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了保护该文化遗产的目的。
(2)主要内容、方法
一是“文化遗产是埃及的也是世界的”。
埃及文物古迹众多,伊斯兰开罗、阿布米奈遗址、努比亚遗址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是保护意识提高,从娃娃抓起。
埃及政府一贯重视儿童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如创办儿童文物知识班,推出专门面向少年儿童的读物并配以图片说明等。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
为解决埃及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士的困境,相关部门成立了考古挖掘和文物维修等的技术培训院校,并选派其中优秀者赴欧美学习。
(3)法规文件
《世界遗产名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
法国:政府、民众齐心保护老街区
在法国里昂,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12世纪至16世纪建造的古街巷区,其中包括200余栋列入保护范围的建筑。
(1)资金来源
法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仅凭行政力量不足以覆盖文化遗产保护
的各个方面,因此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民间保护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使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法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
这些民间组织如基金会、协会等,不仅是政府强有力的补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活动营造出了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2)主要内容、方法
法国政府对专门规划出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严格管制,花费30年的时间建立了5座卫星城,从旧城迁出数十万人口,并严格执行禁止在塞纳河边增添新建筑的条款。
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为了保护历史街区原貌,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就连上个世纪的纺织厂及工人的住宅也被划定为历史景观而加以保护。
另外,政府为了减少古城区的交通流量,围绕老城区修建环路,限制居住在老城区以外的居民开车进城,并且大力兴修地下交通,努力保持古街道原貌。
不仅如此,法国民众也积极参与老街区的保护活动,他们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自发组织展览、成立非营利性质的街区保护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保护老街区,呼吁更多民众加入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如今,保护历史古迹已经成了法国人的共识。
法国已经有了清晰的民居保护区和严格的保护民居的法规。
在法国还有一个以保护和修复古迹为宗旨的民间团体,叫“城墙联合会”,每年假期组织年轻人参加义务劳动,参与城墙、磨坊、教堂、古堡等文物建筑的清洁和修复工作。
(3)法规文件
《历史性建筑法案》《纪念物保护法》。
《历史文物建筑及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区保护法》
法国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梅里美《历史性建筑法案》颁布于1840年,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宪法。
此后,1887年又颁布了历史文物建筑保护法,即《纪念物保护法》。
这部法律明确重申了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传统建筑的保护范围与标准,并组建了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古建管理委员会,负责作为法国文化遗产的选定及保护工作。
1906年,又通过了第一部《历史文物建筑及具有艺术价值的自然景区保护法》,除建筑外,树木、瀑布、悬崖峭壁等极具艺术价值的自然景观,也被纳入到了法律保护范围之内。
但现行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所遵循的法律规则,基本是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和1930年颁布的《景观保护法》。
10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已经包含了现行保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在这部法律中,对文物所有者的权力,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准许国家直接对已经列入遗
产名录的古建文物进行修缮。
同时,对现有遗产进行登记造册,重要者还要列入保护名录。
1941年,法国将1913年制定的《历史古迹法》中与地下出土文物有关的部分独立出来,单独制定了一部《考古发掘法》,从而为后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法律支持。
此外,1962年通过的《马尔罗法》即《历史街区保护法》和在这一法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197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一同构成了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法律防线。
这些法律法规在后来尽管经历过无数次修改,但其影响力一直辐射至今。
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以保护具有历史价值与美术价值的动产、不动产为宗旨。
1930年颁布的《景观保护法》的重心,在于以法律的形式来保护天然纪念物或在美术上、历史上、学术上、传说中、绘画上具有普遍意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
1941年颁布的《考古发掘法》是在1913年颁布的《历史古迹法》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所强调的是对地下文物的保护。
197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是一部专门针对城市改造制定出来的文物保护法。
美国:文保部门向开发商说“不”
(1)资金来源
政府机构、私人基金会和公共机构董事
(2)主要内容、方法
国土、自然、绿色资源的保护一直是美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从19世纪的国家公园到现在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都被列入保护范围。
同时,政府鼓励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发展,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旅游景点,增加经济收入。
文物保护部门有权向任何开发商说“不”,凡涉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项目都需得到当地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批准才能开工。
同时,联邦政府积极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供资助,还设立专款为颇具民族特色的印第安人提供文化传承教育。
另外,政府在税收上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施折扣、抵减额度等优惠政策。
在美国,常年设有一些感谢和鼓励文化遗产保护人士或组织的奖项,如纽约州公园、娱乐和历史文物保护办公室于1980年设立的历史文物保护奖,该奖项面向个人、组织、特区,每年评选一次。
(3)法规文件
1966年开始,美国国会当年通过了《国家历史文物保护法》。
1976年,美国成立了“保护历史文物基金会”,各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一
些部落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指导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提供财政资助。
2003年3月,布什总统签署13287号法令,在全国开展“保护美国”活动,夫人劳拉出任名誉主席。
通过法令加强指导,支持相关部门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传播美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鼓励公民积极参与保护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
日本: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
(1)资金来源
在保护文化财产的过程中,除国家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国家还十分强调各级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甚至个人的参与,并明确规定出各方的权力与义务。
比如,日本建立了从县市到乡村覆盖全国的保护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专业协会,凝聚了千万民俗文化艺术的传人,从事传承活动,对于这种无形民俗文化财产的传承工作,除国家给予必要的资助外,社会团体、地方政府也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赞助。
这样强调社会群体在保护文化财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全民保护意识,培养了文化财查保护方面的人才。
(2)主要内容、方法
在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日本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看作“国宝”,一旦经过政府的正式认定,无论是工艺技术的传承者还是表演技艺的传承者,都能获得国家专款资助。
此外,日本古城京都的政府还出台过一些保护文化遗产的“怪招”,规定凡是穿日本和服出门的女子,打车可享受9折优惠,购物享受9.5折优惠,可免费进入任何公园。
在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明确将国家指定的文化财产划分为有形、无形、民俗、纪念物和传统建筑群落等五大类。
(3)法规文件
早在1897年,日本就颁布过《古寺庙保护法》,此后又颁布了《史迹、名胜、自然纪念物保护法》、《国宝保护法》。
1950年,日本政府将这3个法令综合为《文化遗产保护法》。
经过7次修改,现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相对完善,确定了中央与地方协作的行政体制,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以及文化遗产所有人以及普通国民对保护文化遗产必须承担的责任。
历史城市保护的重要概念是:要保护的是一个特定的地区内的建筑物及其周围的全部环境,以及城市和地段内部的物质和历史文化遗存。
保护不是“整旧如新”而要“延年益寿”,更不搞“假古董”。
与
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保护的概念、法律和方法上都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吸取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经验,逐步做到政府与民众齐心保护,更要加强相关法律的的完善,做到全方位保护,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中国的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全方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