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
图1.1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计算机操作系统-陆丽娜-课后答案第四章
14. 设 N 为整型数,初始值为 3,两个并发进程 A 和 B 的程序如下:
process A
process B
do{ N=N+5; }
do{ print(N);
N=0;
} 若 process A 先执行了三个循环后,process A 和 process B 又并发执
行了一个循环,写出可能出现的打印值。请用 P、V 操作实现同步, 使两并发进程能正确执行。
量 S1 和 S2 初值均为 0。试问 P1、P2 并发执行后,x、y 的值各为多 少?
P1:
P2:
begin
begin
y:=1;
x:=1;
y:=y+3;
x:=x+5;
V(S1);
P(S1);
z:=y+1;
x:=x+y;
P(S2);
V(S2);
y:=z+y
end
z:=z+x;
end 答:x=10 y=9 z=15
9. 列举死锁的各种预防策略。 答: 静态分配资源策略:要求每一个进程在开始执行前就要申请它所需要 的全部资源,仅当系统能满足进程的资源申请要求时才把资源分配给 进程,该进程才能开始执行(注意,所有并发执行的进程要求的资源 总和不能超过系统拥有的资源数)。(破坏第二个条件)
按序分配资源策略:把系统中所有资源排一个顺序,对每一个资源给 一个确定的编号,规定任何一个进程申请两个以上资源时总是先申请 编号小的资源,后申请编号大的资源(或者先申请编号大的,后申请 编号小的资源)。系统按进程对资源的申请顺序来分配资源。按序分 配策略将阻止死锁 的第四个条件(循环等待条件)的出现。
end
Ⅱ 单项选择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集)第四章 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2、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B.请求页式管理C.段式管理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 )。
A.符号名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C]划分问题。
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2C]变成[3D],静态重定位由[4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A]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1]:A 地址空间 B 符号名空间 C 主存空间 D 虚存空间[2]、[3]: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4]、[5]: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D 连接装入程序E 调试程序F 编译程序G 解释程序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C.若干连续的帧D.若干不连续的帧7、(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8、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9、虚拟存储技术是( A)。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虚拟存储技术与(A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12、(B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计算机系统结构 第四章(习题解答)
1. 假设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取指令”、“分析”和“执行”三段,每一段的时间分别是△t 、2△t 和3△t 。
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别写出连续执行n 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表达式。
⑴ 顺序执行方式。
⑵ 仅“取指令”和“执行”重叠。
⑶ “取指令”、“分析”和“执行”重叠。
答:⑴ 顺序执行方式12 ......1 2 12T =∑=++n1i i i i )t t t (执行分析取址=n(△t +2△t +3△t)=6n △t⑵ 仅“取指令”和“执行”重叠12 ......1 212T =6△t +∑=+1-n 1i i i )t t (执行分析=6△t +(n-1)(2△t +3△t)=(5n +1)△t⑶ “取指令”、“分析”和“执行”重叠12 34 ......1 2 3 41234△t2△t3△t△t2△t3△t△t2△t3△tT =6△t +∑=1-n 1i i )t (执行=6△t +(n-1)(3△t)=(3n +3)△t2. 一条线性流水线有4个功能段组成,每个功能段的延迟时间都相等,都为△t 。
开始5个任务,每间隔一个△t 向流水线输入一个任务,然后停顿2个△t ,如此重复。
求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
答: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我们可以看出,在(7n+1)Δt 的时间内,可以输出5n 个结果,如果指令的序列足够长(n →∞),并且指令间不存在相关,那么,吞吐率可以认为满足:)n (t75t )n /17(5t )1n 7(n 5TP ∞→∆=∆+=∆+=加速比为:)n (720n /17201n 7n 20t )1n 7(t 4n 5S ∞→=+=+=∆+∆⨯=从上面的时空图很容易看出,效率为:)n (75n /1751n 7n 5t )1n 7(4t 4n 5E ∞→=+=+=∆+⨯∆⨯=3. 用一条5个功能段的浮点加法器流水线计算∑==101i i A F 。
计算机控制系统-4-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2)
+Vs -Vs VIN OFFSET CH LF398 IN OUT IN +
V EE Vcc V DD REF OFF DB11 BIF OUT P0.7 REF IN AD574 VIN STS 12/8 DG AG DB 0 CE R/C A0 CS P 0.0 RD WR A0 P2.7 P2.6 A1 A2
3)、平均值滤波法一般适用于具有周期性干扰噪声的信号, 但对偶然出现的脉冲干扰信号,滤波效果尚不理想。
中位值滤波法
中位值滤波法的原理是对被测参数连续采样m 次(m≥3)且是奇数,并按大小顺序排列;再取中间 值作为本次采样的有效数据。
特点: 中位值滤波法对脉冲干扰信号等偶然因素引发 的干扰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如对温度、液位等变化 缓慢的被测参数采用此法会收到良好的滤波效果; 对流量、速度等快速变化的参数一般不宜采用中位 值滤波法。
4.2.3 模拟量数据采集的预处理方法
包括:有效性检查与数字滤波技术
1、有效性检查
检查被测量是否 在信号标准的上 下限值范围内。
2、 数字滤波技术
所谓数字滤波,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 扰在有用信号中的比重。故实质上它是一种程序滤波。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数字滤波是用程序实现的,不需要增加硬设备,所以可靠性高,稳定 性好。 (2)数字滤波可以对频率很低(如0.01HZ)的信号实现滤波,克服了模拟滤 波器的缺陷。 (3)数字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或滤波参数, 具有灵活、方便、功能强的特点。
采样数据明显存在被干扰现象(彩色数据)。
对1、2、3次采样中位值滤波后值:24
对4、5、6次采样中位值滤波后值:27
对7、8、9次采样中位值滤波后值:25
【第二版】计算机控制系统(康波 李云霞)第4章
S平面角频率 与Z平面相角 的映射
3s s , : 任意 S平面上的主带与旁带: 2 2 s 3 s s s 主带: , 旁带: , : 任意 2 2 2 2 2 ...... : 任意 Ws T Im j [s] 3s [z]
= 0, 9 0 0 :S平面的虚轴,Z平面单位圆上。
z e
T
e
d T cot
z d T
cot
2 T ws
z e
T
e
n
ws
2
z n
2 1 ws
2
1 2
, wd wn 1 2
等自然频率轨迹映射
4.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别
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离散劳斯判据: 因Z-W的变换是线性变换,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对应关系推导:略 Im [z] jy [w]
1
0
Re
0
x
综上,可以在w平面应用劳斯判据。
4.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别
离散劳斯判据要点: 1. 求取离散系统的特征方程,并作Z-W变换。 2. 将特征方程 anwn+ an-1wn-1+ an-2wn-2+ …+ a0=0 化 简为an>0 的形式。 若各系数的符号不同,则系统不稳定。 若系统的符号相同,则建立劳斯行列表。 3. 建立劳斯行列表(共n+1行)。 4. 若劳斯行列表的第一列的元素都为正数,则所 有特征 根都位于W平面的左半面平面,即Z平 面的单位圆内,系统稳定。 若劳斯行列表第一列的元素出现负数,则系统 不稳定,且第一列元素符号变化的次数就是W 平面右半平面的特征根的个数,即在Z平面不稳 定的闭环极点的个数。
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
图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行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行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行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社何克忠李伟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么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各分几类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按功能分类,按控制规律分类和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功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简记为DDC)。
(3)监督控制(简记为SCC)。
(4)分级控制。
(5)集散控制。
(6)计算机控制网络。
按照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
(3)有限拍控制。
(4)复杂规律控制。
(5)智能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执行器、测量环节、数字调节器及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
方框图:P115 图输出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简述采样定理及其含义。
答:采样定理:如果采样角频率=2/T大于2,即≥2,则采样的离散信号(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
式中是连续信号y(t)的频谱特性中的最高角频率。
含义:要使采样信号(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必须正确选择采样角频率,使≥多路巡回检测时,采样时间,采样周期T和通道数N之间的关系。
答:采样时间是足够短的时间,y(kT)y(kT+),0<<。
应满足 T≥N。
设有模拟信号(0~5)V和~5)V,分别用8位、10位和12位A/D转换器,试计算并列出各自的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
答:量化单位q=,量化误差根据以上公式可求得(05)V:转换位数81012量化单位q/mV量化误差V:转换位数81012量化单位q/mV量化误差试述数模转换器的作用如何选择转换器的位数答:数模转换器把数字量u(kT)转换成离散的模拟量(t)。
转换的精度取决模-数转换器的位数n,当位数足够多时,转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精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如何衡量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有动态指标,稳态指标和综合指标如何衡量系统的稳定性答:用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来衡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程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何克忠李伟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么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各分几类?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按功能分类,按控制规律分类和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功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简记为DDC)。
(3)监督控制(简记为SCC)。
(4)分级控制。
(5)集散控制。
(6)计算机控制网络。
按照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
(3)有限拍控制。
(4)复杂规律控制。
(5)智能控制。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执行器、测量环节、数字调节器及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
方框图:P115 图1.21 输出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1.9 简述采样定理及其含义。
答:采样定理:如果采样角频率ωω=2π/T大于2ωmax,即ωω≥2ωmax,则采样的离散信号ω∗(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
式中ωmax是连续信号y(t)的频谱特性中的最高角频率。
含义:要使采样信号ω∗(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必须正确选择采样角频率,使ωω≥2ωmax1.10 多路巡回检测时,采样时间τ,采样周期T和通道数N之间的关系。
答:采样时间是足够短的时间,y(kT)≈y(kT+?t),0<?t<ωω。
应满足 T≥Nωω。
1.12 设有模拟信号(0~5)V 和(2.5~5)V ,分别用8位、10位和12位A/D 转换器,试计算并列出各自的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
答:量化单位q=ωωωω∗−ωωωω∗2ω−1≈ωωωω∗−ωωωω∗2ω,量化误差ε=q /2根据以上公式可求得(0~5)V :(2.5~5)V :1.14 试述数模转换器的作用?如何选择转换器的位数?答:数模转换器把数字量u(kT)转换成离散的模拟量ω∗(t)。
转换的精度取决模-数转换器的位数n ,当位数足够多时,转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精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_清华大学_何克忠_李伟_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么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各分几类?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按功能分类,按控制规律分类和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功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简记为DDC)。
(3)监督控制(简记为SCC)。
(4)分级控制。
(5)集散控制。
(6)计算机控制网络。
按照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
(3)有限拍控制。
(4)复杂规律控制。
(5)智能控制。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执行器、测量环节、数字调节器及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
方框图:P115 图1.21 输出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1.9 简述采样定理及其含义。
答:采样定理:如果采样角频率=2/T大于2,即≥2,则采样的离散信号(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
式中是连续信号y(t)的频谱特性中的最高角频率。
含义:要使采样信号(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必须正确选择采样角频率,使≥1.10 多路巡回检测时,采样时间,采样周期T和通道数N之间的关系。
答:采样时间是足够短的时间,y(kT)y(kT+),0<<。
应满足 T≥N。
1.12 设有模拟信号(0~5)V和(2.5~5)V,分别用8位、10位和12位A/D转换器,试计算并列出各自的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
答:量化单位q=,量化误差量化误差(2.5)V量化误差1.14 试述数模转换器的作用?如何选择转换器的位数?答:数模转换器把数字量u(kT)转换成离散的模拟量(t)。
转换的精度取决模-数转换器的位数n,当位数足够多时,转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精度。
1.19 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如何衡量?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有动态指标,稳态指标和综合指标1.20 如何衡量系统的稳定性?答:用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来衡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程度。
计算机系统结构 第四章(习题解答)讲解
1. 假设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取指令”、“分析”和“执行”三段,每一段的时间分别是△t 、2△t 和3△t 。
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别写出连续执行n 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表达式。
⑴ 顺序执行方式。
⑵ 仅“取指令”和“执行”重叠。
⑶ “取指令”、“分析”和“执行”重叠。
答:⑴ 顺序执行方式12 ......1 2 12T =∑=++n1i i i i )t t t (执行分析取址=n(△t +2△t +3△t)=6n △t⑵ 仅“取指令”和“执行”重叠12 ......1 212T =6△t +∑=+1-n 1i i i )t t (执行分析=6△t +(n-1)(2△t +3△t)=(5n +1)△t⑶ “取指令”、“分析”和“执行”重叠12 34 ......1 2 3 41234△t2△t3△t△t2△t3△t△t2△t3△tT =6△t +∑=1-n 1i i )t (执行=6△t +(n-1)(3△t)=(3n +3)△t2. 一条线性流水线有4个功能段组成,每个功能段的延迟时间都相等,都为△t 。
开始5个任务,每间隔一个△t 向流水线输入一个任务,然后停顿2个△t ,如此重复。
求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
答: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我们可以看出,在(7n+1)Δt 的时间内,可以输出5n 个结果,如果指令的序列足够长(n →∞),并且指令间不存在相关,那么,吞吐率可以认为满足:)n (t75t )n /17(5t )1n 7(n 5TP ∞→∆=∆+=∆+=加速比为:)n (720n /17201n 7n 20t )1n 7(t 4n 5S ∞→=+=+=∆+∆⨯=从上面的时空图很容易看出,效率为:)n (75n /1751n 7n 5t )1n 7(4t 4n 5E ∞→=+=+=∆+⨯∆⨯=3. 用一条5个功能段的浮点加法器流水线计算∑==101i i A F 。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4章第2部分
Dn (s)G(s) Gn (s) 0
Dn
(
s)
Gn ( s) G(s)
说明:常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 制方案。反馈为主:抑制各种扰动。前馈为辅: 完全补偿指定扰动。
4.6.2 前馈-反馈控制结构
1、系统结构 如图4.6所示。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增加
一个扰动的前馈控制。
D(s):反馈控制器 Dn(s):前馈控制器
(T (T
T2 T1
));Bm1
K f
T1 T T1
3、计算机前馈-反馈控制的算法步骤 (1) 计算反馈控制的偏差e(k)=r(k)-y(k); (2) 计算反馈控制器PID的输出u1(k);
u1(k) u1(k 1) Δu1(k)
u1(k) K pe(k) K I e(k) K D e(k) e(k 1)
系统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
对具有纯滞后的对象和具有非线性的对象,采用 串级控制可以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
3、系统组成特点 有主、副回路之分。主回路只有一个,而
副回路可以有多个。 主回路调节器的控制输出,就是副回路的
输入设定值。 副回路调节器的控制输出,作为系统的控
制输出,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
4、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1) 抑制控制系统的扰动
路中,由于副回路是随动系统,能适应操作条 件和负荷的变化,自动改变副控调节器的给定 值,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注意:设计此类系统应尽可能把主对象和 副对象的时间常数拉开,以减少副回路参数波 动对主回路的影响,从而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5、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1)系统中主要扰动应包含在副控回路之中。这样可以再 扰动影响到主控被调参数之前,已经由于副控回路的调 节使扰动的影响大大削弱。
计算机控制习题解答-独家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集目录一各章习题 (1)二填空题练习 (6)三简答题练习 (8)四综合题练习 (11)一各章习题1.1 第1章绪论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2. 什么是过程控制通道,过程控制通道主要有哪几种?3. 根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在实际应用中的状态,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分为哪6类,各有何特点?4. 计算机控制系统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各有何发展趋势。
1.2 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检测设备和执行机构1. 什么叫传感器及变送器?2. 简述压力检测的主要方法和分类。
3. 简述温度检测的主要方法和分类。
4. 简述热电偶测温的原理。
2. 物位仪表分为哪几类?6. 简述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7. 简述常用执行机构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8. 简述TT302温度变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 简述交流、直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10.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1.3 第3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什么叫总线?为什么要制定计算机总线标准?2.计算机总线可以分为哪些类型?3.评价总线的性能指标有哪些?4.STD总线有哪些特点?5.常用的PC总线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6.简述PCI总线的性能特点。
7. 简述IEEE-488总线的工作过程。
8. 详述RS-232C 、RS-485和RS-422总线的特点和性能。
9. RS-232C 总线常用的有哪些信号?如何通过该接口实现远程数据传送?10. 什么是平衡方式和不平衡传输方式?试比较两种方式的性能。
11. USB 数据传输方式有哪几种?USB 协议中是如何区分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的?12. 简述USB 总线的枚举过程1.4 第4章 过程通道与人机接口1.什么是过程通道?过程通道由哪几部分组成?2.画出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结构。
3.在数字量输入调理电路中,采用积分电容或RS 触发器是如何消除按键抖动的?4.数字量输出驱动电路有哪三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5.画出D/A 转换器原理框图,并说明D/A 转换的原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1-4章课后经典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计算机控制系统_清华大学出版社_何克忠_李伟_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么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各分几类?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按功能分类,按控制规律分类和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功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简记为DDC)。
(3)监督控制(简记为SCC)。
(4)分级控制。
(5)集散控制。
( 6)计算机控制网络。
按照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 控制)。
(3)有限拍控制。
(4)复杂规律控制。
(5)智能控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执行器、测量环节、数字调节器及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
方框图: P115 图 1.21输出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1.9简述采样定理及其含义。
答:采样定理:如果采样角频率=2 /T 大于2,即≥ 2,则采样的离散信号(t) 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 。
式中y(t) 的频谱特性中的最高角频率。
含义:要使采样信号(t) 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是连续信号y(t) ,必须正确选择采样角频率,使≥1.10多路巡回检测时,采样时间,采样周期T和通道数N之间的关系。
答:采样时间是足够短的时间,y(kT) y(kT+ ),0< <。
应满足T≥N。
1.12设有模拟信号(0~5)V和(2.5~5)V,分别用8位、10位和12位A/D转换器,试计算并列出各自的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
答:量化单位 q=, 量化误差根据以上公式可求得 (05)V:转换位数81012量化单位 q/mV19.53 4.88 1.229.76 2.440.61量化误差(2.5)V:转换位数81012量化单位 q/mV9.76 2.440.614.88 1.220.30量化误差1.14试述数模转换器的作用?如何选择转换器的位数?答:数模转换器把数字量u(kT) 转换成离散的模拟量(t) 。
转换的精度取决模 - 数转换器的位数n,当位数足够多时,转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精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_何克忠_李伟_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怎么样分类的?按功能和控制规律可各分几类?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可按功能分类,按控制规律分类和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功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简记为DDC )。
(3)监督控制(简记为SCC )。
(4)分级控制。
(5)集散控制。
(6)计算机控制网络。
按照控制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
(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 控制)。
(3)有限拍控制。
(4)复杂规律控制。
(5)智能控制。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并画出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控制对象、执行器、测量环节、数字调节器及输入输出通道等组成。
方框图:P115 图1.21 输出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 1.9 简述采样定理及其含义。
答:采样定理:如果采样角频率ωs =2π/T 大于2ωmax ,即ωs ≥2ωmax ,则采样的离散信号y ∗(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
式中ωmax 是连续信号y(t)的频谱特性中的最高角频率。
含义:要使采样信号y ∗(t)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y(t),必须正确选择采样角频率,使ωs ≥2ωmax1.10 多路巡回检测时,采样时间τ,采样周期T 和通道数N 之间的关系。
答:采样时间是足够短的时间,y(kT)≈y(kT+?t ),0<?t <τs 。
应满足 T ≥N τs 。
1.12 设有模拟信号(0~5)V 和(2.5~5)V ,分别用8位、10位和12位A/D 转换器,试计算并列出各自的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
答:量化单位q=y max ∗−y min∗2n −1≈y max ∗−y min∗2n,量化误差ε=q/2答:数模转换器把数字量u(kT)转换成离散的模拟量u ∗(t)。
转换的精度取决 模-数转换器的位数n ,当位数足够多时,转换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精度。
1.19 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如何衡量?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有动态指标,稳态指标和综合指标1.20 如何衡量系统的稳定性?答:用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来衡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程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2版 李正军 第4章
1.模拟开关的参数
多路开关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信号切换,如在某一时刻接通某 一路,让该路信号输入而让其它路断开,从而到达信号切换 的目的。在多路开关选择时,常要考虑以下参数:
在多路开关的选用时,常要考虑许多因素,如需多少路?要 单端型还是差动型?开关电阻多大?控制电平多高?另外还 要考虑开关速度及开关间互扰等诸多方面。
4.1.4 32通道模拟量输入电路设计实例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往往有多个测量点,需要设计多路 模拟量输入通道,下面以32通道模拟量输入电路为例介绍 其设计方法。
4.1.3 模拟开关
在用计算机进行测量和控制中,经常需要有多路和多参数的 采集和控制,如果每一路都单独采用各自的输入回路,即每 一路都采用放大、采样/保持、A/D等环节,不仅本钱比单路 成倍增加,而且会导致系统体积庞大,且由于模拟器件、阻 容元件参数特性不一致,对系统的校准带来很大困难;并且 对于多路巡检如128路信号采集情况,每路单独采用一个回 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t/T
b)离散模拟信号
图4-2 模拟信号采样示意图
3.采样定理
采样定理:由采样信号x * ( k ) 完全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x ( t )
的条件是采样速度要满足下式:
s
≥
2 max
或
T
≤
1 2
m
in
其中:s 2π /T,为采样角速度;T为采样周期; m ax 为原信
号 x (t ) 频谱中最高角频率; m i n 为 x (t ) 的各种信号分量中最
第4章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四一、用适当内容填空1.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将其连接,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及信息通信】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 从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来看,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种类型。
根据计算机网络各部分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可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种类型。
3. Internet是一个基于【 TCP/IP 】协议,将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种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4. 将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叫做【服务器】,而将使用资源的计算机叫做【客户机】。
5. HTTP的中文含义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6.宽带传输是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形成【频分复用模拟信号】,有时也称【频带传输】。
7. 写出一个以机构区分域名的域【 COM、END、GOV、MIL、NET、ORG】,写出一个以国别或地区区分域名的域【 CN、US、GB、TW、JP】。
8. 在WEB上,每一信息资源都有统一的且在网上唯一的地址,该地址就叫【 URL或统一资源定位标志】。
9. 写出两个由URL地址表示的资源类型【 HTTP 】和【 FTP 】。
10. 连接Internet主要方式有:【终端方式】、【拨号方式】、【局域网方式】和【宽带网方式】。
11. ISDN的中文含义是【综合业务数字网】。
12. 通信线路中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带宽】。
13.【主页】是指用户进入网站后看到的第一个页面。
当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网站的【 URL 】地址后,浏览器就会自动连接到主页。
14. 超文本有两个含义:【信息的表达式】、【信息间的超链接】。
15. URL的3个组成部分是:【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资源文件名】。
16. HTML文档也称为【Web 】文档,它由文本、图形、声音和超链接组成。
17. 网络地址格式为WWW.Z.Y.X,其中X表示【最高层域名或顶级域名】。
计算机控制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习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1)实时: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则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四部分组成。
图微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1)主机:(2)输入输出通道(3)外部设备(4)检测与执行机构4.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有什么作用?说出各部分软件的作用。
软件是指能够完成各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总和。
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动作,都是在软件的指挥下协调进行的,因此说软件是微机系统的中枢神经。
就功能来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库。
(1)系统软件:它是由计算机设计者提供的专门用来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程序。
对用户来说,系统软件只是作为开发应用软件的工具,是不需要自己设计的。
系统软件包括:a.操作系统:即为管理程序、磁盘操作系统程序、监控程序等;b.诊断系统:指的是调节程序及故障诊断程序;c.开发系统:包括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编译程序)、服务程序(装配程序和编辑程序)、模拟主系统(系统模拟、仿真、移植软件)、数据管理系统等;d.信息处理:指文字翻译、企业管理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1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可完全取代模拟调节器,实现多回路的 PID 控制,而且只要改变 程序就可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
3) 监督控制系统:可考虑许多常规调节器不能考虑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和湿度对生产过 程的影响,可以进行在线过程操作的在线优化;可以实现先进复杂的控制规律,可靠性 好。
第二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和分析方法 P42
2-1 简述离散控制系统中信号变换的原理。 先经过采样过程,即采样开关按一定的周期进行闭合采样,使原来在时间上连续的 信号 f(t) 变成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的离散模拟信号 f * (t) 。再经过量化过程,采用一组 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 2-2 已知函数 f(t) ,求取 Z 变换 F(z) 。
10 ,采样周期 T=1s,采用零阶保持器,单位负反馈系 s(0.1s+1)
7
计算机控制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G(z)=Z[
1-e-Ts 10 10 9z -1 (1+0.11z -1 ) ]=(1-z −1 )Z[ 2 ]= ⋅ s s(0.1s+1) s (0.1s+1) (1-z -1 )(1-e-10 z -1 )
1)
f(t)=a mt
* -k mT -1 2mT -2 Z [ f(t) ] =Z f (t) = ∑ f(kT)z =1+a z +a z +... k=0 ∞
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① ⋅a mT ⋅ z -1 得:
Z[f(t)]=
1 1-a z
mT -1
2)
f(t)=1-e-at
1 1 (1-e-aT )z -1 F(z)=Z[1-e ]= -1 - -aT -1 = 1-z 1-e z (1-z -1 )(1-e-aT z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速度输入时,
,
(2)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劳斯表为
若系统要稳定,则应满足以下不等式方程组
或
得
4-16设离散系统如图4-32所示,其中 ,试求稳态误差系数 ,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
解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则
稳态误差系数
稳态速度误差系数
稳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2)稳态误差
单位速度输入时,
稳态误差
或解由例4-13知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4-6试求下列函数的初值和终值
(1) (2)
(3) (4)
解(1)
(2)
(3)
(4)
4-9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
解
(1) S平面的虚轴,映射到Z平面为单位圆周。
(2) S平面的虚轴,当 由0趋向∞变化时,Z平面上轨迹的变化。
从(1,0)绕单位圆逆时针旋转无穷圈。
(3) S平面的左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为单位圆内。
(1)当K=5时,分别在z域和 域中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2)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解(1)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K=5代入,即
因为方程是二阶,故直接解得极点为
一个极点不在单位圆内,所以系统不稳定。
劳斯表为
3.0333-2.9667
3.9334
-2.9667
系统不稳定,不稳定的极点数为1个。
(4) S平面的右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为单பைடு நூலகம்圆外。
(5) S平面上 一定、 由0趋向∞变化时,Z平面上轨迹的变化。
若 不变,则Z平面上轨迹为从原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其角度由 决定。
4-12已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指出不稳定的极点数。
解(2)
不稳定
(4)
稳定
4-15设离散系统如图4-29所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