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交际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最低限度需要掌握的概念:
1.对外汉语教学
2.跨文化交际、文化休克
3.母语、外语
4.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目的语
5.学习和习得
6.任务式教学法
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伯拉胡、纽南。所谓任务是指有目标的语言交际活动。任务式教学法是功能法的新发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具体、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让学生用目的语通过协商、讨论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7.迁移(正迁移、负迁移)、母语负迁移
8.失误和偏误
9.中介语、外国式语言、“i+1”原则
10.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此比较容易习得语言。
11.语言学能(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习得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也叫语言学能,主要包括4种能力——语音编码解码能力、语法敏感性、语言归纳能力、强记能力。
12.语言测试、对外汉语测试、信度、效度、难易度、区分度
13.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14.交际策略
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15. HSK考试:是为了测试第一语言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系统考试。
二、交际策略的分类
1.回避。回避某一话题或放弃表达某一信息。
2.简化。对目的语的形式或功能加以减缩。
3.语言转换。在目的语中夹杂母语。
4.母语目的语化。用母语的语言项目或规则来表达目的语,形式母语式的目的语。
5.母语直译。将母语直接译成目的语。
6.语义替代。用比较熟悉的同义词做近似表达。
7.描述。用一段描述或解释迂回表达某一意义。
8.造词。造目的语中并不存在的词语。
9. 体势语。
10.重复。对对方听不明白的部分不断重复,希望能使对方听懂或争取时间想出别的表达方式。
11. 使用交际套语。使用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一些固定说法(比如汉语的“好久不见、一路顺风”等)。
12. 等待。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在记忆中检索。
13.使用其他语言。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用其他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