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1cddc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5.png)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中外交往的不断增强,中文翻译已成为最为重
要的跨文化交流方式之一。
然而,在中文翻译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
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语料库翻译成为一种新的翻译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实用和高效的
翻译实践经验。
语料库翻译是指利用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库来进行翻译学习,通过分析
语料库中的句子构造、单词搭配、语法结构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之间
的差异和奥秘,从而提高其翻译技能。
与传统的翻译方法相比,语料库翻
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用性强。
语料库翻译能够迅速提供学生所需的大量平行语料库,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翻译的实际应用情况,提高其翻译水平和适应能力。
2.掌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
握词语的搭配和使用规则,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翻译的精度和流畅度。
3.提高效率。
语料库翻译可以快速地进行批量翻译,并且能够自动检
测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提供更详细的反馈和纠错建议,以帮
助学生快速修正错误。
由此可见,语料库翻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技能,还可
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翻
译任务。
因此,未来中文翻译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合语料库翻译的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潜力的翻译人才。
MONA BAKER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
![MONA BAKER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8539462b160b4e767fcfe3.png)
17
语料库研究斱法
• 优点:它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定量型分析,是自下 而上、从具体数据推导出理论结论,可以重复验证,因而客观有效, 从而大大克服了译学研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成为定性分析的重要 补充。
•
丌足:忽略译者创新性,。。。
18
Ps:
• 这是我们的PPT, • 同时,我们会从课本中勾画部分重点,至少是我们认为重要的。
4
• Baker's Response [edit] • Baker wrote a detailed response to her critics (a brief summary of which was published in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Baker wrote that "the Jewish press in Britain is shamelessly and exclusively pro-Israel" and cited support for her position from Israeli Professor Ilan Pappe. She also cited a letter to the editor supporting her from Seymour Alexander, who identified himself as a British Jew, and Lawrence Davidson, an American Jew who co-authored "In Defence of the Academic Boycott" with her. She also criticized "the intense and highly distorting smear campaign led mostly by the Jewish press in the UK against me."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6815246f01dc281e53af075.png)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4. 什么是翻译共性?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
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
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
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
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
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
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
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
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01ad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3.png)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负载词汇是指在特定语境中,有特定含义且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
在
翻译过程中,理解和准确传达负载词汇的意义至关重要。
由于中国文化的
独特性和复杂性,其中包含了许多负载词汇,这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
通过使用语料库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可以收集大量的实际语言使用情况,包括不同语境下的负载词汇的使用。
通过分析这些语料库数据,研究
人员可以了解负载词汇的用法,上下文和相关搭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翻
译负载词汇。
此外,通过研究语料库中的负载词汇,可以识别其中的一些文化内涵
和背景知识。
这些文化内涵对于准确理解和传达负载词汇的意义至关重要。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语料库研究的结果来辅助翻译,
并提供更准确和恰当的英文译文。
总而言之,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
实际语言使用情况,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和翻译中国文化中的负载词汇,并
提供准确和恰当的英文译文。
这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语料库的《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f7dc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8.png)
基于语料库的《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3.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4)二、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名概述 (5)1. 人名特点 (7)2. 人名与文化背景 (8)3. 人名在故事中的角色与意义 (9)三、语料库在《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研究中的应用 (11)1. 语料库的建立 (11)2. 语料库分析方法的介绍 (13)3. 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优势 (13)四、《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研究 (14)1. 英译策略分析 (16)2. 英译实例分析 (17)3. 译名的一致性与规范性研究 (18)五、《平凡的世界》人名英译中的人名翻译难点与对策 (19)1. 方言区人名的翻译难点 (21)2. 地方文化背景下人名的翻译难点 (22)3. 翻译策略与对策 (23)六、结论 (24)1. 研究成果总结 (25)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26)3. 对《平凡的世界》英译工作的建议 (26)一、内容描述本文旨在基于语料库对《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名英译展开研究。
该文档将首先介绍《平凡的世界》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而阐述人名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英译过程中的难点和挑战。
文档将描述语料库的建立过程,包括语料收集、处理、标注和分析等环节。
在此基础上,文档将深入研究《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名英译实践,探讨不同人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并分析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效果。
文档还将对比不同翻译版本之间的差异,评价其翻译质量,并探讨人名翻译与文学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文档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人名英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研究背景《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之一,自1991年首次出版以来,便因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广受读者喜爱。
该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经济转型、政治斗争、文化冲突以及人物的心灵成长历程。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48130676c66137ee0619c1.png)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探析摘要:语料库方法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
文章分析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同时展望了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语料库;研究方法;翻译研究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语料库方法以真实存在的语言实践为基础,强调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研究方法。
近年来,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的翻译研究成为热点,文章分析了语料库研究方法,回顾了基于语料库法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翻译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前景。
一、语料库研究方法语言研究历来重视语言材料的充分收集、整理和分析。
根据语言材料的采集和使用途径,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内省法(introspection approach)、诱导法(elicitation approach)和语料库研究法(corpus-based approach)。
内省法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研究者本人的语感和直觉是语言现象是否合乎语法、有无歧义的权衡尺度。
内省法根据少数的语言事实提出某种规则和原则,强调语言的无限生成能力,研究对象既包括实际使用的句子,也有语言学家虚构的句子。
但内省法脱离了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忽视了语言的社会属性,遭到语言学家的质疑。
诱导法是一种社会调查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采用实地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诱导受试者对句子或句子中某个成分做出判断。
诱导法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研究对象为实际使用的语言。
但这种方法易受调查规模、受试者的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语料库研究法也是一种着眼于语言运用的研究方法。
这一方法依靠计算机操作存储系统和相关软件,收录不受外界影响的真实语言材料,基本手段是概率统计。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语言运用的概率信息,之后以概率信息为指导,分析真实的语言材料。
基于语料库的《中庸》两个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庸》两个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f7915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b.png)
理雅各和辜鸿铭两个英译本的翻译风格异同,并
类符数
形符数
标准化类符形符比( STT1
4779
57.12
81.46
6702
7751
相关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译者普遍
会采用更明显的方式翻译原文的信息,从而导致
尝试探讨两位译者翻译风格的成因 [6] 。
用,包括冠词、介词和连词等。 词汇密度就是实词
数量与文本形符数之间的比值,能反映文本的信
息容量、语体的正式程度和阅读的难易程度。 词
汇密度低,说明文本实词与总词数之间的比值低,
文本信息量较小,语体偏口语化,阅读难度指数也
37
2021 年第 2 期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相应低一些。 两个译本的实词数量和词汇密度的
2.嘉应学院 梅州师范分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摘 要:本研究利用语料库方法和网络在线工具建立《 中庸》 英译语料库,从单词、语句和语
篇三方面对理雅各和辜鸿铭《 中庸》 英译本的翻译风格标记进行统计分析,考察译本风格特征的
异同。 通过数据对比和分析,发现两个英译本的表达均通顺自然、译本整体用词难度和阅读难
近年来,以王克非、胡开宝、刘泽权等教授为
收稿日期: 2021-03-18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三五” 规划 2016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 基于语料库的《 四书》 英译对比研究” ( 编
号:GD16XWW03) ;2018 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互联网+’ 背景下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翻
好评和推崇。 在新时期中国文化“ 走出去” 战略实
施背景下,翻译学界对《 中庸》 《 诗经》 和《 论语》 等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https://img.taocdn.com/s3/m/5a03df9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9.png)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践应用•语料库翻译学的名与实•语料库翻译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语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学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作为翻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翻译研究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语料数据,为深入探讨翻译现象、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
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现状及问题虽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缺乏标准化、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指导,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显著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学研究框架,明确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概念、范围、方法和应用领域,分析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推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探讨: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概念、范围和方法是什么?如何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理论指导翻译实践?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和梳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运用理论分析框架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结合实证研究案例,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本研究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论述: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围、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方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研究方法研究结构研究方法与结构02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是一种基于语料库数据,研究翻译现象、翻译规律、翻译应用和翻译历史的综合性学科。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语体特征多维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语体特征多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7f3f8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6.png)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语体特征多维分析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语言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翻译质量和准确性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更是一种语体特征的传递和再现。
对汉语翻译语体特征的研究,尤其是基于语料库的多维分析,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推动翻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语料库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大规模真实文本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语言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通过语料库,研究者可以获取大量真实的语言数据,进而对语言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在翻译研究中,语料库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揭示不同语体在翻译过程中的变化与保留,从而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1. 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背景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交叉领域,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语料库,作为包含真实语言使用情况的大规模文本数据库,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数据,使得对语言规律和语言现象的探索变得更为精确和深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语料库语言学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展到翻译研究。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过程涉及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转换,以及文化信息的传递。
在翻译研究中,语料库语言学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揭示翻译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还能为翻译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论支持。
通过语料库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机制,以及译者在处理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时所采用的策略。
在此背景下,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语体特征多维分析成为了翻译研究的重要方向。
该研究旨在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汉语翻译文本的语体特征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描述,以揭示翻译文本在语言结构、词汇选择、句式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这种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翻译文本的认识和理解,还能为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63a16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1.png)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以《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摘要:《骆驼祥子》[1]是老舍的代表作,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本论文选取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英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位译者翻译同一文学作品时不同的译者风格。
本文立足于描写翻译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建立《骆驼祥子》原文语料库,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语料库,从词汇[2]、句法、篇章层面进行定量分析。
词汇层面的研究涉及分析类符/形符比、高频词、独特词等;句子层面的研究分为平均句长、句子类型,句首词等方面;语篇层面研究了篇章衔接手段。
此外,本文还结合文体学对两译本进行定性分析,探讨两位译者在文化负载词、成语、修辞、思想表达以及副文本等方面的翻译策略。
最后,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探讨译者风格形成因素。
通过比较两译本,可以发现葛浩文译本更侧重于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更容易让国外读者所理解,翻译更灵活。
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多运用异化翻译策略。
而施晓菁译本则侧重于对原文的忠实,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通常是运用归化翻译的翻译策略。
两位译者风格的不同与社会文化背景、译者主观因素等有关。
关键词:译者风格;骆驼祥子;语料库翻译一、引言老舍[3]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他的小说在20世纪上半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好评。
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用丰富的方言和生动的口语描写了北平市民。
这部经典的爱情包含了一个农村男孩祥子的悲惨故事,他想买一辆人力车,在北平开始他的新生活。
不幸的是,他的梦想破灭了。
他终于堕落成一个自私的人。
老舍以其成熟的写作技巧,描绘了二十世纪初的北平。
它已被翻译成17种不同的语言,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
这部小说分别由伊万·金、让·M·詹姆斯、施晓菁和葛浩文翻译成四个英文版本。
在这四个译本中,施晓菁和葛浩文的译本更值得关注。
一方面,两位译者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差异。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内涵与意义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内涵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107cd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0.png)
在国际语境下,术语翻译对于国家形象建构至关重要。本次演示将以语料库为 基础,对“普通话”概念词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使用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讨其 作用。
关键词和内容选择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普通话”作为关键词,并收集了与之相关的文本 内容。
构建语料库
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我们根据关键词和内容构建了一个语料库。该语料库包 含了各种类型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社交媒体帖子等,时间跨度为 2010年至2020年。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企业外宣翻译在企业形象构建和国际交流中的作 用日益凸显。然而,当前企业在外宣翻译及形象语义构建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 战。本次演示基于语料库对企业外宣翻译与企业形象语义构建进行深入研究, 旨在发现现状、问题与难点,为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形象构建提供指导。
企业外宣翻译是一种将企业信息、文化、产品等内容以目标语言翻译出来的传 播方式,其主要服务于企业形象的构建和宣传。然而,在实践中,企业外宣翻 译却常常出现诸如语言错误、文化误解等问题,影响企业形象的有效传播。为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企业外宣翻译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总之,企业外宣翻译与企业形象语义构建是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必须 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不断提高翻译质量、深入了解目标受众需求、优化传播 策略,企业将能够更好地传递自身信息、塑造良好形象,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
引言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界的热点。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译者的翻译思想和风格,进而评估译文的质 量和接受度。本次演示将探讨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的内涵,并探究对其进行 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其中一位译者倾向于 直译,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元素;另一位译者则更注重意译,强调 译本的可读性和目标读者的理解。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两位译者在处理文化专 有项时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译文出现了一些误译和省略。
基于语料库的汉日语词汇对译研究——以“特地”“特意”与“わざわざ”等词的翻译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汉日语词汇对译研究——以“特地”“特意”与“わざわざ”等词的翻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aea2f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4.png)
基于语料库的汉日语词汇对译研究—以''特地”"特意”与等词的翻译为例◎石俊摘要:"特意""特地"与等词在词典或教学中,一般解释为相互对应,可以互译。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本文通过对中日对译语料库①的调查、统计和分析,考察中日两种语言中“特地"“特意"与“;等词的对应关系,探讨他们在使用方法、语义、语用及文化上的异同。
关键词:特地特意中日语料库对比分析一、问题的提起“特地”“特意”是现代汉语中一组常用同义副词。
无论吕叔湘的《现代汉语800词》②,还是近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表(草案)》③,均把这两个词作为最基本的常用词汇收录其中。
这两个词汇不仅频繁出现在中国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级以上教材中,“特意”还被列为新HSK汉语水平考试5级所要求掌握的词汇。
与“特意"“特地”对应的日语词汇是“初芒力F'、“七<属日本语能力测试N3、N2级所要求的基本词汇,相信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之并不陌生。
但我们常常会听到下面一些说法。
例如就曾有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满面笑曆地对自己的日本外教说道:X"今日C总空逹先生Q会1/、^来却被外教纠正道此处不应该使用学生不解,我们中国人不是常说“老师,我今天特意来看您”么?而且词典里就是这么解释的。
果然,在几乎所有的汉日•日汉词典中,都明确标注了“特地”“特意”的日语释义为,力芒力g,“特很多词典还罗列了相关用例。
如三省堂的《超級心沙中日辞典》中就有“鏈来看你。
/速逹君Q会Z乙来5”;讲谈社《中日辞典第三版》《岩波中国语辞典》《东方中国语辞典》等,也都有类似用例:“我是便意来看望你的。
/私君広会1/1来尢<7)疋。
”这位中国学生的“今日瓜业业先生人会1/、^来求。
尢。
”不就是完全根据辞典解释的照猫画虎么?还有就职于日本企业的中国员工亦因这个词,受过客户的提醒:X“OO会社①王-cTo矽泳様总J2自空:迎元卜乙参。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40a2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6.png)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包括对章节文本、口语对话以及新闻文本等翻译文本的无监督自动翻译。
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语言模型等技术,分析语料库中的文本,以获取有意义的翻译结果。
首先,研究人员建立语料库,以收集到的样本文本作为输入,并对输入的文本进行分析,以提取语料库中的结构特征、句子结构和文本语义等信息。
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方法来分析它们,以自动生成翻译文本。
最后,收集语料库中的翻译文本来训练翻译模型,并使用翻译模型来生成翻译文本。
Research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based on corpus includes unsupervised machin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texts such as chapter texts, oral dialogues, and news tex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research, researchers use machine learning, deep learning, and language models to analyze texts in the corpus and extract meaningful translation results. First, the researchers build a corpus to collect sample texts as inputs and analyze the input texts to extract structural features,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extual semantics information from the corpus. And then th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or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m and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ranslation texts. Finally, the translation texts collected from the corpus areused to train the translation model and the translation model to generate translation texts.。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cb19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f.png)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一、引言情态动词是情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呈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
因此,其在语篇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和汉语都有其各自的语言资源来表达情态意义。
近年来,人们在翻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情态词语的使用。
然而,目前人们对英汉情态词语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鉴于此,文章在Palmer、Halliday 等专家的研究基础上,以作者自建汉英双语语料库作为对照,对其中所出现的常见情态动词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探讨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及其翻译特点,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情态动词,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汉情态动词使用的异同点。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者可以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情感与感受。
二、文献综述(一)理论背景1. 情态的定义情态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资源。
对情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主要集中于对其必要性、可能性、不可能性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研究。
[1]自此之后,学者们从哲学、逻辑学、认知学以及语言学等角度对情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不够具体且全面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语义学家开始从语义学的角度对语言中的情态动词概念进行分析,得出了情态意义主要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必要性(necessity)、义务(obligation)、允许(permission)等。
2. 情态的分类Palmer(1979)对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和形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他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与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每种情态又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和必要性(necessity),为后来的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研究和其他语言的情态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详尽的样本。
[2]Palmer(1986)开始试图把情态确立为一个普遍的语法范畴并建立一个可以用来描写各种语言情态系统的体系框架。
戏剧翻译上口性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汉译《请君入瓮》研究
![戏剧翻译上口性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汉译《请君入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2c892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5.png)
戏剧翻译上口性基于语料库的英若诚汉译《请君入瓮》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戏剧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在国际间的传播日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戏剧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戏剧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其上口性,即翻译文本在舞台上的可表演性和观众的接受度。
英若诚作为中国戏剧翻译的杰出代表,其翻译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对推动中国戏剧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请君入瓮》是英若诚翻译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的传递,更在于其在舞台上的生动呈现。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英若诚在《请君入瓮》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上口性。
具体而言,本文将分析英若诚在词汇选择、句式结构、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翻译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如何帮助实现舞台上的自然流畅和观众的深度理解。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介绍戏剧翻译上口性的概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回顾英若诚的翻译理论及其在《请君入瓮》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建立专门的语料库,对《请君入瓮》的翻译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英若诚翻译上口性的成功经验,并对未来戏剧翻译实践提出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为戏剧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促进戏剧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戏剧翻译上口性的理论探讨在戏剧翻译领域,上口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翻译文本在保留原作意义的同时,能够在目标语言中流畅自然地表达,使演员能够顺利地表演,观众能够轻松地理解。
本节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戏剧翻译上口性的理论框架。
定义与重要性:我们将明确上口性的定义,并探讨其在戏剧翻译中的重要性。
上口性不仅关系到翻译文本的可表演性,也影响到观众的接受程度和戏剧的整体效果。
影响因素:接着,我们将分析影响戏剧翻译上口性的各种因素,包括语言差异、文化背景、表演习惯等。
这些因素在英若诚翻译《请君入瓮》时都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理论与模型:我们将回顾并分析现有的戏剧翻译上口性理论,如Skopostheorie(目的论)、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对等)等,以及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请君入瓮》的翻译实践中。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范文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4ce5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1.png)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篇一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一、引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艺术为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众多翻译实践中,詈骂语的翻译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的詈骂语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的方法,以《红楼梦》原著及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
首先,建立《红楼梦》原著及三个英译本的语料库;其次,从语料库中提取詈骂语的翻译文本;最后,对提取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
三、詈骂语的翻译对比(一)翻译策略对比在三个英译本中,詈骂语的翻译策略各有不同。
有的译本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尽量保留原文的语义信息,同时通过注释解释文化背景;有的译本则采用意译的方式,将詈骂语转化为英文中较为接近的表述;还有的译本在处理詈骂语时,选择省略或改写,以适应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二)翻译效果对比从翻译效果来看,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能够较好地传达原文的语义信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英文读者理解;意译的翻译策略则更注重在英文中找到与原文相近的表述,使得译文更加流畅自然;而省略或改写的翻译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译文,但可能会损失原文的部分信息。
四、影响因素分析詈骂语的翻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文化差异是导致翻译差异的重要因素。
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詈骂语的翻译难以完全对应。
其次,译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翻译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最后,翻译目的和读者群体也是影响詈骂语翻译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读者群体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詈骂语翻译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詈骂语的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译者主观因素以及翻译目的和读者群体等因素,灵活采用直译加注、意译、省略或改写等翻译策略。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475f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6.png)
重视标准化和共享
建议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促进语 料库的标准化和共享,提高语料库的 质量和利用效率。
探索新的翻译理论和方 法
建议加强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探索新 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指导语 料库翻译实践。
THANKS
感谢观看
结论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出翻译的规律、技 巧、策略等结论,并对翻译实践和教学提出建议和启示
03
语料库的构建与使用
语料库的构建原则
01
02
代表性
平衡性
选用的语料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 够反映目标语言的不同方面,包括语 法、词汇、修辞等。
在选取语料时,应考虑到语料的来源 和领域,确保各领域、各类型的文本 都能得到合理的体现。
03
标注性
对语料进行标注,如词性标注、句法 结构标注等,以方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
语料库的构建方法
网络抓取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从各大网站、论坛、博客等获取原始 语料。
公开资源
利用已有的公开语料库,如联合国文档、新闻报道等。
合作收集
与相关机构合作,获取特定领域的语料资源。
自建语料库
根据特定研究需求,自行收集和整理语料,建立个性化的 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进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语料库翻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语料库翻译研究能够为翻译研究提供更加客观、精确的数据 支持,有助于完善翻译理论体系。
应用价值
语料库翻译研究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翻译 参考,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在翻译教学领域,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 握翻译技能,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5865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4.png)
结果与现有研究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
将评估结果与现有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翻译质量与 翻译策略、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关系。
分析
对对比分析的结果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中国文化负载词 汇英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和建议。
06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
Chen, X., & Li, Y. (2018). A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Chinese loanwords. Journal of Language, Culture & Translation, 13(2), 147-164.
THANKS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文化的崛起,中国文 化负载词汇的题有助于推动 中西方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3
语料库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真实语言数据集合, 为研究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提供了有力支持 。
研究目的与方法
01
通过语料库方法,系统研究中国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规律、特 点及问题。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Wang, Y., & Zhang, M. (2019). A corpus-based study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 & Translation Studies, 15(1), 7-25.
针对中国文化负载词汇英译中存在的 问题和难点,建议翻译者加强对文化 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了解和掌握,采用 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建议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对原文内涵的 准确传达,同时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 接受度和理解度,避免出现歧义和误 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基于语料库对英汉翻译特 点进行分析 , 可以使翻译 的理论成果更具科学性、 可证性。语料 库语
言学可揭示最典 型的语 言特征 , 料库对促进译者 的良好语 言意识 的养成有 非常重要 的作 用。基于语料 库的 语
不 一 定 像 本 族 语 者 那 么 标 准 , 于 理 解 。但 是 外 易 语 学 习 成 功 的 衡 量 标 准 已不 再 是 看 学 习者 所 使 用 的是 B BC( rt h B o d at gC roain 英 语 或 B i ra c s n op rt ) is i o VO V ieo me c ) 语 , 是 看 他 是 否 能 够 A( oc fA r a 英 i 而 有 效 地 与 其 他 非 本 族 语 者 交 流 。 C r r的 观 点 与 at e
统 方 法 论 , 翻译 学 理 论 研 究 领 域 更 是 如 此 。 基 在
料库语 言学 将语 言的不对 称性 分布特 征清 楚地 展 现 在 人 们 面 前 : 部 分 书 面 文 章 的 9 % 由 40 0 大 5 0 至 50 0次 高 频 词 构 成 , 在 其 中 前 10 0个 高 频 0 而 0
语 料 库 对 促 进 译 者 良好 语 言 意 识 的培 养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语 言 意 识 (a g a e a ae es 最 1n u g w rn s )
初 由 英 国诺 丁 汉 大 学 的 语 言 学 教 授 C re atr提 出 ,
他 认 为 8 % 的 外 语 交 际 不 是 发 生 在 本 族 语 者 和 0
第2 5卷 第 2期
V0 5 No 2 L2 .
钦
州
学
院
学
报
21 00年 4月
A r ,2 1 p. 0 0
J R A F QI Z U N V R I Y OU N L O N HO U I E S T
基 于 语 料 库 的 翻 译 研 究
韩 凌 ,任 培 红
口语 培 养 密 切 相 关 , 明 了 口语 能 力 培 养 和 发 展 指
语料 库语 言学 可揭 示 最典 型 的语 言 特征 , 发 现 语 言 在 实 际 中 的 使 用 规 律 , 映 语 言 的 真 实 面 反
貌 。利 用 语 料 库 经 过 实 际 观 察 和 分 析 所 得 出 的 数 据 比主 观 判 断 显 然 更 加 准 确 、 为 科 学 , 过 先 进 更 通 [ 收稿 日期 ]2 0 2—2 0 9—1 0
语 料 库 就 是 对 海 量 自然 语 言 材 料 进 行 处 理 、
存 储 、 索 、 引 以及 统 计 分 析 的 大 型 资 料 库 。 由 检 索
此 产 生 的 语 料 库 语 言 学 不 仅 是 研 究 语 言 必 不 可 少 的 先 进 工 具 , 且 正 日益 成 为 重 要 的 语 言 研 究 系 而
词 又 占据 了 文 章 的 8 % 。 这 种 不 对 称 性 分 布 特 5
征也 同样表 现在词 的多 义 、 法结构 、 组 和词 汇 语 词
于 语 料 库 对 英 汉 翻 译 特 点 进 行 分 析 , 以 使 翻 译 可
的 理 论 成 果 更 具 科 学 性 、 证 性 , 于 翻 译 方 法 的 可 对 改进也 大有裨 益 。
搭 配 等 语 言 现 象 上 。 这 就 要 求 译 者 区 别 对 待 不 …
同 的语 言 现 象 , 高 频 词 、 频 词 的 低 频 义 、 频 如 高 低
词 的高频义 、 频语 法 结 构 和 高频 词 汇搭 配 模 式 高 等等 。
近 年 来 , 内 翻 译 研 究 学 者 纷 纷 加 入 了 语 料 国
际 者 。 这 样 的 语 言 意 识 对 于 翻 译 和外 语 教 育 无 疑 有 着 划 时 代 的 重 要 意 义 。2外 语 学 习 者 的 交 际 对 L 象 可能大部 分 都 为非 本 族 语者 , 们 的语音 语 调 他
一
、
语 料 库语 言 学 与 译 者 语 言 意识
翻译文本分析特 点有 : 简略化和明朗化, 保守化和平整化。语料库与翻译理论结合具 有很 大优势。
[ 关键词] 语料库 ; 翻译 文本 ; 翻译 方法 [ 中图分 类号 ]H 1 . 3 5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8 1 ( 0 0 0 0 6 0 6 3— 3 4 2 1 )2— 0 6— 4 的 检 索 手 段 进 行 频 率 统 计 ( rq e c u t , F e u n y Co n ) 语
库 翻 译 研 究 的 队 伍 , 就 国 内 现 有 平 行 语 料 库 而 但 言 , 乎 存 在 重 复 建 设 的 问 题 。 此 外 , 的语 料 库 似 有
规 模 较 小 , 表 性 不 强 , 有 少 数 语 料 库 只是 一 部 代 还 作 品 的 双 语 对 照 库 ,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研 究 将 有 很 在 大 的局 限 性 。 另 外 , 国 尚 未 建 成 任 何 专 用 于 翻 我 译 研 究 的 且 意 义 重 大 的可 比语 料 库 。 而 基 于 语 料
非 本 族 语 者 之 间 , 是 非 本 族 语 者 之 间 ; 谓 的 而 所
库对英 汉翻译 特 点 进行 研 究 的成果 很 少 , 文 试 本 图 在 这 一 方 面 进 一 步 探 讨 基 于 语 料 库s e k r 并 不 存 在 , 而 代 之 本 n t p a e ) v 取 的 是 使 用 不 同 英 语 ( ait fE gih) 体 的 交 v r y o n l e s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