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第四章课件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第二版第四章课件
则 d f (t) sF(s) f (0) dt
f (n)(t) snF(s)sn1 f (0) sn2 f '(0) f n1(0)
4.2.5 积分特性
若 f(t)F(s)
则
t f ( )d F(s)
s
4.2.6 时间尺度变换特性
若 f(t)F(s)
则
f(a)t 1 aF(a s) a0
f( )lim f(t)lim s(F s)
t
s 0
4.3 拉普拉斯逆变换
1 查表法
例:已F知 (s)2ss2249ss188,求其拉氏反变换。 解: 将F(s)表示为常用信号变的换拉形氏式,即:
F(s)2(ss2)2222
查表得:22(t)Fra bibliotek所以:
(ss2 )2222 e2tco2tsu(t)
f( t) L 1 [F (s ) ] 2( t) e 2 tc2 o tu ( t s )
即:
u(t) 1 s
2.单位冲激信号
F (s) L(t) (t)e sd t t (t)d t1
0
0
即:
(t) 1
3.指数信号
F (s) Le au t(t) e ae t sd t t1
0
s a
即:
eatu(t) 1 sa
4.正弦信号
F(s)L
si ntu(t)
第4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 域分析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拉普拉斯逆变换 ➢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连续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利用MATLAB进行连续系统的 复频域分析
4.1拉普拉斯变换
从第三章可知,傅里叶变换分析法在信 号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十分有效。但在应用时, 许多信号并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或者不存 在傅里叶变换,因此,傅里叶变换的运用受 到一定的限制。
《信号与系统》第四章
图 两个矢量正交
矢量的分解
c2V2
V
V2
2
o
1
V1
c1V1
图 平面矢量的分解
c3V3
V3
V
o V1
V2
c2V2
c1V1
V c1V1 c2V2 c3V3
图 三维空间矢量的分解
推广到n维空间
1 正交函数的定义
在区间 (t1,t内2 ),函数集 {0 (t),1(t中),的,各N个(t)函} 数间,若满足下列 正交条件:
➢在波形任一周期内,其第二个半波波形与第一个半波波形相同;
x(t) x(t T0 / 2)
➢这时x(t)是一个周期减半为
的周期非正弦波,其基波频率
为
,即其只含有偶次谐T0波2;
20
4.4波形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
4 奇半波对称
➢在波形任一周期内,其第二个半周波形恰为第一个半周波形的
负值; x(t) x(t T0 / 2)
交函数集 {0 (t),1(t), ,N (t)} 是完备的,即再也找不到一个函数 (t)
能满足
t2
(t)
* m
(t
)dt
0
t1
m 0,1, , N
则在区间 (t1,t2 ) 内,任意函数x(t)可以精确地用N+1个正交函数地加权和
表示:
N
x(t) c00 (t) c11(t) cN N (t) cnn (t)
T0
3 傅里叶级数系数的确定
➢正弦—余弦形式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2Bk
2 T0
x(t) cos k0tdt
T0
2Dk
2 T0
x(t) sin k0tdt
信号与系统吴大正第四版第四章完整ppt课件
O
Wal(1,t)
O
1/ 2
Wa(l2,t)
1
t
1
t
O
第1-10页
1/ 4
1/ 2
3/ 4
1
精选编辑ppt ■
t
10
信号与系统 电子课件
如果是复函数集,正交是指:
若复函数集 {i(t)}i (1,2,,n)在区间(t1,t2)满足
t1 t2i(t)j(t)d t 0 K ,i 0,当 当 ii jj
信号与系统 电子课件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精选编辑ppt
1
第1-1页
■
信号与系统 电子课件
本章安排
• 信号的正交分解和傅里叶级数 •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和取样定理 •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精选编辑ppt
2
第1-2页
j 1
如何选择C j才能得到最佳近似。
2 1
t2t1
t1 t2[f(t)jn 1Cj
j(t)]2dt
精选编辑ppt
12
第1-12页
■
信号与系统 电子课件
多元函数就极值问题
1
C j t2t1
t1 t2[f(t)jn 1C j j(t)]2d t0
Ci
t2 t1
f (t)i(t)dt
则称 1和在2区间(t1,t2)内正交。
若有n个函数 1 (t) ,2 (t)构,, 成n ( 一t) 个函数集,
这些函数在区间(t1,t2)内满足
t1 t2i(t)j(t)d t 0 K ,i 0,
当 ij 当 ij
信号与系统第四章1
0<t<1 1< t < 2
1
2
4.5
思考题4.4 思考题4.4
20
4.5 周期信号的频谱与功率谱
一.频谱 频谱
辐频 Ak ~ kω 0 关系
相频 θ k ~ k ω 0 关系
x ( t ) = c 0 + 2 ∑ Ak cos( k ω 0 t + θ k )
k =1
∞
---三角函数形式 三角函数形式
2 2 Ak = Bk + Dk
tgθ k = Dk / Bk
− Dk = − I m {ck }, k > 0
11
复指数——> 正余弦的转换: 正余弦的转换: 复指数
B k = Re {ck }
4.4 波形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
1.偶对称:x(t)=x(-t) 偶对称: 偶对称
− 2 Dk = 0
4 2 Bk = T0
8
将这两者相加, 式中基波角频率 ω 0 = 2π / T0 。将这两者相加,即 为所求x(t)的傅里叶级数。所以 的傅里叶级数。 为所求 的傅里叶级数
x( t ) = Ev{ x( t )} + Od { x( t )}
4 8 = sinω0 t − 2 cosω0 t + sin3ω0 t − 2 cos3ω0 t π π 3π 9π
第 四 章
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 连续时间信号的谱分析和 --频分析 时--频分析
1
4.1引言 引言 4.2复指数函数的正交性 复指数函数的正交性 4.3周期信号的表示: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 周期信号的表示: 周期信号的表示 4.4波形对称性与傅立叶系数 波形对称性与傅立叶系数 4.5周期信号的频谱与功率谱 周期信号的频谱与功率谱 4.6傅里叶级数的收敛性 吉伯斯现象 傅里叶级数的收敛性 4.7非周期信号的表示: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的表示: 非周期信号的表示 4.8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4.9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 4.10卷积定理及其应用 卷积定理及其应用 4.11相关 相关 4.12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4.13信号的时 频分析和小波分析简介 信号的时---频分析和小波分析简介 信号的时
信号与系统张晔版第四章ppt
L[u(t)] est dt est 1
0
s
s
0
u(t) 1 s
(2) 单边指数信号 f (t) eatu(t)
延时信号
→ 对比傅里叶变换? 双边
L[eat ] eat est dt e(as)t 1
0
as
as
0
eat u(t) 1 sa
( a)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L f (t t0 )u(t t0 ) F (s)est0
→
L
f
(at
t0 )u(at
t0 )
1 a
F
s a
e
s a
t0
(2) 先尺度、后平移
L
f
(at)u(at)
1 a
F
s a
→
L
f
(at
t0 )u(at
t0 )
1 a
F
s a
e
s a
t0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4.2.6 时域微分特性
推而广之:
L
d n f (t)
dt n
sn F (s)
n 1 r 0
snr 1
f
(r) (0)
式中
f
(r)
(0)是r阶导数
d
r f (t) dt r
在0-时刻的取值。特别是,如果它们都为0,则
L
df (t dt
)
sF
(s)
L
d
2f dt
(t
2
)
s2F(s)
i 1
i 1
在应用中,可实现复杂信号的分解。
4.2.2 时域平移特性
信号与系统4教学ppt
上两式称为双边拉普拉斯变换对,可以表示为
f (t) F (s)
拉氏变换扩大了信号的变换范围。
变换域的内在联系
时域函数 f (t)傅氏变换 频域函数 F ()
时域函数 f (t)拉氏变换 复频域函数 F (s)
4.1.2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考虑到:1. 实际信号都是有始信号,即 t 0时,f (t) 0
作业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概述
傅里叶变换(频域)分析法
– 在信号分析和处理方面十分有效:分析谐波成分、系统的频 率响应、波形失真、取样、滤波等
– 要求信号满足狄里赫勒条件 – 只能求零状态响应 – 反变换有时不太容易
拉普拉斯变换(复频域)分析法
– 在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方面十分有效 – 可以看作广义的傅里叶变换 – 变换式简单 – 扩大了变换的范围 – 为分析系统响应提供了规范的方法
但反变换的积分限并不改变。
以后只讨论单边拉氏变换:
(1)f (t) 和 f (t) (t) 的拉氏正变换 F(s) 是一样的。
(2)反之,当已知 F(s) ,求原函数时,也无法得 到 t < 0 时的 f (t) 表达式。
例如,常数 1 和 (t) 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是一
样的。
单边拉氏变换的优点:
0
可见: L[tn (t)] n L[tn1 (t)]
s
依次类推:
L[tn (t)]
n s
n
1 s
n
s
22 s
1 s
1 s
n! sn1
特别是 n=1 时,有
L[t (t)]
1 s2
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1. 0 0 :只有拉氏变换而无傅氏变换
《信号与系统第四章》PPT课件
1 ) 系 统 函 数 的 零 、 极 点 分 布 确 定 系 统 冲 激 响 应 的 模 式
①
h t
单阶减 ea极t幅 sin 点振 荡 0tth a t 0 L 1 H js L h s1 tin i 0 n t1 s t k ,ip 正i弦 振荡i n 1 等k i 幅e e p a i t ts i n t0 tta 0
系 统 函 数 的 零 、 极 点 分 布 图
系 统 函 数 必 定 是 复 变 量 s 的 实 有 理 函 数 , 零 、 极 点 一 定 是 实 数 或 成 对 共 轭 复 数 。
极 点 是 对 应 系 统 输 入 输 出 微 分 方 程 的
特 征 根 自 然 频 率 、 固 有 频 率 。
1
2 、 系 统 零 、 极 点 分 布 对 系 统 时 域 响 应 特 性 的 影 响
14
课堂小结
拉氏变换及其性质 S域分析法 系统函数H(s)〔零、极点〕 系统稳定性的判断
15
作业
4.5(2) 4.11(1) 4.16 4.22
16
m
jzr
F ht HHssjH 0rn 1jpi
k1
H()一般为复数,可表示为:
H H ej
m
j z r
m
n
H H 0 r n 1
幅 频 特 性 , a r g j z r a r g j p i相 频 特 性 。
j p i
r 1
i 1
i 1 结 论 : 零 极 点 分 布 决 定 了 H 的 大 小 !
yzs
t
h
f
t
d
因为|f(t)| Me,所以
yzs t
Me
信号与系统第四章概论
学习重点:
• 单边拉氏变换及其重要性质; • 拉氏反变换的方法(部分分式展开); • 微分方程的S域求解; • 电路的S域模型及分析方法。
本章目录
4.1 拉普拉斯变换 4.2 拉氏变换的性质 4.3 拉氏反变换 4.4 系统的S域分析
4.1 拉普拉斯变换
➢ 信号f( t )的单边拉氏变换定义:
(有理真分式)
可以分解为许多简单分式之和的形式。
1. D( s ) = 0的根均为单实根
式中
F (s) K1 K2 Kn
s s1 s s2
s sn
ki (s si )F (s) ssi
( i = 1,2,n )
则
f (t) K1es1t K2es2t Knesnt
例
设
F
(s)
(s
s 1)( s
2)
,求f
(
t
)。
解 其中
F(s)
s
K1 K2
(s 1)(s 2) s 1 s 1
所以 则
K1 (s 1)F(s) s1 1 K2 (s 2)F(s) s2 2
F(s) 1 2 s 1 s 1
f (t) et 2e2t
2. D( s ) = 0有共轭复根
0
0
s
(t) 1
s
➢正弦信号:
s in t
s2
2
➢余弦信号:
cost
s2
s
2
➢斜坡信号:
f (t) t (t)
F (s)
1 s2
end
4.2 拉氏变换的性质
线性性质
若 f1(t) F1(s), f2 (t) F2 (s) 则 a1 f1(t) a2 f2 (t) a1F1(s) a2F2 (s)
信号与系统_第四章概论
2、而实际中会遇到许多信号,例如(t), t(t), sint(t)等,它们
不能直接从定义而导出傅里叶变换。虽然通过求极限方法可
以求得,但其变换式中常常含有冲激函数,使分析计算较为
麻烦。而有些信号非绝对可积时,傅里叶变换就不存在。
如:et (t) ( 0)
3、傅里叶反变换
f
(t)
1 2
F(是jω)复e j ω变tdω函数的广义积分,难以计
二、拉氏变换的收敛域
F (s) f (t)est dt f (t)et e jtdt
0
0
则F(s)存在,则必须满足条件:
lim f (t)et 0
t
解得: 0 收敛坐标
j
收
收
敛
敛
轴
域
在s平面上,(0 ,)为收敛
0 0
域,(- , 0]为非收敛域。
=Re(s)
注:只要足够大,F(s)一定存在。收敛域问题不再 讨论,除非题中特别要求这样做
2π j j
其中F(s)称为f(t)象函数,f(t)称为F(s)原函数
证
f
(t )e
t
1 2π
F (s)e j td
明
f (t) 1 F (s)e( j ) td
2π
因s j,且ds jd,则有
f
(t)
1 2πj
j F (s)es td s
j
结论:信号f(t)拉氏变换实际上就是f(t)e-σt的傅氏变 换,因有衰减因子,使一些不收敛的信号收敛,满 足了绝对可积条件,扩大了利用变换域方法分析信 号与系统的范围,拉氏变换也称广义傅氏变换。
《信号与线性系统》第 4 章
内容概要:LTI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第4章
T
2 T
2
f
(t) cos(nt) d t
j1 T
T
2 T
2
f (t) sin(nt) d t
1 T
T
2 T
f (t) e d jnt t
2
f (t) Fn e jnt n
Fn
1 T
T
2 T
f (t) e jntd t
2 n = 0, ±1, ±2,…
第4-13页
■
信号与系统
4.2 傅里叶级数
可从三角形式推出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利用 cosx=(ejx + e–jx)/2
f (t)
A0 2
n1
An
cos(nt
n)
A0 An [e j(ntn ) e j(ntn ) ]
2 n1 2
第4-8页
Ki
t2 t1
i2
(t
)
d
t
■
信号与系统
4.2 傅里叶级数
4.2 傅里叶级数
一、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形式
设周期信号f(t),其周期为T,角频率=2/T,当满足
狄里赫利(Dirichlet)条件时,它可分解为如下三角级
数—— 称为f(t)的傅里叶级数
f (t)
a0 2
1 T
2
e
jnt
dt
2
1 e jnt
T jn
2
2
2
sin( n
2
)
T n
T
sin n
信号与系统PPT 第4章
第4章 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4.1连续时间信号的Fourier 级数 4.1.1指数形式的Fourier 级数 周期信号f(t)的定义: 对:T R t 使得存在一个大于零的,,0∈∀,)()(0t f T t f =+ R t ∈∀T 0-基波周期(Fundamental Period)基波角频率(Fundamental Angular Frequency )基波频率(Fundamental Frequency )信号分解∑⎰∞-∞=∞∞--==-==m m n m x n n x n x d t x t t x t x ][][][*][][)()()(*)()(δδττδτδ即任意一个信号都可以分解为单位冲激信号的加权积分或者加权和。
除了单位冲激信号外,是否还有其他信号可以构成这种基本信号?nj jst t j re z e e )(Ω---变换拉普拉斯傅立叶ω傅立叶于1768年生于法国,1807年提出著名论断.① 任意一个周期信号都可以表示为互成谐波关系的正弦函数的级数和。
② 任意一个非周期信号都可以表示为不是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t j e ω的加权积分。
具体含义的解释见ppt⎪⎪⎪⎩⎪⎪⎪⎨⎧DT FT )ansform,Fourier tr time -(discrete 立叶变 离散时间→离散时间非周期信号FT )]ransform,(Fourier t 立叶变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DT FS)series,Fourier time -(discrete 立叶级 离散时间→离散时间周期信号Fs) series (Fourier立叶级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换傅换傅数数傅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Fourier 级数:∑∞-∞==n tjn nec t f 0)(ω傅立叶系数n C 表示构成一个信号的频率的分部情况。
例子14.1.2 三角形式的Fourier 级数若f(t)的实函数,则*n n c C -=狄里赫利条件:狄里赫利认为,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周期信号才能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信号与系统 》课件第4章
图4.2-5 例4.2-7用图
由于单边拉氏变换的积分是从t=0-开始的,故f2(t)的单 边拉氏变换应从t=0-开始积分计时。因此,f2(t)的象函数 F2(s)与F1(s)相同,即
(2) 求f1′ (t)和f2′ (t)的拉氏变换。 由于f1(t)可表示为
例4.2-3 求图4.2-1所示矩形脉冲的象函数。 解 图示矩形脉冲可看作两个阶跃函数之差,即
由于
图4.2-1 例4.2-3用图
根据延时特性 故
(4.2-5)
例4.2-4 若f(t)为图4.2-1所示矩形脉冲(τ>1)。试画出下列 函数的波形,并求其象函数。
(1) f(t-1)ε(t-1); (2) f(t)ε(t-1)。 解 (1) 函数f(t-1)ε(t-1)的波形如图4.2-2(a)所示。 根据延时特性,由式(4.2-5),得
图4.2-4 例4.2-6用图
解 应用线性、时移性质及常用函数变换对容易求得f(t) 的象函数为
电路的系统函数为
根据式(4.2-11),该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的象函数为 (4.2-13)
上式等号右边的第一项可分解为 故
式(4.2-13)右端的第二项比第一项多了因子e-s,它表示相应 的时间函数在时间上要延迟1,即
图4.2-2 例4.2-4用图
(2) 函数f(t)ε(t-1)的波形如图4.2-2(b)所示。其表达式可 以写做
故
4.2.3 复频移性质 若
证明 根据定义
(4.2-6)
该特性表明,信号f(t)在时域乘以因子 数F(s)在复频域右移s0。
相当于其象函
例4.2-5 求函数e-αtsin(ω0t)和余弦函数e-αtcos(ω0t)的象 函数。
信号与系统课件第四章
2).奇函数
波形相对于纵坐标是反 对称的:f (t ) f (t ) 1 T f (t ) 2 a0 T f ( t ) d t = 0 1 T 2
2 an T
T t
T 2 T 2
f ( t ) cosn 1t d t 0
T
O 1
2 T 4 T2 bn f ( t ) sinn 1t d t f ( t ) sinn 1t d t 0 T 0 T 0
3. 其他形式
余弦形式:因为
an cos n1t bn sin n1t An cos(n1t n )
所以:
f (t ) a0 An cosn1t n
n 1
2 2 An an bn
an An cos n
bn n arctan a n bn An sin n
欧拉公式与三角函数的关系
2
4
6
三角函数可表示为 e j e j cos 2
e j e j sin 2j
5. 内容介绍
从本章开始由时域转入变换域分析,首先讨论傅里 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是在傅里叶级数正交函数展开的基 础上发展而产生的,这方面的问题也称为傅里叶分析 (频域分析)。将信号进行正交分解,即分解为三角函 数或复指数函数的组合。 频域分析将时间变量变换成频率变量,揭示了信号 内在的频率特性以及信号时间特性与其频率特性之间的 密切关系,从而导出了信号的频谱、带宽以及滤波、调 制和频分复用等重要概念。
4.函数的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的关系
偶函数
奇函数
奇谐函数 偶谐函数
注:指交流分量
1).偶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2j
e jω0t
− e − jω0t
X
(
jω
)
=
π
j
[δ
(ω
−
ω0
)
−
δ
(ω
+
ω0 )]
X ( jω) π
j
−ω0
−π 0
ω0
ω
j
[ ] 例2:x(t ) = cos ω 0t
=
1 2
e jω0t
+ e − jω0t
X ( jω ) = π [δ (ω − ω 0 ) + δ (ω + ω 0 )]
也有相应的两组条件:
∫ 1.
若
∞
2
x(t) dt < ∞ 则 X ( jω ) 存在。
−∞
这表明能量有限的信号其傅立叶变换一定存在。
2. Dirichlet 条件
∫ a. 绝对可积条件 ∞ x (t )dt < ∞ −∞
b. 在任何有限区间内, x(t)只有有限个极值点,
且极值有限。
c. 在任何有限区间内, x(t)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
激响应 h(t)才能完全描述一个LTI系统的特性,δ (t)
才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4. 矩形脉冲:
x(t)
=
⎧1 ⎩⎨0
t < T1 t >T
x(t)
1
t
−T1
T1
∫ X ( jω ) = T1 e − jωt dt = 2 sin ω T1 = 2T1 sin ω T1
−T1
ω
1
t
−T1 0 T1
π
T1
ω
0
x(t)
1
t
−2T1
0
2T1
X( jω)
4T1
π
2 T1
ω
0
可见,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之间有一种相反的关系。
5.
X ( jω ) =
⎧1 ⎩⎨0
ω < W (称为理想低通滤波器) ω >W
x(t)
=
1
2π
W
∫−W
X(
jω)e
jωt dω
=
sinWt
πt
=
W
π
Sa(Wt)
=
t
X ( jω ) =∞∑Fra bibliotek2 sin
2π
T0
kT 1
δ (ω
− 2π
k)
k = −∞
k
T0
X( jω)
2T1 = 1 T0 2
••
2π • •
ω
T0
4.3 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Properties of the Continuous-Time Fourier Transform 讨论傅立叶变换的性质,旨在通过这些性质揭示
由信号的频谱可以看出:信号的主要能量总是 集中于低频分量。另一方面,传输信号的系统都 具有自己的频率特性。因而,工程中在传输信号 时,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信号的所有频率分量都有 效传输,而只要保证将占据信号能量主要部分的 频率分量有效传输即可。为此,需要对信号定义 带宽。通常有如下定义带宽的方法:
1. X ( jω) 下降到最大值的 1 2 时对应的频率范围, 此时带内信号分量占有信号总能量的1/2。
三.常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x (t )
1. x(t) = e−atu(t), a > 0
1
∫ X( jω) = ∞e−ate−jωtdt = 1
−∞
a + jω
0
t
X( jω) = 1
∠ X( jω) = −tg−1 ω
a2 +ω2
a
∠X( jω)
X( jω)
1/ a
−a 0
1 2a
ω a
π /2
• 若x(t)是实信号,则 x(t) = x∗(t)
∫ x(t ) = 1 ∞ X ( jω )e jωtdω
2π −∞
这一对关系被称为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对。
可见,周期信号的频谱是对应的非周期信号频 谱的样本;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对应的周期信 号频谱的包络。
二. 傅立叶变换的收敛
既然傅立叶变换的引出是从周期信号的傅立叶 级数表示出发,讨论周期趋于无穷大时的极限得 来的,傅立叶变换的收敛问题就应该和傅立叶级 数的收敛相一致。
到此为止,我们对周期信号用傅立叶级数表示,
非周期信号用傅立叶变换表示。因为数学描述方法
的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 会给我们带来不便。但
由于周期信号不满足 Dirichlet 条件,因而不能直
接从定义出发,建立其傅立叶变换表示。
考查 X ( jω ) = 2πδ (ω − ω0 )所对应的信号
∫ ∫ x(t
4.1 非周期信号的表示—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
Representation of Aperiodic Signals: The Continuous-Time Fourier Transform
一.从傅立叶级数到傅立叶变换
我们已经看到,周期性矩形脉冲,当周期 T0 增大时,频谱的幅度随 T0 的增大而下降;谱线 间隔随 T0 的增大而减小;但频谱的包络不变。
a e jkω0t k
k =−∞
就有
∞
X ( jω ) = 2π ∑ akδ (ω − kω0 )
k =−∞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表示
这表明: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由一系列冲激组
成,每一个冲激分别位于信号的各次谐波的频率处,
其冲激强度正比于对应的傅立叶级数的系数 ak 。
[ ] 例1: x(t ) = sin ω 0t
结论:实偶信号的傅立叶 变换是实偶函数。此时可以 用一幅图表示信号的频谱。
2 1a
X ( jω)
a
ω
−a
a
3. x(t) = δ (t)
δ (t)
∫ X( jω) = ∞ δ (t)e−jωtdt = 1 −∞
0
t
X( jω)
1
ω
0
这表明δ (t)中包括了所有的频率成分,且所有频
率分量的幅度、相位都相同。因此,系统的单位冲
由于ak
=
2T1 T0
siknωkω0T01T1也随
T0
增大而减小,并最
终趋于0,考查 T0ak 的变化,它在 T0 → ∞ 时应该
是有限的。
于是,我们推断出:当T0 → ∞ 时,离散的频谱将
演变为连续的频谱。
∫ 由 T0ak =
T0 / 2 x~(t )e− jkω0t dt
−T0 / 2
如果令
信号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同时掌握和 运用这些性质可以简化傅立叶变换对的求取。
1. 线性: Linearity 若 x(t) ↔ X( jω), y(t) ↔Y( jω) 则 ax(t) + by(t) ↔ aX( jω) + bY( jω)
2. 时移: Time Shifting 若 x(t) ↔ X( jω) 则 x(t − t0 ) ↔ X( jω)e− jωt0
2. 对包络是 Sa(x) 形状的频谱,通常定义主瓣宽
度(即频谱第一个零点内的范围)为信号带宽。
以矩形脉冲为例,按带宽的定义,可以得出, 脉宽乘以带宽等于常数C (脉宽带宽积)。这清楚地 反映了频域和时域的相反关系。
4.2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The Fourier Transformation of Periodic Signals
断点。
应该指出:这些条件只是傅立叶变换存在的充分
条件。
sint
这两组条件并不等价。例如:
是平方可积
t
的,但是并不绝对可积。
和周期信号的情况一样,当 x(t) 的傅立叶变换存 在时,其傅立叶变换在 x(t)的连续处收敛于信号本
身,在间断点处收敛于左右极限的平均值,在间断 点附近会产生Gibbs 现象。
X ( jω)
2π
1
T
t
− 2T −T 0 T 2T
ω
−2π 0 2π
TT
x(t) =
∞
∑δ
(t
−
nT)
↔X
(
jω
)
=
2π
∞
∑
δ
(ω
−
2π
k
)
k=−∞
T k=−∞
T
例4. 周期性矩形脉冲
x(t)
ak
=
2T1 T0
Sa ( 2π
T0
kT1 )
=
sin
2π
T0
T1k
k1π
1
−T0 −T1 0
T1 T0
ω T1
=
2T1 Sa (ω T1
显然,将X (
) = 2T1
jω )中的
Sinc (ω T1 ) π
ω 代之以kω0再乘以
1 T0
,即
是相应周期信号的频谱
ak
=
2T1 T0
Sa (kω 0T1 )
=
2T1 T0
sin kω 0T1 kω 0T1
不同脉冲宽度对频谱的影响
X ( jω)
x(t)
2 T1
=1 T0
∞
X(jkω0)ejkω0t
k=−∞
=1
2π
∞
X(
k=−∞
jkω0)ejkω0tω0
当 T0
→ ∞ 时,
x~(t ) →
x(t ),ω 0
=
2π
T0
→ dω ,
kω0 → ω ∑ →∫
于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