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礼仪我的家人教案

礼仪我的家人教案

礼仪我的家人教案教案标题:礼仪我的家人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和尊重。

2. 培养学生在与家人交往时表现出礼貌、尊重和关心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礼仪行为与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家人是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你们认为在与家人相处时应该注意什么礼仪?”- 学生回答并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和尊重。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常见礼仪行为,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 解释每种礼仪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

3. 案例分析(15分钟):- 分发一些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适当的礼仪行为处理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景。

-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4.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场景,并扮演其中的角色展示适当的礼仪行为。

- 其他学生观看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5. 情景练习(10分钟):- 提供一些常见的家庭情景,让学生两两配对进行情景练习,运用适当的礼仪行为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

6.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和尊重。

- 强调学生在与家人交往时要保持礼貌、尊重和关心的态度。

教案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一份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守则,并与家人分享和讨论。

2. 学生可以撰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礼仪的文章,并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或发表。

3. 学生可以进行访谈,采访家人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礼仪的看法和经验,并整理成一份报告或展示。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练习中是否能够运用适当的礼仪行为。

2. 收集学生设计的家庭成员礼仪守则和撰写的文章,评估其对于家庭礼仪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礼仪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1.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礼仪的榜样。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和观点,促进互相学习和理解。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家庭礼仪教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家庭礼仪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

然而,良好的家庭礼仪对于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以及个人修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探讨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简单易行的家庭礼仪教案,帮助家庭建立和谐的氛围。

二、家庭礼仪的重要性1. 增进家庭和谐家庭礼仪是家庭和谐的基石。

当家庭成员都能遵守礼仪规范,互相尊重和关心对方的感受,家庭关系将更加和睦。

例如,家庭成员在进餐时互相等待,共同享受美食,不仅能增进亲密感,也能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2. 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家庭礼仪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

例如,当有客人来访时,孩子应该学会主动问候和热情招待。

这样的经验可以帮助孩子在日后的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和得体地与他人交往。

3. 提升个人修养家庭礼仪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家庭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例如,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感谢之情,学会如何尊重长辈等等。

这些都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关键要素。

三、家庭礼仪教案1. 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家庭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成员应该遵守以下规范:- 就座时,先让长辈和客人就座,然后其他家庭成员再就座。

- 进餐时,不要大声嚼食物,也不要说话嘴里含食物。

- 使用餐具时,要注意用法,例如使用刀叉时应该正确握持。

- 进餐结束后,要主动帮助清理餐桌。

2. 客人礼仪当有客人来访时,家庭成员应该遵守以下礼仪:- 主人应该提前准备好茶水和小吃,为客人提供舒适的环境。

- 客人到达时,应该主动起立迎接,并表示热情的问候。

- 在客人离开时,同样要起立送客,并表达感谢之意。

3. 亲子关系家庭礼仪也包括亲子关系的培养。

家长应该示范正确的行为,教导孩子尊重和关心他人。

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务,共同分担责任。

同时,家长也应该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4. 传统文化家庭礼仪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家庭礼仪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与家人相处的沟通技巧,增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家庭礼仪的基本原则3.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4. 家庭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家庭礼仪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礼仪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和沟通技巧。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家庭礼仪。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家庭礼仪的PPT课件。

2. 收集一些家庭礼仪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家庭场景的角色扮演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家庭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谦让、感恩等。

3. 分析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如尊重长辈、关爱晚辈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用餐、接待客人等。

5. 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家庭礼仪。

6.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家庭礼仪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庭礼仪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礼仪的内涵和实践。

2. 组织家庭礼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家庭礼仪的兴趣。

3. 开展家庭礼仪实践活动,如家庭礼仪主题班会、家庭礼仪知识竞赛等。

小班礼仪教案家庭

小班礼仪教案家庭

小班礼仪教案家庭教案标题:小班礼仪教案-家庭教案目标:1. 帮助小班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 培养小班学生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

3. 提高小班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互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服装。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份简单易懂的家庭礼仪守则,适合小班学生阅读。

2. 准备幻灯片或展示板,用于呈现家庭礼仪的相关内容。

3. 准备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服装,以便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使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卡片,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引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家中的行为和态度,以及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讲解家庭礼仪守则:1. 展示家庭礼仪守则的幻灯片或展示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每一条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惑和困惑。

角色扮演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家庭场景,如吃饭、生日聚会等。

2. 提供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服装,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展示良好的家庭礼仪行为。

3. 角色扮演结束后,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小结和总结:1. 回顾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学到的内容。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良好的家庭礼仪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分享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家庭礼仪的影响力。

扩展活动:1. 邀请学生回家后与家庭成员分享他们学到的家庭礼仪,并记录下实践情况和反馈。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文化展览,以了解不同家庭礼仪的文化差异。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家庭成员的行为,以促进对家庭礼仪的深入理解。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家庭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学生回家后的反馈和记录,评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的家庭礼仪。

教案扩展:1. 将家庭礼仪与其他主题(如友谊、团队合作等)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

家庭礼仪教育教案

家庭礼仪教育教案

家庭礼仪教育教案教案标题:家庭礼仪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家庭礼仪的概念和内涵。

2. 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家庭礼仪的实践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礼仪观念。

2.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礼仪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家庭礼仪教育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

3. 互动教学工具和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兴趣。

Step 2:讲解向学生介绍家庭礼仪的概念和内涵,解释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尊重长辈、关爱家人、文明用语等。

Step 3: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家庭中常见的礼仪问题,并引导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庭礼仪意识。

Step 4: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礼仪场景的角色扮演,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并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Step 5:游戏互动设计家庭礼仪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家庭礼仪知识,加深印象。

Step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家庭礼仪的培养和实践。

教学延伸:布置家庭礼仪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体验和记录家庭礼仪的实际情况,并撰写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完善家庭礼仪教育的教学效果。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家庭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一些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家庭礼仪知识,提升自己的家庭礼仪素养。

二、教学内容1.家庭礼仪的概念和作用2.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3.家庭礼仪的技巧和要点三、教学过程1.家庭礼仪的概念和作用概念:家庭礼仪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人们所应遵循的一些规范和仪式。

作用:家庭礼仪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提高家庭和谐度,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展示家庭形象等。

2.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1)尊重父母和长辈(2)彼此关心和帮助(3)举止得体、言谈文明(4)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5)遵守家庭规则3.家庭礼仪的技巧和要点(1)进出家门时要注意礼仪(2)用餐时要注意餐桌礼仪(3)客人来访时要有礼节(4)沟通和谐时要注意礼貌用语(5)礼仪小常识四、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家庭中常见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总结各种家庭礼仪的技巧和要点。

4.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家庭场景的模拟演练,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和提问。

2.作业评价:布置家庭礼仪的小作业,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和综合应用能力。

3.实际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独自思考和总结。

家庭文明礼仪行为教案

家庭文明礼仪行为教案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主题是《家庭文明礼仪行为教案》。

在学校,我们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文明礼仪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家庭对于我们的影响力。

今天我特别为大家制定了一个家庭文明礼仪行为教案。

一、家庭通信礼仪
1、父母与孩子相互问候的方式应当得体,不可粗鲁或是太过亲密。

2、在家庭聚餐的时间,应当避免讨论不适当的话题,以免影响家庭氛围。

3、在与家人沟通时,应当重视对方的感受与意见。

4、在面对矛盾时,应当及时沟通解决,而不是埋怨和指责。

二、家庭行为文明礼仪
1、在家庭内,不可随意进出别人的房间,或是打扰别人的活动。

2、在进出家门时,应当注重礼仪,如问候、告别等。

3、在家庭聚餐中,应当保持良好的仪态,不可大声喧哗或是吃相不好。

4、在公共场合中,要注意控制声音与姿态,不可随意说话或是扰乱秩序。

三、家庭文明礼仪的应用
1、通过演练家庭聚餐的场景,讲解聚餐文明礼仪。

2、通过模拟家庭中的互动场景,讲解家庭通信文明礼仪,如该如何沟通解决矛盾等。

3、通过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促进家庭文明礼仪意识的共同建立。

我想重申一下,家庭文明礼仪是每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不停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才能更好地建立良好家庭氛围,培养优秀家庭文明礼仪意识的下一代。

谢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学习愉快!。

大班家庭礼仪教案

大班家庭礼仪教案

大班家庭礼仪教案标题:大班家庭礼仪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了解和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 培养大班学生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包括尊重、感恩、友善和合作等。

3. 提高大班学生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

2. 教具:大型纸板、颜色笔、贴纸等。

3. 教学材料:家庭礼仪规则海报、家庭礼仪活动手册等。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家庭场景和行为。

例如,一家人共进晚餐、互相帮助家务、尊重长辈等。

探究:2. 与学生一起制作家庭礼仪规则海报。

将大型纸板分成几个部分,并在每个部分上写下一条家庭礼仪规则,如“尊重他人”、“说谢谢”、“分享”等。

学生可以用颜色笔进行装饰,并用贴纸装饰海报。

实践:3. 分发家庭礼仪活动手册给每个学生,并解释其内容。

活动手册中可以包括一些家庭礼仪的小任务,如“与家人一起准备晚餐”、“给家人写一封感谢信”等。

学生可以在家完成这些任务,并在下一节课分享他们的经历。

总结:4. 回顾家庭礼仪规则海报和活动手册,强调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规则。

拓展活动:5. 邀请学生与家人一起参观社区中的养老院或儿童福利机构,并与那里的老人或孩子进行互动。

这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家庭礼仪的意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家庭礼仪活动手册中完成的任务,并听取他们的分享。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家庭场景,并要求他们展示正确的家庭礼仪行为。

2. 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学校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家庭礼仪,例如在集会上向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主动帮助他人等。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与大班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2.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人一起完成家庭礼仪任务,以加强家庭参与和亲子关系。

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案

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案

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家庭文明待客礼仪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家庭文明待客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的良好待客礼仪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基本规范。

3. 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待客礼仪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家庭文明待客礼仪,为什么它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很重要。

知识讲解:2. 通过讲解,介绍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定义和意义,强调其在维护家庭和谐、增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

规范分析:3. 分析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基本规范,包括:a. 热情接待:主动迎接客人,礼貌地问候,并提供适当的座位。

b. 注意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c. 注意言谈举止:用文明的语言交流,避免争吵和冲突。

d. 尊重客人:关注客人的需求,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

e. 餐桌礼仪:掌握基本的餐桌礼仪规范,如正确使用餐具、懂得进食礼仪等。

实践活动:4.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待客礼仪技巧。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不同的家庭和社交场合,演练待客礼仪。

b. 餐桌礼仪训练:教授学生正确使用餐具、进食礼仪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c. 制定家庭礼仪守则: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制定一份家庭礼仪守则,并与家人一起执行。

总结回顾: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拓展延伸: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庭和社交场合中的待客礼仪行为,并撰写观察报告。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待客礼仪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的观察报告,检查其对家庭文明待客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

2. 角色扮演材料。

3. 餐桌礼仪示范视频。

4. 家庭礼仪守则范例。

幼儿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家庭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家庭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庭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家庭礼仪:a. 定义:家庭礼仪是指在家庭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礼貌规则,以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庭成员间关系的一种行为方式。

b. 家庭礼仪的重要性: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等。

2. 家庭礼仪的基本规则:a. 尊重他人:幼儿应学会尊重家人的感受和意见,不说伤害他人的话语,不随意打扰他人。

b. 说请和谢谢:幼儿应学会礼貌地请求和感谢他人的帮助,如请家人帮忙拿东西、感谢家人的照顾等。

c. 分享和关心:幼儿应学会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快乐,关心家人的需要和感受。

d. 整理个人物品:幼儿应学会保持自己的个人物品整洁有序,如整理玩具、收拾自己的床铺等。

e. 尊重私人空间:幼儿应学会尊重家人的私人空间,如不随意进入他人的房间、不乱翻他人的物品等。

3. 家庭礼仪的实践活动:a.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学习和演练家庭礼仪的基本规则。

b. 家庭活动:组织家庭活动,如共同准备晚餐、一起收拾家务等,培养幼儿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c. 绘画手工:引导幼儿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关爱之情。

4. 家庭礼仪的评价和总结:a.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记录幼儿遵守家庭礼仪的情况。

b. 反思讨论:与幼儿一起回顾家庭礼仪的学习过程,讨论幼儿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家庭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家庭礼仪的行为规范。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3. 绘画手工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幼儿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关爱之情,加深对家庭礼仪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家庭场景模型或道具;2. 绘画纸、彩色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 手工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等。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家庭素养。

2. 教学内容: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家庭成员间的相处礼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家庭宴会礼仪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家庭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自觉地应用于家庭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家务劳动、家庭成员相处等方面的自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家庭礼仪相关书籍、案例资料等。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

3. 场地: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礼仪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礼仪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家庭礼仪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家庭礼仪。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礼仪场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礼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列举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表现,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制定一个家庭礼仪行动计划,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目标,逐步提高家庭礼仪水平。

3. 向家人宣传所学到的家庭礼仪知识,与家人一起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应用三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正确理解家庭礼仪知识,能够在家庭生活中自觉遵守礼仪规范,与家人和谐相处。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礼仪主题活动,如家庭礼仪知识竞赛、家庭礼仪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对家庭礼仪的认识和兴趣。

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

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

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幼儿家庭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家庭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幼儿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和意义。

2. 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如问候、道歉、感谢、尊重等。

3. 家庭聚会和拜访时的礼仪规范。

4. 家庭用餐礼仪。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庭礼仪的场景和示范。

2. 家庭礼仪的相关故事书籍或绘本。

3. 制作家庭礼仪宣传海报或小册子。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讨论家庭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2. 与幼儿一起阅读相关故事书籍或绘本,让他们感受到良好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探究:1. 介绍家庭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如问候、道歉、感谢、尊重等。

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幼儿互动参与,体验正确的家庭礼仪行为。

2.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在家庭聚会和拜访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如如何主动与长辈、亲友交流、如何礼貌地提出请求等。

实践:1. 组织幼儿参与制作家庭礼仪宣传海报或小册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家庭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2. 安排家庭用餐礼仪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如何礼貌地与家人共进餐等。

总结:1. 回顾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的家庭礼仪,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家庭礼仪教学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

2. 每周或每月举行一次家庭礼仪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家庭礼仪知识。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家庭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2. 观察幼儿在家庭用餐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餐具、与他人礼貌地交流。

教学资源:1. 家庭礼仪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相关故事书籍或绘本。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

教案一、导言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现代社会,礼仪已成为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家庭礼仪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早接触的礼仪形式。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礼仪的重要场所,而家庭也是孩子学习礼仪的首要地方。

家庭礼仪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篇教案将从家庭礼仪的意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和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家庭礼仪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礼仪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礼仪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家庭礼仪不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提高孩子的修养和素质。

家庭礼仪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若能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便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

家庭礼仪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孩子还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在社交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教育目标1. 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意识。

通过家庭礼仪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尊敬长辈、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2. 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通过加强家庭礼仪教育,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通过家庭礼仪教育,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格素养,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教育方法1. 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

家长应该自己先遵循家庭礼仪规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2. 多交流。

家长应该和孩子多交流,引导他们了解和接受家庭礼仪的意义,共同制定家庭礼仪规范。

3. 耐心引导。

对于孩子的行为不规范,家长应该耐心引导,适当表扬和批评。

五、具体内容1. 尊敬长辈。

孩子应学会尊敬长辈,尤其是父母和老师。

他们应该在言谈举止中尊重长辈,不应随意打断他人发言,更不能说粗话、恶作剧等。

2. 讲文明。

孩子应学会礼貌用语,懂得如何和他人进行礼貌交流。

他们在用餐时应该懂得如何使用刀叉、擦嘴等礼仪。

3. 守秩序。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培养幼儿的礼貌和谦逊的品质;3.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礼貌语言和礼仪动作;4.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生活技能。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家庭礼仪?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思考家庭礼仪的定义和作用。

家庭礼仪是指在家庭中,人们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交往方式。

良好的家庭礼仪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加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2.家庭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们感受到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发生在幼儿家庭中的小故事,引导幼儿们思考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礼貌和谦逊的后果,并引导他们认识到家庭礼仪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作用。

3.礼貌用语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幼儿们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等。

并引导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以增进他们之间的友好交往。

4.礼仪动作的学习教师可以向幼儿们示范一些常见的礼仪动作,如握手、鞠躬等,并鼓励幼儿们在日常交往中尝试运用这些礼仪动作,练习礼貌和尊重他人的行为。

5.家庭责任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图片等教具,引导幼儿们认识到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一些小事情,如打扫房间、帮助家人等,以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生活技能。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身边的图片,让幼儿们讨论家庭中的一些行为规范和交往方式,引导幼儿们思考家庭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2.学习家庭礼仪-介绍家庭礼仪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幼儿理解家庭礼仪对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幼儿感受到缺乏礼貌和谦逊的影响;-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教授幼儿常见的礼貌用语;-示范常见的礼仪动作,鼓励幼儿在日常交往中尝试运用。

3.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展示绘本、图片等教具,引导幼儿认识到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一些小事情,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总结教师引导幼儿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并再次强调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家庭礼仪引导教案

家庭礼仪引导教案

家庭礼仪引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基本的家庭礼仪规范,提高家庭成员的形象和修养。

3、倍加珍惜家庭,增强家庭意识,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

2、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和实际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规范。

三、教学难点1、家庭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家庭中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

2、如何打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三、教学方式1、讲授+练习。

2、以实际情景为例,进行实地辅导和实践。

四、教学内容一、家庭礼仪的概念和意义1、家庭礼仪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指的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遵循一定规范和标准,让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和睦、友善、温馨。

2、家庭礼仪的意义在于:(1)提高家庭成员的形象和修养,让家庭更加美好动人。

(2)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情,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快乐和安全。

(3)培养家庭成员的品德和修养,让家庭成员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基本的家庭礼仪规范1、言行规范:(1)说话应该注意声音大小和语调,不要高声喧哗,也不要低声细语。

(2)说话应该注意用词得当,避免使用有悖礼仪的、不文明的、脏话等。

(3)谈话中应该注意换位思考,不要过度自我中心化。

2、行为规范(1)遵守家庭规矩,不做令家人不满的事情。

(2)避免在家里乱扔垃圾,不将杂物随意堆放,让家庭更加整洁美观。

(3)注意家庭安全,不要在家里玩火、拆乱电器等,遵守家庭安全规范。

(4)关心家庭成员,尽量在能帮助的时候提供帮助,增强家庭意识。

三、养成好的家庭礼仪习惯1、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良好的习惯,如不随意挖鼻子、拔嗓子、看别人隐私等不良习惯。

2、不喧哗,不在家里打闹,不打扰他人。

3、讲究家居卫生,注意家庭卫生与整洁。

4、记得经常给家人问好,理解和关心家人的需要。

5、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争执或冲突,急于解决家庭问题,要冷静思考,认真论证,找到最适合家庭需要的解决方案。

四、如何打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1、尽量在日常生活中让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不要因为小事而大吵大闹。

亲亲家人礼仪教案

亲亲家人礼仪教案

亲亲家人礼仪教案教案标题:亲亲家人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亲亲家人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亲亲家人礼仪的基本规范;3. 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和感恩家人的意识和行为;4. 提升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亲亲家人礼仪的定义和背景知识;2. 亲亲家人礼仪的基本规范:a. 问候家人时要用亲切的语气和表情;b. 尊重家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c. 遵守家庭规定和家人的意愿;d. 学会倾听和尊重家人的意见;e. 表达爱意和感谢的方式;f. 学会道歉和原谅家人;g. 分享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h. 学会与家人分享喜怒哀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最近与家人互动时的情景;b. 提问:“你们觉得亲亲家人礼仪有什么重要性和意义?”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亲亲家人礼仪的定义和背景知识;b. 逐条详细解释亲亲家人礼仪的基本规范,并给出具体例子;c.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每条规范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3. 案例分析(15分钟):a. 提供一些亲亲家人礼仪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家庭中常见的冲突和矛盾;c.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亲家人礼仪经验和故事。

4. 角色扮演(20分钟):a.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互动场景;b. 要求学生在扮演中体现亲亲家人礼仪的基本规范;c. 观察和评价各组表现,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5. 总结归纳(10分钟):a. 学生分享角色扮演的感受和体会;b. 总结亲亲家人礼仪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c.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亲亲家人礼仪的目标和计划。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角色扮演场景卡片;3. 案例分析材料;4. 学生笔记本。

教学评估:1.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2. 学生书面反思和总结;3. 学生对亲亲家人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亲亲家人礼仪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反思;2.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老年福利院,与老人交流并体现亲亲家人礼仪;3. 设计亲亲家人礼仪宣传海报,展示在学校或家庭中。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教案标题:培养良好家庭礼仪的家庭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家庭礼仪规范;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4. 提高学生对家庭成员和他人的尊重和关爱;5. 增强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家庭礼仪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的家庭礼仪规范;3. 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4. 沟通和相互理解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PPT、图片、视频等;2. 教学资源:家庭礼仪守则、案例等;3. 准备学生小组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入家庭礼仪的概念,与学生探讨家庭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通过一个身边的事例,引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思考和感受。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1. 介绍家庭礼仪的定义和内涵,解释其中的道理和规则。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国家或文化的家庭礼仪差异,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Step 3:常见家庭礼仪规范(15分钟)1. 细致讲解常见的家庭礼仪规范,如问候礼仪、用餐礼仪、客人礼仪等,以案例和模拟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规范。

2.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不同场合的家庭礼仪行为。

3. 讨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家庭礼仪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和建议。

Step 4:尊重和关爱的意识培养(10分钟)1. 提醒学生要尊重家庭成员的权益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感谢之情。

2. 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并总结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的行为,并体验到相互关心的重要性。

Step 5:沟通和相互理解的技巧(10分钟)1. 教授与家庭成员有效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和谅解等。

2.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练习和展示这些沟通技巧。

3.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的情绪变化,学会通过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关系。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

家庭礼仪教案导言:在现代社会,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维护良好的家庭礼仪是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关键。

本文将提供一份家庭礼仪教案,旨在帮助家庭成员培养良好的礼貌和尊重,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一部分:尊重尊重是家庭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培养尊重的方法:1. 相互倾听:家庭成员需要相互倾听并真正关心对方的感受。

这样的行为表明我们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2. 礼貌用语:家庭成员应该用礼貌的语言相互交流,如说“请”、“谢谢”、“对不起”等。

这些简单的用语能够创造友好的氛围。

3. 尊重个人空间: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不应该侵犯对方的个人空间。

尊重个人的隐私是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关键。

第二部分: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是家庭中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培养良好沟通技巧的方法:1. 积极倾听:当别人发表观点时,要保持专注,不要打断对方。

积极倾听表明我们尊重对方的意见,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

2. 温和表达: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使用温和的语言和语调。

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言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吵。

3. 解决冲突:在冲突发生时,采用平等和平和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通过协商和妥协,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通过争吵和冷战来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互助与支持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以下是一些培养互助与支持的方法:1. 分担家务: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分担日常家务,如洗碗、做饭、打扫等。

这样可以减轻一人的负担,提高家庭的整体效率。

2. 互相关心: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尽量提供帮助和支持。

关心的表现可以是询问对方的一天如何,关注对方的健康状况等。

3. 鼓励和欣赏:家庭成员应该互相鼓励和欣赏,及时表达对对方的认可和赞美。

这样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和合作意识。

结语:家庭礼仪是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尊重、沟通技巧和互助与支持,家庭成员可以建立起良好的相互关系和情感连接。

家庭礼仪教案初中

家庭礼仪教案初中

家庭礼仪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家中遵循礼仪,养成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家庭礼仪的认识,使其能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尊重、关爱和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3.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4. 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礼仪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家庭礼仪对家庭和谐的影响。

3. 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父辈、子辈、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和帮助。

4. 讲解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如饮食、起居、待客、节日庆祝等。

5.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明白如何在生活中遵循礼仪。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家庭中如何践行礼仪,分享好的家庭礼仪经验。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礼仪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践行礼仪。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礼仪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践行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表现。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礼仪表现的反馈。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实例分析法:分析家庭礼仪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礼仪的践行经验。

4. 实践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践行礼仪。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实际应用。

2.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和实例分析。

3. 作业模板:用于布置课后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遵循礼仪,养成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家庭素养,为构建和谐家庭打下基础。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

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礼仪不仅仅是指孩子在家中的行为举止,更是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家庭礼仪教育,孩子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出良好的品行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应该加强对家庭礼仪的教育,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1. 家庭礼仪的意义在幼儿园家庭礼仪教案中,首先要明确家庭礼仪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家庭礼仪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修养和素质,还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和睦的氛围。

通过教育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尊重他人等良好的家庭礼仪,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

2. 家庭礼仪教育的方法在家庭礼仪教育中,幼儿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开展家庭礼仪主题活动、进行家庭礼仪故事讲解、举办家庭礼仪学习班等。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家庭礼仪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培养良好的家庭礼仪意识。

3. 家庭礼仪的培养在家庭礼仪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

可以通过模仿、引导和激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讲礼貌、守秩序、尊重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适时进行行为规范引导和教育,加强孩子的家庭礼仪修养。

4. 家庭礼仪的实践在家庭礼仪教育中,需要注重实践和示范。

孩子们通过模仿家长和老师的示范行为,逐渐领会和践行良好的家庭礼仪。

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参与到家庭礼仪的实践中,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的家庭礼仪教育,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也能够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家庭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家庭礼仪教育,孩子们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中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庭礼仪教育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礼仪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家庭称谓礼仪及家庭成员教学重点:能够在家庭、正确运用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认识到在家庭礼仪规范并重视及遵守这些礼仪规范。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家庭是学习举止礼貌的好场所。

如果你的孩子成人后有良好的举止,这会使他们更加惬意舒适。

——索菲娅·罗兰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家庭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仪式的总称。

它包括家庭称谓礼仪、家庭成员礼仪和家庭间的交往礼仪。

二、讲授新课1、家庭称谓礼仪亲属称谓指的是人们由于亲属关系而得来的名称。

在亲属之间的实际活动中,首先要把称谓搞清楚。

如果去见一个亲属,连如何称呼也弄不清,那不仅自己会很尴尬,对方也会不悦,这是不懂礼节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亲属,一般应按约定俗成的称谓称呼,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

但与外人交谈时,对自己家属的称呼,应采用谦称。

比如,称辈分比自己高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等;称辈分比自己低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对他人家属的称呼,应采用敬称。

对长辈,应在称呼前加“尊”字,如“尊母”“尊兄”等;对平辈或晚辈,应在称呼前加“贤”字,如“贤弟”“贤妹”等;在亲属的称呼前加“令”字,一般不分辈分与长幼,如“令堂”“令尊”“令爱”“令郎”等。

“愚兄”是一种表示自谦的客气语。

随着生活的演变,亲属间的相互称呼已逐渐趋于简单化,过去那种复杂的称谓正慢慢地被淘汰。

现代生活中常用的称谓如表4—1。

2、家庭成员礼仪家庭成员礼仪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父母善待子女,晚辈尊敬长辈,家庭关系更加亲密。

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礼貌谦让,家庭氛围更加融洽。

(1)父母子女相处的礼仪①、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礼仪父母的文化素养、性格爱好,对于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求知欲,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和他爸爸说话的语气一模一样”。

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身上总是刻有父母影响的痕迹,他们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甚至加以模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父母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可以信赖、可以效仿、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好榜样,非常重要。

任何时候不要对孩子撒谎;孩子在场时,父母不要吵架;不要用其他孩子的优点责备自己孩子的不足;善于观察和赞扬孩子的优点。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过分严肃。

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批评,也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手段。

但批评要讲究方法,选好时机;没有弄清事件真相时,不要盲目批评孩子,以免冤枉孩子;不要当外人面批评子女,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与子女之间应保持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父母应尽量缩短代沟的距离,不要找任何借口忽视孩子,要挤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要提高家庭透明度,把问题公开,使子女了解家长情况,让子女感受到尽管他是孩子,但是他是家庭一员,使他们从小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鼓励孩子在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父母对子女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意偏爱任何一个孩子,对每个孩子都给予相同的爱,让他们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灵。

②、子女与父母相处的礼仪首先要尊敬孝顺父母,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饮水不忘挖井人。

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从小拉扯大的,都倾注了父母的大量心血,为人之子、为人之女,要时刻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仅要有物质上的赡养,还要有精神上的安慰。

无论怎样孝敬父母,与养育之恩相比,只能算是回报了点滴。

所以,不在父母身边时,经常性的问候是非常必要的。

子女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小孩,父母因为关心孩子而事事过问,所以孩子对待父母的唠叨,绝不可以嫌他们烦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当出现和亲人意见不一致时,要冷静。

如果和父母意见冲突时,可以先听听父母的想法,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想法,或者以征求他们意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想法,询问一下这样是否合理。

无论与父母有多大的分歧,有一个前提是不该违背的,那就是尊重父母。

经常和父母交流。

这一点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尤其重要。

由于传统观念“子为父纲”的影响,使得儿女服从父母,很少有促膝谈心的时候。

要破除传统观念和传统习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父母对子女不是过于严厉,就是过于溺爱,没有把握好这个度。

健康积极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平等的、协商的。

学生因为学习远离父母,应该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不要以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叮咛。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千真万确的,任何时候父母的心思都是放在儿女的身上,做儿女的要时刻体会到。

边读边想:一群商人在一条船上谈生意。

突然,船在行进时出了故障,渐渐下沉,客人只有跳水才能逃命。

船长深谙(an)事实,了解这些商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就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分别说服他们。

船长对英国商人说:“跳水是一种运动。

”英国人崇尚体育,听罢即跳。

他对法国商人说:“跳水是一种时髦,你没看见已经有人在跳了吗?”法国人爱赶时髦,跟着跳下去。

他对德国商人说:“我是船长,现在跳水,这是命令。

”德国人纪律严明,服从命令听指挥。

他对意大利商人说:“乘坐别人的船遇险可以跳水,但在我的船上不准跳。

”意大利人多有逆反心理,不让他跳,他偏跳。

对于非常现实的美国人,船长说:“跳吧,反正有人寿保险。

”船长对中国商人则说:“你家里有80多岁的老母亲,你不跳,怎能对得起她老人家呢?”想一想:这则幽默体现出了中国人什么样的特点?(2)兄弟姐妹相处的礼仪①、搞好团结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

”对于自家的兄弟姐妹而言,团结亦是头等重要的事。

和兄弟姐妹相处,必然也会涉及物质利益问题,如果自家人“窝里斗”“窝里返”,不讲团结、四分五裂,甚至手足相残,定会使亲者痛、仇者快。

平辈间相处,不仅要待人宽厚,待人厚道,还应当彼此谦让。

不要听不得逆耳之言,见不得逆己之事,更不要听别人的是非之言。

既然是自家的兄弟姐妹,即使有负自己的地方,也要对其宽大为怀。

②、彼此爱护在家里,如果你是哥哥姐姐,那就应时时以身作则,努力成为父母的得力助手;多为父母分担家务;耐心帮助和解答弟妹合理的请求帮忙,切忌不耐烦或不屑帮忙。

弟妹犯错时,不要在父母或他人面前斥责他们,让父母来教育弟妹,更不能在父母面前“告状”,而引起他们的反感。

如果与弟妹发生争吵,应主动在父母面前作自我批评,承担责任。

兄弟姊妹要和睦,如有意见可通过父母解央,不可相互争吵,以免加深兄弟姐妹问的隔阂。

如果你是弟弟妹妹,就要尊重哥哥姐姐。

不能存有“我比你小,你应该让着我”的优越感,更不能娇蛮无理,为所欲为,干什么事都不把哥哥姐姐放在眼里,不为他人着想。

③、互相督促自家同辈之间的相互促进,主要指的是同辈之人彼此间互相推动,互相鞭策,善于发现对方之所长,并虚心向对方学习,以求共同发展,缺少这一点,往往会令一家的同辈之人同样平庸无奇、碌碌无为。

在自家同辈之间,相互监督也不可或缺。

它属于家庭教育、家庭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常表现在互相提醒、互相检查、互相批评。

(3)晚辈与长辈相处的礼仪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其他长辈都是自己的家庭成员。

作为晚辈,我们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关心和爱护,所以,我们应该孝敬他们,对他们要特别讲礼貌。

尊敬自己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当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时,不应当嫌弃他们,而应当主动接近他们,并且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他们。

如果老人年岁大了,行动不便,我们对他们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给他们盛饭夹菜,端茶送水;有空时陪他们聊天解闷……让长辈感觉到家庭的温馨,感觉到晚年生活仍然丰富多彩。

尊敬长辈,还应当尊敬自家其他的一切长辈。

无论对方与自己具体关系如何,只要对方是长辈,自己就必须认真地执晚辈之礼,对对方处处不失恭敬。

3、邻里之间的礼仪不论生活在哪里,总是离不开邻里相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由于邻里靠近,免不了你来我往,这就需要以礼相待,以礼相交,相互关照,相互谦让,和善相处。

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够使人在生活上得到别人的及时帮助,也能使人拥有一个令心情舒畅的居住环境。

邻里之间的礼仪有许多讲究,最基本的礼仪有以下几点:(1)、互相尊重一栋楼或是一个院子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因此,大家应该彼此尊重,见面时互相问候,至少应点头致意。

邻里之间生活在一个共同空间中,相互尊重生活习惯,防止互相干扰。

特别是有上夜班的人,或者存什么特殊情况时,就需要保持安静需要相互照应。

节日里应主动向邻居表达自己诚挚而美好的祝愿。

邻居有人患病,要表示慰问,并主动协助护理。

(2)、互相帮助邻里之间能办到的事情要尽量帮忙,别人有了困难,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一把,万不可幸灾乐祸。

如果答应邻居的请求,要言而有信。

如果自己不能帮忙,或者在帮忙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没办好,都要向邻居说明情况,表示抱歉。

(3)、不要搬弄是非邻居交谈开玩笑要适度,讲究分寸。

到邻居家,不可问这问那,刨根问底儿,更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或捕风捉影,搬弄是非,以免邻里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

(4)、严于律己、互谅互让邻里之间如果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一定要相互谦让。

邻居间孩子难免争吵甚至打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袒护自己的孩子,责骂别人的孩子。

同一栋楼里相处要考虑到别人,如有的人放音响、电视机等,把声音调得很大,整栋楼房都能听得到。

这些都是不顾别人只图自己方便的行为,有的甚至想占点便宜,而给别人带来不便,影响别人的生活。

借用邻居的物品应当爱惜,用完后要立即送还;如果不及时归还,应当先向邻居说明,经同意后,再继续使用。

三、课堂小结家庭称谓礼仪、家庭成员礼仪和家庭间的交往礼仪。

讲究家庭礼仪可以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是维护家庭的和睦、保持新型的家庭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

四、作业1、思考:在家庭中你是一个乖孩子吗?你有哪些礼仪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呢?把问题告诉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他们指出你身上的不足,然后逐一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

2、请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作文,贴在班级墙报栏进行交流。

希望该活动能使同学们反思自己在家里的做法,认识到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