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译文英汉对比评析
鲍勃·迪伦终究没去现场领奖,却发表了一篇骄傲的诺贝尔获奖感言(英汉对照)
![鲍勃·迪伦终究没去现场领奖,却发表了一篇骄傲的诺贝尔获奖感言(英汉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0627457aa8114431b90dd889.png)
鲍勃·迪伦终究没去现场领奖,却发表了一篇骄傲的诺贝尔获奖感言(英汉对照)2016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令人遗憾的是,万众期待的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上台领奖发表感言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虽然缺席典礼,但他亲笔写了一篇演讲稿,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为朗读。
今年10月,瑞典皇家学院宣布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来一片喝彩声和质疑声,很多人都问:Is Bob Dylan literature?鲍勃迪伦写的东西算文学吗?在获奖感言中,冷静的迪伦直面了这个质疑,以同样为舞台写作的莎士比亚为例,做了类比:When he was writing Hamlet, Im sure he was thinking about a lot of different things: Whore the right actors for these roles? How should this be staged? Do I really want to set this in Denmark? ... I would bet that thefarthest thing from Shakespeares mind was the question: Is this literature? 当他在写《哈姆雷特》时候,他一定在想这些问题,谁适合演这些角色?这段要怎么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故事背景真的应该设在丹麦吗?我打赌莎士比亚最不可能思考的问题就是:这是文学吗?整篇演讲稿透着一股狷介。
来感受一下。
鲍勃迪伦获奖感言全文Good evening, everyone. I extend my warmest greetings to the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and to all of the other distinguished guests in attendance tonight.各位晚上好。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英德译文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英德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be348a6edb6f1afe001f21.png)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英德译文-汉语言文学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英德译文叶巧巧摘要: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对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的文本类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该演讲词英、德译文中分别采取的翻译策略,探讨该理论的实践意义。
本文认为,尽管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在具体的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翻译实践中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本类型诺贝尔奖讲座翻译策略局限性一、引言在翻译研究领域,文本类型理论是指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赖斯在70年代初提出的翻译批评和评估模式的基本理论,该理论首次涉及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
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对莫言的“诺贝尔奖讲座”演讲词《讲故事的人》[1]的文本类型进行分析与界定。
该演讲词曾被翻译成5种外国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本文仅以美国翻译家Howard Goldblatt的英译文和德国汉学家Karin Betz的德译文为例,分析两位译者对该演讲词文本类型的界定,并对比他们分别采取的与之相应的翻译策略,探讨该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赖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用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将语言功能分为三类:表达、再现、感染。
赖斯认为,“一个文本一定是多种功能的混杂,而以一种功能占主导”。
[2](P25)赖斯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
(一)赖斯的文本类型划分赖斯将翻译定义为“两种语言间的中介性交流过程,其目的通常是产生一个在功能上与源语文本对等的目标语文本”。
[3](P198-199)由此可见,为了得到此目标语文本,译者就必须明确源语文本的功能,确立文本型态。
赖斯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根据文本的主要功能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信息型、表情型和感召型。
此外还划分出视听媒体类型。
赖斯指出,信息型文本主要是表现事实、信息、知识和观点等,其语言特点是逻辑性较强,文本的重心为内容而非形式。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2cadf957580216fc700afd9f.png)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XX年12月10日(当地时间)mo yan s prepared banquet speech at the nobel banquet10 december XX尊敬的国王陛下、王后陛下,女士们,先生们: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es, ladies and gentlemen,我,一个来自遥远的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站在这个举世瞩目的殿堂上,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很像一个童话,但却是不容置疑的现实。
for me, a farm boy from gaomi s northeast township in far-away china, standing here in this world-famous hall after having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eels like a fairy tale, but of course it is true.获奖后一个多月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巨大的影响和不可撼动的尊严。
我一直在冷眼旁观着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这是千载难逢的认识人世的机会,更是一个认清自我的机会。
my experiences during the months since the announcement have made me aware of the enormous impactof the nobel prize and the unquestionable respect it enjoys. i have tried to view what has happened during this period in a cool, detached way. it has been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me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and, even more so,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learn about myself.我深知世界上有许多作家有资格甚至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我相信,只要他们坚持写下去,只要他们相信文学是人的光荣也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那么,他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
演讲致辞-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 精品
![演讲致辞-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1019f3279563c1ec5da71f7.png)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莫言在诺贝尔晚宴上的答谢词(准备稿)XX年12月10日(当地时间)mo yans prepared banquet speech at the nobel banquet10 december XX尊敬的国王陛下、王后陛下,女士们,先生们: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es, ladies and gentlemen,我,一个来自遥远的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站在这个举世瞩目的殿堂上,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很像一个童话,但却是不容置疑的现实。
for me, a farm boy from gaomis northeast township in far-away china, standing here in this world-famous hall after having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eels like a fairy tale, but of course it is true.获奖后一个多月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巨大的影响和不可撼动的尊严。
我一直在冷眼旁观着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这是千载难逢的认识人世的机会,更是一个认清自我的机会。
my experiences during the months since the announcement have made me aware of the enormous impact of the nobel prize and the unquestionable respect it enjoys. i have tried to view what has happened during this period in a cool, detached way. it has been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me to learn about the world and, even more so,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learn about myself.我深知世界上有许多作家有资格甚至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我相信,只要他们坚持写下去,只要他们相信文学是人的光荣也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那么,“他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
葛浩文的汉英翻译方法探究——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
![葛浩文的汉英翻译方法探究——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https://img.taocdn.com/s3/m/ba623202284ac850ac02424d.png)
Vol.19No.18引言葛浩文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也是当今英语世界最耀眼的中国文学翻译家。
其翻译既严谨又不失灵活,让中国文学呈现了一定的文学色彩。
在四十余年的翻译历程中,葛浩文翻译了大量现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为促进中国文学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学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十余年来,葛浩文一直笔耕不辍,不断将现当代中国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介绍给世界。
就体裁而言,葛浩文翻译的作品涉及面十分广泛,既有小说,又有诗歌和回忆录,将莫言、苏童、王朔、萧红、毕飞宇、冯骥才、贾平凹、朱天文、姜戎、朱天心等数十位中国现当代最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推上了国际舞台(贾燕芹2012:62;孙会军2011:1)。
他所翻译的台湾作家朱天文的《荒人手记》(Notes of a Decadent Man)于1999年获得了美国翻译家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译作奖”,贾平凹的《浮躁》(Turbulence)获得了“美孚飞马文学奖”(Mobil Pegasus Prize for Literature),莫言的《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获得“纽曼华语文学奖”,姜戎的《狼图腾》(Wolf Totem)获2007年“曼氏亚洲文学奖”,苏童的《河岸》(The Redemption Boat)获“2009年曼氏亚洲文学奖”。
2008年,葛浩文所翻译的毕飞宇的作品《青衣》(Moon Opera)成功入围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外国小说奖复评名单。
此外,葛浩文翻译毕飞宇的另一部作品《玉米》(Three Sisters)也于2011年获“曼氏亚洲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宣布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中国大陆作家。
人们普遍认为,莫言获奖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葛浩文翻译之精彩、卓著。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e2c99c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c.png)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
《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
李鸿雁;贾德江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3)006
【摘要】衔接是构造语篇的必要条件,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通过对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阐述了英汉语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阐明了翻译时因根据不同语篇特点灵活变通或转换衔接手段,从而忠实再现原文信息.
【总页数】4页(P155-158)
【作者】李鸿雁;贾德江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汉语标点符号英译研究——以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讲故事的人》为例 [J], 葛丹丹
2.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 [J], 李鸿雁;贾德江;
3.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衔接手段及处理方式——以《背影》及其英译本为例 [J], 李小进
4.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衔接手段及处理方式——以《背影》及其英译本为例 [J], 李小进
5.葛浩文的汉英翻译方法探究——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辞英译为例 [J], 刘梅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b1c66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a.png)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
《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
李鸿雁;贾德江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3)006
【摘要】衔接是构造语篇的必要条件,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通过对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阐述了英汉语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阐明了翻译时因根据不同语篇特点灵活变通或转换衔接手段,从而忠实再现原文信息.
【总页数】4页(P155-158)
【作者】李鸿雁;贾德江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汉语标点符号英译研究——以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讲故事的人》为例
2.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与翻译——以莫言诺贝尔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本为例
3.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衔接手段及处理方式——以《背影》及其英译本为例
4.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衔接手段及处理方式——以《背影》及其英译本为例
5.葛浩文的汉英翻译方法探究——以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辞英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鲍勃·迪伦诺贝尔获奖致辞全文内容含翻译
![鲍勃·迪伦诺贝尔获奖致辞全文内容含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a0de7d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2.png)
鲍勃·迪伦诺贝尔获奖致辞全文内容含翻译推荐文章为什么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热度:中国获得诺贝尔奖人士的成功故事热度:初中阶段百年孤独读后感热度:西湖大学成立大会5名诺贝尔奖得主 70余位国内外校长出席热度:诺贝尔文学奖停发新学院文学奖即将揭晓热度:报报道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机构瑞典文学院5日在其官方网站宣布,美国歌手鲍勃•迪伦终于向瑞典学院提交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有资格领取800万瑞典克朗。
他的演说音频已由诺贝尔官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鲍勃•迪伦都说了些什么呢?下面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鲍勃·迪伦诺贝尔获奖致辞的全文内容,欢迎阅读!鲍勃•迪伦缺席诺奖颁奖典礼,通过音频发表获奖感言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机构瑞典文学院5日在其官方网站宣布,美国歌手鲍勃-迪伦终于向瑞典学院提交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有资格领取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他的演说音频已由诺贝尔官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感言里,鲍勃·迪伦调侃道:“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有那么一丝希望获得诺奖,那我会认为这跟我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是差不多的。
”对于“我的创作是文学吗?”这个问题,他本人亦是充满怀疑的。
鲍勃迪伦获奖致辞一个歌手对我创作的是文学深表怀疑。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机构瑞典文学院5日在其官方网站宣布,美国歌手鲍勃-迪伦终于向瑞典学院提交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有资格领取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他的演说音频已由诺贝尔官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出人意料,得奖的是美国著名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Bob Dylan)。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给词曲创作人。
不过,对于迪伦获奖,各方反应不一。
瑞典文学院的理由是,迪伦“在美国歌曲的伟大传统里,创造了新的诗意表现手法”。
13日,当瑞典文学院在记者会上宣布迪伦获奖的消息时,现场的记者都大吃一惊,过后才报以热烈掌声。
莫言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中英文对照版
![莫言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中英文对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4a9501e518964bcf847cf0.png)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绍了莫言的作品,阐述了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瓦斯特伯格的颁奖辞全文如下:Mo Yan is a poet who tears down stereotypical propaganda posters, elevating the individual from an anonymous human mass. Using ridicule and sarcasm Mo Yan attacks history and its falsifications as well as deprivation and political hypocrisy. Playfully and with ill-disguised delight, he reveals the murkiest aspects of human existence, almost inadvertently finding images of strong symbolic weight.莫言是一个撕下程序化宣传海报,将凡夫俗子一个个推上台面的诗人。
他以冷嘲热讽的笔致抨击历史及其作伪,以及剥夺的行为和政治伪装。
他戏谑地揭示了人生境遇中最阴暗的方面,漫不经心地摸索出极富象征力的形象。
North-eastern Gaomi county embodies China’s folk tales and history. Few real journeys can surpass these to a realm where the clamour of donkeys and pigs drowns out the voices of the people’s commissars and where both love and evil assume supernatural proportions.高密县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不通过此类故事,你几乎很难脚踏实地地进入一个驴吼猪叫淹没了声音的国度,在那里,爱和恶的呈现已达到超自然的程度。
浅谈葛浩文的翻译观--以莫言的《讲故事的人》英译文为例
![浅谈葛浩文的翻译观--以莫言的《讲故事的人》英译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cead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4.png)
浅谈葛浩文的翻译观--以莫言的《讲故事的人》英译文为例吴箭枢【摘要】葛浩文是美国著名翻译家,有着深厚的中英双语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优秀审美能力。
他是目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
文章以其对莫言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①英译文②为例,分析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策略,探究其翻译观。
认为他的翻译观包括:1.翻译既忠实,又背叛,翻译是在忠实和创新两者间的折中;2.翻译是一种改写,好的译作读起来如原始创作般流畅;3.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读者因素至关重要。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64-67,103)【关键词】葛浩文;翻译观;莫言【作者】吴箭枢【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和翻译家。
他以翻译华语文学闻名,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
在30多年笔耕不辍的翻译生涯中,他翻译了萧红、莫言、陈若曦、白先勇等20多位大家的40多部作品。
他的译作获得广泛赞誉,颇受西方读者的欢迎,大大促进了中国文学的世界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葛浩文作为其英文译者,功不可没。
文章拟分析莫言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讲故事的人》的英译文,探讨葛浩文的翻译策略,揭示其翻译观及其给译者带来的启示。
1939年,葛浩文出生于美国加州长滩,20世纪60年代在台湾服役期间开始学习汉语。
1971年毕业于旧金山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首次接触到了萧军、萧红的名字。
之后他又进入印第安纳大学深造,于1974年获得博士学位。
他师从柳亚子先生的儿子柳无忌教授,如饥似渴地钻研中国古典小说、元杂剧及鲁迅和左翼作家的作品,打下了深厚的汉语功底。
他的博士论文《萧红评传》在华人界颇有影响。
葛浩文取得了惊人的翻译成就。
论莫言“诺贝尔奖讲座”汉英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论莫言“诺贝尔奖讲座”汉英翻译中的视角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6e9075eafab069dc5122010b.png)
Ⅱ 引 言
作为一种双 语处理 艺术 ,翻译是把 一种语 言信息转
变成 另一 。
本文探索 的主要方 向是在英 汉翻译过 程中进行 两种语言 的视角转 换 ,以符 合译入语 的思维表 达习惯 ,缩小源语 与 译 入 语 之 间 的语 言 与 文 化 差 异 , 同 时 使 译 文 更 具 有 可 读 性 与 通 俗 性 , 也 使 译 文 产 生 与 原 文 同样 的 表 达 效 果 。 就英汉 翻译而言 ,由于英 汉语语 言本身风格 迥异 ,许 多 文化 的观 察视 角也 就有 了很 大差别 。因此 ,在翻译 中, 为 了清 楚 了解 到各 自语 言所传达 的意思 ,视角转换 起着 十 分重要 的作 用 ,而 且这种转换 不仅体现 在选词 、形式 上 ,还 涉 及 到 思 想 、深 层 结构 等 诸 多方 面 。
t oge t a t a s t e r
目 ‘ ‘ 视 角 ’ ’ 与‘ ‘ 视 角 转 换 ’ ’ 定 义
4 2 在 内容 与 结 构 的 构 建 中 起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本 文 探 讨 的
视 角 转 换 主 要 指 翻 译 过 程 和 翻 译 研 究 中 的 视 角 变 换 。 具 体 来讲 ,视 角转换 指一种变 通手段 ,译者在将 源语译 成 目的语 的过程 中,在结构上 虽然大 多采取对 等翻译 ,但 在 选词与语 气上 则采 取不 同的形式 ,这样 可以增加译文 的灵活性 与变通性 ,避免 了进入硬译 与死译 的误区 ,同 时也能使 译文贴 近译入语 的习惯表达 方式 。不同人对 同 事物或现象 的看法往往会有 千差万别 ,甚至截然相 反, 利 用 语 言 描 述 与 表 达 这 些 事 物 或 现 象 时 , 出 发 点 或 者 描 述 的角 度各有 千秋 。比如 “ 手杖 ”表示使 用方式 为 “ 手 持” ,而译成 英语则为 “ w a l k i n g s t i c k ” ,代表该产 品的功 能 是可 以协 助 行 走 。翻 译 过 程 中 ,通 过 视 角 的转 换 ,译 入语 读者能深 刻 了解 到这些语 言与非语 言之 间存 在的差 异 。 因 此 ,深 入 探 讨 视 角 转 换 这 一 翻 译技 巧 的可 行 性 与 局 限 性 ,对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的研 究 皆 具 有 一 定 的 现 实 意 义与 理 论 意 义 。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b9672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f.png)
莫言在瑞典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英语演讲稿Ladies and gentlemen,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stand before you today at this prestigious event, the Nobel Prize Award Ceremony in Stockholm, Sweden. I am truly humbled to be in the company of such distinguished individuals who have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s of literature, peace, and science.Today, I stand here not just as an individual, but as a representative of my homeland, China. I am deeply grateful to the Swedish Academy for recognizing my work and granting me this extraordinary honor. This award is not just a personal achievement, but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literature to transcend borders and bridge cultures.Writing, to me, is an art of storytelling. It is a means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society, to reflect upon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to invoke emotions that resonate with readers across the globe. It is through literature that we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find the common threads that connect us all.In my work, I have often sought to explore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nature, delving into the depths of the human soul. Through my stories, I have attempted to shed light on the universal themes of love, loss, and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 It is my belief that literature has the power to heal, to inspire, and to bring about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people.As we gather here today, surrounded by the brilliance of our collective achievements, it is essential to remember that with great accomplishments come great responsibilities. The world is facing numerous challenges -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 and it is our duty as intellectuals, as Nobel laureates, to use our influence to advocate for a better future.In this rapidly changing world, it is easy to lose sight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our collective heritage. We must strive to protect and nurture the richness of our individual cultures while fostering 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 across boundaries. It is through these exchanges that we can create a world that is more tolerant, inclusive, and prosperous.Last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readers. It is your unwavering support and appreciation for literature that has fueled my passion and allowed me to grow as a writer. Your love for stories reminds us all of the power of imagin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words to transform lives.As I conclude my speech, 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this award to all those who have been marginalized, oppressed, and silenced. It is my hope that through literature, their stories will be heard, their voices will be amplified, and their struggles will find solace.Thank you once again to the Swedish Academy and to all those who have made this moment possible. Together, through the power of literature, we can build a brighter and more compassionate world.。
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讲稿全文中英对照
![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讲稿全文中英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b07f190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9.png)
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讲稿全文中英对照第一篇: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讲稿全文中英对照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讲稿全文中英对照我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我的面前,是尊敬的诺贝尔委员会,我的身后,是广大的美国民众,我的左边和右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和一些叽叽喳喳的喧哗。
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发表获奖感言视频截图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感言演讲稿(全文)时间:2009年12月10日演讲者:奥巴马撰稿者:陈罗祥尊敬的诺贝尔委员会,大家好!10月9日清晨,我接到了白宫发言人吉布斯的来电,获悉贵委员会决定,将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我。
我感到十分荣幸,在此,我非常感谢诺贝尔委员会对我的褒奖、信任和支持。
我知道,不仅仅是我赢得了一个奖项,这同样也是全体美国民众的胜利!我知道,最近几十天来,有关我的获奖,引起多方的质疑和争论。
赞成者认为,我在削减核武器、解决核问题争端、应对气候变化、支持“多伙伴世界”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的多次许诺和积极努力,是获奖的关键元素。
反对者认为,做出颁奖给我的这一决定过早也过于草率,因为我就任美国总统,毕竟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需要假以时日。
还有人认为,我的获奖仅仅是因为“明星力量”而非有意义的成就;我之能够获奖也仅仅因为我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黑人总统。
更有人认为,与其说把奖项颁给我是对我成绩的肯定,不如说是他们投给我的政府未来的“信任投票”。
甚至,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给我下的一个圈套而已。
我知道,我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我的面前,是尊敬的诺贝尔委员会,我的身后,是广大的美国民众,我的左边和右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和一些叽叽喳喳的喧哗。
这时,我听到一个清晰的声音,穿越了时空,静静地传来……我知道,在遥远的中国,有一种宗教,叫道教;我知道,在五千年前的东方,有一个圣人叫老子。
在我获奖的翌日,有一位来自中国的道长,送了一本书给我:《道德经》。
我知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
我打开了书,于是那些智慧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于是,我明白了——我知道,我信仰上帝,但我从不排斥,世界上任何一种智慧的声音。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https://img.taocdn.com/s3/m/9e7788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e.png)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一个作家的出生时间和那个年是他永久的标记。
如果他写诗,诗句就表明着他所处的时代,也永远不可能在其他的时代里写成。
叶芝的诗就是这个道理,我总是被《柯尔庄园的天鹅》所打动。
叶芝在公园里看着天鹅在水中滑行:自从我第一次数了它们十九度秋天已经消逝我还来不及细数一遍,就看到它们一下子全部飞起大声拍打着它们的翅膀,现在它们在静谧的水面上浮游神秘莫测,美丽动人,可有一天我醒来,它们已飞去。
哦它们会筑居于哪片芦苇丛、哪一个池边、哪一块湖滨,使人们悦目赏心?十九世纪的诗歌里常常有天鹅——波德莱尔或马拉美的诗里都有。
但这首诗不可能是在19世纪写的。
它有着20世纪才出现的特定的节奏和忧郁。
20世纪的作家偶尔也会感觉被他们时代所禁锢。
阅读19世纪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许或带来一种特定的恋旧之情。
在那些年岁,时间慢慢地流逝。
那样的节奏与小说家的作品相得益彰,因为“缓慢”让作家的能量和精力凝聚。
也是从那时开始,时间加速,断断续续地前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就是过渡的一代。
我好奇着下一代,在互联网、手机、电子邮件和微博时代出生的人,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表达这个注定每个人都会“相连”,而且“社交网络”侵蚀了一部分亲密和私密的东西。
直到最近,私密被赋予了更多的深度,也可能成为小说的主题。
不过我对文学的未来仍抱着乐观态度,我深信未来的作家会守护并继承衣钵,就像荷马以来每一代作家所做的事。
除此之外,作家总要在作品里试图表达一些永恒的东西,阅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尽管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尽管安娜穿着1870年代的裙子,我们依然觉得她离我们很近。
还有诸如爱德加·艾伦·坡、梅尔维尔、司汤达这样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离世后两个多世纪,远比他们在世时更受欢迎。
用X光审视巴黎那么,小说家要和生活保持怎样的距离?他们需要与生活保持一点距离,因为如果一直沉浸其中反而会看不清生活本来的样子。
奥巴马诺贝尔获奖感言-中英对照
![奥巴马诺贝尔获奖感言-中英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99b401f9aeaad1f346933f7b.png)
奥巴马诺贝尔获奖感言-中英对照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es,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citizens of America, and citizens of the world:国王和王后陛下,各位殿下,杰出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委员,美国公民及全世界公民们:I receive this honor with deep gratitude and great humility. It is an award that speaks to our highest aspirations -- that for all the cruelty and hardship of our world, we are not mere prisoners of fate. Our actions matter, and can bend history in the direction of justice.获此殊荣,我深怀感激并深表谦恭。
这个奖表达出我们的最高理想--尽管这个世界存在种种凶残困苦,但我们并不任命运摆布。
我们的行动是有作用的,能够推动历史向正义方向发展。
And yet I would be remiss if I did not acknowledge the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that your generous decision has generated. (Laughter.) In part, this is because I am at the beginning, and not the end, of my labors on the world stage. Compared to some of the giants of history who've received this prize -- Schweitzer and King; Marshall and Mandela -- my accomplishments are slight. And then there are the men and women around the world who have been jailed and beaten in the pursuit of justice; those who toil in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s to relieve suffering; the unrecognized millions whose quiet acts of courage and compassion inspire even the most hardened cynics. I cannot argue with those who find these men and women -- some known, some obscure to all but those they help -- to be far more deserving of this honor than I.不过,如果不坦承你们这项厚爱有加的决定所引起的相当激烈的争议,那我就有失疏忽了。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篇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6032b276a20029bc642d44.png)
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篇Chinese translation of Nobel laureate Modiano's speech 编订:JinTai College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篇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本文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2、篇章2: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篇章1: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演讲稿中文翻译我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也非常荣幸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我第一次不得不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表演说,我多少觉得有得诚惶诚恐。
人们觉得这类事情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且顺其自然,可是对于一个作家——至少是小说家而言——演讲常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就像学校课堂里区别书面和口头作业的差别,小说家更有写的才华,而不是说的本领。
他已经习惯了保持安静,他演讲起来会吞吞吐吐,因为他早已习惯把自己的话删掉。
在几遍的修改之后,他的表达可能变得明朗。
但真的发言时,要修正那笨拙的语句就手足无措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人在演讲时一会儿踌躇迟疑,一会儿流利飞快好像我们等着随时被打断。
这也是为什么我和许多人一样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在童年结束的时候。
你希望大人们会读你写的东西。
也就是以那种方式,他们才会静下来听你说,也不会来打断你。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致辞英文演讲稿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致辞英文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14e0e19ec3d5bbfd0a743d.png)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致辞英文演讲稿以下这篇演讲稿是当代著名作家莫言XX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在瑞典学院发表的领奖演讲《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莫言在这次演讲中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如何成为一个用笔来讲故事的人的过程。
莫言表示,自己今后还要继续讲自己的故事。
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ladies and gentlemen:through the mediums of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i imagine that everyone here has at least a nodding acquaintance with faroff northeast gaomi township. you may have seen my ninetyyearold father, as well as my brothers, my sister, my wife and my daughter, even my granddaughter, now a year and four months old. but the person who is most on my mind at this moment, my mother, is someone you will never see. many people have shared in the honor of winning this prize, everyone but her.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莫言诺贝尔获奖演讲(中英对照)
![莫言诺贝尔获奖演讲(中英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c3ec2949a8956bec0975e324.png)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0时30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英文由Howard Goldblatt翻译: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Distinguished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Ladies and Gentlemen: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Through the mediums of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I imagine that everyone here has at least a nodding acquaintance with far-offNortheast Gaomi Township. You may have seen my ninety-year-old father, as well as my brothers, my sister, my wife and my daughter, even my granddaughter, now a year and four months old. But the person who is most on my mind at this moment, my mother, is someone you will never see. Many people have shared in the honor of winning this prize, everyone but her.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译文英汉对比评析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生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
本文讨论的是威廉伯克纳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一个译文,关于威廉伯克纳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正值威廉伯克纳一生事业的巅峰,做出了这一篇法人深省的演讲词,对其演讲词的翻译国内已经有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通过与原文的对比,做出简要评析。
一·I feel that this award was not made to me as a man, but to my work -- a life’s work in the agony and sweat of the human spirit, not for glory and least of all for profit, but to create out of 1.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 something which did not exist before. So this award is only mine in trust.2. 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o find a dedication for the money part of it commensurate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origin.3. But I would like to do the same with the acclaim too, by using this moment as a pinnacle from which I might be listened to by the young men and women already dedicated to the same anguish and travail, among whom is already that one who will some day stand here where I am standing.1. 其中在‘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这点文章翻译为人类精神原材料,而我则有不同观点。
material与spirit在哲学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然而在本文中却被福克纳说为‘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显然根据这里的material与spirit的相关性material应该翻译为物质,而原译文翻译为原材料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这里产生了一点分歧。
翻译为物质是运用直译的结果,而原材料则等偏向于意合,因为福克纳在文章里想表达的material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精神和意识中的抽象事物,对人类精神的进一步阐述就是人类所积累的知识,文化,认知的总和。
这样的话物质,和原材料这样片面的翻译都不是很合理,笔者认为最好的翻译形式应该是人类精神的一切资源。
2. 关于to find a dedication的译法在这个词的翻译和理解上,原文的翻译为‘要该奖项的款项按照最初的目的和意义并不难’。
通过与其他版本对比译者们存在较大的分歧。
有的译为“我们不难发现人们也是为了与这目的和意义等值的金钱而献身”,有的译为“作出……献辞”,也有的译为“要把这个奖所附带的奖金,运用得与这个奖原初的宗旨与意义相称”。
根据词典,dedication可以是“献辞”,进而可以表达“奉献”的含义。
译为“为了金钱而献身”恐怕离原意相差太远;如果译为“献辞”,很难与前文的only mine in trust和后文的for the money part of it搭配。
而在这里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福克斯后面的一句话中用了but,说明前面的部分是赞扬或肯定的意思,而主语则是money,所以整个句子的大致方向是对于奖金的正面评价,而不是其他的东西,通过字面语意,笔者认为还是译为“不难发现奖金作用的一部分相对于这个奖项设立初衷与意义是相称的”好些。
3. 关于But I would like to do the same with the acclaim too的理解和翻译在这个句子中,but 是一个很关键的词。
原文翻译为“但我更欢迎这样做,利用这一时机…”再原译文本中我们并不能发现这里存在必然的转折关系,所以这里的but还是应该再研究一下。
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but使用时,前面必然有与后面对应的事物,后面的内容则是,我想做的是赞扬(这里的隐语是- “而不是用钱奖励”)所以这里福克纳的意思是奖励钱的意义和奖励这个奖的荣誉是一样重要的,但是他更提倡或心理更接纳的是这种赞誉。
所以后面的翻译应该体现这一种心理活动。
所以笔者提供的版本为“但是这个时机,我更想去赞扬…”二.Our tragedy today is a general and universal physical fear so long sustained by now that we can even bear it. 1.There are no longer problems of the spirit. There is only the question: 2.When will I be blown up? Because of this, the young man or woman writing today has forgotten the problems of the human heart in conflict with itself which alone can make good writing because only that is worth writing about, worth the agony and the sweat. He must learn them again. 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3.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 and, teaching himself that, forget it forever, 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 the old universal truths lacking which any story is ephemeral and doomed -- love and hono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Until he does so, 4.he labors under a curse. He writes not of love but of lust, of defeats in which nobody loses anything of value, of victories without hope and, worst of all, without pity or compassion.5. His griefs grieve on no universal bones, leaving no scars. He writes not of the heart but of the glands.1. 关于There are no longer problems of the spirit.的理解,我们先看译者的版本,“…不再有任何精神方面的问题”。
但我觉的这里还是应该讨论一下,比如我们可以理解成“现在已经没有精神上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成“再也没有精神问题的存在”,或者为“今天,我们已经变得再也没有心灵上的问题这件事了。
”虽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其变大的真实意思却有所不同,难道福克纳真地认为当今再也没有精神问题了吗?答案应该是不,福克纳不仅不认为精神问题不存在,而且明白人类根本无法脱离精神问题。
当今世人都被管束在社会体制之下,受到压抑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精神问题,而福克纳更认为人们内心不仅存在,而且问题很大,更严重的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情况。
这里的love and hono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就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2. 关于When will I be blown up?的理解和翻译,译文为“…我什么时候会被炸的粉身碎骨?”这里作者使用了增译,粉身碎骨,增加了语意的丰富性。
很明显,这是一个暗喻带夸张的用法,是英语里常见的一种用法,而汉语里却没有这种说法。
所以此文本按汉语人思维就比较难以理解了,我会爆炸?我们并没有这种夸张的说法,所以为了保持元文本的意思准确应当牺牲其幽默元素进行曾译,笔者给出的建议为“我什么时候会遭遇失败。
”3. 关于the basest of all things的译法,base作形容词意思是dishonorable ,是由于怯懦造成的。
译者给出的翻译文本是“…最可鄙莫过于害怕。
”这个翻译是合理的。
因为可鄙有一种抵触蔑视的情绪,用于此既能体现演讲者的观点,也体现了其对现今后辈们的关切。
4. 关于he labors under a curse的理解和翻译,文中给出的文本是“…缺乏了它们任何作品都是短暂的和注定要失败的。
”我们对此先进行直译,“他劳动遭到诅咒”当然这个翻译并不合理。
所以我们应该简单的处理一下。
调整后的直译版本是,他的劳动将无法获得成功。
虽然表意确切,但用词生硬缺乏情感。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却无法获得成功。
”此时再与元翻译文本对比,原翻译文本更加注重于意合,所以在单个词上并没有细致翻译,但在表意和表现感情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